文章及点评内容

2024-05-04 10:04

1. 文章及点评内容

中考满分作文:那一次,我读懂了花落的声音

无边的暮霭勾勒不出阳光灿烂的鲜艳,倦归的鸟儿展翼向风。迷惘的我默默地踩着树影回家,暗暗梦想着我的将来。
  蓦地,一瓣残花飘落到我的肩上,顺着我的身子滚落车轮下,我被这一点点的苍凉牵动了心弦,竟下了车子推着前行。不远处有一棵不高的花树,它正竭尽全力地开放着最后的花朵,同时那些曾经美丽的粉色小花,也抵不住萧风的呼唤“零落成泥碾作尘”。我扶着车子瑟瑟地走向那树,冥冥中似乎觉得那无名的花树正传递着一些关于生命的讯息,这是我所迷惘的。
  冷不丁,又是一片花瓣悄悄打落在我的左颊,继而又卧倒在我的脚边。我直觉地发现这残瓣上清晰地刻着一个“秋”字。曾经热烈奔放,曾经生趣盎然,在这花期已尽的时刻只能化作生命的碎片。我不禁沉沉哀叹:为何花有凋零时啊?我心中莫名地划过一阵激动与难过,好像正在抬手与放手之间肆意地丢弃着什么,而丢弃的是令我又心痛又畅快的东西。
  正在这时,我猛然发现那无名的花树上密密地结着一层青绿色的小果子。我不知那叫什么,有什么作用,可第一眼,我就喜爱上了那青巧油亮的小东西。哦,那繁花的盛开与零落正是为了孕育这小小的果实啊!刹那间,我的心明亮开来。真正的精髓只有在你经历了喧哗和寂寞之后,才悠悠显现出来。当然,这种喧哗是需要你用勤奋、韧性和执著来完善和度过的,而这种寂寞更需要你耐心和积极充实。花树用片片花瓣的飘落,换得了满树累累果实,而我们的生活呢?那些美好的赞誉,执著的求索,以及无数次噙泪的跌倒与爬起,都应如繁花般成为个人崇高理想,而不是伤痛地怜惜成功的代价。因为花儿飘落的声音是美丽的、快乐的,它们为生命的延续留下了更重要的精髓,更多的小生命!
  花开固然美丽,花落更具意义,我要把生命的花瓣一片一片洒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我不会后悔,不会为努力之后与结局之间的必然喝叹停滞。因为我明白了花儿飘落的伟大,我也曾为生命的延续留下了最美好的东西!
  
  点评 
  本文语言流畅,构思巧妙,作者以细腻的笔法化花落的“无声”为有声。文中的“我”不经意间由残花飘落牵动心弦,继而由花开时的喧哗与凋零时的寂寞,由春华秋实感悟到生活的哲理、生命的意义,给人深刻的启迪。文章可谓情感热烈,意蕴隽永,小作者似无意偶感花落所蕴含的哲理,实为生活的有心人。
不过还是建议自己写评论,老师也许读过就说不定了。

文章及点评内容

2. 文章点评

猫的天堂读书心得
明义国民小学四年10班 陈思瑀
这本书是讲一只退化的猫的故事,我告诉你们哦!不要以为主角是一只退化的猫就不看下去哦!这本书可是由野猫和家猫共同演出的作品哦!故事的最后,家猫被他的姑妈打,居然还觉得自己很幸福,我相信大家一定不了解其中原因吧,所以我现在要开始讲了,请睁大眼睛看吧!
《猫的天堂》是法国作家左拉的作品。作者透过从家猫的角度让我们看见猫的天堂是什么意思。有一天,有一只猫看到一大堆野猫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而那只家猫太想要获得自由了,所以就趁机跑到屋顶过生活,但到了故事最后,他受不了外面自由却痛苦的生活,所以就又跑回家了。
看了这本书后,我觉得我是我,你是你,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所以不要太羡慕别人,自由却痛苦的生活有它的优点,也有缺点,所以要想清楚才去羡慕别人,嗯,我希望大家能听懂我这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昨天看到左拉的一篇童话,《猫的天堂》。肥猫为了舒适安逸宁愿选择蜗居在主人家里失去自由,流浪猫为了自由,宁愿在外面闯荡打拼风吹雨淋。我想左拉的本意应该不是在讽刺肥猫,因为在我看来,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不应该介入他人的价值 判断。两种选择都有好的一面以及坏的一面,所以,还是回到我先前那句话, 关键问题不在于你选择何种道路,而是你能否承担这种选择所带来的后果。 送这句话给今天浮躁的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拉的猫和王小波的猪

作者: 国际
有人贴了一篇《猫的天堂》,文章算是一篇动物化的“伤痕文学”,以一只追求
自由的猫的遭遇来抨击所谓“专制社会”,文章哭哭啼啼地说:“真正的幸福,
天堂,就是在一间有肉吃的房间里挨打”,如果文章是出现在《红楼梦》的时代
,我自然会毫不犹豫鼓掌,但是现在如果有人用这种文章来比喻人类社会中大众
的命运,我只能说,这是左拉的一个无耻谎言,或者说是知识分子给人民编造的
又一个无耻的谎言,我会对这种文章吐唾沫。

我以前读郑振铎的小说《猫》也曾经为猫的苦难命运感动过,我的老师也口口声
声说:“小说反映了弱小人群的不幸命运”,后来我读的几本小说选里评论这篇
小说,也说这反映的是社会中弱者的命运,我曾经感慨过,但是现在我认为我的
老师和文学评论家们都是在胡说八道。

我完全不能认同猫代表了社会普通大众的生活状况,恰恰相反,猫的养尊处优的
生活只有知识分子这个特权势力集团的成员才可能享受,把一部分有特权的人的
生活情况冒充为人民的生活情况是可耻的,把知识分子这个特权势力集团的利益
要求冒充为人民的利益要求是更加无耻的。当然,对于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必须完成把自己打扮成弱势群体的化装。 

我的怀疑是从对猫的生活情况的观察开始的。

人类接触的动物里,猫可能算是除开金鱼以外的最受宠的动物,金鱼的纯粹供人耳目愉快固然容易被人们鄙视,猫不同,猫有实实在在的捕捉老鼠的功能,不过更多的时候是在偷吃鱼,但是人们往往只记得前一点,就和知识分子喜欢把自己吹嘘成社会进步的象征而故意忽略自己主要是寄生生活一样。猫是这样一种动物,温顺但是不象狗一样忠诚,如果狗扮演黑脸,那么猫扮演的是红脸,这也和
知识分子其实一心想被统治集团包养但是又不愿意被人认为是帮凶、走狗一模一
样;大千世界生灵无数,象猫这样不用担心寒风霜雪、不用愁吃喝更不用愁被吃
的动物实在没有第二种,金鱼还可能被猫吃掉,别的野生动物随时面临被其他生
物吃掉的危险,老虎、狮子面临被人猎取的危险,家养的动物几乎都不免被人吃
掉,即使是忠诚的狗,但是猫不同,由于猫肉性寒,没有多少人喜欢吃,知识分子也是如此,尽管他们喜欢哭诉自己的什么“苦难史”,但是任何时候90%以上的知识分子都是过着人上人的生活,农民工人要为资本家贡献劳动价值而流血流汗死去,士兵随时要挡子弹,商人随时要准备经营失败跳楼,政治家治国方针失败也要随时准备上刑场,知识分子不同,不管他们怎么享受风花雪月的生活,或者打着“自由”的名义鼓吹一套祸国殃民的思想。

例如给前苏联带来“自由”也带来几千万人提前死亡的知识分子思想家们,你就不能追究他们的责任,谁追究他们,他们会说:“我只是搞学术的”,谁就是专制、暴政、极权主义,因此,世界上再没有一种职业比知识分子更加安全了,这正和猫的生活情况类似。不但如此,各种动物几乎都要为食物——这一生命的基本问题苦恼,猫却不需要,有人类主动喂呢,直到不久以前这还是狗不能享受的专利,而知识分子比猫有过之而无不及,左拉甚至鄙视“有肉吃的房间”。知识分子的境界多么高远啊。猫可以代表这个世界的生灵吗?除开安全、舒适,猫还喜欢耍小脾气,这正是知识分子的梦寐——天下有任由知识分子指颐使气的肚量,谁干涉知识分子的以造谣为主的“批评”,谁就是专制。猫还特别爱清洁,这对大千世界的生灵们来说更加是不可能的了,活在今天连明天有没有都不知道,大谈清洁未免滑稽,知识分子们就是这样,喜欢标榜自己的“社会良心”、“清高”,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用流汗,可以用口里的唾液来表达他们的“社会良心”。 


这就是猫,和其他生灵不同的猫,以“可爱”的名义寄生在人类身上。把猫的命运说成是人类的命运只能说是社会上某个群体的人的无耻的掩饰和狡辩而已.但是猫最重要的特点,还在于猫不象狗忠诚,猫没有主人,谁养它就跟谁,这正
是知识分子的活写照,他们几千年里打着“社会良心”的幌子招摇过市,人们终
于明白,他们的心里只有他们自己,既没有历史上养他们的封建君王,也没有曾经苦口婆心希望把他们改造成自食其力劳动者的工人农民,谁破坏知识分子的以
“社会良心”弄吃喝的生活,谁就是专制、暴政,就是左拉所说的“在一间有肉吃的房间里挨打。”,知识分子就有足够的理由控诉别人。

我读文人的寓言小说,发现文人的 一个特点是喜欢写猫啊、猪啊等不劳而获的动物,郑振铎的《猫》、日本有人写了本着名的《我是猫》,等等,多得不可计数,当然知识分子们总是要说代表“弱势人群的命运”,可是我再也不相信知识分子的谎言了,我坚定地相信,知识分子只会为他们自己的私利着想,什么“人类的生活状况”是胡说八道,所有的猫都是知识分子自己的 生活写照,和人们一点关系没有。知识分子们眼里当然没有需要劳动、需要为食物奋斗的浑身汗臭的动物,他们自己根本不需要,怎么能不鄙视“ 一间有肉吃的房间”呢? 所以他们尽管自己不用挨饿受冻,却喜欢大谈“奋斗”的“欢欣”。 

左拉作为19世纪进步作家,当然有《萌芽》这样的进步作品,但是这没有使他告别民主主义走向共产主义,这是绝大部分知识分子难以跨出的门槛,对于知识分
子来说,他们并不是希望告别“有肉吃的房间”而是不希望“挨打”,他们并愿意告别自己的特权地位,而是希望以人民为牺牲品来加强他们的特权地位,如
果说左拉在他的时代还有唤醒人民对于资本主义幻想的进步一面,那么现在无产
阶级急需自己的觉醒和独立发言权,知识分子再向无产阶级政权要求“有肉吃”
的生活却不想承认无产阶级的发言地位、幻想继续几千年的“猫”一样的寄生生
活,那么,不管左拉历史上多么伟大,人民一样可以否定! 


除了猫,还有猪,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这些年风行一时的小说,可
是我觉得和《芙蓉镇》一样都是虚伪透顶,他们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把劳动人民
得到自由、幸福的时代指责为“恩赐来的幸福”,而他们需要“奋斗来的幸福”,也就是说,中国工农几十年前有发言权、有劳动保障、可以对领导拍桌子、可以在报纸写文章的自由全部都是“恩赐来的”,而只有知识分子能够发言、能够指挥工农 的时代就是“奋斗来的幸福”,不过还好,我还看到,知识分子终于肯承认他们不过是猪而已,不管是特立独行还是懒猪,猪是没有资格批评人的,何况知识分子还不能象猪一样给人类贡献食物呢?当然,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几十年前是猪,现在混到猫的位置,混到干净、高贵、安全的地位,并且不用再担心“挨打”,彻底和所有其他生灵的生活告别,是值得祝贺的,我们也高兴再次看到了知识分子的“猫”一样的 “社会良心”。

3. 文章点评

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都不一样,不过你对幸福的定义是出于对社会,环境美好的向往,(与我的很像),虽然这样的社会不可能实现,但是这样的梦想在心中却不可磨灭。幸福就是简简单单,但是又意义非凡,快乐充实的度过每一天。

文章列举了很多幸福的片段,组合成一个非常和谐幸福的画面。构思非常好,但是不知道作者注意没有,
1、开头直接引文似乎不是很好,最好先设置一下背景,设置一幅非常和谐美好的画面,然后引出下面的内容。
2、还有幸福的画面希望能够调调位置,一开始引出一些与反面有关的例子不好,这样会让人们深思现在社会。个人认为,一开始应先换换位置,与后面相对和谐的画面换换,让人们知道和谐是多么让人们搞到幸福,然后再引出那些与反面有关的例子,引人反省反省。
3、每个画面变化开头最好有个小标题,这样会使文章显得整齐,给读者一张明了的感觉。
4、最后结尾,希望不要就此结尾,最好在回归我刚刚所建议的开头,以美景描写作结。

以上是个人的小建议,我只是一个高三刚毕业的学生。希望作者能在今后的作文中有所广益,取得进步。
如果还有什么好的文章,欢迎【离线留言】给我,我一定耐心点评。

文章点评

4. 如何点评文章

我不知道你要点评这文章的什么,不过就内容看来,这文章在胡扯。

罗马建城的时候穷得很,哪来的城墙,据说罗慕洛仅仅是挖了条沟就将沟内的地方用自己的名字称作Rome。而罗马建城初期处境十分艰苦,北面有强盛的埃特鲁尼亚人,南面有强悍的厄魁人,东面则是好战的伏尔西人。就从公元前753年罗马建城算起,到公元前479年费边氏族战败为止,罗马都在与周围的近邻交战中处于劣势。直到公元前430年罗马击败厄魁人开始,才渐渐的取得优势。那么我就不知道所谓的罗马人怎么庇护的拉丁?

后来高卢人进攻罗马,罗马人不敌被迫退守到七丘之一的卡皮托尔上,据说围城达7月之久,罗马人粮绝投降,缴纳大笔赎金才逃过灭种之祸。又哪有惨淡的拉丁部落还能包围罗马人都战胜不了的高卢人呢?

而且总所周知的,第二次布匿战争时期的罗马同盟者们也不乏叛徒,更不要提公元前90年-公元前88年之间发生的同盟者战争,罗马被盟邦打的鸡飞狗跳,最后赶紧向盟邦赠与罗马公民权。




再来看命题的意义,文章说,应当给处于困难中的人施与援手。论证的材料是罗马人及其盟邦,但是材料本身就是在胡扯。而且难道作者不知道农夫与蛇的故事么?是,我们承认帮助处于困难中的人是一种美德,但是这种美德是不是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适用的呢?文章没说,而重点恰恰在这部分。


所以,这篇文章论证乏力,胡扯连篇,立意落俗,内涵浅薄。

5. 求一篇文章与点评

作文正文 点评在后面
最好的奖赏
冬日的声音很低调,些许喑哑。雪从广阔的平原一直铺天盖地到云雾缭绕的山尖,白茫茫的俯身一片。
  秃鹰刚从美梦中苏醒。它的双翅微微抬起,长有一撮棕色羽毛的头慢慢升起。斗落身上的雪片,宛如一尊蜡像褪去纯白之后的新生。
  它的眼前出现一幅与之前迥然不同的画面。深秋的凉风习习毅然决然地走了,只残留一个雪白的陌生的世界。
  它发出几声哀鸣,像是对秋的不舍,又或是对不请自来的冬的茫然。
  它渴望回到从前,渴望在落叶飘然的季节与大地上的孩子们捉迷藏,渴望与母亲一前一后盘旋于山间周围。而现在,白色充斥它的眼球,回想起上个季节离开自己的母亲,它努力闭上眼睛。显然,它并不知道这就是冬天给自己的最好的奖励。
  它将原本即将蹬开树叉的脚爪缩了回来——因为它怕。
  风依然席卷大地,只可惜那片雪似乎没有要消逝的意思。
  秃鹰的羽毛开始瘪了。当然了,雪不停地落在它的 羽毛上。
  它好饿,可是尽管它拼命地号叫,母亲也再也不可能衔着小野兔的肉飞向自己。它开始清醒。
  必须自己去寻找食物!
  它蓄势待发地重新站立到树叉上,准备起飞。
  脚下还是白茫茫的一片,唯一不同的是它心中仿佛油然而生了一种追求。
  它的双翅开始拍打,胸部向前一扑,飞了。
  秃鹰与大地之间产生了一种密切的依赖。它在飞,飞不出大地;既然如此,又何必逃脱大地,逃脱这片白色的美丽呢?
  于是,它终于接受了冬天带给它的沉睡后的第一份奖励:不要畏惧陌生,也不要过于贪恋过去;幸福容易灼伤你的羽毛,让你失去飞翔的信心,失去你的本能;投身于陌生的环境,展开双翅,勇敢地飞翔,然后向全世界大声叫喊,让他们听到你的声音,来自一个寂寞雪季的声音。
  这将是对这只小小的秃鹰最好的奖励。
  天地相接的远处,秃鹰携着最好的奖励高飞……

点评:
其实文笔思路和文笔还是可以的....但是好像很多描述都太过于臃肿了...让你的那些不经意的词组太突鄂了。既然有那么好的一篇文章和思路...最好的奖赏...这样的题目是不是太通俗了...主旨是秃鹰自己在冬日里自己摆脱了对父母的依赖,自己张翅高飞...这是冬的礼物还是自己在冬日里自己给自己争取来的荣誉?还是一种新生?说说你写的不对的语句:冬日的声音很低调  声音-低调?长有一撮棕色羽毛的头慢慢升起 你的主语是头 头升起?秃鹰有的是一种气势...昂起  会不会更确切一点?深秋的凉风习习毅然决然地走了  毅然决然...这样的形容太过于累赘...或者毅然...或者决然...
它发出几声哀鸣,像是对秋的不舍,又或是对不请自来的冬的茫然。改成  它悲鸣——像是对秋的不舍,或是对冬的茫然。 简单...你的后者对冬的描述让你笔下的秋和冬语句不对称,朗诵的时候你可以发现有些添墨....本来描述就很美....发出悲鸣就显得很通俗很白字话...不美。就说点这些吧。好好在改改..自己多读读...美的文章不一定要写很多字...做很多描述...只要你找到合适确切的字眼描述。

求一篇文章与点评

6. 写作文章点评

 1. 求10篇优秀作文,并且点评   一、生活的常态 点评:这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严谨的结构与独特的视角点亮了全篇,文章开头借路灯隐喻了淡然之态是生活的常态,而后却笔锋一转谈到生活中的难于免俗的挫折,连举了迪斯尼和俞敏洪两个例子,使文章在内容上真实可感,最后作者以一个平常心“看穿”生活的常态做结,不仅回应了文章开头的隐喻,而且使文章在思想上有了纵深,没有就题论题,而是更智慧地让我们了解到心境坦然的平淡之态才是懂得生活本真的真正的“常态”。 二、浮生若茶 点评:这篇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技巧,以茶喻人,茶经沸水的洗礼最终茶香四溢,而人生则需苦难的历练方能达到大成境界。
  正如作者所言“唯有用沸水无间断煮的人生,才是真的有意义的,流芳千古的生命的常态。 ”这种写法,不仅起到了将难于把握的题目化繁为简的效果,也增加了文章的文学味道,体现的既是写作的功力亦是灵感的体现。
   三、没有天空的日子我怀念海子 点评:海子的一生是短暂的,然而他却以他对纯粹的诗歌世界的追寻而成为永恒。选择海子为题材,表达对海子及其海子的诗歌世界的追寻,足见作者和海子之间的心灵相通。
  本文的成功处主要表现在:一、意境深远,有厚重感。一方面,作者对海子及其诗作情有独钟,因而善于引用,信手拈来。
   
  海子诗歌中的安静、悲伤和执着,丰富了文章的意蕴。另一方面,作者对永远的海子的深情怀念,对海子诗歌世界的渴望和追寻,使文章有了超越时空的人文魅力,增添了浓烈的诗意而有厚重的内涵;二、想象丰富,构思巧妙。
  海子是浪漫的,追慕海子的作者也是浪漫的。作者打破了常见的结构模式,运用丰富的想象分小节再现了海子的“生”、海子的“死”、海子死后“我”的凭吊与追慕,节与节之间是跳跃的,也是富于想象的,字里行间巧妙地蕴蓄了自己激越跳荡的情感,隽永而深沉。
  本文能得高分,与它严谨而巧妙的结构,丰富的想象,深刻的内涵,深远的意境,是分不开的。 四、蓦然回首 点评:这篇作文最大的特点是材料丰富,行文简洁。
  其丰富性主要表现在:一、作者摈弃了烦琐的叙述和议论,连续运用排比句式援引事例,形象地诠释了“忘记”与“铭记”的具体内涵,表现出丰富的积淀。二、对事例的援引能从不同侧面加以挖掘,以简洁的语言揭示出内在的本质,从而丰富了材料的内蕴,形散而神聚。
  此外,结构上前后对照,由分而总,语言凝练而有文采,使行文有一种明快流畅之美。此文能得高分,材料的丰富、结构的明快简洁功不可没。
   五、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 点评:这是一篇诗意而富于哲理的美文。其高明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材料丰富。
  从席慕容到凡·高,作者的笔触纵横古今中外,有诗有文,有点有面,有详有略,有“忘记”有“铭记”。由此及彼的联想,不同角度的挖掘,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二是意境深远,有浓烈的诗意和深沉的哲理。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提到席慕蓉的诗句,以“河”喻“生命”,表现出人生就是在“左岸与右岸”穿梭的哲理意味;而文中涉及的典型人物及其典型作品,无不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材料的厚重增添了文章的厚重,再辅以充满意蕴和诗意的语言,自然就诗情画意而含蓄隽永了。
  本文能得高分,内蕴深刻、材料丰富、文采斐然是重要因素。 六、永远的苏武 点评:本文以它的厚重和文采而别具一格。
  “苏武牧羊”是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作者却能从不同侧面入手,淋漓尽致地表现苏武的忠贞气节,表现他在“忘记”与“铭记”间的决绝,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塑造出一位在枯草寒冰之上的铁血男儿形象,讴歌伟大的爱国主义。苏武故事本身折射出的人文内涵,作者通过流畅而蕴藉的文字营造的深远意境,都丰富了文章的内涵而显得格外厚重;此外,本文也极富文采。
  作者撷取了苏武生涯中的一些生活场景加以形象生动的描摹,字里行间渗透着浓烈的感情。而整散结合的句式,排比句对偶句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流畅而隽永,别具惊心动魄之美。
  内涵的丰富性与深刻性,出色的文采,正是本文得高分的重要因素。 七、幸福的蒲扇 点评: 很欣赏灌醋的比喻。
  更欣赏叶子此文“借物写人”的写法。但这篇文章并不是一篇好的创作,因为作者的叙述只专注于奶奶、我、扇子。
  换句话说,此文的叙述是不够饱满甚至瘦骨嶙峋的。事实上,扇子不止和燥热有关。
  在一位敏感多情的作者的记忆中,燥热也是一种温暖,蚊虫的嗡嗡也是一种柔情。 八、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 点评: 由这样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敷衍出一篇强调辨析的议论式读后感,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不过仔细一想,这确是你的一贯风格。论证过程大致上能自圆其说。
  文字还可以再精练些。 九、我的未来我做主 点评: 文中所述,于我心有戚戚焉。
  我曾梦想成为一位像王国维那样的文史学者,结果却读了工科专业。你能坚持自己的理想不为现实所动,真的让我十分佩服。
  祝你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长风破浪会由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十、安静 点评: 写得很用心,甚至有些“用力”。读这样的文字,禁不住有些伤感。
  对于我这一读者个体而言,能。
  2. 优秀作文要带点评   作文题:以“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为题目,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写出真情实感,在内容和表达上有创意者,可获得1—5分的加分.(40分)精彩解析:这是一道四平八稳的作文题,没有起伏,没有波澜,但作文时要出新、出奇、出彩,尺水兴波,力争成为“鸡群”之“鹤”.精于讲述故事.这堂语文课,一定是发生了故事的语文课,否则不会让“我最喜欢”.可能是课堂上某个同学的一个小插曲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可能是老师精心设计的一个问题点燃了同学们思维的火花,可能是老师别出心裁的活动设计让我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可能是老师深情的朗读、连珠的妙语、新颖的板书让我记忆犹新,可能是同学之间合作的乐趣、创新的思维、 *** 的辩论让我难忘、让我喜欢.精心描写细节.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热闹场面可以“面”上概述,而某个同学的个性语言、喜怒变化、典型动作,则需要精雕细刻;老师朗读《海燕》时那高昂激越的声调,让我们沉浸在课文的意境之中,教室内只有老师响遏云霄的声音在回荡,同学们屏气敛神,特别是“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最强音,更需多方渲染,精心刻画.精造凤头豹尾.可以开篇点题,“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可以排比开头,“语文是香气扑鼻的绿茶,让人神清气爽;语文是神态悠闲的白云,让人浮想联翩;语文是浪花飞溅的大河,让人心潮澎湃.语文,我的最爱.”引出下文对“这堂课”的记叙.结尾要深化中心,三言两语点出我为什么最喜欢这堂语文课.满分作文及点评: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考场上,看到作文题目,我的思绪又回到了那节让我记忆深刻的语文课上——上课铃刚打,教室里就嘈杂起来.同学们紧张地默背昨天学的《我爱这土地》.我一边背一边紧张地看着门口,祈祷着老师晚点来到.这时,语文老师踏进教室,我心里紧张到极点:“完了,今天早上背的全忘光了……要是一会提问就惨了……”老师清了清嗓子,大家背诵的声音停了下来.果不其然,老师说:“下面检查课文背诵.”他锐利的眼神夹杂着些许鼓励扫视全班,教室里鸦雀无声,比上自习时还要静.我偷偷瞅了瞅周围,大家的头都快低到桌子上了,紧张地看着书本.老师又突然来了句:“今天背诵,由同学们提问我.”我们的头在一瞬间都抬了起来,眼睛齐刷刷地投向老师,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把疑问的眼神投向同位,她小声说:“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呀?” 老师接着说:“背诵一直是同学们的一个难关,今天晨读时有个同学问我,老师总是要求同学们背诵,我突然意识到,要让同学们背会,首先老师要做出表率,所以,我决定这节课由我背诵.”我们顿时兴奋起来,认真看着课本,检查老师背诵时有没有错误.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老师富于韵味的声音回荡于教室,我们被带入一个崭新的诗歌世界中.这个世界里有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爱,有对侵略者切齿的恨,有对处于日本铁蹄蹂躏下祖国深沉的爱,有为国献身的热情…… 老师背完,我们都还沉浸在声情并茂的背诵中,稍后,教室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老师脸上绽放开惬意的微笑.此时,室外,风儿沙沙,鸟儿啾啾.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点评】 开头自然.由现实情景引入对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的回忆,倒叙自然.结尾“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与开头照应,并点题. 描写生动.倒数第三段对诗歌意境的解读,全面深刻,暗示出“我最喜欢”的原因.另外,句子“他锐利的眼神夹杂着些许鼓励扫视全班”生动地描写出老师眼神的特点,语言表达高超. 景物烘托.倒数第二段“风儿沙沙,鸟儿啾啾”的景物描写,很好地烘托出同学们的喜悦。
  3. 对文章点评有那几个方面   一、从作文的基本要求思考点评的角度: 
  1、是否做到文通句顺无错别字? 
  2、文章条理(结构)是否清晰? 
  3、有没有一个中心思想(主题)? 
  明确的中心:反映了什么问题,说明了什么道理,赞扬了什么品质,表现了什么精神。 
  有中心:事件是否有意义? 
  4、文章的选材属于哪一种情况: 
  ① 老一套 
  ② 有新意 
  ③ 从老题材中写出新意 
  5、文章的写作手法有什么特色? 
  ① 叙述顺序 
  ② 何处点题 
  ③ 如何开头和结尾 
  ④ 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6、文章是否有重点,重点是否突出? 
  7、文章是否做到详略得当? 
  8、如果是想象类的文章,想象是否合理及丰富? 
  9、如是写人记事文章,是否写清了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 
  10、文章是否具体、生动、形象? 
  二、如何来组织点评: 
  1、分析式: 
  摘录文章中的语言点评。 
  如:小作者的观察是仔细的:“有一片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水,连绵的群山。” “小作者喜欢饲养昆虫蝈蝈,每逢夏天……”这一系列叙述与描写,既反映孩子生活,又表达儿童独特情趣,习作当然成功了一半。 
  “太爷爷抱憾而终,小作者追悔莫及。”此,为习作的动情之处。《作文世界2003-1•太爷爷,我对不起你》 
  线索清晰,交代明白。(摘句……)抓住细节,写出意义。(摘句……) 
  2、评语式 
  像老师写品德评语那样点评,采用鼓励的语气点评。 
  如:你是一个很会写作的女孩…… 
  “……”这句话棒极了,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真不愧是我班的小作家。 
  我特别欣赏这一句…… 
  ……感情是真挚的,言辞是恳切的,读了之后,令人动容。 
  3、议论式 
  谈自己对文章的观点及看法。 
  如:如果说文章描述这帧照片形成的经过是清晰、具体、生动的话,那么,在坦陈这件事之后的感受却是十分凝重的:同样的年龄,同样的肤色,却有着不同的境遇。于是,那种感恩、叩谢的情感油然而生,那一份急切的期盼亦是十分自然的了。《作文世界2003-8•越南下龙湾的合影》 
  品茶,品出了茶的醇香;品茶,品出了百味人生 
  欠缺的是缺少一点真实的生活,少了点真情,似乎为作文而作文 
  如果习作能对在生活中的爷爷花些笔墨,人物形象可能会更丰满一些。 
  总之,点评无定法。点评文章的宗旨是“有感而发”,可长可短,关键是要点出文章的精华部分,点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高自己对文章的鉴赏水平,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互联网上,用美好的语言来进行心与心的沟通,用善意的语言来互相鼓励,取长补短,推广佳作。 
  4. 有关好作文的评价   我觉得这种情况其实并不是你的能力问题 
  这是你的在对待作文时心理的态度上的不正确。 
  不要把写作文当作是一种任务来应付 
  其实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最重要的还是以下两点: 
  首先你的情感是否能够宣泄到极致以至于达到能够感染读者的效果. 
  想要能更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我认为还是要多去体会思考 
  仔细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去感悟每一件能使你有所感触的事情。 
  这样会使你的情感变得更加细腻 
  多留心身边的事物 
  其实这些都是你写作文时候很好的素材的。 
  还有就是你的文章结构是否严密.思路是否清晰.语言是否有条理. 
  像这些比较技巧性的东西是最简单的了. 
  相对于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些东西都是最表层.最易懂的了. 
  但是也不能说不重要.在能表达出自己真情实感的基础上. 
  写作技巧还是很重要的. 
  最后一点.写作文其实并不需要可以强调要有那么华丽的语言的. 
  不要把所有的重点都放在语言的优美上. 
  优美的语言所能表达出来的情绪是很有限的. 
  而且词汇量固然重要.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拥有华丽的语言才算是好文章. 
  最朴实的情感更胜于最华丽的语言! 
  最后送你一句话: 
  “朴实自有真杰作,华丽未必好文章。”
  5. 【作文点评从哪些方面入手】   首先 通篇阅读后你的脑海里会有一个对这篇文章的整体印象,但它往往是狭义的,大众化的,不要被它禁锢在一个很小的思维圈子里,这会影响你的思维走向,只在浅层面上徘徊.最重要的是 逐段阅读,细致分析,站在作者或者作者塑造的人物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看文章中是否有隐藏的思想升华.其次 也要注重语言的运用和修辞的使用,看是否用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描写手法和修辞.一般细节描写和情感描写是文章出彩的地方,要留意分析.最后 融会贯通也需要技巧,点评不宜太长,不宜太短,要把你分析到的都融合起来,就像作者自己在论述自己的文章的思想感情,手法寓意等等,要有真情实感.这是我自己打的,。
  6. 三篇优秀作文,有点评   彼岸,灯火阑珊 彼岸,秦桑低绿枝,燕草碧如丝。
  或可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看那水面清圆,——风荷举,闭上眼睛,便可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昌黎先生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所以,朋友们,就让这一切在脑海中联翩,请不要试图去登上彼岸,因为: 美啊,是距离成就了你。 美国阿拉斯加州有一个叫杰普的小镇,旅游业十分繁荣,该镇只有一个景点,就是一个湖心小岛。
  它的参观方式十分奇特:“游人只准站在岸边眺望,而不可以登岛旅游。”远远望去,小岛笼罩在一片紫霞中,风吹过,舞蹈起千万藤萝,美极了,让不少游客流连忘返。
  其实,那只是一座荒芜的小岛,上面长满了野生植物。美国人用距离造就了它的美丽。
   其实美国人如此,我们中国人又何尝不知晓此理呢? “中庭月色正清朗,无数扬花过影”那张先亦知晓落花须有月色的距离方显隐约之美。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那林和靖亦明白透着黄昏才可欣赏到朦胧之美。
   “合掌白莲花未开,隔岸杨柳月如霜”便是那含蓄之美亦须隔着婵娟才越婉约。 彼岸,永远灯火阑珊。
   可如果我们试图登上彼岸呢? 两只相爱的刺猬,想要走得更近去欣赏对方,结果却被彼此身上的刺扎得伤痕累累。当距离消减的时候,美也随之消减了。
   耶稣得道以后,回乡布道。许多人都从四面八方赶来,成为他忠实的信徒。
  人们都把他当作高高在上的神之子。可后人有人认出他是木匠的儿子后,众门徒一哄而散。
  因为失去了距离屏障,人们对美的敬畏也就荡然无存了。 现今有不少人在考据蒙娜丽莎的原型。
  可我想问,如果人们知道了原型,那蒙娜丽莎的微笑还那么迷人吗?如果人们知道了断臂之因,维纳斯还那么流行吗?如果人们知道了一切,楼兰古国还那么美妙吗? 美啊,是距离造就了你。彼岸,灯火阑珊。
   点评: 文章紧扣“美啊,是距离成就了你”这一主题,以美国小镇的事例,以神话寓言和众多古典诗句来论证,可谓材料丰富。可赞的是这些看似零散的材料被作者信手拈来,井然有序地安排于文中,既为中心论点提供了强有力的论证,又因其诗味浓厚营造出文章古典蕴藉略带神秘的风格。
  还可赞的是假设、设问、引用的大胆灵活的运用,使文章生动有起伏;适时的理论总结,每层材料后都不忘扣题,使文章柔和中凸显出一种大气,大势。 我于咖啡中看见 让我们记住共同走过的岁月,记住爱,记住时光。
  ——— 题记 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天际下,于滚烫的开水中我闻得一阵卡布其诺的香气。我爱极了咖啡,这又苦又甜滋味的品尝,恍若一段长远的人生旅途。
   故人对我说,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话语在我轻轻搅拌中传入耳中。 自出生以来,犹如这一壶白开水,单纯无味,渐渐地,冲泡于这咖啡色的粉末中变得有滋有味,在慢慢地品尝中,我们学习生活。
  而一路走到今天,我们都不容易。叶芝说,这世上眼泪太多,你不会懂得。
  这个倔强爱着的一个女权主义者,无疾而终的人,像极了我们对未来固执的单恋,在袅袅香气中,我们反思昨天,期待明天。 务实的生活,在于一个有价值的人生,要有像咖啡般细细碾碎的每一个颗粒般的经历,在涅?中灼烧溶解,偶尔细细品尝,然后冷暖自知。
   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时时刻刻都有比我们意想中伟大得多或者悲哀得多的事情发生,关于爱或者恨。自汶川大地震以来,我的心一直沉浸在低谷,生与死,不过是一瞬间的事,这样的苦痛,有如凹凸有致的碑铭镌刻在生命线上。
  让你抿着嘴,皱起眉头,这样苦味的咖啡,惟有自知。 史铁生说,孩子,这是你的罪孽,亦是你的福祉。
   哭泣与劫后余生的庆幸,交杂着,融于这咖啡中。你看,生命对我们总是吝啬的,总是让我们失望,生命却又是慷慨的,总在我们失望后给予我们拯救。
   我想,因了这生命的慷慨,我们必须尊严地活下去,就如同生命本身,尊重我们的存在。 我凝视这白瓷杯中的咖啡,又想起这位终生在爱与死之间作茧自缚的天才——— 维吉妮亚•伍尔芙。
  她的灵魂有着深刻的思想与错乱。我恍若看见在春光明媚的苏格兰乡下,矢车菊香气的阳光铺满整个房屋,鹅毛笔与厚质纸张的摩擦,桌旁的咖啡轻袅地散发热气,她正写着《奥兰多》。
   我的嘴角轻轻扬起,这个天才一生传奇,终在疾病中死去,她说,生命的内核一片空荡荡,像一间房屋。 抑或,在她品完咖啡的苦与甜之后,剩下的也不过是一只空杯子,这一生,死后也带不走任何东西。
   在这片狭小的天地,我经历的,不过是寻常的人生,看见的,不过是平凡的世界。其实生活没有那么多的故事上演,只是有爱,就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意义所在。
  这咖啡的苦与甜是综合的品味,咽一口,自己体会。 生命中的一瞬间的爱,竟赚取了我们活一生,对庞大的悲哀甘之如饴。
  是苦是甜,能品尝这一世,终无悔! 天空中不知什么时候飞起了风筝,寂寞的鸟儿围着它盘旋,我伸出手遮挡夕阳刺入眼睛的光线,仿若明暗相间的幻象,想起这一路跌跌撞撞,忍不住眼泪灼热地流淌下来。仰头喝下最后一口咖啡,生活的余香留于齿间。
   伍尔芙微笑着说,让我们记住共同走过的岁月,记住爱,记住时。
  7. 文章及点评内容   中考满分作文:那一次,我读懂了花落的声音 
  无边的暮霭勾勒不出阳光灿烂的鲜艳,倦归的鸟儿展翼向风。迷惘的我默默地踩着树影回家,暗暗梦想着我的将来。 
  蓦地,一瓣残花飘落到我的肩上,顺着我的身子滚落车轮下,我被这一点点的苍凉牵动了心弦,竟下了车子推着前行。不远处有一棵不高的花树,它正竭尽全力地开放着最后的花朵,同时那些曾经美丽的粉色小花,也抵不住萧风的呼唤“零落成泥碾作尘”。我扶着车子瑟瑟地走向那树,冥冥中似乎觉得那无名的花树正传递着一些关于生命的讯息,这是我所迷惘的。 
  冷不丁,又是一片花瓣悄悄打落在我的左颊,继而又卧倒在我的脚边。我直觉地发现这残瓣上清晰地刻着一个“秋”字。曾经热烈奔放,曾经生趣盎然,在这花期已尽的时刻只能化作生命的碎片。我不禁沉沉哀叹:为何花有凋零时啊?我心中莫名地划过一阵激动与难过,好像正在抬手与放手之间肆意地丢弃着什么,而丢弃的是令我又心痛又畅快的东西。 
  正在这时,我猛然发现那无名的花树上密密地结着一层青绿色的小果子。我不知那叫什么,有什么作用,可第一眼,我就喜爱上了那青巧油亮的小东西。哦,那繁花的盛开与零落正是为了孕育这小小的果实啊!刹那间,我的心明亮开来。真正的精髓只有在你经历了喧哗和寂寞之后,才悠悠显现出来。当然,这种喧哗是需要你用勤奋、韧性和执著来完善和度过的,而这种寂寞更需要你耐心和积极充实。花树用片片花瓣的飘落,换得了满树累累果实,而我们的生活呢?那些美好的赞誉,执著的求索,以及无数次噙泪的跌倒与爬起,都应如繁花般成为个人崇高理想,而不是伤痛地怜惜成功的代价。因为花儿飘落的声音是美丽的、快乐的,它们为生命的延续留下了更重要的精髓,更多的小生命! 
  花开固然美丽,花落更具意义,我要把生命的花瓣一片一片洒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我不会后悔,不会为努力之后与结局之间的必然喝叹停滞。因为我明白了花儿飘落的伟大,我也曾为生命的延续留下了最美好的东西! 
  点评 
  本文语言流畅,构思巧妙,作者以细腻的笔法化花落的“无声”为有声。文中的“我”不经意间由残花飘落牵动心弦,继而由花开时的喧哗与凋零时的寂寞,由春华秋实感悟到生活的哲理、生命的意义,给人深刻的启迪。文章可谓情感热烈,意蕴隽永,小作者似无意偶感花落所蕴含的哲理,实为生活的有心人。 
  不过还是建议自己写评论,老师也许读过就说不定了。 
  8. 一般作文通用评价   1、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文章对……的气氛渲染充分而恰到好处,对文章重点…作了细腻而传神的刻画。
  3、…切合实际,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读来令人精神振奋,情绪激昂。 4、这篇文章充满了 *** ,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小作者对…的喜爱之情。全文层
  次清晰,语句流畅。
  5、事例叙述生动、具体、趣味性强,且与前面的比喻…一脉相承。最后,作者用寥寥数语,表现出了自已对…的情感,令人感动。 6、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7、文章语言清新活泼,描写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篇幅短小精悍,值得一读。 8、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9、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10、特写镜头别开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满童心童趣,读来倍感亲切。 11、文章能过清新有趣的语言,描写了…的事。字里行间,充满童年真童趣,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不失为一篇佳作。
  12、详略得当,虚实相生,是本文的两大特色,……内容更丰富、更生动。 13、全文清新秀逸,亲切委婉,朴素而不落俗淘,值得借见。
  14、全文语言生动准确,情节精彩曲折,仿佛将读者带进了开心乐园,令人眉开眼笑。
  15、全文通俗易懂,趣味性强。
  16、全文眉目清晰,生动紧凑,趣味性强。
  17、注意观察具体事物,并展开合适的想象,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18、文章融情于景,边绘景边抒情,善于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使文章生动具体 19、文章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流畅连贯,自然通达。
  20、本文取材真实生活,选材恰当,很有新意,段落分明,过渡自然,情趣盎然,可读性强。
  21、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 22、本文语言虽然并不华丽,但却极为准确生动,情感丰富而真实,读来津津有味。
  23、文章的结构简洁合理,作者对原文的理解也十分深刻透彻。全文语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读来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24、这篇作文取材新颖,构思奇妙,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透露出清新的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
  25、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的事,语言比较流畅,层次较清楚,自始自终显得其乐融融。
  26、全文节奏明快,语言清新,始终洋溢着诙谐与风趣,读来其乐无穷。 27、全文叙事集中,不枝不蔓,语言朴实流畅,感情真挚感人。 28、通篇文章语调轻松幽默,显得妙趣横生,读来令人爱不释手。 29、作者构思巧,善于选点展开,行文跌宕起伏,耐人寻味。 30、全文可圈可点的佳句不少,给文章增添了些文学情趣。
  9. 作文评价应该怎么写   首先,要先看作文的字数,先要达到要求字数,但也不能写太多,初中生的作文字数在600字左右,少些100字或多写100字左右会扣一个分数段,若平时作文50分,扣差不多0-5分.中考时好像是5-10分.二,看文章内容,内容要主次分明.能突出主题.50分的作文内容占20分.三,看文章的感情是否真挚,能让人乐其乐,悲其悲.差不多占10分.四,看文笔,文笔优美,用词准确则可得满分10分.五,看新意,新意可以在描写手法和文章结构等体现,比如,那种先写题记,然后写分标题和内容的文章结构也属于一种新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文章构思的新意,新意占10分.你就可以从这些方面来评价别人的作文,写出他作文的优缺点,让他发挥他的优势,改正他的劣势.希望我的答案能够帮到你。
   

7. 点评文章

《左岸诗谈·康桥》坚硬与柔软
                    ——康桥诗歌中的精神特性
                                   文 / 王飞

     康桥,是位军旅诗人,现就职于济南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也许缘于军营的某种特质,康桥的诗歌多是大背景下的大事件,情绪一以贯之,没有拖泥带水式的拖拉,没有迁就式的拼凑,更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式的扭捏。情绪和语言干净利落,节奏感强是康桥诗歌的最大特点。

    而我要着重说的是——作为军旅中的女诗人——康桥的内在情绪所表现出来的:坚硬与柔软。军旅生涯必定带给了康桥某种军人的特质,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某种军人共有的性格,即——军人性格。作为一个女人也必定有女人的天性,有着母性的视角和关怀。

    《征途》、《殇问》、《生命的呼吸》都是以组歌或近似于诗剧形式的长诗出现,每一首长诗便是一本书。但它们是有别于传统长诗的现代抒情长诗。现代抒情长诗在叙述、抒情、节奏和情绪的把握上平添了很大难度。就“情绪”而言,就需要做好心理准备,调整好心理状态,还要时刻注意调整自己生活中的情绪,更要注意写作时的情绪掌控,不要把这些不必要的情绪带入或代入诗歌之中,从而取代了诗歌的情绪。如果其他“不必要的情绪”进入诗歌,从而影响了诗歌的情绪,那么这首诗的语言、节奏都会出现偏差:语言不再纯粹、节奏出现混乱。废名先生一直强调“诗歌的内容就是情绪”,情绪的混乱将让诗没有了内容。这样一来,诗也不成为诗了。康桥的长诗在情绪的掌控上有极强的能力。由大处着眼,在小处慢慢地落笔。一首长诗在康桥的手里仿佛就是一副大写意、大泼墨、大泼彩的国画作品,她从容不迫,大胆结构,大胆落笔,却极小心的收拾。墨、彩、水在纸上尽情地流动,慢慢地融合,墨、彩、水融合成一个或多个似有似无的意象。康桥不紧不慢地提起笔,在那“似有似无”的意象边缘稍舔几笔,那个意象便呈现出另一个出乎预料的“具象”。

    以《生命的呼吸》为例:读这首长诗的时候,我的后脊梁骨时不时冒出些凉气来。头皮不时的收紧,紧成一张近乎半透明的皮,隐隐地涨、麻、木起来。二00三年的那个春天,我这辈子也许不会忘记。一个陌生的符号——SARS,一个陌生的病毒在那个春天席卷了整个中国,半个亚洲。那年的春天,我们活在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距离,是那年留给我最深的一个词语。人与人主动拉开了距离。原本群居的人们,突然感触到了距离的重要性。人体之间的距离如果是被动的话,那么,心理之间的距离呢?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能致人死命的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着。病毒携带者便是病毒传播者。隔离、口罩、疑似病例、确诊病例、血清、ICU病房、呼吸机……一串串原本陌生的名词出现在城市、乡间、遥远的山间的街头巷尾,电视中滚动播出的数字让每个人都切身感觉到了死亡,死亡离我们竟是那么的近。死神的手掌抚摸着每个人的头顶。我们惊惶失措,第一次感受到了六神无主。康桥在这首长诗中写遍了各色人物:诗人、将军、医生、护士、罪犯、妻子、丈夫、女儿、孕妇、科研员、站街女……他们(不,应该是我们)在挣扎中的内心心理变化,每个人在瞬间都成为了思考者。比如这首诗歌的第四幕的第四景——街头女:一谁能听信我听信我的话 / 命运让我成为闲荡的女人 // 其实, 贞女和妓女有多大的区别 // 如果我拥有房子、孩子和自己的男人 / 谁还会为了男人的快乐 / 用自己的肉体掏取 / 他们腰包里的钱 // 生在繁华的世界 / 谁也不愁吃不缺穿 / 人们缺少的只是快乐 / 当别人从我们身上抽取快乐 / 我们脸上挤出的笑与心中的哭泣 / 没有什么区别(《生命的呼吸》)所有的人都在思考,都在反问。

    也许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年的春天,北京、北京人就连悬挂着北京车牌的大小汽车都在躲避的范畴。北京,在那年的春天真的成了一个封闭的城市。北京境边的每个村庄、每条道路,哪怕不曾注意过的乡间小路都被树桩、石头、路障断了外出的可能。记得去北京某局签合同(那年我还在经商呢),实在是太累了,上了车就睡了,很久才醒过来,车窗外是寂寥的街道。问司机到哪儿了。司机没好气(他不愿跟我进城)地甩出一句,看南边北边都行!北边就是天安门。向南望去,偌大的天安门广场在那天真的看出来大了。不愧是世界第一大广场!空荡荡的竟显出少有的空寂。

    康桥的这首长诗细细地道来,不慌不忙,仿佛在用自己的诗句重新组合成当年的场景。这样大的背景、这么多的人物一个个出场,就像一副点彩的油画。每个人物在这个场景之中就是一块块儿有色彩生命的鲜活色块儿。每个人物的性格以不同的色彩表现了出来。

    难能可贵的是康桥的语言情绪没有抱怨、没有怨恨,更多的是思考,更多的是包容。康桥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思考着、反问着的同时也在讴歌生命、讴歌亲情、友情、爱情。她军人的气质勾勒出大的画面,却时时留意每个细枝末节,以柔软的笔触为生命、为呼吸添上母性的色彩,竟是那么地柔弱。柔弱得如同圣母的胸怀,暖暖的,没有冷。

    《征途》是康桥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而作,依旧是首大气磅礴的长诗。她曾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一路走过,于都河、湘江、乌江、赤水河、娄山关、遵义古城、老山界……一直到吴起镇。康桥这样写道,“每走一回长征路、我都有新的收获和感悟。遵义的‘红军山’上有座青铜制作的女红军雕像,那是根据一位红军卫生员的事迹创作的。女红军的怀里抱着一个瘦骨嶙峋却肚子鼓胀的病童……”长征这个题材无数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写过,我的一个福建朋友李迎春便写了《生命的高度》。被众多人写过或者写“烂”的题材是不好写的,如果没有更好更准确的角度切入,那么写出来的东西也只是平庸之作,根本谈不上“创作”的。应景、应时的“所谓的作品”在我们的书店里、作者的床铺底下太多了。康桥以军人的眼光,以女诗人的敏感找到了一个不易发现的角度——诗化的历史。历史、乡间传说与诗人的想象力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雪山之上谁能拒绝冰雪 / 这惟一的水 从此绝经 / 任往后多少剂药草 也暖不过来一滴血 / 一生都不能拥有一个亲生的孩子(《征途·第七章:雪山高歌》)这样诗句也只有女诗人、女军人才能够写得出来。不,因该是从心里、从女性的身体一滴一滴沁出来的。如此的诗句染红了人性,浸泡着女人的慢慢散去的目光。目光里充满对人伦的向往。

    我喜欢这几行诗歌,它有着先锋文学的那种直视的勇气,如同一把闪着冰冷光芒的手术刀一下子解剖出本质。本质依然躺在手术台上,人们需要有面对它的胆量。直视和思考是现代文学的两条途径——直视:摆出来所有的“艺术上的真实”;思考:侧重内心深处的微妙的变化。直视,有着“冷酷的美丽”。思考,有着哲学、心理学“探寻般的趣味”。康桥,一位看上去身材纤巧、单薄的女人,眼睛里却时刻跳闪着军人的那股坚毅。她的坚毅让她写出这样的诗句。无论是怎样的写作方法,现代文学写的主要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尴尬,写的是人的心理活动、心理变化。从这意义上来讲,康桥有着“先锋作家”的潜质。

    现代长诗的风格具有多样性:叙事体、史诗体、民歌体、新民歌体、纪传体、编年体……

    没有长诗的民族似乎失去了民族的特点。我们国家是多民族国家,很多少数民族依旧传唱着来自遥远年代的长诗。傣族的《相勐》、《兰嘎西贺》,壮族的《莫一大王》、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古希腊,一个荷马便是一段历史的缩写。我们呢?

    虽然长诗有“热”的趋势,但有分量的并不多,能偶传世的也更不多见。其原因——

    如今的我们似乎丧失了信仰,没有了精神上的信仰,便使我们的文学、艺术缺失了与灵魂的呼应。金钱成了绝大多数人们的追求。金钱,成了社会上衡量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尺。某些领域里,金钱的多寡竟意味着你能力的高低。金钱至上,成了某种信仰。而信仰者的过多,也就形成了一种宗教。我们的社会确实存在了“金钱教派”。他们把灵魂丢在一边,让灵魂与脚下的污泥、臭水搅在一起,甚至已经无法忍受灵魂的苦苦追求。行尸走肉,一副行走着的臭皮囊就是我们真实的写照。高高在上的神灵无法居住我们的头顶,黯然神伤地溜走了,不愿再回来。灵魂——被我们践踏在家下的污泥里;神灵——被我们的无耻羞得落荒而逃。我们的眼里只有或红或绿的钞票。每张钞票却对我们露出无法理解的鬼魅的笑。

    没有敬畏,就不会找到早已走掉的神灵。没有敬畏,就连被我们踩在脚下的灵魂也不愿归来,宁愿在肮脏的泥泞中发出一声只当提醒我们的呻吟。

    中国长诗的发展与繁荣最终寄希望于信仰的回归。

    康桥是位军人,所以她在中国诗人群之中属于少数的另一种人,有着得天独厚的大环境。军营,也是长诗的重要的产生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读到康桥大姐更有分量的、视角更为独特的、语言更为细腻的诗歌力作。

点评文章

8. 如何给文章写点评?

文章点评写法一般要从文章的中心、选材、结构、表达、语言以及书写上作出中肯的评价。
1.中心:有没有离题,按照题目要求来写。
2.选材:①是否围绕中心。②是否真实,符合生活实际。③是否新鲜有趣。
3.结构: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楚。②过渡是否自然。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4.表达:①记叙文有没有把事情讲清楚,写完整。写景文有没有把参观游览顺序写清楚。②详略得当,重要的人和事情详细写,不重要的地方简单写。
5.语言:①句子是否通顺、准确,病句少。②有没有运用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手法。③有没有运用成语、俗语、谚语、名人名言、诗歌等优美词句.④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恰当。
6.书写:①字体是否工整,错别字少。②卷面是否整洁干净,涂抹少。
拓展资料:
《文章》包括各种文体的著作、作品,如诗歌、戏剧、小说、科学论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等。“千古文章未尽才”“文章千古事”“文章憎命达”“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言出为论,下笔成章”等,都是现在所说的文章的意思。更广义的文章,也包含“学问”“奥秘”等意思,如“洞明世事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
“文章”的“章”字,是个会意字,从音从十。古代奏音乐,连奏十段才能结束(十,数之终也),这十段乐就是一章。所以,文章文章,也有段落。文章既从“音乐”里会意出来,应是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读起来如音乐一样美妙无穷、悦耳动听的文字,传诵开来,才配得上“文章”一词的真正含义。
释义
“文”即“纹”,指“纹路”、“纹样”。“章”本指“屏蔽”,转指“外表”。“文章”原义指“有纹样的表面”,诸如服装上绣绘的龙凤图样、皮肤上针刺的花卉图案,等等。即其原义是指直接构成视觉形象的图样。后指文字所描绘出来的事物图样,需要大脑“解码”才能完整呈现的间接的事物形象。
文章的基本要素——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是文章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以往各种写作论著论之甚详,但对其概念内涵的揭示似欠斟酌,定义并不严格。新近出版的写作论著,或沿用旧说,或虽有改动而仍值得商榷。本文拟从严格意义上的定义要求出发,结合有关知识,对这四个要素概念的种种“定义”质疑问难,并试提出自己的修正意见,以就教于写作界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