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汽车后市场有什么趋势后?

2024-05-16 03:18

1. 2020年汽车后市场有什么趋势后?

你好,首先整个汽车行业的前景是可观的,但竞争激烈,但是中国汽车后市场也蕴藏的巨大财富空间,到 2020年,将形成一个超大产业,而未来也是更加值得期待。
未来汽车后市场可能还是主要由传统汽车4S店、电商和第三方维修保养巨头机构三分天下。对于那些单打独斗的小规模的汽车维修和保养机构来说,要么选择成为电商的线下合作机构,要么选择并入第三方维修保养巨头等实质是“抱团取暖”的方式,否则就可能面临一些困难。但是比起困难来说,汽车后市场的机会是更大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2020年汽车后市场有什么趋势后?

2. 2020年,凭什么看好汽车行业?

进入2020年以来,市场上关于汽车行业回暖的呼声越来越高。
没错,汽车市场确实经历了最为煎熬的2019,但黑夜也许并不会因为煎熬而瞬间“冰解云散”。
那到底是谁在看好汽车行业的2020,又凭什么看好汽车行业?
扉旅汽车查阅了一组数据。
根据中汽协的预计,2020年汽车市场的减少幅度比去年缩小,销售额预计为2531万台,比去年减少2%左右。另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国内汽车累计销量为2311万辆,同比下降9.1%,累计增速依然为负,自6月以来单月销量降幅连续三月收窄。新能源汽车主要受补贴退坡影响,销量连续5个月下滑,前11个月累计销量 104.3万辆,增速收窄至1.3%。
数据的背后折射的是汽车市场的发展惨烈现实。作为可选消费品,汽车行业的景气度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2019年三季度,GDP增速触及到2000年来的最低值。在宏观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的现实情况下,汽车市场终端需求受到较明显负面影响。
根据扉旅汽车的观察,机构以及业内人士看好汽车行业2020年的原因,大多是出于对经济环境的考量,才有了“转暖”的呼声。
的确,如果宏观经济增速能够平稳起来,那么有理由相信2020年汽车市场销量会呈现复苏的态势。
 

 
但可以明确见到的是,机构几乎都保持着一致的谨慎乐观。“谨慎”表明了对回暖的渴望以及不确定。目前,尽管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存在,但很多因素显示有转好迹象。机构对2020年GDP增速的预测基本维持在5.8-6.2%区间。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研究院宋伟健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较晚,由于中国具有更大的人口规模和地位特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也相应具有更长的周期。当前中国汽车产业仍旧是以新增需求为主导的市场,产业人均保有量以及人均GDP仍旧保持着中高速发展,且人均保有量基数仍旧不高。随着人均保有量的提升以及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汽车产业将逐步转换为以替换需求为主的阶段,后续销量仍有空间,但销量增速或将转换到中低速发展阶段。
有机构也“谨慎”地将2020年的复苏期望值定义为“弱复苏”。
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经历了2019年的“五彩斑斓”的黑暗时刻,销量负增长提供了一个较低的基数;另一方面,2019年,国五升国六打乱了主机厂的生产节奏,对行业利润率有较大负面影响,2020年不再有类似事件发生,如果其他变量保持稳定,那么2020年行业利润率大概率回升。此外,此前的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实施透支了2018年到2019年的乘用车需求,2020年将不再受透支效应的影响。
2020年开年的几天,很多表现可圈可点的车企纷纷亮出了自己的成绩单。一时间,汽车市场似乎又开始“锣鼓喧天”。
 

 
当然,这是表象。事实上,也有一些业内人士哪怕是“谨慎”的乐观态度都不敢持有。悲观的市场研究认为,虽然汽车市场一再探底,但底部与经济的下行周期一样,尚不明朗。市场上目前并没有出现明确的回暖信号,所以2020年的汽车市场有可能继续探底下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2018年,全球汽车行业占GDP增速放缓的20%,占全球贸易增速放缓的30%左右,2019年下滑继续,而2020年也不容乐观,发达国家汽车市场发展饱和,发展中国家销量萎靡难振,汽车行业下行的风险预计将持续到2020年。但该组织同时也认为,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汽车购买力会提高,只是速度没有想象的那么快。
长城证券研究员孙志东的观点相对折中。他表示,2020年,豪华车、日系、德系有望继续强势,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宏观经济下行对中低端收入人群的汽车消费影响更大,对高端豪华车消费群体影响较小,而日系车的性价比以及德系车的优质体验依然会成为客户的优先考虑对象。对于自主品牌而言,由于中低端乘用车消费需求下降是本轮车市下行中的最主要原因,所以在经济走势不明朗的情况下,自主品牌的反弹只能说是值得期待。而新能源汽车受政策影响,短期承压,但长期来讲依然是大势所趋。
对于车企而言,所谓的经济环境、市场环境以及自主品牌、合资品牌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很多道理早都已心知肚明。有一点可以确定,2020年,不论大环境是否有转圜,机会总是有的,但机会转瞬即逝,想在不确定的局面中求生就要不放过任何机会。
当然,人们最后还是想知道,冬天即将告别,迎来的会是汽车行业的春天吗?眼下,真实又扎心的答案是:世事难料。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 2020年汽车市场发展前景怎么样?

汽车产业号称是国内工业产业支柱之一,其发展对国内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汽车市场遭遇寒冬,国内整体的汽车消费市场不景气,对整体的汽车产业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近年的车市经济整体略感萧瑟。今年9月份的销量出现了短暂的增长趋势 ,这与汽车消费进入旺季有一定的关系。纵观整体,各个车型销量同比上年还是有所下降;其中MPV销量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22.1%,SUV销量同比下降9.3%,轿车销量同比下降12%,行业实在忧心。不过,这只是暂时性的,并不代表行业未来的发展,我国的汽车消费市场并未饱和,长远看,随着经济发展的持续推进,国内汽车消费市场早晚会迎来春天。
根据乘联会会员单位的综合测算和预估,在2020年汽车市场将继续向高质量方向发展,预计汽车增长1%,乘用车增长1%。新能源汽车销量挑战目标是200万辆,中性判断约为160万辆。
分析当前国内车市的特点和趋势:
车身形式:轿车市场增速回稳;MPV市场长期处于调整状态,低端MPV需求锐减;SUV市场跌落神坛且品牌出现分化。
品牌级别:豪华车市场持续走强,升级消费加速。
品牌车系:德系车仍具份额优势,日系车快速回升,美系韩系受影响较大, 中国品牌占比微跌,但顽强向上的势头不变。
区域市场:南方地区乘用车需求旺于北方。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新能源市场已经出现连续4个月的负增长。 从车型品牌来源看,中国品牌在纯电动汽车市场中占有优势,而 合资品牌则更多发力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仍是世界新能源车的核心增长动力,  只是2019年新能源车补贴政策的退坡,直接影响了下半年新能源车市的销量。
而就在11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要破除汽车消费限制,推动汽车限购政策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
在这些特点和分析基础上,相关部门判断2020年的汽车市场会在政策引导下回暖。稳定汽车消费是今年国策,实施汽车限购的地区也在探索推行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的具体措施。相信随着国家减税降费效应逐步显现,明年市场会有所好转。

2020年汽车市场发展前景怎么样?

4. 2021汽车行业的前景怎么样?

267

5. 2020两会之后汽车行业即将发展的几个方向?

因新冠肺炎疫情推迟两个多月后,2020年全国“两会”于今天(5月21日)正式启幕。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一直是历年两会中关注的焦点。看看各车界都有什么建议。
李书福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
● 将车辆购置税由中央税改为中央地方共享税;
● 将汽车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至销售环节,并实现中央与地方“五五共享”;
● 适度放开“禁限摩”, 科学规划城市摩托车行驶。
王凤英
长城汽车总裁
● 以降低能耗、资源节约为导向,鼓励小型电动车发展;
● 制订中国汽车“走出去”国家战略,护航中国迈向世界汽车强国之路;
● 加强国家顶层设计规划和政策引导,解决氢能产业链瓶颈问题;
● 搭建汽车消费信息大数据平台惠企惠民;
● 建立机动车智能检测体系,促进汽车社会发展。
朱华荣
长安汽车总裁
● 当前世界经济环境下,快速提升中国品牌汽车品牌力,拉动中国经济;
● 进一步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 加强科普力度,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尹同跃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 取消NEV正积分结转限制,推动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
● 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再制造再利用,促进绿色循环经济发展;
● 制定商用车积分管理办法,促进汽车产业协调发展;
● 加强中国汽车新标准建设,推动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
曾庆洪
广汽集团董事长
● 抗疫减负,支持企业发展;
● 减轻负税,促进汽车消费;
● 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
● 有效衔接脱贫攻坚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完善《网络安全法》相关配套法律、法规。
徐和谊
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 以汽车为新型基础设施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 以产融结合新模式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行稳致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0两会之后汽车行业即将发展的几个方向?

6. 2020年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是什么?

汽车行业经历2001-2010年十年行业高增长黄金时代后,当前中国汽车行业逐步由成长期步入成熟期,此阶段行业体现出三大特征:行业增速放缓、保有量提升、厂商产能过剩。
汽车行业兼备周期与成长双重属性,行业增量红利消失的大背景下,我们认为汽车行业结构性机会犹存:成长属性方面,深度挖掘由智能化、电动化、轻量化以及后市场带来行业革新机会,周期属性方面,仔细甄别部分子板块周期性轮动与复苏带来的机会;
短期而言,增量红利消失使得行业分化显现(车型、国别品牌、厂商分化),未来随着销量增速进一步放缓,龙头份额将进一步提升,缺乏品牌效应和规模优势的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将渐遭淘汰,强者恒强格局日益凸显。叠加政策大环境支持,未来行业分化是主旋律,短期结构性机会犹存,长期把握智能化和新能源两条主线。

扩展资料1)行业集中度提升,具备核心资产的赛道龙头:基于此主线下的推荐标的有华域汽车、广汽集团、长安汽车、长城汽车等;
2)进口替代加速,成长稳健的优质零部件:基于此主线下的推荐标的有星宇股份、岱美股份、爱柯迪等;
3)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存量市场空间大:基于此主线下的推荐标的有玲珑轮胎、安车检测、五洋停车等;
4)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升级:基于此主线下的推荐标的有保隆科技、德赛西威、科博达、三花智控、中国汽研等。

7. 2022年汽车行业前景如何?

国内氢燃料电池行业内上市企业:亿华通(688339)、雄韬股份(002733)、潍柴动力(000338)、大洋电机(002249)
本文核心数据:产量、销量、保有量、销量分类
相关技术及市场仍不成熟
氢燃料电池燃料能量密度最大,高于锂离子电动车及燃油车,能效比上占据优势。考虑全生命周期后,能源效率约为29%,高于锂离子电动车的28%及燃油车的14%。在续航方面,氢燃料电池汽车传统燃油车相似,续航里程约在600公里左右,优于锂离子电动车;此外氢燃料电池汽车还具有无噪音,充能时间短,耐低温,事故严重性小等优点。
然而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市场刚刚起步,技术和市场仍不成熟,处于幼稚期,未来发空间巨大;且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领域不具有普适性,这也是未来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需要革新和研究之处。
产量受到疫情影响严重
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的数据显示,2016-2020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逐年上升,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产量下滑至1199辆。这表明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正在成长,产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市场需求增加。未来,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前景较好。
市场进入商业化初期
2016-2020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销量有所下滑。截止2020年底,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年销量1177辆,保有量7352辆,标志着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在逐渐被市场认可接纳,氢燃料汽车进入商业化初期。
商用车是研发方推广重点
与海外专注于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量产不同的是,我国将研发和推广重点放在商用车上。2020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中,全为商用车。其中,客车销量占比达98%,货车销量占比为2%。截至2020年底,我国氢燃料电池车累计行程超过1亿公里,以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和客车为主。
政策指引保驾护航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是为我国氢能发展道路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与指引。随着国家“碳中和”、“碳达峰”任务的推进,氢能这一绿色能源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推动。未来目标中就风光能电解水制氢,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氢燃料电池汽车等进行了详细规划。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2年汽车行业前景如何?

8. 2020年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行业主要上市企业: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主要上市企业有比亚迪(002594)、吉利控股(00175.HK)、上汽集团(600104)、广汽集团(601238)、北汽蓝谷(600733)、长安汽车(000625)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2021年前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市场渗透率突破10%
2017-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增长,2020年全年销售量达到136.7万辆,2021年前10月累计销量达到254.2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34.9%;从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渗透率来看,从2017年的2.8%增长至2020年的5.3%,2021年前10月高达12.2%。

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稳步增长而商用车呈现波动下降态势
从细分领域来看,客车销售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水平最高,近几年保持在18%以上,而卡车销售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最低,2021年1-10月仅有0.9%;从变化趋势来看,2017-2021年,商用车(包括客车和客车)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呈现波动下降态势,主要是商用车市场的新能源销售受补贴政策变化的影响较大,而乘用车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乘用车细分领域中A00车型新能源渗透率高达99.6%
从乘用车细分市场来看,根据车型大小及排量的不同,乘用车可分为A00级、A0级、A级、B级和C级,2021年1-10月,A00级微型轿车销售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高达99.6%,其次是B级中型轿车的新能源渗透率19%,其余车型均在10%以下。


从乘用车细分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变化趋势来看,2017-2021年,A00级、B级和C级乘用车的新能源渗透率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其中A00级乘用车在2021年1-10月趋近于100%,而B级和C级乘用车的新能源渗透率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