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什么官?主要处理什么事情?

2024-05-04 16:13

1.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什么官?主要处理什么事情?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唐朝宰相称号。
  唐初在名义上虽然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但实际上皇帝又指令其他官员参预朝政机密,因官阶品较低,故用"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实也是宰相。
  "平章"原意为商量处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意即为同中书省,门下省的长官共同商处国家机要大事。
  五代时期,"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虽是宰相,但是,由于当时枢密使权重,"同平章事"的实权被侵夺。
  北宋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政事,知枢密院事(或枢密使)主兵,称为"二府"或"两地"。
  金代的尚书省和元代的中书省都有平章事的设置,但地位较低。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什么官?主要处理什么事情?

2. 古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什么官职啊?

由来及职能  唐朝宰相称号。
  唐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综理政务。中书、门下二省地处宫内,尤为机要,故常联称。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并为宰相。宰相议事的政事堂初设于门下省,后移至中书省。唐初,除三省长官为当然宰相外,皇帝又指令其他官员参预朝政机密。其本官阶品较低者,则用“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周时改称为“同凤阁鸾台三品”或“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的头衔,亦为宰相。“同三品”是因为中书令、侍中是中书、门下正三品官,加此衔以示其与中书令、侍中享有同等权力及待遇。贞观十七年(643),李绩为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是此号第一次出现。其后,以此衔为参政标志,虽本官品级高于三品者也要加此衔才得为宰相。“平章”意为评议辨别,引申为断决处理。受此衔者,即有在中书门下处理政事的职责。史载贞观四年,戴胄以民部尚书同平章国计;八年,左仆射李靖以疾辞位,诏令其病稍痊愈,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政事。这都是此衔出现的早期记录。至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始成为四品以下知政事者的头衔,其位在“同三品”之下。
  “同三品”及“同平章事”都属差遣性质,本身并无品秩,任此职者必另兼职事官街。凡五品以上职事官经过皇帝授权即可充任,不受资历限制,这便于皇帝从中级官吏中选拔亲信以分相权。“同三品”一衔,高宗、武后、中宗时期使用最多,玄宗时已逐渐减少。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李麟为同中书门下三品是此衔最后一次授任。“同平章事”则自永淳以后逐渐增多,至肃宗乾元元年(758)以后,成为以他官知政事者的唯一头衔。而原为当然宰相的三省长官之中,尚书仆射的相权自贞观末年即已开始削弱,到唐玄宗时,已完全被排除于宰相行列之外。中书令、侍中在安史之乱以后,经常用来加授给元勋、上将,也逐渐变成虚衔。于是唐代后期及五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是真宰相。此外,以节度使等而兼中书令、侍中或同平章事的也是虚衔,被称为使相。“同平章事”虽通常自五品以上官员中选拔,但拔充此职时,多转为中书侍郎或门下侍郎,这是因为中书、门下两者始终是政府枢要机构之故。 五代时期  五代时期,“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虽是宰相,但那时枢密使权重,“同平章事”的实权被剥夺。北宋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政事,知枢密院事(或枢密使)主兵,称为“二府”或“两地”。神宗元丰五年(1082)改革官制,以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宰相。以后,除南宋孝宗时期外,不再置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金代的尚书省和元代的中书省、尚书省均置平章事,位在两省丞相下。 相关资料  “同中书门下三品”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异同,孙亚平

3.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介绍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同平章事初用于唐太宗时。自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始,实际担任宰相者,或加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义。中书、门下二省本为政务中枢,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宋初,犹沿用为宰相官衔,至元丰改制时废。南宋初恢复,乾道时再废。五代时期,“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虽是宰相,但那时枢密使权重,“同平章事”的实权被剥夺。宋朝初年,宰相的官衔沿用唐制。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介绍

4.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介绍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越南语:đồng trung thư môn hạ bình chương sự),简称同平章事( Đồng bình chương sự), 越南古代官制,与中国同。交趾本是中国领土。秦时,秦始皇派军队征服百越,越南置于象郡(越南语:Tượng quận)辖下,自此,越南置于中国封建王朝统治长达十多个世纪。越南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都受到中国的深刻影响。

5. 中书是什么官

中书  中书为中国古代文官官职名,清代沿明制,于内阁置中书若干人。在清朝之位阶约为从七品。中书职能通常为辅佐主官,为基层官员编制之一。设置在如六部之中央机构官署,负责典章法令编修撰拟、记载、翻译、缮写等工作。或由举人考授,或由特赐。若进士经朝考后以内阁中书任用者,并可充乡试主考官。而依工作性质不同亦有“办事中书”或“掌印中书”等细分区别。1910年代,清朝灭亡后,该官职废除。

中书是什么官

6. 中书是什么官?

中书为中国古代文官官职名,清代沿明制,于内阁置中书若干人。在清朝之位阶约为从七品,中书职能通常为辅佐主官,为基层官员编制之一。
设置在如六部之中央机构官署,负责典章法令编修撰拟、记载、翻译、缮写等工作。或由举人考授,或由特赐。若进士经朝考后以内阁中书任用者,并可充乡试主考官。而依工作性质不同亦有“办事中书”或“掌印中书”等细分区别。 

相关信息:
元朝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主官中书令常由皇太子兼领,下为左右丞相,再下为平章政事,副职左右丞及参知政事皆是宰相。
明初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被废除。后来皇帝政务繁忙,又设内阁大学士。随着内阁大学士的政务加重,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废除宰相制度之后,再无宰相正式名分。

7. 中书是什么官

中书是帮助皇帝在宫廷处理政务的官员,中书令负责直接向皇帝上奏的密奏,负责典章法令编修撰拟、记载、翻译、缮写等工作。清代沿明制,于内阁置中书有若干人。在清朝之位阶约为从七品,为基层官员编制之一。

参比现实,中书令近似于国务院总理的职位。中书令一词,首次出现在汉武帝朝代,那时的全称叫中书谒者令。谒与进谏、陈述、告之有关。也有说尚书令是中书令的谒者。

    汉武帝时中书令由宦官担任的,隶属于皇帝的大总管,每年薪酬为一千石,享有与朝官相同的假期,有掌控封奏的发布权,虽是“尊宠任职”,但合法的政治地位并不高。

进入汉元帝时,中书令的权力有所膨胀,经东汉过渡,到了魏晋,中书令渐渐同尚书一起组成重要的独立行政机构。后来,朝廷争斗,在汉成帝元年只得对中书尚书体制进行改组,将中书令降职,在汉成帝四年时完全终结汉武帝建立的中书尚书制度。

中书是什么官

8. 平章政事相当于什么官

平章政事相当于正三品的官,即宰相,唐代初期,统治者为了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因此不再将重权授予三省长官,唐朝的平章政事可以说是相当于现在的总理。
唐代宰相自始不限于三省长官,实沿于隋制之以兵部尚书柳述参掌机事,裴蕴、裴矩以黄门侍郎知政事,开以他官兼宰相之先声。
职位权力:
1、辨别而章明:平章云者,乃辨别而章明之意。
2、商议国家大事:平章政事云者,乃商议国家大事之谓也,是为官名。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