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第二章 (上)

2024-05-15 13:02

1. 《素书》第二章 (上)

第二章在讲识人。将人分为了三类:人俊、人豪、人杰。
  
 品德高尚到可以安抚地处边远的人,信念强大到足以统一其他异众,赏罚分明可以服众,才识过人可以以过去、历史为镜鉴,聪明睿智可以照察下属,这样的人是为人中之俊。
  
 此处译文将“信足以一异”译作“诚实不欺,可以统一不同的意见”,但我有不同的看法,原因有二:
  
 1)后人之豪中又出现了“信”,两个“信”应该不完全一样,此处应该更大一些。
  
 2)信,除了诚实不欺讲信用外,还有信念、信仰之意,我倾向于后者。
  
 此处译文将“义足以得众”译为“道理充分可以得到部下群众的拥戴”,我也有不同看法,因为光有道理是不足以受到拥戴的,并且在第一章中有义者的解释“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所以我认为其主要讲的是赏罚分明,知道如何公正地对待他人。
  
 俊的本意是才智超群的人。如果自己品德高尚、又能给大家统一的信念、能够赏罚分明还能鉴古知今,最后还可以体察民众,这种人当然是人中之龙凤、必须是才智超群的人呀。
  
 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周总理,为何他过世时联合国会降半旗,民众十里长街相送,至今还在被缅怀?绝对的人中龙凤。

《素书》第二章 (上)

2. 《素书》正道章第二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茍免,见利而不茍得,此人之杰也。
  
 【文话文释义】
  
 品德高尚,可以让人心悦诚服;诚实可信,可以统一不同政见;以义当先,可以服众;才识杰出,可以分辨历史上的得失;贤明睿智,可以明析当下的事理,这样的人可称之为“人中之俊”。
  
 行为举止可以为楷模,聪明智慧可以解疑难,道德诚信可以守契约;廉洁公正可以理财务,这样的人可称之为“人中之豪”
  
 克尽职守,无所废弛;恪守信义,无所变易;虽遭猜疑,仍能义无反顾;利字当头,仍能不见利忘义。这样的人可称之为“人中之杰”。
  
 【暮初评注】
  
 人生在世,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不明方向和事物的边界。因此,明智的统治者正好利用这个缺陷来统治百姓。当然假如统治者本身也有这个缺陷,那么统治者本身将面临改朝换代的危险。而所谓的方向就是选择,就是有所得,有所舍。所谓统治者就是权、利、位、势的绝对占有者,但是要保持权、利、位、势,必定需要牺牲一部分东西。《素书》把统治者分为几个层次,这就是“人之俊”、“人之豪”、“人之杰”。其中,“人之俊”以德、信、义、才、明的面孔昭示世人;“人之豪”以行、智、信、廉的形象为世人楷模;“人之杰”以守职、处义、见嫌、见利中的分寸为世人之标杆。
  
 问题是,不要以为这些统治者表里如一,知行合一,能真正成为“人之俊”、“人之豪”、“人之杰”,而是让百姓以为这些统治者应该是这样的人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努力保持“人之俊”、“人之豪”、“人之杰”的形象对于统治阶层而言,实则是一种牺牲,但是这种牺牲背后有着老百姓所看不明白的权、利、位、势的更大利益。是否愿意以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利益,一是看统治者的眼光,二是看统治者的器量,三是看统治者的气数。因此,当张良帮着刘邦“忽悠”取得政权后,张良却明智地选择隐退了。他最了解刘邦的脾性,刘邦无非也是小人一个。但是,历史上的刘邦无愧为 “人之俊”、“人之豪”、“人之杰”,至少正史中是如此认为的。所以,要蒙骗百姓,“人之俊”、“人之豪”、“人之杰”的形象是必不可少的,甚至为了保持这种形象也要部分牺牲掉自己的一些利益,目的在于攫取更大的利益。平心而论,张良辅佐刘邦是因为这个平台可以借用而已,并刻意把刘邦打造成“人之俊”、“人之豪”、“人之杰”,从而号令天下,平息天下动乱,还百姓一个和平的世界。也就是说,张良并不想成为“人之俊”、“人之豪”、“人之杰”,已超出了这个范畴,早就是一位真正的得道之人。
  
 本章之所以命名为《正道章》,讲解了要成为统治者应该树立怎样的形象才能服众。或者说,如何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3. 《素书》第五章 道义(上)

【译文】
  
 在部下面前显示高明,一定会遭到愚弄。有过错而不能自知,一定会受到蒙蔽。走入迷途而不知返回正道,一定是神志惑乱。因为语言招致怨恨,一定会有祸患。思想与政令矛盾,一定会坏事。政令前后不一,一定会失败。发怒却无人畏惧,一定会受到侵犯。喜欢当众侮辱别人,一定会有灾难。对手下的大将罚之过当,一定会有危险。怠慢应受尊重的人,一定会招致不幸。表面上关系密切,实际上心怀异志的,一定会陷于孤独。亲近谗慝,远离忠良,一定会灭亡。亲近女色,疏远贤人,必是昏瞆目盲。女子干涉大政,一定会有动乱。 随便将官职到处乱送,政治就会出现乱相。欺凌下属而获得胜利的,自己也一定会受到下属的侵犯。所享受的名声超过自己的实际才能,即使耗尽精力也治理不好事务。对自己马虎,对别人求全责备的,无法处理事务。对自己宽厚,对别人刻薄的,一定被众人遗弃。因为小过失便取消别人的功劳的,一定会大失人心。部下纷纷有离异之心,必定沦亡。既然用了人却不给予信任,必定导致关系疏远。论功行赏时吝啬小气,形于颜色,必定使人感到沮丧。承诺多,兑现少,必招致怨恨。起初竭诚欢迎,末了又拒于门外,一定会恩断义绝。给予别人很少,却希望得到厚报的,一定会大失所望。富贵之后就忘却贫贱时候的情状,一定不会长久。
  
 【感想】
  
 暂时先分享上半段,读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想到的,还有“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多数我是赞同的,唯独就是“女谒公行者乱”,译文是“女子干涉大政,一定会有动乱”。那么多年以前,应该是不会想到现在的社会形态的。都说女性是半边天,其实当下的女性,因为其感性、韧性和天生的母性(为母则刚),在很多方面体现出了优势,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人与人的沟通越来越便捷也越来越重要,其自身优势有了更多发挥的场景。甚至举目环顾,女性政界领导也有许多了,她们不是干政而是真实地在为人类做出贡献。
  
 其实不论男女,遵守的大道是一样的,只能说不在位的不应插手而已,无论是家属还是亲戚还是朋友,不假公济私、秉公办事就对了。
  
 借此分享几位优秀的女性代表。比如我国的吴仪,她的果敢、坚毅、雷厉风行,堪称我国的“铁娘子”。她的一生都在为国奔波,一直到69岁退休,回归自己的“桃源生活”。
  
 吴仪曾经跻身于美国福布斯“世界百名权威女性榜”第二名。她没有因自身的性别显示出柔弱,因为她代表的是国家。
  
 在1991年和美国进行知识产权会谈时,美方代表上来就说“我们是在与小偷谈判。”睿智如她,淡定地回应道:“我们是在与强盗谈判。。。。。。”正是这种气势,让外媒将吴仪称为“很会修理傲慢美国人”的女人,中国的“铁娘子”。
  
 现在也是疫情肆虐,早在2003年SARS流行时,吴仪是临危受命的,带领我们战胜了病毒的“侵略”。她可是没有医疗卫生方面的指挥经验的,但她仍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接受了国家的安排,并井然有序地开始了防控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扼住了病毒的“咽喉”,漂亮地打赢了防疫战役。
  
 最可贵的是,她不仅仅是“铁娘子”,仅仅是因为祖国的需要,她才奉献了自己工作的前半生。正式退休后的她,开始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开启“桃源生活”模式,研究美食、学习钢琴演奏,学习中医,打网球、爬山等等等等。
  
 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对外半步不让,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却能奉献一生。试问这样的女性,她的所作所为是不是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需要辩证地读书,进行修正,不可断章取义、只看字面意思。

《素书》第五章 道义(上)

4. 读《素书》第二篇 原始章--要想得远,看得开

注,本文为笔者在读素书中的一些观点和想法,并无偏见和指向性。
  
  
 
  
 
  
                                          
  作为素书的开篇,原始章显然是为此书定调,表明观点。我觉得,原始章主要表达了两种态度,第一,对待自己的态度,第二,对待等待机遇的态度。
  
  
 首先,对待自己,要提高自身修养,打好基础。所以书中说“道、德、仁、义、礼此五者一体也”,这是立身之本。中华文化对修身都极为推崇,在素书中也是一样。跟儒家道家思想一样,修身的目的在于看清事物的本质,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以包容的态度理解万物苍生,以更开阔视野去看待时局变迁,以宠辱不惊的心态面对成功与失败。有足够的修为,才能“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当然,对于普通人,这种要求过于完美,我想,我们修身需要参悟的,是要想的远,看的开,要有长远的规划,也要能从容面对结果,就很了不起了。
  
 那么,人有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才学,就可以成就大业实现梦想了吗?不是的,还要等待机会。一个人的才华,很多时候是靠时势造就的机遇才能体现出来的。试想如果不是秦末农民起义造就的大势,项羽不会成为西楚霸王,刘邦也不会成为汉高祖,可能他们最好的结果就是在各自的地方平安的度过一生。所以说,贤人君子,看清了时代的大势和利弊,还要“潜居抱道以待其时”,时至而行,方能成就功业。然而,机会比才华更稀缺,如果没有机会,没身而已。换一种心态,换一种生活方式,也并不遗憾。世俗眼中的利名并非你我心中真正的归宿,世俗向往,多是因为得不到,而我们未必一定要迎合,做一个特立独行的平凡人,很好啊!
  
 所以,素书中,告诉我们对待机遇的态度,不仅仅是要在机会到来时能抓的住,还要有这样的豁达与从容,在不可得的时候能放的下。有大才华的人既要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耐,也要有归隐田园,采菊东篱的洒脱。若时至,则兼济天下,时不至,也可以独善其身。无论机会有无,不执着于功名,不拘束于时代,这才是大智慧。

5. 《素书》的谋略乾坤

看过周星驰版的《唐伯虎点秋香》的人可能还记得,在唐伯虎点秋香时,华夫人说了一句“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的台词,意思是:你有厉害的计谋,我也有应对方案,大家半斤对八两,旗鼓相当。各不相让。
  
 这里涉及到两个历史典故,“过墙梯”是战国时期鲁班为楚惠王攻打宋国发明云梯的典故,另一个“张良计”中的张良,就是兴汉三杰之一,刘邦赞叹的“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的谋臣,在帮助刘邦建立汉朝后,功高不傲,全身而退,令后人景仰。
  
 张良得以成功,得益于《素书》。按照司马迁《史记》的记载,黄石公给张良授书,前后有“一桥三敬履”、“孺子可教”的经典桥段。据说黄石公传给张良的是。姜太公吕尚所著的《太公兵法》,不少人认为《太公兵法》就是《六韬》,而《史记》上称为“黄石公三略”,《素书》也在其中。
  
 《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是筹算天地万物运化。应对千变万化的智慧之作,历来成为谋臣良将的必学书籍,影响甚远。我国的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成了家喻户晓的通俗兵书。以至于不少老人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慨“少不看西游,老不看三国”。
  
 《素书》的核心部分,是道、德、仁、义、礼五位一体,归结到根本,就是“心为上”。上马领兵打仗,下马治理天下,靠的是人心向背,“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行兵打仗,还要靠谋略。“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这句名句出自《三国志》, 意思是:用兵的方法,以征服敌人的人心为上策,以攻取城池为下策;以动用心智取胜为上策,以动用兵卒取胜为下策。所以,诸葛亮的七擒七纵孟获,成了经典。
  
 自古以来,真正善战者,都不会轻易发动战争。毕竟“兵者,国之凶器也”,一旦开动战争机器,无论胜负如何,都会造成大量的伤亡和留下严重的后遗症。越会打仗的人越不轻易言战,越会打架的人越不轻易跟人动手。道家倡导的正义战争和后发制人,就是这个道理。
  
 在成都武侯祠,有一副清朝赵藩撰写的名联,有人称为《攻心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寥寥数语,既高度肯定了诸葛亮用兵理政的才华,又从战和宽严关系总结了诸葛亮治蜀的经验,警示后人。如今,宽严相济,成了社会治理的最佳选择。
  
 当然,靠计谋获得的东西毕竟不能长久,要长久持有,还须靠道和德。

《素书》的谋略乾坤

6. (4)读《素书》原始章有思

原文: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这一章讲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原始之意,便是这五者乃为人之根本。在那个时代,几乎只有上层人才识字,所以古人写书,大多也是写给上层之人看的。
  
 那时候的下层人,文化低,愚昧,可能连道德仁义礼什么意思都不明白,能指望他们体会道的无所不包?一个下层人连自己的基本欲望都无法满足,怎么做到让万物得其所欲?自己都不被上层人,周围人爱,却去爱所有人和物?自己屁点财富,权力都没有,如何去赏善罚恶?甚至都分不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自己连基本的礼都不会,如何成人伦之序!
  
 其实,不仅下层人,连许多上层人都做不到这五点,或许只有所谓的贤人君子才可做到吧!所以,这“为人之本”中的“人”只能是当时的贤人君子这些出类拔萃之人。(放到现在这个时代,更少有人能做到上述五点)
  
 既然已经是贤人君子之类,具备了道德仁义礼,显然对事物的盛衰、成败、治乱会有很高的认识,对于何时何势的去留也有判断,便可适机之时乘势建功立业,不得时势,也就平淡以终,但因有很高的道德仁义礼足够高,也能够名垂青史。
  
 这一篇,讲“人”之根本,道德仁义礼,却不讲普通人如何一步步达成这五点(中国古代文化通病,重道而不重术,成天体会天道,不重具体而微的研究,结果就是科学技术进展缓慢,西方重术,才有了后来居上,在科学技术上引领世界。殊不知形而上与形而下同等重要啊!),然后越过过程,当有了道德仁义礼的贤人君子,拿自己的这些能力来审时度势,建功立业,名垂青史?不免功利心重了些!道德仁义礼不免也多了些杂质。那这样的道德仁义礼还是道德仁义礼了吗?
  
 这让我想起了许多历史上的贪腐分子,他们大多是做学问,讲道理,写文章,接人待物有理有节,有德有才的读书人,但这些所谓的“德才”也只是为“得财”披上的羊皮罢了。

7. (8)《素书》第六章闲思

今日读完《素书》第六章,安礼章,这一章主要是讲一些自然规律,人事之间的规律,比如:
  
 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
  
 这里表面讲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其实拓展开来,讲的是条件对人才影响,好的环境和条件才能留得住人才,所以,大城市,好公司才,好学校,才能留住人才,小城市,小公司这些,注定人才少。所以很多时候自然规律也是人事规律。
  
 还有:
  
 足寒伤心,民怨伤国。山将崩者,下先隳;国将衰者,民先弊。根枯枝朽,民困国残。
  
  
 这里讲的是,上层崩坏,灭亡的前提,就是下层(基础)先崩坏,灭亡。告诉我们,上层者,应当体恤下层,为下层做实事,爱护下层。类似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还有:
  
 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同志相得,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同贵相害,同利相忌,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窥,同巧相胜。
  
 这里讲的是人与人之间,在存在竞争,利益相关等境况下,大多会采取不善行为和方式。而在面对相同苦难,志同道合时,会相互帮助、促进,增进关系。这虽是人性问题,却也是普遍的道理,任何人懂得这些,在与他人交互中,都能很好地明析境况,有不错的应对。

(8)《素书》第六章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