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的编纂年代

2024-05-04 11:51

1. 四库全书的编纂年代

清朝乾隆皇帝
《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当年,乾隆皇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北四阁”。后抄好的三部分贮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南三阁”。

四库全书的编纂年代

2. 四库全书是什么时候的? 有何历史意义?

四库全书是乾隆时期的,历史意义是: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呈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体系。
乾隆四十七年四库全书初稿完成,乾隆五十七年全部完成。乾隆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
先抄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北四阁。
后抄好的三部分贮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南三阁。《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呈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体系。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农、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源头和血脉。

扩展资料:
《四库全书》突出了儒家文献和反映清朝统治者文治武功的文献,把儒家著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儒家经典放在四部之首,把一般儒家著作放在子部之首。
轻视科技著作,认为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是异端之尤,可以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除了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类收录少数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作是不收录的。
排斥了有民主色彩或敢于批评儒家思想的文献及戏曲和通俗小说如宋元杂剧、话本小说、明代传奇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库全书

3. 四库全书是谁编纂的?

  《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
  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影响:《四库全书》保存了中国历代大量文献。所据底本中﹐有很多是珍贵善本﹐如宋元刻本或旧抄本﹔还有不少是已失传很久的书籍﹐在修书时重新发现的﹔也有的是从古书中辑录出来的佚书﹐如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书有385种。《四库全书》的编纂﹐无论在古籍整理方法上﹐还是在辑佚﹑校勘﹑目录学等方面﹐都给后来的学术界以巨大的影响。但是﹐《四库全书》毕竟是乾隆皇帝以“稽古右文”为名﹐推行文化专制政策的产物﹐乾隆借纂修《四库全书》之机向全国征集图书﹐贯彻“寓禁于征”的政策﹐对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分别采取全毁﹑抽毁和删改的办法﹐销毁和篡改了大批文献。《四库全书》突出了儒家文献和反映清朝统治者“文治武功”的文献﹐把儒家著作放在突出的位置,例如一些顺服于大清统治的汉人如汤斌等人的著作受到重视,而黄宗羲、吕留良、顾炎武等一些与汤斌同时代却有骨气的文人著作则受到打击和禁毁。把儒家经典放在四部之首,把一般儒家著作放在子部之首;轻视科技著作,认为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是“异端之尤”,可以“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除了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类收录少数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作是不收录的;排斥了有民主色彩或敢于批评儒家思想的文献及戏曲和通俗小说如宋元杂剧﹑话本小说﹑明代传奇等。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W6Ts6dwY7VRiCUC_O8SSD4EhHeqWhUDoD4Tsm827EmbIxRUFeRalsY32R0WyMCcuSAB7cXpxtSypPJQt0fpLZa#9

四库全书是谁编纂的?

4. 《四库全书》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四库全书》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它的问世进一步确立了汉学在学术界的主导地位,对我国古典文献的保存与流传起到了积极作用;它的编定,是中国学术文化史上规模空前的一项盛事。

5. 四库全书是谁编纂的?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在“文字狱”的背景下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但编纂过程毁书则更多。“四库”之名,是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永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   四库全书》馆内各项职务及任职人员 历任正总裁官(16人)  永瑢 永璇 永瑆 刘统勋 刘纶 舒赫德 阿桂 于敏中 英廉 程景伊嵇璜 福隆安 和珅 蔡新 裘曰修 王际华  历任副总裁官(10人)  梁国治 曹秀先 刘墉 王杰 彭元瑞 金简 董诰 曹文埴 钱汝诚 沈初  总阅官(15人)  德保 周煌 庄存与 汪廷玙 谢墉 达椿 胡高望 汪永锡 金士松 尹壮图 李绶 窦光鼎 倪承宽 李汪度 朱珪  总纂官(3人)  纪昀(纪晓岚) 陆锡熊 孙士毅  总校官(1人)  陆费墀  翰林院提调官(22人)  梦吉 祝德麟 刘锡嘏 王仲愚 百龄 张焘 宋铣 萧际韶 德昌 黄嬴元 曹城 瑞保 陈崇本 五泰 运昌 章宝传 冯应榴 孙永清 史梦琦 刘谨之 蒋谢庭 戴衢亨  武英殿提调官(9人)  陆费墀 彭绍观 査莹 刘种之 韦谦恒 彭元珫 吴裕德 关槐 周兴岱 
希望采纳

四库全书是谁编纂的?

6. 四库全书是什么时候的?有何历史意义?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规模庞大的百科丛书,按经、史、子、集四部四十四类编排,并以唐玄宗于两都(长安及洛阳)分建四库贮藏四部典籍而定名。
  它汇集了从先秦到清代前期的历代主要典籍,共收书3461种、79309卷,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其中“经部”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等10类;“史部”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抄、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等15类;“子部”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集部”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05类。
  总共44类。
  《四库全书》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
   
   《四库全书》的编纂从乾隆三十八年 (公元1773年) 二月开始后,乾隆四十六年 (公元1781年) 十二月第一部修成(即为后世之文渊阁本),到乾隆五十二年 (公元1787年) 六月,先后完成七部,历时十五年,以后校对错误缺漏,补充一批书籍入内,乾隆五十八年 (公元1793年) 编纂工作全部告竣。
   《四库全书》是世界文明历史上最博大、最宏伟的宝藏之一,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
  被誉为“中国文化的万里长城”。
  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
  从那时开始,作为国家正统、民族根基的象征,《四库全书》已成为中国乃至东方读书人安身立命、梦寐以求的圭臬和后代王朝维系统治弘扬大业的“传世国宝”。
   为了纂修《四库全书》,由皇帝“御批监制”,由乾隆第六子永瑢统领,官员多达三百六十人,包括总裁于敏中、总纂官纪昀(纪晓岚)及陆锡熊、总校官陆费墀及著名学者如戴震、邵晋涵、周永年及姚鼐等。
  四库馆另有抄胥三千八百多人。
  他们集中在京城,历时十年,用工整的正楷抄书七部。
  虽然由数千人抄写,但字体风格端庄规范,笔笔不苟,如出一人。
  所以,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看,都具有十分难得的研究、收藏和欣赏价值。
   《四库全书》成书后,乾隆帝对其存藏十分重视。
  他决定仿效 “天一阁”规制,修建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文汇阁、文宗阁、文澜阁共七座藏书楼。
  先行缮录的四套《四库全书》分别送藏于紫禁城文华殿后的文渊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圆明园的文源阁和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史称“内廷四阁全书”(亦称“北四阁”),北四阁《四库全书》专为御览,仅供乾隆帝随时调阅,外人无缘得见。
  后来,乾隆帝考虑到文人学子读书需要,命将续缮的三套《四库全书》分别送藏于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史称“江浙三阁全书”(亦称“南三阁”)。
  南三阁《四库全书》均对外开放,而且鼓励文人学子入阁阅览。
   《四库全书》庋置各阁不久,清王朝就步入到多灾多难的历史时期。
  至今的两百年间《四库全书》也同样饱经沧桑,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
  各阁《四库全书》因此经历了坎坷曲折的历史命运。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攻陷镇江,火烧文宗阁,《四库全书》损失惨重。
  后镇江文宗阁与扬州文汇阁的《四库全书》又毁于太平天国时期的兵火。
  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虽然免遭兵火厄运,但其中册次也大量散佚。
  后经补抄,才基本配全,今藏浙江图书馆。
  内廷四阁的《四库全书》也没能逃过战争的浩劫。
   1860 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文源阁《四库全书》化为灰烬,翰林院的《四库全书》底本也多被毁坏、流失。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翰林院残存的四库底本被劫掠出境,散藏于英、法各国图书馆中。
   1948 年底到 1949 年初,随着 *** 政权的全面溃败,文渊阁《四库全书》被运往台湾。
  北四阁《四库全书》饱经苍桑,只有文渊、文津、文溯三阁的藏本基本完整,留存至今。
  目前它们分别珍藏在台湾省,中国国家图书馆和甘肃省图书馆。
  
   《四库全书》作为完整的一部丛书,它清晰统一的体例,规模的宏大,收罗的全面,资料的丰富,都是其它图书难以比拟的。
  几乎收罗了从上古至乾隆时代所有的典籍资料,分经史子集详细罗列,有了它,几乎无需再阅读其它文献,就可以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一个全面而且细致的了解。
  因此,从收罗文献之历史跨度来说,《四库全书》是所有丛书中最长的,因而就单部的丛书来说,它的历史意义也最为深远。
  
  在保存图书方面,《四库全书》亦功不可没。
  中国历史上浩如烟海的典籍,至《四库全书》而得以全面地涵盖整理。
  尤其是相当多已经散佚的图书,因它而有了书名存目,这对全面保存中国文化典籍和保持历史原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还有,《四库全书》辑录并保存了大量散佚民间的《永乐大典》中的图书,且收入时仍保持其原貌,这对我们了解和认识《永乐大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库全书》的编纂和问世增强了当时各民族成员对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传统的认同度,强化了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传统对当时各民族成员的思想整合力。
  
  《四库全书》汇集了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遗产,是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宝库。
  
  《四库全书》最大的价值和功用,就在于保存典籍,传承文化,为学者研究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供完整的文献资料。
  而研究、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7. 四库全书的具体产生历史背景?

分类: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解析: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其次是明朝的永乐大典)。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纂,历时9年成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学术领域。
 
 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4类,其中也包括了《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周易》、《周礼》、《礼记》、《诗经》、《孝经》、《尚书》、《春秋》、《史记》、《尔雅注疏》、《说文解字》、《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国语》、《水经注》、《战国策》、《本草纲目》、《茶经》等其他经典著作,还有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以及来华欧洲传教士的一些著作,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编辑]
 
 《四库全书》的编纂
 
  
 
 清乾隆38年(1773年)2月朝廷设立了“四库全书馆”,负责《四库全书》的编纂,由乾隆皇帝的第六个儿子永瑢负责,任命皇室郡主于敏中为总裁,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为副总裁,召著名学者纪昀为总纂官开始编纂这套卷帙浩繁的丛书。陆锡熊、孙士毅、戴震、周永年、邵晋涵等其他学者也参与了编纂。曾参与编撰并正式列名的文人学者达到3600多人,而抄写人员也有3800人。
 
 《四库全书》收录了当时在全国各地征收的流通图书、清内廷收藏的图书以及《永乐大典》中辑出来的珍本善本。据统计,光是征收得的图书就达13501种。这些书筛选后按“著录书”及“存目书”分别收入,其中“存目书”不录全书,只摘部分内容,而“著录书”则经过整理、校勘、考证后,按特定格式重新抄写存入,誊写完成后,还要与原本反复校勘。最后收录的图书有3461种。
 
 《四库全书》为了美观与便于识别,采用分色装潢,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或浅蓝色),集部灰黑色。四部颜色的确定,依春夏秋冬四季而定。《四库全书总目》因为是全书纲领,采用代表中央的黄色。
 
 乾隆49年(1784年)四套书陆续完成,全书共抄7部,分别贮于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合称“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又在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或称“南三阁”),各藏抄本一部。副本存于京师翰林院。其中文渊阁本最早完成,校勘更精、字体也更工整。
 
 乾隆52年(1787年)乾隆皇帝抽查《四库全书》时发现一些书有诋毁清朝的字句,因此下令重检《四库全书》,并最终删除《诸史同异录》等11部。但这11部书虽然从《四库全书》中删除,但是依然存在宫中,没有销毁,这11部书中的9部还流传到今天。
 
 嘉庆八年(1803年)由纪昀主持进行了《四库全书》最后一部分官修书籍的补遗工作,进一步完善《四库全书》。
 
 [编辑]
 
 删改古籍
 
 编纂四库全书时,清廷为维护统治,大量查禁明清两朝所谓有违碍字句的古籍,见四库禁书。并且大量篡改古籍,如岳飞的《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虏”和“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于是《四库》馆臣把它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张孝祥的名作《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描写孔子家乡被金人占领“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其中“膻腥”犯忌,改作“亦凋零”等等。
 
 [编辑]
 
 《四库全书》的命运
 
 《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两百年间中国历经动乱,《四库全书》也同样饱经沧桑,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补钞,才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于1881年再度存放入修复后的文澜阁。文澜阁本在民国时期又有一次大规模修补,目前大部分内容已经恢复。因此《四库全书》今天只存4部,其中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后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文溯阁本1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后从沈阳故宫转运至兰州,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而残缺的文澜阁本则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1966年10月,为保护《四库全书》安全,经中央有关部门协调,辽宁省将文溯阁《四库全书》秘密运至兰州,藏于山中。目前,辽宁有关人士要求归还,以“书阁合璧”。甘肃方面也修建藏书楼,加强保护。文溯阁《四库全书》其最终归属仍未定。
 
 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影印了《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了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将之缩印。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分别出版发行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电子版。

四库全书的具体产生历史背景?

8. 四库全书是什么时候的? 有何历史意义

四库全书是乾隆时期的,历史意义是: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呈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体系。
乾隆四十七年四库全书初稿完成,乾隆五十七年全部完成。乾隆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
先抄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北四阁。
后抄好的三部分贮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南三阁。《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呈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体系。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农、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源头和血脉。

扩展资料:
《四库全书》突出了儒家文献和反映清朝统治者文治武功的文献,把儒家著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儒家经典放在四部之首,把一般儒家著作放在子部之首。
轻视科技著作,认为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是异端之尤,可以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除了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类收录少数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作是不收录的。
排斥了有民主色彩或敢于批评儒家思想的文献及戏曲和通俗小说如宋元杂剧、话本小说、明代传奇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库全书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