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的原文是什么?

2024-05-04 12:00

1. 《茶馆》的原文是什么?

时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的时候。秋,清晨。地点同前幕。
〔幕启:现在,裕泰茶馆的样子可不象前幕那么体面了。藤椅已不见,代以小凳与条凳。自房屋至家具都显着暗淡无光。假若有什么突出惹眼的东西,那就是"莫谈国事"的纸条更多,字也更大了。在这些条子旁边还贴着"茶钱先付"的新纸条。〔一清早,还没有下窗板。王利发的儿子王大拴,垂头丧气地独自收拾屋子。
〔王大拴的妻周秀花,领着小女儿王小花,由后面出来。她们一边走一边说话儿。王小花妈,晌午给我作点热汤面吧!好多天没吃过啦!周秀花我知道,乖!可谁知道买得着面买不着呢!就是粮食店里可巧有面,谁知道咱们有钱没有呢!唉!王小花就盼着两样都有吧!妈! 周秀花你倒想得好,可哪能那么容易!去吧,小花,在路上留神吉普车!
王大拴小花,等等!王小花干吗?爸!王大拴昨天晚上……周秀花我已经嘱咐过她了!她懂事!王大拴你大力叔叔的事万不可对别人说呀!说了,咱们全家都得死!明白吧?王小花我不说,打死我也不说!有人问我大力叔叔回来过没有,我就说:他走了好几年,一点消息也没有!〔康顺子由后面走来。她的腰有点弯,但还硬朗。她一边走一边叫王小花。康顺子小花!小花!还没走哪?
王小花康婆婆,干吗呀?康顺子小花,乘!婆婆再看你一眼!(抚弄王小花的头)多体面哪!吃的不足啊,要不然还得更好看呢!周秀花大婶,您是要走吧?康顺子是呀!我走,好让你们省点嚼谷呀!大力是我拉扯大的,他叫我走,我怎能不走呢?当初,我刚到这里的时候,他还没有小花这么高呢!
丁宝十七!
王利发才十七?
丁宝是呀!妈妈是寡妇,带着我过日子。胜利以后呀,政府硬说我爸爸给我们留下的一所小房子是逆产,给没收啦!妈妈气死了,我作了女招待!老掌柜,我到今天还不明白什么叫逆产,您知道吗?王利发姑娘,说话留点神!一句话说错了,什么都可以变成逆产!你看,这后边呀,是秦二爷的仓库,有人一瞪眼,说是逆产,就给没收啦!就是这么一回事!〔王大拴回来。
丁宝老掌柜,您说对了!连我也是逆产,谁的胳臂粗,我就得侍候谁!他妈的,我才十七,就常想还不如死了呢!死了落个整尸首,干这一行,活着身上就烂了!
王大拴爸,您真想要女招待吗?
王利发我跟小刘麻子瞎聊来着!我一辈子老爱改良,看着生意这么不好,我着急!
王大拴您着急,我也着急!可是,您就忘记老裕泰这个老字号了吗?六十多年的老字号,用女招待?丁宝什么老字号啊!越老越不值钱!不信,我现在要是二十八岁,就是叫小小丁宝,小丁宝贝,也没人看我一眼!
〔茶客甲、乙上。
王利发二位早班儿!带着叶子哪?老大拿开水去!(王大拴下)二位,对不起,茶钱先付!
茶客甲没听说过!
王利发我开过几十年茶馆,也没听说过!可是,您圣明:茶叶、煤球儿都一会儿一个价钱,也许您正喝着茶,茶叶又长了价钱!您看,先收茶钱不是省得麻烦吗?茶客乙我看哪,不喝更省事!(同茶客甲下)王大拴(提来开水)怎么?走啦!
王利发这你就明白了!
丁宝我要是过去说一声:"来了?小子!"他们准给一块现大洋!
王利发你呀,老大,比石头还顽固!王大拴(放下壶)好吧,我出去蹓跶,这里出不来气!(下)
王利发你出不来气,我还憋得慌呢!〔小刘麻子上,穿着洋服,夹着皮包。小刘麻子小丁宝,你来啦?
小刘麻子没的事!她不要工钱!是吧,小丁宝?王利发不要工钱?
小刘麻子老头儿,你都甭管,全听我的,我跟小丁宝有我们一套办法!是吧,小丁宝?
丁宝要是没你那一套办法,怎会缺德呢!小刘麻子缺德?你算说对了!当初,我爸爸就是由这儿绑出去的;不信,你问王掌柜。是吧,王掌柜?王利发我亲眼得见!
小刘麻子你看,小丁宝,我不乱吹吧?绑出去,就在马路中间,磕喳一刀!是吧,老掌柜?
王利发听得真真的!
小刘麻子我不说假话吧?小丁宝!可是,我爸爸到底差点事,一辈子混的并不怎样。轮到我自己出头露面了,我必得干的特别出色。(打开皮包,拿出计划书)看,小丁宝,看看我的计划!
丁宝我没那么大的工夫!我看哪,我该回家,休息一天,明天来上工。
王利发电灯费?欠几个月的啦?
取电灯费的三个月的!
明师傅六爷,我的事呢?!
方六你先给我看着那几张画!(下)明师傅你等等!坑我两桌家伙,我还有把切菜刀呢!(追下)
庞四奶奶王掌柜,康妈妈在这儿哪?请她出来!小唐铁嘴我去!(跑到后门)康老太太,您来一下!王利发什么事?
小唐铁嘴朝廷大事!
〔康顺子上。
康顺子干什么呀?
庞四奶奶(迎上去)婆母!我是您的四侄媳妇,来接您,快坐下吧!(拉康顺子坐下)
康顺子四侄媳妇?
庞四奶奶是呀,您离开庞家的时候,我还没过门哪。康顺子我跟庞家一刀两断啦,找我干吗?庞四奶奶您的四侄子海顺呀,是三皇道的大坛主,国民党的大党员,又是沈处长的把兄弟,快作皇上啦,您不喜欢吗?
康顺子快作皇上?
庞四奶奶啊!龙袍都作好啦,就快在西山登基!康顺子在西山?
小唐铁嘴老太太,西山一带有八路军。庞四爷在那一带登基,消灭八路,南京能够不愿意吗
〔小二德子匆匆跑来。
小二德子快走!街上的人不够用啦!快走!小吴祥子你小子管干吗的?
小二德子我没闲着,看,脸都肿啦!小宋恩子掌柜的,我们马上回来,你打主意吧!王利发不怕我跑了吗?
小吴祥子老梆子,你真逗气儿!你跑到阴间去,我们也会把你抓回来!(打了王利发一掌,同小宋恩子、小二德子下)
王利发(向后叫)小花!小花的妈!周秀花(同王小花跑出来)我都听见了!怎么办?王利发快走!追上康妈妈!快!
王小花我拿书包去!(下)
周秀花拿上两件衣裳,小花!爸,剩您一个人怎么办?王利发这是我的茶馆,我活在这儿,死在这儿!〔王小花挎着书包,夹着点东西跑回来。周秀花爸爸!
王小花爷爷!王利发都别难过,走(从怀中掏出所有的钱和一张旧相片)媳妇,拿着这点钱,小花,拿着这个,老裕泰三十年前的相片,交给你爸爸!走吧!〔小刘麻子同丁宝回来。
小刘麻子小花,教员罢课,你住姥姥家去呀?王小花对啦!
王利发(假意地)媳妇,早点回来!周秀花爸,我们住两天就回来!(同王小花下)小刘麻子王掌柜,好消息!沈处长批准了我的计划!王利发大喜,大喜!
小刘麻子您也大喜,处长也批准修理这个茶馆!我一说,处长说好!他呀老把"好"说成"蒿",特别有个洋味儿
王利发都是怎么一回事?
小刘麻子从此你算省心了!这儿全属我管啦,你搬出去!我先跟你说好了,省得以后你麻烦我!
王利发那不能!凑巧,我正想搬家呢。丁宝小刘,老掌柜在这儿多少年啦,你就不照顾他一点吗?
小刘麻子看吧!我办事永远厚道!王掌柜,我接处长去,叫他看看这个地方。你把这儿好好收拾一下!小丁宝,你把小心眼找来,迎接处长!带点香水,好好喷一气,这里臭哄哄的!走!(同丁宝下)王利发好!真好!太好!哈哈哈!
〔常四爷提着小筐进来,筐里有些纸钱和花生米。他虽年过七十,可是腰板还不太弯。
常四爷什么事这么好哇,老朋友!
王利发哎哟!常四哥!我正想找你这么一个人说说话儿呢!
我沏一壶顶好的茶来,咱们喝喝!(去沏茶)〔秦仲义进来。他老的不象样子了,衣服也破旧不堪。秦仲义王掌柜在吗?
常四爷在!您是……秦仲义我姓秦。
常四爷秦二爷。
王利发(端茶来)谁?秦二爷?正想去告诉您一声,这儿要大改良!坐!坐!
常四爷我这儿有点花生米,(抓)喝茶吃花生米,这可真是个乐子!
秦仲义可是谁嚼得动呢?
王利发看多么邪门,好容易有了花生米,可全嚼不动!多么可笑!怎样啊?秦二爷!(都坐下)秦仲义别人都不理我啦,我来跟你说说:我到天津去了一趟,看看我的工厂!王利发不是没收了吗?又物归原主啦?这可是喜事!秦仲义拆了!
常四爷王利发拆了?
秦仲义拆了!我四十年的心血啊,拆了!别人不知道,王掌柜你知道:我从二十多岁起,就主张实业救国。到而今……抢去我的工厂,好,我的势力小,干不过他们!可倒好好地办哪,那是富国裕民的事业呀!结果,拆了,机器都当碎铜烂铁卖了!全世界,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找不到?我问你!王利发当初,我开的好好的公寓,您非盖仓库不可。看,仓库查封,货物全叫他们偷光!当初,我劝您别把财产都出手,您非都卖了开工厂不可。
王利发您自己拿着这支笔吧,我马上就搬家啦!常四爷搬到哪儿去?
王利发哪儿不一样呢!秦二爷,常四爷,我跟你们不一样,二爷财大业大心胸大,树大可就招风啊!四爷你,一辈子不服软,敢作敢当,专打抱不平。我呢,作了一辈子顺民,见谁都请安、鞠躬、作揖。我只盼着呀,孩子们有出息,冻不着,饿不着,没灾没病!可是,日本人在这儿,二拴子逃跑啦,老婆想儿子想死啦!好容易,日本人走啦,该缓一口气了吧?谁知道,(惨笑)哈哈,哈哈,哈哈!
常四爷我也不比你强啊!自食其力,凭良心干了一辈子啊,我一事无成!七十多了,只落得卖花生米!个人算什么呢,我盼哪,盼哪,只盼国家象个样儿,不受外国人欺侮。可是……哈哈!
秦仲义日本人在这儿,说什么合作,把我的工厂就合作过去了。咱们的政府回来了,工厂也不怎么又变成了逆产。仓库里(指后边)有多少货呀,全完!还有银号呢,人家硬给加官股,官股进来了,我出来了!哈哈!
王利发改良,我老没忘了改良,总不肯落在人家后头。卖茶不行啊,开公寓。公寓没啦,添评书!评书也不叫座儿呀,好,不怕丢人,想添女招待!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活下去!是呀,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我可没作过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就不叫我活着呢?我得罪了谁?谁?皇上,娘娘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
王利发对!四爷,照老年间出殡的规矩,喊喊!常四爷(立起,喊)四角儿的跟夫,本家赏钱一百二十吊!(撒起几张纸钱)
秦仲义
王利发一百二十吊!
秦仲义(一手拉住一个)我没的说了,再见吧!(下)王利发再见!
常四爷再喝你一碗!(一饮而尽)再见!(下)王利发再见!
〔丁宝与小心眼进来。
丁宝他们来啦,老大爷!(往屋中喷香水)王利发好,他们来,我躲开!(捡起纸钱,往后边走)小心眼老大爷,干吗撒纸钱呢?
王利发谁知道!(下)
〔小刘麻子进来。
小刘麻子来啦!一边一个站好!
〔丁宝、小心眼分左右在门内立好。
944老舍文集第十一卷①三、四十年前,北京富人出殡,要用三十二人、四十八人或六十四人抬棺材,也叫抬杠。另有四位杠夫拿着拨旗,在四角跟随。杠夫换班须注意拨旗,以便进退有序;一班也叫一拨儿。起杠时和路祭时,领杠者须喊"加钱"——本家或姑奶奶赏给杠夫酒钱。加钱数目须夸大地喊出。在喊加钱时,有人撒起纸钱来。
〔门外有汽车停住声,先进来两个宪兵。沈处长进来,穿军便服;高靴,带马刺;手执小鞭。后面跟着二宪兵。
沈处长(检阅似的,看丁宝、小心眼,看完一个说一声)好(蒿)!
〔丁宝摆上一把椅子,请沈处长坐。
小刘麻子报告处长,老裕泰开了六十多年,九城闻名,地点也好,借着这个老字号,作我们的一个据点,一定成功!我打算照旧卖茶,派(指)小丁宝和小心眼作招待。有我在这儿监视着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一定能够得到大量的情报!
沈处长好(蒿)!
〔丁宝由宪兵手里接过骆驼牌烟,上前献烟;小心眼接过打火机,点烟。
小刘麻子后面原来是仓库,货物已由处长都处理了,现在空着。我打算修理一下,中间作小舞厅,两旁布置几间卧室,都带卫生设备。处长清闲的时候,可以来跳跳舞,玩玩牌,喝喝咖啡。天晚了,高兴住下,您就住下。这就算是处长个人的小俱乐部,由我管理,一定要比公馆里更洒脱一点,方便一点,热闹一点!
沈处长好(蒿)!
丁宝处长,我可以请示一下吗?
沈处长好(蒿)!
丁宝这儿的老掌柜怪可怜的。好不好给他作一身制服,叫他看看门,招呼贵宾们上下汽车?他在这儿几十年了,谁都认识他,简直可以算是老头儿商标!沈处长好(蒿)!传!
小刘麻子是!(往后跑)王掌柜!老掌柜!我爸爸的老朋友,老大爷!(入。过一会儿又跑回来)报告处长,他也不是怎么上了吊,吊死啦!
沈处长好(蒿)!好(蒿)!——
 幕落·全剧终
【茶馆简介】:
《茶馆》,中国话剧名,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剧中故事全部发生在北京城一个茶馆里,茶馆里人来人往,会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舍先生抓住了这个场景的特点,将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六七十个主、次人物形象高度浓缩在茶馆之中,展现了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场景,概括了中国社会各阶层、数个势力的尖锐对立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命运;此剧亦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经典剧目之一,后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电视连续剧。老舍一生共写了约计800余万字的作品,被称为“人民艺术家”。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在英期间开始文学创作。

【作者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姓舒舒觉罗氏(一说姓舒穆禄氏,存疑),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他1948年唱过黄梅戏,还受到严凤英的表扬。由于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终年67岁。夫人胡絜青(1905-2001)。其代表作品有《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等。
【鉴赏】:
一个社会可以被老舍先生缩小投影到小小的茶馆之中,在这个说小不小说大不大的舞台上,市井小民成了主角,而那串场的三个主角——王掌柜、秦二爷和常四爷,除了掌柜是在每幕都出场串起一个个故事之外,松二爷和常四爷的生活变迁反而被放在了幕后。但是仔细咀嚼这几个人的遭遇,其实恰恰是最能反映那个动荡年代中人们的无奈。王掌柜处处小心,处心积虑经营着裕泰茶馆,到头来茶馆还是要被霸占而无奈自尽;秦二爷年轻时强干气盛,一心要实业救国,最后一生的家业被政府没收化为灰烬;常四爷为人耿直爱打抱不平,却因为一句“大清国要完了”坐牢,出狱之后自食其力却仍然潦倒不堪。这三个人的经历就是那个民不聊生的时代的最好写照,虽然笔墨不多,却最深切的让人感到那个时代下人们的无奈。剧中的大腕演员也不少,话说回来很大程度上我也是冲着那几个演员去的,濮存昕演的常四爷,人物耿直磊落的性格呼之欲出;何冰演的刘麻子,反面角色坏的恰到好处;梁冠华演的王掌柜,虽不是于是之当年的瘦高形象,却把人物精明到有些油滑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宋丹丹演的康顺子,横跨五十年时间,从被卖给太监作老婆的小姑娘,到追随儿子革命而去的老太太,塑造了一个善良坚定的劳动妇女的形象。但是我觉得最出彩的算冯远征演的松二爷的角色,胆小怕事但是心地善良,处处如履薄冰却放不下面子自食其力,他塑造的这样一个旧贵族的形象让人忍俊不禁又叹息连连。

《茶馆》的原文是什么?

2. 茶馆的剧集评价

 电视剧《茶馆》对于纯正的京味原汁原味的还原,以及对老舍原著的忠实呈现,可以算是一部没有糟蹋经典的名著改编之作。与以往多数名著改编剧都面临“板砖”相比,《茶馆》赢得了观众良好的口碑,其中很大原因就是,《茶馆》保留住了老舍原著的魂。无论剧中人物一口地道的京片子,还是北京人幽默、好面子、喜欢正话反说的性格特征,都令人印象深刻(新京报评) 。名著翻拍泛滥又难免争议的当下,能看到一部从改编到演员个个靠谱集集精致的好剧,足以令人从心里往外长吐一口气的舒服和熨帖。更为难得的是,珠玉在先重拍必然挨砸的“翻拍怪现状”,在《茶馆》这里并没重现,绝大多数观众仍然认可了电视剧版的诚意与功夫。三幕话剧改成三十余集电视剧,加大信息量自然全靠生造,老舍原著的外形有些模糊,但是内在的魂,却依旧忠实。电视剧版《茶馆》没“忠于”老舍,但是“忠于”了京味,话虽在理,但那京味的把握,又岂不正是老舍招牌的烫金闪光之处?京味是老舍作品的魂魄,批判现实是老舍作品的精神,电视剧版《茶馆》在这两点上把握住了原作精髓,得到好评情理之中。电视剧《茶馆》还原了老北京往事的浓郁风情,京味细节随手体现细腻安排,仿佛直接把观众带回到王世襄的锦灰堆,邓云乡的民俗谈,白描出一副逼真生动的老北京市井风情画(新浪娱乐评) 。这个王利发更丰富电视剧中,陈宝国的每次亮相都新意十足,他的身上多了几分老北京特有的幽默睿智。话剧中王利发留给观众的印象是一个苦字,而陈宝国对王利发的诠释却极富层次感:在他与寡妇张秀英的诀别中,观众看到王利发重情重义的一面;在他与房东讨价还价时,他作为生意人的精明又可见一斑。陈宝国在表演中并未刻意突出京腔京韵取胜,但他对老北京买卖人性格特质的再现却令很多北京观众叫好。王利发身上的敦厚、政治敏感和隐藏在与世无争之下的正直正义,都是老北京人真实的性格写照(北京娱乐信报评) 。这个剧本繁而不乱把话剧《茶馆》改编成电视剧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因台词句句都是“沙里淘金”。但电视剧《茶馆》开演前,陈宝国曾说,该剧一定会和别的改编剧不一样。果然,电视剧《茶馆》虽将话剧中的乱世背景放大,但扩充的剧情和新增人物却繁而不乱,新增剧情与茶馆中各色人等融为一体,让人物的思想和行动都有章可循。比如,张秀英这个新增人物就被塑造得比较出色,剧雪恰如其分地演出了旧社会妇女的贤良与不可避免的悲惨命运(北京娱乐信报评) 。这个版本有戏剧味话剧《茶馆》不仅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戏剧场景也是舞台上的经典。电视剧巧妙地保留了话剧中的精华戏剧场景。比如第一集便和话剧《茶馆》的开篇异常相像:各色人等聚在王利发的裕泰茶馆中,寒暄之声不绝于耳。电视剧用镜头语言翔实表现了王利发的待客之道,精致的盖碗、精美的茶叶罐、王利发熟练的续水和上茶都使得裕泰茶馆的形象呼之欲出。这个开篇虽比话剧增添了更多戏节,却不啰嗦,基本保持了话剧的风格。可以说,整部剧透出的浓浓“戏剧味”,是赢得观众“芳心”的聪明之举(北京娱乐信报评) 。 王掌柜出场岁数偏大随着剧中大傻杨敲着牛骨唱着数来宝,“茶馆”开张迎客,陈宝国饰演的王利发也出现在大家眼前。然而眼尖的观众还是看出了这个掌柜有点儿老。已知天命之年的陈宝国这回有些‘扮嫩’了,原著中开场时的王利发是一位20多岁的少掌柜,剧中明显与原著不符(深圳商报评) 。剧情加长有“注水”嫌疑从一部两个小时的话剧扩充到39集的电视剧,有些观众提出了“注水”质疑。两个多小时的话剧,兑成三十多小时的电视剧,像现在这样,故事合情合理,演技入木三分,确实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只是,这么好的编剧和演员,如果能再多照顾一下原著的精神内核该多好,咱能不拍这么长吗(深圳商报评) ?

3. 偶像剧的经典台词

(复制过来的)如果你喜欢王子变青蛙,这个……你应该很想拥有吧

1.紧要关头不放弃,绝望就会变希望! 

2.对於未来~过去~我什麼都无法确定,唯一确定的是我喜欢你。 

3.有人让我明白在乎一个人的感受,让我明白为在乎的人努力,是不求回报也会快乐的,我想为我在乎的人继续努力。 

4.亲额头的意义代表我原谅你。 

5.别哭..叶天瑜永远是开心的!如果因为遇到我,害她流眼泪的话..那我宁可永远都没有遇见她。 

6.我是单均昊还是茼莴由你决定! 

7.我可以不要当单均昊吗?我比较喜欢当茼莴,一个偸渡过海的大陆渔工,失忆,他的人生从遇到一个叫叶天瑜的女孩子开始,她会骗人哦~认为只要有钱就是一切,但是只要暸解她就会知道,在她的心里面住著一个天使! 

8.真爱是不能被放弃的。能被放弃的就不叫真爱。这个真爱不管你丢了一百次它还是会回到我身边。 

9.对我来说,全世界我只认识你一个,如果没有跟你在一起,我怕我会连要去哪里都不知道。 

10.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第一个看到的就是你,照顾我的也是你,那种感觉就好像溺水的时候,抓到一根木头一样。 

11.我走了以后你会很想念我吗?我应该会很想念你的,因为就算回到老家,我认识的人,还是只有你一个而已,晚安! 

12.难道拿真实的我去面对他们这麼让你丢脸吗!?你在乎过我的感受吗!?你要我装别人,你有没有想过我是怎麼想的?要我在乎你,你却只在乎自己。自私!! 

13.我以为你已经知道我为什麼那麼生气了,没想到你还是不了解。 

14.你为什麼这麼虚荣,难道拿真实的我,跟你一起出现在他们的面前,这麼让你丢脸吗? 

15.我只是不想当你谎言的帮凶,这有什麼错?你到底懂不懂诚实是美德! 

16.诚实面对自己的谎言才是真正解决的方法! 

17.我不是你心目中的有钱人更不是王子。 

18.茼蒿:你相信有如恒星般的爱情吗? 
天瑜:相信. 
茼蒿:为什麼? 
天瑜:因为相信比较幸福。 

19.谢谢你,给我一段这麼棒的回忆!我想就算是我活到一百岁,头发都变白了,脸皱得跟梅乾一样,视力、听力、体力都减退了,哪里都去不了,只能做在摇椅上面摇啊摇的,可是我只要想到现在,我就会有一种很幸福的感觉。 

20.茼蒿:就算我活到一百岁,我想我一定会记住你现在告白的样子。 

21.每个人都只看事情的结果,没有人目睹经过,这又不像电影,其实真的很难让人家知道整个事情的真相。 

22.再平凡的人都可能会变成耀眼的六等星。 

23.你有没有常识啊?你知不知道人跟狗的差别?常识告诉我们,人是不会跟狗计较的。你被狗咬一口,难不成你要咬回去吗? 

24.子骞:你没有选择的余地,成全他就要忘记他的一切,包括对他的感情在内。 

25.他突然就闯进了我的生活,在我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让我爱上他,现在你又说以后不要再见他,要放弃一个喜欢的人〜很难受〜,你知道吗? 

26.你可以帮我提醒他一件事吗?请你要记得告诉他,就算忘记一切,也不要忘记做人要开心点,他这个人很容易严肃,只要一严肃,大家就会变得很怕他。这样子他就会离快乐越来越远。 

27.你有没有为了在乎过的人去拼命努力过的感觉,如果你有的话,就不会那麼在乎投资报酬率了,而是心意。 

28.今后这个戒指的意义,不再跟单君昊有任何关系,这是我徐子骞送你的,让你一个会笑的礼物。 

29.唯有真爱出现,它才会紧紧的套住她的手指。 

30.有时候口头的遗忘,是内心的等待 

31.「你真的好方便喔。」 「嗯,我是二十四小时的便利商店。」 

32.那个女生靠你太近了,看不清楚你的好,因为你随时随地都会出现在她身边,你太方便了。 

33.如果我走了你会想我吗? 
如果那一天我走了!我应该会很想你.. 

34.只有把手交给最爱,才能舞出最美的旋转~ 

35.只要是为了你在乎的人去努力争取,还怕什麼是做不到的! 

36.你曾为了在乎的人去努力过吗?? 

37.你这个陈年酷斯拉老太妹。 

38.白玫瑰花语:我足以与你相配。 

39.家 是 心 的 旅 店! 

40.哪有女生主动亲男生的?主动的事要让男生来! 

41.我不是告诉过你,我不想单均昊我只想当茼蒿! 

42.没有以前的记忆,整个人生等於重来,这或许是上天要叫你停下脚步,听听这四周的声音,感觉一下周遭的喜怒哀乐,要知道这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机会。 

43.茼篙:叶天瑜!请问你想跟我约会吗? 
叶天瑜:好啊!我们明天就去约会! 

44.在面对敌人时,不管你有没有信心,都不能露出胆怯;相反的,你要想像自己君临天下,他看过来,你要更具气势的面对,让对方语塞。 

45.华尔滋是舞蹈之王。因为它是人类有始以来第一支能与异性近距离接触的舞蹈。 华尔滋本身的意思就是回转。以前的情侣没有办法公开见面,只有藉这样的聚会,才能够表达对对方的思念。只有把手交给最爱得人,才能舞出最美的回转。就像这样……. 


46.如果你连吻跟人工呼吸都分不清楚的话,我建议你回那一边的小学,把你的健康教育重新上一遍! 

47.没错,叶天渝是对我来说很重要,这也是我不想离开这里的原因! 

48.这次你要去那麼远的地方,没有我在你身边,你会不会很孤单? 

49.如果我接受你的道歉,是不是可以继续当你的茼蒿? 

50.你有没有为在乎的人,努力去做过一件事? 

51.我一直在想,像你这样的人,究竟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变一个人心跳的声音,我从小不喜欢被影响,所以很讨厌会影响我的人,我讨厌你影响我的心跳,进入我的视线里,妨碍我的思想,你来告诉我,要怎样才能让你不要再左右我的人生,要怎样才能让我的脑袋不要再一直想你! 

52.我发现你手上的戒指,你带起来很好看,因为勤奋的手,跟钻石一样,值得珍惜。 

53.天瑜:我可以住进这里吗??(指著子骞的胸口) 
子骞:欢迎光临~ 

54.你感觉到了吗?这就是家人替你庆生的感觉,很温暖,对不对?我要你知道,这里就是你的家,我们都是你的家人,以后,不管你在什麼地方,只要你累了,你都可以回来,我们永远都会在这里。 

55.有没有什麼事,是你最想要、最喜欢的?或者是有什麼东西是你想要争取、要保护的,就算拼了命也不在乎?这就是你生存的目的,人生的价值! 

56.亨利福特说过:成功的秘诀,在於把自己的脚放入他人的鞋子里,进而用他人的角度来考虑事物,服务就是这样的精神,站在客人的立场去看整个世界。 

57.你当妈只会骂人啊?妈妈肩膀给你靠,你爱哭多久你就哭多久,等时间慢慢过去之后,你想到他心里就比较不痛了,你会发现,你可以好好的活著,这就是生命的意义,这个就叫做恋爱! 

58.主持人,我是刚刚失恋的地瓜叶,我要跟你讲,因为我的男朋友茼蒿,他已经不记得我是谁了,我想在他心中,我连一只老鼠,一颗大米都比不上!他曾经告诉我,不要爱上他,会浪费感情,可是,每一次我有难的时候,他都好像童话理的王子一样,出现在我面前拯救我,这样的人要不爱他,都很难吧!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可是他却教会了我很多事情,是他告诉我:紧要关头不放弃,绝望就会变成希望 ;他让我知道了,再平凡的人,都有可能是耀眼的六等星,我刚才知道他出了一场意外,失去了记忆〜 


59.只有我记得他,他不记得我,这样太痛苦了,我想把我的痛苦和这个戒指一起丢掉。 

60.他回到过去变成另外一个人,他就这样活生生站在我眼前,一样的轮廓、一样的声音、一样的心跳、一样的体温,好像他从来都没有消失过一样,可是没有了那些共同的回忆,我在他的眼里,不过是一个陌生人,在茼蒿的记忆里面,我永远都会是看不见、感觉不见的空气吧! 

61.茼蒿对不起,我这一次真的要跟你说再见了!这个戒指是你的,应该要物归原主,我知道你不喜欢看到我,还给你,我们之间就什麼都不存在了,以后我不会再带给你困扰。 

62.这是你第一次愿意面对茼蒿,也是最后一次了吧!能不能一分钟,十秒就好了,在我面前当一次茼蒿。因为我好想好想他,因为我一直没能好好跟他说再见,我不想抱著这种遗憾过一生。 

63.我想要名正言顺的待在你身边,不是好朋友也不是别人,而是男朋友! 

64.这里的池塘虽大,但是对於一条正在等待探险的海豚,是绝对不够的,她需要的是更大的海洋!在我眼里,叶天瑜就是这样的海豚。 

65.我是叫你不要这麼固执,偶尔要听听看心理面怎麼说啊!让心来作决定,搞不好就是最好的方法! 

66.这种感觉好熟悉,我记得茼蒿也曾经这样抱著我,好像抱著一件珍贵的宝贝,好奇怪!明明是单均昊抱著我,为什麼我却感觉他跟茼蒿一样的小心跟温柔呢? 

67.现在我有一种胸口热热的感觉,我想就是感动了吧! 

68.你以为我喜欢骗人,你以为我不了解只要说一个谎就要说更多的谎来圆的道理吗?诚实是美德又怎麼样?当你为了诚实而受到屈辱的时候,你还会觉得诚实是美德吗?那才是骗人的! 

69.竞争本来就是两个人以上才能成立的行为。 

70.我不喜欢竞争,我喜欢拥抱人群,我是社会性的动物,竞争太让人伤和气,会破坏气氛。 

71.你怎麼不想,我就是王子呢!?一个不小心落入民间的王子。 

72.十分钟可完成的事,如果你在两分钟做完,你就拥有多别人五倍的人生。 

73.我看你没谈过恋爱吧?这才叫做「吻」! 

74.ㄟ,你不要这麼快放弃嘛!你知道吗?以前有一只青蛙,遇到乾旱,它就想说要挖井找水喝,结果就挖著挖著,挖到一个大石头,它想说应该不可能了,它就放弃,最后渴死了,可是其实它只要把那颗大石头搬开,水就会出来了。所以紧要关头不放弃的话‧绝望就会变成希望。 

75.那我们现在算不算紧要关头啊? 
你想放弃的每一秒钟都是紧要关头。 

76.ㄟ,不要随便爱上我的肩膀哦。 

77.好朋友是做什麼的?就是在报应来临前,我罩住你。 

78.把你的手给我,只要你跟著我走,就不必害怕,从今天起我会保护你。 

79.你是我唯一一个,就算要为你死,也是笑著死。 

80.不要把悲伤压抑在心底,压抑久了,心就会被给冻坏。 

81.不准哭,哭不能解决问题,叶天瑜,要冷静,你可以的,你一定可以的,加油加油! 

82.你还是一样,就算我什麽都不说,你还是了解我在想什麽。你真的是全世界最了解我的人。 

83.就在那一瞬间,我有种被你用生命保护的安全感,我能体会到你是真的爱我。单均昊,我要嫁给你。 

84.我能清楚的分辨,这是吻,不是人工呼吸。在这瞬间,我感觉到自己的脚尖好像踩在幸福的云端,清楚的听到了,自己的不安但快乐的心跳。 

85.我想恨你,我真的想恨你,如果我恨你的话,我的人生或许能过得比较痛快一点,可是,我做不到。 

86.其实我觉得你很可爱! 

87.是你过分随性,明明可以跟我做到一百分的事,却老是做到六、七十分就放手。 

88.如果一件是可以一个人做完,何必拉两个人一起做? 

89.想不到好朋友的肩膀这麽不可靠。没有关系。反正这是最后一颗太妃糖。它的意义,就只是好朋友的关心而已。 

90.新台弊手到擒来。目标:嫁给有钱人!!! 

91.这个教训是要告诉你,不要老想从别人身上捞到好处。挑错谈判对,有时候吃亏的很可能是你自己。 

92.妇人之仁才会处处被人家看不起。----那当刺猬还愉快吗?---比起当针包,当刺猬是愉快多了! 

93.你可以把这叫做天份吧!不过这跟没有智慧的人是说不通的。 

94.你的心从来没有打开过!-----我的心为你打开过,只是你故意视而不见! 

95.如果你心里有什麼事情,就要赶快去做哦,不然后悔就来不及了。 

96.就因为我没有记忆没有感觉,才能够理念的分析这件事情,然后告诉你:死心是唯一的路。 

97.我是在做梦吗?为什麼觉得脚踩不到地~是谁在抱著我?那麼温柔,那麼的小心翼翼~深怕弄痛了我,好像是再抱著很珍贵的宝贝。 

98.你是不是从来没有被别人打败过啊?如果你被别人打败,你就会知道那种痛苦。 

99.到底怎麽做你才愿意重新给我机会呢,你不能就这样放弃我的,我的人生到现在才第一次懂得什麼叫做爱情,什麼叫做痛苦,什麼叫做为了你,我可以什麼都不管,是你唤起了我对你的爱情记忆,你怎麽可以在我重新爱上你的时候,就不管我呢! 

100.下次不管你在做什麼之前,眼睛要睁大一点,细心一点,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 

101.几分钟前他就在我身旁,现在他就离我才几步远,这段短短的距离,却好像怎麼走都走不到。 

102.天瑜在骗外人的时候,会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但是面对她所在乎的人,技术就差了一点,我知道她什麼时候是真,什麼时候是假,所以我相信她! 

103.这只手如果要握五十年,可能会有点累,不过,十几二十年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104.我想…如果再过五十年,牵著你的手一起看这张照片,感觉应该很不错。 

105.茼蒿,你忘记我了吗?你跟我说过,就算有一天我头发都变白了,你还是会陪在我身边。我掉到山洞裏的时候,是你背我出魔鬼草原的;你还帮我找杜鹃花救观美。你总是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出现在我面前,这麼多的回忆,你不记得了吗? 

106.你以为你在观美渔村很委屈吗?你以为你叫茼蒿很羞耻吗?我告诉你,在那个时候我却看到了一个从来没有那麼快乐的单均昊! 

107.你喜欢拥抱人群,可是你猜芸熙会拥抱你,还是拥抱刺猬? 

108.在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里有著明文规定:在面对稀有珍贵的野生动植物时,国家政府有责任规划保育区,必要时会采取特别措施,以确保资源的安全,需要我在一条一条列出来给您过目吗?张明寒总经理。 

109.这跟你说谎骗人一点关系都没有,你受的委屈不能够当作你骗人的藉口! 

110.挺感人的嘛?要多少钱,要多少钱才可以堵住你嘴巴,然后把刚才的故事通通忘掉,从今以后不要再出现在我的面前。 

111.一个字一百万,单均昊跟我交往过,八个字八佰万,买回你的名声便宜得很! 

112.我讨厌你,我真的讨厌你,因为你连让我忘掉你的机会都不给我。 

113.如果你心怀愧疚,答应我一件事情,结婚之后要过得幸福一点! 

114.很多时候用眼睛和用心去看同一件事情,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115.小池塘是装不了大鲸鱼的,他总有一天会回到属於他自己的海洋。 

116.等待是一件无聊又累人的事情,所以我不希望你这样一直等我,如果真的要的话,为我做一些快乐的事,比如说放慢你自己的脚步,你不需要为了我拼命的去努力,你喜欢文学不必硬看工具书,去看看你喜欢的小说,做一些你喜欢做的事情。 

117.爱说谎的小麻雀,改不了骗人的习惯。 

118.我只对我喜欢的人笑。 

119.道歉又不是坏事情,勇於认错的人更有领袖魅力。 

120.其实我从头到尾都只爱著一个人,他姓单.名均昊.字茼莴.号猪头!!! 

121.有的时候无心的反应,才是真心的选择 

122.我一共丢了23颗石头,外加戳了你的手两下,你真的这麼迟钝啊! 

123.单均昊不是神,他也是人,是一个平凡的人,他的心也希望能够感受真爱,留住真爱,他也会战战兢兢的站在一个喜欢的女孩子面前,希望她能够爱他。茼莴就在单均昊的心里,你怎麼能把茼莴叫醒又不理他呢?! 

124.不管是单均昊,还是茼蒿,站在真爱的面前,我就是一个希望被真爱拥抱的人。 

125.我知道你最讨厌骗我,所以你没办法假装爱我,这就是单均昊,我懂了,我不喜欢你不快乐,如果只有叶天瑜可以让你快乐,我可以放手成全的。 

126.这位夫人很奇怪耶,我姊这样做也是为你庆生,你不要,就说「不要了,谢谢」就好了,干麻说我姊没教养,我看「不懂得说~谢谢」才是--没有教养。 

127.不管是单均昊跟茼蒿,对你来说,也许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可是他们都爱叶天瑜! 

128.绯闻不可信呀,八卦不可信!! ---(第13集蟹子&扇子) 

129.我妈从小就教过我,什麽都可以吃,就是不能吃亏。 

130.从今天起,这个笑恐怕只剩下均昊一个人的了。希望你以后,天天都可以幸福笑著面对未来。 

131.我很高兴每次你有危险的时候我都在你身边,不过,每次都是这个姿势不腻吗? 

132.我还满喜欢你为我使坏的感觉,那种感觉,就好像你真的在乎,真的嫉妒我跟别的女孩子在一起。 

133.谁闯的祸谁负责,天经地义。 

134.如果你硬要这麼做,我会让你知道,你失去的不只是朋友,还失去一个始终支持你的人。 

135.我爱你!这三个字,对像我这种女孩子来说,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说得出口,但是如果,这样能换取你对我多一份的关心,我愿意随时对你说这三个字。 

136.我的标准可是很严的,银行里面没有一千万我不接受,三千万的豪宅是基本配备,至於你的车嘛…OK啦〜 

137.单总经理啊,开宾士送瓦斯,您大概是史上第一人了! 

138.我愿意!我愿意一直当你的灯塔,不过只有在一种状况下才能够成立--我要一直都看得到你! 

139.只要你一直看著我,我就不怕。 

140.你曾经跟我讲过,在叶天瑜的心里面住著一个天使。其实,叶天瑜比谁都还要清楚,在单均昊心里面住著一个「比王子还要王子、比天使还要天使」的茼蒿。 

141.如果你认为你刚那一番话,就能够打动我的话,,那你就……成功了! 

142.一个人不要太过攻於心计,最后受害的都会是自己。 

143.姊回来了,姊夫回来了,姊夫的妈也回来了。 

144.我知道你的目的是什麼,可是我甘愿被你利用,因为我不希望真相被我带进棺材里。 

145.这种事只要想一次,我就觉得对我的人格,侮辱一次,活在骗局的人生,没有什麼好回忆的。 

146.你得到了全世界,却失去人生最宝贵的东西。 

147.我早就算出来你们会藕断丝连,果然还连得有声有色! 

148.我不怕会有很多危险,我只想跟在你身边。 

149.现在我怎麼办已经不是重点了,重点是,该做的事情就要去做。 

150.你的期望愈重,他的空间就愈小,他的压力就愈大。 

151.我不知道该怎麼帮你,只能用最笨的方法,守护你。 

152.泊车小弟也是一份工作,讲求的是眼明手快。工作就是这样嘛,能屈能伸才能得到尊重。 

153.相信我,我不会一辈子都是泊车小弟! 

154.我是你的灯塔,我会一直看著你的,当你伤心难过的时候,我就是你的定心丸。 

155.拳打得再用力,打得出笑容吗? 

156.你失去你原本做人的原则,还要我恭喜你什麼?我应该替你哀悼吧! 

157.雨再下大一点啊!就让徐子骞人间蒸发,反正徐子骞消失了,也没有人会在乎~没有人会在乎! 

158.是你给我吃太妃糖的,那时候我觉得这是全世界最好吃的糖! 

159.服务行业第一守则,你知道是什麼吗?就是客人永远是对的,客人永远不会有错的。 

160.我没有时间哀悼过去,只有努力前进。 

161.在乎的人终究要输! 

162.我喜欢!只要是属於范芸熙的我都喜欢,你的头发、你的眼睛、你的眉毛,甚至你的疤,我都喜欢! 

163.「我不行喝酒啦,我会发酒疯喔!难道你不怕你酒后失身?」 
「其实我还蛮期待的!喝吧,我不怕!」 

164.想跟你约会,想跟你一起看星星,想送你玫瑰花,想要看到你很开心。 

165.记得明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一样,要一个人勇敢的、开心的笑,要一个人笑。 

166.我一定会让你变成海狗、海狮、海猫、海鸭、海鸡! 

167.你这个落魄贵妇! 

168.我不想要只有我一个人快乐,我要你也快乐。 

169.我很在乎你,想要好好保护你。 

170.单均昊,你居然把我一个人留在这里,不要以为,你说对不起就没事了,我不会原谅你的! 

171.认真说起来,她不是很漂亮,不过却老是以为自己很有魅力,见钱眼开,很爱贪小便宜,我以前比较自私自大一点,也不懂得体谅别人,是她让我领悟到,真正爱一个人的感觉,改变我对很多事情的观感。当我困惑的时候,她会教我倾听自己心的声音;我疲劳的时候她会让我依靠;当我还是一个王子的时候,她爱我;不过当我困顿的时候,她更对我不离不弃,她还说……她说在单均昊的心里面,住著一个「比王子还要王子、比天使还要天使」的茼蒿。 

172.难怪你的脚趾头,比你还要聪明。 

173.就算机会很小很小,我都要去试试看。 

174.好恶心喔,跟青蛙接吻,都好过被你人工呼吸。 

175.告诉你,我不喜欢被威胁! 

176.麻雀是可以变凤凰的,不过麻雀终究是麻雀,总会在紧要关头,露出它的本性。 

177.茼蒿,是我撞了你,是我害你变成没有记忆的人,还要把你丢掉,我真的是一个很坏的人,可是你在我遇到危险和挫折的时候,却能奋不顾身的救我,所以这一次,我来救你。 

178.你能不能不要老是替我惹麻烦,这样我会很担心! 

179.他一定是看中我的翘臀了,都怪我长期送瓦斯、搬重物,把屁股练的又圆又翘,终於引狼入室了! 

180.他钢琴弹的很棒,他会赞美我有一双勤奋的手,在我落水的时候他会奋不顾身的跑来救我,在我们被迫搬家的时候,他会想出最棒的方法来拯救我。 

181.你不要过来,我可是有贞操观念的,你敢过来的话,我就大叫喔。 

182.如果这只戒指就能够评断一切的话,那麼当初叶天瑜捡到这个戒指,拔都拔不下来,是不是她就是我的真爱? 

183.叶天瑜,我爱你! 

184.正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你就快回头吧! 

185.没有人会把「家」卖掉的! 

186.你笑得好开心喔,如果时间能够倒转,我愿意付出一切的代价,只要你永远能够像这样开心的笑。 

187.如果早知道我可能失去你,我绝对不会选择离开。你知不知道,你已经睡了一个月三天十五个小时二十分又...十八秒,自从你睡著以后,天上的星星就少了很多,我想…它们一定都跑到你梦里去了吧!一个人不要看星星看得太开心喔,我会很寂寞的。 

188.爱跟需要是两回事! 

189.Madam Ruby:它叫做真爱,它会替你找到真正爱的人,只有真爱出现,它才会紧紧套住她的手指。 

190.Madam Ruby说,这个情人坠鍊,只要相爱的人一人拥有一个,就可以永远不分开。 

191.你不用担心,如果是害怕的话,牵著我的手,有我在你不用担心! 

192.现在轮到我了,既然天瑜把我忘记了,那就代表我们之间要重新来过,以前是她追著我跑,现在换我把她追回来。 

193.光天化日之下,竟敢调戏良家妇女,当我好欺负啊! 

194.对一个女人来说,第一次跟心爱的人邂逅的地方,是最难忘的,所以你一定要重建当时的邂逅,唤醒她对你爱的记忆。 

195.据说有一种鲸鱼,会从寒冷的北极,不顾环境气候的变化,全力的游到温暖的太平洋,就是为了跟命定的对象相遇,我想成为那样子的鲸鱼,所以就算隔了十个海洋,我想我还是可以克服的。 

196.你知不知道我一个人看流星雨的心情?那种孤单绝望的痛苦,是你说一百句的道歉,都没办法弥补的! 

197.你一下子把我忘记,一下子不告而别,你想过我的感受吗?你也应该要尝一下被人家忘记的痛苦,这样才公平啊! 

198.「现在你想怎麼惩罚我都可以。」 
「那…我要罚你,一辈子都待在我身边,不准离开我!」 

199.勤俭持家是一种美德,浪费是一种万恶之源。 

200.「天地为证,我,单均昊愿娶叶天瑜为妻,用一生照顾她,至死不渝。」「我,叶天瑜,愿意做单均昊的妻子,爱他,照顾他一辈子,不离不弃,到死都愿意。」 

201.这里有蜡烛,我们又在黑洞,真是我们两个名副其实的洞房花烛夜。 

202.有人说,人的记忆是从你印象最深刻的那一刻开始,第一次跌倒啦,第一次开口说话,或是第一天上学校,然而我的记忆却是从第一眼见到那个叫叶天瑜的女孩开始,已经历经九十六天又九小时三十六分,从那一刻起,我空白的记忆开始重新记录。 

203.我像是一个被抛弃的孩子,等待著一个不会发生的奇迹,彷佛等待了一辈子,我终於听到天使的呼唤。 

204.我第一次感受被保护,跟珍藏的温暖。突然….我也想为她做点什麼。 

205.这就是叶天瑜,即使自己昏迷虚弱的时候,她担心的还是我。也就是那时候,我明白对天瑜的感觉,从那一刻开始,我再也不想追究我的过去是什麼,我就是茼蒿,那个在钱来也扛瓦斯当苦力,并且偷偷爱著叶天瑜的茼蒿。而不是,其他人。 

206.就算我只是一只青蛙,也要想办法变成王子,挥舞宝剑,营救被困的公主。 

207.为了这个笑容,就算要说一千个、一万个谎,我都愿意。 

208.隐约中,我听到一阵清脆的铃铛声,宣告了我们的爱情。那一刻起,茼蒿有了新的身份,就是叶天瑜的男朋友。这一段时光,是我短暂记忆里最快乐的、最无忧无虑的一段回忆。 

209.从天瑜带过忧虑的笑容中,我知道她想掩饰什麼,我没有多问,也假装没有看到她的眼泪,但是我在想,那个让她难过的秘密,一定跟我有关。昨天晚上,在满天繁星的见证下,我们许下了一个,在一起到一百岁的承诺。於是我做了一个决定,让我能在茼蒿的世界消失以前,永远守在天瑜身旁。 

210.我知道落在我肩膀上的,是天瑜的眼泪,不是雨水。 

211.这只表,至少可以换到一只小小的钻戒吧!在那本周记里,我记下了今天回来后,要给天瑜的承诺,等我回来以后,我要带她一起来看这一本「真爱日记」。

偶像剧的经典台词

4. 电视剧《茶馆》里,唐铁嘴儿怎么突然就不见了啊?还有宋恩子和吴祥子?

唐铁嘴被宋恩子、吴祥子暗算,在黑夜中被“双灰”拉到墙角弄死。
第二天清早,披麻戴孝的小唐铁嘴到茶馆里哭诉,说唐铁嘴昨天晚上跳河自杀了。
王利发说,不可能,昨天找我时穿的一身的新衣裳,怎么会自杀呢。
小唐铁嘴拍王利发的马屁,说王掌柜是四九城里人缘最好的。王利发出于厌恶,给了小唐铁嘴几块钱,让他赶紧走。小唐铁嘴拿钱之后走出茶馆,朝着大街高呼:“王掌柜给随份子喽!”
王利发在茶馆里听到呼喊后,自嘲地说:“得!这下是黄泥掉在裤裆里,它不是屎也成屎了!”

5. 为什么《茶馆》是当代话剧的经典之作

话剧《茶馆》是老舍1956至1957年间的作品.它是作家一生中最优秀的戏剧创作,正像曹禺先生所说,它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共和国建立之后的17年里,老舍写小说很少,却写了不少的戏.写《茶馆》之前,1955年他写了话剧《春华秋实》,1956年写了话剧《西望长安》,在《茶馆》之后,1958年写了《红大院》、1959年写了《女店员》和《全家福》……《茶馆》跟这些配合时事政治的作品,在题材、风格以及创作模式上,都大不一样,他重新写起了解放前写惯了的“陈年往事”. 
其实,老舍写《茶馆》,本来也是想要配合时政宣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在1954年公布,作者抚今追昔感慨不少,觉得该写个说明新宪法得来不易的戏,用来教育青少年.于是,1956年他动笔写了一个4幕6场的话剧,戏里人物众多,由光绪年间一直写到解放前夕北平学生“反饥饿、反迫害”运动,戏里的主要人物是兄弟3人.老舍把初稿,拿到北京人艺,读给院长曹禺、总导演焦菊隐等人,征求意见.曹禺他们感觉,这部作品,最精彩的,是第1幕第2场发生在一家旧茶馆里的戏,觉得应当以这场戏作基础,另起炉灶,写个描绘旧时代社会面貌的戏.老舍挺痛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当即表示:3个月后交剧本!期限一到,《茶馆》新作果然有了.经过跟导演、演员们的切磋磨合,这部新作真的大功告成了.剧本的最终完成稿,彻底放弃了正面展现革命斗争的场景,成了一部由往昔岁月市井生活画面组合起来的社会风情大戏. 
剧本发表后,老舍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他写道:“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只有三幕,可是写了五十来年的变迁.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描写他们的促进或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吗?” 
这段话证实,老舍写这个戏,拿定了“躲开政治问题”的主意,他想用这个戏专门来写中国社会“五十来年的变迁”;作家说,“躲开政治问题”,是因为自己一向“不十分懂政治”,所以,能达到的最佳效果就是可以用小人物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变迁”,“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 
写《茶馆》,老舍把写作题材重新转向他熟悉的旧时代,他说,这出戏只可能“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这点儿设想,如果放在文艺路线很“左”的时候,恐怕是要被扣上“政治帽子”的.不过,社会发展恰好在这时候给了老舍一个机会:1956年,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发动疾风骤雨式的大规模阶级斗争转向相对稳定的经济文化建设,为促进科学、文化、艺术事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艺界也出现了一段时间比较宽松的创作环境.《茶馆》就是在这种气候下面问世的.之前和之后,社会条件都不行,他也就只能写一些《春华秋实》、《西望长安》、《红大院》、《女店员》类的作品. 
《茶馆》共3幕,每幕戏都取用同一个场景——都发生在旧北京城一家叫“裕泰”的大茶馆里.从时间上看,3幕戏的故事,彼此相隔很长的时间:第1幕发生在晚清光绪朝的戊戌年;第2幕戏,发生在第1幕十几年后的北洋军阀割据时期;第3幕戏,发生在距第2幕三十多年、抗战结束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作者调动了自己对旧中国社会生活的极厚实的观察和积累,利用“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的巧妙构思,把三个时代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招之而来挥之而去,不但高度提炼而且活灵活现地演示了旧中国的基本国情,活画出那个时代的病态现实. 
写作《茶馆》的时候,老舍对旧时代已经有了足够的思考,他提高了运用唯物史观来反思旧中国大千世相和社会演变的能力,对深埋在历史过程中的社会发展规律,也有了精深的体会.这就保障了他能以大气魄大手笔,纵横捭阖地扫描旧中国社会变迁的全息图像,一针见血地击中历史本质. 
不过,写好这个戏,不仅需要有一种穿透历史的眼光,还得找准社会生活的恰当部位,开凿一个便于形象展示历史画面的艺术窗口.这个窗口,也被老舍探囊取物般地找到了,那就是戏里的“大茶馆”.社会上不分身份、地位、行当的几乎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出入的老式茶馆,是个最能叫人号准社会脉搏的敏感点;茶馆好比五行八作的精神纽带,自然而然地就能显示出芸芸众生的生存状况.老舍依仗着茶馆在浓缩社会生活焦点方面的关键位置,把这个不可多得的人生舞台,艺术地叠印到话剧舞台上,让它从容地承载历史再现历史,这样的创意谋划,真可谓是超凡脱俗、空山足音. 
要用短短3幕戏精到地表现3个历史时期,对作者是个严峻的挑战.惜墨如金的老舍,使出一般作家不具备的看家绝活儿,仅用了大约 3万字,就把这出戏写得神完气足.处在3个历史过程社会横断面上的一个个人物和一桩桩事件,经过过细的筛选,都极富典型意义,这些人和事营造出一种合力,阐释着一个统一的答案,也就是:那个不堪回首的旧制度,早已腐朽、荒唐和肮脏到了极点,那样的世道,是绝不能容忍它再回来的.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总性质下面,曾经交织着纷纭复杂的多种矛盾.而这么多的矛盾,在老舍这里,却游刃有余地被提炼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生素描. 
3幕戏的历史侧重面各有不同.第1幕,重点描绘 “大清帝国”寿终正寝前夜病入膏肓的社会场景,稍带着,也交代了在急剧下滑的社会面前,有志革新者和爱国者,以及一些本能地怀着生活期待的小市民,心间尚存的一丝追求;到了第2幕,清王朝已经瓦解,虎狼般作恶的封建军阀,却用洋人给的枪炮,造成了连年战争和社会动荡,但求过几天安生日子的老百姓,都备感恐惧,尽管时代更迭了,所有丑陋、反动的力量,照旧像清末一样,肆无忌惮地横行,也让大众躲之不及;到了第3幕,场面最凄凉,人们好不容易摆脱了“亡国奴”的生活,反倒一头栽进了空前黑暗的现实,一向都怀着良好期待、一刻都不敢放松苦苦挣扎的中国人,竟然都走到了命运的尽头,连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难逃被断送的危机.——整部《茶馆》就这样,忠实地描绘出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半个世纪间每况愈下的社会现状. 
在历史大脉络的下面,这出戏的全部情节,都以人物和事件的剪影形式出现.就以第1幕来说吧,前后包括着这样一些相对独立的情节单元:第一段,“鸽子”之争——京城大宅门为争一只鸽子,差点打起群架来,旗人常四爷发了几句感慨,招来善扑营打手二德子挑衅,反倒被“吃洋教的”马五爷一句话就给压下去了;这段戏,表现了清末豪门骄奢、流氓狂妄,而顶有势力的却得数跟洋人勾结的“二毛子”.第二段,农民卖女儿——饥荒年景,破产农民康六无奈要卖15岁的女儿,人贩子刘麻子趁机牟取暴利,一旁卖小物件的贫民老者偶然得见,一语说中要害:“这年月呀,人还不如一只鸽子呢!”是用对比手法,反衬出贫富分化的严重程度.第三段,秦常异见——茶馆房东秦二爷来了,他踌躇满志地要拢起本钱办实业、救国难,可是他对眼前讨饭的穷人态度很冷淡,古道热肠的常四爷慷慨施舍,二人于是对是不是该周济穷人一碗烂肉面,表达了不同意见;这段戏写了国难当头,还有些中国人良心未泯,要力所能及地救助黎民,可是秦二爷和常四爷的两种热诚,都历史局限性.第四段,秦庞斗嘴——朝廷上顽固派的代言人、大内总管庞太监来到茶馆买农家女儿,正撞上有维新倾向的秦二爷,二人唇枪舌剑,各不示弱,说到被镇压下去的戊戌变法,引起茶客们一通议论,这些人对改良变法要吗麻木不仁,要吗痛恨诋毁;这段戏写出了顽固派嚣张的气焰,也让人看到维新运动脱离民众,底气不足.第五段,常四爷被捕——常四爷目睹卖儿卖女的惨状,长叹一声:“我看哪,大清国要完!”被暗探盯上了,两个暗探借庞太监到场,把常四爷和一道喝茶的旗人松二爷抓走了,理由是“旗人当汉奸,罪加一等!”这个情节勾画出黑暗世道下边特务密布、善良人稍有不慎就要遭殃.第六段,太监买妻——老迈昏聩、心理变态的庞太监来相看刘麻子替他买下的农家女,他又老又丑,当场把农家女康顺子吓昏过去,这时候,耳边突然响起正在下棋的茶客一声断喝:“将!你完了!”这是这一幕的结尾,意思是,封建末世虽然还挺唬人,却早就枯朽到家了.第1幕大致就是由这么6个环环相扣的情节组成,中间穿插了王掌柜对眼前这些事儿的微妙态度,穿插了唐铁嘴、黄胖子等社会渣滓的丑恶表现.整幕戏,内容充实,故事此消彼长,生活气息非常浓重,每一步剧情都见出深刻的历史内涵,戏虽然简短却含意无限,整个清末社会的矛盾、黑暗、荒唐、无奈,都被一股脑儿地体现出来. 
剧中所有乌烟瘴气、令人窒息的社会现状,全都依赖暗无天日的旧制度而存在,这是《茶馆》的观众一看就明白的事理.老舍写《茶馆》,尊重观众的头脑,他丢弃政治说教,专靠活生生的艺术形象说话,把想要表达的政治见解,轻而易举地就送到了观众心里.第2幕开头,茶馆老伙计李三,在清朝灭亡了十几年之后,还是不肯剪掉他的小辫子,他有自个儿的“说道儿”:“改良!改良!越改越良,冰凉!……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这就是社会最底层一无文化、二无政治觉悟的小人物嘴里道出来的“政治消息”,眼瞧着皇上是没了,可世道比前清还糟糕,当权的越是高喊“社会改良”,也就是平头百姓遭殃的时候又快到了,他以朴素的经验判断,没准儿哪一天就把个旧朝廷给改回来了呢,自己不如护着这点儿“先见之明”的好!这三两句不能再平常的平民闲聊,叫人越咂摸越有味儿,中间“侧面透露”的“政治消息”,不是既沉重、深刻,也很有说服力么?第1幕,被暗探宋恩子、吴祥子抓走的常四爷,在第2幕又跟这俩人撞上了,他发现这两个家伙居然又给军阀当了特务,有点儿意外,特务们可是大言不惭:“有皇上的时候,我们给皇上效力,有袁大总统的时候,我们给袁大总统效力;现而今……”“谁给饭吃,咱们给谁效力!”常四爷逼问了一句:“要是洋人给饭吃呢?”特务们也不含糊:“告诉你,常四爷,要我们效力的都仗着洋人撑腰!没有洋枪洋炮,怎能打起仗来呢?”这一番对话,也“侧面透露”了相当重要的“政治消息”:封建王朝倒是没了,封建势力却照旧主宰一切,洋人的枪炮照旧派着大用场——这不就等于是告诉观众,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一点儿都没变吗!话剧《茶馆》里类似如此这般从“侧面透露”政治信息的地方,比比皆是.老舍把政治学家写到教科书里的理论,化成社会下层小人物们脱口而出的街谈巷议,化成戏里头一个个信手拈来的细节,潜移默化地注入到观众的欣赏活动中间,收到的效果假如跟政治教科书相比,起码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 
与一般戏剧作品两样,《茶馆》不是要讲具体故事的戏,它要表现的,是由3个历史时代代表着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总体形象.用老舍的话说,写这出戏的目的,就是要“葬送三个时代”.3幕戏里,扎扎实实地写进去了老舍对历史深刻的回眸和反思,这让与作家同时代的人,以及一代又一代比他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们,看看戏,心灵就会受到震撼.一部作品能达到这样的作用,它的思想价值就是不可低估的. 
《茶馆》刚上演的时候,有人认为它的故事性不强,建议用康顺子的遭遇和她儿子康大力参加革命,去发展剧情.老舍谢绝了这个建议,说:“这样一来,我的葬送三个时代的目的就难达到了.抱住一件事去发展,恐怕茶馆不等被人霸占就已垮台了.”(《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50年代,中国的作者和读者和观众,几乎无一例外地觉得,凡是写旧时代,惟一任务就应当是表现尖锐的阶级斗争,歌颂革命的胜利,不这样可不成.老舍委婉地解释,旧茶馆假使都成了革命堡垒,它的日子就延续不了几天了,又何谈让它来见证3个黑暗时代呢.至于为什么可以不以反映革命斗争作为艺术作品的主题,老舍在当时不愿意深谈,也不可能深谈. 
话剧《茶馆》因为创意上别出心裁,还没到“文革”开始,已经引来了一些指责.有人写文章,认为《茶馆》“怀旧”,宣扬了“今不如昔”,“没有揭示出惊天动地的时代巨浪,”“没有指出人民的必然胜利和远大的理想”,“归根结底还是跟作家的世界观、阶级立场和创作方法密切联系着的.”到了“文革”期间,《茶馆》更成了老舍被诬陷成“反动作家”的“罪证”.现在,我们没有必要再去一一反驳对《茶馆》的指责.让人们不禁想起来的倒是,《茶馆》第3幕,王利发莫名其妙地问了句:“‘罢课’改了名儿,叫‘暴动’啦?”特务小宋恩子马上揪住这句话,劈头盖脸地,说王利发跟罢课的学生们“是一路货!”久经人生阵仗的茶馆老掌柜,没让他唬住,只是嘀嘀咕咕地对付他:“我?您太高抬我啦!”看来,靠指鹿为马来陷害人,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历来就不难遇到. 
几十年后的今天再想想,许多和《茶馆》同时问世的所谓好作品,早已经灰飞烟灭.《茶馆》却像是一枝傲霜的腊梅,历尽考验,越开越茂盛.70年代末到现在,北京人艺多次重排《茶馆》,这出戏演出已有500场之多,创造了中国话剧史上最受观众喜爱的许多记录;《茶馆》还代表中国的话剧艺术,去德、法、瑞士、日本以及香港、台湾演出,为不同人种、不同经历、不同价值观的观众所赞赏,被称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茶馆》要把旧中国的社会变迁演给观众看.可是,老舍对政治不大熟悉,这限制了他直接写社会政治变迁的能力.于是,作家避生就熟,用他了如指掌的社会文化变迁,来折射社会政治变迁的幽微.我们都清楚,一个时代的文化和政治,都从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社会的政治性质总会或明或暗地作用于它的文化,而形形色色的文化世相,也常常能把暗含着的种种政治信息,传递给人们.所以,通过写一个时代的文化现象来反映这个时代的政治面貌,就成了艺术作品反映社会可行的途径.《茶馆》恰恰体现了老舍选择了这一创作途径所获取的艺术优势. 
《茶馆》要表现旧中国的黑暗,表现身处黑暗社会中的大众,为了求生存、求正义、求发展而无法逃避的痛苦挣扎和悲惨结局.老舍没有把这个沉重的主题,放到某一个具体故事里头,他决定用社会上“小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来说明那个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谈〈茶馆〉》),来表达自己厌恶和唾弃整个旧时代的思想倾向.病态的社会,畸形的文化,怪异的人生……组成了《茶馆》里面光怪陆离的社会画面.老舍的笔,就好像外科大夫手里的一根探针,每挑破腐朽社会的一块疮痂,都教人们看到一股污浊的脓血涌出来,社会从外到内的溃疡到了这样可怕的地步,用大变革来教它脱胎换骨,当然是最合理不过的了. 
《茶馆》的观众,不得不随时睁大了眼睛,来直视舞台上的荒诞世道:那位据说是“侍候着太后,红的不得了,连家里打醋的瓶子都是玛瑙作的”庞太监,老态龙钟女声女气,却面对大庭广众不知羞耻地宣布自己就要完“婚”的消息;人贩子刘麻子,心狠手辣,又不怕人们看穿他倒卖一个农家女就赚190两昧心银子的劣迹,他大言不惭,宣传自个儿的逻辑:“我要是不分心,他们还许找不到买主呢”;两个逃兵,钱不够,又想满足生理需求,不得不凑钱托人贩子买个合用的老婆,组成不可想象的“三个人的交情”;战火连天,军阀割据,市民们人人自危、怨声载道,却会有人“感谢这个年月”,对专靠卖卜骗人为生的唐铁嘴说来,“年头越乱,我的生意越好!这年月,谁活谁死都碰运气,怎能不多算算命、相相面呢!”这一桩桩一件件带着反常滋味,也带有几分滑稽色彩的小情节,全都是荒唐年头生出来的稀奇景致,被剧作家陈列到一起,就证实了一个全没有社会公正的年代,必然要把正常社会无法理喻的咄咄怪事,层出不穷地变幻出来.这就像《红楼梦》所说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样,《茶馆》里面这些教人“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让观众每一想起,都免不了要慨叹再三. 
《茶馆》表现了世风败坏,江河日下.作品采取让丑类人物在职业上大多父子间“世袭罔替”的身份安排,在3幕戏里,人口贩子刘麻子和小刘麻子,卖卜装神的骗子唐铁嘴和小唐铁嘴,干侦探的宋恩子和小宋恩子、吴祥子和小吴祥子,地痞打手二德子和小二德子,都是父一辈、子一辈地连续着,透过这伙社会渣滓不但无耻而且又略微有所变化的言行,观众可以看出一些社会变化来.第1幕,刘麻子利用社会贫富差异,倒卖人口,混得挺得意;可到了第2幕,他神气不起来了,不是贫富分化的社会有了好转,倒是更糟糕的现实叫他倒了运,他发牢骚:“这么一革命啊,可苦了我啦!现在,人家总长次长,团长师长,要娶姨太太讲究要唱落子的坤角,戏班里的女名角,一花就三千五千现大洋!我干瞧着,摸不着门!”做老式昧心生意的刘麻子,眼光、魄力,都撵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乱世枭雄们成了社会新贵,恶行远远超出了前清的权贵们,他们选姨太太的标准和一掷千金的气度,让刘麻子这路纤场老手只剩下干瞧着的份了,世风日下于此可见一斑矣.到了第3幕,轮到小刘麻子这个纤场新人露脸了,他总结父亲“一辈子混得并不怎样”的教训,迎时代浊流而上,勾结横行霸道的国民党官僚,要创办把北平全城的舞女、明娼、暗娼、吉普女郎和女招待全都组织起来的“包圆儿”公司,为美国兵和官僚们服务.小刘麻子的野心和狡诈,真可以叫他那死去的父亲小巫见大巫了,人贩子行当花样翻新、登峰造极,更证实什么样的岁月,自然就有什么样的世风.再看看唐铁嘴父子:前两幕,唐铁嘴招摇过市,虽说有兵荒马乱的年头帮衬着他卖卜行骗,他终归没能发迹,白喝了一辈子茶馆里的残茶,连王掌柜都敢挤对他;可是,到继承骗子衣钵的小唐铁嘴这一辈,被封成了邪教“三皇道”的“天师”,小唐铁嘴说:“我跟小刘麻子……我们是应运而生,活在这个时代,真是如鱼得水!”在丑恶透顶的浊世,除去小刘麻子、小唐铁嘴这伙儿市井无赖、社会渣滓,肯定再也不会有什么正经人“如鱼得水”,一个社会是个什么社会,只要瞧瞧其中净是些何等样人“如鱼得水”便可以了然,这也是所谓“适者生存”吧.刘麻子爷儿俩和唐铁嘴爷儿俩,其实都是时代的一种“文化符号”,他们代表着最见不得人的哪种“文化”,只有在最见不得人的社会里才能吃得开. 
一方面,丑陋的东西四处滋生蔓延.另一方面,民族传统文化里头有价值的东西,在那样的年头当中却活不出来,甚至要走向毁灭.第3幕,评书名角儿邹福远、京剧演员卫福喜和饭庄名厨明师傅,各自述说自己如同性命般珍惜的艺术和技艺,都是朝不饱夕,岌岌可危.明师傅是一个人能“办一、二百桌满汉全席的手儿”,到头来,为生计所迫,变卖了所有的厨具家什,给监狱里犯人蒸窝窝头去了,因为“现而今就是狱里的人多呀!”邹福远道出了这些艺人和手艺人的极度苦闷:“这年头就是邪年头,正经东西全得连根儿烂

为什么《茶馆》是当代话剧的经典之作

6. 王利发的人物经历

 “唐先生,你外边遛遛吧。”这是整部戏的第一句台词,也是王利发的第一句台词。剧本所写乃是一个茶馆的兴旺与衰落,这第一句台词,便是茶馆的店掌柜对客人所说。王利发在打发唐铁嘴,让唐铁嘴离开茶馆,去别处“遛遛”,不要影响他的生意。唐铁嘴何许人也?一个吸食鸦片并以算命看相混饭吃的二流子,他来茶馆喝茶,却又经常赊欠茶钱,王老板不断送茶给他,便是为了让他不要常来打搅,为了茶馆的安宁和清静。王利发又对他说,他若戒不了大烟,永远交不了好运,这句话说得很实在,很真诚。对于这样的一个人,王利发采取的办法是好言相劝送茶打发。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了一个老实本分、安分守己的生意人形象。但这个人物形象还相当粗糙,刚刚有了一些不甚明显的轮廓。 老舍先生巧妙地设置了一个常四爷和二德子的偶然遭遇,产生了口角的冲突,从而再现了当时那个混乱的时代。常四爷是一个正直爽快而又爱国的旗人,看不惯市面上的纷扰,更看不惯当差的二德子在他的面前抖威风而在洋人侵略中国之时不能冲锋打仗,但二德子就是一副典型的地痞嘴脸,胡搅蛮缠。这是全剧的第一次冲突,也是第一次赤裸裸地揭露那个时代的黑暗,战火不断,民不聊生,当差的原是地痞,欺压百姓打架斗殴有本事,面对列强的侵略则溜之大吉。这是时代的悲剧与黑暗,是王掌柜所不能左右也不能认识到的,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店掌柜,他的视线,他的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全都在于在乱世之中保全他祖上留下来的老字号,他的茶馆,他是一个市井的小民,一个普普通通的生意人,和当时中国社会千万的老百姓一样,他是那千万老百姓中的一个典型代表而已。于是,他自然要说出符合他身份的话来。他唤二德子为“德爷”,他说“哥儿们,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话好说。德爷,您后边坐!”典型的息事宁人,为茶馆的秩序着想,为讨好他的主顾着想,为着大家的“太平”着想,于是要他们二人“有话好说”,但殊不知那二人的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巨大的碰撞,加之二德子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又怎会凭着王老板的一句话便善罢甘休。于是,出现了另一张嘴脸——马五爷,对于马五爷这个人物,老舍先生只是通过几句非常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以及一个离开茶馆的微小动作来正面描写,他说道“二德子,你威风啊!”其言外之意便是,在我面前,你耍哪门子威风,你岂能有威风的资本!于是,二德子立刻变了一副嘴脸,不再和常四爷继续争吵,他是给了马五爷的面子,也就是告诉马五爷,在他“老人家”的面前,他二德子是威风不起来的,这从一个侧面显示了马五爷具有非同寻常的身份和地位,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地位,这里隐而不提,先让观众去猜,去想。尔后常四爷又“不知天高地厚”地去跟马五爷搭话,以为马五爷原是“圣明”,妄求他能给自己“评理”,殊不知马五爷并不是帮他,而是在二德子和常四爷争吵之际,由于马五爷地在场,矛盾已经转变成了马五爷和二德子的矛盾,因为二德子不该在马五爷跟前耍威风,马五爷并没有把常四爷放在眼里,而且相反,常四爷不知道其实自己已经把马五爷惹闹了,因为他提到了洋人如何如何,而马五爷不理常四爷,抬身离开茶馆,正是表明了他的不满——对常四爷的不满,对常四爷说洋人不好的不满,那么,这就给我们暗示了,马五爷跟洋人有一定的关系。究竟马五爷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拂袖而去呢?这些答案,都在后面王利发的解释中得出。“您不知道这是马五爷呀!怪不得您也得罪了他!”“刚才您说洋人怎样,他就是吃洋饭的。信洋教,说洋话,有事情可以一直地找到宛平县的县太爷去,要不怎么连官面上都不惹他呢!”“说话请留点神!”老舍先生以高超的艺术才能,安排了王利发来说这番话,为什么王利发能知道这么多,为什么让他来侧面揭示马五爷的身份呢!很显然,因为老舍写的是《茶馆》,王利发是这个茶馆的店掌柜,掌柜的如果不熟悉他每个顾客是何许人也,这生意又如何做的下去,掌柜的如果不能够对一些“大人物”了如指掌,他又怎么能保得准某一天不像常四爷一样言语出现差错“得罪”了那些人呢!如果得罪了他们,这生意如何做下去,这茶馆又如何能够开下去!王利发在整个《茶馆》这部戏中,就是围绕着他如何改良茶馆保住茶馆,既然如此,那么他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茶馆了!王利发对于马五爷身份的了解,也折射出了他为了茶馆的“费尽心机”,他要明白哪些人能得罪,哪些人不能得罪,在什么人面前说什么话,至此,一个活灵活现的精明能干而又世故圆滑的生意人形象已经跃然展现在了我们面前。王老板,一个多么懂得处世之道的生意人!还有那些舞台提示,诸如“低声地”“向宋恩子,吴祥子那边稍一歪头,低声地”,这些动作,非常传神地刻画出了他的小心翼翼。多么出色的笔法啊,宋恩子,吴祥子这两位还没有开口,已经通过王利发的动作来给我们提示这二位也不是“一般的角色”!瞧,我们的王掌柜多么的八面玲珑,多么洞明!虽然王掌柜如此圆滑,但他这些话都是提醒给常四爷说的,他心里是向着常四爷的,因为他是有一双慧眼,能够明辨是非的,于是,从这个角度来讲,不论他怎样事故,怎样会处世,他总归算一个好人,一个老实本分人,惹不起,躲得起,这就是他的处世哲学!王掌柜的精明在剧作的后面果然得到了引证,常四爷被带走了,被宋恩子,吴祥子带走了!但是早在这里已经有了暗示,老舍先生的笔法真可谓应了清代戏曲家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所提出的“密针线”之法,层层细密,前后照应,严丝合缝,无懈可击! 我们且来看王利发见到秦仲义之后的第一句话:“哎哟!秦二爷,您怎么这样闲在,会想起下茶馆来了?也没带个底下人?”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他的这句台词背后之潜台词!其实仅仅这么一句话已经把王利发见到秦仲义之后的心理活动解释清楚,也侧面展示了秦仲义的身份。一个“哎哟”,看似无关紧要,却直接告诉了我们秦仲义此人多么重要,在王利发眼里他非等闲之辈,至少,对于王利发而言,他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物!“秦二爷”,这样的称呼是对前面“哎哟”的印证!“您怎么这样闲在,会想起下茶馆来了?”这句话则是表示秦仲义平时很忙,有着自己的“事业”,并且很少来这个茶馆!“怎么”“会想起”这还有另一层意思,正是因为秦仲义不常来,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那么他来就必然有缘故,王掌柜的这是在暗暗打探秦仲义来此的意图,但打探得又不着痕迹,这短短的半句话,有王掌柜的惊,王掌柜的担心,还有他的小心,各种感情都糅合在了这句语言里!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灵魂!再看最后半句“也没带个底下人?”言外之意又有两层,一层是再次表明秦仲义身份的不一般,他是“上等人”,是有“底下人”做随从的,另外,更是表现了王利发的惊奇和不安,他亲自跑到店堂,是干什么来呢?这种种复杂的感情,都通过了这一句话传达了出来,而秦仲义这个人呢,我们还没有听到他开口,便从王利发对他的态度上略知一二了!所谓大师当如是啊!从秦仲义的第一句话我们便看出了他是多么的倨傲,而王掌柜呢,却更显得卑微了,极尽低声下气之能事。而下面这段话,又为他前面所做的一些列事情找到了“理论根据”“思想依据”。“唉,一边干一边学吧,指着这个吃饭嘛。谁叫我爸爸死的早,我不干不行啊!好在照顾主儿都是我父亲的老朋友,我有不周到的地方,都肯包涵,闭闭眼就过去了,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儿顶要紧。我按着我父亲遗留下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您坐下,我给您沏碗小叶茶去!”这一大段的独白,其实是全剧的一个“核心”,是推动剧情发展的一条心理线索,第二幕中,王掌柜为什么要改革,第三幕中,王掌柜为什么继续改革,为什么王掌柜对每个人都有每个样子的对待方法,为什么王掌柜一个劲的“屈就”,一个劲地想方设法保全他这个茶馆,为什么到了最后,明知道茶馆已经被别人抢占去了,他还是不肯离开,到了最后最后,他却吊死在了自己的茶馆里面!这一切的一切,自然是时代造就,但是,还有一条心理主线,一个心理的“核心”,一个让王掌柜做这么多事情的“理论基础”,这个“基础”何在?也就是支撑王老板把这一桩桩事情做下去的信念何在?那么请看这段话吧!“指着这个吃饭”没有了这个茶馆,他也没有其他的本事,他是没办法来过活的。“好在照顾主儿都是我父亲的老朋友,我有不周到的地方,都肯包涵,闭闭眼就过去了”“人缘儿顶要紧”可见,这些主顾儿都是他的老主顾儿,他是不能够得罪的,所以才有前番的低声下气,才有一次又一次的妥协退让。“人缘儿顶要紧”更是说明了他为什么处上以礼,处下以合,他需要一个好的人缘,一个好的人际关系环境,这样才能把买卖继续做下去。“,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这便是他的处世方法。好了,至此,我们已经完全明白了王利发的心态。王利发的所作所为都有了根据,这个人也就由此更加丰满了!但观众难免会产生疑惑,王利发何故对秦仲义说这样一篇话,干什么像做报告一样,把自己的思想通通汇报给这个秦二爷,这个疑惑也就为揭示出秦仲义的身份做了铺垫。后面的对话更是极力展现王利发的殷勤,请秦仲义喝茶,让他坐下,一个劲问他府上都好不好,并且有一句非常典型的台词“您怕什么呢?那么多的买卖,您的小手指头都比我的腰还粗!”多么有趣的一句台词,多么滑稽和夸张的一句台词,贬低自己抬高秦仲义已经到了这个份上,可见他知道秦仲义此番来到这里,是有事情的,他要提前进行巴结,并且还说这样的话,又足见他驾驭语言能力是相当高的,说白了就是“嘴皮子甜”!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场面上混”,才能维持他茶馆的生意!果不其然,紧接着,秦仲义就提出了让王利发加房租的话,还不等秦仲义讲完,王利发便一口一口二爷地附和着赞同着,就好像加收的不是自己的房租而是别人的房租一般。至此,我们也恍然大悟,那就是秦仲义原来是这个房子的房主,也就是王利发的“房东”,怪不得王利发如此殷勤和奉承,他是害怕秦仲义收回了房子自己的茶馆会开不成,所以,房主提出涨房钱,他又能有什么反对意见呢,自然是只要把麻烦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就好!“二爷,您说得对,太对了!可是,这点小事用不着您分心,您派管事的来一趟,我跟他商量,该长多少租钱,我一定照办!”虽然说得很殷勤很痛快,但是其中有这样的言语:“我跟他商量,该长多少租钱,我一定照办”涨多少钱,是需要“商量”的,我们由此也明白,为什么王利发一个劲问秦仲义怎么不带个底下人来?我们可以想见曾经的情形,我们可以想见,秦仲义并不是来过一次,房钱也并不是涨过一次,而是多次来过,并且带了底下人来,所以王利发怎敢不陪着小心,我们也由此能够想到,看来秦仲义的“底下人”是比秦仲义好说话的,所以王利发一个劲地要求和他的“管事的”进行“商量”,着一商量,自然就给自己留下了余地,这样巧妙的周旋,除了王老板,哪里能够找来第二个人?!他已经把秦仲义的心思摸清了,怪不得连秦仲义都说“你这小子,比你爸爸还滑!”于是加了一句来威胁王利发,说这房子早晚都会收回去,他说这话,一方面是故意来难为王利发,因为一个“早晚”二字有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明显是秦仲义在“吓唬”王利发;但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他的一种想法,一种想要付诸行动的想法,也就是后面所说的,他想把房子卖了办工场,他是一个民族资本家,这是由他的身份来决定的,所以这“早晚”两个字既是实指又是虚指。王利发自然实只能揣摩到秦仲义前面“吓唬”他的那份心思,至于买房子办厂子,他是做梦也不会想到的,因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王利发,他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思想的,这种思想,对他而言,也是想都不敢想的,房子,田地,在封建社会,就是一个人的真正的家当,把房子和地卖掉去办什么厂子,是闻所未闻的事情。所以王利发跟秦仲义说:“您甭吓唬着我玩,我知道您多么照应我,心疼我,决不会叫我挑着大茶壶,到街上卖热茶去!”很巧妙的回答,既捧了秦仲义,也堵住了秦仲义的口,还有一部分“耍赖”甚至“撒娇”的成分在里面,在秦仲义面前装小,装孙子,说秦仲义“照应”他“心疼”他,明显是长辈之于晚辈的那种感觉,王利发的手段,到这个时候已经是登峰造极了!而秦仲义的一句“你就等着吧!”不是随便说说的,也正是这句话,引出了下面一系列的后文,甚至包括最后一幕,秦仲义的厂子都被查封了,成了“逆产”,秦仲义的后悔莫及,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已经暗示出来了的,因为他的意思便是终归要卖家产,办工厂。在后文中,老舍先生通过制造一个偶然的小矛盾,把这层意思解释得更为清晰。我们来看下文。 就在此时,一对要饭的母女走了进来,这是一个多么“平常”的场景,在那个时代,这确实很“平常”啊,正如后面常四爷所说,怎么都沦落到了卖儿买女的地步,我们从这些人的言语里,就看到了这整个时代的一个缩影。老舍先生写剧本的时候已经说过,他出身社会底层,不了解高层人物都在做什么说什么,但是,他看到了这些下层人物的行动,听到了他们的呐喊,他们的声音,老舍是通过这些人的琐碎的言语和行为来折射出这个时代,通过普通人来写政治!笔法不可谓不高超!看到这样一幕场景,我们剧中的两个主人公,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秦仲义说“轰出去!”多么无情,多么冷酷,多么残忍,但是,实际上,这残忍背后,也包含着很多悲凉和无奈,司空见惯,要管管不过来!可是常四爷是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悲闵之心的人,他不能够见到弱者袖手旁观,于是,他送了她们两个烂肉面,而这,其实不过是常四爷的个人行为,但是却无意中成了对秦仲义的一种挑战和不满,由此,又有了一场矛盾冲突,而这场冲突,同样是偶然的!老舍先生就是在制造着一次又一次的偶然,一次又一次让这人物之间偶尔碰撞出来的火花绽放光芒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整个时代。在这样的情形下,王利发又怎么处呢?这可谓是最出彩的一次矛盾冲突了,里面有三个主角进行参与,也就是三人的性格和思想都表露无疑,很激烈,很耐看。王利发说“常四爷,您是积德行好,赏给她们面吃!可是,我告诉您:这路事太多了,太多了!谁也管不了!”转而又对秦仲义说“二爷,您看我说的对不对!”这样的对白,真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他两面的人都没有得罪,但是表面上却又偏袒了秦仲义,而实际上他也为了常四爷好。他把常四爷的行为定义为“积德行好”,显然是对他加以赞扬的,但是一个“可是”就把话锋一转,为秦仲义的行为进行圆场,当然,其实这也是他自己的思想,那就是“这路事太多了,太多了!谁也管不了!”其实这句话不仅是为秦仲义圆了场,也再一次说明这社会的黑暗,两个“太多了”叠用,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此时,他为了表明自己“忠于”秦仲义的心迹,还特意转向秦仲义去说“二爷,您看我说的对不对!”给足了秦仲义的面子,也息怒了常四爷的怒火,两方各不得罪,并且有所侧重,相机而动。他深谙常四爷和秦仲义的脾气,也深知两个人对于自己的厉害关系,孰轻孰重,于是,他进行了暗暗地偏袒,不可谓不聪明!在说完了这篇话之后,秦仲义便通过一系列言语表达了刚才的潜台词,也就是“你就等着吧”这句话的真正含意,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很自信自负地把自己要卖家产办工厂的思想说了出来,他认为,只有这样才叫爱国,只有这样才能够救中国。而王利发自然不能明白他的思想,他很认真地说“您别这么办哪,二爷!”“您就专为别人,把财产都出手,不顾自己了吗?”这些话,既是想劝阻秦仲义不要办厂,他想保住自己的茶馆,不想因为秦仲义的办厂而收回,这其实是本质的原因。但他也确实是有好心劝阻秦仲义的意思,因为在他看来秦仲义的想法无异于疯狂,由此也可以看到他是一个保守的人,一个思想有很大局限性的小市民,也是一个很实在真诚的人,他看到别人有“疯狂的败家举动”就想到要劝劝,正如他看到唐铁嘴抽大烟他就要说上几句同理。王利发的形象越发饱满起来了!又一个偶然的矛盾冲突开始了!秦仲义要离开,却迎面碰上了来买老婆的庞太监。秦仲义代表的是一种新生的力量,资产阶级的力量,他是一个民族资本家;而庞太监却是封建的代表,是腐朽的代表,两个人相遇,必有一番好戏。果然,两个人一个冷言,一个冷语,话中带刺。表面和睦,实际上都极为鄙视对方,瞧不起对方。庞太监借用查谭嗣同余党的话来暗示秦仲义“改祖宗章程”之人没有好下场,而秦仲义也以言语相激,不时地用反语来讽刺挖苦庞太监。这一场较量,可以称之为没有硝烟的战争,或者称为“冷战”,我们看老舍先生的舞台提示:“茶客们忽然全静寂起来,几乎诠释闭住呼吸地听着”可见两个的身份都非同寻常,代表着两股势力,这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两股势力进行的争斗和较量,但是,不论是那股势力,都没有办法救中国,他们的斗争,反而给中国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所以,老舍先生写这一个冲突,是有其深意在内的。而王利发呢,此时我们却看不到他的身影,因为他此时不论帮谁,都是不可以的,庞太监不是常四爷,王利发不能够再次“和稀泥”,他能够做的只有冷眼旁观,因为这是“二虎相斗”的事情,而这样的“拌嘴”对他的茶馆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因为二人并不是冲着他来,更不会像地痞流氓一样动手打架,他们只是互相不服气,只是偶尔遭遇在茶馆,只要王利发陪着小心,不乱说话,一切都会平静都会过去,他是深知这其中道理的。所以,我们看到,他只在矛盾已经结束的时候说了一句无关痛痒的话“总管,您里边歇着吧!”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没有多嘴多舌,只有尊敬的一声“总管”,可见,他才是识时务的“俊杰”!我们看到,在下面的戏剧发展中,没有了明显的冲突,但是,小的冲突是时时存在的,贯穿了全剧。我们首先看到的一幕是几个茶客在谈论谭嗣同的事件,这也是很偶然的,因为刚才庞太监和秦仲义斗嘴的时候提到了谭,所以引起了一个话题,导致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论。就在他们刚开始讨论的时候,王利发便及时给予了制止:“诸位主顾,咱们还是莫谈国事吧!”语气很温和,是商量的口气,实际是在提醒他们,小心啊,不要给自己惹麻烦,更不要给我这个小店惹麻烦。王利发,就是这样一位谨言慎行之人。最后还有一点是能够表现王利发性格的,那就是那个讨饭的小妞再次来到王利发的店铺,王利发不再给她饭吃,但是,他并不是像秦仲义那样让她们滚出去,而是很无奈地说了一句“唉!出去吧!”我们可以看到这句话里饱含的同情之意,但一个“唉”字又把那虽然同情却难以帮助的无奈,以及对社会的黑暗之无奈都淋漓尽致表现了出来,一个“唉”字,却有无限的深意!王利发,他并不是冷面冷心的人,但是他要维护自己的店铺,他不能做慈善家,在这样民不聊生的年代,他自己吃饭糊口也成问题,又如他自己所说“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太多了!”所以他根本没有办法没有能力来管这些,所以我们不必对他过于苛责,而是要看出这句话中包含着的他的善良的一面,以及对社会的无声的谴责。

7. 话剧<茶馆》里的王利发人物分析怎么写?2000字的。

  人物对话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我们暂且通过王利发在第一幕中遭遇到的不同人物进行的不同对话对他的人格进行分析。

  1. 出场:王利发与唐铁嘴


  “唐先生,你外边遛遛吧。”这是整部戏的第一句台词,也是王利发的第一句台词。剧本所写乃是一个茶馆的兴旺与衰落,这第一句台词,便是茶馆的店掌柜对客人所说。王利发在打发唐铁嘴,让唐铁嘴离开茶馆,去别处“遛遛”,不要影响他的生意。唐铁嘴何许人也?一个吸食鸦片并以算命看相混饭吃的二流子,他来茶馆喝茶,却又经常赊欠茶钱,王老版不断送茶给他,便是为了让他不要常来打搅,为了茶馆的安宁和清静。王利发又对他说,他若戒不了大烟,永远交不了好运,这句话说得很实在,很真诚。对于这样的一个人,王利发采取的办法是好言相劝送茶打发。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了一个老实本分安分守己的生意人形象。但这个人物形象还相当粗糙,刚刚有了一些不甚明显的轮廓。

  2. 矛盾冲突一:常四爷和二德子(从矛盾冲突看王利发的处世态度)


  老舍先生巧妙地设置了一个常四爷和二德子的偶然遭遇,产生了口角的冲突,从而再现了当时那个混乱的时代。常四爷是一个正直爽快而又爱国的旗人,看不惯市面上的纷扰,更看不惯当差的二德子在他的面前抖威风而在洋人侵略中国之时不能冲锋打仗,但二德子就是一副典型的地痞嘴脸,胡搅蛮缠。这是全剧的第一次冲突,也是第一次赤裸裸地揭露那个时代的黑暗,战火不断,民不聊生,当差的原是地痞,欺压百姓打架斗殴有本事,面对列强的侵略则溜之大吉。这是时代的悲剧与黑暗,是王掌柜所不能左右也不能认识到的,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店掌柜,他的视线,他的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全都在于在乱世之中保全他祖上留下来的老字号,他的茶馆,他是一个市井的小民,一个普普通通的生意人,和当时中国社会千万的老百姓一样,他是那千万老百姓中的一个典型代表而已。于是,他自然要说出符合他身份的话来。他唤二德子为“德爷”,他说“哥儿们,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话好说。德爷,您后边坐!”典型的息事宁人,为茶馆的秩序着想,为讨好他的主顾着想,为着大家的“太平”着想,于是要他们二人“有话好说”,但殊不知那二人的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巨大的碰撞,加之二德子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又怎会凭着王老板的一句话便善罢甘休。于是,出现了另一张嘴脸——马五爷,对于马五爷这个人物,老舍先生只是通过几句非常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以及一个离开茶馆的微小动作来正面描写,他说道“二德子,你威风啊!”其言外之意便是,在我面前,你耍哪门子威风,你岂能有威风的资本!于是,二德子立刻变了一副嘴脸,不再和常四爷继续争吵,他是给了马五爷的面子,也就是告诉马五爷,在他“老人家”的面前,他二德子是威风不起来的,这从一个侧面显示了马五爷具有非同寻常的身份和地位,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地位,这里隐而不提,先让观众去猜,去想。尔后常四爷又“不知天高地厚”地去跟马五爷搭话,以为马五爷原是“圣明”,妄求他能给自己“评理”,殊不知马五爷并不是帮他,而是在二德子和常四爷争吵之际,由于马五爷地在场,矛盾已经转变成了马五爷和二德子的矛盾,因为二德子不该在马五爷跟前耍威风,马五爷并没有把常四爷放在眼里,而且相反,常四爷不知道其实自己已经把马五爷惹闹了,因为他提到了洋人如何如何,而马五爷不理常四爷,抬身离开茶馆,正是表明了他的不满——对常四爷的不满,对常四爷说洋人不好的不满,那么,这就给我们暗示了,马五爷跟洋人有一定的关系。

  究竟马五爷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拂袖而去呢?这些答案,都在后面王利发的解释中得出。“您不知道这是马五爷呀!怪不得您也得罪了他!”“刚才您说洋人怎样,他就是吃洋饭的。信洋教,说洋话,有事情可以一直地找到宛平县的县太爷去,要不怎么连官面上都不惹他呢!”“说话请留点神!”老舍先生以高超的艺术才能,安排了王利发来说这番话,为什么王利发能知道这么多,为什么让他来侧面揭示马五爷的身份呢!很显然,因为老舍写的是《茶馆》,王利发是这个茶馆的店掌柜,掌柜的如果不熟悉他每个顾客是何许人也,这生意又如何做的下去,掌柜的如果不能够对一些“大人物”了如指掌,他又怎么能保得准某一天不像常四爷一样言语出现差错“得罪”了那些人呢!如果得罪了他们,这生意如何做下去,这茶馆又如何能够开下去!王利发在整个《茶馆》这部戏中,就是围绕着他如何改良茶馆保住茶馆,既然如此,那么他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茶馆了!王利发对于马五爷身份的了解,也折射出了他为了茶馆的“费尽心机”,他要明白哪些人能得罪,哪些人不能得罪,在什么人面前说什么话,至此,一个活灵活现的精明能干而又世故圆滑的生意人形象已经跃然展现在了我们面前。王老板,一个多么懂得处世之道的生意人!还有那些舞台提示,诸如“低声地”“向宋恩子,吴祥子那边稍一歪头,低声地”,这些动作,非常传神地刻画出了他的小心翼翼。多么出色的笔法啊,宋恩子,吴祥子这两位还没有开口,已经通过王利发的动作来给我们提示这二位也不是“一般的角色”!瞧,我们的王掌柜多么的八面玲珑,多么洞明!

  虽然王掌柜如此圆滑,但他这些话都是提醒给常四爷说的,他心里是向着常四爷的,因为他是有一双慧眼,能够明辨是非的,于是,从这个角度来讲,不论他怎样事故,怎样会处世,他总归算一个好人,一个老实本分人,惹不起,躲得起,这就是他的处世哲学!王掌柜的精明在剧作的后面果然得到了引证,常四爷被带走了,被宋恩子,吴祥子带走了!但是早在这里已经有了暗示,老舍先生的笔法真可谓应了清代戏曲家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所提出的“密针线”之法,层层细密,前后照应,严丝合缝,无懈可击!

  3. 王利发与秦仲义的“交锋”:


  我们且来看王利发见到秦仲义之后的第一句话:“哎哟!秦二爷,您怎么这样闲在,会想起下茶馆来了?也没带个底下人?”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他的这句台词背后之潜台词!其实仅仅这么一句话已经把王利发见到秦仲义之后的心理活动解释清楚,也侧面展示了秦仲义的身份。一个“哎哟”,看似无关紧要,却直接告诉了我们秦仲义此人多么重要,在王利发眼里他非等闲之辈,至少,对于王利发而言,他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物!“秦二爷”,这样的称呼是对前面“哎哟”的印证!“您怎么这样闲在,会想起下茶馆来了?”这句话则是表示秦仲义平时很忙,有着自己的“事业”,并且很少来这个茶馆!“怎么”“会想起”这还有另一层意思,正是因为秦仲义不常来,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那么他来就必然有缘故,王掌柜的这是在暗暗打探秦仲义来此的意图,但打探得又不着痕迹,这短短的半句话,有王掌柜的惊,王掌柜的担心,还有他的小心,各种感情都糅合在了这句语言里!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灵魂!再看最后半句“也没带个底下人?”言外之意又有两层,一层是再次表明秦仲义身份的不一般,他是“上等人”,是有“底下人”做随从的,另外,更是表现了王利发的惊奇和不安,他亲自跑到店堂,是干什么来呢?这种种复杂的感情,都通过了这一句话传达了出来,而秦仲义这个人呢,我们还没有听到他开口,便从王利发对他的态度上略知一二了!所谓大师当如是啊!

  从秦仲义的第一句话我们便看出了他是多么的倨傲,而王掌柜呢,却更显得卑微了,极尽低声下气之能事。而下面这段话,又为他前面所做的一些列事情找到了“理论根据”“思想依据”。“唉,一边干一边学吧,指着这个吃饭嘛。谁叫我爸爸死的早,我不干不行啊!好在照顾主儿都是我父亲的老朋友,我有不周到的地方,都肯包涵,闭闭眼就过去了,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儿顶要紧。我按着我父亲遗留下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您坐下,我给您沏碗小叶茶去!”

  这一大段的独白,其实是全剧的一个“核心”,是推动剧情发展的一条心理线索,第二幕中,王掌柜为什么要改革,第三幕中,王掌柜为什么继续改革,为什么王掌柜对每个人都有每个样子的对待方法,为什么王掌柜一个劲的“屈就”,一个劲地想方设法保全他这个茶馆,为什么到了最后,明知道茶馆已经被别人抢占去了,他还是不肯离开,到了最后最后,他却吊死在了自己的茶馆里面!这一切的一切,自然是时代造就,但是,还有一条心理主线,一个心理的“核心”,一个让王掌柜做这么多事情的“理论基础”,这个“基础”何在?也就是支撑王老板把这一桩桩事情做下去的信念何在?那么请看这段话吧!“指着这个吃饭”没有了这个茶馆,他也没有其他的本事,他是没办法来过活的。“好在照顾主儿都是我父亲的老朋友,我有不周到的地方,都肯包涵,闭闭眼就过去了”“人缘儿顶要紧”可见,这些主顾儿都是他的老主顾儿,他是不能够得罪的,所以才有前番的低声下气,才有一次又一次的妥协退让。“人缘儿顶要紧”更是说明了他为什么处上以礼,处下以合,他需要一个好的人缘,一个好的人际关系环境,这样才能把买卖继续做下去。“,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这便是他的处世方法。好了,至此,我们已经完全明白了王利发的心态。王利发的所作所为都有了根据,这个人也就由此更加丰满了!

  但观众难免会产生疑惑,王利发何故对秦仲义说这样一篇话,干什么像做报告一样,把自己的思想通通汇报给这个秦二爷,这个疑惑也就为揭示出秦仲义的身份做了铺垫。后面的对话更是极力展现王利发的殷勤,请秦仲义喝茶,让他坐下,一个劲问他府上都好不好,并且有一句非常典型的台词“您怕什么呢?那么多的买卖,您的小手指头都比我的腰还粗!”多么有趣的一句台词,多么滑稽和夸张的一句台词,贬低自己抬高秦仲义已经到了这个份上,可见他知道秦仲义此番来到这里,是有事情的,他要提前进行巴结,并且还说这样的话,又足见他驾驭语言能力是相当高的,说白了就是“嘴皮子甜”!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场面上混”,才能维持他茶馆的生意!果不其然,紧接着,秦仲义就提出了让王利发加房租的话,还不等秦仲义讲完,王利发便一口一口二爷地附和着赞同着,就好像加收的不是自己的房租而是别人的房租一般。至此,我们也恍然大悟,那就是秦仲义原来是这个房子的房主,也就是王利发的“房东”,怪不得王利发如此殷勤和奉承,他是害怕秦仲义收回了房子自己的茶馆会开不成,所以,房主提出涨房钱,他又能有什么反对意见呢,自然是只要把麻烦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就好!“二爷,您说得对,太对了!可是,这点小事用不着您分心,您派管事的来一趟,我跟他商量,该长多少租钱,我一定照办!”虽然说得很殷勤很痛快,但是其中有这样的言语:“我跟他商量,该长多少租钱,我一定照办”涨多少钱,是需要“商量”的,我们由此也明白,为什么王利发一个劲问秦仲义怎么不带个底下人来?我们可以想见曾经的情形,我们可以想见,秦仲义并不是来过一次,房钱也并不是涨过一次,而是多次来过,并且带了底下人来,所以王利发怎敢不陪着小心,我们也由此能够想到,看来秦仲义的“底下人”是比秦仲义好说话的,所以王利发一个劲地要求和他的“管事的”进行“商量”,着一商量,自然就给自己留下了余地,这样巧妙的周旋,除了王老板,哪里能够找来第二个人?!他已经把秦仲义的心思摸清了,怪不得连秦仲义都说“你这小子,比你爸爸还滑!”于是加了一句来威胁王利发,说这房子早晚都会收回去,他说这话,一方面是故意来难为王利发,因为一个“早晚”二字有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明显是秦仲义在“吓唬”王利发;但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他的一种想法,一种想要付诸行动的想法,也就是后面所说的,他想把房子卖了办工场,他是一个民族资本家,这是由他的身份来决定的,所以这“早晚”两个字既是实指又是虚指。王利发自然实只能揣摩到秦仲义前面“吓唬”他的那份心思,至于买房子办厂子,他是做梦也不会想到的,因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王利发,他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思想的,这种思想,对他而言,也是想都不敢想的,房子,田地,在封建社会,就是一个人的真正的家当,把房子和地卖掉去办什么厂子,是闻所未闻的事情。所以王利发跟秦仲义说:“您甭吓唬着我玩,我知道您多么照应我,心疼我,决不会叫我挑着大茶壶,到街上卖热茶去!”很巧妙的回答,既捧了秦仲义,也堵住了秦仲义的口,还有一部分“耍赖”甚至“撒娇”的成分在里面,在秦仲义面前装小,装孙子,说秦仲义“照应”他“心疼”他,明显是长辈之于晚辈的那种感觉,王利发的手段,到这个时候已经是登峰造极了!而秦仲义的一句“你就等着吧!”不是随便说说的,也正是这句话,引出了下面一系列的后文,甚至包括最后一幕,秦仲义的厂子都被查封了,成了“逆产”,秦仲义的后悔莫及,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已经暗示出来了的,因为他的意思便是终归要卖家产,办工厂。在后文中,老舍先生通过制造一个偶然的小矛盾,把这层意思解释得更为清晰。我们来看下文。

  4. 矛盾冲突二:秦仲义与常四爷(从矛盾冲突看王利发的处世态度)


  就在此时,一对要饭的母女走了进来,这是一个多么“平常”的场景,在那个时代,这确实很“平常”啊,正如后面常四爷所说,怎么都沦落到了卖儿买女的地步,我们从这些人的言语里,就看到了这整个时代的一个缩影。老舍先生写剧本的时候已经说过,他出身社会底层,不了解高层人物都在做什么说什么,但是,他看到了这些下层人物的行动,听到了他们的呐喊,他们的声音,老舍是通过这些人的琐碎的言语和行为来折射出这个时代,通过普通人来写政治!笔法不可谓不高超!看到这样一幕场景,我们剧中的两个主人公,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秦仲义说“轰出去!”多么无情,多么冷酷,多么残忍,但是,实际上,这残忍背后,也包含着很多悲凉和无奈,司空见惯,要管管不过来!可是常四爷是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悲闵之心的人,他不能够见到弱者袖手旁观,于是,他送了她们两个烂肉面,而这,其实不过是常四爷的个人行为,但是却无意中成了对秦仲义的一种挑战和不满,由此,又有了一场矛盾冲突,而这场冲突,同样是偶然的!老舍先生就是在制造着一次又一次的偶然,一次又一次让这人物之间偶尔碰撞出来的火花绽放光芒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整个时代。

  在这样的情形下,王利发又怎么处呢?这可谓是最出彩的一次矛盾冲突了,里面有三个主角进行参与,也就是三人的性格和思想都表露无疑,很激烈,很耐看。王利发说“常四爷,您是积德行好,赏给她们面吃!可是,我告诉您:这路事太多了,太多了!谁也管不了!”转而又对秦仲义说“二爷,您看我说的对不对!”这样的对白,真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他两面的人都没有得罪,但是表面上却又偏袒了秦仲义,而实际上他也为了常四爷好。他把常四爷的行为定义为“积德行好”,显然是对他加以赞扬的,但是一个“可是”就把话锋一转,为秦仲义的行为进行圆场,当然,其实这也是他自己的思想,那就是“这路事太多了,太多了!谁也管不了!”其实这句话不仅是为秦仲义圆了场,也再一次说明这社会的黑暗,两个“太多了”叠用,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此时,他为了表明自己“忠于”秦仲义的心迹,还特意转向秦仲义去说“二爷,您看我说的对不对!”给足了秦仲义的面子,也息怒了常四爷的怒火,两方各不得罪,并且有所侧重,相机而动。他深谙常四爷和秦仲义的脾气,也深知两个人对于自己的厉害关系,孰轻孰重,于是,他进行了暗暗地偏袒,不可谓不聪明!

  在说完了这篇话之后,秦仲义便通过一系列言语表达了刚才的潜台词,也就是“你就等着吧”这句话的真正含意,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很自信自负地把自己要卖家产办工厂的思想说了出来,他认为,只有这样才叫爱国,只有这样才能够救中国。而王利发自然不能明白他的思想,他很认真地说“您别这么办哪,二爷!”“您就专为别人,把财产都出手,不顾自己了吗?”这些话,既是想劝阻秦仲义不要办厂,他想保住自己的茶馆,不想因为秦仲义的办厂而收回,这其实是本质的原因。但他也确实是有好心劝阻秦仲义的意思,因为在他看来秦仲义的想法无异于疯狂,由此也可以看到他是一个保守的人,一个思想有很大局限性的小市民,也是一个很实在真诚的人,他看到别人有“疯狂的败家举动”就想到要劝劝,正如他看到唐铁嘴抽大烟他就要说上几句同理。王利发的形象越发饱满起来了!

  5. 矛盾冲突三:秦仲义与庞太监(从矛盾冲突看王利发的处世态度)


  又一个偶然的矛盾冲突开始了!秦仲义要离开,却迎面碰上了来买老婆的庞太监。秦仲义代表的是一种新生的力量,资产阶级的力量,他是一个民族资本家;而庞太监却是封建的代表,是腐朽的代表,两个人相遇,必有一番好戏。

  果然,两个人一个冷言,一个冷语,话中带刺。表面和睦,实际上都极为鄙视对方,瞧不起对方。庞太监借用查谭嗣同余党的话来暗示秦仲义“改祖宗章程”之人没有好下场,而秦仲义也以言语相激,不时地用反语来讽刺挖苦庞太监。这一场较量,可以称之为没有硝烟的战争,或者称为“冷战”,我们看老舍先生的舞台提示:“茶客们忽然全静寂起来,几乎诠释闭住呼吸地听着”可见两个的身份都非同寻常,代表着两股势力,这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两股势力进行的争斗和较量,但是,不论是那股势力,都没有办法救中国,他们的斗争,反而给中国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所以,老舍先生写这一个冲突,是有其深意在内的。而王利发呢,此时我们却看不到他的身影,因为他此时不论帮谁,都是不可以的,庞太监不是常四爷,王利发不能够再次“和稀泥”,他能够做的只有冷眼旁观,因为这是“二虎相斗”的事情,而这样的“拌嘴”对他的茶馆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因为二人并不是冲着他来,更不会像地痞流氓一样动手打架,他们只是互相不服气,只是偶尔遭遇在茶馆,只要王利发陪着小心,不乱说话,一切都会平静都会过去,他是深知这其中道理的。所以,我们看到,他只在矛盾已经结束的时候说了一句无关痛痒的话“总管,您里边歇着吧!”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没有多嘴多舌,只有尊敬的一声“总管”,可见,他才是识时务的“俊杰”!

  6. 王利发与众客以及其他:


  我们看到,在下面的戏剧发展中,没有了明显的冲突,但是,小的冲突是时时存在的,贯穿了全剧。我们首先看到的一幕是几个茶客在谈论谭嗣同的事件,这也是很偶然的,因为刚才庞太监和秦仲义斗嘴的时候提到了谭,所以引起了一个话题,导致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论。就在他们刚开始讨论的时候,王利发便及时给予了制止:“诸位主顾,咱们还是莫谈国事吧!”语气很温和,是商量的口气,实际是在提醒他们,小心啊,不要给自己惹麻烦,更不要给我这个小店惹麻烦。王利发,就是这样一位谨言慎行之人。

  最后还有一点是能够表现王利发性格的,那就是那个讨饭的小妞再次来到王利发的店铺,王利发不再给她饭吃,但是,他并不是像秦仲义那样让她们滚出去,而是很无奈地说了一句“唉!出去吧!”我们可以看到这句话里饱含的同情之意,但一个“唉”字又把那虽然同情却难以帮助的无奈,以及对社会的黑暗之无奈都淋漓尽致表现了出来,一个“唉”字,却有无限的深意!王利发,他并不是冷面冷心的人,但是他要维护自己的店铺,他不能做慈善家,在这样民不聊生的年代,他自己吃饭糊口也成问题,又如他自己所说“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太多了!”所以他根本没有办法没有能力来管这些,所以我们不必对他过于苛责,而是要看出这句话中包含着的他的善良的一面,以及对社会的无声的谴责!


  王利发,一个处在社会底层的小市民,一个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的老实本分的生意人,在那个动乱的时代里,调动自己的聪明才智,竭力地维护着祖宗留下来的老字号茶馆,竭力维护着自己的饭碗,他没有过多要求,只想有口饭吃,只想能把茶馆开下去。但就是这样简单的愿望,又遭到了多少的阻力!我们单从第一幕,就看出他对每个人的不同的态度,虽然态度不同,但是,有相同的因素在里面,这些相同的因素便是他性格的写照。他安分守己,他谨言慎行,他勤劳本分,他对权贵也要卑躬屈膝,对自己的主顾不会得罪,他懂得陪笑脸,懂得和稀泥。处世圆滑,心思缜密,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对社会上每一种人的心理都揣测拿捏得相当准确。他还有一颗向善的心,他虽然不能帮助穷苦人,但却对难民有着同情,他是无奈的,是机灵的,也是悲哀的。在这样一个乱世,他这样一个人,想要力挽狂澜,也是办不到的。他具有他时代的局限性,他的眼光很短浅,看不到太远太高深的事物,他是平民,他是普通人,他是千万可怜的遭难的平民百姓中的一位。

  嘻嘻~祝学习进步

话剧<茶馆》里的王利发人物分析怎么写?2000字的。

8. 《茶馆》有何现实意义?

老舍写《茶馆》,本来也是想要配合时政宣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在1954年公布,作者抚今追昔感慨不少,觉得该写个说明新宪法得来不易的戏,用来教育青少年。于是,1956年他动笔写了一个4幕6场的话剧,戏里人物众多,由光绪年间一直写到解放前夕北平学生“反饥饿、反迫害”运动,戏里的主要人物是兄弟3人。老舍把初稿,拿到北京人艺,读给院长曹禺、总导演焦菊隐等人,征求意见。曹禺他们感觉,这部作品,最精彩的,是第1幕第2场发生在一家旧茶馆里的戏,觉得应当以这场戏作基础,另起炉灶,写个描绘旧时代社会面貌的戏。老舍挺痛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当即表示:3个月后交剧本!期限一到,《茶馆》新作果然有了。经过跟导演、演员们的切磋磨合,这部新作真的大功告成了。剧本的最终完成稿,彻底放弃了正面展现革命斗争的场景,成了一部由往昔岁月市井生活画面组合起来的社会风情大戏。 

剧本发表后,老舍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他写道:“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只有三幕,可是写了五十来年的变迁。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描写他们的促进或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吗?” 

这段话证实,老舍写这个戏,拿定了“躲开政治问题”的主意,他想用这个戏专门来写中国社会“五十来年的变迁”;作家说,“躲开政治问题”,是因为自己一向“不十分懂政治”,所以,能达到的最佳效果就是可以用小人物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变迁”,“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 

写《茶馆》,老舍把写作题材重新转向他熟悉的旧时代,他说,这出戏只可能“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这点儿设想,如果放在文艺路线很“左”的时候,恐怕是要被扣上“政治帽子”的。不过,社会发展恰好在这时候给了老舍一个机会:1956年,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发动疾风骤雨式的大规模阶级斗争转向相对稳定的经济文化建设,为促进科学、文化、艺术事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艺界也出现了一段时间比较宽松的创作环境。《茶馆》就是在这种气候下面问世的。之前和之后,社会条件都不行,他也就只能写一些《春华秋实》、《西望长安》、《红大院》、《女店员》类的作品。 

《茶馆》共3幕,每幕戏都取用同一个场景——都发生在旧北京城一家叫“裕泰”的大茶馆里。从时间上看,3幕戏的故事,彼此相隔很长的时间:第1幕发生在晚清光绪朝的戊戌年;第2幕戏,发生在第1幕十几年后的北洋军阀割据时期;第3幕戏,发生在距第2幕三十多年、抗战结束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作者调动了自己对旧中国社会生活的极厚实的观察和积累,利用“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的巧妙构思,把三个时代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招之而来挥之而去,不但高度提炼而且活灵活现地演示了旧中国的基本国情,活画出那个时代的病态现实。 

写作《茶馆》的时候,老舍对旧时代已经有了足够的思考,他提高了运用唯物史观来反思旧中国大千世相和社会演变的能力,对深埋在历史过程中的社会发展规律,也有了精深的体会。这就保障了他能以大气魄大手笔,纵横捭阖地扫描旧中国社会变迁的全息图像,一针见血地击中历史本质。 

不过,写好这个戏,不仅需要有一种穿透历史的眼光,还得找准社会生活的恰当部位,开凿一个便于形象展示历史画面的艺术窗口。这个窗口,也被老舍探囊取物般地找到了,那就是戏里的“大茶馆”。社会上不分身份、地位、行当的几乎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出入的老式茶馆,是个最能叫人号准社会脉搏的敏感点;茶馆好比五行八作的精神纽带,自然而然地就能显示出芸芸众生的生存状况。老舍依仗着茶馆在浓缩社会生活焦点方面的关键位置,把这个不可多得的人生舞台,艺术地叠印到话剧舞台上,让它从容地承载历史再现历史,这样的创意谋划,真可谓是超凡脱俗、空山足音。 

要用短短3幕戏精到地表现3个历史时期,对作者是个严峻的挑战。惜墨如金的老舍,使出一般作家不具备的看家绝活儿,仅用了大约 3万字,就把这出戏写得神完气足。处在3个历史过程社会横断面上的一个个人物和一桩桩事件,经过过细的筛选,都极富典型意义,这些人和事营造出一种合力,阐释着一个统一的答案,也就是:那个不堪回首的旧制度,早已腐朽、荒唐和肮脏到了极点,那样的世道,是绝不能容忍它再回来的。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总性质下面,曾经交织着纷纭复杂的多种矛盾。而这么多的矛盾,在老舍这里,却游刃有余地被提炼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生素描。 

3幕戏的历史侧重面各有不同。第1幕,重点描绘 “大清帝国”寿终正寝前夜病入膏肓的社会场景,稍带着,也交代了在急剧下滑的社会面前,有志革新者和爱国者,以及一些本能地怀着生活期待的小市民,心间尚存的一丝追求;到了第2幕,清王朝已经瓦解,虎狼般作恶的封建军阀,却用洋人给的枪炮,造成了连年战争和社会动荡,但求过几天安生日子的老百姓,都备感恐惧,尽管时代更迭了,所有丑陋、反动的力量,照旧像清末一样,肆无忌惮地横行,也让大众躲之不及;到了第3幕,场面最凄凉,人们好不容易摆脱了“亡国奴”的生活,反倒一头栽进了空前黑暗的现实,一向都怀着良好期待、一刻都不敢放松苦苦挣扎的中国人,竟然都走到了命运的尽头,连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难逃被断送的危机。——整部《茶馆》就这样,忠实地描绘出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半个世纪间每况愈下的社会现状。 

在历史大脉络的下面,这出戏的全部情节,都以人物和事件的剪影形式出现。就以第1幕来说吧,前后包括着这样一些相对独立的情节单元:第一段,“鸽子”之争——京城大宅门为争一只鸽子,差点打起群架来,旗人常四爷发了几句感慨,招来善扑营打手二德子挑衅,反倒被“吃洋教的”马五爷一句话就给压下去了;这段戏,表现了清末豪门骄奢、流氓狂妄,而顶有势力的却得数跟洋人勾结的“二毛子”。第二段,农民卖女儿——饥荒年景,破产农民康六无奈要卖15岁的女儿,人贩子刘麻子趁机牟取暴利,一旁卖小物件的贫民老者偶然得见,一语说中要害:“这年月呀,人还不如一只鸽子呢!”是用对比手法,反衬出贫富分化的严重程度。第三段,秦常异见——茶馆房东秦二爷来了,他踌躇满志地要拢起本钱办实业、救国难,可是他对眼前讨饭的穷人态度很冷淡,古道热肠的常四爷慷慨施舍,二人于是对是不是该周济穷人一碗烂肉面,表达了不同意见;这段戏写了国难当头,还有些中国人良心未泯,要力所能及地救助黎民,可是秦二爷和常四爷的两种热诚,都历史局限性。第四段,秦庞斗嘴——朝廷上顽固派的代言人、大内总管庞太监来到茶馆买农家女儿,正撞上有维新倾向的秦二爷,二人唇枪舌剑,各不示弱,说到被镇压下去的戊戌变法,引起茶客们一通议论,这些人对改良变法要吗麻木不仁,要吗痛恨诋毁;这段戏写出了顽固派嚣张的气焰,也让人看到维新运动脱离民众,底气不足。第五段,常四爷被捕——常四爷目睹卖儿卖女的惨状,长叹一声:“我看哪,大清国要完!”被暗探盯上了,两个暗探借庞太监到场,把常四爷和一道喝茶的旗人松二爷抓走了,理由是“旗人当汉奸,罪加一等!”这个情节勾画出黑暗世道下边特务密布、善良人稍有不慎就要遭殃。第六段,太监买妻——老迈昏聩、心理变态的庞太监来相看刘麻子替他买下的农家女,他又老又丑,当场把农家女康顺子吓昏过去,这时候,耳边突然响起正在下棋的茶客一声断喝:“将!你完了!”这是这一幕的结尾,意思是,封建末世虽然还挺唬人,却早就枯朽到家了。第1幕大致就是由这么6个环环相扣的情节组成,中间穿插了王掌柜对眼前这些事儿的微妙态度,穿插了唐铁嘴、黄胖子等社会渣滓的丑恶表现。整幕戏,内容充实,故事此消彼长,生活气息非常浓重,每一步剧情都见出深刻的历史内涵,戏虽然简短却含意无限,整个清末社会的矛盾、黑暗、荒唐、无奈,都被一股脑儿地体现出来。 

剧中所有乌烟瘴气、令人窒息的社会现状,全都依赖暗无天日的旧制度而存在,这是《茶馆》的观众一看就明白的事理。老舍写《茶馆》,尊重观众的头脑,他丢弃政治说教,专靠活生生的艺术形象说话,把想要表达的政治见解,轻而易举地就送到了观众心里。第2幕开头,茶馆老伙计李三,在清朝灭亡了十几年之后,还是不肯剪掉他的小辫子,他有自个儿的“说道儿”:“改良!改良!越改越良,冰凉!……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这就是社会最底层一无文化、二无政治觉悟的小人物嘴里道出来的“政治消息”,眼瞧着皇上是没了,可世道比前清还糟糕,当权的越是高喊“社会改良”,也就是平头百姓遭殃的时候又快到了,他以朴素的经验判断,没准儿哪一天就把个旧朝廷给改回来了呢,自己不如护着这点儿“先见之明”的好!这三两句不能再平常的平民闲聊,叫人越咂摸越有味儿,中间“侧面透露”的“政治消息”,不是既沉重、深刻,也很有说服力么?第1幕,被暗探宋恩子、吴祥子抓走的常四爷,在第2幕又跟这俩人撞上了,他发现这两个家伙居然又给军阀当了特务,有点儿意外,特务们可是大言不惭:“有皇上的时候,我们给皇上效力,有袁大总统的时候,我们给袁大总统效力;现而今……”“谁给饭吃,咱们给谁效力!”常四爷逼问了一句:“要是洋人给饭吃呢?”特务们也不含糊:“告诉你,常四爷,要我们效力的都仗着洋人撑腰!没有洋枪洋炮,怎能打起仗来呢?”这一番对话,也“侧面透露”了相当重要的“政治消息”:封建王朝倒是没了,封建势力却照旧主宰一切,洋人的枪炮照旧派着大用场——这不就等于是告诉观众,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一点儿都没变吗!话剧《茶馆》里类似如此这般从“侧面透露”政治信息的地方,比比皆是。老舍把政治学家写到教科书里的理论,化成社会下层小人物们脱口而出的街谈巷议,化成戏里头一个个信手拈来的细节,潜移默化地注入到观众的欣赏活动中间,收到的效果假如跟政治教科书相比,起码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 

与一般戏剧作品两样,《茶馆》不是要讲具体故事的戏,它要表现的,是由3个历史时代代表着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总体形象。用老舍的话说,写这出戏的目的,就是要“葬送三个时代”。3幕戏里,扎扎实实地写进去了老舍对历史深刻的回眸和反思,这让与作家同时代的人,以及一代又一代比他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们,看看戏,心灵就会受到震撼。一部作品能达到这样的作用,它的思想价值就是不可低估的。 

《茶馆》刚上演的时候,有人认为它的故事性不强,建议用康顺子的遭遇和她儿子康大力参加革命,去发展剧情。老舍谢绝了这个建议,说:“这样一来,我的葬送三个时代的目的就难达到了。抱住一件事去发展,恐怕茶馆不等被人霸占就已垮台了。”(《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50年代,中国的作者和读者和观众,几乎无一例外地觉得,凡是写旧时代,惟一任务就应当是表现尖锐的阶级斗争,歌颂革命的胜利,不这样可不成。老舍委婉地解释,旧茶馆假使都成了革命堡垒,它的日子就延续不了几天了,又何谈让它来见证3个黑暗时代呢。至于为什么可以不以反映革命斗争作为艺术作品的主题,老舍在当时不愿意深谈,也不可能深谈。 

话剧《茶馆》因为创意上别出心裁,还没到“文革”开始,已经引来了一些指责。有人写文章,认为《茶馆》“怀旧”,宣扬了“今不如昔”,“没有揭示出惊天动地的时代巨浪,”“没有指出人民的必然胜利和远大的理想”,“归根结底还是跟作家的世界观、阶级立场和创作方法密切联系着的。”到了“文革”期间,《茶馆》更成了老舍被诬陷成“反动作家”的“罪证”。现在,我们没有必要再去一一反驳对《茶馆》的指责。让人们不禁想起来的倒是,《茶馆》第3幕,王利发莫名其妙地问了句:“‘罢课’改了名儿,叫‘暴动’啦?”特务小宋恩子马上揪住这句话,劈头盖脸地,说王利发跟罢课的学生们“是一路货!”久经人生阵仗的茶馆老掌柜,没让他唬住,只是嘀嘀咕咕地对付他:“我?您太高抬我啦!”看来,靠指鹿为马来陷害人,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历来就不难遇到。 

几十年后的今天再想想,许多和《茶馆》同时问世的所谓好作品,早已经灰飞烟灭。《茶馆》却像是一枝傲霜的腊梅,历尽考验,越开越茂盛。70年代末到现在,北京人艺多次重排《茶馆》,这出戏演出已有500场之多,创造了中国话剧史上最受观众喜爱的许多记录;《茶馆》还代表中国的话剧艺术,去德、法、瑞士、日本以及香港、台湾演出,为不同人种、不同经历、不同价值观的观众所赞赏,被称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二,用写文化来写社会 

《茶馆》要把旧中国的社会变迁演给观众看。可是,老舍对政治不大熟悉,这限制了他直接写社会政治变迁的能力。于是,作家避生就熟,用他了如指掌的社会文化变迁,来折射社会政治变迁的幽微。我们都清楚,一个时代的文化和政治,都从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社会的政治性质总会或明或暗地作用于它的文化,而形形色色的文化世相,也常常能把暗含着的种种政治信息,传递给人们。所以,通过写一个时代的文化现象来反映这个时代的政治面貌,就成了艺术作品反映社会可行的途径。《茶馆》恰恰体现了老舍选择了这一创作途径所获取的艺术优势。 

《茶馆》要表现旧中国的黑暗,表现身处黑暗社会中的大众,为了求生存、求正义、求发展而无法逃避的痛苦挣扎和悲惨结局。老舍没有把这个沉重的主题,放到某一个具体故事里头,他决定用社会上“小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来说明那个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谈〈茶馆〉》),来表达自己厌恶和唾弃整个旧时代的思想倾向。病态的社会,畸形的文化,怪异的人生……组成了《茶馆》里面光怪陆离的社会画面。老舍的笔,就好像外科大夫手里的一根探针,每挑破腐朽社会的一块疮痂,都教人们看到一股污浊的脓血涌出来,社会从外到内的溃疡到了这样可怕的地步,用大变革来教它脱胎换骨,当然是最合理不过的了。 

《茶馆》的观众,不得不随时睁大了眼睛,来直视舞台上的荒诞世道:那位据说是“侍候着太后,红的不得了,连家里打醋的瓶子都是玛瑙作的”庞太监,老态龙钟女声女气,却面对大庭广众不知羞耻地宣布自己就要完“婚”的消息;人贩子刘麻子,心狠手辣,又不怕人们看穿他倒卖一个农家女就赚190两昧心银子的劣迹,他大言不惭,宣传自个儿的逻辑:“我要是不分心,他们还许找不到买主呢”;两个逃兵,钱不够,又想满足生理需求,不得不凑钱托人贩子买个合用的老婆,组成不可想象的“三个人的交情”;战火连天,军阀割据,市民们人人自危、怨声载道,却会有人“感谢这个年月”,对专靠卖卜骗人为生的唐铁嘴说来,“年头越乱,我的生意越好!这年月,谁活谁死都碰运气,怎能不多算算命、相相面呢!”这一桩桩一件件带着反常滋味,也带有几分滑稽色彩的小情节,全都是荒唐年头生出来的稀奇景致,被剧作家陈列到一起,就证实了一个全没有社会公正的年代,必然要把正常社会无法理喻的咄咄怪事,层出不穷地变幻出来。这就像《红楼梦》所说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样,《茶馆》里面这些教人“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让观众每一想起,都免不了要慨叹再三。 

《茶馆》表现了世风败坏,江河日下。作品采取让丑类人物在职业上大多父子间“世袭罔替”的身份安排,在3幕戏里,人口贩子刘麻子和小刘麻子,卖卜装神的骗子唐铁嘴和小唐铁嘴,干侦探的宋恩子和小宋恩子、吴祥子和小吴祥子,地痞打手二德子和小二德子,都是父一辈、子一辈地连续着,透过这伙社会渣滓不但无耻而且又略微有所变化的言行,观众可以看出一些社会变化来。第1幕,刘麻子利用社会贫富差异,倒卖人口,混得挺得意;可到了第2幕,他神气不起来了,不是贫富分化的社会有了好转,倒是更糟糕的现实叫他倒了运,他发牢骚:“这么一革命啊,可苦了我啦!现在,人家总长次长,团长师长,要娶姨太太讲究要唱落子的坤角,戏班里的女名角,一花就三千五千现大洋!我干瞧着,摸不着门!”做老式昧心生意的刘麻子,眼光、魄力,都撵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乱世枭雄们成了社会新贵,恶行远远超出了前清的权贵们,他们选姨太太的标准和一掷千金的气度,让刘麻子这路纤场老手只剩下干瞧着的份了,世风日下于此可见一斑矣。到了第3幕,轮到小刘麻子这个纤场新人露脸了,他总结父亲“一辈子混得并不怎样”的教训,迎时代浊流而上,勾结横行霸道的国民党官僚,要创办把北平全城的舞女、明娼、暗娼、吉普女郎和女招待全都组织起来的“包圆儿”公司,为美国兵和官僚们服务。小刘麻子的野心和狡诈,真可以叫他那死去的父亲小巫见大巫了,人贩子行当花样翻新、登峰造极,更证实什么样的岁月,自然就有什么样的世风。再看看唐铁嘴父子:前两幕,唐铁嘴招摇过市,虽说有兵荒马乱的年头帮衬着他卖卜行骗,他终归没能发迹,白喝了一辈子茶馆里的残茶,连王掌柜都敢挤对他;可是,到继承骗子衣钵的小唐铁嘴这一辈,被封成了邪教“三皇道”的“天师”,小唐铁嘴说:“我跟小刘麻子……我们是应运而生,活在这个时代,真是如鱼得水!”在丑恶透顶的浊世,除去小刘麻子、小唐铁嘴这伙儿市井无赖、社会渣滓,肯定再也不会有什么正经人“如鱼得水”,一个社会是个什么社会,只要瞧瞧其中净是些何等样人“如鱼得水”便可以了然,这也是所谓“适者生存”吧。刘麻子爷儿俩和唐铁嘴爷儿俩,其实都是时代的一种“文化符号”,他们代表着最见不得人的哪种“文化”,只有在最见不得人的社会里才能吃得开。 

一方面,丑陋的东西四处滋生蔓延。另一方面,民族传统文化里头有价值的东西,在那样的年头当中却活不出来,甚至要走向毁灭。第3幕,评书名角儿邹福远、京剧演员卫福喜和饭庄名厨明师傅,各自述说自己如同性命般珍惜的艺术和技艺,都是朝不饱夕,岌岌可危。明师傅是一个人能“办一、二百桌满汉全席的手儿”,到头来,为生计所迫,变卖了所有的厨具家什,给监狱里犯人蒸窝窝头去了,因为“现而今就是狱里的人多呀!”邹福远道出了这些艺人和手艺人的极度苦闷:“这年头就是邪年头,正经东西全得连根儿烂!” 

人的精神危机是时代文化危机的一部分。《茶馆》对旧社会民众精神危机的刻画,主要是借助剧中三个关键人物——王利发、秦仲义和常四爷来完成的。 

“裕泰大茶馆”的掌柜王利发贯穿全剧。他父亲死得早,二十多岁就独立应付生活,他懂得,“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顶要紧”,所以按着老辈儿留下来的老办法,以为“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岔子”。他每天满脸堆笑逢迎来自官僚权贵、外国势力、恶霸、地痞、特务、警察多方面的敲诈滋扰,他心地不坏,却因为地位比赤贫阶层高出一截,对世间的苦难早已熟视无睹。他是个本分买卖人,希望社会安定,自个儿的生意也顺心点儿,可社会总跟他拧着劲儿来,他不敢跟社会较劲,只能俯首当“顺民”,常劝茶客们“莫谈国事”。世间兵荒马乱,城区别的大茶馆都破产歇业了,他还苦撑着,时不时第想出些个小招数,抵挡街头商业全走背字儿的潮流,晚年,眼瞅着茶馆撑不下去了,他不嫌丢人,打算添女招待。但是,社会的魔掌越来越紧地卡住了他的脖子,国民党党棍创办的“三皇道”要砸他的茶馆,特务们也来勒索,要他交出根本拿不出来的金条换老命,流氓们开办新式妓院,在当局怂恿下要霸占他的铺面……王利发一筹莫展,走到了人生尽头,这才明白,几十年来的小心谨慎苦撑苦熬,全算白饶,面对死的诱惑,他到底喊出了从来没敢喊出口的话:“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了活下去!是呀,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我可没作过缺德的事……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王利发的这点儿心理危机很有代表性,不坑人、不害人、逆来顺受、没有过高的生活要求,是当时小市民最普遍的心态。身份地位稍稍高于一般平民的小商人王利发,力求小康而不得,最后结局这样凄凉,生活在那个世道下面的贫苦市民,就更没指望了。王利发走到人生最后一站喊出来的几句话,也正是萦绕在社会底层小人物们心头的一致的困惑和愤懑。 

秦仲义是个民族资本家。第1幕登场的时候,只有二十几岁,戊戌变法失败后国势衰落,他凭着一颗报国之心,变卖祖业创建工厂,想实业救国。他耗尽40年的心血办起不小的企业,觉得这样就足可以“富国裕民”。他错了,抗战刚结束,他的产业就被政府没收了,当局不但没有接着好好办厂,还把机器当成碎铜烂铁给卖掉了。眼看着工厂的废墟,秦二爷痛心疾首,怨气冲天:“全世界,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找不到?”他的人生结论比王利发的还惨:“……应当劝告大家,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秦仲义有过比王利发大得多的生存能力,他立志变革中国现实,可是,他的人生也没能逃脱世道的钳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制度,帝国主义、封建寡头和官僚买办共同控制的国家经济形势,没给他留下一丁点儿施展的空间。何况,他自视高人一头,跟大众无法沟通感情。他在黑暗岁月里单挑独斗了一辈子,终于惨败下来,也是必然的。 

常四爷,在《茶馆》这出戏里,是最少受到挖苦、批判的一个形象,这跟他特定的身份、经历——由老北京旗人中间走出来的自食其力者——有相当的关系。满族出身的作家老舍,毕生写了许多带有满人性格特征的人物,可是,直到年近花甲,才破天荒头一回明明白白、理直气壮地写了一个正派、淳朴、刚直、勤恳的满族人!作者写常四爷的主要用意,一是要写出旗人下层的确有一批忠肝义胆的爱国者,二是要写出满族文化精神中也存在一些极有价值的东西,三是要反映出从清末过来的满族人,并不都是些坐吃等死的“窝囊废”。常四爷的身上体现了直到晚清时节八旗将士的多数人仍在坚守的爱国情操,打清朝末年他还吃着钱粮、坐得起茶馆的时候,就很瞧不上“吃洋教”的马五爷,瞧不上崇洋媚外的国人“一个人身上有多少洋玩意儿”,看到鼻烟壶也从外洋进口,他心疼“这得往外流多少银子啊!”尤其是感觉到了国不国民不民的惨状,他能冲口喊出:“我看哪,大清国要完!”当局的侦探以他说这话为理由要逮捕他,他据实相告:“我爱大清国,怕它完了!”还是没用,被抓去坐了一年多大牢。出狱就赶上了义和团运动,为护卫国权,他跟洋人刀枪相对地打了几仗。后来大清国到底亡了,他也并不意外,认准了这是历史的惩罚:“该亡!我是旗人,可是我得说句公道话!”他一生保持着满族人耿忠、倔强的脾气,不向恶人低头,不向命运让步,在民国初期到处排斥满人的时候,就像松二爷说的:“谁愿意瞪着眼挨饿呢!可是,谁又要咱们旗人呢!”哪怕是靠担筐贩菜、挎篮子卖花生米,照样活得腰板挺直。那么,像常四爷这么一条硬汉子,是不是能有好一点的命运呢,不是,他也照样逃不掉人生悲剧。七十多了,他还是一贫如洗,这才弄清楚:“我爱我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他预感到,这么下去,“不是饿死,就是叫人家杀了”,他“就是有眼泪也流不出来喽”。常四爷,一个多么希望依靠奋斗来换取国家和个人好前途的中国人,他的悲剧不是来自胆怯、懒惰,而是来自他的落伍了的观念,属于旧时代也属于满族传统的人生观,叫他总以为凭着一身正气和不服输的精神,就可以在铺天盖地的社会黑暗间闯开一条生路,这样天真的愿望根本没法实现,邪恶社会永远张着血盆大口,毫不留情地吞食着贫寒的个体的市民小人物,即使你再豪横再不肯屈服也罢。常四爷的失败,除了社会的责任之外,也因为他的人生哲学已然不合时宜。就这一点说来,他与终于跌进厄运的王利发、秦仲义,是殊途同归。 

《茶馆》作品刚发表,就有剧评家批评过:“这个戏……对旧时代的某些旧人却有过多的低回凭吊之情。”这部作品融入了老舍相当程度的“低回凭吊之情”,应当说是事实,问题是,这种情感是否就是多余的或者不健康的呢?剧作家“凭吊”了不为丑恶时代所容的优秀文化,“凭吊”了苦苦挣扎而终于落败的善良人物,我们只要尊重历史,是不难体会老舍对这些凭吊对象的价值认定的。优秀的民族传统被恶劣文化环境无情地剿杀,当然是需要凭吊和鸣不平的;即便是像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这类旧人物,他们体现的我们民族的善良、质朴、奋发、隐忍、刚强、正直等美好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