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对中国有何影响?

2024-05-06 09:22

1. 金融风暴对中国有何影响?

这次危机的影响范围: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众多收入不高的购房者。由于无力偿还贷款,他们将面临住房被银行收回的困难局面。
其次,今后会有更多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由于收不回贷款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
最后,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许多投资基金买入了大量由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它们也将受到重创。
美国“次贷危机”将使股市出现剧烈动荡的可能性加大,从而对全球正常的金融秩序甚至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挑战。

金融风暴对中国有何影响?

2. 金融风暴会不会对中国造成影响?为什么?

中国经济或在明年中期遇最大困难  金融海啸已经在全球许多国家登陆,面对可能到来的经济衰退,全球正在采取救市措施。在我国三季度GDP增速仅为9%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走向如何?我想谈几点看法。  经济下行难以逆转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以此来推算,三季度GDP增速仅为9%。因此许多人对中国经济四季度以及2009年走势表示担忧。  实际上,经济下滑已经相当严重,根据早前公布的9月份用电量增速已经滑落至3%,1~9月用电量增速滑落至9.9%,按照经验值,这个用电量水平对应的经济增速应该至少在9%以下。 主要问题在于出口和投资贡献下降,其中出口贡献下降了0.9个点。 现在看来,经济下行加剧正在进行中,很难判断何时见底,因为未来中国经济有硬着陆的风险。一旦发生,底可能是一个很长时期。 从金融动荡到全球总需求大幅下降,会存在一个滞后期,所以明年中期是一个很困难的时期。  四大因素影响通胀压力  国内9月份CPI上涨4.6%,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PPI上涨9.1%,涨幅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PPI与CPI双降之后,四季度及2009年的 通胀形势如何?  其实,CPI回落主要是翘尾因素大幅消失,PPI回落主要是国际商品市场近期大幅下跌。当前国内通胀压力减轻,四季度通胀有望继续回落,但2009年通胀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本回答属◇蓶чī℡ 版权,谢绝粘贴} 西方国家兜底式规模空前的救援计划,始终是未来中长期内引发通货膨胀的潜在源头。就国内来看,几个方面因素值得注意:  1、能源、粮食等初级产品的价格会否震荡后返身向上。因为市场流动性疏缓后,资金是要找出路的,如果美国经济没有出现新的产业亮点的话,只可能有三个去向,消费信贷、新兴市场和能源等资源市场。如此一来,商品市场反弹,从而对PPI产生新的推力。 2、财政能力的减弱将迫使政府放松价格管制,从而使积压已久的通胀压力释放出来。 3、制造业大量企业倒闭后,制造品的供给层面将产生新的通胀压力。 4、不得不采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将从货币供应层面推动物价上涨。  企业最大压力是外需骤降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比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增长11.4%。这一数据反映出了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加剧,增速回到个位数是大概率事件。 企业面临四大压力:汇率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外需骤降。如果欧美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对于一个出口已经占到GDP40%的国家,是致命的。  现在看来,三季度出口依然平稳,主要是上半年订单延续,而1~9月美国金融危机还没有从市场明显扩散至实体经济层面,美国经济还维持2%的增长。但是9月份后期,雷曼事件后,感觉明显不一样了,市场与实体经济的防火墙被冲垮,未来几个季度美国经济将进入显著衰退,溢出效应波及全球,中国出口很不乐观。明年上半年有可能回落至个位数增长。  明年人民币贬值可能性增加  截至2008年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92%。9月份外汇储备增加214亿美元,远低于当月293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总的看来,7、8、9这三个月资本流入下降很厉害。金融海啸过后,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撤离应该是一个趋势,而且正在发生。 美国经济去杠杆,消费信贷会大幅萎缩,与之对应的新兴市场出口模式的经济前景悲观。同时,变卖资产大量资本撤离去回补母国金融机构的损失,满足去杠杆的财务调整的要求也是重要因素。若趋势延续下去,不排除中国外储2009年中期后出现下降的月份。 事实上,2007年,中国经济已经走到了一个既有经济模式的尽头,劳动生产率的进步已经出现明显拐点。在中国新的模式出现以前,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空间已经耗尽。 这一点,海外最清楚,新加坡1年期不可交割的人民币汇率已经出现了明显贴水。2009年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得可能性在增加  中国制造业很脆弱  全球经济放缓对中国制造业影响有多大呢? 在我看来,这是灾难性的。因为中国制造业都是大进大出的结构,资源和市场都捏在美欧的手里。 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得承受原材料价格上升这种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而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又无法将成本压力外移,因为全球制成品的定价权不在中国,尽管中国被冠以“世界工厂”或者“世界车间”。但现代制造业价值链的两端都不在中国掌控,研发、原材料采购、品牌设计、销售渠道管理、售后服务、零售垄断巨头等等高附加值领域都在美欧手里。中国制造业只是拿订单干活,并不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 这样的结构非常脆弱,资源和市场双向一挤,必然是企业大量倒闭。  要做产业价值链的延伸  中国是否存在新的增长点支撑经济呢?对于这个问题,要伤筋动骨的改革才能看到,也才能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宏观上看,主要是调节投资和消费的结构,通过加快资源性产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力度,通过加快居民、政府、企业以及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财富分配上的调整,坚定地转向内需消费主导的经济体。 微观层面上,企业所谓转型也好,升级也好,都不准确,并不是把我们劳动密集型赶走,内迁,这些都不能解决问题。中国制造业的问题是处于价值分配链的低端,在国际分工中任人宰割。  所以问题关键是做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只有向两头延伸,如原材料采购、研发、物流、仓储、销售网络、品牌等,才能创造出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从而也就达成了与宏观目标的一致。

3. 金融风暴是怎么引起的?为什么会对其他国家有影响?

美国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中国的股市皆纷纷暴跌,跌幅大小不等,但都很惨烈。进出口贸易锐减,市场消费不振,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面对华尔街的金融风暴,世界各国无不受其拖累,无不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谁也不能耸耸肩膀双手一摊,仿佛与己无关,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华尔街的金融危机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见美国经济体制的弊端。那么造成此次危机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 一、超前消费长期积累酿成的恶果。美国长期盛行超前消费,鼓励人民买房子、买汽车、买高档消费品,银行为追求高额利润,向居民发放这样那样的信用卡,鼓励超前消费。“用明天的钱为今天享受”。“让美梦提前到来,让美梦成真。“能挣会花是时代的骄子”。说得天花乱坠,这种超前消费,在若干年中也曾带来暂时的繁荣。但这种预支未来购买力的行径,毕竟是“寅吃卯粮”,存在泡沫,一时的繁荣,带有虚幻的色彩。一旦经济不景气,出现大批失业者,还不出欠款,消费者的支付能力急剧下降,美国次级债凸显于世人面前,银行呆帐成堆,一些投资银行面临破产境地。 二、美国的银行为高薪所累。美国银行业长期来养尊处优,似乎是“天之骄子”。高层领导皆是高薪,年薪数百万美元比比皆是,中等白领阶层年薪也达数十万美元。银行业长期来由于借贷额巨大,获利甚丰,掩盖了矛盾,尽管年复一年支付高薪,但尚能过得去。一旦债务人难以偿付债款,出现成批呆帐,形成三角债。银行始则周转不灵,继则巨额亏损。于是大批裁员。若认真反思,高薪是过多地享用经济成果,含有剥削因素。或者说是一种“竭泽而渔”、“杀鸡取蛋”的愚蠢之举。 三、美国目前缺乏新兴的产业。美国多年来常有新兴的产业引领世界潮流。如高速公路、汽车工业、航空业、电子通信业。如电脑的硬件软件、手机曾遥遥领先当许多国家尚处于萌芽状态,美国则已面广量大地形成产业。但近十年来,美国这些领先的产业已处于徘徊状态,而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迅猛追赶,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业发展神速,美国的优势相对削弱,或者说正在逐渐失去优势。

金融风暴是怎么引起的?为什么会对其他国家有影响?

4. 金融风暴对中国的正面影响

一、 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1、给投资于此的银行带来损失 
2、使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加大
流入中国的热钱超过了1万亿美元,而且规模还在持续扩大,这样就会对冲央行抑制流动性过剩的效果,并进一步推高中国股市和房市价格,资产泡沫化和通货膨胀形势会日趋严重,为更大的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
二、对我国进出口企业的影响
由于中国对出口(特别是对美国出口)的依赖程度较高,美国金融危机将会通过降低美国国内消费需求影响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在国内消费乏力的情况下,我国就会出现产能过 剩和供给过度问题
美元的持续下跌导致了国际石 
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 ,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以加工贸易为 特点的中国企业会构成极大压力
三、  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影响 
这次危机中国房地产信贷风险是一个很好的预警,危机导致中国房地产的不景气,同时会给房地产信贷借鉴效果,促使商业银行规避违约风险。

现在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金融风暴对中国经济的打击是明显的,进出口减少,通货紧缩的压力,但危机可以使得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从劳动力密集型转向科技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同时全球金融风暴是对美国、欧盟、日本等资本主义强国的影响比中国严重,中国国际地位可以进一步提升。

5. 世界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影响有多大?

从金融层面上讲,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冲击可能不会太大。因为中国的金融系统还没有与世界接轨,货币还没实现可自由兑换,中国的决策者对于购买外国资产一直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第二个层面,是实体经济层面。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8日发表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金融危机正使世界经济进入“严重低迷”时期。欧美发达国家增长大幅放缓,有些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在这种形势下,对中国商品的进口需求会大幅度萎缩,这对于对外贸依存度很高的中国来说,贸易顺差增幅放缓甚至负增长,对中国GDP的增长会产生影响。   第三个层面,是信心的问题。目前中国政府和企业家们对中国未来经济的稳定还是持较为乐观的态度。不过,在国际经济的低迷情势下,信心受到影响他们还会增加投资吗?这是一个问题。   戴科认为,不管如何,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已经是事实。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已经比去年下降了两个百分点,明年经济增长可能会更缓慢。不过,中国的经济仍在增长,通胀仍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中国经济远没有“滞胀”的风险。戴科说,中国人经常说风险和机遇是并存的,他很赞同这句话。在这场经济危机中以及在未来世界金融秩序中,中国正在扮演并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这是肯定的。   按照购买力计算,中国对全球GDP的贡献已经超过10%,欧盟和美国的贡献超过20%。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投资者之一,中国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权利和责任不可避免地也加大了,中国不仅是世界经济和金融秩序的参与者,也将成为新秩序的制订者

世界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影响有多大?

6. 金融风暴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有那些,将持续到什么时候?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有限
不像国外那么严重
金融危机的爆发
主要影响的产业是房地产
还有金融业
对于这次危机
我们中国主要受影响的行业是做外贸出口的
如果不断的扩大内需
那影响也会降低很多
金融风暴甚么时候
结束
没有人知道
答案
如果你感兴趣
你可以每天都看经济频道的华尔街风暴
可能让你进一步了解
相关的知识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0114.html?wtp=tt

7. 世界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影响有多大

中国出口压力巨大   美国此次危机使得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全球信贷紧缩,而这将使得我国整体外部环境趋紧,再加上最近美元的强劲升值造成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的加速升值,这必将对我国的出口形成巨大压力、进而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   陆挺:这次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在出口方面。除美国经济放缓、需求下降之外,今年第二季度欧洲、日本的经济增速也呈快速下降趋势,这势必会拉低对中国的进口需求。   据我们推算,去除价格和汇率因素,今年1-8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增长12.1%, 低于去年全年的19.2%。除美国次贷危机、全球经济增速下降等因素外,出口增速下降还有一个关键因素, 即我国出口增长正在经历一个大周期中的自然减速阶段。我国于2001年底加入WTO,之后新市场开发迅猛,中国出口在2001-2004年增长迅速。但随着国外市场逐渐被开发,出口增速必然减缓。事实上,中国出口增速在2005年后就已经开始下降,2006年全年出口实际增长为24%,而2007年的出口增长进一步下降到19.2%。有趣的是,出口增长下降并不意味着GDP增长也会下降 。 尽管从2005至2007年出口增长呈下降趋势,GDP增长确不断加速。   我们在今年年初预测,若美国经济增长下滑1个百分点,我国出口增速会下降3.4个百分点,我国GDP增速会下降0.35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由于出口增速减缓对GDP增长大约为0.8个百分点。我们估计今年最后几个月出口增速会进一步下降,由于出口减速对于今年全年GDP增长的影响大概是1个百分点。2009年出口会进一步减速、向下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左右。   李稻葵: 短期来看,美国此次危机对其实体经济肯定会产生负面影响,但是这个负面影响远远没有上个世纪经济大萧条时那么严重。因危机而出事的金融机构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二级市场上,这将导致金融市场上交易产品的价值下降或者泡沫破裂。当然,由于二级市场借贷交易的萎缩、利率上升,最终一定会导致面向企业和家庭的贷款利率上升、信用萎缩,这对本已艰难的美国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对于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对于中国出口形成打击。美国危机肯定会在某种程度上对美国企业形成打击,同时美国消费也会进一步萎缩,这都会导致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下降。另外,来自欧洲、亚洲区间贸易的需求也会减少,这也会对中国出口产生不利。   黄益平:美国危机对于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中国出口的影响。金融危机意味着世界经济已开始走入疲软、衰退,因此我国出口必然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事实上,我国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已经由去年的25%以上回落到10%以下,有几个月对美国的出口出现了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因为出口占到我国GDP的三分之一多,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的国内需求是与出口紧密相关的。出口减速则势必引发消费和投资疲软。这是最为直接的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而我国一些金融机构海外投资所产生的直接亏损,可能不会很快反应到中国实体经济运行当中。   我们曾做过模型分析,如果美国经济增长下降1个百分点,中国的经济增长可能会被向下拉动0.5个百分点。当然,目前我国经济活动所出现的疲软迹象,并不仅仅是因为美国经济下滑,日本和欧元区已经出现负增长,同时还与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紧缩,再加上劳动力、资本和能源等要素成本上升等因素相关。上述几方面综合起来,从而造成了目前经济增长的风险远远大于通货膨胀的风险。

世界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影响有多大

8. 金融风暴给中国带来什么机会?

上周我们公司的几位合伙人在一起聊天,分析华尔街风暴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最后大家形成的共识是这次殃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们中国的新型投行来说,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负面影响,但与此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
抛开华尔街金融风暴的所有具体成因不谈,它的直接后果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可能会陷入一个相对漫长的经济衰退期。这种大规模、长时间、全方位的经济衰退势必会抑制海外市场对于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从而导致一批以出口(特别是针对美国市场的出口)为驱动的中国制造企业面临市场萎缩的困境,并进而对中国GDP增长造成直接的影响。
除此之外,全球经济从繁荣走向萧条势必也会对中国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心态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而这种日趋保守的心态也会削弱原本蓬勃的市场内需。一旦我们的内需增长放缓,加上外部市场的萎靡不振,中国经济在明年有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不过,每一个硬币都有两面。从另一个角度看,大洋彼岸的四面楚歌恰恰可能为中国经济下一轮的高速增长带来机遇,埋下伏笔
在我看来,今天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的机会有两个:一个是吸引国际主流资本的机会,另一个是投资全球主流企业的机会。
先说第一个机会。以往国际资本一直把法律法规环境和市场体系相对成熟的美国市场当成一个安全的资本避风港。虽然新兴市场在全球资产分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同美国所占的资产比重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而在这一次金融风暴之后,全球资本忽然发现美国已经不再是安全的港湾,加之美国经济陷入全面衰退,美国企业增长普遍出现问题,因此全球金融资本中将会有更大的比例投到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中来。
再说第二个机会。巴菲特上周在《纽约时报》撰文呼吁购买美国股票,这决不是仅仅出于这位美国老人的爱国热情。在华尔街的风雨飘摇中,大量行业里位居领导地位的跨国公司的股价遭受重创,已经开始具有鲜明的投资价值。如果接下来全球的对冲基金继续发生问题,这些基本面尚好的跨国公司的股价由于对冲基金的强制性清盘还有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恐慌和强制性清盘带来股价非理性超跌对手握现金的中国投资者(无论是国家机构、国有机构还是民营机构)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抄底机会。
当然,在这两个机会之外,还有很多人近期频频提到另外一个机会,那就是中国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实验室”、中国企业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设计”和“中国创造”的产业升级的机会。不过在我看来,产业升级不是依靠良好的愿望就可以在一夜之间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不可能依靠行政指令。它的实现恰恰有赖于我们对前面提到的引入全球主流资本和投资全球主流企业这两个机会的把握。因此,从逻辑上看,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前面两个机会的自然而然的结果,而不是和它们并列的第三个机会。
为了抓住上面提到的两大机遇,我们需要在政策和法律法规层面为境外资本投资和购买中国企业(或中国资产)以及境内资本投资和购买外国企业(或外国资产)创造更多的便利,而不是设置更多的羁绊。具体来说,我们应该
1. 允许境外资本更加自由地出入中国A股市场和A股上市公司。
2. 允许境外资本进入更多目前对外资还有所限制的行业
3. 允许中国企业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未来上市的资本市场,彻底改变“十号文”之后中国企业海外融资和上市渠道严重受阻的局面。(其实在今天这个市场环境下即使全面放开,中国企业也很难蜂拥流向国际资本市场,因此现在改变相关规定代价最低,震荡最小。)
4. 鼓励国有投资机构(如中投、汇金、外管局等)更加大胆地投资境外价格超跌的优质资产,不以短期的成败和损益论英雄。
5. 鼓励中国企业更加讲究诚信,不造假,不卖假,不做假账,尊重知识产权,以此赢得国际资本的信任与尊重。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我们一定要坚决避免政府机关和有关职能部门对市场活动的过度干预。虽然这次美国政府动用7000亿美元纳税人的钱重磅出击出手救市,但那是在整个全球金融体系濒临崩溃的情况下他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临时之举,我们断不可以此为借口重走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的回头路。
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市场经济也会出现问题,有时还是大问题,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否认市场经济的合理与优越,它仍然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资源配置效率最高的经济体系。在资本市场方面,我们的老师偶尔也会犯错误,有时还是大错误,但是我们同样也不能因此就误以为学生已经可以一夜之间变成老师或者比老师更聪明。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头,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高盛等国际投行曾经预测中国经济将在2040年左右赶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在今天全球经济的新形势下,如果我们踏下心来,细心观察,虚心学习,在对风险保持警醒的同时对大方向坚定不移,我们就有可能抓住这次机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