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深圳”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2024-05-08 03:48

1. “发现深圳”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美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诚信度在逐渐下降。同时,这种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青少年一代。为了了解中学生的诚信现状,现对某市职业中专32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综合归纳如下。 
一、�中学生的诚信现状 
从调查问卷表中显示,中学生的诚信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现代社会风气不正,虚假事物过多,严重腐蚀了中学生的健康思想,使中学生对社会事物的诚信度逐渐下降。现从中学生对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的诚信现状进行归纳总结。 
1、 中学生对社会的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中学生对社会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5个小问题,其结果如下: 

(1)如果你走在街上,发现乞丐或残疾人在路边讨钱,你会不会向他(她)投钱?结果认为“会”的占50%,认为“不会”的占50%。 

(2)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来,要你帮他(她)照看行李,你会不会帮他(她)照看?结果认为“会”的占37%,认为“不会”的占63%。 

(3)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来,说自己远在外省,钱都用光了,不能回家,要你资助他(她)车费,你会不会给他(她)钱?结果认为“会”的占15%,认为“不会”的占85%。 

(4)你讨厌不守信用的人吗?结果认为“讨厌”的占100%,认为“不讨厌”的占0%。 

(5)你认为你自己是个守信用的人吗?结果认为“是”的占93%,认为“不是”的占7%。 
2、 中学生对学校的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中学生对学校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4个小问题,其结果如下: 

(1)你对你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70%,70%以下的占21%。 

(2)如果你班同学找你借钱物时,你会不会相信他(她)一定会还给你?结果认为“会”的占88%,认为“不会”的占12%。 

(3)你相不相信学校的收费是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定标准收取的?结果认为“相信”的占6%,认为“不相信”的占94%。 

(4)你对你所就读的学校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48%,70%以下的占52%。 

3、 中学生对家庭的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中学生对家庭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3个小问题,其结果如下: 

(1)你认为你的父母对你信不信任?结果认为“相信”的占93%,认为“不相信”的占7%。 

(2)你认为你父母会不会对你说谎?结果认为“会”的占18%,认为“不会”的占82%。 

(3)你对你的父母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98%,70%以下的占2%。 
二、中学生诚信现状的成因 
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中学生对调查中的诚信对象诚信度高低的顺序是家庭、学校、社会,其对社会的诚信度较低,对家庭的诚信度较高。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 社会不良思想的入侵。 
由于中学生正处在模仿性极强的年龄阶段,对社会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非常容易接受外界不健康的思想,对于不正当的行为具有强烈的模仿心态。中学生的思想可塑性较强,并具有一定叛逆心理,对于好的事物不易接受,而对于坏的事物却接受较快。所以,稍不注意正确引导,就会使他们走进思想的误区。 
2、学校内部管理不善,形成了中学生对学校诚信度下降的结果。 
有些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让学生形成不思进取、散漫的学习、生活态度,并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有些教师对学生声色俱厉,讽刺挖苦学生,违背教育规律,肆意增加学生负担,片面追求考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职业道德失范,有损教师的光辉形象,也降低了学生对教师的诚信度。此外,学校收费方面不太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学校的诚信度。 
3、父母爱——人类的天性,是中学生对家庭诚信度较高的原因。 
家庭是中学生的港湾,是中学生的温床,人一出生所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父母对自己的儿女是真诚的,对儿女的关心和照顾也是无微不至的。在父母眼里儿女永远是长不大的,好象山中的小树苗长得再高大,也永远离不开那座山。儿女对自己的父母也是信任的,也知道自己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怎么会不心疼呢? 
三、中学生诚信现状的对策 
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的话题。 
1、 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水平。 
学校的德育工作应摆在教书育人的首位,让中学生能够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学校在德育过程中,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道德教育。教师对其进行教育时,切忌大道理连篇,唠叨不停,这样极易引起中学生的叛逆心理,造成德育的障碍。 
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学校应注重规范中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要求在校内必须佩戴校徽,注意仪表,并提倡在校内使用普通话及文明语言。运用多种教育形式,言传身教,以情动人,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同时,还应加强中学生的法制教育,让每个中学生都能成为一个守法公民。 
2、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要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通过多种媒体对其进行教育。要引导中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中学生解除心理的压力,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中学生先进行教育时,要让他们看到社会的亮点一面,不要过分渲扬社会阴暗面,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的真实,以增强对社会的信任。 
3、 培养中学生的“爱心”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心”是人间最美好的东西。要培养中学生对社会万事万物都具有一片真诚的“爱心”,这样,社会就多了一片爱的天空,并且社会也会给予真诚的回报。不能让受骗的中学生,认为自己受了骗却去骗别人。要培养中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中学生辨别社会真假的能力。只有自己不受骗,同时,也不会去骗别人。这样,社会才会得到净化,才会让“爱心”滋润人间每一个心灵。 
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中学生的诚信问题,让他们能够在一个信任、舒适的大环境中茁壮成长,因为祖国将来的建设要等着他(她)们来继续完成。

“发现深圳”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2. “发现深圳”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美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诚信度在逐渐下降。同时,这种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青少年一代。为了了解中学生的诚信现状,现对某市职业中专32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综合归纳如下。 
一、�中学生的诚信现状 
从调查问卷表中显示,中学生的诚信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现代社会风气不正,虚假事物过多,严重腐蚀了中学生的健康思想,使中学生对社会事物的诚信度逐渐下降。现从中学生对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的诚信现状进行归纳总结。 
1、 中学生对社会的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中学生对社会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5个小问题,其结果如下: 

(1)如果你走在街上,发现乞丐或残疾人在路边讨钱,你会不会向他(她)投钱?结果认为“会”的占50%,认为“不会”的占50%。 

(2)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来,要你帮他(她)照看行李,你会不会帮他(她)照看?结果认为“会”的占37%,认为“不会”的占63%。 

(3)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来,说自己远在外省,钱都用光了,不能回家,要你资助他(她)车费,你会不会给他(她)钱?结果认为“会”的占15%,认为“不会”的占85%。 

(4)你讨厌不守信用的人吗?结果认为“讨厌”的占100%,认为“不讨厌”的占0%。 

(5)你认为你自己是个守信用的人吗?结果认为“是”的占93%,认为“不是”的占7%。 
2、 中学生对学校的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中学生对学校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4个小问题,其结果如下: 

(1)你对你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70%,70%以下的占21%。 

(2)如果你班同学找你借钱物时,你会不会相信他(她)一定会还给你?结果认为“会”的占88%,认为“不会”的占12%。 

(3)你相不相信学校的收费是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定标准收取的?结果认为“相信”的占6%,认为“不相信”的占94%。 

(4)你对你所就读的学校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48%,70%以下的占52%。 

3、 中学生对家庭的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中学生对家庭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3个小问题,其结果如下: 

(1)你认为你的父母对你信不信任?结果认为“相信”的占93%,认为“不相信”的占7%。 

(2)你认为你父母会不会对你说谎?结果认为“会”的占18%,认为“不会”的占82%。 

(3)你对你的父母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98%,70%以下的占2%。 
二、中学生诚信现状的成因 
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中学生对调查中的诚信对象诚信度高低的顺序是家庭、学校、社会,其对社会的诚信度较低,对家庭的诚信度较高。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 社会不良思想的入侵。 
由于中学生正处在模仿性极强的年龄阶段,对社会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非常容易接受外界不健康的思想,对于不正当的行为具有强烈的模仿心态。中学生的思想可塑性较强,并具有一定叛逆心理,对于好的事物不易接受,而对于坏的事物却接受较快。所以,稍不注意正确引导,就会使他们走进思想的误区。 
2、学校内部管理不善,形成了中学生对学校诚信度下降的结果。 
有些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让学生形成不思进取、散漫的学习、生活态度,并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有些教师对学生声色俱厉,讽刺挖苦学生,违背教育规律,肆意增加学生负担,片面追求考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职业道德失范,有损教师的光辉形象,也降低了学生对教师的诚信度。此外,学校收费方面不太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学校的诚信度。 
3、父母爱——人类的天性,是中学生对家庭诚信度较高的原因。 
家庭是中学生的港湾,是中学生的温床,人一出生所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父母对自己的儿女是真诚的,对儿女的关心和照顾也是无微不至的。在父母眼里儿女永远是长不大的,好象山中的小树苗长得再高大,也永远离不开那座山。儿女对自己的父母也是信任的,也知道自己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怎么会不心疼呢? 
三、中学生诚信现状的对策 
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的话题。 
1、 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水平。 
学校的德育工作应摆在教书育人的首位,让中学生能够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学校在德育过程中,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道德教育。教师对其进行教育时,切忌大道理连篇,唠叨不停,这样极易引起中学生的叛逆心理,造成德育的障碍。 
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学校应注重规范中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要求在校内必须佩戴校徽,注意仪表,并提倡在校内使用普通话及文明语言。运用多种教育形式,言传身教,以情动人,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同时,还应加强中学生的法制教育,让每个中学生都能成为一个守法公民。 
2、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要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通过多种媒体对其进行教育。要引导中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中学生解除心理的压力,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中学生先进行教育时,要让他们看到社会的亮点一面,不要过分渲扬社会阴暗面,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的真实,以增强对社会的信任。 
3、 培养中学生的“爱心”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心”是人间最美好的东西。要培养中学生对社会万事万物都具有一片真诚的“爱心”,这样,社会就多了一片爱的天空,并且社会也会给予真诚的回报。不能让受骗的中学生,认为自己受了骗却去骗别人。要培养中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中学生辨别社会真假的能力。只有自己不受骗,同时,也不会去骗别人。这样,社会才会得到净化,才会让“爱心”滋润人间每一个心灵。 
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中学生的诚信问题,让他们能够在一个信任、舒适的大环境中茁壮成长,因为祖国将来的建设要等着他(她)们来继续完成。

3. 深圳对于改革30年里的发展里,有没有得到什么奖称?

2008年被评为:世界设计之都;
钢琴之都
……

深圳对于改革30年里的发展里,有没有得到什么奖称?

4.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我是高中生咯

2010年暑假期间,在校团委的号召下,为社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为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加深自己对社会的了解,,我到秦皇岛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实习,实习的项目是作为科普试验班的老师给三十几个小学生讲课,讲课期间我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我这半个月的经历。 

我是七月十五号去的,到八月六号结束,期间我一共讲了十五节课,讲课的内容是电子积木、物理世界、生物世界、天文世界,共四门课程。而我是个文科生,对这几门课程早已忘的精光,更不用说给别人讲了,为了把握这次难得实践机会,我便一边自学,一边讲课,虽然是累了一些,但是感觉挺充实,尤其是看到那些天真烂漫的小孩子,瞪着眼睛问我问题的时候,我感觉特别的欣慰,毕竟这也是一份体验,一种为人师的体验,也许以后自己并不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回忆起来,也是自己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讲课期间,我跟许多孩子的家长交流过,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是多么强烈,更看到了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那分无私的爱,想起自己在家辛苦忙碌的父母,不禁油然产生一种敬意,在跟家长交流期间,其中一个孩子的母亲跟我谈了许多,她说把孩子就交给我了,使我很感动,同时也感到了自己责任的重大,自己现在的身份是一名老师,既然为人师,就应该对学生负责,虽然自己现在的身份更确切说还是一名大学生,但早晚也要走向社会,现在学会对自己所做的事勇于负责任,才能对自己几年之后真正踏出校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七月十五号下午三点,我第一次蹬上讲台,那天是讲生物世界,刚走上讲台是,望台下扫视一下,那么多眼睛在看着自己,感觉真有点紧张,事前背好的“台词”全都忘了,脑子里一片空白,上家教的时候自己那么有感觉,为什么一上大课,自己竟不知所措了呢?这样跟学生“对峙”了几分钟,心想自己既然走到了这个位置,就临场发挥吧,管不了那么多了,于是我就清了一下嗓门,开始讲课,也不知怎么的,一讲课,仿佛感觉又回到了我身上,也许是没有什么思想包袱的缘故吧,那节课结束后,我得到了同学们和听课老师的热烈掌声,试讲顺利过关,事后我都觉的不可思议,心想自己身上还有不少潜力可以挖掘呢,不禁会心的笑了。 

之后的日子,讲课慢慢步入正规,再没有第一次蹬上讲台的拘谨,也敢于放开讲了,在这短短的十五天里,认识了不少小朋友及他们的家长,建立了比较真诚的友谊。 

最后一节课,开家长会的时候,看到那些小学生天真的脸庞,及家长们满意的笑容,我感觉我的付出没有白费,因为我得到了别人的认可,没有什么比别人对自己的认可最让人高兴的,我坚信这一点,我也有信心在以后的日子里做的更好。

5. 对广东文化的认识

去年召开的深圳市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工作会议提出了把深圳建设成为高品位的文化城市的重要任务。所谓高品位的文化城市,指的是城市的视觉系统、理念系统以及行为系统具有较高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含量。建设高品位的文化城市,在操作层面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制定文化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找准文化发展的战略支撑点等等,但要真正实现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必须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问题。

一是经济意识与人文意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高扬泛政治主义,希图用政治的手段解决社会发展问题,不承认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经济生活中,不承认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从而使整个社会的发展失去了现实的动力机制。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对经济意识的确认,对经济人最大限度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正当性与合理性的认可,是一种利益机制的转型。很显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是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达到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的过程,要真正践行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就必须强调经济意识,即强调经济发展的前提性作用,强调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合理性。但在像上海、深圳、广州这样的经济现代化已经达到或接近人均GDP6000美元水平的城市,其经济意识更应该受到人文意识即人文精神的范导。尤其作为市场经济发育较早的经济型城市,体现“经济人”人格的功利主义成为有些市民的价值支撑,要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就必须弘扬人文主义精神,以人为本,重视经济发展的人本意义,提倡人文情怀和伦理关怀,善于把经济发展的成就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福祉和经济、政治、文化权益的实现;重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和谐关系的建立,引导人们树立高尚的生活价值与意义,形成积极进取、诚实守信、宽容友爱、情感高雅的社会人文环境。这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人文冲动力”的需要。对于文化的发展,眼界要宽,目光要远,要有一种境界,切实从战略高度来对待,不可以当下的有用作为文化发展的惟一尺度。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精神是相互兼容的,人文精神要以科学理性精神为基础,科学理性精神应该体现人文精神。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承载着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任,敢闯敢干、积极进取成为深圳人的创业观念,但敢闯敢干一旦缺乏科学精神的范导,就极易成为盲目的非理性行为,因此,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必须弘扬科学理性精神,突出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规范意识,增强法律和制度的刚性和约束力,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精神,既是提高市民素质的根本要求,也是提高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基本要求。

二是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当今世界,大众文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遏制的洪流影响着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它以其内容上的包容性、形式上的浅显生动性和贴近日常生活的亲和力吸引着众多市民的广泛参与。这是市场经济、市民社会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发达所必然引起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先进文化建设,必须考虑到面向大众,源于大众生活、符合大众心理、采取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这不仅因为文化只有走入大众的生活,才能实现它的教化功能、娱乐功能和经济功能,而且“因为说到底,大众文化才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是最本真的‘文化文本’,是民族文化伟力的根源。没有了普通大众的世俗生活,人类文化就将失去生命力的源泉。”深圳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市场经济的发达,使其成为大众文化发展的沃土,因此深圳的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都比较发达。相对而言,精英文化的发展却捉襟见肘。这里所说的精英文化是从文化品质的角度来看的,指的是人文科技知识分子创造的与大众文化相对应的高雅文化。与以工业制作为基础,以标准化、数量化、同质性、齐一性的非个性的存在形式为特点的大众文化相比,精英文化追求人类生存的基本价值和终极关怀,追求文化创造的“深、新、精”,展示的是文化活动和成果的独特性和前沿性,更具有原创性、想像力和超越性,因此具有更高的真、善、美的含量。对于一个追求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来说,一方面需要形成发达的大众文化,因为大众文化不发达,意味着这座城市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呆板、单调和沉闷;另一方面,更需要精英文化的发达,因为精英文化才能真正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才真正意味着这座城市的品位和创造力。对深圳来说,强化精英文化意识最关键的就是要追求文化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公认并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传世文化力作。

三是实用追求与审美考量。实用是人类最基本的追求,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越低,在人类多层次追求中,实用所占的分量和比重就越大。但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任何实用的追求和生理的需要都会获得文化的内涵,即实现文化人类学家所指称的“生物需要的文化转变”。吃,不再仅仅是满足人们口腹之欲;住,也不再仅仅是满足人们遮风避雨之需,而是同时使人们获得美的享受,即出现所谓的饮食文化和建筑文化。因此,一个理想的社会,不仅要满足人们低层次的生理需要,还应满足人们高层次的具有文化意义的需要,实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一个高品位的城市,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不仅要考虑到人们的方便和实用,而且要考虑到意义的表达和审美的安排。不难发现,在一个经济起点较低而又缺乏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其文化品位不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急速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人们过分地突出了城市建筑的功能性和产品的实用性,缺乏对人们情感和精神需要的关注及其审美的考量。有专家认为,深圳的“城市标志和文化标志性建筑不突出,城市建筑的风格一般化”指的正是我们的城市景观尚未形成鲜明的风格和欠缺美学与艺术的含量。因此要提升深圳的城市文化品位,必须在重视城市功能建设的同时注重审美标准的考量,不仅要以一种实用的、科学的态度来建设城市,而且要以一种艺术的、审美的态度来设计城市。

四是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城市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与城市文化品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城市自身的文化遗存,流芳千古的人物和精神价值,以及城市自身创造的一系列文化象征与文化符号等,都具有鲜明的资本属性和资本意义。历史文化资源是一种难以复制的稀缺资源,有着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城市,往往会表现出文化的精致与厚重;而没有历史文化积淀的新兴城市,在发展的初期常常会被人们看成是经济机器和文化沙漠。当然,事情并不是绝对的,对于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如果它对历史文化只是一味地保护而缺乏创新,即不能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那传统就会成为负担,所谓的文化品位也会因为缺乏与现实的关联度而使其真善美的含量大打折扣。对于现代任何一座城市,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不仅需要文化的传承,更需要文化的创新,二者的统一才是文化发展的现实动力。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尽管外来人口占绝大多数,但它毕竟是在岭南大地上崛起的,因此,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必须首先注重对作为岭南文化构成的深圳历史文化予以保护与发掘,无论是客家民居,还是大鹏所城,抑或铁仔山古墓群等,都要倍加珍视,认真解读并揭示这些文化遗产的独特意蕴和深刻内涵。此外,还必须看到,深圳的文化势能主要不取决于地域所遗存的历史文化,而在于移民所带来的文化优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发扬和整合不同移民群体身上健康的地域文化个性和先进的文化理念,从而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城市的文化实力,增强市民的城市认同感。城市不仅是物质财富的集中地,更是精神文化的创新地。一座城市的文化实力主要取决于它的创新力,移民城市的优势正在于不同文化样式的碰撞而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条件。文化创新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理念层面,二是体制和机制层面,三是技术层面。目前,各地进行的文化创新大都从后两个层面作出设计,其实更重要的是第一个层面,因为理念的创新是更根本的创新,它决定着体制、机制和技术层面的创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样的理念当年对社会的推动力要比一项单一的技术设计大得多。理念的创新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化;从文化的角度就是将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结合而产生文化原创意识。政府对发展文化的首要职责就是为文化原创意识的培育与弘扬提供公共空间,这对于作为改革开放试验场的深圳来说更是如此。

五是文化的软实力与文化的硬实力。城市文化品位是要通过文化实力来体现的。与经济相比文化是软实力,其实文化自身根据表现形态的不同,又有软实力与硬实力之分。文化的软实力指的是与直接的经济价值相距较远主要体现为精神价值的文化力,主要包括历史文化资源、教育科技和艺术水平以及市民文化素质等;文化的硬实力则是指与直接的经济价值相距较近或能直接转化为经济价值的文化力,主要包括文化设施的水平和文化产业的实力。从文化的软实力上看,当下最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学术文化的发展。学术文化是文化的灵魂,是精英文化的主体和价值支撑。在目前深圳的文化结构中,学术文化是其软肋。而发展学术文化最需要解决的,一是强化问题意识。对学者来说,强化问题意识就是要以超前的眼光,关注学术前沿和时代的变化,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实践乃至世界变革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形成深圳学者自己的声音。二是正确处理理论与现实的关系。综合来看,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没有这种结合,学术研究就会成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的文字游戏,从而失去其生命力。但理论又要保持对现实感性材料的超越,没有这种超越就没有提升,就会陷于程式化的公文积累,不可能实现理论的创新和学术的建构。三是发展高等教育。作为高层次人才的积聚之地,大学是文明的象牙塔,是文化的发动机,是学术文化建设的平台和动力源。没有一定规模和层次的高等教育,学术文化的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从文化的硬实力上看,当下深圳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必须紧紧抓住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会将文化产业确立为深圳第四大支柱产业的地位这一大好机遇,加速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使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中的文化层次和附加值不断提高。就目前的情况看,深圳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遵循龙头带动的原则,把现有基础较好的传媒业、印刷业、广告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等骨干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提升产业等级,形成产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有必要以动漫游戏等产业为突破口,抢占先机,培育一批有发展潜力和拓展空间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群,形成新的增长点。当下要做的就是尽快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并在市场主体培育、经济扶持、人才培养、产业基地建设以及产品流通等方面尽快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必须认识到,以文化产业发展为核心的文化硬实力的增强,是提升深圳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

对广东文化的认识

6. 城市规划专业主要学习什么科目?

城市规划专业主要学习城市规划导引、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概论、居住环境规划原理等科目。
城市规划专业培养具备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展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园林游憩系统规划,并能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乡开发、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城市规划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城市规划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与城市规划学科相关的知识,具有综合分析城市问题、协调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
3、具有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 初一地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
4、经线:
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
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5、纬线:
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
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纬的划分:
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
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
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
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
10、地球的公转:
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
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初一地理知识点归纳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