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是如何养老的?

2024-05-07 09:36

1. 在农村,是如何养老的?

一、我国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
(一)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由家庭成员或家庭为老年人提供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模式,主要是从经济、生活、精神三个方面对老人进行照料。从根本性质分析,家庭养老是指由家庭各个成员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形式和养老制度。因为农村经济不发达,传统的分配方式比较单一,导致老人的老年生活缺少保障,对家庭形成很大的依赖性,于是“养儿防老”成为农村老人根深蒂固的思想,甚至成为我国老人的传统观念。迄今为止,家庭养老仍然占我国养老方式的主体地位,尽管有多种现象违背家庭养老的理念,比如老人遭到子女殴打甚至遗弃,这种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遭到媒体曝光后,必然引起了社会各种人士的议论,然后通过社会舆论的力量控制此类事件的发生,将家庭养老的发展推向正常的轨道,这不仅说明了家庭养老能促进道德伦理的规范性,更能体现出家庭养老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机构养老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在医疗设备、医疗技术等方面发展迅速,应社会及各类人士的需求,政府建立了养老机构,随后各类民办养老机构兴起,比如养老院。改革开放以来,机构养老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开始主要是为了膝下无子的老人,国家出资开办养老院,让老人能在养老院安享晚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子女面临的各种养老问题接连出现,子女无暇照顾老人、排斥老人等原因,导致老人选择进入养老,这是养老机构兴起的原因之一;然而部分老人是因为偏向于养老院的生活方式,主动进入养老机构,于是养老机构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养老机构一般分为民办和私立养老院,民办养老院是由国家出资建立并进行管理的,而民办养老院虽有国家的资金补贴,其运营模式及目的主要是以营利为目的,这里既是针对农村养老的研究,不得不考虑到农村家庭的平均经济水平,因此文中的机构养老主要指向公办养老机构。公办养老院、老年公寓等机构收取费用的标准一般是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来决定,老人身体状况好,则收取较低的养老服务费,老人身体状况差,所需的养老服务费相对较高。因此,老人的家庭经济状况间接决定了养老机构未来的发展。
(三)土地养老
土地养老是我国农业生产所依赖的主体之一。在没有许多财产积累和固定收入、没有稳定的工作时,农民只有依靠耕种土地、变卖农产品等方式来维持家庭的基本生活,于是,土地带来的收益便成为农村家庭抵御社会风险的有利保障。然而就目前农村农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农村现有劳动力的缺失、货币贬值的严峻形式,都能说明单一的土地耕种模式难以满足农村养老的需求。一方面,农村子女为了维持家庭生活选择出远门,老人劳动力薄弱或缺失,直接导致了农村土地被闲置,于是农村老年人想要依靠土地来实现养老的愿望很难实现。另一方面,我国多数农村家庭可以种植的土地数量有限,一般家庭无法通过扩大土地种植规模从而获得更多的收入,这更能阐明当代农民不可能仅仅依靠土地来实现养老目的。相反,我们应合理配置与利用土地,令其发挥更高效的作用。
二、我国农村养老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1.子女有多方面负担,无力顾及养老
老人的子女承担了多方面经济负担,如小孩上学的费用、家庭的?t疗费、住房支出的费用,老人的子女不仅承担着照顾上一代和抚养下一代的责任,还会偶尔依靠老人的积蓄维持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子女也许会面临着无法预料的风险,比如失业、疾病等各种不确定因素,这些风险随时威胁着农村家庭。另外,农村的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无法陪在老人身边并随时照料他们,于是子女会定期给老人寄一笔钱当做老人的赡养费,而通常老人会将这笔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最后,子女并不清楚老人究竟是如何使用这一笔钱,只是子女单方面认为已经尽了赡养义务,并没有更多地关注老人的精神生活。
2.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小规模家庭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从1983年开始实施,这一举措控制了中国总体人口基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农村老年人口是中国老年人的主体,预计这种状况将持续到2040年。如今,在计划生育政策下的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经开始进入老年。无论是对物质财富、感情陪伴、心灵慰藉的需求,老人能从这唯一的孩子身上获得的都是十分有限的。然而农村子女的负担不仅仅是维持家庭生计,还需将精力用于培养下一代,子女承担多方面的压力,更会导致农村家庭养老困难。
3.养老行为的规范性减弱
家庭养老保障制度包括对部分不赡养老人的子女作出相应的惩罚。而在现实的农村养老问题中,农村老人支配家庭经济财产能力的弱化使得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降低,甚至出现子女抛弃老人的现象,比如子女以外出的方式回避、不赡养老人或者虐待老人,老人本可以求助于相关部门进行调节,但出于对子女的保护意愿,老人不愿用法律程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与此同时,老人的忍气吞声纵容了子女不孝敬老人的行为,从而使家庭养老保障制度的监督功能减弱。
(二)机构养老发展缓慢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除了生理、安全等较低层次的需要,还要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层层递进,只有在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之后,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人一旦到了老年,由于生理机能的退化,社会角色和地位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老人被年轻一代看作“老弱病残”的现象,更加容易使老人产生消极情绪情感。假如养老机构没有丰富的生活形式,就会让入住的老人产生疲倦心理,情况严重时会出现老人中途退出养老的情况。曾经某BTV生活频道曝光过一个酒店式的养老院,老人入住养老院之后,由于养老院经营不善,老人的护理、饮食、安全、取暖等服务都得不到保障,导致老人只能通过司法程序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虽然问题是解决了,但这一过程却使得养老机构的信誉度在老人和子女心中下跌,这对未来发展养老机构形成了阻碍。(三)土地养老作用降低
当前,农村养老涉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老人的经济供养方面。在我国,国家除了制定相关养老保险制度,还实行了土地养老政策,即将农村土地承包给农民耕种,农民通过自己的劳动,使土地产业化,以此使农民依靠土地生活和养老。然而,对于尚且还拥有劳动力的农村老人,他们大部分人会将自己在拥有劳动力时所创造的财富用在他们的子女的身上,帮助家庭的整体发展,比如子女的婚姻、购房等,最后实现家庭的财富积累。但是,当他们正式进入老年期时,家庭的财产控制和使用权其实早已转移到了子女的手中,于是老人老年并没有经济收入,整个家庭开销也只能依靠子女,土地养老便没有发挥到很好的作用。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老人的子女大部分都选择了外出务工,国家的土地养老政策实际上成为了极少部分农村老人(尚且拥有劳动力的老人)的经济支柱,若老人因身体原因无法再耕种土地,这个时候农村土地便会大量的被闲置,农村土地养老本就是为了通过土地的耕种获得经济收入从而分担家庭经济负担,闲置的土地一方面浪费了国家的资源,又不能为老人带来更多生活保障,导致农村的土地养老政策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
三、我国农村养老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养老责任大,子女负担重
1.“421”家庭结构增加养老负担
作为中国今后几十年的主流家庭模式,所谓的421家庭结构指的是一对夫妻要赡养四位老人及一个孩子,夫妻同属独生子女,这是一种风险型的家庭结构。与此同时,随着国家人口生育率的下降,对农村老人的赡养责任给独生子女带来更多的经济压力。也是由于农村家庭重心下移,老人的子女将更多的精力、时间、金钱用于培养下一代,因此削弱了家庭养老的地位。
2.缺少对子女履行赡养义务的监督
每个家庭的子女是否履行了自己赡养老人的义务我们无从知晓,因为大多数的老人即使没有得到子女的赡养,为了维护自己家庭的名誉,也不情愿通过法定程序来保护自己,法律只是片面地将赡养老人列为子女应尽的义务,却没有有效地保障老人的权利,甚至大部分虐待老人的事件是经过媒体曝光之后才引起了社会的注意。因此,在千千万万户家庭里,老人的生活状况更需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养老机构服务简单、模式单一
1.机构养老提供的服务质量较低
相比民办养老机构的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公办养老机构的运营模式较为简单,公办养老机构不会因为市场竞争感到担忧,民办养老机构既是依靠市场生存,随时关注养老服务行业的变化,提高自身机构的竞争力,但大部分农村家庭只能承担公办类养老机构的费用,因此老人在公办养老机构享受到的服务主要是为了满足老人的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机构不能提供更多精彩的内容充实老人的内心世界,机构养老发展迟缓。
2.养老机构运行模式简单
民办机构运营本身具有竞争性质,其运营模式讲究精益求精。而公办机构养老属于公共事业,其服务对象既是老人,也偏向于普通家庭,机构内部拥有的设备、服务资源相对普通,老人享受服务的费用是农村家庭所能承担的,但是由于管理者缺乏创新意识,大部分公办养老机构的运营模式显得一成不变,使得农村老人进入机构养老的意愿减少。
(三)土地养老未实现真正养老
现如今,农村闲置土地越来越多,农村老人虽在家耕种一定的土地,由于其劳动力随着年龄的上涨而减少,老人薄弱的劳动力仅能支持他们耕种小部分的土地,相比那些年轻人的劳动力,老人已经无法通过耕种大片土地来获得农产品,只能种植面积较少的土地解决基本的生活需求,以此为他们的日常吃、喝提供资源。但是假如某一年的土地产出量变少,老人获得的回报就会相应降低,甚至形成入不敷出的局面,土地对养老的作用就会变得很微弱。另外,老人的子女?m不在身边,却也很有可能给老人带来负担,比如家中孙子辈的孩子一般会被留在家里由老人抚养,家里的整个经济来源会依靠老人的子女,子女既要抚养下一代,又要赡养老人,更会使他们力不从心。如果家庭将重心放在小孩的身上,那么老人必定会是受到忽视的一方,家庭养老的作用就会显得更加微弱,因此土地养老的功能牵制到家庭养老的功能,如果土地养老得不到很好地发展,那么也会对家庭养老形成很大的冲击。
四、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
(一)结合社会各种力量,分担家庭养老负担
1.明确职责
虽然社会、政府、家庭及个人都是养老服务的提供者,但养老问题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家庭、政府、社会三种角色的相互配合与协调,倡导一种以家庭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支柱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首先,子女个人应明确自身的责任,及时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在生活和精神上帮助老人,然后,政府及村委会应做好监督职责,分别对农村老人经济生活方面及精神方面提供帮助,联合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对不赡养老人的子女进行说服教育,必要时,采取相关的法律手段保护老人的基本权利。最后,社会的力量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宣传的力量,通过社会文化的传播,令子女应主动赡养老人的思想深入人心,为每个家庭的养老创造一种积极的氛围,另一方面则是社会舆论的力量,这样一来,虐待老人、抛弃老人的家庭就会受到社会大众的谴责,大部分子女因受不了舆论的压力,便会重视养老,重视老人,社会监督着家庭养老的同时,也促进了家庭养老的发展。
2.保障家庭经济收入
农村养老一直是整个国家及社会关注的问题,即使农村家庭经济负担重,国家财力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投入巨资进行养老,于是我们更应该关注农村家庭的基本生存能力。实际上,大部分的农村家庭属于中低收入的家庭,这类家庭的子女为了生存而选择外出打工,子女每年外出打工挣得的钱用于老人小孩的日常开销、小孩的学业费等等,余下来的钱也是所剩无几,如果这个家庭里有人遭遇到疾病,那么这个家庭的抗疾病能力会很低,若无法保障这类人的生活、健康,势必会引起整个社会乃至国家的不稳定。因此,政府一方面应分析农村每个家庭的经济收入,协调财政投入的资金,多用于保障中低收入甚至家庭成员较多的家庭,另一方面国家应调节对农村家庭的税收制度:我们通常所说的穷人与富人的税收制度是一样的,而在发达国家,低收入群体与高收入群体的税收制度的区别征税制度是非常健全的,他们将从富人身上征来的税用于中低收入家庭,保证了中低收入家庭的基本需要和发展。因此,我国应该逐步完善税收制度,扬长避短,使农村家庭能节约出一笔资金,用于家庭养老的发展。(二)多方面推行机构养老
近几年,在政府的宣传与鼓励下,养老机构开始出现在农村老人的视野中,政府宣传模式却仅限于横幅、公告等方式,导致老人对机构的服务、运营情况了解颇少,再加上老人受“养儿防老”传统观念的影响,对进入机构养老产生抵触心理。于是我们可以利用志愿者的身份让老人深入了解机构养老、接受机构养老。志愿者可以从大学的志愿者服务团里挑选,借助学生纯真的身份是为了避免老人出现害怕受骗的思想,高校志愿者通过志愿者服务团定期进入养老院,给老人们带去关怀与爱心,结合志愿者的力量让老人们相信养老机构,另一方面养老机构给予老人一天的时间,让老人免费体验养老机构的真实生活,消除老人心中的种种疑惑与担忧,为养老机构的发展打下基础。在发展机构养老的同时,政府应加强对机构的管理,努力提高机构的服务质量,加大对机构养老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制定规范的管理体制和监督措施,极大程度地刺激机构养老的发展。
(三)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部分养老金
一方面,高效地利用土地,让土地为农村家庭提供一部分养老金。针对还拥有一定劳动力的农村老人,他们虽无法种植大规模的土地来获得收益,却能在政府的政策中获得经济收入,比如现在的乡镇政府鼓励各种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大多数属于大规模种植,在种植过程中会需要一定的劳动力,于是,还拥有一定劳动力的老人可以长期做这样的劳务,工资虽比不上外出务工的子女,但能者多劳,有多少劳动力就会得到多少的回报,这样农业产业既得到了发展,又能为农村老人提供收入渠道。另一方面,发展这些农业产业是需要各个政府及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与合作,因此政府应该积极引进农业产业,才能更快地解决当代农村土地闲置的问题。

在农村,是如何养老的?

2. 什么是农村养老保险

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
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新农保试点地区,凡已参加了老农保,年满
60周岁且已领取老农保养老金的参保人,可直接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对已参加老农保、未满
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应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待符合规定条件时享受相应待遇。
一、补交农村养老保险划算吗
比较划算。
按照目前我国农村养老金的发放标准,每个月一般能领取1300左右,如果两口子都交,一个月能领取的养老金金额能达到3000元。缴纳的金额以9万元计算,每月领1300多,6年左右能回本。(这里说下,有些地方每月领取1000元左右,时间就会到7-8年才能回本。)
从这方面来看,补交农村养老保险是比较划算的。
二、农村养老保险对象的权益
1)投保人在交费期间身亡者,个人交纳全部本息,退给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2)投保人领取养老金,保证期为十年。领取养老金不足十年身亡者,保证期内的养老金余额可以继承。无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者,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的有关规定支付丧葬费用。领取者超过十年长寿
者,支付养老金直至身亡为止。
3)保险对象从本县(市)迁往外地。若迁入地尚未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将其个人交纳全部本息退给本人。
4)投保人招公、提干、考学等农转非,可将保险关系(含资金)转入新的保险轨道,或将个人交纳全部本息退还本人。

3. 农村养老靠什么?

都说现在城市机会多,赚钱难,不过,对于农村来说,机会少,赚钱更难。而且,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物价的上涨,维持一个家庭最低日常所需开支的费用也在上涨。今天,小编就以自己为例,为大家粗略计算一下在农村生活,维持最低家庭生活开支的成本是多少,仅供大家参考。


我们家一共四口人,我夫妻俩、两个孩子。基本上每个月的固定开支如下:

电费(夏季空调和家用电器用的频繁些):100元/月;

水费(现在都是用的集体安装的自来水):10元/月;

通讯费:200元/月;

煤气费:50元/月;

摩托车油费:100元/月;

孩子奶粉钱:2000元/月;

生活费:1000元/月;

人情答释费:200元/月;

其他不可预算开销:500元/月。


把上面的费用加在一起,合计是4160元。当然了,现在孩子还小,每个月的开支自然会多一些。不过,总的来说,现在在农村生活的成本的确要比以前高很多了。

算了上面的开销,下面再来估算一下我们家的务农收入:

我们家一共6亩地,每年两季,种植小麦和玉米,按照现在小麦和玉米的行情,每年靠种地的净收入有3000元,而这点钱还不足以支撑一个月的家庭开销。

当然了,除了务农之外,平常我也会出去干一些杂活,每个月累死累活的也差不多挣个5000元左右

农村养老靠什么?

4. 农村养老靠什么?

其实要想准确回答这个问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毕竟每个农村的状况不一样,开销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东西还是得看当地农村的经济状况,大家的收入的来决定的!
我们以一个目前大部分农村发展状态差不多的例子,大家可以计算一下,在农村虽说很多菜不用买,这还是比较节约的,但柴米油盐总得要买把,所以老人的话,假如仅仅靠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养老金,那真的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办法,还是得靠别人资助点,这说的是农村老人,那么在农村一个正常的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的那种,一个月多少钱可以才能够用?
大家也可以去计算一小小,一个正常的农村家庭,假如孩子要读书的话,且读的是高中,那孩子每月平均起来估计要1000元,再加上老人以及生活上的开销,总共估计要2500元,那么假如孩子不读书的话,按照400元的生活算,大人节约一点的话500元,另外其它一些开支,大约要600元,那么加起来估计要1500元。这在农村差不多可以满足生活要求了!
我们再来看一下农村老人,农村老人虽说有养老金,但是每个月那么点养老金,也是无法正常生活的,最后还是得靠子女,但是大家也清楚,子女大多的时候也是不在身边的,每个月给点老人钱来作为弥补,所以老人最后还是得靠自己!

5. 什么叫农村养老保险?

农村养老保险 ,是指以农村非城镇户籍的居民为保险对象的养老保险制度。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可携带相关材料到 户籍所在地 村委会提出参加新农保申请,并填写新型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参保登记表,选择参保缴费档次《社会保险法》第二十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 《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一条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按月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什么叫农村养老保险?

6. 在农村,是如何养老的?

有关野史记载说,雍正是康熙的第四个儿子,由于他少年无赖,酷爱饮酒、击剑,康熙对他很不喜欢。雍正于是就出亡宫外,多方结交剑客力士。雍正有生死之交13人,为首的是位僧人,武艺高妙,骁勇绝伦,甚至能炼剑成丸,藏于脑中,需用时从口中吐出,若长虹,杀人于百里之外,号称“万人敌”。第二位也是武艺精绝。他能够炼剑如芥,藏在甲缝,用时掷于空中,当者无不披靡。雍正对此二人非常佩服,常跟他们学习武功,所以也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康熙末年,圣祖康熙帝病重。雍正偕剑客数人,隐秘地返回北京。雍正神奇地窃出了康熙密诏,改“传位十四太子”为“传位于四太子”。雍正将密诏隐藏在身,进宫以后,在宫门外预布心腹。康熙宣诏大臣入侍,半晌没有一人趋进。突然间,康熙发现雍正站在床前,就恼怒地取下念珠,向他掷去。随即,康熙归天。不一会,雍正出示遗诏,以念珠为证,宣告群臣,于是继承帝位,为清世宗雍正皇帝。这段记载,有鼻子有眼,真是神乎其神,但很明显,它只能算是传闻而已,不足为信。
雍正的确是康熙的第四个儿子,他的母亲是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史籍上说,他生有异征,天表魁伟,举止端凝。正史上记载,康熙三十七年,雍正封为贝勒,四十八年晋为雍亲王,六十一年十一月,代康熙祭祀圜丘。十一月甲午,康熙病重,召雍正至于斋宫,宣诏嗣位。圣祖去世,辛丑日,雍正即位。命贝勒允禩、皇十三弟允祥、大学士马齐、尚书隆科多总理政务,召抚远大将军允禵返回京师。这是清末的正史所载。很显然,其书语多隐讳,很难让人详其始末那么,雍正究竟是如何夺得帝位、登上宝座的?
康熙帝14岁得子,在位60年,共有35个儿子。长子允是庶妃所生,没有资格立为太子。次子允礽生于康熙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是孝诚皇后的嫡子。允礽出生不久,其母不幸去世,康熙对他非常疼爱。允礽刚满周岁的时候,康熙就册立他为太子,成为法定的皇位继承人。康熙对允礽精心培养,为他聘师傅,设书室,使他熟悉古今,娴习骑术。经过几年的师授教导,允礽也确实不凡,他博通古今、精于骑射,通晓满汉文字。可是,成年后的允礽,高傲自大、恣意妄为,放荡不羁。康熙对他的智慧出众、英武超群非常欣喜认为他的才能可以君临天下;但同时对他放荡不羁、招惹是非的性格深恶痛绝。这种矛盾的心理一直在康熙的心中反复冲突,终于在立太子后33年,即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四日,下诏废去太子,将他严加圈禁。这时的康熙,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废除太子后,康熙经历了六个辗转反侧的不眠之夜,最终还是以“狂易之疾”为允礽开脱。康熙是位睿智而果断的皇帝,在事关重大的太子废立上如此举棋不定,说明他的心中有着激烈的矛盾冲突和深深的忧虑。
在康熙为允礽开脱的时候,三阿哥允祉乘机进奏,说废太子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大阿哥允禔指使喇嘛僧滥施镇魇术使其疯魔,祸根是在皇长子。于是,康熙在废太子半年以后,即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初四日,又重立允礽为太子。康熙希望经过这次警告,允初会有所醒悟。可惜,太子禀性难移,他在立为太子以后,又渐渐地故态复萌,淫欲暴戾。因此,三年以后的康熙五十一年九月,太子再度被废。康熙虽然有恨铁不成钢之叹,但他对于允初的安全还是要作认真考虑的。当时围绕着皇子的废立宫廷诸皇子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废皇子时时有被加害的危险。康熙不得不诏令侍卫,将允礽再次严加“圈禁”。
本来,如果皇储确定,宫廷中就会形成一个不可争辩的势力重心。可是在皇帝垂垂老矣的康熙末年,太子却几度废立,父皇的犹豫不决便在皇子们的心中激起了狂风巨澜。于是,他们结党树势,纷纷卷入了皇位之争。在隐隐形成的众多势力集团中,数八阿哥允禩(音si)一派最为强盛,允禩不仅拥有自己雄厚的集团势力,而且还获得了各有一定实力的允糖、允、允禵的全力支持。相比之下,雍正一派只是自成一系,到后来,愿与雍正结为死党的,也只有允祥一派的弱小势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占明显优势的允禩一派继承皇位,大清王朝的宫廷内,有可能少一些风波。然而,走上历史舞台的却恰恰是皇四子胤禛,即雍正皇帝,因此,紫禁城中,就少不了一场残暴的夺位之争。关于雍正入嗣大统的问题,众说纷纭,但是,有些史料的记载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让人接受的。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初七日,圣祖有病,于是御驾由南苑移驻畅春园。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病势加剧,丑刻,诏令急召皇四子。旋即,召皇三子、七子、八子、九子、十子、十二子、十三子以及理藩院尚书隆科多等,进至榻前,听垂危的康熙授旨:“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皇四子闻诏,策马驰至,即刻进宫康熙只告以病势日臻之故。十三日戌刻,康熙去世。皇四子恸哭不已,至于昏厥。几天以后,雍正即位,命贝勒允禩、十三阿哥允祥、大学士马齐、尚书隆科多等总理国事;召抚远大将军、十四阿哥允禩驰驿入京;旋封允禩为和硕廉亲王,封允祥为和硕怡亲王,允掏为多罗履郡王,二阿哥允礽之子弘皙为多罗理郡王。封赏的同时,雍正还幽禁了实力较强的允初和拥兵自重的允禵。允禩是雍正的劲敌,势力最为雄厚,才望也最高。雍正为什么还要对他屡加封爵,委以重任呢?这或许就是雍正的高妙之处,是雍正能够力排众势,独得宝座的原因所在。雍正工于心计,极善权谋,能恩威并重地左右对手。雍正封赏允禩正是看上了他才望最高,一方面能够获得不计旧隙,爱惜人才的美称;一方面又可化敌为友,为已所用。如果允禩因感激器重而输诚效忠,那么就可以暂时消除敌势,瓦解其党羽,然后再待机处置;如果允禩仍然心怀不满,就可以身负重任而不尽职论罪,将他处死也会是正大光明的,历史的发展果然如雍正所期望的那样。雍正四年,皇权的基业完全稳固,雍正就将封为和硕廉亲王的允禩削爵、圈禁,并赐名“阿其那”,满语为“猪”之意。后来,又罗织罪状40条,律论处死。最后,允禩因“故”卒于幽所。允糖与允禩是一样的下场:雍正元年,允糖受命出镇西宁,屡受责劾,不久以后就被削爵、圈禁,并赐名“塞思黑”,满语为“狗”之意。后又罗织罪状28条,论为死罪。最终以“腹疾卒于幽所”。这段秘史,吴士鉴有过这样的评论:“阿其那与塞思黑,煎豆燃箕苦不容。元武门前双折翼,泰陵毕竟胜唐宗”。
当然,这些记载疑点颇多,只有一部分可信。关于雍正纂位的说法,仅矫诏纂位说就有多种:一是说矫遗诏而立的。这一说流传极广,甚至还拍成了电视、录相、电影。第二种说法是,允稹的母亲与年羹尧有私,她在入宫之前就与年氏有过“密切往来”,所以她在入宫以后仅仅八个月,就生下了皇四子,即允禛。康熙驾崩,年羹尧当然就要矫诏改窜,立实际上是自己儿子的允禛入嗣为帝。第三种说法是康熙手书遗诏“朕十四皇子即缵承大统”,允禛窃得遗诏,改“十”为“于”字,由此即位为帝。与第一种说法大同小异。第四种说法认为,康熙驾崩前夕,榻前只有顾命大臣隆科多一人,遗诏“传位十四皇子”,隆科多改“十”为“于”,允禛于是即位。第五种说法,是根据雍正的《大义觉迷录》,说在康熙末年,圣祖病重,雍正进碗人参汤,于是康熙驾崩,雍正即位。第六种说法,是据《同文汇考补篇》记载,康熙六十一年,朝鲜冬至行正使全城君李混,副使左参赞李万选返回以后,给国君奏呈报告,上言“或称秘不发丧,或称矫诏袭位。内间事秘,莫测端倪,而至于矫诏则似是实状”。《李朝实录》也说:“雍正继立,或云出于矫诏。”
对雍正夺得帝位的诸种说法,孟森先生写有《清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一书,提出了质疑。孟森先生说,《清实录》、《东华录》等榻前谕立嗣君的说法,是无稽之谈,向壁虚构而已。因为其中的破绽是非常明白的。既然雍正抵达圣驾寝宫时,康熙还能口齿清楚,缕述病势,为何迟迟不将社稷大事当面托付?而且允禩、允械、允糖之辈,均重权在握,是雍正劲敌,他们都在榻前听命,只有雍正未至,这很不合情理。孟森先生还在书中,引《年羹尧奏折》等史料,指出隆科多与世宗关系不深,他的一家还是世宗的政敌,但又说世宗登基,内得力于步军统领隆科多外得力于领有重兵的年羹尧。真是疑云丛生,令人费解。这段公案还未了结,雍正如何即位,仍是一个历史之谜。

7. 农村有养老保险吗

农村缴纳新农保就有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是以保障农村居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为目的,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参保范围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保。

农村有养老保险吗

8. 农村的养老金

法律分析:省、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每人每年最低缴费补贴标准为:缴100元补30元、缴200元补35元、缴300元补40元、缴400元补50元、缴500元及以上的补60元。对参保人员的缴费补贴,省级财政目前承担20元,其余部分由市、县财政承担,市、县承担比例由各市确定。有条件的市、县可在省里规定统一补贴标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补贴,具体标准和办法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所需资金由市、县负担。
法律依据:《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 第二十五条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包括养老保险待遇支出、转移支出、补助下级支出、上解上级支出、其他支出。养老保险待遇支出包括基本养老金、医疗补助金、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病残津贴。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支付给《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实施前已经离休、退休和退职人员的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补贴。个人账户养老金包括按月支付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支出以及个人账户一次性支出。个人账户一次性支出指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由于死亡、出国(境)定居等情况下退还其本人个人账户资金额的支出。医疗补助金指按规定支付已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开支范围的离休、退休、退职人员的医疗费用。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指用于已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开支范围的参保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的丧葬补助费用及其遗属的抚恤费用。病残津贴指按国家规定标准对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参保人员发放的基本生活费。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抵扣重复领取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支出从其他支出中列支。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