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未来农村应该怎么干?

2024-05-20 06:28

1. 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未来农村应该怎么干?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启之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如何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已成为“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重大时代课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往,擘画未来,为走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疏通堵点、铺路蓄力,恰逢其时。
振兴发展:路遇六大“拦路虎”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国各地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以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农民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2020年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赢得了决战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胜利,为新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过,对照乡村振兴目标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国乡村振兴发展之路还存在着不平衡、社会共建协调推进机制尚未健全、乡村振兴活力不足等一批“拦路虎”。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突出。当前,我国还存在城乡二元体制机制,还存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真空地带”。我国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难,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经费保障水平低、主要依靠财政的现状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在帮扶政策上,部分地方还存在着贫与非贫的相对“差异”。
社会共建协调推进机制尚未健全。乡村振兴稳定的资金、用地等要素投入机制仍不健全,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依赖度过高,缺乏有效激励约束机制,金融、资本进入农业农村的意愿依然不强。同时,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供给不足,瓶颈还没有打破。乡村各类人才缺乏,乡村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和社会事业规划滞后等问题也较为突出。
乡村振兴活力不足。社会各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活力源”。但是,目前乡村振兴的各主体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社会元素进入较难。个别地方“等要靠”思想严重,“政府干、农民看”等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地方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发展缺乏有能力和活力、辐射带动农户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
产业基础薄弱。农业有品牌、有规模、有效益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综合效益需要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结构链不优,农产品供给仍以大路货为主,优质绿色农产品占比较低。农业科技投入低、创新能力不强,农产品现代化水平整体较低。

基层社会治理有待加强。农村“空心化”现象普遍,“三八”“六一”“九九”留守人员务农,一些地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比例达到75%以上。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外流的现实情境下,乡村社会结构和传统文化随之变化。在此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薄弱,行政村之间发展不均衡,乡村治理难度持续加大。在乡镇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方面,也需下大功夫。
生态短板依然突出。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但受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缺乏、生态补偿机制仍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很多乡村距“美丽乡村”仍有较大距离。
一些处于生态保护的开发区村庄,存在付出的机会成本较多,却没有得到相应政策扶持和经济补偿的问题。

蓄力改革:探索破局路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为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绘就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好图景,需要蓄力改革,以开山凿路的勇气,奋力探索突破全面乡村振兴路上的“拦路虎”。
第一,坚持党管农村优先发展战略。用党建推动乡村振兴,带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政策措施。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各地因地制宜,坚持先点后面、示范引领。层层落实推进乡村振兴。明确市县党政领导工作任务分解到基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分步督查和工作实绩考核。
第二,统筹乡村一体化规划建设发展战略。把农民增收作为乡村振兴的基本出发点。积极推动块地转化,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性权利。以提升小农户的市场化、组织化程度为目标,明确带动小农户发展、农民增收作用。市场化补齐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短板。将提升资金、教育和科技等资源下沉乡村。
第三,完善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的扶持政策体系。健全乡村振兴稳定投入保障机制。拓宽乡村振兴投入渠道,推动地方划定土地出让金用于乡村振兴的最低比例,适度放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支持有一定收益的乡村公益性项目建设。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所需配套设施用地审批程序等方式,保障乡村产业发展、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节约指标跨市区流转。完善人才流向乡村保障政策,激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返乡创业。

第四,发挥农民推动乡村振兴的主体作用。完善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加强乡村基层党建,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完成。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坚持农民乡村振兴的建设主体,增强广大农民群众推进乡村振兴的责任感。倡导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有效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第五,深化改革,融合发展。夯实农业现代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和强化支持保护体系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升发展质量,增强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形成产业链条特色明显的乡村产业体系。
第六,推动绿色生态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宜居乡村”建设行动。强化以绿色生产为主,搞好农用化肥农药投入科学化。推动将山水林田湖草、农耕文化、康养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点。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推动各类要素入乡、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

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未来农村应该怎么干?

2. 我国该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写道“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以人为本”。农村发展、关键在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做好农村的人才工作,一靠“留”,二靠“引”,三靠“用”。 “留”就是要把本土的农民留下来。最懂农村的是农民,最迫切希望农村振兴发展的也是农民。要打好“乡情牌”,念好“事业经”,让农民心甘情愿的“留下来”。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乡村产业振兴,既是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客观要求。农业产业的发展要结合自己的特色,坚持走“现代化农业”的道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切入点,加快构建以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为载体的新型经营主体,形成以点到线、以线带面的大规模辐射效应。

今年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当前,乡愁文化正逐步刺激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文旅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农村发展更要抓住这个机遇,搭乘时代的顺风车,加快文化的植入,努力实现乡村旅游由“看景点”向“品文化”的跨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必须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我们的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3. 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城乡二元结构变革是主动力。城镇化进程往往伴随着一定程度的乡村衰退。尽管我国乡村发展总体良好,但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就是要通过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在改革、转型、创新三个方面推动城乡地位平等、城乡要素互动、城乡空间共融。

具体而言,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探索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创新,确保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也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城乡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与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此外,我们要高度重视先进技术这个关键变量,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乡村的发展开辟广阔道路,使乡村的新动能加快成长,成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内生动力。

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能焕发农村生机吗?

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即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总体来看,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20字乡村振兴战略的方针,符合当前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它既是对我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推行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也是对原来提出的“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进一步明确和清晰。因而,从思想认识高度上看,它标志着我们党和政府在对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上产生了质的飞跃,推动农村发展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备并切合实际;从实践上看,它标志着我们党和政府在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活动中更加注重务实性和操作性,推动振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更加具有社会感召力和传播力。

很明显,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内容及目标相比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将新时期我国农村建设与发展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既是时代赋予新一届党中央和政府的神圣使命,也是全国广大农村地区亿万农民的殷切希望,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有理由相信,此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必将为振兴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繁荣提供巨大的动能,更能让农村焕发蓬勃生机。
当然,或许社会各界民众已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为何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虽然都是20字,但前后却有了很大变化,导致这种提法前后变化的背后到底有何原因?在笔者看来,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振兴农村战略的初级阶段,是与当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合的;当时农村经济相对落后,还有不少贫困地区的农村人口没有脱贫,因而把发展农村生产、提高人民生活富裕水平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而此次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实施振兴乡村战略,是在我国经历了十多年发展之后,综合国力有了很增强、农村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农民收入有了很大增加的新形势下提出来的,此次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意味着农村生产的发展不能再停留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初级阶段水平上,而应向推动农村产业振兴、提高农村经济增长质量的经济发展方式上转变,才能确保农村环境不因盲目追求经济增长数量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发生。今后振兴乡村战略做到既要确保农村经济增长,又不能破坏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经济振兴与环境保护的相生相融,这比原来的“村容整洁”上升了几个档次,可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增长质量、农民生活幸福指数。
另一方面,原来提出的农村“管理民主”是在当时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农村出现空心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当时只有通过“管理民主”的手段才能凝聚人心、将农村农民的思想意识统一好、引导好,不致因各种农村社会矛盾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而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治理有效”的农村社会管理方式,显然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更加进步,只有将“管理民主”上升到“治理有效”的高度,才能真正发挥农村基础党组织和农村基层政权在治理农村中的作用,才能让农村免遭各种不法社会势力及邪恶宗教组织的侵袭和危害,才能让党的领导占居农村的绝对地位,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占据农村的主导地位,农村社会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而从党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前后方针政策变化上,可以看到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党和政府会在扶持农村的政策上有较大的变化,人、财、物都会向农村地区有更多的倾斜,具体说可能会有四方面变化:
首先,会有更多的新兴产业项目和扶贫项目到农村地区落户,带动农村地区的就业增长和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让大量农村年轻人实现当地就业,将精壮劳动力留在农村,消除农村产业萎缩和人口萎缩,这对农民是件大喜事。
其次,将有更多的财政扶持资金向农村倾向,还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和金融资金向农村地区延伸,支持“三农”产业项目发展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激活农村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让农村地区增强造血机能。广大农民朋友应充分做好思想准备,将有发展潜力的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开发出来,向财政申报扶持资金,向银行申请贷款支持。同时,农村生活面貌将发生巨大改变,有更多的农民实现精确脱贫,过上富足生活,农民生活质量将有质的飞跃,让每一位农民都能安居乐业,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红利。
第三,农村基层公务员队伍将补充更多年轻的、有专业知识、懂经济、愿意到农村施展抱负的精干人员,提高农村行政机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也会激励农村基层公务员努力学习经济知识,提高驾驭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为实施振兴乡村战略提供坚实的行政经济人才保障;更会让农村行政机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彻底成为历史。
最后,将会构建更高效有序、更现代化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各级党组织会将年轻、有奉献意识、有责任感、讲党性、有组织原则的农村能人吸引到党组织中来,让其肩负振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使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将更加突出,地位也将更加巩固;农民的政治觉悟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也会得到空前高涨,一切社会不法势力及邪恶组织在农村没有藏身之地,农村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都将出现发生根本性好转。到时,农村社会将更加稳定,农民生活将更加安全。

5. 什么是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是主席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中央一号文件,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原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什么是乡村振兴战略?

6. 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针对种植者搭建的服务体系
围绕着种植者,包括专业的种植大户、种植公司以及普通农户,建立的一套线上线下立体服务体系。种植者只需注册成为会员,丰信农业即根据种植者要求提供个性化种植方案、农资代购、农事提醒、农技指导等全面服务。种植者只需要按指导去干农活,种地变得简单省心。
2、成熟开放的线下服务体系
将多年打造成熟的线下服务体系开放给农村创业者,协助农村创业者在家门口轻松创业,共同服务好种植者。原来需要由专业农技人员从事的服务工作,在丰信模式中,普通农户即可胜任,大幅的提升了运营效率、降低了成本。
3、乡村振兴社员网模式
以“互联网+精准扶贫+农产品上行”为切入点,通过对接农产品上行促进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有效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脱贫、致富,这是对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成功践行。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原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7. 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促进农林牧渔业和种业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发展 “互联网+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
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改革。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建立新增耕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所得收益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和支持乡村振兴。
3、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稳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厕所革命”。促进农村移风易俗。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扩展资料
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力度,有利于建设生活环境整洁优美。
2、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有利于增进农民福祉,让亿万农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乡村振兴战略

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8. 如何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乡村振兴的实施是为了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增强乡村吸引力,构建新时代乡村可持续发展机制。历史上,乡村的富庶是我国盛世历史的标志。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乡村的地位与作用,乡村振兴与复兴也体现了我国农村在实现中国梦伟大征程中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2、“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发展总体要求,这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有利于助力农村高质量脱贫,助推农民致富增收。

3、当前我国乡村存在着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生活条件落后等现象,发展经济要求一体化,农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是不能忽略的。

4、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立足于乡村的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注重发挥乡村的主动性,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建立更加可持续的内生增长机制,也确立了全新的城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