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倒拔垂杨柳是什么梗

2024-05-21 01:39

1. 林黛玉倒拔垂杨柳是什么梗

相信很多微博或者B站的朋友,最近应该都有了解到林黛玉倒拔垂杨柳这个梗,但是对于梗的含义可能还不太清楚。那么林黛玉倒拔垂杨柳是什么梗呢?下面我就为大家带来了林黛玉倒拔垂杨柳梗的来源介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林黛玉倒拔垂杨柳是什么梗?     
    最初起源于微信群传出的一张:黛玉葬花图  
   
         
   
    然后网友闲聊调侃到,说这不是葬花是倒拔垂杨柳。  
   
         
   
    接着就有人说:“再来个西施浣纱误杀龙宫三太子,贵妃醉酒大闹蟠桃宴哇”  
   
    “女儿国国王对唐三藏说,取经取经,取的甚么鸟经,待洒家打下灵鹫山,经书随你要多少便取多少,手持两把大爹,直直劈开雷音寺大门,唬的那燃灯关门,弥勒闭户,甚么三菩萨四金刚五百罗汉四散奔逃。话说如来早已吓得躲在莲花座下,瑟瑟发抖,女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大殿上。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奴家始投胎女儿国,做到国王,一统天下,也不枉了叫做镇天西!你是个吃素的和尚,狗一般的人,也叫做西天佛祖!你如何强骗了唐三藏?!’”  
   
    “女王进了藏经阁,胡乱捡了三五百千经书,使幔帐兜了。又嫌三藏聒噪,也一并塞进去,结了个三人多宽两人高的包裹,单手拖着走了”  
   
         
   
    有人对这张画予以抨击,说是认为画师毁了他们心目中的林黛玉。因为林黛玉在我们的心中,形象通常都是比较柔弱的一个女子,但是画师画出这种林黛玉抱着树倒拔垂杨柳的画,确实有点不太尊重国学名著了。  
   
    但也有人认为,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一些二次元圈的人关注《四大名著》,其实无可厚非。  
   
    其实这种“联动”梗在B站是比较常见的,像什么三国演义、西游记之类的名著,经常被B站的网友们做成鬼畜 视频 ,而且原版视频的播放量和评分都是非常高的。

林黛玉倒拔垂杨柳是什么梗

2. 林黛玉倒拔垂杨柳什么梗

意思是低调有实力。原句为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是说花和尚鲁智深在庙里打扫,另外两个僧人以为他没实力,想欺负他。一天,某物掉到树上,拿不下,鲁智深抓起柳树,连根拔起。后被网友改为林黛玉倒拔垂杨柳,意思是说某个人看上去很薄弱没能力,实际上是调低而很有实力。             
                  
  林黛玉倒拔垂杨柳意思是低调有实力。原句为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是说花和尚鲁智深在庙里打扫,另外两个僧人以为他没实力,想欺负他。一天,某物掉到树上,拿不下,鲁智深抓起柳树,连根拔起。后被网友改为林黛玉倒拔垂杨柳,意思是说某个人看上去很薄弱没能力,实际上是调低而很有实力。

3. 林黛玉倒拔垂杨柳下一句是什么?

就这一句,没有的下一句。
这是网友的恶搞小说,讲的是林黛玉和姐妹们一起吟诗,因为林黛玉有哮喘对柳絮过敏,就对姐妹说不如把柳树给拔个干净。说完以后,林黛玉就跑到柳树面前抱着柳树把柳树给拔了起来。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人物,她因为自小多病,被称为“病美人”,网友只是想以这样的梗来希望林黛玉对命运进行反抗,不要墨守成规。
林黛玉和贾宝玉自小认识,青梅竹马,但是最后却因为贾宝玉、薛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对于这样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美女来说,她的命运很可悲。

林黛玉的人物性格和特点
1、性格:敏感、细心、淡泊、真实、易伤感,绝顶聪明,悟性极强,自尊自爱,多愁善感。
2、特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林黛玉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容易感到寂寞,害怕孤独;不轻言放弃,但有时过于顽固, 感情丰富。
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身魂,荣府幺女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

林黛玉倒拔垂杨柳下一句是什么?

4. 林黛玉倒拔垂杨柳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选自于《水浒传》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鲁智深为了收服一众泼皮,用左手向下搂住树干,右手把住树的上半截,腰往上一挺,竟然将杨柳树连根拔起。不是林黛玉哦,弱女子拔不动啊


5. 《红楼梦怪谈之林黛玉倒拔垂杨柳》

        却说那林黛玉自来体弱,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三岁时,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这黛玉去出家,林如海夫妇固是不从。和尚道:“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如海夫妇听他说得这样重大,忙请教其端。和尚又说:“他身上自有一段因果。若不出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如海夫妇听得此言,不由不信,忍痛舍了黛玉与这和尚去出家。和尚便说一声“走罢!”,携黛玉飘飘而去。如海夫妇日夜思念,那贾敏更是哭个死去活来,又遣人各处访寻,那讨音信?虽悔得肠断,终是无可奈何了。
  
         黛玉虽随了和尚去,究竟不舍父母,常暗自垂泪。那和尚怜他幼小,细心劝慰,又恐他为凡俗所羁,叮嘱他坚心修道。因知他须历一番造化,便不曾叫他剃度。黛玉每日习字焚香,讲经论道,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那和尚又教他一些拳脚功夫,责他勤加练习。黛玉本是个心较比干多一窍的,几个春秋下来,便将些因果缘法、文武洒扫都学成了,又出落得身姿俊美,风流婉转。
  
         一日,那和尚忽将黛玉唤至身前坐下,缓缓道:“当日化你出家,因你身上有段因果该当了结,偏你生来体弱多心,若径自去了,不免落个泪尽而亡。今你既习得缘法,身强体健,自当说此缘故与你。那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颗,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便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黛玉听及此,心下早已明白。和尚见他神色,便不再赘言前事,只说道:“你既已知晓因果,自当前去历世了结。度你这一遭,可免你泪尽之苦。你自去罢。”黛玉感激,垂泪拜别,便自家去。
  
         那林如海一见黛玉,不由又悲又喜,大哭道:“我的儿!那曾想今世还能得见!”一把将黛玉搂入怀中,哀戚道:“可怜你母亲,却再见不着你了!去岁他……一病去了!”黛玉大惊,恸哭个不住。林如海忙解劝:“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见黛玉出落得果与幼时不同,又转悲为喜道:“那和尚倒不曾欺我!”父女相见,自是说不完的体己话儿不提。
  
         林如海重获黛玉,喜不自胜,忙差人至都中报贾府。贾母闻言大喜,一面又深怜黛玉多舛,恐因母亲早逝无人依傍,忙不迭遣了男女船只来接。林如海那里舍得,又不忍拒,颇自为难。黛玉自知一段因果难免,便宽慰父亲道:“外祖母一片心,我去住上一住,便回来的。”于是洒泪拜别,带了丫鬟婆子,随荣府来人登舟而去。
  
         黛玉进了荣府,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倒比嫡亲的孙女还放在心上。众人不敢轻慢,又见他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加之神采飞扬,进退有度,更是小心伺候,半点疏忽不得。宝玉和黛玉二人亲密有爱,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合意顺,略无参商。
  
         不想那王夫人的姊妹薛姨妈忽带了子女进京来,寄住荣府。那薛姨妈之女宝钗,年岁虽大宝黛众人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深得人心。又过了几日,竟传出些什么“不离不弃,芳龄永继”“金玉良缘”的话来。
  
         时值暮春之际,柳花飘舞,众人便商议结起诗社,以柳絮为题,限出几个调来填词。史湘云填得一首《如梦令》: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黛玉看毕,笑道:“好,也新鲜有趣。我却不能。”宝玉作了些,又自己嫌不好,都抹了,要另作。众人要看探春的《南柯子》,却还只得半首: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宝玉见没完时,倒动了兴,乃提笔续道: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众人笑道:“正经你分内的又不能,这却偏有了。纵然好,也不算得。”说着,又看宝钗的。这一首《临江仙》道是: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众人拍案叫绝,都说:“果然翻得好气力!”
  
         又看黛玉的。黛玉抿嘴笑道:“难为你们作出这许多词来。我却不喜柳树,尤是春日风起,柳絮纷飞,最是可恶。依我看,倒是拔了干净。但少不得也诌出几句《唐多令》来。”众人欲瞧时,却见纸上空无一字。黛玉笑道:“我念与你们罢。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毬。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
  
         黛玉一面念,一面袅袅婷婷走至一株柳树前,细瞧起来。众人也不知他卖的什么关子,兀自等着听下文。却见黛玉微微一笑,略弯了身子,右手向下,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柳树带根拔起!柳絮直如雪般飘作一片。众人唬得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黛玉悠悠念道:“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让俺留!!!”
  
         半晌,众人齐喝彩道:“林姑娘好文采!林姑娘好本事!”
  
         说来也奇,自那日起,什么“金玉良缘”好似销声匿迹一般,再没听闻。

《红楼梦怪谈之林黛玉倒拔垂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