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承兑汇票如何控制风险

2024-05-06 18:24

1. 银行承兑汇票如何控制风险

但是,随着银行承兑汇票的广泛应用,利用银行承兑汇票做案在票据案件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使有关各方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了银行承兑汇票的信誉。因此,如何有效防范票据风险,维护金融机构的正常经济秩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银行承兑汇票风险产生原因
银行承兑汇票风险产生有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票据法规不尽完善,《票据法》和《支付结算办法》等有关票据的法律法规虽对银行承兑汇票做出了相关规定,但不是很详尽,使银行会计结算人员在具体操作中难以把握,贴现和再贴现业务中涉及银行承兑汇票的法律法规相对较少。
与日益发展的票据市场相比,相关制度建设滞后。虽然人民银行陆续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但在具体业务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无据可依。
金融机构内控制度不严密,银行会计结算部门没有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票据风险防范等内控制度,票据在前台受理后便不再作检查,或只流于对票据金额与票据数量的核对,因而造成了潜在的票据风险隐患。
相关业务人员业务素质低,风险防范意识差。目前,银行承兑汇票风险是来自多方面的,有市场风险,有信用风险,还有操作风险。另外,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工作人员主观武断,个别员工识假辨假能力差,违规操作造成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
防范银行承兑汇票风险建议
根据银行承兑汇票的特点,为有效防范银行承兑汇票风险,笔者建议,采取以下风险防范措施:
尽快补充、修订有关票据法律法规,完善对贴现、再贴现业务中有关银行承兑汇票的规定,同时制定详尽的有关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操作规程,加强制约。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和约束机制,按有效性、审慎性、全面性、独立性和及时性原则,建立完整的内控机制,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建立一整套的防御体系,尤其应从签发汇票的环节上控制承兑风险。
强化银行会计结算内部控制系统。银行承兑汇票的签发、审查、临柜复审等都涉及会计结算部门。因此,应加强银行会计结算部门独立防范风险能力,在搞好会计核算的同时,充分发挥检查监督作用,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作为一项重点业务进行检查,及时堵塞漏洞,防止和杜绝经济案件的发生。应加强对空白银行承兑汇票的管理,专人保管,明确责任,全面实现计算机签发汇票。
配合强化内部控制,启动防范风险的“人心工程”。这里所谓的“人心工程”主要是对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和职业操守教育。管理者首先要把好行员的教育关,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自觉抵制畸形物质欲望的浸入和渗透。其次,把好人事关,包括人员控制关,人员监察关。再次,应加强领导与行员、行员与行员间的交流沟通,尽量为员工排忧解难,满足员工们的一些正常合理要求,努力改善工作环境,搞好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为规范票据市场秩序,各地人民银行要与当地银监局协作,加大宣传和指导检查力度,加强对商业汇票业务的合规性检查,强化对不规范办理票据行为的查处力度,建立对违规票据行为定期通报及处罚制度,切实维护商业票据的信誉,保证票据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总之,只要银企密切协作,相互配合,从引发各种票据风险的根源上寻求控制,就能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也一定能促进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健康稳健运行。
(南方财富网SOUTHMONEY.COM理财频道)
(责任编辑:张小清)

银行承兑汇票如何控制风险

2. 承兑汇票时的风险防范

1、风险防范措施:根据“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严格按规定审查承兑或者贴现申请人的资格、资信与经营状况。并且按规定对申请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客户收取合理的保证金,落实相应的担保措施。
2、会计签发时,严格审查银行承兑汇票所需资料的完整性,如果要求承兑申请人提供承兑申请书、审批书与购销合同等。临柜复审时,认真审核银行承兑汇票的内容。
3、严格审查汇票的真实性、可靠性。包含汇票记载的要素是否合法、规范,背书是否连续,凭证、压数、印模是否真实可靠,和汇票相关的商品交易是否合法等。
4、强化银行内部管理,严格执行信贷、会计、计财三部门会审、主管行长审批制度。做好宣传培训,增强经办人员的业务素质,对企业也要做好票据的宣传、解释工作。
一、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的区别
承兑人不同,决定了商业承兑汇票是商业信用,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信用。银行承兑汇票一般由银行签发并承兑,而商业承兑汇票可以不通过银行签发并背书转让,但在信用等级和流通性上低于银行承兑汇票,在银行办理贴现的难度较银行承兑汇票高。
二、商业承兑和银行承兑的优点
商业承兑票据:
商业承兑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超过
6
个月;商业承兑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汇票到期日起
10
天;商业承兑汇票可以背书转让;商业承兑汇票的持票人需要资金时,可持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适用于同城或异地结算。
银行承兑汇票:
对于卖方来说,对现有或新的客户提供远期付款方式,可以增加销售额,提高市场竞争力。对于买方来说,利用远期付款,以有限的资本购进更多货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营运资金的占用与需求,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相对于贷款融资可以明显降低财务费用。

3. 商业承兑汇票的风险防范

1、尽可能只接受有良好商业信用的大型企业的商业承兑汇票,或是接受关联企业的商业承兑汇票,不接受商业信用无保障的客户开具的商业承兑汇票;
2、商业承兑汇票的承兑期不能太长,由于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经营风险无时不在,对客户未来的商业信用无法预期;
3、要求客户出具见票即付的商业承兑汇票;
4、对于经过背书的商业承兑汇票,可以先行向票据付款人提示付款并获得对应款项,然后再向客户(其票据法上的身份是出票人或者背书人)发货;
5、对于客户出具的远期商业承兑汇票,可在发货前向开展相关业务的商业银行进行贴现,贴现的条件是放弃追索权;
6、要求客户出具由银行加贴保贴函的商业承兑汇票,可在发货后再行向出具保贴函的银行进行贴现。
一、商业承兑汇票保兑函范本
致持票人::
兹有我公司旗下企业:有限公司签发并承兑的商业承兑汇票合计笔,金额合计为人民币:万元(¥万元)。商业承兑汇票信息如下:
附:商业承兑汇票清单:单位:万元
我公司自愿为上述商业承兑汇票提供保证担保;保证该商业承兑汇票的真实、合法、有效,具有真实、合法的商品交易背景,并保证承兑人在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日无条件支付足额票款。否则,我公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我公司保证:在持票人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日,承兑人不能足额兑付票款时,我公司将无条件地支付该商业承兑汇票的全额款项。
保证期限:自年月日至持票人全部收回该笔商业承兑汇票票款为止。兑付时间:自年月起任何时间来我公司兑付。
保证范围:本次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本金、利息、违约金及贵公司实现债务的一切费用(如诉讼费、律师费、保全金、执行费、差旅费等)。
(注):如有纠纷,双方可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持票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请诉讼。
法人代表(签字)
(公章):
年月日
二、商业承兑汇票中的票据行为
承兑是一种附属票据行为,它以出票行为的成立为前提,承兑行为必须在有效的汇票上进行才能生效;承兑是汇票付款人做出的,表示其于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承兑是一种要式法律行为,必须依据票据法的规定作成并交付,才能生效;承兑是持票人行使票据权利的一个重要程序,持票人只有在付款人作出承兑后,其付款请求权才能得以确定。
付款人承兑商业汇票,应当在汇票正面记载"承兑"字样和承兑日期并签章。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应在承兑时记载付款日期。在实务中,商业承兑汇票的承兑文句(即"承兑"字样)已经印刷在汇票的正面,例如"本汇票已经承兑到期无条件付款"、"本汇票已
经承兑,到期日由本行付款"等,无须承兑人另行记载,承兑人只需在承兑人签章处签章并在承兑日期栏填明承兑日期即可。
付款人承兑商业汇票,不得附有条件。承兑附有条件的,视为拒绝承兑。
背书是指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商业承兑汇票的持票人将票据权利转让给他人或者将一定的票据权利授予他人行使时就必须以背书的形式来进行。

商业承兑汇票的风险防范

4. 承兑汇票的风险防范

风险防范措施:根据“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严格按规定审查承兑或者贴现申请人的资格、资信与经营状况。并且按规定对申请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客户收取合理的保证金,落实相应的担保措施。会计签发时,严格审查银行承兑汇票所需资料的完整性,如果要求承兑申请人提供承兑申请书、审批书与购销合同等。临柜复审时,认真审核银行承兑汇票的内容。 严格审查汇票的真实性、可靠性。包含汇票记载的要素是否合法、规范,背书是否连续,凭证、压数、印模是否真实可靠,和汇票相关的商品交易是否合法等。 强化银行内部管理,严格执行信贷、会计、计财三部门会审、主管行长审批制度。做好宣传培训,增强经办人员的业务素质,对企业也要做好票据的宣传、解释工作。

5. 银行承兑汇票如何控制风险

近年来,银行承兑汇票作为一种支付结算工具对加速资金周转和商品流通,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受到了银企双方的共同青睐。但是,随着银行承兑汇票的广泛应用,利用银行承兑汇票做案在票据案件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使有关各方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了银行承兑汇票的信誉。因此,如何有效防范票据风险,维护金融机构的正常经济秩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银行承兑汇票风险产生原因
银行承兑汇票风险产生有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票据法规不尽完善,《票据法》和《支付结算办法》等有关票据的法律法规虽对银行承兑汇票做出了相关规定,但不是很详尽,使银行会计结算人员在具体操作中难以把握,贴现和再贴现业务中涉及银行承兑汇票的法律法规相对较少。
与日益发展的票据市场相比,相关制度建设滞后。虽然人民银行陆续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但在具体业务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无据可依。
金融机构内控制度不严密,银行会计结算部门没有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票据风险防范等内控制度,票据在前台受理后便不再作检查,或只流于对票据金额与票据数量的核对,因而造成了潜在的票据风险隐患。
相关业务人员业务素质低,风险防范意识差。目前,银行承兑汇票风险是来自多方面的,有市场风险,有信用风险,还有操作风险。另外,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工作人员主观武断,个别员工识假辨假能力差,违规操作造成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
防范银行承兑汇票风险建议
根据银行承兑汇票的特点,为有效防范银行承兑汇票风险,笔者建议,采取以下风险防范措施:
尽快补充、修订有关票据法律法规,完善对贴现、再贴现业务中有关银行承兑汇票的规定,同时制定详尽的有关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操作规程,加强制约。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和约束机制,按有效性、审慎性、全面性、独立性和及时性原则,建立完整的内控机制,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建立一整套的防御体系,尤其应从签发汇票的环节上控制承兑风险。
强化银行会计结算内部控制系统。银行承兑汇票的签发、审查、临柜复审等都涉及会计结算部门。因此,应加强银行会计结算部门独立防范风险能力,在搞好会计核算的同时,充分发挥检查监督作用,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作为一项重点业务进行检查,及时堵塞漏洞,防止和杜绝经济案件的发生。应加强对空白银行承兑汇票的管理,专人保管,明确责任,全面实现计算机签发汇票。
配合强化内部控制,启动防范风险的“人心工程”。这里所谓的“人心工程”主要是对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和职业操守教育。管理者首先要把好行员的教育关,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自觉抵制畸形物质欲望的浸入和渗透。其次,把好人事关,包括人员控制关,人员监察关。再次,应加强领导与行员、行员与行员间的交流沟通,尽量为员工排忧解难,满足员工们的一些正常合理要求,努力改善工作环境,搞好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为规范票据市场秩序,各地人民银行要与当地银监局协作,加大宣传和指导检查力度,加强对商业汇票业务的合规性检查,强化对不规范办理票据行为的查处力度,建立对违规票据行为定期通报及处罚制度,切实维护商业票据的信誉,保证票据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总之,只要银企密切协作,相互配合,从引发各种票据风险的根源上寻求控制,就能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也一定能促进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健康稳健运行。
(南方财富网SOUTHMONEY.COM理财频道)

银行承兑汇票如何控制风险

6. 对于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如何降低

阿里票据专家分析,现代企业间的信用是直接和商品的生产、流通过程相联系的,往往以垫支的形式彼此提供商业信用。一方面表现为欠债,另一方面表现为放债,即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随着近年来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票据这种具有支付功能、信用功能、融资功能的信用工具被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公司客户采用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作为结算方式,这也直接导致企业期末应收票据结余量相应增加,应收账款回收风险是企业未来财务风险可能涉及的一个方面。
对于小企业来说,结算时应严格限定选择银行承兑汇票而不是商业承兑汇票,这样有利于把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降至最低。事实上,对于收到了大企业开出银行承兑汇票的小企业来说,这些票据的最终付款风险转由银行承担。这样小企业可以将这些票据变为即期的现金收入,既让财务状况得到实质改善,又提高资金周转率,便利资金周转。

7. 商业承兑汇票风险怎么防范

(一)是检验票面记载事项。
1、表明“汇票”的字样;2、无条件支付的委托;3、确定的金额,中文大写与数码同时记载并保持一致;4、付款人姓名;5、出票日期;6、出票人签章;7、有“不得转让”的字样。
(二)是到出票方查验
1、出票人签章必须真实有效;
2、票据上的合同存在真实货物交易,并已履行到位。即便有出票方的商业承兑保函,也强调要履行相关的合同。
(三)是到出票方开户银行查验
1、汇票、汇票专用章、密押必须与在银行预留的一致;
2、汇票在有效期内;
3、出票人应为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并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
以上验票事项只要有不符合条件的,您的商业承兑汇票均有可能系无效,导致资金“打水漂”,必须慎之又慎,谨防上当受骗。
一、商业承兑汇票可能会面临的风险
1、放开贸易背景审查,可能引发法律风险
《票据法》规定,票据的发行、取得和转让应具有交易关系和债权的真实关系;《支付结算办法》规定必须对票据贸易背景的审查;《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15]203号,简称“203号文”)明确票据承兑和贴现要审查能证明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各种凭证。在司法实践中,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取得和转让在诉讼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并有败诉风险。在现行政策背景下,放开票据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容易增加非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融资,并产生法律风险。
2、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票据市场交易,可能引发交叉市场风险
224号文规定,除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外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主体可以开展电票转贴现、提示付款等业务。在分业监管的背景下,信托、基金等非银机构的票据交易难于实现监管穿透,基于规避监管的目的,银行系统的票据风险可能传递至非银系统,引发交叉金融市场风险。
3、商业承兑汇票的普及加大了信用风险
商业承兑汇票已逐渐成为资信度高的企业的零成本融资工具。由于没有严格的审查和监管,完全以商业信用为基础,在当前国内信用环境不完善的背景下,商业承兑汇票存在巨大的信用风险。此外,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经营风险无时不在,未来的商业信用无法预期,电子商票的承兑期延长至一年,也加大了信用风险。零成本融资还促使企业不考虑自身的资本实力、盲目承兑和债务扩张,甚至开具虚假交易背景的商业承兑汇票。
4、商业承兑汇票的商业信用风险可能向银行系统传导
商业承兑汇票在市场上接受度不高,如果承兑人或持票人获得银行授信保贴额度,可以持银行出具的保贴函在汇票到期前向银行申请贴现。然而,商票保贴的信用风险敞口总量较难统计,即使是监管部门,商票授信信息也较难获得。贷款额度受限的企业,还可以通过商票保贴变相获得更多贷款。由于现行的票据法规不完善、银行规避监管的驱动等原因,使得商业承兑汇票的风险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导致银行兜底买单。
5、内外部欺诈等道德风险难以防范,致使商业承兑汇票案频发
2016年,银监会通报了不法分子冒用龙江银行办理6亿元商业承兑汇票贴现、转贴现风险事件,宁波银行爆出32亿元涉嫌违规票据业务,苏州银行招股书披露了涉及4.5亿元的商票贴现纠纷。票据风险事件频发,反映了银行风险管理的漏洞及监管制度的不完善。这类票据案件主要发生在开票或贴现环节,虚假交易背景或伪造票据到银行申请贴现。作为票据业务的管理机构,央行很难对企业及其票据业务进行有效的监管,尤其是企业开具的商票,无法在源头上审查交易背景真实性。

商业承兑汇票风险怎么防范

8. 怎么预防商业承兑汇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