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卫星仅仅是个噱头呢还是骗局?

2024-05-08 22:28

1. 量子卫星仅仅是个噱头呢还是骗局?

 量子卫星仅仅是个噱头呢还是骗局?, 量子卫星是真的还是假的?  量子通讯卫星是一种传输高效的通讯卫星,彻底杜绝间谍窃听及破解的保密通讯技术,抗衡外国的网路攻击与防御能力。
  量子讯号从地面上发射并穿透大气层———卫星接收到量子讯号并按需要将其转发到另一特定卫星———量子讯号从该特定卫星上再次穿透大气层到达地球某个角落的指定接收地点。
  量子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之一,其主要科学目标是借助卫星平台,进行星地高速量子金钥分发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广域量子金钥网路实验,以期在空间量子通讯实用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空间尺度进行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开展空间尺度量子力学完备性检验的实验研究。
  2016年8月,中国科学家将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这有朝一日或许有助于建立一个极其安全的全球通讯网路。[2]  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正式命名为“墨子号”。
  2016年8月16日,中国造量子卫星发射成功!
   
  2016年8月16日01时40分,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导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墨子号”是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中首批确定立项研制的4颗科学实验卫星之一,它的成功发射和在轨执行,不仅将助力于我国广域量子通讯网路的构建,服务于国家资讯保安,还将开展对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空间尺度实验检验,加深人类对量子力学自身的理解。
  首发时间编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量子资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主任潘建伟说,中科院“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当时预计是2016年7月发射,这既是中国首个、也是世界首个量子卫星。
  该卫星的发射将使中国在国际上率先实现高速星地量子通讯,连线地面光纤量子通讯网路,初步构建量子通讯网路。 “京沪干线”大尺度光纤量子通讯骨干网工程于2016年下半年交付。
  这一工程将构建千公里级高可信、可扩充套件、军民融合的广域光纤量子通讯网路,建成大尺度量子通讯技术验证、应用研究和应用示范平台。[6]
  2016年8月英媒称,中国科学家将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这有朝一日或许有助于建立一个极其安全的全球通讯网路。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8月3日报道,这个重达1300磅(约合590千克)的航天器中,含有一块能够产生纠缠光子对的晶体,这些光子对将被发射到中国和奥地利的地面卫星接收站中,从而形成一个“金钥”。
  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该卫星计划于2019年8月晚些时候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发射。如果这一为期两年的研究任务的初期实验能够获得成功,那么可能很快就会再发射多颗卫星。
  研究人员正在努力证明粒子即使相距极远——该研究的实验距离约为750英里(约合1200公里)——也能保持纠缠。
  此前为证明量子通讯所做的研究显示,这一距离最长为180英里出头。现在科学家们希望,太空中的光子传播能够将这一距离变得更长。
  《自然》杂志解释道,通过空气和光纤时,光子会被分散或吸收,这给脆弱的量子态的保持带来了挑战。但光子在太空中的传播却更平顺。
  实现此等距离的量子通讯将使建立安全的全球通讯网路成为可能,通讯双方能够使用一个共享的金钥进行交流。
  在量子物理学中,纠缠粒子即使相隔极远,也会保持相互连线。因此,其中一个粒子的动作会影响另一个粒子的行为。如果某个人试图在一端窃听,那么另一端就能检测到这种通讯干扰。
  该研究任务为期两年。在此期间,中国研究人员将进行贝尔测试,以证明在这样一种超远距离下,纠缠依然存在。
  此外,据英国《自然》周刊报道,中国人还将尝试“隐形传送”量子态,即在一个新位置重建某个光子的量子态。
  中国的这项实验将尝试创造出一种高效可靠的量子隐形传态方法。研究人员说,实现了量子隐形传态后,便能制造出一种解析度极高的望远镜。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物理学家保罗·奎亚特说:“你不仅能看到那些行星,理论上来说,还能看清木星卫星上的车辆牌照。”奎亚特参与了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专案。
  这个中国航天器的首项任务便是将光子对发射到北京和维也纳的地面接收站中,从而形成金钥。但是,随着研究工作的进行,这颗卫星可能很快便会迎来其他卫星的加入。[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家陆朝阳告诉《自然》周刊:“如果首颗卫星表现不错,中国肯定会发射更多。”若要建立一个连线全世界的通讯网路,大约需要部署20颗卫星。
  量子卫星是采用诱骗态还是纠缠态  是运用的量子纠缠原理,一对耦合的光子,测量其中一个光子的自旋,就会知道另外一个光子的自旋,用这个原理来传输资讯。
  求解,碳板是真的比TPU好太多还是仅仅是个噱头  这都不是一个材料,各有各的好处,也要看试是用在哪些地方,估计用途都是不同的。  碳板主要用于混凝土梁抗弯、抗剪加固,混凝土楼板、桥板加固补强、混凝土、砖砌体墙,剪刀墙补强,桥墩、桩等柱加固补强,烟囱、隧道、水池、混凝土管等加固补强。  而TPU相对来说用的就比较广泛了。
  量子卫星多少米的高空  距离地面约500公里。  以下摘自某新闻:“官方通讯社新华社的一篇报道称,在进入距地面约500公里高的轨道后,这颗卫星预计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
  量子卫星升空,中国量子计算还远吗  量子通讯卫星是一种传输高效的通讯卫星,彻底杜绝间谍窃听及破解的保密通讯技术,抗衡外国的网路攻击与防御能力。  量子讯号从地面上发射并穿透大气层———卫星接收到量子讯号并按需要将其转发到另一特定卫星———量子讯号检验的实验研究。[1]  2016年8月,中国科学家将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这有朝一日或许有助于建立一个极其安全的全球通讯网路。[2] 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正式命名为“墨子号”。
  量子卫星到底有多nb?  
   量子卫星没有任何好处 ,只不过是浮躁的所谓专家学着忽悠强国 *** 骗取金钱的工具而已。 大家都知道光量子通讯主要基于量子纠缠态的理论,使用量子隐形传态(传输)的方式实现资讯传递。根据实验验证,具有纠缠态的两个粒子无论相距多远,只要一个发生变化,不受四维时空的约束,另外一个也会瞬间发生变化,利用这个特性实现光量子通讯。  
  传统卫星通讯的使用是因为微波无法穿越障碍物,需要在中间无阻碍的空间传输的。
  量子通讯既然是不受四维时空的约束就没有必要使用卫星。
  中央空调变频与否仅仅是一个噱头吗  中央空调变频应该不是噱头,中央空调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按不同的需求量及时调整执行功率,这时变频的功能就功不可没了。
  量子卫星到底有多牛  搞量子通讯的又不是只有中国一家,国外已经搞了很多年了,只不过中国第一个弄上卫星而已。  目前量子通讯在理论和技术实现上都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它毕竟是一个前沿领域和新生事物,未来它的实用价值有多大,会不会有致命的缺陷我们现在还无法揣测。或许将来我们会发现它并不实用,但是技术本身没有任何问题。  目前对于量子通讯的任何批评才是纯粹的噱头。  举个例子说,人们发明飞艇的时候是对它寄予厚望的,但是现在看飞艇的实用价值远远小于当年人们的期望。但是你要说它是一个噱头或者骗局,那就是扯蛋。  现在对于量子通讯的批评有很多纯属不知量子通讯为何物,骂都骂错地方。稍微靠谱一点的其实只有一条:量子通讯容易 *** 扰。没错,这个问题有可能永远都解决不了,导致它的实用价值大打折扣。但是你能说容易 *** 扰的量子通讯就没有用吗?  地球人都知道美国在监听海底光缆,他们干嘛要费劲干扰你?直接把光缆切断不就得了吗?然而现在又不是打世界大战,美国人也不能这么干啊。所以在对方不会做毫无意义的干扰情况下我要能保证你无法破译就绝对有价值。  其次前几年美国破译北斗讯号的事情一度轰动。但其实那个华裔女生是用超级计算机算了一个多月才完成了破译,这个事情怎么看?当然北斗如果每个星期换一次密码,这种破译就毫无意义。但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越来越快,现在用一个月破译密码,将来可能只用一分钟,到时候怎么办?再说有一些密电,我哪怕用三年的时间去破译它都是值得的。这个时候一种永远无法破译的密码就有了实用价值。
   

量子卫星仅仅是个噱头呢还是骗局?

2. 量子卫星仅仅是个噱头呢还是骗局

量子通讯卫星是一种传输高效的通信卫星,彻底杜绝间谍窃听及破解的保密通信技术,抗衡外国的网络攻击与防御能力。
量子信号从地面上发射并穿透大气层———卫星接收到量子信号并按需要将其转发到另一特定卫星———量子信号从该特定卫星上再次穿透大气层到达地球某个角落的指定接收地点。
量子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之一,其主要科学目标是借助卫星平台,进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广域量子密钥网络实验,以期在空间量子通信实用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空间尺度进行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开展空间尺度量子力学完备性检验的实验研究。
2016年8月,中国科学家将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这有朝一日或许有助于建立一个极其安全的全球通信网络。[2]  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正式命名为“墨子号”。
2016年8月16日,中国造量子卫星发射成功!
2016年8月16日01时40分,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导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墨子号”是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中首批确定立项研制的4颗科学实验卫星之一,它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不仅将助力于我国广域量子通信网络的构建,服务于国家信息安全,还将开展对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空间尺度实验检验,加深人类对量子力学自身的理解。
首发时间编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主任潘建伟说,中科院“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当时预计是2016年7月发射,这既是中国首个、也是世界首个量子卫星。
该卫星的发射将使中国在国际上率先实现高速星地量子通信,连接地面光纤量子通信网络,初步构建量子通信网络。 “京沪干线”大尺度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于2016年下半年交付。
这一工程将构建千公里级高可信、可扩展、军民融合的广域光纤量子通信网络,建成大尺度量子通信技术验证、应用研究和应用示范平台。[6] 
2016年8月英媒称,中国科学家将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这有朝一日或许有助于建立一个极其安全的全球通信网络。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8月3日报道,这个重达1300磅(约合590千克)的航天器中,含有一块能够产生纠缠光子对的晶体,这些光子对将被发射到中国和奥地利的地面卫星接收站中,从而形成一个“密钥”。
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该卫星计划于2019年8月晚些时候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发射。如果这一为期两年的研究任务的初期实验能够获得成功,那么可能很快就会再发射多颗卫星。
研究人员正在努力证明粒子即使相距极远——该研究的实验距离约为750英里(约合1200公里)——也能保持纠缠。
此前为证明量子通信所做的研究显示,这一距离最长为180英里出头。现在科学家们希望,太空中的光子传播能够将这一距离变得更长。
《自然》杂志解释道,通过空气和光纤时,光子会被分散或吸收,这给脆弱的量子态的保持带来了挑战。但光子在太空中的传播却更平顺。
实现此等距离的量子通信将使建立安全的全球通信网络成为可能,通信双方能够使用一个共享的密钥进行交流。
在量子物理学中,纠缠粒子即使相隔极远,也会保持相互连接。因此,其中一个粒子的动作会影响另一个粒子的行为。如果某个人试图在一端窃听,那么另一端就能检测到这种通信干扰。
该研究任务为期两年。在此期间,中国研究人员将进行贝尔测试,以证明在这样一种超远距离下,纠缠依然存在。
此外,据英国《自然》周刊报道,中国人还将尝试“隐形传送”量子态,即在一个新位置重建某个光子的量子态。
中国的这项实验将尝试创造出一种高效可靠的量子隐形传态方法。研究人员说,实现了量子隐形传态后,便能制造出一种分辨率极高的望远镜。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物理学家保罗·奎亚特说:“你不仅能看到那些行星,理论上来说,还能看清木星卫星上的车辆牌照。”奎亚特参与了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项目。
这个中国航天器的首项任务便是将光子对发射到北京和维也纳的地面接收站中,从而形成密钥。但是,随着研究工作的进行,这颗卫星可能很快便会迎来其他卫星的加入。[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家陆朝阳告诉《自然》周刊:“如果首颗卫星表现不错,中国肯定会发射更多。”若要创建一个连接全世界的通信网络,大约需要部署20颗卫星。

3. 中国首颗量子通信卫星是不是世纪大骗局?

中国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发射是国家发射的,当然不是骗局。2016年8月16日凌晨,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升空,中国将得以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
延展阅读: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这种方式能极大提高通信保密性。 2017年1月18日,中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了4个月的在轨测试任务,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使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单位相关领导在交付使用证书上签字。6月,“墨子号”实现1203公里光子纠缠,刷新世界纪录。

中国首颗量子通信卫星是不是世纪大骗局?

4. 中国首颗量子通信卫星是不是又是世纪大骗局

中国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发射是国家发射的,当然不是骗局。2016年8月16日凌晨,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升空,中国将得以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
延展阅读: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这种方式能极大提高通信保密性。 2017年1月18日,中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了4个月的在轨测试任务,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使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单位相关领导在交付使用证书上签字。6月,“墨子号”实现1203公里光子纠缠,刷新世界纪录。

5. 量子卫星到底有多牛

8月16日凌晨,伴随着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酒泉圆满发射成功,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再一次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绽放,从此,头顶的浩瀚的星空里也多了一份属于中国和世界的“量子”牵挂。
从最初的研制到发射,量子卫星承载了太多关注的目光与期许,那么,这颗举世瞩目的“新星”到底有多牛气?其技术实现难度又有多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常务副总师兼卫星总指挥王建宇,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讲解了量子卫星技术的诸多“极限挑战”。
 
天地一体化连通:从太空向地面存钱罐扔硬币
 
在量子通信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实现天地一体化的量子联通。这就好比在万米高空,往地面的一个存钱罐里扔硬币,需要准确地将硬币投掷于储蓄罐的狭小入口。如果出现一点点偏差,信息的传递便会功亏一篑。
“量子的编码,就像计算机编码0101一样,有正负、垂直、水平等不同状态,要把量子的偏振方向检测出来,才能变成密码。”王建宇介绍说,量子里面有两组状态,一组是正交的,一组是倾斜45度的,所以,一共有四个不同的偏正状态。
不仅如此,地面上的存钱罐(接收装置)和天空中的投掷者(量子卫星)也不安生,它们都在不停地旋转运动。
“这就是瞄准和检测偏正的最大难度所在,我们要在双方都处于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完成信息传递。”王建宇强调,稍微对不上一点点都不行,如果这样,地面上收到的就是误码了。
据王建宇介绍,一旦误码率高于3.5%,信息传输就没有意义了。“3.5%是个底线,通常我们会把误码率控制在1%~2%之间。”
 
探测器灵敏度:在地球上看到月球的火柴光
 
如果说从太空向地面存钱罐扔硬币已经让人感到咋舌,那接下来的技术则更加让人目眩。
量子卫星采用的是单光子探测器,其目的是实现对每一个光子的捕捉。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一个60瓦的灯泡,每秒钟发射的光子数大约是10×10的二十次方个,而一根火柴的最大光亮大约是3~5瓦。”王建宇说,量子卫星探测器灵敏度相当于在月球上点根火柴,我们在地球上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它的亮光。
如果考虑到火柴点燃后,光向四面八方的扩散效应,其观测难度可想而知。“探测器的灵敏度必须达到这种程度,才能捕获来自太空中的一颗颗光子。否则的话,天上的量子卫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王建宇说。
 
时间同步设置:一秒钟给一亿个光子排排队
 
在太空中,量子卫星每秒钟大约向地面发射一亿个光子,需要地面接收装置对所有光子进行接收。然而,这个接收过程并非来者不拒,而是要讲究个先来后到。
“我们必须知道每个光子是第几个发出来,信息传递就是必须发送端和接收端是能够对的上的,要有一个完整的序列。”王建宇说。
将光子们一一对接起来的办法,就是时间同步。“我们现在的接收频率能做到一个纳秒,也就是在一秒钟之内,把一亿个光子全都排列好。”
 
心理难关:这是一项从未有过的探索
 
与此前众多追赶、超越的老剧本不同,量子通信这条路,是中国科学家自己一步步趟过来、摸出来的。
“我们以前做各种各样的卫星的时候,一般都有个参考。尽管人家不会把技术告诉你,但是至少心理上是有个预期的,因为别人已经做成了。我们相信通过自己研究总能成功,心里有这个底。此外,中国已经有很多例证,尽管起步晚,但却实现了赶超。”王建宇如是说。
然而,量子卫星不一样。“这个东西到底行不行,刚开始做的时候,我们心里真的是没底。”王建宇感概地说,尽管我们经手的大大小小的卫星研制工作已经无以计数,但量子卫星对于所有参与者都是一个从未有过的巨大挑战。
谈及量子卫星的发射成功,王建宇很是平淡。“对于人类探索量子物理世界和空间科学的脚步而言,这仅仅是个开始吧。”

量子卫星到底有多牛

6. 量子卫星到底有多牛

量子卫星没有任何好处,只不过是浮躁的所谓专家学着忽悠强国政府骗取金钱的工具而已。    大家都知道光量子通信主要基于量子纠缠态的理论,使用量子隐形传态(传输)的方式实现信息传递。根据实验验证,具有纠缠态的两个粒子无论相距多远,只要一个发生变化,不受四维时空的约束,另外一个也会瞬间发生变化,利用这个特性实现光量子通信。
    传统卫星通信的使用是因为微波无法穿越障碍物,需要在中间无阻碍的空间传输的。
    量子通信既然是不受四维时空的约束就没有必要使用卫星。

7. 量子卫星????。

量子通讯卫星是一种传输高效的通信卫星,彻底杜绝间谍窃听及破解的保密通信技术,抗衡外国的网络攻击与防御能力。
量子信号从地面上发射并穿透大气层———卫星接收到量子信号并按需要将其转发到另一特定卫星———量子信号从该特定卫星上再次穿透大气层到达地球某个角落的指定接收地点。
量子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之一,其主要科学目标是借助卫星平台,进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广域量子密钥网络实验,以期在空间量子通信实用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空间尺度进行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开展空间尺度量子力学完备性检验的实验研究。[1] 
2016年8月,中国科学家将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这有朝一日或许有助于建立一个极其安全的全球通信网络。[2]  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正式命名为“墨子号”。

量子卫星????。

8. 量子卫星哪里了不起

量子卫星的优势如下:量子通信是现有通信技术的补充,并不能完全替代它们,它的作用是给普通的通信技术提供一种在密钥分发过程当中无法破译的密码。之所以现在叫“量子通信”是因为最早的时候名称是从国外直接翻译过来,Quantum Communication被翻译成了量子通信,其实更严谨的说,量子通信就是产生一种不可破译的密码。“量子信息学”,它包含了以下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量子通信。量子通信是最简单的应用,比较容易理解。第二部分就是更能够改变世界的量子计算。虽然现在它还没有像量子通信那么成熟,但是全世界在量子计算的投入比量子通信大的多,一旦成功它将会颠覆我们整个计算的理念。具体什么时候能成功我现在还不能预测,包括前段时间我们国内“九章”计算机,国外谷歌做的模型机,我认为这些还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第三部分就是量子测量,这个技术的用途也非常广泛。比如我们原来导航最早用机械陀螺仪,后来用光学陀螺仪,它们还是有很大误差的,可能两个礼拜不矫正,误差就很大了。但使用量子测量的话,半年甚至一年也不需要去调整它。我们生活当中有七大基本物理量,一米、一秒钟最初都是用实物确定的,而现在都可以用量子测量方法来定义。所以量子现在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