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美国为何把放弃的部分庚子赔款投入到中国的教育上呢?

2024-05-12 19:50

1. 当年美国为何把放弃的部分庚子赔款投入到中国的教育上呢?

一个开明的、友好的中国有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
庚子赔款今天还在,国民政府太能败家
1908年12月28日,唐绍仪作为中国政府特使,与美国政府达成协议如下:美国减免部分庚子赔款,减免总数为11951121.76美元,接近一千两百万,用于推进中国的教育。次年1月,协议开始执行,第一批留学生赴美,中国用这笔宝贵的资金建立了清华学堂,用于培养准备留美学习的中国学生,留学生来到美国之后的全部费用,概由这笔资金支出。

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批准减免庚子赔款剩余部分,数目为6137552.9美元,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协商,建立了一个由10名中国人和5名美国人组成的联合董事会,即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全权负责管理美国退还之庚款用途。
钱一多,惦记的人就多,看到中国各界盯住此款,互相撕逼,纷纷前来化缘的现象,来自美国的副董事长孟禄提出“三当四不当”原则。四不当是:不当用于政府所办教育事业;不当用于暂时性教育;不当用于扩建学校场所建设;不当用于与教育竞争的机关事业。三当是:一当用于农村教育;二当用于科学教育;三当用于最好的理工学校的设置。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
在美国带动下,其他各国也或情愿或不情愿的开展了退赔工作,最后的退还表现,大家不妨打个分:美国退还60%,比利时50%,英国40%,荷兰30%,俄国20%,法国3%,日本0%。
美国退回的基金从清政府到北洋政府,其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管理运行模式比较奏效,采用比较流行的方式,把一部分用于投资,主要投资方向是美国股票和债券,获利匪浅,扩大了基金规模。到了南京国民政府手上时,出了点小插曲,南京政府试图把基金会置于教育部控制管理之下,接受其领导和监督。双方妥协后,基金会中方成员安插进来一批指定代表,他们的主导下,基金会的投资方向改为以中国国内债券和股票为主,这个败家的决策几乎给基金会带来灭顶之灾,在法币大幅贬值的情况下,基金会赔了个底朝天。

该基金会至今仍在美国发挥作用,海峡两岸的教育事业也都因此受益。可惜的是,当年要不是南京国民政府的胡乱指挥,它现在的规模不一定比诺贝尔基金会少。

当年美国为何把放弃的部分庚子赔款投入到中国的教育上呢?

2. 当年美国为啥把放弃的部分庚子赔款投到中国的教育上?


所谓“庚子赔款”,是指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运动达到高潮,慈禧老太婆一时头脑发热,宣布大清帝国和国际列强开战,最终闹得差点收不了场,北京紫禁城皇宫被八国联军占领。
为了大清国能苟延残喘下去,慈禧老太婆咬碎牙齿和血吞,于1901年(辛丑年)9月和11个国家达成了屈辱的《解决1900年动乱最后议定书》,即《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从海关银等关税中拿出4亿5千万两白银赔偿各国,并以各国货币汇率结算,按4%的年息,分39年还清。


其中,吃得最凶的是俄国,其分配比率为28.97%;其次是德国,为20.02%;再次为法国,为15.75%。之后依次是英为11.25%,日为7.73%,美为7.32%,意为5.91%,比为1.89%,其余都不足1%。
则按照《辛丑条约》规定,美国所得赔款32,939,055两官银,本息合计71,897,769.55两,约合2444.8万美元。
到了1905年,中国已支付了1244.8万美元给美国,尚余1200万美元。
但就在这一年,美国政府经过调查,发现本国原索赔额度虚高,认为“除确实费用及一切损失赔偿1165万美元,所余1200余万元其实是多余的赔款”。


这一调查报告被担任晚清驻美利坚合众国公使——广东番禺县(今广州海珠区黄埔村)人梁诚敏锐侦知,他立即抓住机会向美方提出了降低赔款数额的要求,并多次向时任美国国务卿的海约翰进行交涉。双方扯皮到了1908年,美国人终于同意将尚余1078.5万美元未付款,自1909年起每年“退款”70万美元,一部分用于办清华学堂,一部分用于留学生费用,没用完的存起来作为清华基金。
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必须声明,我们没有必要为美国人感恩戴德。
打个比方:强盗将你家的财产劫掠精光了,看你可怜,又给你留下了一点生活费,你用不用对他感恩戴德?
另外,强盗给你留一点生活费,是看你可怜,动了隐恻之心。
美国却未必是这样。
美国是怕你饿死了,以后不能再从你身上榨取更多的财富,所以才给你留的生活费——这才是深谋远虑,这才是真正可怕。
要知道,早在1882年,美国就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1904年,美国国会通过将所有排华法案无限期延长的法案。


为什么在1905年这个节骨眼上开始有了“退”庚子赔款之议呢?
原因是这年中国爆发了抵制美货运动,美国对华贸易量减少了百分之四十,其中纺织品出口下降1/2,石油下降1/3。
为了避免竭泽而渔、焚薮而田,美国才同意议“退”还庚子赔款。
必须明确,这个“退”并不是退还现金,或者剩余的钱不用再还,而是钱要继续交,由美国支配使用,拿来培养中国赴美留学生,实际就是培养自己未来的代言人。
章太炎一眼看穿,美国此举实际上是“鼓铸汉奸之长策”。

3. 到手的庚子赔款,美国为何要退还中国,还要为中国发展教育?

1901年9月7日,满清代表庆亲王奕劻、李鸿章与英、美、俄、德、日、奥、法、意、西、荷、比等11国代表在北京签订《辛丑条约》,规定向所有交战国赔款军费、损失费4亿5千万两白银,赔款的期限为1902年至1940年,年息4厘,本息合计为9亿8千万两,这就是“庚子赔款”。按照每一名中国人1两白银的赔款,庚子赔款带有侮辱性质,美国的赔款是3200多万两,折合美金2400多万元。1902年至1940年利息共约2891万美元,本息总共约5335万美元。

1904年,驻美公使梁诚对庚子事变中美国的民间赔偿案进行了调查,梁诚认为原属的军费预算,不应列在赔款额内。所以,在给外务部的信中报告中,梁诚认定美国超收庚款达2200万美元。在1905年抵制美货风潮中,中国青年高涨的反美情绪引起了美国上下警觉。

美国外交官与学者们都向总统发出了警告,建议美国积极从文化上影响中国人,强化美国对中国年轻人精神领域内的影响力。这一观点得到美国主流政治精英认同。他们认为美国应不断强化对中国人,尤其是对青年精神理念和文化同化教育,积极采取留学生培养、美式教育渗透等手段,培养美国思维的中国人。

1907年,梁诚借机见到了罗斯福总统,并当面向罗斯福总统提出退款要求,得到了罗斯福的应允。随后,梁诚反复和美国政府谈判,核实退款金额。经过努力,美国最终决定退回多收的庚子赔款。这就是美国退回庚子赔款的原因。

到手的庚子赔款,美国为何要退还中国,还要为中国发展教育?

4. 美国为啥要退还庚子赔款给中国?

1900年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八国联军趁机入侵中国,中国在次年被迫和11个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按照这个条约的规定,清朝政府需要从海关银等关税中拿出4.5亿两白银赔偿各个国家,年息为4%,分39年还清。因为1900年是农历的庚子年,历史上将这笔钱称之为“庚子赔款”。后来在美国的带领下,很多国家都退款,列强真的这么好心把迟到嘴里的肥肉又吐出来吗?

美国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他们的野心当然不仅仅是为了钱,他们退款也显示了他们文化征服上的野心。按照《辛丑条约》的规定,美国一共可以得到清政府71,897,769.55两的赔款,合计约2444.8万美元,到美国决定退款的时候,中国仍有1078万美元未支付。很多人一看就会觉得美国人好正义啊,高晓松之流也赞叹美国人退款,把退回来的钱投资中国的教育,简直就是世界闻名的灯塔,然而事实上美国人退款却有着更深层次的打算。

首先当时的美国人并非喜欢中国人,相反对中国人充满了恶意,1882年美国通过了“排华法案”,这也导致中国爆发了抵制美国货的运动。美国对中国出口货物量大幅减少,美国的资本家不干了,他们认为中国弱势继续这样,很多工厂都会关门。于是便有人提议退还庚子赔款,平息中国人的怒火,让中美贸易回归正常。

但是美国退还赔款却并不是货币的形式,而是投资中国的教育和学校。那么美国人真的是想为中国培养现代化人才吗?答案是否定的。美国大学的一个校长曾经在给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的信中说到:“中国拥有4亿人口,谁能够教育好中国的青年人,就能在商业和精神上取得更大收获,这远比用军旗征服更可靠!”美国人想要通过教育的手段,让中国的青少年对美国充满向往,并称为美国在中国的代言人,这样美国就能控制中国了。

美国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谓用心良苦,美国人兴建了不少学校,并选择优秀的中国学生送到美国学习。很多人一眼就看出了美国人的野心,鲁迅的老师章太炎认为美国人此举是“鼓铸汉奸之长策”,这一句话道出了美国人的野心。
时至今日美国也十分重视文化宣传的重要性,美国除了强大的军队,还有好莱坞。美国的电影在赚钱的同时,还不知不觉把自己的价值观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可谓高明。可悲的是很多人却并不知道这一点,就好比同样是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第一滴血》广受好评,而《战狼》却一直被吐槽,原因无非就是一个是好莱坞的,一个是国产的。不得不说文化侵略实在是太可怕了!

5. 美国人在庚子赔款后,为何要帮中国培养留学生?

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在中国北方部分地区达到高潮,大清帝国和国际列强开战,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紫禁城皇宫。1901年(辛丑年)9月,中国和11个国家达成了屈辱的《解决1900年动乱最后议定书》,即《辛丑条约》。
之后,庚子赔款退还款之所以引发了教育界的争吵,则是因为教育界为了明确这笔钱款由谁来掌管,且这笔钱款该如何分配。其实,在庚子赔款的退还款给中国的时候,中国的财政正处于一个艰难的时刻。当时,一些公立学校的教师,甚至都发不起工资了。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这笔款项才引发了如此规模的讨论。


当时,列强在退还这些钱款的时候,明确的说明了一些附加条件,那就是:这笔钱款的一部分要用在中国的教育事业上。而这个时间点,中国的教育界可以说是举步维艰。所以,当这么大一笔钱款下来的时候,自然成为了整个教育界的焦点。
当时,关于这笔钱由谁来掌管,一度引发了大规模的争吵,由此带来的矛盾也十分之大。而北京教育界因为近水楼台的优势,率先争得了俄国所赔的钱款。但是,北京的其它学校却为了争夺这笔钱款,闹得是满城风雨。此外,其它地方的教育界对当时北京的教育界也是极为不满,纷纷在舆论和行动上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所以,这笔退还款就像是一颗丢入静水中的石子,激起了一波又一波涟漪,让当时教育界的人失去了本来该有的斯文。


为了争夺这笔钱款产生了极为激烈的冲突,这个冲突一直持续了十几年。最后,国民政府决定将这笔钱款全部收归国库。以至于刚开始所说的“庚款兴教”,也没能真正的实现。
其实,所谓的庚子赔款,便是辛丑条约中的赔款。当年,八国联军侵华,与清政府开战,等他们打败清政府之后,便要求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所以,赔款的原因便是:赔偿列强与义和团、清政府开战所造成的损失。当时,赔款的金额共有四亿五千万两之多,以4%的年息,分三十九年付清,本息合计有九亿八千多万两白银。而清政府当时积贫积弱,根本担不起这样数额的赔款。
也因此,清政府把一部分赔款分摊到了其它省,从而引起田赋、丁漕、粮捐、契税、当税、盐斤加价,关税、厘金、统税和各种苛捐杂税越来越多,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后来,经过与列强的不断协商,且这些款项中有一部分是虚假不实的,最终,经过中国坚持不懈地努力,列强才答应退还一部分钱款。但是,列强却有自己的算盘,在退还款时附加了一些额外条件。


清华大学的建立,还与庚子赔款有一定的联系。
当时,美国政府的庚子赔款退还款,指定要用于派遣赴美留学生。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两方协商在北京建立一所留美训练学校。于是,在1909年,北京设立了游美学务处,也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同年八月,内务府将皇家园林清华园拨给学务处作为游美肄业馆的馆址。
到了1911年,用庚子赔款的退还款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正式成立了。根据统计,从这里派出的留美学生多达一千多人。从1909到1911年,游美学务处选送三批共180名学生赴美留学,其中包括梅贻琦、胡适、赵元任、竺可桢、胡刚复等,他们都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
此外,1924年在美国国会的同意下,成立了“中国文教促进基金会”,其掌管了一千多万美金的退还款,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款项以奖学金的方式提供给了清华大学。1928年,学校正式改名为“清华大学”。因此,庚子赔款对清华大学的影响很大,也因为这笔款项使清华大学的管理制度以及运行机制比较独特。
直到现在,新竹的清华大学每年还能接到庚子赔款退还款的款项,但北京的清华大学却从新中国建立之后,便和庚子赔款的退还款没有了关系。


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一定数量的金钱来作为支撑。而在教育方面,资金的支持更是非常重要,没有资金的支持学校很难维持下去。所以,在经费极度紧张的当时,教育界为了争夺经费,出现的种种不合斯文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有情可原。
时至今日,时间的风沙慢慢抹平了往日的痕迹,但是,这些历史事件却值得我们深思。此外,一场带给中国人民的沉痛灾难,却意外成就了清华这所中国顶级大学,真是应验了那句老话“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那么,美国人为什么放着真金白银不要,偏偏选择帮中国培养留学生呢?

美国人在庚子赔款后,为何要帮中国培养留学生?

6. 对于中国来说,耻辱的庚子赔款,为何对中国教育事业有很大影响?

说到“庚子赔款”就不得不说《辛丑条约》因为条约里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清政府赔款,所以清政府又称为庚子赔款,他的起因就是因为慈禧破天荒地对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十一个国家宣战。而慈禧的宣战起因是因为端郡王载漪的私心。

1899年慈禧在囚禁光绪后,老是感觉光绪的存在会威胁到自己的权力,就想要废除光绪,所以就立了载漪的儿子为大阿哥,但是外国公使都不承认,所以慈禧就只好又废除了大阿哥。但是载漪不甘心啊,自己的儿子要是能当上皇帝,那么自己不就是摄政王看吗?
所以载漪就阴谋废除光绪,最后因为义和团运动,外国纷纷派军队保护侨民,载漪就像慈禧说义和团都是一群悍不畏死的忠心义士,是为国家赴难的义民,最后载漪伪造了一份列强给慈禧的诏书,里面有让慈禧还政光绪的条件,老太太听了大怒,马上就像列强宣战了。

慈禧什么都不怕,就怕没有权力,所以才会不顾必败的结果,悍然宣战,结果可想而知,八国联军最后攻陷北京,慈禧带着光绪跑到西安了,然后一封电报就让李鸿章去和列强谈判了。

最初因为德国公使被杀,德国就不同意谈判,但是俄国因为和清朝有密约一统要对付日本,所以俄国主张保护慈溪谈判,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英法怕德国独占利益也就同意了和谈,最后李鸿章就签订了《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因为当时中国人口正好四亿五千万人,平均每人头上背负一两,年息四厘,分39年还清,这次赔款也叫庚子赔款。但是后来美国放弃了索要赔款,并且退还已经赔付的赔款给中国,并且制定这笔款项只能用来教育事业,还有当作赴美留学生的奖学金使用。

美国的良苦用心的教育计划也出现成绩,像后来著名的胡适就是考取庚子赔款的第二批留学生,还有像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都是用美国退款建立的,并且除了美国,还有英国、法国、比利时等都在后来退款用于中国的教育事业,其中英国支持的山西大学,和法国支持的中法大学等等。最后只有一个国家是完全接受赔款的那就是日本,可见小日本太坏了。《辛丑条约》的签订虽然让中国人民灾难深重,但是就教育一方面他还是给中国了很多积极的帮助的,这是没法忽视的。小伙伴们,你们是怎么看的?

7. 美国在庚子赔款的时候做了什么事情,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一、庚子赔款和《辛丑条约》
我们要先看庚子赔款,这其实就是1901年《辛丑条约》中的赔款约定。
稍微学过中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辛丑条约》那是刻在所有中国人脊梁上一道永恒的伤痕——且不论其中惩罚中国抗战军人和为敌人立碑之类的耻辱条款,光是其中4.5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就足以令人刻骨铭心。



表面看,貌似4.5亿这个数字也不大,甚至有人说:这不就一人一两吗,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每人凑个份子,这笔钱不就交上了吗?
嘿,咋说呢,有这种思想的人,都该面朝西——喝北风,好好尝尝挨饿受穷的滋味,因为你压根儿就没算账,也不会算账!
二、还不完的赔款
据测算,清朝末年一年的财政收入还真不算少——大概能达到5000万两白银。光看账面收入还不错,可别忘了还有支出呢!大清帝国上上下下的人吃马喂那也是个天文数字,扣除军费、各级财政支出,最后能攒到大清国库的——也就可怜巴巴的700万两左右。
更何况,清国刚还完《马关条约》的2亿两白银,国库早就空了。



可现又在直接就背上了4.5亿两的外债!早就捉襟见肘的大清哪有这么大一笔钱?而人家“八国”也料定了你大清一下子还不起,所以还来了个“分期付款”:年息4厘,39年还清,而这个本息和是9.7亿两白银。
兄弟们,如果你是房奴,拿起自己的房贷计算器简单算一下,39年,从4.5亿翻到9.7亿,这可比等额本息的还款模式还要狠!
好吧,平均下来,清国每年就要偿还2546万两白银,而这个数字相比可怜巴巴的700万两,足足是它的三倍有余!这么玩,其实也就跟明抢差不多,而且还是连锅端的那种!
这种情况下,不交钱就是违约,而违约就可能挨揍!清国能怎么办?早就被揍怕了、挨不起的清国只能把压力向下传导——玩命盘剥老百姓:什么课税、兵饷、地丁、粮捐、糖烟酒……就差没上厕所交“粪税”了!
即便如此,但因为数字太大,满清也很难完成这巨额“罚款”。没有钱,还想发展?还想自强?那更是痴人说梦!
按这个玩法,清国下辈子也不可能做到“翻身农奴把歌唱”!除了永世成为“八国”的免费提款机之外,没有任何出路!有时候我觉得,它真是比杨白劳都惨啊!



换句话说,除了没有直接武装占领之外,清国的处境跟殖民地已经没有任何区别了。按照这个模式下去,清国的子民将会永远疲于奔命,而没有出头之路!
那话说回来,这么大个包袱,满清就没反抗过吗?就没给自己争取过吗?
三、4.5亿怎么来的?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咱得先说说4.5亿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这战争赔款,怎么就能不多不少正好4.5亿两?如此巧合的数字,难道没有猫腻吗?还真有猫腻!
看官朋友,如果你是学会计的或者你懂会计,那么下面的文字,你保管会“会心一笑”。
首先说一下,战争赔款其实是从18世纪才兴起的,此前并没有。而到了19、20世纪,战争赔款已经成了常规玩法,打仗能发财的理念早已深植列强的内心。而自打鸦片战争以来,清国就一直是为战争埋单的那一方。



这种背景下,大家想想“八国”怎能错过大发横财的好机会!而为了凑足4.5亿两这个数,“八国”更是费尽心机,使出了浑身解数,小招不说,大招大概就有这么几个:
第一招:作假帐。
具体点说,就是瞎胡算。举个例子:1901年发生的江西教案,因为一个很普通的基督教堂,满清一下子就赔了80万两!
而在义和团运动中,全国各地烧毁了200多所基督教堂。好嘛,这烧的哪是教堂,都是钱!洋大人一拍桌子:统统按高价赔偿!至于怎么作价,怎么算钱,洋大人说了算!而清国只有照单支付的份,哪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第二招:强定汇率
咱摘掉,清国当时实行的是银本位,而其他国家早就是马克、美元、卢布了。当时也没什么国际货币,货币不统一怎么玩呢——强定汇率,关于汇率《辛丑条约》原文约定如下:
海关银一两,即德国三马克零五五,即奥国三克勒尼五九五,即美国圆零七四二,即法国三佛郎克五,即英国三先令,即日本一圆四零七,即荷兰国一弗乐零七九六,即俄国一卢布四一二。
那这个汇率合理吗?简单举例大家看:当时清国1两白银大概能买70公斤大米,而1美元在美国能买5公斤大米,1日元在日本也只能购买10公斤大米。但不管实际购买力如何,当时汇率就这么定了!
第三招:金银切换
这就要说金本位和银本位了。在当时的金融体系中同时存在金本位和银本位两种体系,黄金和白银的兑换比例不是固定的!有时候兑换比例高一些,而有时候兑换比例就会低一点。
而《辛丑条约》明明白白约定了是以白银形式缴纳赔款,原文:“上谕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
但,一张协议可绝约束不了贪婪的心。对列强来说,要黄金还是要白银——那得看哪个划算了!白银涨价了就要白银,而白银跌了就强要黄金!哪说理去?看到没,这庚子赔款其实是一笔“明明白白”的糊涂账!
而列强们,只需要动动歪脑筋,白花花的银子就流到了“八国”的手中。这么好的事,列强们那真是做个梦都是香甜的。沙俄外务大臣拉姆斯就曾说过:“1900年的对华战争,是最够本的战争。”其实,这哪里是够本啊,这分明是最赚钱的一场战争!
四、列强退赔
终于该说退赔的事了。
这事情的起因,正是因为列强玩的太嗨——尤其是在黄金白银切换这方面,清国本来就苟延残喘,还被这么折腾,那不是要他的命吗?
终于有人看不下去了,他就是梁诚,时任驻美公使。其实他还是第四批幼年留美的清朝人,他对美国很熟悉。



眼瞅着清国已经被列强折腾得奄奄一息,1904年12月,梁诚终于出手了,他找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据理力争:到底用黄金还是用白银,你们得划下个道道吧?清国已然不堪重负,再这么玩下去就是死鱼一条,一分钱也吐不出来。
谈话间,这海约翰无意中说了一句:“庚子赔案实属过多。”什么?过多!梁诚很确信自己没听错,他猛然想到:庚子赔款这么大的数额,清国怎么就没认真算过呢?凭什么,他们说赔多少就赔多少?



1900年,美国不过出兵2000来人,伤亡也不过40来人。而他们索要的赔偿却高达3284万两白银,换算成美元也就是2444万美元——这绝对不合理!
想到这,梁诚再也没心思折腾什么黄金白银了,直接算账!经过实际测算,梁诚得出答案:美国的军费和实际损失微乎其微,撑死了不过100万美元!根本达不到2444万美元。
账算好了,下面就是行动:从1905开始,梁诚多次会见时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目的只有一个——重新算账!

美国在庚子赔款的时候做了什么事情,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8. 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造就了中国哪一所大学?

有一句尽人皆知的话,叫做“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特别是对于国家之间,是敌是友,更是由国之利益所决定的。


美国在退还“庚子赔款”前,对中国并没有什么道义上的同情,相反的,他们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美国为了维护本国劳动者的利益,还在1882年通过了《排华法案》。这一法案,严格禁止华人移民美国,禁止雇佣华人劳工,在美国的大量华工也遭到了驱逐,并且加强了华人的入境审查,特别是商人。
1904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将《排华法案》无限期延长的议案,这激起了旅美华人的极大愤慨。第二年,在国内爆发了持续一年多的抵制美货运动,主要参与者是工人、商人、学生,以及一些妇女团体。这场运动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美国对中国的出口贸易额急剧减少了四成,而中国自己的工业生产量却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这场抵制美货运动,明显有利于清朝,而严重损害了美国工商业的在华利益。所以,最终迫使美国做出了退让,放宽了对中国商人、教师、学生,以及旅行者的入境限制。
美国退还“庚子赔款”,和这个有关么?有一定关系,但不是主因。因为早在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之前,美国已经有了退还“庚子赔款”的意向。实际上,退还“庚子赔款”是美国布下的一盘更长远的棋局,而实际结果也是对中美双方都有利的。

所谓的“庚子赔款”,就是在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之后,慈禧对西方列强所作出的赔偿。很明显,侵略了其他国家,还让其他国家赔款,这一要求能合理么?当然不合理。只是弱国无外交,再不合理,在慈禧统治下的清朝也只能接受。
“庚子赔款”共计赔偿本金4.5亿两白银,平均下来,相当于当时的中国人每人一两。赔款分为39年偿还,连本带利共计9.8亿多两,其中美国分得7.3%的赔款。
因为19世纪的美国内战,耽误了美国开拓海外市场的时机。但是美国的工业化改革很成功,其生产力和国民生产总值在当时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够老牌吧。但是,美国在世界上的市场却非常有限。因此,美国为了开拓中国市场,在1900年6月份,慈禧还在西逃期间,就发表了声明,声称美国旨在维持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以及各国在华公平贸易的原则,就是广为大家所熟知的“机会均等,利益均沾”原则。
同时,在赔款谈判过程中,美国当时的国务卿在写回本国的信中就说,要求中国赔偿的数额过于巨大,“会给中国造成灾难”。这位国务卿试图减少中国的赔偿额度,说“如各国应允同样减赔,美国可减去其‘合理的’赔数的一半”,但是遭到了其他各国的反对。
由此可见,美国返还“庚子赔款”的事情,在谈判的时候已经埋下伏笔了。
如果此时的清政府,能够抓住时机,跟美国多接触,应该是可以通过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赔款数额的。但此时的慈禧根本就没这个想法,而是要什么给什么,即所谓的“倾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1902年,庚子赔款已定。中国驻美公使梁诚赴美上任,他从《纽约时报》等刊物上得知了美国认为索赔过多的事情。梁诚觉得这是一个争取减少赔款的机会,就找到了美国国务卿,并获得了确切的答案。梁诚从此之后,开始奔波于美国各地进行宣传游说,希望美国主动退还部分“庚子赔款”。
1905年,国内发生的抵制美货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做出退还“庚子赔款”的决定。但是,更主要是美国有了另外一个打算。
有人向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当时的中国正在陷入一场巨大的变革之中,正是将西方思想灌输入东方的最好时机。通过对中国输入西方思想,就可以降低两个迥然不同、相互对立的文明之间发生可怕的冲突。
同时,对于退还赔款的用途,美国工商业者希望投入到振兴中国东北的建设中去,而美国的教育界和政界却达成了共识。他们认为哪一个国家可以成功的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清末、民国初年),哪一个国家就可能由于在这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回报。美国希望通过教育,培养亲美的中国人,进而影响和操控中国的发展。
因此,到了1907年,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一半,用于发展中国的教育,及发展赴美留学生,并于1909年正式开始实施。最终,美国将其所得庚子赔款中的63.1退还了中国,主要用于发展中国教育和支付留学生的相关费用。

1、不能让中国彻底毁灭。
2、美国从开始就认为庚子赔款所要求的数额过高,主张减少赔款额,以保证中国的潜在市场不被破坏。
3、中国驻美公使梁诚的努力,不断游说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
4、美国想借机进行文化输出,缓和中西方的文化冲突。
5、美国想通过教育,改造中国青年一代,培养亲美力量。
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给中国带来的益处:
1、带动了其他国家也纷纷主动退还庚子赔款,特别是英国,也退还了63.1%的赔款。仅有日本实际上没有退还庚款,反而拿庚子赔款发展国力,为侵略中国做好了准备。
2、促进了中国和世界多国的交流,特别是中美、中英之间,促进了中国在科技、文化方面的发展。近千名赴美留学生中,很多都成为了后来中国科技和文化方面的中坚力量。
3、促进了西方思想进入中国,其中就包括马老师和恩老师的思想,影响巨大吧,大大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4、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现代的清华大学和台湾国立清华大学,都是由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创建的。正是因为有庚款作为后盾,当时的清华是最富裕的学校,学生的待遇也是最好的。利益和斗争、合作和共赢,这一基调恐怕永远不会改变,保持独立和完整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