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风险评估审计?风险评估审计包括哪些内容?

2024-05-11 18:48

1. 什么是风险评估审计?风险评估审计包括哪些内容?

风险评估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的风险评估相当于风险管理,包括目标确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计价、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以及风险应对等主要内容。笔者认为,可以将风险评估直接细化为风险计价、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狭义的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计量、分析、判断、排序的过程,包括风险计价、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步骤,是风险应对、风险控制的主要依据。此外,还有更狭义的风险评估的定义,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企业进一步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目标实现的可能影响程度,即风险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广义风险评估即为风险管理,也是内部控制中管理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狭义风险评估可作为内部控制构建和实施的一个流程,并要与具体业务流程相结合,离开具体业务的风险评估是没有现实意义的。笔者认为,风险管理可作为管理控制的内容,风险评估可作为内部控制的流程,且应当以风险管理来统领所有风险评估的内容。
  风险评估的内容
  简单来说,风险评估的内容就是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可能性表示一个给定事项将会发生的概率,影响则代表它的后果。笔者认为,对于风险发生概率的估计要考虑以下因素:风险相关资产的变现能力、经营管理中人工参与的程度以及经营管理中是否涉及大量繁杂的人工计算等。影响程度分析主要是指对目标实现的负面影响程度分析。风险影响程度大小是针对既定目标而言的,因此对于不同的目标,企业应采取不同的衡量标准。
  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主要是对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进行评估,也就是既考虑固有风险,也考虑剩余风险。固有风险是在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改变风险的可能性或影响的情况下,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剩余风险是在风险应对之后所残余的风险。对剩余风险的评估是指对企业风险控制或日常的管理活动中采取应对措施之后的风险进行的评估。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风险评估主要是对剩余风险的评估。明确针对风险应对之后的剩余风险进行评估,就要树立一个风险评估持续性和重复性的互动过程,风险评估不是一次性的管理活动。无论是对固有风险的评估还是对剩余风险的评估,始终不变的是要从可能性和影响两个方面来进行。
  当然,风险评估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危险上,而是既要考虑因危险而退缩的风险,也要考虑未抓住机会的风险。也就是说,在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的同时,还要评估机会失去的可能性和影响。
  一般来说,对识别出来的风险,从可能性和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后,就可以根据评估的结果采取应对措施。

什么是风险评估审计?风险评估审计包括哪些内容?

2. 评估审计风险的介绍

评估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接受某审计项目后,在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审计手段,所评估的该项目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风险主要与被审计单位本身的各方面情况有关。被审计单位的规模越大、经营性质越复杂、内部控制越弱、管理当局的可信赖程度越低,则评估审计风险也就越高。评估审计风险是导致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和漏报的可能性,是客观的存在,它不受审计人员的影响和控制。

3. 审计风险中估测评价是什么?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从信息安全的角度来讲,风险评估是对信息资产(即某事件或事物所具有的信息集)所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以及三者综合作用所带来风险的可能性的评估。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评估是组织确定信息安全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属于组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策划的过程。
风险评估过程注意事项:
在风险评估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问题需要考虑。
首先,要确定保护的对象(或者资产)是什么,它的直接和间接价值如何。
其次,资产面临哪些潜在威胁,导致威胁的问题所在,威胁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第三,资产中存在哪些弱点可能会被威胁所利用,利用的容易程度又如何。
第四,一旦威胁事件发生,组织会遭受怎样的损失或者面临怎样的负面影响。
最后,组织应该采取怎样的安全措施才能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就是风险评估的过程。

审计风险中估测评价是什么?

4. 内部审计风险评估怎么写?

内部审计通过将风险管理评价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以检查、评价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内部审计主要从两个方面评估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评价风险管理主要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表现在评价公司以及同行业的发展情况和趋势,确定是否可能存在影响企业发展的风险;检查公司的经营战略,了解公司能够接受的风险水平;与相关管理层讨论部门的目标、存在的风险,以及管理层采取的降低风险和加强控制的活动,并评价其有效性;评价风险监控报告制度是否恰当;评价风险管理结果报告的充分性和及时性;评价管理层对风险的分析是否全面,为防止风险而采取的措施是否完善,建议是否有效;对管理层的自我评估进行实地观察、直接测试,检查自我评估所依据的信息是否准确,以及其他审计技术;评估与风险管理有关的管理薄弱环节,并与管理层、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讨论。如果他们接受的风险水平与公司风险管理战略不一致,应进行报告。
评价管理层选择的风险管理方式的适当性。由于各个公司的文化氛围、管理理念和工作目标不同,风险管理的实施也有很大差别。每个公司应根据自身活动来设计风险管理过程。一般说来,规模大的、在市场筹资的公司必须用正式的定量风险管理方法;规模小的、业务不太复杂的,则可以设置非正式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定期开展评价活动。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是评价公司风险管理方式与公司活动的性质是否适当。
内部审计应积极持续地支持并参与风险管理过程,对风险管理过程进行管理和协调。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公司全面建立了风险管理过程,内部审计因此能够担负起风险管理的职能。首先,内部审计从评价各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在生产、采购、销售、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领域查找管理漏洞,识别并防范风险,做出相关评价。其次,内部审计可以深入到企业管理的极细微的环节上查找问题,分析其合理性。内部审计人员更多的是以风险发生可能性大小为依据,深入到经营管理的各个过程,查找并防范风险。再次,内部审计在部门风险管理中还起着协调作用。不仅各部门有内部风险,而且各管理部门还有共同承担的综合风险,内部审计人员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可协调各部门共同管理企业,以防范宏观决策带来的风险。

5. 审计中风险识别和评估的作用

1.对生产装置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价是对常规安全管理模式的挑战
  在我们石化企业的广大职工中,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对安全管理只流于形式上的管理,“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要打破旧的安全管理模式,就需要安全管理者们对风险识别与评价的推行做好大量的宣传和贯彻工作。
  目前,部分石化生产装置的风险识别与评价刚刚建立起来,基础还比较薄弱,管理水平不高,一些生产装置仅仅满足于事故的处理,存在着重治理、轻预防的思想,只是在出了事故后才认识到安全预防的重要性,才进行亡羊补牢。在这样的安全管理氛围下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价,就需要安全管理者们做好大量扎扎实实的工作。
  多年来,我国的石化企业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现行的安全管理体系相比,不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一定的距离。要推行新的管理方式,改变员工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会遇到一定的阻力,加之各企业均在减员、合并机构,一些企业还存在资金缺乏的现象,要在这种状况下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价是有一定困难的。
  基于上述状况,对石化企业的生产装置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价,既是安全管理者们提高安全管理素质的机遇,又是对安全管理者的一种挑战。
  2.做好风险识别与评价,为建立、实施HSE管理体系打好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生活质量,特别是对安全、健康和环境的重视程度与日剧增,但我们还应该看到,不少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保护、劳动卫生,特别是严重地违反安全法律、法规,重大安全事故屡屡发生,给人们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了减少和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首先要对我们所从事生产过程的安全风险进行有理有据的识别与评价,从中识别出所存在的隐患,让广大的员工在操作中有目的地去消除这些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身伤害和环境破坏,因此,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是建立、实施HSE管理体系的基础。
  3.对生产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风险识别与评价,广大员工是重要的参与者和最大的受益者
  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的风险识别与评价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完成的,需要广大员工全面参与,因为他们是生产一线的直接操作者,是最有发言权的,把生产一线的建议拿上来,有机地融入风险识别与评价之中,并加以科学论证,这样就使得我们的评价更有的放矢。通过对生产过程风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广大员工充分认识到了危险因素的存在,同时根据评价找出了消减风险的措施和对策,减少和预防了各类事故的发生,就会大大地减少用于处理事故的开支,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审计中风险识别和评估的作用

6. 审计中风险识别和评估的作用

1.
确定重要性水平,且随着审计工作的进程评估对重要性谁平的判断是否任然恰当。
2.
考虑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恰当,以及财务报表的列报是否恰当。
3.
是被需要特殊考虑的领域
4.
确定在实施分析程序时食物哦使用的预期值
5.
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6.
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希望能够帮到你满意请采纳。谢谢!

7. 审计风险评估程序

一、审计风险评估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分析程序、观察和检查等风险评估程序从以下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1、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3、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4、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5、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6、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在了解和评估一般控制活动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包括:(1)被审计单位的主要经营活动是否都有必要的控制政策和程序;(2)管理层在预算、利润和其他财务及经营业绩方面是否都有清晰的目标,在被审计单位内部。是否对这些目标加以清晰的记录和沟通,并且积极地对其进行监控;(3)是否存在计划和报告系统,以识别与目标业绩的差异,并向适当层次的管理层报告该差异;(4)是否由适当层次的管理层对差异进行调查,并及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5)不同人员的职责应在何种程度上相分离。以降低舞弊和不当行为发生的风险;(6)会计系统中的数据是否与实物资产定期核对;(7)是否建立了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防止未经授权接触文件、记录和资产;(8)是否存在信息安全职能部门负责监控信息安全政策和程序。二、审计风险估测评价审计风险在不同的具体环境和条件下是有大小之分的,审计人员可针对审计过程中的诸多主客观情况,对某些审计事项的审计风险大小及其可能导致的危害进行分析、估计和测试,以确定合理水平的审计风险,尽量避免和控制审计损失的发生。具体项目审计风险的估测,包括收集信息、收集证据和实证观察三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是主观的,也可以是客观的。客观的估计是根据足够的历史资料,利用统计的方法或分析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未来审计风险发生的概率。这种估计的依据是客观存在的,不以审计人员的意志为转移。主观的估计也是审计风险估计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手段,它利用有限的信息,由审计人员根据个人的判断进行估计。这种估计建立在信息和个人长期积累的经验基础之上,这种方法只要应用得当,同样能有合理的结论,使之接近客观估计。通过审计风险识别,充分揭示了审计人员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和风险因素,通过审计风险的估测,从量上确定审计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损失的严重程度。审计风险的社会可接受标准是通过大量的致损资料的分析(包括法院判决和庭外解决),承认审计风险的发生是不可完全避免的前提下,从经济、心理等因素出发,确定一个整个社会都能接受的界限,作为衡量总体审计风险严重程度的标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人们长期以来对这个问题的不重视,审计职业界要确定一个社会可接受的标准很困难。由于资料的限制,无法得出这方面的结论,但审计风险社会可接受水平可定为5%,社会可接受的损失程度以保险公司的保率为准。运用社会标准对审计项目风险进行衡量是审计风险评价的关键,根据衡量的结果以确定是否要采取控制措施,以及控制到什么程度。当估测出的损失发生概率和损失严重程度大于社会标准时,则说明拟接受的审计项目较危险,这时如果这个差距太大,以致审计人员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它进行控制,则可考虑不接受这项业务,这也称为风险回避;如果差距不大,可以采取一定办法对它进行控制,并可使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但同时应提高审计费用,或通过其他方式转嫁一部分风险,这也称为风险转移;当估测的结果小于社会标准时,虽然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但人们能够接受,从一定意义上讲,认为审计是安全的,但仍需在审计过程中采取一些控制措施,以保持总体审计风险不超出社会可接受水平,这也称为风险自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十六条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在执行职务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第十七条审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审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不得打击报复审计人员。审计机关负责人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审计机关负责人没有违法失职或者其他不符合任职条件的情况的,不得随意撤换。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应当事先征求上一级审计机关的意见。

审计风险评估程序

8. 审计风险的估测评价

审计风险识别回答了审计活动面临何种风险和存在哪些风险因素的问题。接下来是,决定审计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审计风险损失是多大?审计风险在不同的具体环境和条件下是有大小之分的,审计人员可针对审计过程中的诸多主客观情况,对某些审计事项的审计风险大小及其可能导致的危害进行分析、估计和测试,以确定合理水平的审计风险,尽量避免和控制审计损失的发生。具体项目审计风险的估测,包括收集信息、收集证据和实证观察三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是主观的,也可以是客观的。客观的估计是根据足够的历史资料,利用统计的方法或分析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未来审计风险发生的概率。这种估计的依据是客观存在的,不以审计人员的意志为转移。主观的估计也是审计风险估计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手段,它利用有限的信息,由审计人员根据个人的判断进行估计。这种估计建立在信息和个人长期积累的经验基础之上,这种方法只要应用得当,同样能有合理的结论,使之接近客观估计。通过审计风险识别,充分揭示了审计人员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和风险因素,通过审计风险的估测,从量上确定审计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损失的严重程度。然而,审计风险是大于还是小于可接受的标准?如何把不可接受的审计风险通过采取控制测试使之变为可接受?这些控制措施应采取到什么程度?采取了控制措施后,是否产生了新的风险因素?这些都要通过审计风险评价来加以解决。审计风险的社会可接受标准是通过大量的致损资料的分析(包括法院判决和庭外解决),承认审计风险的发生是不可完全避免的前提下,从经济、心理等因素出发,确定一个整个社会都能接受的界限,作为衡量总体审计风险严重程度的标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人们长期以来对这个问题的不重视,审计职业界要确定一个社会可接受的标准很困难。由于资料的限制,无法得出这方面的结论,但审计风险社会可接受水平可定为5%,社会可接受的损失程度以保险公司的保率为准。运用社会标准对审计项目风险进行衡量是审计风险评价的关键,根据衡量的结果以确定是否要采取控制措施,以及控制到什么程度。当估测出的损失发生概率和损失严重程度大于社会标准时,则说明拟接受的审计项目较危险,这时如果这个差距太大,以致审计人员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它进行控制,则可考虑不接受这项业务,这也称为风险回避;如果差距不大,可以采取一定办法对它进行控制,并可使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但同时应提高审计费用,或通过其他方式转嫁一部分风险,这也称为风险转移;当估测的结果小于社会标准时,虽然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但人们能够接受,从一定意义上讲,认为审计是安全的,但仍需在审计过程中采取一些控制措施,以保持总体审计风险不超出社会可接受水平,这也称为风险自留。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