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2024-05-09 15:05

1. 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实施零关税仅是双方的制度安排,打造好双方密切的产业链才能形成你我相依的经济共同体。中国与东盟行业对接和产业合作已成自贸区发展当务之急。面临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中国与东盟双方贸易中第一大类产品是电子产品,这主要是区域外跨国公司在中国与东盟间电子产业内的分工。第一大贸易产品主要掌控在域外公司,且世界电子产品市场一波动就会直接影响中国与东盟贸易额。 2、中国与东盟双方产业合作缺乏规划性、组织性,在纺织、钢铁、机械等领域,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商协会尚未有效对接,双方的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缺乏沟通和协调,未实施在“自贸区”概念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行动。上述两大类问题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自贸区的可持续性互利发展。 3、尽快加强双方行业对接和产业合作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达到互利共赢目标的现实必然选择。唯有此,才能形成自贸区新的生产力和对外竞争力,才能有效衔接双方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计划,使双方产业结构调整在自贸区这一广阔领域更有效进行,促进本地区产业升级,减少自贸区内盲目竞争和改变双方行业合作粗放状况。 4、东盟正在大力实施《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中国各有关方应了解这一规划,提高与东盟及其成员国的合作效益。双方在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合作方面应充分考虑产业合作,并以实现产业互补性的互利合作促进互联互通,同时双方互联互通的发展也将推动产业扩大合作。 5、加强中国和东盟政府间的产业政策互相通气、互相协调,并即而发展为部长级合作机制。发挥中国向东盟国家提供的信贷、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在产业合作中的作用等。

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2. 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实施零关税仅是双方的制度安排,打造好双方密切的产业链才能形成你我相依的经济共同体。中国与东盟行业对接和产业合作已成自贸区发展当务之急。面临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中国与东盟双方贸易中第一大类产品是电子产品,这主要是区域外跨国公司在中国与东盟间电子产业内的分工。第一大贸易产品主要掌控在域外公司,且世界电子产品市场一波动就会直接影响中国与东盟贸易额。  2、中国与东盟双方产业合作缺乏规划性、组织性,在纺织、钢铁、机械等领域,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商协会尚未有效对接,双方的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缺乏沟通和协调,未实施在“自贸区”概念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行动。上述两大类问题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自贸区的可持续性互利发展。  3、尽快加强双方行业对接和产业合作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达到互利共赢目标的现实必然选择。唯有此,才能形成自贸区新的生产力和对外竞争力,才能有效衔接双方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计划,使双方产业结构调整在自贸区这一广阔领域更有效进行,促进本地区产业升级,减少自贸区内盲目竞争和改变双方行业合作粗放状况。  4、东盟正在大力实施《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中国各有关方应了解这一规划,提高与东盟及其成员国的合作效益。双方在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合作方面应充分考虑产业合作,并以实现产业互补性的互利合作促进互联互通,同时双方互联互通的发展也将推动产业扩大合作。  5、加强中国和东盟政府间的产业政策互相通气、互相协调,并即而发展为部长级合作机制。发挥中国向东盟国家提供的信贷、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在产业合作中的作用等。

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产生原因

 当今世界经济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经济全球化,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风起云涌,发展很快。WTO的成员国基本上都与其它有关国家建立了自由贸易关系。中国和东盟成员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有限,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度高,全球经济的变动会对其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是为应对经济全球化中的负面影响和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应运而生。中国与东盟发展的需要中国与东盟国家有着建自贸区的良好基础。一是,山水相连,息息相关,相互间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和相似的历史遭遇。二是,资源禀赋各具优势,产业结构各有特点,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三是,在国际社会事务方面有着广泛的共同语言和共同利益,对经济发展有稳定和增长的共同愿望。四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改善和发展与东盟及其成员国的友好关系,相互间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不断有新的发展,尤其是自199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以来,相互间合作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此,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及时做出了正确的战略决策:积极发展和密切相互间的经贸合作,建立自贸区。 1997年,东南亚遭受金融危机后,中国对受危机打击的东盟各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中国政府顶住巨大的压力,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确保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帮助东盟国家最终克服了金融危机。中国在危机中表现出的负责任邻国的风范赢得东盟各国的普遍好评,与中国的关系迅速改善和发展。经历金融危机后,东盟更加明确了地区需要加快经济一体化,以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来防止危机的再次发生和冲击,中国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因而选择和中国建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为必然而积极的选择。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产生原因

4.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原因

1,为中国发展经济找一个坚实的后盾,同时也借助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牵制东南亚各国,减少四面受敌时的损失!
2,为维护南海的主权提供后盾。中国是自由贸易区最大的成员国,所以各国都要受到中国的约束,在处理南海问题上占有优势
3,在东南亚市场上可以减少贸易摩擦

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进程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2016年之后),自贸区巩固完善阶段。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进程

6.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在过去10年中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速,区域贸易安排不断增加,我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迅速增长,并相互从双方的经济增长、区域贸易自由化和贸易结构调整中受益。
  (一)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利弊分析
  东盟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外资流入大量减少。而我国避免了金融危机,这种情况使双方之间出现了竞争不平衡的局面,从而使东盟对我国竞争的担心增加。尽管如此,东盟还是同意与我国建立自由贸易区,根本原因是东盟不仅看到了竞争压力,同时也看到了机会。一个拥有13亿人口、经济持续发展的巨大市场,对东盟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1、我国和东盟共有17亿人口,目前国内生产总值为2万亿美元,对外贸易额1.7万亿美元。据研究,如果在我国与东盟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可以使东盟向我国的投资增加48,使东盟的GDP增加0.9个百分点;使我国向东盟的出口增加55,使我国的GDP增加0.2个百分点(这是东盟秘书处利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计算的结果)。不论从人口、GDP还是贸易来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都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FTA(自由贸易区)。
  2、取消东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区域内贸易并提高经济效益。当FTA中的一个成员的国内生产被另一成员的低成本进口所代替时,就产生了贸易创造。这将促进区域中实际收入的增长,因为资源流向了更能够被有效利用的部门。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随着成员间贸易壁垒的取消,各成员的企业必须提高效率以同区内的其他企业竞争。激烈的竞争会进一步推动企业的专业化,同时也会增加产出和经济效率。幸存下来的企业将具有更强的全球竞争力。
  事实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仅可以增加区内贸易,而且会促进外部对区内的投资以及区内本身的投资。从发展区内的角度来看,我国对东盟国家的投资也会大大增加。
  3、使双方在具有共同利益的国际贸易事务中可以发出更大的声音。东盟成员和我国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都很有限,对国际市场有很强的依赖性。双方在许多问题上有相同的立场,比如如何应对发达国家在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协议中表现出来的越来越明显的保护主义。通过建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强相互间的合作,双方在具有共同利益的国际贸易事务中站在相同的立场上,可以发出更大的声音。
  4、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仍会面临不小的挑战。由于具有相同的国内工业结构,区域内各成员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职工与企业都需要调整,尤其是中小企业。还应当注意贸易转移的问题,即贸易从低成本的非FTA成员向高成本的FTA成员的转移。由于FTA成员间相互降低和取消关税,就有可能发生贸易转移。从具有自然竞争力优势的生产者转出的贸易转移增加了隐含的经济成本,关税收入的丧失也会随之发生。
  (二)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框架设想
  在本世纪建立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关系是我国与东盟共同的目标,该目标推动双方建立全面的、有利于发展长期关系的合作框架,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并不是自由贸易协定中唯一的焦点,服务贸易壁垒的降低与投资的自由化将更进一步加深自由贸易区的一体化进程。关于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框架设想:
  Ⅰ.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A. 透明度
  1. 相互提供颁布的法律、法规、产品标准、卫生防疫措施的信息。
  2. 在中国与东盟之间实行年度的贸易政策对话制度。
  B. 降低并最终取消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取消许可证要求和双方其他的进口控制。
  C. 国营贸易企业
  事关任何一方利益的进口产品贸易分销权的自由化。
  D. 海关手续
  简化海关手续,便利双方产品进入对方市场。
  E. 标准与估价的一致
  相互承认对方实施的鉴证程序和结果,相互认可对方鉴证制度。并通过双方合作,使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
  F. 商务人员的流动
  便利护照制度,推动商务人员的流动。
  G. 投资协议
  缔结投资协议,避免双重税收,以促进和保护投资。
  H. 贸易部门对话
  便利双方贸易部门定期会面,并建立网络联系。
  Ⅱ.服务贸易
  确定推动服务贸易的领域,比如旅游、教育、咨询、管理技术、医疗和建筑等。
  Ⅲ.市场基础建设和技术援助
  提高东盟成员,特别是新成员们的市场硬件建设,拓展他们与中国的贸易。
  Ⅳ.促进措施(针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而言)
  对于东盟的非世贸组织成员将提供特殊考虑。
  Ⅴ.在其他领域的合作
  A. 金融
  B. 旅游
  C. 农业
  D. 高纤维素饮食
  E. 中小企业
  F. 产业合作
  G. 知识产权
  H. 环境
  I. 林业和林产品
  J. 能源
  K. 次区域发展
  Ⅵ.制度性安排
  A. 继续推进现有的中国-东盟合作机制,实施Ⅰ-Ⅵ中列出的工作框架。
  B. 在必要的情况下建立Ⅰ-Ⅵ中列出的工作框架项目的实施机构。
  在实施合作工作框架时,有几方面尤其值得注意: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服务贸易、技术援助和市场基础建设促进措施。以上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将推动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并为东亚今后的稳定发展建立巩固的基础。
  (三)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影响分析
  自由贸易区是近期在东亚出现的新生事物。目前只有东盟真正接近和达到了自由贸易区的标准。尽管东亚经济合作框架有坚实的基础,但考虑到东亚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差别,该框架长期经济合作的目标需要经过长时间充分地发展才能实现。新加坡与日本以及日本与韩国之间正在进行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而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将东亚经济一体化向前推动了一大步。我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不仅对亚太地区,而且对整个世界形势和格局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
  1、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我国和东盟同为亚太地区的一级,东盟坚持实行“大国平衡”外交,我国坚持永远不称霸,不在本地区谋求势力范围,不干涉别国内政的睦邻外交政策和主张受到东盟的重视和认同,因而使双方友好关系得以持续发展。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显然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和政治关系,十分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
  2、有利于我国和东盟国家经济发展。随着东盟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与这些国家在资金和市场上的竞争将加剧。因此,我国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不仅有利于亚太以至世界稳定与发展,而且将提升我国和东盟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3、我国和东盟宣布建立自由贸易区是否会使东亚合作产生分裂?回答是否定的。如果处理得好,不仅不会有损于东亚合作,而且会有利于东亚合作进程,成为加快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一个有利因素。
  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它将可能起到三个方面的效应:一是我国和东盟先行在一个大的范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把其他国家吸引进来;二是激励其他国家采取更积极的步骤加快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三是推动整个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步伐,从而激励东亚领导人及早对“东亚合作展望小组”关于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做出决定,提出落实规划并开始实施进程。这样我国和东盟宣布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计划就会对整个东亚地区的合作与一体化进程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从而也就可以体现我国和东盟在推动东亚合作进程中的领导者的作用。

7. 中国东盟自贸区 如何发展?

中国与东盟贸易前景
1 大力发展产业内高低端贸易。
首先,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由于中国的出口产品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其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不利于贸易条件的改善。中国需要积极主动地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其次,根据东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结构、经济结构及经济技术水平寻求合作领域,开展经贸合作,扩大区内贸易规模。例如,与新加坡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和金融领域的合作。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物流服务业也非常发达,新加坡拥有世界级的现代化国际机场和高度自动化的港口。服务业是新加坡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占GDP的66%(农业不到1%,其余绝大部分为制造业)。其中商业服务(包括对外贸易)、交通通讯、批发零售、金融服务等是服务业最主要的行业,相比较而言,新加坡在这些行业的优势较明显,仍具较大的发展潜力。中国企业进驻新加坡,可以充分利用新加坡与国际市场广泛联系的渠道和网络,不仅可以将业务辐射整个东南亚地区,甚至可以进入东南亚本区域以外的市场。
2 不断深化在能源资源领域贸易。
印尼是石油输出国组织11个成员之一,石油蕴藏量估计为500亿桶,天然气储量为73万亿立方米,是东盟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文莱、马来西亚的石油储量也很可观;越南的铝土矿、铁矿、煤矿相当丰富;菲律宾仅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藏中,就有13种金属矿和29种非金属矿,其中金、铜、镍、铬的矿储量分居世界第三、四、五、六位,品位都比较高。这些资源类产品可以大量满足中国市场的市场需求,这些国家工业基础比较落后,中国企业在资源开发加工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可参与矿产开发,如承包铜矿、银矿、金矿、锌矿、铁矿的勘探和冶炼,参与石油与天然气开发等等。
3 注重加强人力资本积累方面合作。
人力资本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载体,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归根到底是靠人力资本的提高来实现的。中国与东盟在全面经济合作和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同时要加强人力资本积累,根据不同行业建立人才交流中心,为人才的流动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对人力资本的积累主要靠中国提升教育水平和对人才的吸引力,最重要的就是避免高端人才向发达国家流失。
4 积极采用境外加工贸易投资模式。
境外加工贸易投资模式是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 开展加工装配业务, 以企业自带设备、技术、原材料、零配件投资为主, 经加工组装成制成品后就地销售或再出口到别的国家和地区。企业采取境外加工贸易模式开展海外投资, 首要的优点是可以将成熟的技术设备和过剩的生产能力搬迁到市场销路较好的国家和地区, 从而带动出口。能够使企业过剩的生产能力继续发挥作用, 继续获得收益, 从而优化国内产业结构。此外, 部分东盟国家出现中国企业盲目竞争最终惨淡收场的情况。中国政府必须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的产业链, 避免恶性竞争,引导企业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中国东盟自贸区 如何发展?

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性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和东盟合作历程中历史性的一步。它充分反映了双方领导人加强睦邻友好关系的良好愿望,也体现了中国和东盟之间不断加强的经济联系,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中新的里程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将会创造一个拥有18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按人口算,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从经济规模上看,将是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由中国和东盟10国共创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