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经翻译及原文

2024-05-06 01:30

1. 挺经翻译及原文

-、原文:
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萤ying之拔逼阳,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蒉于用气者也.


二、翻译: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枯竭了。我对这几句话,经常思索玩味。大概用兵并无其它奥妙,经常保持锐气不可用尽就可以罢了。三国时,孙权攻打合肥,受挫于张辽;诸葛亮攻打陈仓,受挫于郝昭,两者失败都因起初气势太盛,过于锐不可当,渐渐就衰竭无力的缘故。只有荀蓥攻克逼阳,士气衰竭而又重新振作;陆抗攻克西陵,事先预料难以迅速取胜, 因而养精蓄锐,先安排好外援,等待城中敌人力尽自毙。这也是善于利用士气作战的人了。


挺经翻译及原文

2. 《挺经》

     《挺经》是曾国藩生前最后一部作品,可惜未完曾国藩就去世了。详细记录了曾国藩在宦海沉浮中总结出的为人处世心法。所谓“挺”,即势不可用尽,功不可独享,大名要推让几分,盛时要做衰时想,刚柔相济,无为而无不为;百尺竿头,不能再进一步;欠缺本身就是完美。曾国藩以盖世之功而能于众说诋毁中安然保全自身,全赖这个“挺”字。凡事主动、积极参与,但以淡泊的出世之心来入世,在困厄中求出路,在困苦中求挺直。如此方能前有“猛虎”后有“毒蛇”的情况下,不受其左右,气定神闲抵达人生至高境界。
  
  
       《挺经》一共十八章,也是曾国藩精心总结的十八条心经。
  
        一个“挺”字高度概括了曾国藩为人处事的精髓: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凡事留有余地;淡泊名利,不居功自傲,不独占功名,懂得与人分享;要放眼未来,要有忧患意识,做长远打算,懂得进退,不为时的成功得意妾形;不要事事追求完美,有欠缺才是真正的完美;在困境中依然坚守初心坚挺做人,永不放弃,不断努力,不受他人的左右,不受外的影响,临危不乱,气定神闲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第一章     内圣
  
       做为开篇之作,首先总结古人修身的四个方面:
  
 1、谨慎独处,则心胸安泰:即要抑制私欲,哪怕是小小的欲望也不放过,还要遵循自然之理而行事,并时时内省,心里才会坦然。
  
 2、端肃恭敬,则身体强健:外表整齐严肃,内心思虑专一,时时端恭庄严,所以身体强健。
  
 3、追求仁义,则人们悦服:有爱民惜物之胸怀,大公无私,老百姓才悦服。
  
 4、专守诚意,则神灵钦佩:内心忠贞坚定,言语笃实无欺,以致与万物感应,所以神灵也钦佩。
  
       接着解读了“独”字的内涵,作者认为君子和小人都是独自处事,但差距却很大。
  
         小人独自一人会产生“非分”的念头,积聚多了就会任意妄为,于是就开始干坏事,欺负人。
  
        君子独处时会生出真诚的意念,积聚多了就会处事谨慎,并不断反思,纠正自己的不当言行。
  
       最后阐述了修身和治国的道理及圣人大德的四种境界。
  
     1、四句箴言:  勤于政事;节俭治家;话语忠信可靠;行事诚恳无欺。
  
         这四句话让人终身受益且受益无穷。
  
  
      2、圣人大德的四种境界:
  
   (1)程子的主张:诚恳谦恭,注重自我修养而生出聪明睿智。
  
   (2)子思的遗训:精诚感动神灵而天生就有知识。
  
   (3)孔子、颜回、曾子、孟子的要旨:安贫乐道而身体健康无忧色。
  
   (4)陶渊明、白居易、苏轼、陆游的人生乐趣:欣赏大自然的美妙,吟诗作赋,而意志安适,精神愉悦。

3. 《挺经》讲了些什么?

——内圣外王者的醒世箴言
人生路,有坎坷也有坦途;人之机运有得意时也有低糜时。在困厄中坚梃腰板求出路,在得意时压低资态图长远,在苦斗中心平气和求挺实,在闲歇时滋养精神求进取。人生何处不需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简介】《挺经》是曾国藩总结自身人生经验和成功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为曾国藩生前的“压案之作”,李鸿章曾称这部书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秘诀。全书共十八卷。书中,作者系统完整地总结了自己为人为官的一些基本原则,如顺境中的修养与知足,逆境中的坚挺与忍耐;做事的勇毅与勤廉,做人的真诚与仁爱;决策时的虚心与明强,反省时的知耻与知悔。这些原则既是对不同情况的应变原则,又有内在的一以贯之的重实用、重实效的统一性,是曾国藩一生修身处世、居官治平的最高法则。本书因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

《挺经》讲了些什么?

4. 《挺经》01

古人的文字,虽然有些就短短的几句话,寥寥数字,但是讲述的道理却非常大,需要花时间细细品味学习,于是乎不得不放慢脚步,慢下来阅读,好好理解其中的道理。
  
 《挺经》第一章 存诚自养 慎独自处——“内圣”法。
  
 【原文】
  
 细思古人工夫,其效之尤著者,约有四端:曰慎独则心泰,曰主敬则身强,曰求仁则人悦,曰思诚则神钦。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间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主敬者,外而整齐严肃,内而专静纯一,齐庄不懈,故身强。求仁者,体则存心养性,用则民胞物与,大公无我,故人悦。思诚者,心则忠贞不贰,言则笃实不欺,至诚相感,故神钦。四者之功夫果至,则四者之效验自臻。余老矣,亦尚思少致吾功,以求万一之效耳。
  
  
 【译文】
  
  
 慎独就是要谨慎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在别人面前可以克制自己的行为,但是一个人的时候就很容易露出本来面目,找各种借口,以为没有人知道就可以为所欲为,这是最危险的。越是独处的时候越要守好底线。当你人前人后都能以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的时候,你就能做到心胸安然了。对人对物都能做到仁义,问心无愧,内心自然就平静专一了。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正心诚意,则神灵钦敬。

5. 挺经-内圣 文言文翻译全文

  翻译参考:
  仔细思考古人在修身方面所下的工夫,成效特别显著的大概有四项:慎重独处,就会心胸泰然;庄严恭敬,就会身体强健;追求仁义,就会心悦诚服;正心诚意,则神灵也会钦敬他。涵养功夫当以“诚”为本。就是有“诚”可以化育天地万物,求诚须不欺,不欺必能居敬慎独,居敬慎独者必无私。为了达到“内圣”心法最佳境界,他以“修法十二课”来约束自己的身心。
 
  《挺经·卷一·内圣
》原文:
  细思古人工夫,其效之尤著者,约有四端:曰慎独则心泰,曰主敬则身强,曰求仁则人悦,曰思诚则神钦。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间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主敬者,外而整齐严肃,内而专静纯一,斋庄不懈,故身强。求仁者,体则存心养性,用则民胞物与,大公无私,故人悦。思诚者,心则忠贞不贰,言则笃实不欺,至诚相感,故神钦。四者之功夫果至,则四者之效验自臻。余老矣,亦尚思少致吾功,以求万一之效耳。

  尝谓独也者,君子与小人共焉者也。小人以其为独而生一念之妄,积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君子懔其为独而生一念之诚,积诚为慎,而自慊之功密。其间离合几微之端,可得而论矣。

  盖《大学》自格致以后,前言往行,既资其扩充;日用细故,亦深其阅历。心之际乎事者,已能剖析乎公私,心之丽乎理者,又足精研其得失。则夫善之当为,不善之宜去,早画然其灼见矣。而彼小人者,乃不能实有所见,而行其所知。于是一善当前,幸人之莫我察也,则趋焉而不决。一不善当前,幸人之莫或伺也,则去之而不力。幽独之中,情伪斯出,所谓欺也。惟夫君子者,惧一善之不力,则冥冥者有堕行;一不善之不去,则涓涓者无已时。屋漏而懔如帝天,方寸而坚如金石。独知之地,慎之又慎。此圣经之要领,而后贤所切究者也。

  修己治人之道,止“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四语,终身用之有不能尽,不在多,亦不在深。

  古来圣哲胸怀极广,而可达于德者,约有四端:如笃恭修己而生睿智,程子之说也;至诚感神而致前知,子思之训也;安贫乐道而润身睟面,孔彦曾孟之旨也;观物闲吟而意适神恬,陶白苏陆之趣也。自恨少壮不知努力,老年常多悔惧,于古人心境,不能领取一二。反复寻思,叹喟无已。
 
  《挺经》详细记录了曾国藩在宦海沉浮中总结出的十八条心法,是其从自身的成败得失中总结出的一套独到的为人为官的基本原则和理论。

挺经-内圣 文言文翻译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