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橙色革命是怎么回事?

2024-05-06 02:16

1. 乌克兰橙色革命是怎么回事?

2004年11-12月,乌克兰发生轰动世界的“橙色革命”。亲西方的反对派领导人尤先科,利用乌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存在的舞弊现象,发动大规模“街头斗争”,迫使当局作出让步,重新举行投票。尔后,尤先科在第三次投票中获得51.99%的选票,奠定胜局。对此,各方反应全然不同。尤先科欢欣鼓舞,宣称“这是乌克兰人民的胜利”;亚努科维奇则表示不服,并提出多项申诉;美国和欧盟深表“满意”,认为它是“自由、公正的”;俄罗斯和许多独联体国家则十分不满,强调这次投票存在大量违法舞弊行为,“是非法的”。事实说明,这次总统选举不仅凸现乌克兰国内两位总统候选人的“对立”以及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对立”,而且凸现俄罗斯与美欧国家地缘战略利益的“对立”。 

同时,乌克兰这次“橙色革命”将产生极为广泛的国际影响。 

第一,俄罗斯与美欧之间的“裂痕”进一步加深。苏联解体后,西方利用俄的衰落,蓄意构筑包围圈,不断挤压俄的战略空间。第一步是实行北约东扩和欧盟东扩计划,把过去属于俄势力范围的中东欧国家纳入版图,使它们彻底“融入”西方体系。第二步是打入俄的“后院”,挖俄的墙脚,在尽可能多的独联体国家建立亲西方政权。西方的最终目标,是要构筑一个北起波罗的海、中经黑海和高加索、南接中亚的“弧形包围圈”,以便死死捆住俄的手脚。目前,西方的第一步计划已基本完成,而第二步计划则正在实施。它们采用“渐进方式”,通过经济援助和政治接触,扶植各独联体国家的亲西方反对派,找准时机,夺取政权。2003年11月的格鲁吉亚“玫瑰革命”以及不久前的乌克兰“橙色革命”,就是西方获得成功的典型事例。由于乌克兰贴近俄的腹地,又是独联体范围的第二大国,因此乌“橙色革命”对俄的损害和威胁远远超过小国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 

对于乌克兰的“橙色革命”,俄与美欧国家的立场异常对立,双方都全力支持亲近自己的总统候选人,闹得不亦乐乎。尽管“橙色革命”已经结束,双方的明争暗斗并未停止。美欧国家指责说,俄干预乌总统选举的“深度”已经越过“临界点”,显示了俄要“重建帝国”的野心。普京则强调,西方支持乌“橙色革命”是为了“孤立”俄,他要在今后俄美首脑会晤时向布什问清楚这个问题。目前看来,尽管俄与西方不会因乌克兰问题而发生对抗,但双方的“裂痕”无疑是扩大了,甚至或多或少可以闻到“冷战”的味道。有分析认为,乌克兰事件后普京与布什的关系是“同床异梦”。 

第二,俄乌关系可能发生“转折”。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历史、文化、宗教、经济、政治等方面都有很深的渊源,两国过去融为一体的时间长达300多年,因此形成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两国的能源合作尤其重要,俄向欧洲出口的天然气有80%要经过乌克兰,而乌克兰的石油和天然气有80-90%来自俄罗斯。诚如普京在今年1月7日所说,俄乌关系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即将出任乌克兰总统的尤先科具有强烈的亲西方色彩,他极力主张加入北约和欧盟,使乌克兰全面融入西方。尤先科日前说,他上台后要“修复”乌俄关系,保持乌俄“战略伙伴关系”,他“第一个要访问的国家就是俄罗斯”。尤先科的外交走向,也的确不会立即彻底转向西方,而会左右逢源,兼顾到俄罗斯。尽管如此,尤先科在俄与美欧之间决难做到真正的“平衡”,他会加快乌加入北约和欧盟的进程,并在国家安全、国际事务等关键问题上极力靠拢西方,而同俄拉开距离。英国《简氏外事报道》说,尤先科夺取政权说明,乌克兰自15年前独立以来首次真正“摆脱了”俄。总之,乌克兰今后“倒向西方”和“去俄罗斯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俄乌关系的“转折”也许不会马上发生,但它在几年之后就会出现。 

第三,独联体国家可能出现“连锁反应”。在独联体范围内,乌克兰的领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规模和军事力量仅次于俄罗斯。乌克兰“橙色革命”的发生,说明西方在独联体地区的影响有所加强,而乌一旦倒向西方,独联体甚至有瓦解的危险,俄苦心打造的俄乌白哈四国“统一经济区”也有可能名存实亡。特别是,乌式“橙色革命”还可能在独联体链条的其他薄弱环节“重演”。美国著名政治家布热津斯基就说,西方希望“民主”能扩展到比乌克兰更远的地方。西方挤压俄战略空间的既定计划决不会放弃。2004年4月,西方曾在亚美尼亚策动反对派夺权,但被科恰良总统采取的果断行动加以制止,未能奏效。西方把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看作“民主化的障碍”,一再鼓动该国反对派起来闹事和夺权。但卢卡申科在2004年10月通过全民公决,取得了第三次参加总统选举的权利。于是,美国总统布什签署法令,对白俄罗斯实施全面制裁,并表示要全力支持该国反对派。种种迹象表明,独联体国家的反对派受乌“橙色革命”的鼓舞,今后将掀起更大的风浪。在乌总统选举期间,这些国家的反对派都派人来此进行“考察”和“取经”。尤其在中亚地区,这里不仅驻有美国军事力量,亲美势力已有相当基础,而且正进入政权更迭期。乌兹别克斯坦在2004年12月26日举行了议会选举及地方政权机关选举。由于该国反对派成绩欠佳,西方便指责这次选举“未达到民主标准”。吉尔吉斯斯坦今年2月要举行议会选举,10月将举行总统选举。目前,美方代表正与该国的反对派和媒体频繁会晤。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帮办帕斯科直言不讳地说,“我想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权应该变了”。总之,乌克兰并非西方与俄夺的第一个独联体国家,也不是最后一个。当一个个独联体国家倒向西方的时候,俄的战略空间将进一步受到挤压,北约势力将深入到中亚和外高加索,到那时,俄罗斯的发展空间将受到巨大挤压,并将遏制俄的“东山再起”。

乌克兰橙色革命是怎么回事?

2. 橙色革命的外国势力

许多西方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向这些运动提供了资金和训练他们组织非暴力抵抗的战术。据《卫报》报道,这些机构包括美国外交部、美国国际开发署、美国全国国际事务民主学会、国际共和协会以及非政府组织自由之家和亿万富翁乔治·索罗斯的开放社会研究所。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全国民主基金会从1988年开始就支持乌克兰的非政府民主建设活动。吉恩·夏普写的关于非暴力斗争的文章是这些学生运动的战略基础。另一方面,俄罗斯在这次选举中直接地和强烈地支持亚努科维奇。就这些支持的范围还有争议,但是一些事实是无可非议的,比如在选举前和选举中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多次会晤库奇马和亚努科维奇。在官方结果被发表并被质疑时普京多次向亚努科维奇致贺,这给普京和亚努科维奇后来均带来了很大的尴尬。在选举过程中俄罗斯官方媒体对亚努科维奇的报道非常正面,而且亚努科维奇有许多与克里姆林宫相接近的俄罗斯顾问。许多观察家同意亚努科维奇获得了俄罗斯国家控制的经济系统的巨大支持。其它未被证实的指责包括俄罗斯在尤先科中毒事件中的牵连。由于华沙与克里姆林宫之间的长期的紧张关系波兰公开和官方地支持乌克兰的民主化运动并支持乌克兰加入欧洲联盟。

3. 橙色革命的来历?

橙色革命(乌克兰语:Помаранчева революція,又译栗子花革命)是指2004年至2005年围绕2004年乌克兰总统大选过程中由于严重贪污、影响选民和直接进行选举舞弊所导致的在乌克兰全国所发生的一系列抗议和政治事件。

在2004年10月31日的乌克兰总统大选中由于没有任何选手达到法律规定的50%的多数,因此在同年11月21日在得票最多的两名选手维克托·尤先科和维克托·亚努科维奇之间举行重选。但是众多乌克兰国内外观察员报道说官方宣布的亚努科维奇获胜的结果是舞弊导致的,同时这也是公众普遍感觉到的。这个选举舞弊导致了这场抗议。

尤先科的选举活动中使用橙色作为其代表色,因此这场运动使用橙色作为抗议的颜色。这个运动的标志是橙丝带和一面书有Так! Ющенко!(“对!尤先科!”)的旗。选举结果被公布后上百万抗议者聚集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市中心,尤先科的支持者建立了一个24小时不断被占据的帐篷城,同时在乌克兰全国爆发了一系列由反对派组织的抗议、静坐、大罢工等事件。

迫于这些抗议运动乌克兰最高法院宣布这次重选的结果无效,并规定在同年12月26日重复重选。这次第二次重选受到严厉的观察。乌克兰国内和国际的观察员均确认这次第二次重选基本上没有任何问题。尤先科在这次重选中明显以52%的结果获胜。亚努科维奇获44%。2005年1月23日尤先科入职,标志着橙色革命的最终胜利。

橙色革命的来历?

4. 乌兰克的橙色革命是什么事件?

2004年11-12月,乌克兰发生轰动世界的“橙色革命”。亲西方的反对派领导人尤先科,利用乌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存在的舞弊现象,发动大规模“街头斗争”,迫使当局作出让步,重新举行投票。尔后,尤先科在第三次投票中获得51.99%的选票,奠定胜局。对此,各方反应全然不同。尤先科欢欣鼓舞,宣称“这是乌克兰人民的胜利”;亚努科维奇则表示不服,并提出多项申诉;美国和欧盟深表“满意”,认为它是“自由、公正的”;俄罗斯和许多独联体国家则十分不满,强调这次投票存在大量违法舞弊行为,“是非法的”。事实说明,这次总统选举不仅凸现乌克兰国内两位总统候选人的“对立”以及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对立”,而且凸现俄罗斯与美欧国家地缘战略利益的“对立”。


同时,乌克兰这次“橙色革命”将产生极为广泛的国际影响。

第一,俄罗斯与美欧之间的“裂痕”进一步加深。苏联解体后,西方利用俄的衰落,蓄意构筑包围圈,不断挤压俄的战略空间。第一步是实行北约东扩和欧盟东扩计划,把过去属于俄势力范围的中东欧国家纳入版图,使它们彻底“融入”西方体系。第二步是打入俄的“后院”,挖俄的墙脚,在尽可能多的独联体国家建立亲西方政权。西方的最终目标,是要构筑一个北起波罗的海、中经黑海和高加索、南接中亚的“弧形包围圈”,以便死死捆住俄的手脚。目前,西方的第一步计划已基本完成,而第二步计划则正在实施。它们采用“渐进方式”,通过经济援助和政治接触,扶植各独联体国家的亲西方反对派,找准时机,夺取政权。2003年11月的格鲁吉亚“玫瑰革命”以及不久前的乌克兰“橙色革命”,就是西方获得成功的典型事例。由于乌克兰贴近俄的腹地,又是独联体范围的第二大国,因此乌“橙色革命”对俄的损害和威胁远远超过小国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


第二,俄乌关系可能发生“转折”。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历史、文化、宗教、经济、政治等方面都有很深的渊源,两国过去融为一体的时间长达300多年,因此形成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两国的能源合作尤其重要,俄向欧洲出口的天然气有80%要经过乌克兰,而乌克兰的石油和天然气有80-90%来自俄罗斯。诚如普京在今年1月7日所说,俄乌关系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即将出任乌克兰总统的尤先科具有强烈的亲西方色彩,他极力主张加入北约和欧盟,使乌克兰全面融入西方。尤先科日前说,他上台后要“修复”乌俄关系,保持乌俄“战略伙伴关系”,他“第一个要访问的国家就是俄罗斯”。尤先科的外交走向,也的确不会立即彻底转向西方,而会左右逢源,兼顾到俄罗斯。尽管如此,尤先科在俄与美欧之间决难做到真正的“平衡”,他会加快乌加入北约和欧盟的进程,并在国家安全、国际事务等关键问题上极力靠拢西方,而同俄拉开距离。英国《简氏外事报道》说,尤先科夺取政权说明,乌克兰自15年前独立以来首次真正“摆脱了”俄。总之,乌克兰今后“倒向西方”和“去俄罗斯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俄乌关系的“转折”也许不会马上发生,但它在几年之后就会出现。


第三,独联体国家可能出现“连锁反应”。在独联体范围内,乌克兰的领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规模和军事力量仅次于俄罗斯。乌克兰“橙色革命”的发生,说明西方在独联体地区的影响有所加强,而乌一旦倒向西方,独联体甚至有瓦解的危险,俄苦心打造的俄乌白哈四国“统一经济区”也有可能名存实亡。特别是,乌式“橙色革命”还可能在独联体链条的其他薄弱环节“重演”。美国著名政治家布热津斯基就说,西方希望“民主”能扩展到比乌克兰更远的地方。西方挤压俄战略空间的既定计划决不会放弃。2004年4月,西方曾在亚美尼亚策动反对派夺权,但被科恰良总统采取的果断行动加以制止,未能奏效。西方把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看作“民主化的障碍”,一再鼓动该国反对派起来闹事和夺权。但卢卡申科在2004年10月通过全民公决,取得了第三次参加总统选举的权利。于是,美国总统布什签署法令,对白俄罗斯实施全面制裁,并表示要全力支持该国反对派。种种迹象表明,独联体国家的反对派受乌“橙色革命”的鼓舞,今后将掀起更大的风浪。

5. 乌克兰的橙色革命

2004年11-12月,乌克兰发生轰动世界的“橙色革命”。亲西方的反对派领导人尤先科,利用乌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存在的舞弊现象,发动大规模“街头斗争”,迫使当局作出让步,重新举行投票。尔后,尤先科在第三次投票中获得51.99%的选票,奠定胜局。对此,各方反应全然不同。尤先科欢欣鼓舞,宣称 “这是乌克兰人民的胜利”;亚努科维奇则表示不服,并提出多项申诉;美国和欧盟深表“满意”,认为它是“自由、公正的”;俄罗斯和许多独联体国家则十分不满,强调这次投票存在大量违法舞弊行为,“是非法的”。事实说明,这次总统选举不仅凸现乌克兰国内两位总统候选人的“对立”以及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对立”,而且凸现俄罗斯与美欧国家地缘战略利益的“对立”。

同时,乌克兰这次“橙色革命”将产生极为广泛的国际影响。

第一,俄罗斯与美欧之间的“裂痕”进一步加深。苏联解体后,西方利用俄的衰落,蓄意构筑包围圈,不断挤压俄的战略空间。第一步是实行北约东扩和欧盟东扩计划,把过去属于俄势力范围的中东欧国家纳入版图,使它们彻底“融入”西方体系。第二步是打入俄的“后院”,挖俄的墙脚,在尽可能多的独联体国家建立亲西方政权。西方的最终目标,是要构筑一个北起波罗的海、中经黑海和高加索、南接中亚的“弧形包围圈”,以便死死捆住俄的手脚。目前,西方的第一步计划已基本完成,而第二步计划则正在实施。它们采用“渐进方式”,通过经济援助和政治接触,扶植各独联体国家的亲西方反对派,找准时机,夺取政权。2003年 11月的格鲁吉亚“玫瑰革命”以及不久前的乌克兰“橙色革命”,就是西方获得成功的典型事例。由于乌克兰贴近俄的腹地,又是独联体范围的第二大国,因此乌 “橙色革命”对俄的损害和威胁远远超过小国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

对于乌克兰的“橙色革命”,俄与美欧国家的立场异常对立,双方都全力支持亲近自己的总统候选人,闹得不亦乐乎。尽管“橙色革命”已经结束,双方的明争暗斗并未停止。美欧国家指责说,俄干预乌总统选举的“深度”已经越过“临界点”,显示了俄要“重建帝国”的野心。普京则强调,西方支持乌“橙色革命” 是为了“孤立”俄,他要在今后俄美首脑会晤时向布什问清楚这个问题。目前看来,尽管俄与西方不会因乌克兰问题而发生对抗,但双方的“裂痕”无疑是扩大了,甚至或多或少可以闻到“冷战”的味道。有分析认为,乌克兰事件后普京与布什的关系是“同床异梦”。

第二,俄乌关系可能发生“转折”。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历史、文化、宗教、经济、政治等方面都有很深的渊源,两国过去融为一体的时间长达300多年,因此形成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两国的能源合作尤其重要,俄向欧洲出口的天然气有80%要经过乌克兰,而乌克兰的石油和天然气有80-90%来自俄罗斯。诚如普京在今年1月7日所说,俄乌关系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即将出任乌克兰总统的尤先科具有强烈的亲西方色彩,他极力主张加入北约和欧盟,使乌克兰全面融入西方。尤先科日前说,他上台后要“修复”乌俄关系,保持乌俄“战略伙伴关系”,他“第一个要访问的国家就是俄罗斯”。尤先科的外交走向,也的确不会立即彻底转向西方,而会左右逢源,兼顾到俄罗斯。尽管如此,尤先科在俄与美欧之间决难做到真正的“平衡”,他会加快乌加入北约和欧盟的进程,并在国家安全、国际事务等关键问题上极力靠拢西方,而同俄拉开距离。英国《简氏外事报道》说,尤先科夺取政权说明,乌克兰自15年前独立以来首次真正“摆脱了” 俄。总之,乌克兰今后“倒向西方”和“去俄罗斯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俄乌关系的“转折”也许不会马上发生,但它在几年之后就会出现。

第三,独联体国家可能出现“连锁反应”。在独联体范围内,乌克兰的领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规模和军事力量仅次于俄罗斯。乌克兰“橙色革命”的发生,说明西方在独联体地区的影响有所加强,而乌一旦倒向西方,独联体甚至有瓦解的危险,俄苦心打造的俄乌白哈四国“统一经济区”也有可能名存实亡。特别是,乌式“橙色革命”还可能在独联体链条的其他薄弱环节“重演”。美国著名政治家布热津斯基就说,西方希望“民主”能扩展到比乌克兰更远的地方。西方挤压俄战略空间的既定计划决不会放弃。2004年4月,西方曾在亚美尼亚策动反对派夺权,但被科恰良总统采取的果断行动加以制止,未能奏效。西方把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看作“民主化的障碍”,一再鼓动该国反对派起来闹事和夺权。但卢卡申科在2004年10月通过全民公决,取得了第三次参加总统选举的权利。于是,美国总统布什签署法令,对白俄罗斯实施全面制裁,并表示要全力支持该国反对派。种种迹象表明,独联体国家的反对派受乌“橙色革命”的鼓舞,今后将掀起更大的风浪。在乌总统选举期间,这些国家的反对派都派人来此进行“考察”和“取经”。尤其在中亚地区,这里不仅驻有美国军事力量,亲美势力已有相当基础,而且正进入政权更迭期。乌兹别克斯坦在2004年12月26日举行了议会选举及地方政权机关选举。由于该国反对派成绩欠佳,西方便指责这次选举“未达到民主标准”。吉尔吉斯斯坦今年2月要举行议会选举,10月将举行总统选举。目前,美方代表正与该国的反对派和媒体频繁会晤。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帮办帕斯科直言不讳地说,“我想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权应该变了”。总之,乌克兰并非西方与俄夺的第一个独联体国家,也不是最后一个。当一个个独联体国家倒向西方的时候,俄的战略空间将进一步受到挤压,北约势力将深入到中亚和外高加索,到那时,俄罗斯的发展空间将受到巨大挤压,并将遏制俄的“东山再起”。

乌克兰的橙色革命

6. 普京为什么支持亚努科维奇?橙色革命如何牵扯到俄罗斯与美欧国家地缘战略利益?

因为这符合俄国的利益,先不要说乌克兰是前苏联的一份子。就现在的国际形势,俄国还是比较被动的,本来前苏联的华约跟美国可以说是不相上下。但自苏联解体之后,先前与苏联结盟的国家退出的退出,反叛的反叛(波兰,匈牙利于1991年苏联解体后纷纷加入了北约)。俄过自普京就任总统后就放出话来,要重振大国雄风,但现在的俄国还无法与美国相抗衡(无论经济,还是军事,基本上现在的俄国军事就是在吃老本,吃苏联留下来的老本),所以俄国需要盟友,特别是欧洲的盟友,因为的俄的核心在欧洲。亚洲嘛,俄国跟中国只是纯粹的贸易关系,所谓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印度,越南跟俄国买武器,俄国马上就支持他们伤害中国
       以上都是本人的个人见解,望采纳

7. 关于橙色革命和橙色回忆的事!

橙色回忆是对世界杯荷兰队的回忆,因为荷兰队的球衣是橙色的,尤其是74、78两届荷兰打进决赛的世界杯

橙色革命是指最近两年在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发生的政变,尤先科上台的所谓革命:
 2004年11月至12月,乌克兰发生了轰动世界的橙色革命。反对派领导人尤先科宣称乌总统选举存在舞弊现象,并发动大规模“街头斗争”,迫使当局重新举行投票。随后,尤先科当选总统。由于尤先科的支持者以橙色为标志,所以称之为橙色革命

关于橙色革命和橙色回忆的事!

8. 乌克兰橙色革命的历史

2004年11-12月,乌克兰发生轰动世界的“橙色革命”。亲西方的反对派领导人尤先科,利用乌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存在的舞弊现象,发动大规模“街头斗争”,迫使当局作出让步,重新举行投票。尔后,尤先科在第三次投票中获得51.99%的选票,奠定胜局。对此,各方反应全然不同。尤先科欢欣鼓舞,宣称“这是乌克兰人民的胜利”;亚努科维奇则表示不服,并提出多项申诉;美国和欧盟深表“满意”,认为它是“自由、公正的”;俄罗斯和许多独联体国家则十分不满,强调这次投票存在大量违法舞弊行为,“是非法的”。事实说明,这次总统选举不仅凸现乌克兰国内两位总统候选人的“对立”以及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对立”,而且凸现俄罗斯与美欧国家地缘战略利益的“对立”。 

同时,乌克兰这次“橙色革命”将产生极为广泛的国际影响。 

第一,俄罗斯与美欧之间的“裂痕”进一步加深。苏联解体后,西方利用俄的衰落,蓄意构筑包围圈,不断挤压俄的战略空间。第一步是实行北约东扩和欧盟东扩计划,把过去属于俄势力范围的中东欧国家纳入版图,使它们彻底“融入”西方体系。第二步是打入俄的“后院”,挖俄的墙脚,在尽可能多的独联体国家建立亲西方政权。西方的最终目标,是要构筑一个北起波罗的海、中经黑海和高加索、南接中亚的“弧形包围圈”,以便死死捆住俄的手脚。目前,西方的第一步计划已基本完成,而第二步计划则正在实施。它们采用“渐进方式”,通过经济援助和政治接触,扶植各独联体国家的亲西方反对派,找准时机,夺取政权。2003年11月的格鲁吉亚“玫瑰革命”以及不久前的乌克兰“橙色革命”,就是西方获得成功的典型事例。由于乌克兰贴近俄的腹地,又是独联体范围的第二大国,因此乌“橙色革命”对俄的损害和威胁远远超过小国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 

对于乌克兰的“橙色革命”,俄与美欧国家的立场异常对立,双方都全力支持亲近自己的总统候选人,闹得不亦乐乎。尽管“橙色革命”已经结束,双方的明争暗斗并未停止。美欧国家指责说,俄干预乌总统选举的“深度”已经越过“临界点”,显示了俄要“重建帝国”的野心。普京则强调,西方支持乌“橙色革命”是为了“孤立”俄,他要在今后俄美首脑会晤时向布什问清楚这个问题。目前看来,尽管俄与西方不会因乌克兰问题而发生对抗,但双方的“裂痕”无疑是扩大了,甚至或多或少可以闻到“冷战”的味道。有分析认为,乌克兰事件后普京与布什的关系是“同床异梦”。 

第二,俄乌关系可能发生“转折”。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历史、文化、宗教、经济、政治等方面都有很深的渊源,两国过去融为一体的时间长达300多年,因此形成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两国的能源合作尤其重要,俄向欧洲出口的天然气有80%要经过乌克兰,而乌克兰的石油和天然气有80-90%来自俄罗斯。诚如普京在今年1月7日所说,俄乌关系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即将出任乌克兰总统的尤先科具有强烈的亲西方色彩,他极力主张加入北约和欧盟,使乌克兰全面融入西方。尤先科日前说,他上台后要“修复”乌俄关系,保持乌俄“战略伙伴关系”,他“第一个要访问的国家就是俄罗斯”。尤先科的外交走向,也的确不会立即彻底转向西方,而会左右逢源,兼顾到俄罗斯。尽管如此,尤先科在俄与美欧之间决难做到真正的“平衡”,他会加快乌加入北约和欧盟的进程,并在国家安全、国际事务等关键问题上极力靠拢西方,而同俄拉开距离。英国《简氏外事报道》说,尤先科夺取政权说明,乌克兰自15年前独立以来首次真正“摆脱了”俄。总之,乌克兰今后“倒向西方”和“去俄罗斯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俄乌关系的“转折”也许不会马上发生,但它在几年之后就会出现。 

第三,独联体国家可能出现“连锁反应”。在独联体范围内,乌克兰的领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规模和军事力量仅次于俄罗斯。乌克兰“橙色革命”的发生,说明西方在独联体地区的影响有所加强,而乌一旦倒向西方,独联体甚至有瓦解的危险,俄苦心打造的俄乌白哈四国“统一经济区”也有可能名存实亡。特别是,乌式“橙色革命”还可能在独联体链条的其他薄弱环节“重演”。美国著名政治家布热津斯基就说,西方希望“民主”能扩展到比乌克兰更远的地方。西方挤压俄战略空间的既定计划决不会放弃。2004年4月,西方曾在亚美尼亚策动反对派夺权,但被科恰良总统采取的果断行动加以制止,未能奏效。西方把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看作“民主化的障碍”,一再鼓动该国反对派起来闹事和夺权。但卢卡申科在2004年10月通过全民公决,取得了第三次参加总统选举的权利。于是,美国总统布什签署法令,对白俄罗斯实施全面制裁,并表示要全力支持该国反对派。种种迹象表明,独联体国家的反对派受乌“橙色革命”的鼓舞,今后将掀起更大的风浪。在乌总统选举期间,这些国家的反对派都派人来此进行“考察”和“取经”。尤其在中亚地区,这里不仅驻有美国军事力量,亲美势力已有相当基础,而且正进入政权更迭期。乌兹别克斯坦在2004年12月26日举行了议会选举及地方政权机关选举。由于该国反对派成绩欠佳,西方便指责这次选举“未达到民主标准”。吉尔吉斯斯坦今年2月要举行议会选举,10月将举行总统选举。目前,美方代表正与该国的反对派和媒体频繁会晤。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帮办帕斯科直言不讳地说,“我想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权应该变了”。总之,乌克兰并非西方与俄夺的第一个独联体国家,也不是最后一个。当一个个独联体国家倒向西方的时候,俄的战略空间将进一步受到挤压,北约势力将深入到中亚和外高加索,到那时,俄罗斯的发展空间将受到巨大挤压,并将遏制俄的“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