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继电器延时调整方法

2024-05-14 13:13

1. 直流继电器延时调整方法

直流继电器延时调整方法介绍:
    一般直流继电器是不具有延时功能的,传统的方法可以用电子电路、集成电路及延时继电器来实现延时。简单介绍如下:
    1、分离元件的电子电路:可以采用电阻、电容及三极管组成简单的延时电路,调节电阻及电容的值来改变时间常数,达到调整延时的目的。优点是电路简单,缺点延时精度不高。
    2、集成电路延时电路:可以采用通用或专用集成电路组成延时电路,例如:使用NE555集成电路构成延时电路也比较方便。比分立元件的延时电路精度高。
    3、延时继电器方法:可以直接选购合适的延时继电器来实现延时,直接应用即可,通过旋钮调节延时时间,使用方便。
    下面介绍一种实现“智能继电器”的方法,采用“精控-定时程序控制器”可以十分方便地控制继电器定时时间,无需其他器件,并且通过设置可以实现程序控制继电器工作的功能。设置方法很简单,会用电脑填表的人员都可以使用,无需编写程序,即可实现自动控制继电器的定时及程序控制。
    精控定时程序控制器,有8路输出,可以直接驱动继电器的线包,控制其工作。通过功能设置软件设置继电器的工作状态,随时可以改变控制功能。可到网站了解详细使用情况。下面是其通用接线原理示意图。

直流继电器延时调整方法

2. 时间继电器是怎么实现延时的?

一、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原理或机械原理实现延时控制的控制电器。
二、分类
1.按工作原理分类
按其工作原理的不同,时间继电器可分为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电动式时间继电器、电磁式时间继电器、电子式时间继电器等。
(1)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
利用空气通过小孔时产生阻尼的原理获得延时。其结构由电磁系统、延时机构和触头三部分组成。电磁机构为双口直动式,触头系统为微动开关,延时机构采用气囊式阻尼器。
(2)电子式时间继电器
电子式时间继电器是利用RC电路中电容电压不能跃变,只能按指数规律逐渐变化的原理,即电阻尼特性获得延时的。
特点:延时范围广,最长可达3600 S,精度高,一般为5%左右,体积小,耐冲击震动,调节方便。
(3)电动机式时间继电器
电动机式时间继电器是利用微型同步电动机带动减速齿轮系获得延时的。
特点:延时范围宽,可达72小时,延时准确度可达1%,同时延时值不受电压波动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电动机式时间继电器的延时范围与精度是其他时间继电器无法比拟的,其缺点是结构复杂、体积大、寿命低、价格责,准确度受电源频率影响。
(4)电磁式时间继电器。
电磁式时间继电器是利用电磁线圈断电后磁通缓慢衰减的原理使磁系统的衔铁延时释放而获得触点的延时动作原理而制成的,它的特点是触点容量大,故控制容量大,但延时时间范围小.精度稍差,主要用于直流电路的控制中。
2.按延时方式分类
根据其延时方式的不同,时间继电器又可分为通电延时型和断电延时型两种。
(1)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
在获得输入信号后立即开始延时,需待延时完毕,其执行部分才输出信号以操纵控制电路;当输入信号消失后,继电器立即恢复到动作前的状态。
(2)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
恰恰相反,当获得输入信号后,执行部分立即有输出信号;而在输入信号消失后,继电器却需要经过一定的延时,才能恢复到动作前的状态。

拓展资料:
时间继电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1.要保持时间继电器的清洁,否则误差会增大。
2.使用前检查电源电压与频率是否与时间继电器的电压与频率相符。
3.根据用户要求选择时间继电器的控制时间的长短。
4.直流产品要注意按电路图接线,注意电源的极性。
5.尽量避免在振动明显、阳光直射、潮湿及接触油的场合使用。

3. 延时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是一种电磁原理或机械原理实现延时控制的控制电器。它的种类,有电磁式延时继电器;电动式时间继电器;热延时继电器;混合式延时继电器;固体时间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可分为通电延时型和断电延时型两种类型。

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电磁式继电器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的,使动触点与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他附件组成。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3、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

        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光电隔离型为最多。

二、继电器主要产品技术参数

1、额定工作电压

         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的电压。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是交流电压,也是直流电压。 

 2、直流电阻

         是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通过万能表测量。

 3、吸合电流

        是指继电器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在正常使用时,给定的电流略大于吸合电流,继电器才能稳定地工作。而线圈所加的工作电压,不要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1.5倍,否则会产生较大的电流而把线圈烧毁。


 4、释放电流

        是指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当继电器吸合的电流减小到时,继电器就会恢复到未通电的释放。的电流远远小于吸合电流。

 5、触点切换电压和电流

       是指继电器允许加载的电压和电流。它决定了继电器能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使用时不能超过此值,否则很损坏继电器的触点。 

 三、继电器测试

 1、测触点电阻

        用万能表的电阻档,测量常闭触点与动点电阻,其阻值应为0;而常开触点与动点的阻值就为无穷大。由此区别出那个是常闭触点,那个是常开触点。


 2、测线圈电阻

         万能表R×10W档测量继电器线圈的阻值,从而判断该线圈是否存在着开路现象。 

 3、测量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

        找来可调稳压电源和电流表,给继电器输入一组电压,且在供电回路中串入电流表进行监测。慢慢调高电源电压,听到继电器吸合声时,记下该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为求准确,试多几次而求平均值。


  4、测量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

        也是像上述那样连接测试,当继电器发生吸合后,再降低供电电压,当听到继电器再次发生释放声音时,记下的电压和电流,亦可尝试多几次而取得平均的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下,继电器的释放电压约在吸合电压的10~50%,释放电压太小(小于1/10的吸合电压),则不能正常使用了,会对电路的稳定性造成威胁,工作不可靠。

四、继电器的电符号和触点形式

        继电器线圈在电路中用一个长方框符号表示,继电器有两个线圈,就画两个并列的长方框。在长方框内或长方框旁标上继电器的文字符号“J”。继电器的触点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把直接画在长方框一侧,这种表示法较为直观。另一种是电路连接的,把各个触点分别画到各自的控制电路中,通常在同一继电器的触点与线圈旁分别标注上的文字符号,并将触点组编上号码,以示区别。继电器的触点有三种基本形式:


       1.动合型(H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断开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闭合。以合字的拼音字头“H”表示。

       2.动断型(D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闭合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断开。用断字的拼音字头“D”表示。

       3.转换型(Z型)这是触点组型。这种触点组共有三个触点,即是动触点,上下各一个静触点。线圈不通电时,动触点和其中一个静触点断开和另一个闭合,线圈通电后,动触点就移动,使断开的成闭合,闭合的成断开,达到转换的目的。的触点组称为转换触点。用“转”字的拼音字头“z”表示。

五、延时继电器电路图:

 1、晶体管继电器延时电路图:

如图是晶体管组成的继电器延时吸合电路。刚接通电源时,16μF电容上电压为零,两个三极管都截止,继电器不动作。随着16μF电容的充电,过一段时间后,其上电压达到高电平,两个三极管都导通,继电器延时吸合。延时时间可达60s。延时的时间长短可通过10MΩ电阻来调节。



2、上电延时继电器电路:

本电路利用发射器/一个普通双极晶体管的基极击穿电压的优点。反向连接的发射器/基地交界处的一个2N3904晶体管作为一个8伏齐纳二极管它创建了一个更高的开启连接的达林顿晶体管对电压。几乎所有双极晶体管可以使用,但齐纳电压将可能为大约6至9伏特的特定使用的晶体管而定。时间大约是7秒延时使用有47K的电阻和电容器100uF的,可以通过减少R或C值减少。更长的延迟可以得到一个更大的电容,电阻的时间不应该增加可能过去有47K。该电路应与任何12伏直流最继电器,有一个75欧姆的电阻或多个线圈。在10K的电阻在整个供应连接提供了一个电源关闭时,并不需要,如果电力供应已经有一个泄放电阻,电容放电通路。

延时继电器

4. 延时继电器

ATS断电时间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通电后内部磁保持继电器从常闭接点转换到常开接点并保持;在用户将时间继电器电源关闭后时间继电器开始延时动作,此时接点继续保持状态;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到后接点从常开转换回常闭形成一个回归并等待下一次的延时。   断电后为了能让时间继电器能得到很好的延时所以断电延时继电器的IC必顺采用低功耗集成电路,内总需有大电容做为电压畜能。总体来说内部需要两个电容器做畜能工作,一个电容所畜能的电能需要给集成电路供电并需要提供足够的电能,否则集成电路在计时时间还没有到达就失去电能而停止了计时工作就达不到用户所设定的目的了。另一个电容提供磁保持继电器在接受集成电路因为延时时间到达后输出的控制信号以驱动磁保持继电器能回归到初始状态。

5. 通电延时继电器怎么使用

如图所示,T37用的是TON接通延时,但是当I0.0为OFF时,T37才会计时,也就是当I0.0断电了T37计时,就是用通电延时定时器实现断电延时定时器的功能。
望采纳。。。。。。

通电延时继电器怎么使用

6. 断电延时继电器 怎样接线

如果要用点开关来控制,首先要接一个启保停电路。用启保停电路来控制时间继电器的电源。 上面的时间继电器接线图中,接线点5 6  8是一组。8是公共点,8和5是常闭,8和6是常开。 当时间继电器通电后并计时,当计时到,8和5断开,8和6接通。所以8是与电源7可以并起来,5和6可以分别接负载的一端。至于3和4是外部复位,如果短接可以复位。还有一种时间继电器可以让时间暂停。

7. 时间继电器延时电路

旋钮开关常开触点控制,时间继电器线圈,然后时间继电器延时常开辅助触点控制交流接触器线圈

时间继电器延时电路

8. 延时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延时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时间继电器线圈通电时,各延时触头瞬时动作,而线圈断电以后触头呈延时置位工作状态,当所设延时到达后,延时触头又恢复为初始状态。
断电延时型因其工作状态(在延时过程中不需外接工作电源)以及控制触点在断电延时过程中吸合触点(常开触点变为接通状态应保持接通状态;常闭触点变为断开状态,应呈保持断开状态)转换特殊性(与常规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触点工作状态正好相反)来满足其控制要求。
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由最早分离器件构成(延时精度低、延时时间短);现用相应可编程定时集成电路或cmos计数分频集成来完成延时,与之相比,具有延时精度高,延时时间长的特点。以此满足断电长延时的控制场合。
断电延时时间继电器的触点在继电器通电工作后触点动作,继电器断电后,延时时间到达预置设定的时间触点恢复原始状态。

扩展资料
数字延时继电器虽然在延时范围、定时准确度、体积、重量、可靠性等诸多方面优于模拟电路RC延时继电器,但与单片机混合式延时继电器比较,也存在4个方面的缺点:
①延时时间调试繁琐,生产效率不高。因为为了保证产品在整个温度范围内的定时准确度,就必须对每只产品反复进行高低温调试和常温时间测试,这就使产品生产周期很长。
②难以实现灵活多变的延时型式,即一种延时型式就必须设计一种延时电路。
③两级或两级以上的延时继电器电路复杂,元器件多,成本高,体积大,重量重。
④产品完工后延时时间、延时类型不能更改。当用单片机作为延时电路的核心器件时,这些问题也都迎刃而解。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