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宋庆龄

2024-05-12 17:11

1. 孙中山与宋庆龄

  孙中山与宋庆龄 
    志同道合最容易成就伴侣,孙中山与宋庆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913年8月,“二次革命”失败,革命派在国内失去了立足之地,大多追随孙中山流亡日本,宋耀如一家更是举家迁避扶桑。从美国读书归来的宋庆龄到日本与家人会面,终于见到了她所敬仰的孙中山,并开始接替父亲和姐姐的工作,于1914年9月起正式担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这是在患难中生长出来的爱情:革命失败,心灵的创伤和流亡海外生活的孤寂,孙中山都从宋庆龄的帮助和抚慰中得到补偿;而宋庆龄追随孙中山革命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并发出了这样的肺腑之言:“我的快乐,我唯一的快乐是与孙先生在一起。”这遭到宋庆龄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坚决反对:他们的年龄相差28岁!1915年10月,在得知孙中山已与前妻离婚的消息后,22岁的宋庆龄冲破父母的“软禁”,赴东京与孙中山成婚。
    他们的情深意笃,令人感动:1922年6月16日,广州发生陈炯明兵变,在危难之际宋庆龄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孙中山:“中国可以没有我,但不可以没有你!”而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弥留之际,特别嘱咐儿子、女婿要“善待孙夫人”,听到何香凝保证尽力爱护宋庆龄之后才放心。短短10年聚首,胜过人间无数。此后,宋庆龄孀居终生。
    有抱负的父亲,把女儿送到这所上海最有名的贵族化学校里接受最好的美式教育。像学校说的那样,中西的教育,是为了让她们有勇敢的新和有价值的行为,给自己的生活一个最好的建设。
   
    照片中的小女孩已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缀满美丽花边的西式长裙,浪漫而无忧无虑。但在她娇柔而略带羞涩的眼光里,依然可以看到一些晶莹而坚硬的东西。
    美丽而倔强的女孩出嫁了,第一次违背父母的意思,嫁给心目中能拯救中国的英雄。她给父母留下书信,告别了她的充满了温馨甜美童年回忆的屋子。这桩年龄悬殊的婚姻在当时引起的震骇是可以想见的,这恐怕也是她艰难的一生所遇到的第一次严酷的考验。“从现在起,她将永远无法逃避众目睽睽之下的无情怒视和即使是最不可能的事端也会招来责难的可能性。”
    然而这对夫妇非常幸福,他所有亡命年月所忍受的苦难和孤寂,都从她那里得到了补偿。
    婚后她在给美国的同学的信中说:“你记得吗?在蒙特里特时我们去听卡梅伦先生所做的关于中国的图解讲课,他给我们看了一张孙逸仙博士的照片。当时我没有想象过我们两人之间会有超过朋友的关系。但这是命运。”
    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
    1923年8月,孙中山、宋庆龄在永丰舰与官兵合影,纪念蒙难一周年。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有着“孩子般的娇弱和最最迷人的精巧”的年轻女子,当年在生死关头怎样坚定地说出“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你”,怎样在枪声炮影火光冲天的恐怖气氛里镇静地鼓舞卫队的士气,在子弹擦过鬓边的险境里机智地逃生。
    在她的晚年,当时有些影视作品里表现这一段历史时,把她拍成跪下请求中山先生离开,她看到生气了,说:“我从来不会对任何人下跪,对他也一样。”
    在这次可怕的事件中毁掉的不仅仅是珍贵的文件书信资料、建筑或者统一中国的梦想,还有一个女子成为母亲的期待与憧憬。
    永丰舰上他把手搭在她坐的椅背上,一下子想起“她天生是一个女人,……按照她的性格,她应该是受孙逸仙这样的人的保护和爱怜,而不是留下来为他的事业战斗的。她天生要做一个贤妻,而不是圣女贞德……”不再是有着繁复花边的西式长裙,但中式的衣裙依然带着少女的精致。一头黑发柔顺地挽到脑后,这使她看起来多了一种 *** 的妩媚与端庄。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看着这张照片让人想到这样的句子。然而从1915年10月25日起,她就永远作别了这样的生活。
    1924年11月21日,孙中山、宋庆龄离开上海,经日本神户继续北上。
   
    有一幅孙逸仙和他的妻子在这次旅行期间的照片。他穿的是中国长袍,但她穿一件长毛大衣,戴一顶美国式钟形女帽,有一边垂着一绺帽缨。她双手拿着一束玫瑰花,她样子很美,若有所思,和蔼可亲。这是我所看到过的她最可爱的照片。她丈夫去世之后,她便失去了一些从这张过去的照片所看到的这种奇特的风采。”
   

孙中山与宋庆龄

2. 孙中山为什么和宋庆龄没有子女

孙中山为什么和宋庆龄没有子女  
 有 但是在腹中不幸夭折 军阀陈炯明叛变 炮击中山舰 转移途中宋庆龄由于疲劳惊吓流产
  为什么蒋介石和宋美龄没有孩子啊?  
 学成归国的宋美龄,已没有“小灯笼”的影子,当年扎着“蟹洞”的丑小鸭已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以她的开放、博学和见识高超的社交能力和让异性心动的美貌,艳压群芳,使多少上海滩上的交际花黯然失色。在以后的10年间,美龄参加过一些社会工作,任过上海儿童劳工委员会委员和中美英妇女会联席委员会委员等职,还在电影审查委员会和基督教青年会工作过一段时间。但她未做过什么实质性的工作,也未取得什么成绩。她的一生都是这样,缺少干事业所必需的韧性和耐力,不想通过努力和奋斗去登上成功的阶梯,因而也很难取得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可她又总想一鸣惊人,成为万众瞩目的人物,闻名于各界。这是长期在名人圈内周旋而产生的心态。
   
 宋美龄长期生活在名人圈内,养成了目空一切、眼高手低的陋习,看不到名人曾为成名付出的辛劳,只欣赏名人的声望和待遇。她愿意享受名人们的一切,可不愿付出名人们曾付出的代价;她羡慕名人们的成功,可不愿像名人那样去奋斗。
 
 要实现这一点,作为名女人和漂亮女人,不是没有可能,宋美龄的姐姐就是例子,用联姻的方式,一跃而进入上层圈,谈笑封侯,改变自己的命运。姐姐的路就是妹妹的路,就像宋美龄自己宣布的那样:决不给一个中国大亨做夫人。她在丰裕家境中长大的经历,使她并不知道缺少财力的苦衷,只是认为金钱仅为一种供人享受的方便之物。在宋家三小姐身上,没有继承父辈善于赚取高额利润的因子,她需要权力、地位,需要一个政治舞台。当然,有了权力和地位,在旧中国等于就有了金钱和享受。
 
  
   
 宋美龄在观察和等待,选择一个能给自己带来超人的权力和地位的郎君。由于有大姐夫、二姐夫的存在,宋家的三女婿当然是个过人之辈。小妹不会甘居姐姐之后,她在慎重选择。终身大事上,这位新女性一反常态,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共用了10年时间,和蒋介石结婚时已经30岁。为避开用在女性婚事上不太雅观的“而立之年”,从当时起,宋家就把宋美龄的出生时间向后推了3年。
 
 宋美龄留美期间有过恋爱经历,正值妙龄的漂亮女大学生与人谈情说爱实属正常。宋小姐最终选中的白马王子是人已中年的蒋介石。
 
 蒋介石的几次婚恋
 
 对于蒋介石的出身和家庭,宋美龄是不屑一顾的。
 
 和宋家显赫的门第比起来,蒋家是微不足道的。蒋家位于浙东北奉化的一个乡间小集镇溪口,如果没有蒋介石,即便当地风景再好,再有旅游价值,溪口也不会有今天如此大的名气。
 
 蒋家累代务农,祖父辈起兼营经商,他们的生活平淡,不像宋家那么多彩;蒋家是小敲小打,宋府是轰轰烈烈。蒋家的成就也就不能和宋家相比。在蒋介石8岁和9岁时,祖父、父亲相继去世,家景中落,殷实小康成为过去。
 
 蒋介石的学历和宋美龄的学历则各有千秋。蒋幼时接受私塾式的旧式教学,17岁到县城接受新式教学,所以他的传统文化和古文功底扎实。后来先后考进对中国近、现代军事发生过重大影响的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美中不足的是两校的课程都没有学完。蒋、宋的学习方向不同,宋主要是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库存,提高文化层次。蒋所学的确有现实效益,所以尽管蒋介石的学历不完整,可所学的军事知识导致他日后政治上顺利发展。有宋美龄那样的文化构成的女人,在当时枪杆子决定一切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在政治圈有多大发展,需要有强大的武力作靠山。有蒋介石那样背景的男人,也需要宋美龄那样有文化修养和社交能力及在经济界有一定实力的人协助。说到底这就是蒋、宋联姻的基础所在。所以,蒋介石能够一概不严肃的私生活见宋后不娶二女;宋愿意与生活习性和兴趣爱好无共同之处、浑身上下不见洋味、且已有过三房妻室的蒋介石结合,原因皆在此也......
  宋庆龄为啥没有孩子  
 她结婚时,孙中山先生已经近五十,而且身体很不好.
 
 婚后夫妻也是聚少离别多,
 
 而且,两个人的婚姻,其实更多的是宋对孙革命事业的"仰慕",谈到男女之情可能是很有限的.
  为什么宋美龄、宋庆龄、邓云超都是没有孩子的?  
 宋庆龄孙中山在陈炯明叛变逃难中导致流产,从此之后不再生育。
 
 说起宋美龄,因为两人婚后一直没有生育。但是在蒋介石已经解密的日记摘本上,却记载了“夫人小产,病益甚”这段话,透露出宋美龄曾经流产的内幕,蒋介石也曾经在日记中表示,希望上天能让妻子生儿育女,弥补人生的不足。
 
 邓颖超在1925年结婚后不久怀孕了,她当时是何香凝(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的秘书,一心想把工作做好,就偷偷把孩子打掉了.后来,邓颖超怀上了第2个孩子,邓颖超生产,但难产,生了很久也没生下来。最后,医生动用了产钳,导致婴儿头颅受伤,刚生下来就夭折了。本想在医院多休养几天的邓颖超,因为“四·一二”政变而离开广州。因为产后过于疲劳,邓颖超再没有怀上孩子。
  宋庆龄为何不生小孩。  
 宋庆龄战火中失去生育能力
 
 那时候29岁的宋庆龄正怀有身孕,这是她一生当中唯一一次怀孕,孩子不幸流产了,这件事情给她和她的丈夫的精神上造成的痛苦无疑是巨大的,特别是医生后来告诉宋庆龄,她再也不可能怀孕了。
 
 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您的采纳将是我们回答的动力
  宋庆龄有后代没  
 没有后代。
 
 宋庆龄是孙中山先生的第二位夫人。宋庆龄女士自幼生长在一个父母都是教师,又是基督教徒的充满西方文化的家庭之中。1908年,宋庆龄女士与妹妹宋美龄(后成为蒋介石的夫人),一同赴美求学。1913年毕业于美国乔治亚州梅肯的魏里斯安女子大学哲学系。毕业回国后任孙中山先生的英文秘书,并与孙中山产生感情,主动表示爱慕之意。1915年10月26日,孙中山与原配夫人卢慕贞离婚后,便与宋庆龄女士在日本东京结婚。1922年,陈炯明叛变,逃亡途中,宋庆龄女士不幸流产,从此再无生育。
  宋庆龄为什么拒绝了妈妈的建议,说明了什么  
 这是一对没有血缘关系却形同母女的两个人。一位是孙中山的夫人,一位是极为普通的女子。24年里,隋永清依偎著宋庆龄长大,伴随她走到生命的终点。30年后,2011年5月29日,“遗爱长留----隋永清藏宋庆龄文物展”在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开幕。在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原副秘书长沈海平女士的帮助下,我们得以完成对隋永清女士的访谈,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有血有肉的宋庆龄。
 
 “妈妈太太”是孩子们对宋庆龄的专有称呼
 
 隋永清是宋庆龄的警卫员隋学芳的孩子。1957年底,隋永清出生,隋学芳把这个讯息告诉了宋庆龄,那一年宋庆龄64岁。隋永清回忆道:“她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有一个习惯,谁家有孩子了,都会抱给她,给她看一眼。”宋庆龄一生未曾生育,但她非常喜欢孩子。
 
 当隋永清被抱到宋庆龄面前时,她非但没有像别的孩子一样因为认生而大哭大闹,反而是对宋庆龄一笑,正是这一笑,让宋庆龄觉得冥冥中同这孩子有一种亲密的缘分。
 
 宋庆龄不喜欢被人叫显老的称谓,如阿婆、奶奶等。多年从事宋庆龄研究的沈海平谈到,“妈妈太太”是孩子们对宋庆龄的一个特有称呼。这个特别的称谓曾令宋庆龄研究者们费神考证了许久。
 
 那时,在宋庆龄上海寓所餐厅里有宋庆龄母亲倪老夫人一张画像。在永清刚会讲话的时候,吃饭前,宋庆龄把她领到倪老夫人像前,让她面对老太太说:“婆婆吃饭了”。永清问,她是谁?宋庆龄答,“这是我的妈妈。”然后让永清再叫一遍。隋永清就大声叫“这是太太的妈妈”。第二天饭前,宋庆龄又领永清走到倪老太太像前。永清一下子懵了,不知该叫什么,脱口叫了“这是妈妈太太”。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宋庆龄却说,好啊,这个称呼太可爱了!以后小孩子都不许叫我太太了,都叫妈妈太太!秘书张珏也说,今后小朋友们就都跟着永清叫妈妈太太!这之后,“妈妈太太”就成了永清这一辈孩子们对宋庆龄的专有称呼。
 
 养女隋永清出嫁 宋庆龄哭了
 
 宋庆龄很喜欢和孩子在一起的家庭氛围,过普通家庭般的朴素生活。平时在卧室里,宋庆龄总是用着明显发旧的手绢,穿一身布衣。隋永清曾问宋庆龄,为什么不用新手绢?宋庆龄微笑说,旧手绢反而软和。下楼会见来客,宋庆龄会另用手帕。隋永清记忆里,宋庆龄在正式场合,会把一切做得很圆满很完美。而居家没有必要的时候,她就很随意。宋庆龄觉得,如果两边都太过了,其实累的是自己。
 
 宋庆龄常常把小永清带在身边,她把一个铜鼓形的红木凳反过来,把永清放在木凳里,就好像站在一个婴儿车里,非常安全。小永清尿了她一身,她也毫不介意。上海故居的地毯上至今还有一摊深色的印记,是当年永清的尿渍。近年故居翻修时,要照原样仿制地毯,以为这是特有的颜色,专门仿制了深色。
 
 宋庆龄有很棒的厨艺,她做得一手很好的美式炸鸡块。有一次小永清忍不住偷吃了炸鸡被发现,宋庆龄并不责骂,先笑她:“你小孩子很聪明的,那么多的鸡块你单把鸡腿给拿走了”。然后再和颜悦色地说:“你知道不知道,你这样做很没有礼貌吗?我跟你讲过的,不是不给你吃,是告诉你到了楼下大家一起吃,你如果要做一个好孩子的话,下次一定不要这样做,答应我好不好?”
 
 1980年,隋永清要结婚了。按照中国的传统,女儿出嫁前,母亲照例会有一番细细的叮嘱。她非常严肃地亲口对隋永清说:“如果他打你,马上回来离婚。我最憎恶的就是家庭暴力,不管男人打女人,女人打男人都不可以,你打他也不行,这是一步不让的。如果说真的发生这种事情,他哪怕就是打了你一巴掌,你也要回来。你离婚,马上离婚,你回来,回到我这儿来。”仪式结束之后,宋庆龄怕大家放不开,悄悄离开。隋永清出来送,宋庆龄却让她回去招呼客人,但就在隋回......
  宋庆龄没子女吗  
 没有后代。
 
 宋庆龄是孙中山先生的第二位夫人。宋庆龄女士自幼生长在一个父母都是教师,又是基督教徒的充满西方文化的家庭之中。1908年,宋庆龄女士与妹妹宋美龄(后成为蒋介石的夫人),一同赴美求学。1913年毕业于美国乔治亚州梅肯的魏里斯安女子大学哲学系。毕业回国后任孙中山先生的英文秘书,并与孙中山产生感情,主动表示爱慕之意。1915年10月26日,孙中山与原配夫人卢慕贞离婚后,便与宋庆龄女士在日本东京结婚。1922年,陈炯明叛变,逃亡途中,宋庆龄女士不幸流产,从此再无生育。
  宋美龄为什么一生没有生儿育女?  
 宋美龄婚后一直没有生育。但在蒋介石已经解密的日记摘本上,却记载了“夫人小产,病益甚”这段话。
 
 1929年7月26日蒋介石在致陈立夫的密电上,就已经提及夫人流产之事。他在这封电报里写道:‘中(指蒋中正)到沪目疾渐愈,而家人小产病剧,故须告假数日。’两相对照,证明宋美龄流产确有其事,但与行刺事件无关。而宋美龄确因第一次怀孕即流产,随后又因习惯性流产,终致毕生不孕”
  宋庆龄有孩子吗?  
 宋庆龄没有孩子

3. 宋庆龄是否生下了孙中山的孩子?

没有。
孙家三代人:孙中山先生一生中先后和三位女性生活过,她们分别是元配卢慕贞、侧室陈粹芬和二妻宋庆龄。卢慕贞生有一子孙科,两女孙女延和孙婉;陈粹芬和宋庆龄则未曾生育。

第二代:孙科 是孙中山的独子,曾先后担任过国民党政府的广州市长、“立法院院长”、“国民政府副主席”、“行政院院长”等要职。1973年在台北病逝,享年83岁。

第三代:孙科有2个儿子和4个女儿。儿子孙治平和孙治强,女儿分别是孙穗英、孙穗华、孙穗芳和孙穗芬,人称“四朵金花 ”。

宋庆龄是否生下了孙中山的孩子?

4. 孙中山与宋庆龄的故事

 1、初见相识
  由于宋庆龄的父亲宋嘉树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故宋庆龄在儿时常听父亲讲起孙中山的英雄事迹,其为国为民的理想与革命精神都给宋庆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产生了崇拜钦佩之情。
  实际早在1894年,孙中山就在宋家见到了只有一岁多的宋庆龄,只不过未料到两人后来竟成为夫妻。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日本,宋嘉树也在日本帮助孙中山筹集革命经费,并安排大女儿宋霭龄担任孙中山的秘书。
  1913年8月,宋庆龄从美国威斯理女子学院毕业后,抵达日本与父母汇合,并于9月16日随同宋霭龄第一次拜访孙中山,与姐姐一起协作孙中山工作。
   
  之后,两人的见面愈加频繁,开始是父亲和姐妹俩一起去孙中山处,再后来是姐妹俩一起去,最后从1914年5月24日开始,宋庆龄开始单独去拜访孙中山。
  据日本外务省档案记载,1914年1—10月,二人会见次数最频繁,多达52次,其中私底下见面就有20次,仅6月被记录在案的就多达l0次。
  1914年9月,宋霭龄因在横滨与孔祥熙结婚,宋庆龄正式接替她担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
  在工作中,孙中山对她非常信赖,让她保管通讯密电码,还让她承担对外联络工作,极大减轻了孙中山的工作量。
  闲暇时间,两人相处也十分融洽,孙中山喜欢静静地听宋庆龄弹琴唱歌。
  孙中山忘我为革命工作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宋庆龄。
  她当时给正在美国读书的妹妹宋美龄写信道:“我从没有这样快活过。
  我想,这类事就是我从小姑娘的时候起就想做的。
  我真的接近了革命运动的中心。”对于两人的交往,宋庆龄在后来的自述中还称:“孙博士得悉我在学习中文,他赠我一些中国文学方面的书籍和有关当代政治方面的英文书。
  他非常关心我的学习和活动,对我的工作鼓励甚多,使我不知不觉渐渐地被他所吸引。”
  随着交往的加深,两人的爱慕之心愈来愈强烈,很快坠入爱河。
  1915年6月,宋庆龄回国探亲,孙中山曾提出让她征求家人对自己婚事的意见。
  宋庆龄当即指出:“我愿做你的妻子,永远帮你做革命工作,革命需要我们两个人在一起,我的心一直在追随着你。
  我的生命已经跟你的事业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表示个人的婚姻问题要由她自己做主。
  对于两人的年龄差距,她则说:“革命是不问年龄的。
  爱心,也没有年轮。
  因此,这不应该成为我们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宋庆龄走后,孙中山对其愈加思念,他对梅屋庄吉的夫人说,“我忘不了庆龄,遇到她以后,我感到有生以来第一次遇到爱,知道了恋爱的苦乐……如果能与庆龄结婚,即使第二天死去也不后悔。”
  2、艰难成婚
  孙、宋两人虽然互生情愫,但最终的结婚也充满了曲折。
  因孙、宋都为基督徒出身,按照基督教义规定,孙已结婚有家室,不得再娶妻。
  孙中山对两人婚事,也与宋嘉树多次进行书信往来,1915年8月,宋嘉树给孙中山信中曾称,“我们是一个基督教家庭,我们的女儿不会为任何人作妾,哪怕他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国王、皇帝或者是总统。
  我们可能贫于‘物质’,但是我们既无贪心,更无野心,不大可能去做违背基督教教义的任何事情”。
  因此,孙中山必先与妻子卢慕贞离婚,方得有与宋结婚的机会。
  1915年9月,孙中山特派部属朱卓文回澳门,迎妻子卢慕贞抵达日本,卢氏于离婚证书上按手印同意离婚。
  孙宋两人试图结婚也遭到当时革命党人的反对,认为不符合伦理,尤其是对革命领袖来说更不应该,孙中山却说:“我是革命者,我不能受社会恶习所支配,我要按照自己的愿望去生活。”
  当宋庆龄在上海提出与孙中山结婚后,遭到父母的坚决反对,他们认为她同一个年龄比她大两倍,且结过婚的人成家是绝不容许的,并反对她返回日本。
  而且父母还为她另择对象,准备择日成婚,并且将其软禁在家中。
  宋庆龄则通过女仆将写给孙中山的信寄出,讲述了她目前的困境。
  孙中山得信后,遂派朱卓文于1915年10月抵达上海,希望他将宋庆龄接回日本。
  朱卓文于是将孙的电报给宋庆龄过目,并告知了她关于孙中山已离婚的消息。
  是月,宋庆龄即在女佣帮助下,从家中逃走,但给父母留下告别信,连夜同朱卓文乘船返回日本。
  宋庆龄的私奔行为,在当时仍为大胆之举,她在1932年时告诉美国记者斯诺说:“我当时并不是真的爱上他,是出于少女罗曼蒂克的念头——但这是个好念头。
  我想为拯救中国出力,而孙博士是一位能够拯救中国的人,所以我想帮助他。”孙中山在当年10月,则在友人的陪同下,买齐了家具、床上用品及生活日用品,做好了新婚生活的准备。
  1915年10月24日,宋庆龄自沪抵达日本东京,孙中山在东京车站亲自迎接。
  10月25号上午,22岁的宋庆龄和49岁的孙中山到日本著名律师和田瑞家中办理手续,又委托和田瑞到东京市 *** 办理了结婚登记。
  两人在结婚誓约上签字,并相约三条:“尽速办理符合中国法律的正式婚姻手续。
  将来永远保持夫妇关系,共同努力增进相互间之幸福。
  万一发生违反本誓约之行为,即使受到法律上社会上的任何制裁,亦不得有任何异议;而且为了保持各自的名声,即使任何一方之亲属采取任何措施,亦不得有任何怨言。”婚礼即在和田瑞家的客厅举行,宋庆龄戴着大花边帽,穿着一件粉红和淡绿花图案的裙子,拿着一束花,孙中山拉着她的手进门合影。
  两人亲密地喝下交杯酒,并面对现场的来宾,浪漫的吟诵着裴多菲的爱情诗句:“我愿意是激流,是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在岩石上经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
  我愿意是荒林,在河流两岸,对一阵阵的狂风,勇敢地作战,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在我的稠密的树枝间作窝,鸣叫……”因为两人都不喜欢铺张和各种繁文缛节之类的东西,故婚礼简单朴素但温馨感人。
  典礼结束后,则是和田瑞举办的欢迎香槟酒午餐会,后二人前往新居青山原宿109号寓所。
  值得一提的是,在婚礼上,孙中山送给宋庆龄的礼物不是珍贵的钻石珠宝,而是一支德国毛瑟手枪。
  孙中山说:“这枪配了20颗子弹,19颗给敌人准备,最后一颗,是危急时留给自己的。”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曾经回忆起当年结婚时的往事,她深情地说:“10月25日,在我的生活中,这一天是比我的生日更重要的日子。”
  3、相濡以沫
  宋嘉树获悉宋庆龄私奔后,匆忙奔赴日本,试图阻止两人成婚,但为时已晚,他甚至扬言要与宋庆龄断绝父女关系。
  宋庆龄对此曾向斯诺回忆说:“我父亲到了日本,对孙博士大骂一顿。
  我父亲想要解除婚约,理由是我尚未成年,又未征得双亲同意。
  但他未能如愿,于是就和孙博士绝交,并与我脱离父女关系。”尽管父母之前反对宋庆龄的婚事,但在两人结婚后,还是补办了丰厚的嫁妆,一套精致的藤木家具——由双人床、衣柜、五斗橱、梳妆台组成,一条绣着百字图案的被面以及母亲倪桂珍结婚时穿的锦缎绣袍都送到日本。
  婚后,宋庆龄继续担任孙中山的私人秘书,日夜在他身边协助工作,无微不至地照顾孙中山。
  对于婚后的生活,孙、宋都表达了满意之情。
  如1915年11月,宋庆龄在给美国同窗信中,表达了对孙中山的崇拜,称:“我的丈夫在各方面都很渊博,每当他的脑子暂从工作中摆脱出来的时候,我从他那里学到很多学问。
  我们更像老师和学生,我对他的感情就像一个忠实的学生。
  我帮助我的丈夫工作,我非常忙。
  我要为他答复书信,负责所有的电报并将它们译成中文。”1918年,孙中山在写给远在英国的恩师康德黎的书信中,同样高兴地称:“我的妻子在一所美国大学受过教育,是我最早的一位同事和朋友的女儿,我现在过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生活:一种真正的家庭生活,一位伴侣兼助手。”
  宋庆龄不仅是孙中山生活上的伴侣,也是革命事业的忠实助手,两人可谓是同甘苦,共患难。
  正如赫尔哈特所言:“孙中山有了宋庆龄这样的革命事业上的杰出助手作终身伴侣,这使他有了新的活力和新的希望。
  这位新夫人,尽了她最大努力,千方百计减轻丈夫的负担。
  实际上她一直担当着他的秘书的重任。
  她的双亲慢慢了解到她结婚后的幸福,从前的不满也烟消云散了。”1916年4月,孙宋两人返回中国,投入反袁复辟斗争。
  之后宋庆龄同孙中山经历了护法斗争,广州军 *** 平叛及国共合作等重大事件。
  1922年6月,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兵变,炮轰总统府,已怀有身孕的宋庆龄怕目标太大,坚决让孙中山先安全撤离,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你。”宋庆龄也在此事变中流产,孙中山在一个新笔记本扉页上,为宋庆龄特意题写了两句诗:“精诚无间同忧乐,笃爱有缘共死生”,表达了两人患难与共的真情。
  1925年3月12日上午,孙中山病逝于北京。
  他在临终前嘱托儿女及下属要善待宋庆龄,并告诉宋庆龄不要悲伤,“我之所有即你之所有”,其在《家事遗嘱》中也明确表示:“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均付与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
  此后,宋庆龄继承孙中山的遗志,“志先生之志,行先生之行”,一直以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人与革命精神的维护者的姿态,捍卫孙中山坚持的革命精神与原则,为中国革命作出了杰出贡献,正如她1926年4月16日写给远在美国的同窗密友的话说:“我试求忘掉我自己,投身我丈夫毕生的事业,就是实现一个真正的中华民国……我一定要自己尽力并鼓励他人继续我丈夫的事业!”
   扩展资料: 
  1913年,孙中山发动武装讨袁的“二次革命”失败以后,袁世凯企图派人暗杀他。
  孙中山被迫于这年8月初逃亡日本。
  他在日本重新集结革命力量,组织中华革命党,准备发动讨袁的“三次革命”。
  这时,宋庆龄的父亲宋嘉树正在为孙中山处理英文信件,宋庆龄刚从美国梅肯苇斯莱茵学院毕业,也来过东京看望父母亲。
  在这一期间的日常接触中,宋庆龄很仰慕孙中山的为人和革命精神。
  1915年3月,孙中山将分居多年的卢氏夫人从澳门接到东京,经过协议,办理了离婚手续。
  后来,孙中山写信给宋庆龄,问她是否愿意来日本和他共同生活,并参加革命工作,宋庆龄欣然同意。
  1915年10月24日,宋庆龄到达东京,住在日本朋友头山满先生夫妇家。
  第二天(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和宋庆龄在东京律师和田瑞家举行了婚礼。
  他们委托律师和田瑞到东京市政厅办理了结婚登记,并由这位律师主持签订了婚姻誓约书。
  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婚姻誓约书一式三份,分别由孙中山、宋庆龄和律师和田瑞各保存一份。

5. 宋庆龄遗言:不与孙中山合葬,她陪我53年,让她葬在我身边

  从古至今,我国素来讲究夫妻合葬之礼。 即夫妻去世之后要葬在一起,这是现在一夫一妻制下的产物。意味着 生前是夫妇,在去世之后也愿意住在一起 ,继续做夫妻,这也表达了夫妻两人之间伟大的爱情。
      提及爱情,宋庆龄女士与孙中山先生两人之间的爱情故事着实令人生羡。 几十年前,与孙中山相差二十多岁的宋庆龄,不顾他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嫁给了他。却在去世之前表明,不想和孙中山合葬。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做了这样一个使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说起宋庆龄与孙中山的故事,乃是民国时期的一段佳话。 豪门千金与革命烈士 ,相配得不能再相配。
   据说,孙中山和宋庆龄的父亲是好朋友, 而孙第一次见宋的时候,她还是个被被子包裹着的婴儿。 当时,孙中山抱着这个小小的女孩儿,哪里会想到,多年之后她竟是自己的妻子。
      由于父亲与孙的关系亲近,小时候的宋庆龄便经常从父亲的口中听到他的名字。也正是这个时候,宋庆龄便对孙中山有了不一样的 情感 ,在她心里对他是满满的仰慕与崇敬。 在她15岁出国留学后,虽身在异乡,却常常能听到孙中山在国内的壮举。 
       在1914年,宋庆龄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孙的秘书 ,在两个人相处的过程中暗生情愫,走到了一起,结为夫妻。 即使年龄相差二十岁之久,面对众多质疑,宋庆龄依旧义无反顾地嫁给了这个一直藏在她心里的男人--国父孙中山。 
      结婚之后,两人的生活也因志趣相投而十分甜蜜。但是好景不长, 短短十年时间,孙中山便因病去世了。 
    去世之前,孙中山还特地在遗嘱中嘱托好友廖仲恺照顾好自己的妻子。 可见,孙中山对宋庆龄的感情之深厚,以至于在临终前还要托人照顾好宋。两个人这样处处为对方着想的情谊确实令人感动。
   这样一对令人羡慕的眷侣, 宋庆龄在去世之前,却表示不与孙中山先生合葬 ,是什么原因让她做出来这样一个让人费解的决定呢?
      宋庆龄解释说, 她不想葬在中山陵,伟业是先生创造的,而自己仅仅是一个追随者,不能同先生一起埋葬。 加之,父亲生前极力反对两人的婚姻,却因为自己的一意孤行,对家里人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尤其是父亲,因为此事受到了不小的打击,甚至因此生了一场大病,不出几年便离开了人世。自己和家里也断绝了关系,既然生前没有好好照顾父母。 在去世之后,宋庆龄表示想要和家人一起葬在宋氏园林,好好陪陪父母。 
   但是, 她不与孙中山合葬,却点名要与另一位女子合葬,这位便是李燕娥 。
   那么这个可以让宋庆龄点名要与她合葬的李燕娥究竟是什么人呢?据了解,她只是一个没什么名气的小人物, 是宋庆龄家里的保姆 。
       李燕娥出身不好 ,很小的时候父母便不在了,她只好寄居在叔父家。但是叔父并没有善待她, 在她十六岁的时候,叔父为其随便找了个人家便嫁了。 
   结婚之后, 李燕娥的老公不务正业,甚至对其实施家暴 。但是李燕娥并没有像那个时代的女子一样选择屈服, 她选择了离家出走 ,离开那个令人伤心的地方。后来经过亲戚介绍,她到了宋庆龄家做保姆,照顾宋庆龄平时的生活。
      虽然留在了宋家中,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两个人都没有呆在一起。但是在宋庆龄回家之后,家里的东西却被整理得十分干净条理。李燕娥更是在从一些留下的痕迹中,知道了众多关于宋庆龄的生活喜好。
    在二人的交谈中,宋庆龄知道了李的遭遇,对其身边同情,此时孙中山已经去世两年,两颗孤独的心走到了一起,两人也逐渐成了好姐妹。 
   在李燕娥的悉心照顾下,宋庆龄的生活也算得上惬意,在生活中便对李更加依赖,二人的情谊也越来越深。即使在之后的有一段时间里, 两人不在一处,宋庆龄也时常牵挂着李燕娥,还经常托好友为其送些米面及日常的生活用品 。
      李燕娥后来身患疾病,身为主人的宋庆龄放下架子,去照顾一个前半生一直在照顾着她的保姆。现在两个人的身份似乎反过来了,宋庆龄这样的举动令李十分感动,在宋庆龄照顾他的这一段时间, 李燕娥曾几度想要叫宋庆龄一声“姊姊”,但是碍于身份,最后她还是叫了一声“夫人” 。
    在宋庆龄的心里,李燕娥不再是一个寻常保姆的身份 ,而是一个可以共度余生的姐妹,这一切也源于李燕娥对宋庆龄的忠诚。
       在李燕娥的人生中,遇到过一个男人 ,这个男人温文尔雅,颇有才华。在遇见李燕娥之后便开始追求她,从未嫌弃过李燕娥保姆的身份。时间久了,李燕娥也被这个男人所打动。
    但是后来,机敏的李燕娥意识到,这个男人接近她的目的并不单纯,他总是不经意间问起关于宋庆龄的事情。 果然,事实证明,这个人是一个特务。在爱情和友情之间,李燕娥丝毫没有考虑,选择了友情。
      同时也 因为这一次疏忽,李燕娥再也没有谈过恋爱 。由于宋庆龄的特殊身份,李燕娥比之前更加小心了,甚至后来宋想要为她介绍这个伴侣,也被她给拒绝了。
   正如范玮琪的一首歌里所说的一样,宋庆龄与李燕娥的友情正是如此, 你愿意为我放弃爱情,而我也愿意在去世之后,与你同穴而居,不讲权贵与否,不论身份悬殊。 
      她们让彼此明白,一个亲密的朋友甚至会比爱人还死心塌地。 这种超越权贵与地位的友谊,或许也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
   有时候, 相对于令人心醉的爱情来说,或许平淡的友谊更加让人感到安心。 而能陪伴我们一辈子的也并不一定是自己的爱人,也可能是事事为自己着想的闺蜜。如果能拥有一段如同宋庆龄与李燕娥这样的友谊,此生也没有遗憾了。

宋庆龄遗言:不与孙中山合葬,她陪我53年,让她葬在我身边

6. 孙中山和宋庆龄有孩子吗?

孙中山和宋庆龄并没有孩子,这就是他们为了革命所付出的。
据说当时孙夫人曾经有孕在身,然而当时却正值陈炯明叛乱,炮轰孙中山住处,局势一片混乱。中山先生首先躲避登上了中山舰。

而后孙夫人由卫士护送前来同中山先生会合。由于颠簸和惊吓,孙夫人终于未能保住这个孩子。
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革命年代,一切都不稳定,要安稳生活十个月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这是当时的历史原因和环境造成的,由于孙夫人在战乱时期不停奔波,残遭流产,再加上得不到及时地保养和休息,身体给脱垮了。

7. 孙中山宋美龄的那些事

      宋庆龄众所周知,孙中山与宋庆龄相恋时,两人年龄相差27岁,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孙中山宋美龄的那些事,希望对你有用!
          孙中山宋美龄的那些事 
         宋庆龄,中国近代以来着名的女性,伟大的民主人士,孙中山与宋庆龄结婚,是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22岁,孙中山比宋庆龄年长27岁。宋庆龄与孙中山之间,除了共同的理想信念,也有平凡温馨的生活,有夫妻间的温暖与体贴。孙先生的菜烧得很好,宋庆龄也会烧很多好菜,他们常常交换着烧菜。那么宋庆龄有孩子吗?
         在上海的宋庆龄故居里,餐厅里一直挂着她母亲的油画像,这是她对母亲的一种歉意,也是对家庭的一种怀念。在暮年,宋庆龄坚持自己死后能同父母葬在一起,这也是为了表达她生前在婚姻问题上未能如父母所愿、无法尽孝的遗憾,希望死后永远陪伴父母。
         这是一对没有血缘关系却形同母女的两个人。一位是孙中山的夫人,一位是极为普通的女子。24年里,隋永清依偎着宋庆龄长大,伴随她走到生命的终点。30年后,2011年5月29日,“遗爱长留——隋永清藏宋庆龄文物展”在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开幕。在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原副秘书长沈海平女士的帮助下,我们得以完成对隋永清女士的访谈,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有血有肉的宋庆龄。
         平日生活中,宋庆龄几乎从不佩戴任何首饰,但从少女时代出国一直到暮年,她将祖母传下的绿松石戒指、发簪,以及母亲送给她的钻石别针等等,都珍藏着。直到后来,一部分送给了隋永清。甚至她父亲送她的酒,她也在故居中一直存留着。宋庆龄保存这些东西,寄托了对于家族的怀念和祖辈的记忆。宋庆龄毕生热爱家庭氛围,热爱紧密的家庭关系,思念远在他乡也割舍不断的亲人。她曾对隋永清说过:“无论如何,我们都不会改变。”
         “妈妈太太”是孩子们对宋庆龄的专有称呼
         隋永清是宋庆龄的警卫员隋学芳的孩子。1957年底,隋永清出生,隋学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宋庆龄,那一年宋庆龄64岁。隋永清回忆道:“她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有一个习惯,谁家有孩子了,都会抱给她,给她看一眼。”宋庆龄一生未曾生育,但她非常喜欢孩子。
         当隋永清被抱到宋庆龄面前时,她非但没有像别的孩子一样因为认生而大哭大闹,反而是对宋庆龄一笑,正是这一笑,让宋庆龄觉得冥冥中同这孩子有一种亲密的缘分。
         宋庆龄不喜欢被人叫显老的称谓,如阿婆、奶奶等。多年从事宋庆龄研究的沈海平谈到,“妈妈太太”是孩子们对宋庆龄的一个特有称呼。这个特别的称谓曾令宋庆龄研究者们费神考证了许久。
         那时,在宋庆龄上海寓所餐厅里有宋庆龄母亲倪老夫人一张画像。在永清刚会讲话的时候,吃饭前,宋庆龄把她领到倪老夫人像前,让她面对老太太说:“婆婆吃饭了”。永清问,她是谁?宋庆龄答,“这是我的妈妈。”然后让永清再叫一遍。隋永清就大声叫“这是太太的妈妈”。第二天饭前,宋庆龄又领永清走到倪老太太像前。永清一下子懵了,不知该叫什么,脱口叫了“这是妈妈太太”。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宋庆龄却说,好啊,这个称呼太可爱了!以后小孩子都不许叫我太太了,都叫妈妈太太!秘书张珏也说,今后小朋友们就都跟着永清叫妈妈太太!这之后,“妈妈太太”就成了永清这一辈孩子们对宋庆龄的专有称呼。
         养女隋永清出嫁宋庆龄哭了
         宋庆龄很喜欢和孩子在一起的家庭氛围,过普通家庭般的朴素生活。平时在卧室里,宋庆龄总是用着明显发旧的手绢,穿一身布衣。隋永清曾问宋庆龄,为什么不用新手绢?宋庆龄微笑说,旧手绢反而软和。下楼会见来客,宋庆龄会另用手帕。隋永清记忆里,宋庆龄在正式场合,会把一切做得很圆满很完美。而居家没有必要的时候,她就很随意。宋庆龄觉得,如果两边都太过了,其实累的是自己。
         宋庆龄常常把小永清带在身边,她把一个铜鼓形的红木凳反过来,把永清放在木凳里,就好像站在一个婴儿车里,非常安全。小永清尿了她一身,她也毫不介意。今天上海故居的地毯上还有一摊深色的印记,是当年永清的尿渍。近年故居翻修时,要照原样仿制地毯,以为这是特有的颜色,专门仿制了深色。
         宋庆龄有很棒的厨艺,她做得一手很好的美式炸鸡块。有一次小永清忍不住偷吃了炸鸡被发现,宋庆龄并不责骂,先笑她:“你小孩子很聪明的,那么多的鸡块你单把鸡腿给拿走了”。然后再和颜悦色地说:“你知道不知道,你这样做很没有礼貌吗?我跟你讲过的,不是不给你吃,是告诉你到了楼下大家一起吃,你如果要做一个好孩子的话,下次一定不要这样做,答应我好不好?”
         1980年,隋永清要结婚了。按照中国的传统,女儿出嫁前,母亲照例会有一番细细的叮嘱。她非常严肃地亲口对隋永清说:“如果他打你,马上回来离婚。我最憎恶的就是家庭暴力,不管男人打女人,女人打男人都不可以,你打他也不行,这是一步不让的。如果说真的发生这种事情,他哪怕就是打了你一巴掌,你也要回来。你离婚,马上离婚,你回来,回到我这儿来。”仪式结束之后,宋庆龄怕大家放不开,悄悄离开。隋永清出来送,宋庆龄却让她回去招呼客人,但就在隋回身的一刹那,宋庆龄拉住养女,抱着她哭了。
         与孙中山一起的十年最幸福
         有一天,一起吃午饭,隋永清发现宋庆龄格外喜形于色,宋庆龄问她说:“永清,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当时是10月,隋永清回答说:“今天25日”。宋庆龄告诉她,这天是自己结婚的日子。“她特别高兴,摇头晃脑的,完全是一个很羞涩的小姑娘。好像那意思是说,你连这个也不知道啊?那下次记住哦。”她完全沉浸在对孙先生的爱和回忆之中,说当时两个人能走到一起非常不容易,她决定要追随孙先生,绝不回头。
         宋庆龄说起过,有一点别人永远比不过她,要是有点什么病痛,孙先生是医学博士出身的。她充满自豪地说:“你看看,你看看我找的男人。”她如果要认真地给孙先生记录一些东西,孙先生总要她舒舒服服地坐着,怎么习惯怎么去做。她就懒懒地靠在沙发扶手旁,孙先生口述文件,她就在那儿记录。
         她告诉隋永清,她和孙先生在一起的十年是她一生最幸福的十年,而且这一生她拥有这样一个男人足矣,这样一个男人再也没有了,再也没有第二个孙中山。他是最优秀的男人,是完美的丈夫,她觉得很有成就感,很骄傲。
         后来,宋庆龄的身体条件不允许爬上高高的中山陵,她又不能容忍别人将她抬上去,因为她认为这是对别人身体的凌驾。于是她只能在家中、在重要的日子,在孙先生的像前摆上花朵。1975年10月12日,当北京香山的红叶遍布山野之时,宋庆龄最后一次拜谒了孙中山在香山碧云寺的衣冠冢。那年,宋庆龄已经82岁高龄。隋永清回忆说,宋庆龄是坚持自己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走上去的。自此之后,她再也没能亲自去为孙中山扫墓。
         宋庆龄告诉隋永清,“外面流传什么我是被家里关起来,从窗户逃走结婚等等都是胡说。我离家时,心情十分矛盾,特别觉得对不起母亲。我与母亲感情很深,从心底里不忍伤母亲的心。在走出家门的那一刻,我还恋恋不舍地回身看了一眼,发现母亲房间拉着的窗帘动了一下,我隐约看见母亲正在窗帘后面看着我。吓得我慌忙扭过头走了。我真害怕再多看母亲一眼,就会软下心,迈不动双腿而留下来。”
         1915年6月28日,日本外务省的暗探注意到,孙中山发了一封挂号信给宋庆龄的父亲,即在上海的“查理·宋”。五天之后,他又给同一地址发了一封给宋庆龄的电报。宋庆龄离开东京回上海之前,曾同孙中山商定,她要去争取父母同意他们的婚事。但爱泼斯坦指出,“这封电报她有没有收到是个疑问,因为这时在宋家内部发生了一场尖锐的冲突,她失去了行动自由,她个人的信件也被扣了。”1915年10月初,孙中山又派他信任的秘书朱卓文到上海去把宋庆龄接回日本。朱卓文的女儿慕菲雅(英文名)是宋庆龄儿时的伙伴,或许是通过这层关系,朱卓文与宋庆龄设法取得了联系。关于此后的细节,爱泼斯坦语焉不详,仅仅写道:“她偷偷溜出了屋子,给父母留了一张字条。”随后否定了关于从阳台逃走的传言。
         关于那些宋庆龄成婚细节的“猜测”或“夸大”,隋永清说,宋庆龄对她讲过,她和她的家人“是决定冷静之后再解决的”。但宋庆龄的离家,确实是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在临走时,她也觉得对于父母是有些愧疚的,她违背了他们的意愿,要给他们鞠一躬,告诉他们:‘对不起,我不孝。’”
         宋庆龄给隋永清说这些事的时候,是“眼睛望天,难受的那一种表情”。隋揣测,“在那个时刻,对于母女两个人来说,肯定都是万般滋味在心头”。宋庆龄决定不回头,来到日本和孙中山成婚,这之后她的父母才追到了日本,最终将宋庆龄的嫁妆给了他们,也代表了家庭的一种认可和祝福,家族对宋庆龄的选择表示了接受。由于宋庆龄突然结婚,家里准备的嫁妆还未齐备,这块菊花图案的衣料,还是半成品。倪老夫人对宋庆龄说,你今后请高人把它绣完。
         可以政治观点不一致,但亲情不能丢
         在与晚年宋庆龄相处的岁月中,隋永清始终感觉,宋庆龄有一种寂寞。宋氏家族是中国现代史上很特殊的一个家族。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家族里的每一个人,都承受了骨肉分离的痛苦,宋庆龄尤为如此。
         宋庆龄经常独自一人坐在桌前,一坐,就是半天。隋永清开始以为她是在办公,只见她低着头,双手放在拉开的抽屉里,摆弄着什么,翻看着什么,或者就是长时间的发呆。永清习惯了只要她不发话,就不去打搅她。
         直到有一天,宋庆龄把永清叫过去。永清发现,宋庆龄拉开的抽屉里有一本相册。宋庆龄翻着相册,一张一张地向永清介绍:“这是我们全家,我的爸爸、妈妈、姐姐、妹妹、我的三个弟弟。”宋庆龄保留着宋美龄送给她的精美衣物。晚年,当宋庆龄得知宋霭龄去世的消息时,她难过得默默独处很久。
         宋庆龄对隋永清说过,她非常不赞同那些一奶同胞之间仅仅因为政见不同就发表声明脱离关系,而那在当时是很常见的。隋永清还记得宋庆龄说过:“你和家人可以政治观点不一致,但是亲情不能丢。”面对“”时期那些对亲情血缘的淡漠,她认为不可思议,对此她曾说过一句:“不要教坏小孩子。”
         对父母抱愧终生
         隋永清展示了宋庆龄的一件嫁妆。这是一件苏绣高手精心绣制的菊花图案的衣料。上面应有99朵菊花加一组由13朵菊花组成的团花,寓意“天长地久”和大圆满。可是沈海平和隋永清仔细地数过,发现绣好的只有93朵,还差6朵没有绣完,上面已经用粉块画好了图案,绣好了拓片,点好了花样,但就是没有绣完。
         这张衣料为什么没有完成?这和众说纷纭的宋庆龄为婚姻出走有关。曾经有一种流传的说法,是宋庆龄因与孙中山相恋,被软禁在家中,她瞒着家人跳窗逃走。“这次出逃后来被编成像《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阳台加梯子’那种场面的浪漫故事”,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在由他撰写的《宋庆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的传记中写了关于出走的细节,“庆龄自己从来没有加以证实过”,又指出,“真正的戏剧价值倒不在于经过的细节。”
          宋美龄的人物评价 
         社会评价
         宋美龄是民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关键人物,集美貌、财富、权力、荣誉于一身。宋家三姐妹,有句评语:“大姐爱财,二姐爱国,三妹爱权。”
         《生活》周刊:议员们全被夫人的风采、妩媚和才华吸引了,惊愕了,缭乱了。议员们全体起立,热烈鼓掌达四分钟之久以后,蒋夫人开始演讲,她的主题是:战胜日本比战胜德国更重要,美国应当让她的人民去中国战斗,而不应该在太平洋花费那么多的力量,当她说到,经过五年半的抗战,中国人民相信,“与其忍辱接受失败,不如光荣地冒失败之险,去争取胜利”时,欢呼的掌声达到了高潮。
         尼克松《改变亚洲历史的人物》:蒋夫人除了担任她丈夫的议员,还具有其他意义,一般人认为:一位领袖的妻子系因夫而贵,与个人在历史上的表现无关重要。这种看法,不但忽视一位领袖妻子在幕后所担任的任务,且玷污了领袖妻子所具有的特质与性格。我相信蒋夫人的智慧、说服力和道德力量,已使她自己成为一位重要的领袖。蒋夫人是一位文明、美丽、整洁、女性化及坚强的女性。
         冰心《我所见到的蒋夫人》:1924年我在美国韦尔斯利女子学院留学时,我的美国老师经常自豪地和我说,本校有一位中国学生,即1917年毕业的宋美龄小姐,她非常聪明、漂亮。在我至今为止见过的妇女中,确实从未有过像夫人那样敏锐聪颖的人。她身材苗条、精神饱满,特别是那双澄清的眼睛非常美丽。宋美龄并不是一个政治的符号,一个令人生厌的达官贵妇,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是一个极有中国传统美德又受西方现代文明熏陶、善于交际的夫人。
         历史评价
         汪日章:宋美龄有较高的文化教养。她头后梳一个小发髻,旗袍贴身,大衣适体,穿高跟鞋,在甬道上都是轻步走过,我每次碰到,她总是面带微笑,平易近人,每每不觉得有骄矜盛气,和她谈话不觉得拘谨。她言谈委婉适度,声音从不放重,6年中,我从未见闻过她和蒋有过口角。她和别人谈话,总是只让对方可以听清楚就是,从不大声,颐指气使。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一位乱世美人,以女性的非凡情感,影响了大千世界,值得我们永远品味和思考。
         西格雷夫:蒋宋美龄成了历史上最著名、最有权势的女人之一。她影晌了两代美国人,美国人多年来一直把她列为世界上最受欢迎最受尊敬的十个妇女之一。她影响了美国领导人做出的决定,并通过这些决定影响全世界整整三十年。
         美国将军史迪威:一位聪明、有头脑的女人。持有西方的观点。(我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人在政治和斗争上往往采用拐弯抹角、间接、隐晦的方式,而她能够理解一个外国人对此做出的反应。)她直爽,坚强,精力充沛,喜欢权力,重名誉,喜奉承,对于她的过去满不在乎。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她从不向西方观点让步。中国人永远是正确的;外国人永远是错误的。文笔引人入胜,但也失于肤浅,对西方的缺陷极尽讽刺,但从来不提中国任何一个微小的缺点。能够随心所欲地施展魅力。她知道该怎么做。对蒋介石有很大影响力,主要是好的影响。有几次帮了大忙。
         美国总统布什:“蒋夫人是美国人民的亲密中国朋友,为她的过世感到难过。”
         丘吉尔曾对罗斯福说:“这个中国女人可不是弱者!”丘吉尔这个骄傲有名的英国首相,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宋美龄是他在世上最欣赏的少数女性之一,她的骄矜和妩媚都让人极为心动。
         张学良:宋美龄绝顶聪明,是“近代中国找不出第二个来”的人物。西安事变之后,我之所以没有被杀,是因为蒋夫人保护了我。
         陈纳德:“宋美龄对于我,永远是一位公主。”
         蒋介石:“夫人的能力,抵得上20个陆军师。”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于2003年10月24 日发出唁电,高度评价宋美龄女士曾致力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反对国家分裂,期盼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中华民族兴盛的历史功绩。
         陈谦平:“宋美龄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宋的一生值得肯定。”
          孙中山的人物评价 
         胡锦涛:2006年11月12日,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以“三个一生”、三个“始终”,高度评价了孙中山的一生:“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
         江泽民:在1996年孙中山诞辰130周年纪念大会上,江泽民就指出:“孙中山先生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在我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爱国人士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孙中山先生代表着一个时代。”
         邓小平:邓小平的谈话将孙中山的伟大的历史功绩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二是开创国共合作,导致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高度地评价了孙中山先生的一生。他说:孙中山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强调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
         毛泽东指出:“孙中山是一个谦虚的人。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又从他注意研究包括苏联在内的外国方面,知道他是很谦虚的。”“他全心全意地为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周恩来: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他有功绩,也有缺点。
         朱德:孙中山先生在四十年的革命斗争中充分地表现了坚决和勇敢的革命精神。他不怕困难和失败,他在遭受失败后,又整顿好革命队伍,重新走上战场。孙中山先生能够随着历史的变化不断地进步,由早期的主张推翻皇帝、建立民国而进到晚年的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由倡导民主革命而进到主张实现世界大同。在孙中山的一生中,他的革命精神永远是在前进的。
         刘少奇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家,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现在实行的新民主主义就是继承了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
         陈锡祺:孙中山先生领导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提出过系统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计划,这充分显示了孙中山先生的气魄与眼光,他的很多设想在今天仍有参考价值。
         孙穗芳:祖父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人,他的生活很艰辛,为了救国,他经常是吃不饱睡不好,颠沛流离。这些年我寻访祖父足迹的讲演经历,
         让我亲身体会到他的这种艰辛。
         韦慕庭: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在他生前确实没有成功,他未能及身看到祖国的独立和富强,在这个意义上,孙中山可说是个失败者。但是,他对中华民族在精神上的巨大影响,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而斗争;在他身后,中国革命成功了,中华民族继承孙中山遗志,终于取得全世界瞩目的进步,在这个意义上,孙中山又不能说是一个失败者。
         历史评价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特别是在学医行医期间结识了不少国际友人华人华侨等为以后革命奠定了基础与支持。
         孙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国政府的革命家之一。由于孙中山早年即接受西方教育,认识西方世界较深,通晓外语,有医生学历,在中国内外都享有知名度;是故被多数外国人视为革命领袖。而在国内,多数革命者也认为他的声望与能力足以成为革命组织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顺利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领导他创建的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在名义上完成中国的统一。由于当时参与革命的主要领导人物,特别是蒋介石、汪精卫两人,均为孙培育出来的领导人物,故当时的国民政府当以孙为最高的精神领袖,并推举三民主义为治国的最高指导。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孙成为蒋介石之外,凝聚全国向心力的象征人物之一。国民政府与旗下将领也往往以“保障孙的革命成果”为号召,鼓动人民建设和将士作战。因此到战争中后期,孙中山很自然被推举为中华民国的国父。
         孙中山亦为中国政治经济现代化之重要阶段性人物。他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宪政民主,人民主权(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权力分立制衡,与社会主义等等。另加上其个人认为有必要保留的中国传统制度机构——监察权与考试权,形成五权宪法学说。对西方重要思想在中国的普及,具有推动者的作用,促成西化民主派和共产主义派对中国未来建设的深入探索。而孙中山在其中采取某种折衷立场,却坚持共和民主之宪政体制,至今仍有其价值。

孙中山宋美龄的那些事

8. 宋庆龄留下遗嘱,一定要和此人葬在一起,为何不与孙中山合葬?

 宋庆龄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伟大的女性之一,她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伟大复兴事业之中。年幼的宋庆龄和姐妹们一起生活在美国,后来去往了日本认识了孙中山先生,宋庆龄大胆追求孙先生,最后二人有情人终成眷属。婚后的感情一直很好,却因为孙先生的早逝,变成了寡妇。在这之后的日子里,宋庆龄一心扑在革命上,为了孙先生的理想和自己的理想去奋斗。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留在了国内,一直到1981年逝世。宋庆龄去世之前,特地留下了遗嘱,一定要和此人葬在一起,她为何与孙中山先生合葬呢?此人又是谁?
  这个被宋庆龄要求合葬的人,就是她的保姆李艳娥。李艳娥是在1927年的时候就追随在宋庆龄的身边,宋庆龄也从来没将其当成是下人,而是将她当成了家人一样对待。这让不识的几个大字的李艳娥非常的感动,就在认识了宋庆龄之后,就决定要照顾她一生,并且这个她真的做到了。李艳娥比宋庆龄要小18岁,但是却先宋庆龄三个月去世,她去世之后,重病在床的宋庆龄就特别要求一定要葬在李艳娥的身边,和自己的伙伴一起长眠。
  那么为何宋庆龄要求葬在李艳娥的身边,都没有想过要葬在孙中山的身边呢?其实这一切还要从宋庆龄和孙中山的初遇讲起。那一年宋庆龄随着父亲去往日本,在日本邂逅了孙先生,宋庆龄一直都很仰慕孙先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所做的一切,所以很勇敢的追求于孙先生。而孙先生感动于宋庆龄的勇敢,又倾慕于她的才华和美貌,两情相悦之下就要结婚。但是这件事情被宋庆龄的父亲得知,却不赞同二人在一起,因为孙先生比宋庆龄年长27岁,其次就是孙先生那个时候已经有了两位妻子和一个侧室,这样的一个人来说,但凡好人家都不愿意将女儿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