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市值超越丰田成行业第一,机会在哪?

2024-05-18 08:29

1. 特斯拉市值超越丰田成行业第一,机会在哪?


特斯拉市值超越丰田成行业第一,机会在哪?

2. 特斯拉股价创新高,超美国三大传统汽车制造商市值总和

在2019年年底至2020年年初左右,特斯拉的市值一度突破了800亿美元,同时也让它在全球汽车行业的排名仅次于丰田汽车和大众集团。而在近日,特斯拉的股价又创下了新高,截至美国时间2月4日收盘,特斯拉股价上升至887.06美元,涨幅13.73%。
 
这个数据,也让特斯拉总市值达到了1598.88亿美元,市值仅次于丰田汽车(1965.61亿美元),并跃居全球汽车产业第二名。同时,也要比美国三大传统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福特和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的市值之和还要超出480多亿美元。

特斯拉股价的上涨与近期一系列的利好消息有关。
首先在营收方面,特斯拉第四季度营收73.84亿美元,同比增长2%。得益于第四季度的表现,2019年特斯拉营收达到了246.78亿美元。

其次在销量方面,特斯拉2019年全年共交付约36.76万辆电动车,同比上年实现增长50%。而有如此高的表现,Model 3居功至伟,其在2019年共交付300885辆,占据了特斯拉总交付的81.8%。同时随着上海工厂的投产,国产Model 3的交付,2020年特斯拉销量的提升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最后在合作方面,松下与特斯拉在美国内华达州设立了合资电池厂,并且在2019年第四季度实现了盈利。
 
从目前的表现来看,特斯拉的股价似乎还有持续上涨的空间,那你们觉得特斯拉能超越丰田,并一举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市值第一吗?欢迎在下方进行评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 特斯拉市值超过3家主流车企的总和,股票涨得快降得也快?

前言:不得不说,从2020年以来,特斯拉的股票就像开了挂式的疯涨。
据车评社了解,在北京时间2月4日晚间(美国东部时间2月4日上午),特斯拉的股价突破900美元大关,短短一天内上涨幅度超过20%,最高时到达每股968.99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
特斯拉用事实继续证明看衰者是错的,卖空者也是如此。


这家总部位于加州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目前的市场估值最高达到了1610亿美元。要知道这已经超过了福特、通用和菲亚特-克莱斯勒的总和,而上个月,特斯拉的估值超过了福特和通用的总和。
在过去两天,特斯拉的股价飙升了40%,股价超过每股900美元。而几个季度前,它们的股价仅在180美元左右,“打了鸡血”的股票到底怎么回事?

事实上,尽管批评者和卖空者尽了最大努力,特斯拉仍在蓬勃发展,目前的市场反弹可能会持续至少几天。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泡沫何时会放缓或完全破裂?
当特斯拉公布2019年第四季度利润时,股价真正开始飙升,营收约73.8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

这是除此之外,特斯拉Model 3在中国上海的一个新工厂仅用了10个月就开始生产。另一个有利于特斯拉的因素是,特斯拉Model 3的生产问题已经在北美和欧洲得到了完全解决。目前正在交货,销售情况继续良好。此外,据传闻,新款特斯拉Model Y 最快将于本月开始交付。
最初,这是不应该发生的,直到夏天。特斯拉的电池合作伙伴松下(Panasonic)也刚刚公布了第一季度与这家汽车公司的业务利润。更让人吃惊的是,电动汽车在2018年和2019年的全球新车销量中,总体上占了2%左右。


来自主流汽车制造商的新竞争,如保时捷泰康(Porsche Taycan)和福特野马Mach-E(Ford Mustang Mach-E),可能有助于吸引消费者放弃传统的燃烧动力汽车,转而使用纯电池电力。但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仍有10年左右的先机,而且在整个行业中经历了很多起伏。已经吸取了教训并采取了补救措施。比赛才刚刚开始这个学习过程。

截止发稿,特斯拉每股价格收盘为734.7美元,市值为1324亿美元。伴随股价急速下跌,特斯拉市值缩水了超过200亿美元。股票突然跳水,短暂的震荡,是否会对特斯拉带来影响?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特斯拉市值超过3家主流车企的总和,股票涨得快降得也快?

4. 特斯拉股票持续大涨,成全球市值第二大汽车制造商

最近几个交易日,特斯拉的股价犹如火箭般冲天直上。继周一暴涨20%,市值达到1400亿美元过后,本周二,特斯拉股价继续上扬,盘中一度达到968美元。最终每股收于887.06美元,总市值近1600亿美元,仅次于丰田汽车的2000亿美元总市值。

股价暴涨背后,离不开特斯拉近一段时间以来利好不断。
1月29日,特斯拉Q4财报显示,在过去两个财报季实现连续盈利。据特斯拉在财报中声称,Model Y提前至一季度交付,并最终实现2020年超过50万辆电动车交付。这份财报无疑大幅提升了外界对其创造新纪录的信心。
此外,因与电池供应商松下之间那点“不愉快”而留下的供应隐患,也因与宁德时代签下一份为期两年供应协议而化解。这也意味着,加上此前已达成合作的松下和LG化学,特斯拉将拥有三家电池供应商。对其实现年产量50万辆目标多了一道保险。
事实上,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建成投产并实现当年量产交付,以及国产Model Y项目启动。高效率运转的特斯拉不断地创造着新纪录。
这些进展,刺激了特斯拉股价新一轮的涨势。今年1月,特斯拉股价飙升了86%,市值超过了大众汽车。截至目前,今年特斯拉股价涨幅已经超过了去年同期的26%。
2月4日,特斯拉大股东、亿万富翁投资者罗恩-巴伦(Ron Baron)公开发表观点认为,特斯拉10年后的收入将达到1万亿美元。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做空特斯拉股票的投资者已经损失惨重,仅周一损失就高达近25亿美元。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特斯拉对汽车行业带来的影响一家远超出车企范畴。其对汽车行业产生的影响不亚于一次革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 特斯拉又遇到麻烦了:市值瞬间蒸发2200亿

蔚来因为“自动驾驶”致死的交通事故还没有查明,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就又出大事了!
  
 8月16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宣布,美国政府对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启动正式调查。
  
 该消息一出后,特斯拉的股价也应声大跌超过5%,市值蒸发约30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88亿元)!
  
 根据NHTSA的调查显示,本次调查的范围包括了Model S、Model X、Model Y以及Model 3在内的765000辆特斯拉 汽车 ,几乎涵盖了特斯拉在美国销售的全部车辆。
     
 
  
  
 NHTSA表示,自2018年1月以来,机构共明确11起特斯拉安全事故。在这些事故中,均由车辆撞击一辆或多辆其他车辆。这些事故一共导致17人受伤,并导致1人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这11起因特斯拉自动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中大都发生在夜晚,且大多数的驾驶员都是在开启了Autopilot相关功能后,便撒手不顾,最终导致了事故发生!
  
 NHTSA在一份文件中表示:“目前已经证实,涉案车辆在事故发生时都开启了Autopilot或交通感知巡航控制(Traffic Aware Cruise Control)功能。”
  
 此外,NHTSA还表示,特斯拉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也经常被司机们误用,包括酒后驾车乃至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坐在后排座位上等。
  
 不过,看到NHTSA仅对特斯拉进行调查后,美国一些网友认为,NHTSA有针对特斯拉的嫌疑,毕竟其它福特、通用等车型,也都配备有L2级辅助驾驶功能,但是却没有收到NHTSA的特别关照。
  
 自2016年以来,特斯拉在美国至少发生了三次致命车祸,关于屡次发生的交通事故,NHTSA也至少派出了14个SCI团队调查与特斯拉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相关的交通事故。
     
 2016年1月20日,在京港澳高速河北邯郸段上,一辆特斯拉Model S轿车直接撞上了正在作业的道路清扫车,特斯拉的司机高雅宁当场身亡。
  
 在这起事故发生不久之后,特斯拉中国官网在2016年8月份将其“AutoPilot”系统的中文翻译从“自动驾驶”改成了“自动辅助驾驶”,并且在9月份对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作出了进级。
  
 虽然“自动驾驶”这项引领着将来的技术是由特斯拉带到量产车上来的,然而它的“自动驾驶”技术却也是最具有争议的存在。
  
 人们如果过度信赖这种随时有可能存在风险的所谓“自动驾驶”,那无疑是一种不尊重生命的愚蠢行为。

特斯拉又遇到麻烦了:市值瞬间蒸发2200亿

6. 特斯拉成为首家市值突破万亿美元的车企

10月26日,受多个利好消息影响,特斯拉股价收涨12.66%,报1024.86美元,总市值突破万亿美元,达1.03万亿,成为首家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的汽车企业。

同时,其CEO马斯克的净资产也随之跟涨,稳居全球富豪榜首。据悉,马斯克持有特斯拉约23%的股份。
据特斯拉向SEC递交的文件显示,今年Q3特斯拉中国市场收入达31.13亿美元,同比大增78.5%。前三季度特斯拉在中国区实现营收90.15亿美元,约占特斯拉全球收的25%。
同时,还有消息称,美国租车巨头赫兹环球已经订购了10万辆特斯拉Model3,用于汽车租赁服务,这些汽车将在未来14个月交付完毕。
此外,特斯拉宣布特斯拉上海研发创新中心和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数据中心均已建设落成,并将于近期投入使用。
未来,特斯拉上海研发创新中心将围绕整车、充电设备及能源产品等进行更多原创开发工作,发展成为与美国研发中心同等规模的综合型研发中心。

7. 特斯拉市值6000亿美元超9大车企之和,但销量却不到全球1%

美东时间周一,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至当日收盘,道指收跌0.62%,纳指涨0.5%,标普500指数跌0.44%。
焦点个股方面,特斯拉涨近5%,报639.83美元/股,公司市值为60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97万亿元),市值在一天内增长了28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50亿元)。

据CNBC,特斯拉目前市值已经超过了包括大众、丰田、日产、现代、通用汽车、福特汽车、本田汽车、菲亚特克莱斯勒以及标致等9大汽车制造商的市值之和。
此外,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最近给员工发送的封电子邮件称,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50万辆的交付。而这一数字仅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不到1%。

市值超9大汽车制造商之和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星 摄
据CNBC报道,特斯拉的市值在2020年增加了超过5000亿美元,尽管该公司售出的汽车数量很少,但其市值如今已超过了全球九大汽车企业的市值之和。
这些汽车制造商为大众、丰田、日产、现代、通用、福特、本田、菲亚特克莱斯勒和标致。
与此同时,特斯拉CEO马斯克最近给员工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马斯克表示,公司留意到,当前市场对电动汽车有着强劲的需求。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这种需求,公司需要立刻提升产量,交付尽可能多的车辆。特斯拉目前正在推动年终交付,目标是在在2020年实现50万辆的交付。
想要完成这个目标,特斯拉本季度需交付超过18.1万辆汽车,超上季度的4万辆。尽管产销量在不断提升,但50万辆的数字,占比仍不到全球汽车总销量的1%。
相比之下,Cox Automotive预测,仅在美国,2020年汽车总销量应至少达到1430万辆,低于过去五年每年的1700万辆。

特斯拉遭知名分析师看空,股价一度暴跌
对于特斯拉的未来,市场中不乏看空者。
摩根大通分析师Ryan Brinkman此前对特斯拉给予卖出评级,给出了90美元的目标价,这意味着特斯拉较目前639.83美元的股价将暴跌超80%。据媒体统计,目前分析师对特斯拉的平均目标价为364美元。
摩根大通表示,目前基本上所有的估值指标都暗示特斯拉被严重高估:
按照市场对于公司未来12个月盈利预期计算,公司目前市盈率高达175x,而公司所处汽车行业中,宝马、戴姆勒和丰田等行业龙头公司的估值仅为14x、10x和16x。
摩根大通指出,特斯拉今年业绩超预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公司环保积分的销售,但这与电动车的长期销售驱动因素无关:
多个国家已暗示将在2035年禁售新的内燃动力汽车,届时环比积分销售对车企影响将明显减弱(传统车企在这之前就必须完成转型)。
受此影响,特斯拉在上周三创下654.32美元的历史新高后,最终暴跌7%。

不过坚定看好特斯拉的也不在少数。Loup Ventures资深科技分析师吉恩·芒斯特(Gene Munster)此前表示,特斯拉的股价在未来三年内可能会再上涨300%,达到2500美元,从而使其市值超过2万亿美元。
高盛的马克·德莱尼将特斯拉12个月目标价上调至780美元。德莱尼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电池价格下降速度超此前预期,降价会进一步扩大电动车市场占比。
同时,不少国家开始提议在未来10~20年内,限制或禁止出售燃油车,从中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增长空间广阔。
他指出,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全球汽车销量的18%,到2035年将占到29%,而特斯拉将成为其中的领头羊。
专门追踪全球电动汽车销售情况的研究机构EV Sales Blog数据显示,在10月份的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中, 特斯拉Model 3是世界上最畅销的电动汽车,Model Y跨界车的销量超过大众ID.3。
今年到目前为止,特斯拉已经售出了约26.1万辆Model 3,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了12%的巨大份额。紧随其后的是雷诺佐伊(Zoe),销量为74124辆,所占市场份额仅为3%。
在上周三暴跌7%之后,特斯拉股价近几个交易日呈现逐渐回升走势,目前距离此前654美元的高点已近在咫尺。
不过,也有一些华尔街分析师正在对特斯拉发出警告,暗示该公司的股票一旦在12月21日被加入标准普尔500指数,可能会下跌。
-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特斯拉市值6000亿美元超9大车企之和,但销量却不到全球1%

8. 特斯拉市值超九大汽车制造商之和

据悉,特斯拉市值今年增加了超过5000亿美元,截至目前市值已经超过了大众、丰田、日产、现代、通用汽车、福特汽车、本田汽车、菲亚特克莱斯勒以及标致等九大汽车制造商的市值之和。
与此同时,特斯拉预计今年全球至少销售50万辆电动汽车,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1%。

尽管今年特斯拉市值迅速增长,但许多股东和该公司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拥护者认为,该电动汽车制造商在2021年还有更大的上涨空间。
然而,一些华尔街分析师正在对特斯拉发出警告,暗示该公司的股票一旦在12月21日被加入标准普尔500指数,可能会下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