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4-05-10 19:42

1. 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觉得首先要清楚珠三角转移的是什么发展模式的经济。不得不说现阶段该地区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换代的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人力资源使用成本的上升,珠江三角洲向内地或者越南、柬埔寨等中南半岛国家转移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体较低技术含量的初级工业制成品的生产企业,如服装鞋类生产、玩具生产等。而像高精尖的电子制造、IT产业、汽车制造、生物能源及成熟的服务业等产业则由于珠三角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和区域组团优势很少向内地转移。而这些转移到内地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对珠三角来说是产业转型换代的必然趋势,既缓解了珠三角本已紧张的土地、环境污染污染情况,更优化了产业结构。对内地来说也正当其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深圳富士康将厂区搬到内地省份河南省。对内地来说既缓解了当地农村大量闲置劳动力,又提升了当地的经济水平。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务工人员流动所带来的消耗。总的来看这是生产资源与市场优化配置的结果,对我们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复杂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好的发展趋势。

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 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的发展方向

泛都市区的发展面临许多问题:一是行政分割对治理环境不利,因为废气、废水、废料以及垃圾的处理,以及水资源保护需要从大的区域来考虑才能做好;二是资金太集中在都市中心的“面子工程”上,而对一般社区建设投入太少;三是户籍制度所造成的一系列不平等,庞大的外来人口聚居区与都市风景极不协调;四是老城区改造和“城中村”改造难的问题;五是城市交通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打破行政区划的界线,建立跨市县的组织来协调整个珠江三角洲的规划,水资源保护,环境治理等。二是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逐步废除地方保护和歧视外来人的政策;三是将资金投向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上来,如加强社区物质与文化建设,改善贫困人口的居住环境,提高社会保障能力……

  乡村都市化以后,珠三角的城市化发展将走上一条从量的扩展到质的飞跃的过程。泛都市区形成以后,在政策的制定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要把破原有的城市行政区划的限制,从更科学的角度去合理设计整个珠三角的城市结构和功能定位,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使泛都市区成为有机的一体,真正提高泛都市区的经济竞争力和居民的文化教育程度、生活素质,使城市化的质量不断提高。

3.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是什么

  1. 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1980年到199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7.8%,不仅高于全省14.5%、全国9.7%的同期平均增长速度,而且高于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阶段的平均增长速度,地区的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80亿美元急升至2005年的2321.7亿美元。  2. 外向型经济总体水平较高。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侨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条件,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市场为依托,推动外向型经济高水平、快速度发展。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出口贸易总额高达384.6亿美元,占全省当年出口贸易总额的76.6%;实际利用外资87.98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全国当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8%和24%。  3. 产业结构优化合理。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完成了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重要的制造业中心的转变,并成功实现了第二、第三产业双重主导的经济社会全面联动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0年的25.8:45.5:28.9发展为1994年的8.8:51.2:40。总体上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再到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转变。  4. 农业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该地区农业的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格局很快形成。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了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以种养业为支柱,农工技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5. 城乡协调均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加速城镇化。70年代末只有几十个城镇,80年代中期增加到200个,1992年达到406个,1994年达到597个。15年增长近10倍。中山、东莞两市,只辖建制镇,而没有县和乡的建制。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45.2%,比全省比例高出16个百分点。现在,该地区平均每65.127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镇。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城镇化过程中,将现代城镇的服务功能优势与现代乡村的田园风情优势相互补充、结合,推动了城乡协调均衡发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融合区。   6. 社会流动走向健康有序。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外来工聚集地。现在,在该地区就业的外来务工者有数百万,形成了规模庞大、富有特色的外来务工人员流动群。这种社会流动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逻辑,是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自然体现。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政府有关部门和劳务机构对外来务工者的管理,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依法管理,使社会流动从无序走向了有序。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最重要的特点是外向型。   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一半是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的,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0%以上。不少企业的绝大部分产品供应国际市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本途径是从境外引进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同时本地区有临近港澳的位置优势,有侨乡的优势,有多优良海港的优势和劳动力丰富等优势,再加上国家为这里制订的优惠政策,使这里成为吸引外商投资和外企落户的风水宝地。[编辑本段]全国著名的侨乡  珠江三角洲平原广阔,水网密布,自然条件优越。长期以来,这里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如广州就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历史上该地区还有一部分人外出寻求发展,足迹遍及港澳、东南亚甚至太平洋彼岸。现在,这个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的重点侨之一,侨居海外的华侨、外籍华人达500万人,港澳同胞400多万人。每个市县都有十几万至近百万人旅居海外,他们与家乡的人民同根同祖,习俗相同,语言相通。[编辑本段]珠三角倒闭潮  广东省近日宣布,全省08年1-9月企业关闭总数为7148家,关闭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关闭企业数包括关闭、停业、歇业和搬迁。其中关闭数量较多的地市分别是东莞市1464家、中山市956家、珠海市709家、深圳市704家、汕尾市587家、佛山市526家以及潮州市432家。   受国内外严峻经济形势影响,关闭的企业绝大多数因规模不大、技术不高和经济实力不强,没办法适应形势的变化,导致企业停产关闭。在倒闭的企业中,大多数属于小化肥、小钢铁等落后产能中小企业,另外有相当数量企业系因经营管理不善、盲目投资而倒闭。此外,还有部分中小企业因提升产业档次的需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有意识地将原有企业进行转移升级。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是什么

4. 珠江三角洲产业转型的重要意义

1、首先第一层:经济意义,珠三角制造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在逐渐转型升级,传统的单纯借助外力进行简单的产品生产时代已经过去,珠三角地区正处于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的中级阶段,需要与港澳地区联动,才能获得更多的优化发展机会,而港澳两地则面临着土地不足、人口密集、经济结构较为单一和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等问题,需要通过与珠三角的更紧密合作才能寻求更多经济发展空间,粤港澳三地的融合协作至关重要,是今后国家打造更高水准的国际经贸和科技合作的新平台。2、其次第二层:社会意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个核心是打造优质生活圈。粤港澳三地市民同宗同源,风俗语言相通,民间往来一直频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社会意义,将体现在通过通关、社保、医疗、教育、休闲生活等制度安排,让三地市民共享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福祉。3、最后第三层:政治意义,粤港澳三地深度合作的障碍在于“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法律体系”,当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有利于协调好粤港澳三地内多中心城市的定位、分工和矛盾,“一国两制”践行20年,开始进入深水区,故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成功构建“一国两制”下区域协同发展的世界样本。

5. 分析20世纪90年代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的原因

20世纪90年代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的原因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崛起,使得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许多外资企业由珠江三角洲地区迁往长江三角洲及国内的其它地区,主要是由于其产业特点或者说是缺点: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发达。       具体分析如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伴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过去对个别地区倾斜等特殊优惠政策,逐步为建立在统一公平基础上的产业政策所取代。由此,珠江三角洲地区早先被掩饰了的缺陷如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腹地狭小等渐渐暴露出来,相比长三角等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均处于劣势,国内腹地范围较小,外资企业由珠江三角洲地区迁往长江三角洲及国内其他地区,致使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分析20世纪90年代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的原因

6.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其特点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该地区煤炭、铁矿石等矿产资源贫乏,不适宜发展钢铁、煤炭能源等重工业;该地区是我国蚕桑基地,适宜发展丝绸纺织业,而羊毛则需从北方畜牧业区输入,不适宜羊毛纺织业。如今珠江三角洲的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迅速发展,已形成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侨乡,与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密切的血缘关系。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促进了本区的发展。1979~1995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实际利用的外资额占全国的16%,其中港澳资金占77%。外资进入的同时还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经济管理方法,并对传统工业进行技术改造,创办了一批现代外资、合资企业,成为本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形成“前店后厂”的格局。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这里已经已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较发达、工业门类较多、产品竞争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家用电器、消费类电子、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医药、玩具、手表、自行车、多种日用小商品等轻工业均居全国前列。尤其是电子工业的产值占全国20%,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兴电子工业基地,成为全球电子工业品的最大出口基地之一。珠江三角洲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盲目征地的现象,使耕地大量减少,造成了水土资源的紧张;同时也出现不重视农业的倾向,使传统农业受到明显削弱,但由于城市新型市场需求,鲜花种植等新型农业得以发展;此外,生态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珠江三角洲在今后的发展中,可利用香港和澳门主权的回归这一特殊的有利条件,在工业、金融、运输、贸易、旅游等方面进一步与港澳进行分工协作,互相补充。在改造、提高现有的家电、电子、轻纺、医药等支柱工业,发展新的支柱产业的同时,要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加大农业投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7. 珠三角的产业经济有哪些特点?举一个例子。

楼主你好
 
(一)沿海省份的制造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

  1994年食品加工这类轻纺加工制造业曾是福建的主要产业(占6.13%,排第3),经过近10年的发展,其地位已被资本密集型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所取代。广东的纺织、食品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这类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制造业也被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金属制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类资本密集型的机械电子制造业所取代。从1994年~2003年,广东省的轻纺制造业和资源加工业占全省制造业的比重由39.62%下降为25.90%,而机械电子设备制造业则由33.4%上升到51.42%,增幅达18个百分点,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由11.50%上升为27.81%,成为广东省的强势支柱产业。

  (二)内陆省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不降反升,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未升反降

  对统计数据的分析表明,内陆省份(江西、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的制造业结构变动与沿海发达省份制造业结构变动的路径正好相反。如以轻纺制造业和资源加工工业在制造业中的占比为例,1994年~2003年10年间,江西由53.13%上升到59.8%,湖南由53.13%上升到59.4%,广西由56.36%上升到57.51%,四川由51.32%上升到55.53%,贵州由53.01%上升到58.55%,云南由38.11%上升到73.14%。而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机械电子制造业来看,1994年-2003年10年间,江西由24%降为21.19%,湖南由23.86%降到22.99%,四川由27.2%降到26.29%,贵州则由27.28%大幅度下降到13.77%,降幅达14个百分点,广西和云南的机械电子制造业虽然没有下降,可是上升的幅度也很小,都在1个百分点的范围内,广西由25.65%小幅上升到26.79%,云南则由6.18%上升到7.23%。

  (三)沿海省份制造业的比重大都在上升,而内陆省份制造业的比重在下降

  本部分是以某产业在全国的同一产业的比重为分析视角,是对上部分论述的一个很好的补充。本部分的数据同样取自1995年和2004年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基于数据的可比性,同样选取了21个制造业行业统计结果表明:沿海省份制造业的比重大都在上升,而内陆省份制造业的比重在下降。如从1994年~2003年,福建有16个,广东有15个制造业行业的比重在上升;而湖南有17个、云南有19个、海南有12个制造业行业的比重在下降;江西、广西和四川更是几乎所有的制造业都在下降。进一步的分析还表明,除广东外,其他省份的制造业在全国的比重普遍都比较小,即使有占比重较大的制造业也是一些传统的具有资源优势的产业,如云南省的烟草加工制造业,占到全国的22.70%,而其他制造业的比重则在全国的占比很低,如海南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省内制造业的比重达27.42%,可在全国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占比只有0.82%,可见海南的制造业基础是多么的薄弱。当然也有一些特色产业在省内的制造业比重并不是很高,可是在省的比重却比较高,如福建的化学纤维制造业在全省的制造业比重中只占1.49%,而在该行业的全国范围占到了5.11%。

珠三角的产业经济有哪些特点?举一个例子。

8. 珠三角工业基地发展的不利因素及泛珠三角的积极影响

(一)面临的有利因素: 
1、国际直接投资趋于活跃,制造业、服务业国际产业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际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呈现加速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分流的趋势,技术资本投资扩张,外商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加。更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制造和研发环节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向基础条件较好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基地将直接受益。外商投资方式多样化,更多地采用了收购、兼并、参股等方式。外商投资领域不断扩大,逐步从制造业向金融、保险、旅游、商贸和物流等服务业领域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业成为国际投资的热点。 
2、区域经济合作快速发展,区域内投资增长成为资本流动的新特点。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一体化市场的逐步形成,将较大幅度地降低区域内资本流动的成本,促使投资更多地在整个区域内进行,我国与东盟以及相关国家和地区的自由贸易安排逐步实施,将对湘西州招商引资产生积极影响。国内区域经济合作势头强劲,湘鄂渝黔四省边区已纳入国家重点发展区域布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的构建,给湘西州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3、国内招商引资区域布局出现变化,外商投资梯度转移趋势将更加明显。随着沿海地区资源环境约束的逐步加剧,外商投资"西进"的趋势也正在加快。湘西州作为中西部的结合部,承接境外和东部地区资本和产业转移的能力在中西部地区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有望成为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基地、生产配套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劳动力输出基地。 
(二)面临的不利因素: 
1、吸引外商投资的整体竞争力不强。湘西州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还相对较低、区位环境相对较差、产业配套能力较弱以及产业集聚度不高,现代物流业尚不发达,商务成本相对较高,资源配置的承载能力不强,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涉外经济管理人才不足,投资促进体系还不完善,法制建设、执法能力、监督制度、行政管理体制还不健全。招商引资的软硬条件不足,使湘西州扩大招商引资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2、招商引资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近年来,不仅俄罗斯、印度、泰国、越南、韩国等周边国家竞相推出了吸引外资的新举措,而且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也加大了对国际投资的争夺。在国内的外资梯度转移中,中西部地区为抢占国际、国内资本流入的先机,纷纷采取更加宽松的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地区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这些地区吸引外商投资的力度加大,湘西州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