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登陆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024-05-10 20:57

1. 诺曼底登陆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诺曼底登陆前,德军在东线战场上,已经处于战略防御,军事实力已经大为减弱。战争有利的态势已经向盟军这边倾斜。
1943年,苏军在苏德战场转入反攻,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转入攻势。德黑兰会议,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正式商定,美英盟军于1944年5月在法国北部地区登陆,行动代号为"霸王"。

  在法国西部,从挪威到西班牙数千公里的大西洋沿岸,德军在两年多时间里,构筑了一道有相当防御能力的防线--"大西洋壁垒",防线的重点设在加来地区,诺曼底一带的工事比较薄弱。西线德军B、G两个集团军群,中小型水面舰艇500多艘,空军飞机500架,陆军58个师,其中只有6个师部署在诺曼底。

  "霸王"行动,盟军经过反复分析研究,最终确定诺曼底地区的奥恩河口到科塘坦半岛南端的地域,作为盟军的登陆地域。

诺曼底登陆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 诺曼底登陆的简介


3. 诺曼底登陆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米利·邓普赛 (英国第2集团军)
  邓肯·格雷尼姆 (加拿大第1集团军)
  德军:
  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 (西线总司令)
  埃尔温·隆美尔 (B集团军)
  弗雷德里希·多尔曼 (第7集团军)
  双方兵力:
  盟军:2,876,000 (7月25日)
  德军:1,380,000(7月23日)
  伤亡
  美国: 29,000 人阵亡, 1,016,00人受伤或失踪;
  英国: 11,000人 阵亡, 54,000 人受伤或失踪;
  加拿大: 5,000人 阵亡, 13,000 人受伤或失踪;
  法国: 12,200 平民死亡或失踪 
  德国:23,019人 阵亡, 67,060人 受伤,198,616人 失踪或被俘
  诺曼底登陆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6时30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这次作战行动的代号Operation Overlord。这场战役盟军计划在1944年6月6日展开,8月19日渡过塞纳-马恩省河后结束。虽然这场战役离现在六十五年,但诺曼底战役仍然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牵涉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
  在诺曼底战役中作战的盟军主要由加拿大、英国及美国组成,但在抢滩完成后,基本上只有法国及波兰也有参与这场战役,而当中的士兵有来自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希腊、荷兰和挪威等。
  进攻诺曼底在登陆的前一天晚上展开,空降兵空降作战、大规模的空中轰炸。而两栖登陆战则在6月6日早上开始。在登陆前,“D-Day”的军队主要部署在英格兰南部沿海地区,尤其在朴茨茅斯。诺曼底战役持续了超过2个月,最终,盟军成功建立滩头堡,并在8月25日 ,解放巴黎,宣告结束诺曼底战役。

诺曼底登陆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4. 诺曼底登陆的简介

  诺曼底登陆是二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是截止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诺曼底登陆的简介,希望你喜欢。
         诺曼底登陆的分析   
      中文名称:诺曼底登陆
   
      参战部队:美国、英国、加拿大、自由法国、波兰、荷兰、挪威,纳粹德国
   
      战争结果:盟军胜利,  成功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时  间:1944年6月6日~8月19日
   
      地  点:法国西北部诺曼底
   
      人  物:艾森豪威尔 伦德施泰特
         诺曼底登陆的详情   
      横渡海峡
   
      战役目的是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北部夺取一个战略性登陆场,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最终击败德国创造条件。战役企图是在诺曼底登陆,夺取登陆场,在登陆的第12天,把登陆场扩展到宽100km,纵深100km。计划在登陆场右翼空降2个美国伞兵师,切断德军从瑟堡出发的增援,并协同登陆部队夺取“犹他”滩头,在左翼空降1个英国伞兵师,夺取康恩运河的渡河点,然后首批8个加强营在5个滩头登陆,建立登陆场,在巩固和扩大登陆场后,后续部队上岸,右翼先攻占瑟堡,左翼向康恩河至圣罗一线发展,掩护右翼部队的攻击;第二阶段攻占冈城、贝叶、伊济尼、卡朗坦,第三阶段攻占布勒塔尼,向塞纳河推进,直取巴黎。1944年1月21日,艾森豪威尔(中)就在诺福克旅馆召开了远征军最高司令部首次会议,在会议上明确了登陆作战的纲领,使这次会议成为二战中最重要的  军事  会议盟军。
   
      抢滩登陆
   
      在D-DAY组织反击只有第21装甲师,可是师长不在指挥岗位,参谋长无权调动集结部队,他只好将手上仅有的24辆四号坦克派去攻击卡昂以东的英军。因为仓促出动,准备不足,加上没有步兵伴随支持,被英军轻而易举击退。当  天下  午,师长费希丁格赶回师部,集结所属部队向朱诺海滩和剑海滩之间的卢克镇发动攻击,当时盟军在这两海滩之间尚有数千米的空隙,德军的这一反击正打在盟军的要害,将会给盟军带来不小困难。正当第21装甲师在行进间,盟军的500架运输机正从头顶飞过,为英军第6空降师运送后续部队和补给,而费希丁格误认为盟军空降伞兵正是要前后夹击己部,惊慌失措不战自乱,放弃反击匆忙后撤。除此之外德军在D日就再没什么反击了。
   
      德军失利
   
      1944年6月6日,也就是被隆美尔预言为  决定  性的二十四小时,被艾森豪威尔称作  历史  上最长的一天,就这样平静地度过了。1944年6月7日,希特勒将西线装甲集群的5个装甲师的指挥权交给隆美尔,隆美尔决心凭借这支精锐部队大举反击,但面对严峻局势,他不得不把反击的第一个目标定为先阻止盟军将五个登陆滩头连成完整的大登陆场,其次再确保卡昂和瑟堡。可惜这支装甲部队从100~200公里外赶来,一路上在盟军猛烈空袭下,根本无法成建制投入作战,即使零星部队到达海滩,也在盟军军舰炮火的轰击下伤亡惨重,再没了往日的威风。就这样1944年6月7日整个白天在盟军海空军绝对优势火力下,德军无力发动决定性的大规模反击。
   
      联合作战
   
      当盟军登陆滩头成为巩固统一的登陆场后,就按预定计划向内陆发展,美军第1集团军夺取瑟堡,担负主攻;英军第2集团军猛攻卡昂,造成直取巴黎的假象作为佯攻。德军虽然最初的反击已告失利,但并不甘心就这样任由盟军发展,隆美尔调整部署,使用步兵防守卡昂至科蒙一线,抽出装甲部队以反击手段来阻止美军的进攻。但还没等新的部署调整好,英军就先发制人发动了攻势,打乱了德军的计划,有力保障美军对瑟堡的攻击。
   
      圣索沃大捷
   
      1944年6月13日,英第7装甲师在向卡昂西南的维莱博日推进途中,与正从亚眠赶来的德军党卫军第2装甲师遭遇,双方随即爆发激战,英军人员、坦克损失很大,被迫后撤。虽然英军的进攻没有进展,但却将德军精锐的第2装甲师吸引在卡昂地区,为美军进攻创造了条件。当美军占领卡朗坦后,德军从卡昂地区无法抽出部队,只好从布列塔尼半岛紧急调来党卫军第17装甲师,攻击美军侧面以消除美军对瑟堡的威胁,美军经激烈战斗,击退了德军,并乘胜于1944年6月14日突破德军在圣索沃地区的防线,最终于1944年6月16日攻占了圣索沃。根据希特勒的  指示  ,在该地区的4个师必须全力阻滞美军的前进,然后向瑟堡且战且退,死守瑟堡。隆美尔清楚地知道,这4个师几天来在战斗中兵力装备消耗很大,已无力胜任坚守瑟堡的重任,即使退入瑟堡,充其量不过使瑟堡多坚持几天而已。所以他向希特勒请求将这些部队直接撤往塞纳河,加强塞纳河的防御。但希特勒拒绝了他  意见  。当圣索沃地区出现被突破的征兆时,隆美尔不顾希特勒的指示,果断  命令  所有能联络上的部队迅速向南撤退,这才挽救了不少部队。
   
      1944年6月18日,美军攻占了科汤坦半岛中部的巴内维尔。1944年6月19日,美军出色发挥机动性强的优势,掉头直取蒙特堡,将科汤坦半岛拦腰切断。同一天英吉利海峡风暴突起,风力达8级,浪高1.8米,给盟军带来很大损失。在美军地段的桑树A人工港,浮动码头解体,沉箱断裂,十字形钢制件相互碰撞而严重受损。在英军地段的桑树B人工港,由于受到海底礁石的保护作用,损失较小,只有4个沉箱被毁。在登陆滩头,盟军共有7艘坦克登陆舰,1艘大型人员登陆舰,1艘油船,3艘驳船,7艘拖网渔船,67艘登陆艇被大风刮沉,1艘巡洋舰和1艘渡船因相互碰撞而损坏,还有一些舰船因汹涌的风浪引爆了德军布设的水压水雷而被炸伤。狂风暴雨还将近800艘舰艇抛上陆地,迫使盟军的卸载中止了整整五天,使2万辆车辆,10万吨物资无法按计划上陆。风暴造成的物质损失大大超过了十三天作战中的损失,并迫使盟军的后勤补给出现严重困难。如果德军能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战机,进行反击,战局极有可能改写。可惜当时德军兵力仅仅能勉强进行防御。
   
      德军求援
   
      德军虽从匈牙利调来刚从苏联战场撤下来整编的党卫军第9、第10装甲师,该两师由于法国境内的铁路遭到严重破坏,部队集结机动都很困难,无法及时到达,错失了这一绝好时机。6月20日,美军有3个师推进到距瑟堡仅8公里处。瑟堡位于科汤坦半岛北部,是法国北部最大港口。德军筑有混凝土野战工事,还利用河流和水渠设置反坦克障碍,在城郊部署有20个设在暗堡里的炮连,其中15个是口径150mm重炮,这些火炮既可向海上目标  射击  ,又可控制内陆道路。只是兵力不足,因为前一时期的战斗已消耗了大量有生力量,城防司令施利本把勤杂人员编入战斗部队,才勉强凑起4个团的兵力。
   
      强攻计划
   
      1944年6月21日,美军为保全港口设施,以广播敦促守军投降,遭到德军拒绝。于是美军决定对瑟堡实施强攻。6月22日,盟国空军进行攻击前的航空火力准备,出动500架次飞机对瑟堡实施密集轰炸,投弹1100吨。随后美军3个师从南面发起猛攻,德军殊死抵抗。激战到1944年6月24日,施利本已耗尽了所有预备队,他致电柏林要求空投铁十字勋章,授予有功人员以激励士气,仍准备死守到底。为尽快攻下瑟堡,美军迫切需要海军提供舰炮火力支援,可恶劣天气使得舰炮火力支援直到1944年6月25日才开始。海军派出3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11艘驱逐舰组成舰炮支援编队支援地面部队,美第7军军长柯林斯为避免舰炮误伤己方部队,要求军舰除提供召唤射击外,只能对射击军舰的德军炮火还击,取消了其他一切远距离舰炮射击。海军军舰进行了长达七小时的舰炮射击,极其有效压制了德军炮兵火力。在强大的海空军火力支援下,美军第7军于1944年6月25日黄昏冲入了瑟堡市区。次日,施利本和港口海军司令亨尼克一起宣布投降,但个别同主力失去联络的据点仍负隅顽抗,美军使用坦克和轰炸机协同攻击,将德军残部逐步压缩到瑟堡最西北端。1944年7月1日最后据点里德军被迫投降。至此,美军占领整个科汤坦半岛,在夺取瑟堡和科汤坦半岛的战斗中,美军伤亡达2.5万人,德军伤亡被俘约3.6万人。
   
      瑟堡虽被占领,却已是一片废墟。早在6月7日,也就是盟军登陆的第二天,德军就预料到盟军必将夺取瑟堡,立即开始有计划毁掉瑟堡,码头、防波堤、起重机等港口设备都被一一炸毁,港口水域里遍布水雷,还用沉船堵塞航道。美军的一位工兵专家看了瑟堡的毁坏情况,认为是“历史上最周密、最彻底的破坏。”盟军一占领瑟堡就派出大批工兵、打捞分队、扫雷舰艇进行清除工作,足足花了三个星期,扫除133枚水雷,打捞起20艘沉船,这才恢复了瑟堡港口的吞吐能力。7月16日,盟军从瑟堡卸下第一艘运输船物资。7月底,瑟堡日卸货量已达8500吨。到9月日卸货量又上升到1.7万吨。再经三个月的努力,使瑟堡的卸载能力仅次于马赛,成为盟军在欧洲的第二大港。截至1944年底,共有2137艘运输船进入瑟堡,总卸货量达282.6万吨。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卡昂作战
   
      就在美军攻占瑟堡的同时,蒙哥马利指挥英军第2集团军,于1944年6月26日以4个师的兵力发起代号为“埃普索姆  赛马  场”的作战,猛攻卡昂。于当天中午攻占舍克斯,并继续向前推进,但在左右两翼都受到德军党卫军第12装甲师的坚决反击,前进非常艰难。1944年6月27日,英军经一番苦战,击退德军的反击,占领劳良,先头部队第11装甲师控制了奥登河上的桥梁。
   
      1944年6月28日,英军主力渡过奥登河,建立起正面宽3650米,纵深900米的桥头阵地。1944年6月29日,德军集中5个装甲师发起反击,盟军的空军乘着天气晴朗的有利条件大举出动,对德军装甲部队实施了极其猛烈的轰炸,瓦解了德军的攻势。英军第11装甲师乘机占领卡昂西南的战略要地112高地。德军深知112高地的重要价值,随即组织多次反扑,但均未得手。
   
      僵持状态
   
      1944年6月30日,德军集中所有炮火,全力炮击112高地,在猛烈炮击下,英军难以坚守,只好放弃112高地撤到奥登河岸边。德军虽夺回了112高地。但一直在盟国空军的猛烈打击下,无法集中使用装甲部队,也就发挥不出装甲部队巨大的突击威力,一般只能使用200名步兵和15—20辆坦克组成小型战斗群进行短促出击,难以取得胜利,加上几天来坦克损失约100辆,又得不到补充,隆美尔为确保卡昂,只好放弃外围一些阵地,将全部900辆坦克中的700辆部署于卡昂近郊。盟军在占领卡卢克机场后,再无力推进,双方陷入对峙。
   
      1944年6月29日,隆美尔和龙德施泰特晋见希特勒,汇报了当前的战局。希特勒对此大为不满,调整了德军西线高层指挥人事,以克卢格元帅取代龙德施泰特任西线总司令,埃伯巴赫取代冯·施韦彭格指挥西线装甲部队,并将所部改称第5坦克集团军,以党卫军豪瑟接替刚刚病故的多尔曼任第7集团军司令。
   
      盟军反攻
   
      1944年7月1日,盟军宣布“霸王”登陆作战中的海军作战即“海王”作战胜利结束。随即撤销东、西特混舰队的番号,所属舰艇一部分被调往地中海和太平洋。盟军又在诺曼地新设立两个海军基地司令部,一个在瑟堡,一个在朱诺海滩的人工港,具体负责指挥调度人员、物资的运输和卸载。到七月初,盟军已上陆25个师,其中13个美国师,11个英国师,1个加拿大师,共100万人,56.7万吨物资,17.2万部车辆。盟军仍觉得登陆滩头太狭窄,便继续扩大登陆场。美军为保障日后能展开大规模的装甲部队,取得有利的进攻出发阵地,美军第1集团军在攻占瑟堡后马不停蹄立即挥师南下。
   
      1944年7月3日,盟军集中14个师的兵力,向登陆场正面德军约7个师发动猛攻。因前进的道路上是大片沼泽和诺曼底地区特有的树篱地形,易守难攻,加上天气不佳空军也无法出动,所以进展缓慢,在五天里才前进6.4公里,而伤亡高达5000人。接下来足足经七天的浴血奋战,又付出5000人的伤亡才推进4.8公里。伤亡如此之大,主要是前进的道路两侧都是沼泽,只能展开1个师的兵力,在遍布地雷、障碍物的道路上粉碎德军的顽抗步步推进。
   
      美军登陆
   
      1944年7月6日,直属盟军最高司令部指挥的具有极强机动力和突击力的美军第3集团军,在骁勇善战的巴顿率领下,踏上欧洲大陆。7月9日,德军党卫军装甲教导师被调到维尔河地区,抗击美军的攻势,尽管该师全力奋战,仍阻止不了美军的推进。7月11日,西线美军向诺曼底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圣洛发动钳形攻击,但德军依托预先构筑的工事拼死抵抗,美军的攻击未能如愿。于是美军停止攻击,整顿部队,补充弹药,准备第二轮进攻。而德军人员、装备、弹药所剩无几,又得不到补充,已是山穷水尽。在美军随后发起的第二轮进攻中终于不支,圣洛于1944年7月18日被美军攻占。在圣洛战斗中德军在诺曼底地区重要的前线指挥第84军军长马克斯阵亡。美军为夺取圣洛也付出了近4万人伤亡的高昂代价。随着圣洛的失守,德军在诺曼底地区防线被盟军分割为两段,局面更为被动不利。
   
      与此同时,东线的英军对卡昂发动第二轮攻势。1944年7月7日,盟军出动460架次重轰炸机,对德军阵地进行密集轰炸,在四十分钟里投弹达2500吨。1944年7月8日,英军2个师和加军1个师在海军舰炮火力支援下,向卡昂实施向心突击。不料空军的猛烈轰炸虽给德军造成了惨重伤亡,却也造成了遍地瓦砾废墟,其损坏程度甚至严重影响了己方地面部队的推进,因此英军于1944年7月10日才占领卡昂。
   
      全面登陆
   
      在随后的一周里,盟军一边补充兵力物资,一边不断向正面德军施加压力,使其无法重新调整部署。1944年7月18日,为进一步将登陆场扩大到奥恩河至迪沃河之间,英军继续由卡昂向东南推进,为配合英军的进攻,盟国空军实施了更猛烈的航空火力准备,共出动1700架次重轰炸机和400架次中轰炸机,投弹达1.2万吨,并吸取对卡昂轰炸的教训,炸弹都改用瞬发引信,以减少对道路的破坏。德军也改变战术,采取纵深梯次防御,大量使用88mm高射炮平射坦克,并在有利地形不断组织反冲击,使英军伤亡很大,坦克损失达150辆,进攻被迫停止。尽管英军的进攻没有取得进展,但在整个战场上,盟军已到达冈城——考蒙——圣洛——莱索一线,形成正面宽150公里,纵深15—35公里的登陆场,建立并巩固了战略性质的桥头堡,完成了大规模地面总攻的准备,夺得了供大规模装甲部队展开的进攻出发阵地,为收复西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此,诺曼底登陆战役胜利结束。
         诺曼底登陆的意义   
      提到二战中的重大胜利,人们可以说出一串的名字,其中必定会有诺曼底登陆。正如美国史学家萨姆尔·纽兰德所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任何一次战斗的意义能够诺曼底登陆相媲美。”
   
      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 ,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利的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后。以便美军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全力作战,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5. 诺曼底登陆的简介


诺曼底登陆的简介

6. 诺曼底登陆的历史意义

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 ,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利的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后。以便美军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全力作战,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推荐书籍:《兄弟连》《诺曼底登陆》 2004年6月6日,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布莱尔,法国总统希拉克以及俄罗斯总统普京参加了纪念诺曼底登陆胜利60周年庆祝仪式。 诺曼底战役题材影视 《最长的一天》(The Longest Day,香港译为《碧血长天》),一部由理查德·伯顿、肖恩·康纳利和约翰·韦恩等主演的美国电影,1962年出品。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the Private Ryan,香港译为《雷霆救兵》,台湾译为《抢救雷恩大兵》),一部由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美国电影,1998年出品。  《兄弟连》(Band of Brothers,香港译为《雷霆伞兵》,台湾译为《诺曼底大空降》),一部由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监制,HBO制作的美国电视剧,2001年出品。 《超级女特工》(Femmes de l'ombre, Les【法语】,Female Agents【英语】),一部由苏菲·玛索,玛丽·吉莲等主演的法国电影,2009年出品。 艾森豪威尔在诺曼底登陆后说:“毫无疑问,诺曼底战场是战争领域所曾出现过的最大屠宰场之一,那儿一带的通道、公路和田野上,到处塞满了毁弃的武器装备以及人和牲畜的尸体,甚至要通过这个地区也极为困难。我所见到的那幅景象,只有但丁能够加以描述。一口气走上几百码,而脚步全是踩在死人和腐烂的尸体上……”

7. 诺曼底登陆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呢?

诺曼底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英美联军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半岛对德军进行的大规模登陆战役。这次登陆战役的胜利意义重大。盟国开辟了欧洲战场,进一步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诺曼底登陆的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方面是,对于德国来说,随着诺曼底登陆的胜利,盟国成功地在欧洲建立了第二战场,这给德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苏联的压力,使德国陷入了双线作战的局面,迫使德国逐步失败,最终导致德国提前投降。从第二个方面看,诺曼底登陆解放了美军,使美军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太平洋战场,加强对日本的进攻,加速二战的结束。


历史背景是:希特勒在东线战场上受到苏联军队的沉重打击,正在失去阵地;苏联正在酝酿十次打击以驱逐德国人出境。德军在北非战场上遭受重创,德意非军团完全撤出北非;与此同时,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下台,轴心国面临解体。在亚太战争中,日本在中途岛惨败后,在瓜岛防御战中被击败。日本军队在太平洋地区一步步收紧,完全丧失了战争的主动权。1943年美苏英首脑会议认为,为了加速战争的胜利进程,必须在法国西海岸登陆,开辟第二战场,使希特勒在东西线作战。

诺曼底登陆的意义:这是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作战,充分展示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力量,极大地鼓舞了世界人民对反法西斯胜利的信心,增强了欧洲被占领土抵抗运动的意志,减轻了苏联东线反法西斯战争的压力,加速了德、日、意法西斯集团的解体,特别是加速了德国战败的命运,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上一个新的转折点!1944年6月6~7月18日实施的诺曼底登陆战役,美、英军用伤亡1.2余人万的代价,使德军伤亡高达11.7万余人,达到了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的目的,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美、英等国加速打败德国法西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该战役已事过77年,但仍为世界各国军事理论界所重视,这是因为它是登陆作战史上规模最大、最为成功的战例,其经验教训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诺曼底登陆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呢?

8. 诺曼底登陆(简介)

诺曼底登陆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这次作战行动的代号Operation Overlord。这场战役盟军计划在1944年6月6日展开,8月19日渡过塞纳-马恩省河后结束。虽然这场战役离现在六十五年,但诺曼底战役仍然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牵涉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
  在诺曼底战役中作战的盟军主要由加拿大、英国及美国组成,但在抢滩完成后,基本上只有法国及波兰也有参与这场战役,而当中的士兵有来自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希腊、荷兰和挪威等。
  进攻诺曼底在登陆的前一天晚上展开,空降兵空降作战、大规模的空中轰炸。而两栖登陆战则在6月6日早上开始。在登陆前,“D-Day”的军队主要部署在英格兰南部沿海地区,尤其在朴茨茅斯。诺曼底战役持续了超过2个月,最终,盟军成功建立滩头堡,并在8月25日 ,解放巴黎,宣告结束诺曼底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