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总结:《秦腔与丝路文化》后记

2024-05-10 02:19

1. 年终总结:《秦腔与丝路文化》后记

距离上一本书,已有四、五个年头。
  
 人生无常,韶华易逝。这五年间,有许多计划中的事情要做,可是忽然就生病了。
  
 按我的计划,是有一个要把秦腔问题再继续探讨的,正好,刘祯老师从北京打来电话,问有没有兴趣做一个地方戏与中国文化的课题,他并不知我病,我也没有告诉他。这个课题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于是,就十分乐意的接受了。
  
  
 那时在病的初期,我想自己可以一天一天慢慢的做,因为手头积攒的资料够多了,而且身边有许多的朋友与我常探讨这些问题,总是乐观的心境。纲目很快就写出来,自己就循着这个线慢慢构思。
  
  
 大意是,把“秦腔”两个字的含义一定要回到原点。众所周知,秦腔首见于明末清初的南方,是外部对流传到当地一种戏班所唱戏曲的印象。它既然是那个时代的叫法,那么它就指称的是那个时代的事实,是源于陕西的这种戏剧在流播过程中必然存在的现象。中间虽然经过坎坷,最大的是来自官方不断的禁演,所以,它转变过不少,发生过不少变化。它的传播之路实际也是交流之路,时至今日,有时也分辨不清究竟谁是谁的。同理,在秦腔的发生地区,也是如此,有外面的戏剧进来,他们相互吸收融汇,也有变化在内。包容性正是戏曲的最大的特征。所以,于我来说,考察陕西内部戏曲的流动、变化,也是整体把握分析中国戏曲史的一个办法。
  
  
 不过,限于我的业余的身份,日常工作又忙,身体不好,所以,只有慢慢的循着自己读书所来的思路去发现。把这一点滴记下来,就是这本书。其间错漏、间断、不连贯当是自然,敬请读到的人谅解并指出来,以待今后的改进。
  
  
 纲目在生病期间即拟好,直到身体度过难关,也赶上出版社催稿,即与刘祯老师沟通。刘老师一方面叮嘱注意身体,一方面指出问题所在。特别惊异的是,在谈好这件事情之后,江苏人民出版社张延安先生立即就寄来合同。这下,就不得不又重新修订纲目,重新起步了。
  
  
 万事开头难,写引言的部分,颇为艰辛,正是三夏酷热,单位、家里来回奔波,在路上便行便思,三易其稿,终成目前这一版。虽不满意,无奈时间紧蹙,又不能凝滞于此,只有继续前行。以待时日,再做新订。引言之后,下来写作相当顺畅,一日不多,两三千字,然后歇息。就这样,断续三月,基本告成。
  
  
 特别致谢的是台湾戏曲学者施德玉教授,蒙她引见,拜会享誉两岸的戏曲史学大家曾永义先生。约八年之前,公事跨海去台湾,春日里抵达台北的时候,街道绿意盎然、花香扑鼻,车人井然有序,打探问路,人皆彬彬有礼,颇有古风。与施德玉教授早相识于刘祯老师主持的地方戏与昆曲学术会议,斯时已熟读其大作《中国地方小戏之研究》,幸得花开时节又逢君。她亦顺遂我愿,引路拜会曾先生及戏曲音乐博士吕锤宽先生。电话中她笑意盈盈地告诉我大佬们答应一见,不容我表达兴奋与谢意,她更详尽指明如何搭乘捷运,哪一站倒车、哪一站下,上来后什么方位走多少米,进台大一个偏的小门,不厌其烦。我记得清清楚楚,自己踏着夜色,从街边一个侧门走进了台湾大学校园内,夜晚的灯火中,似乎在桐花掩映的小径上,逆着三三两两而出的学生阵,浅浅地到了鹿鸣宴。施教授门口等着,领着穿过喧闹的大堂,进入一个安静的小间,四五人围坐,曾先生居上。曾先生关于戏曲源流新论的书,摩挲至散,启益良深。也因而有这本书中关于板腔体戏曲形成的重新细致爬梳,多得益于曾先生书中著名的“八问”,更得益于施德玉教授《板腔体与曲牌体》的新著,吕锤宽先生关于西秦戏与台湾北管的文章,令人浮想联翩,茅塞顿开。多年以后才想起鹿鸣堂问学的那个春风沉醉的夜晚竟成本书最早的溯源。该是多么的感谢!
  
  
 
  
 
  
  
  
  
 2010年底,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地方戏昆腔学术会议”,左二即施德玉教授
  
 自己辛苦不说,还连累家人,尤其妻子,陪我到乡下考察,好在关中地方狭长,东西相贯也才八百里,交通方便,一两日路程而已。要感谢的人很多,感恩父母,其间母亲生病也仅是看望而不是陪同,多谢弟弟一家;感谢华阴张富强先生、党安华先生以及敬如老师的杨甫勋、王忠亮老先生,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对老腔终会如世人一般浅尝辄止;感谢刘祯老师,当书稿完成时再去省图核对文献,才发现《中国民间目连文化》又出增订版,惊喜的是附有大量目连戏资料图片,径自为用;感谢何桑大姐,是她特准我进入神秘而宝藏一般的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资料室查阅有关资料;感谢兄弟一般情谊的同事赵景辉,一起奔波在陕西省诸多考古工地的日子殊难忘怀;感谢兰州王萍教授、年轻有为的传媒老总董朝池不辞辛苦制作部分图片等等,最后要感谢者,当属身边其他亲人、同学、同事、朋友,以及无数的不相识的、帮助我度过难关的人。这本小书,也是奉献给你们的!
  
  
  
  
  
 2018年11月21,小雪前一日

年终总结:《秦腔与丝路文化》后记

2. 《秦腔》的文化意蕴

 贾平凹长篇小说《秦腔》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是以一个陕南村镇为焦点,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中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传统格局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被称为“一卷中国当代乡村的史诗”。书中写到了中国农村生活20年来变化中的种种问题,比如为什么有大量农民离开农村,农民如何一步步从土地上消失等等,同时加入了作者对当今社会转型期农村各种新情况的思考和关注。当代乡村变革的脉象,传统民间文化的挽歌!谁主盛衰:天、地、人相互对质;忍观沉浮:命、动、势彼此角力!魔幻笔触出入三界,畸形情恋动魄惊心,四稿增删倾毕生心血,一朝成书慰半世乡情!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全国协政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怀念狼》、《高老庄》,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腊月·正月》获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作家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 
  贾平凹《秦腔》内容节选:
  要我说,我是喜欢的女人还是白雪。
  喜欢白雪的男人在清风街很多,都是些狼,眼珠子发绿,我就一直在暗中监视着。谁一旦给白雪送了发卡,一个梨子,说太多的奉承,或者背过了白雪又说她的不是,我就会用刀子割掉他家杮树上的一圈儿皮,让树慢慢枯死。这些白雪都不知道。她还在村里的时候,常去包谷地里给猪剜草,她一走,我光了脚就踩进她脚窝子里,脚窝子一直到包谷地深处,在那里有一泡尿,我会呆呆地站上多久,回头能发现脚窝子里都长满了蒲公英。她家屋后的茅厕边有棵桑树,我每在黄昏天爬上去瞧院里动静,她的娘以为我偷桑葚,用屎涂了树身,但我还是能爬上去的。……
  贾平凹《秦腔》中国小说重要突破
  长篇小说《秦腔》于2005年出版,是贾平凹所有长篇小说中获奖最多的作品。据了解,这部小说当年在《收获》杂志连载不久,复旦大学等多所高校就组织专家学者召开了《秦腔》研讨会,许多专家肯定了这部小说在叙事风格和思想内涵等方面做出的大胆探索,并认为这部小说是作者本人乃至中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创作的新动向。 
  2006年《秦腔》获得了第一届“红楼梦·世界华人长篇小说奖”,这是一个由许多具有国际视野的著名华人作家、学者组成创办的国际性华语文学大奖,在评审团给《秦腔》的获奖评语中这样评价了这部作品:“《秦腔》同中求异,以伦俗写真情,平淡中见悲悯,寄托深远,笔力丰厚,足以代表中国小说又一次重要突破”。谈到这部小说的创作过程,贾平凹告诉记者,《秦腔》的创作过程其实相当艰难,前后修改过五稿。贾平凹的好友、著名作家穆涛表示,作为作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秦腔》是贾平凹写作农村现实题材最饱满、圆润的作品,也是作家本人此类题材创作的巅峰之作。

3. 从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角度、分析秦腔的发展与推广的启示

从很多事实看来,凡是继承下来的东西,被发展和推广是很困难的,至少目前还没有特别深入人心的。因为从字眼上看,“继承”就以为着过去,随着时代的变迁,继承传统文化已经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继承不扎实的东西再以创新,那即是“四不像”,同时,一种事业要发展,就需要产业,需要市场。目前秦腔的市场可以说是举步维艰,能帮以前的维持下来都不错了,跟兼秦腔本来就是民俗艺术,受众有限,谈不上什么发展与推广。
个人拙见,请勿拍砖~

从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角度、分析秦腔的发展与推广的启示

4.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的漫谈秦腔

【作者:子乐】秦腔作为一个地方剧种,在陕西乃至西北地区已经唱了数百年,其高吭的唱腔,丰富的曲牌,众多的剧目,不知迷倒过多少痴情的观众。然而进入90年代,秦腔似乎成了黄昏艺术,观众也不像过去那样痴迷。于是就有了老陕们“振兴秦腔”的口号,纠其原因,一些人归罪于电视对秦腔的冲击。其实不然,就当前不是有很多的人在默默无闻着,就如:秦腔常青树李爱琴,秦腔名丑孙存碟,最能折腾的秦腔演员李小锋,让秦腔时尚的秦腔演员侯红琴,最跟得上时代的秦腔演员任小蕾,最耐的住寂寞的秦腔演员李淑芳,最值得认识的秦腔演员杨蓉,最有潜力的秦腔演员杨升娟等等,还有很多正在成长中的新秀,在秦腔这块土地上默默的真守着。再比如我所了解的秦歌第一人——十三狼,一首主打歌《大秦腔》:“吼一声大秦腔声声牵肠,大秦腔乡音乡情让它流淌。人生的戏剧如诉如泣,做念唱打都是咱自己的形象……有些人认为秦腔跟娱乐不沾边,不适合你年轻人的喜好,其实是没有真正懂得秦腔,难道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老秦腔艺术就这样不堪一击?是外因?还是内因?倒是值得我们的戏剧工作者好好地反思一下了。秦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三秦儿女的骄傲,但如不改革,转变观念,破一破一些老规程,不去借鉴姊妹戏曲艺术,求得自身的发展,秦腔的路将会越走越窄,别说让秦腔走向全国,怕连潼关都走不出去,振兴秦腔只能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时下有人认为秦腔普及在农村,农民爱看就行,甚至提出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来振兴秦腔,这种战略是否可行,有待商榷。但他们却忽视了秦腔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属性,戏剧发展实际上就是文化的发展,既然是文化必然需要传播,而现如今最先进的传播手段无疑是在城市。社会发展到今天,城乡差别仍然很大,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从知识结构、经济实力、信息传播远超过农村,城市观众的文化层次、鉴赏能力,更有利于秦腔的提高和发展,培养城市观众群,倒是戏剧工作值得研究的大问题。改革秦腔是为了更好地振兴秦腔,但有些人认为秦腔规程大不好改,改多了就不像秦腔,担心把秦腔变成秦歌,似乎老祖宗留下的家法改不得。岂不知秦腔如不改革,总有一天秦腔会变成穷腔,怕连秦歌都没有了。改革才能发展,这条真理适合于任何行业的艺术门类,电影、电视首先改变了戏曲的化妆,使其更接近生活妆,台前演员表演,后台演员为其配唱,相得益彰,在戏剧的节奏上也明显加快,观众不是也认可接受了吗?只要观众喜欢看,秦腔在不伤筋动骨的情况下,改改又何妨?在现代化方面最为“成功”的黄梅戏,所赢得的城市化生存空间大概是最为优越的,但是作为戏曲,她真的很成功了吗?秦腔如果有一天也像黄梅戏那样,被西北之外广大地域的观众欣然接受,秦腔还是秦腔吗?秦腔赢得城市化生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戏曲自身解构和重组的过程,茶园和剧场作为秦腔城市化生存的两种形态,几乎是截然相反的指向。这种矛盾让秦腔陷入两难之地,回归还是解构,面临生存问题的时候,的确无从选择。但是,只要主流话语的评判价值不变,社会城市化的脚步不停,秦腔的解构和重组将是历史的必然。“看了《梁秋燕》3天不吃饭”,其艺术魅力之大,实属罕见。50年代眉户戏《梁秋燕》虽属关中小剧种,但这出戏从思想内容确应和了人们反对封建包办婚姻、提倡青年人自由恋爱的大众心理。在唱腔设计和演员的扮相上达到了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使看惯了历史剧的观众耳目一新。而现如今戏曲舞台上却很少有现代戏唱红,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占据舞台,离现实生活又是那样的久远,艺术脱离生活就成了无本之源,天天“教子”,夜夜“回府”,月月“杀庙”,年年打“金枝”,其历史故事观众也是家喻户晓,毫无新鲜感,谁又去花钱看那过时的戏?!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曾来西安演出,场场爆满,秦人本听不懂吴侬越语,又为何如此偏爱呢?一些评论家说的好,“听唱腔,看演员,一股青春气息扑面而来”。小百花的演员大多年轻貌美,唱腔设计又委婉动听,服、化、道、舞美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意识,观众岂有不爱看之理?!再看我们陕西的《秦之声》,相对于其他各频道的节目来看,还算可以,起码其他地方人知道陕台有档《秦之声》栏目,且不说它如何如何,就陕西其他的娱乐等热门节目来看,已经办得很不错了,起码靠媒体已走出了陕西,试想:如果同时把一台交响乐、一台舞剧或者一场歌舞演出和一部优秀的秦腔放在一起选择时,很难说秦腔获得首选机会的可能性有多大,概率有多高。当戏曲和戏曲之间,戏曲和舞剧、音乐剧等其他艺术形式几乎完全走向同质化的时候,戏曲的实际生存状态就成了一个疑问。秦腔艺术在国外是比较特殊的一门艺术,被誉为“陕西的摇滚”。且不是说上面不重视,关键下面勾心斗角的太多,很多人都不愿意参合,除了艺术外也没多大的商业价值,媒体自然不会太多的关注了,导致了大家各扫门前雪的状态,没有办法大家都的生活!现实很残酷,面临着社会严重性问题,就是商业化操作严重,最明显的比如《秦之声》舞台设计,很显眼的就是某某饲料,什么学院之类的,看了几年都是一样。加之舞台的现代化气味很浓,有时候还动不动把那些古代的和现代的元素相结合,使得传统的艺术就这样被打扮一番。重新修饰了一番,所谓的包装,以现代化的构造模式去做,实在造作,岂不知这样就如同一个很古老的藏品,在上面秀秀画画,点点补补,最终可导致它的价值巨下。既然也走商业化模式,我想应该在宣传和运作上大下功夫,而不是改动原有的东西。更可笑的是,把那些幕后的器乐表演家也搬到了舞台上,最后还整上了一套古装着身,镜头里每每看到这些,不由得发笑,不是我个人这样感觉,问了好多,都有同感。试问,这就叫改革,何谓秦腔?虽说现在娱乐有八卦,但秦腔可是一门艺术啊,就如话剧来说,起码人家在内容上有了很大的改进,表现形式还照旧。而《秦之声》呢,改也没见改多么的好,只就表现形式上很难看出与文化有关联的东西,叹之,原有的神已不存在了。别说是秦人,其他地区的观众看了会作何感想?还有很多很多,导致现在秦腔的局域性已近乎很多人的不认知,从业者也很无力,只有各扫门前雪,图个生活,长此以往,可想而知,一旦脱离媒体,受众面下降,秦腔艺术将面临着枯竭,很有可能会导致传统文化之绝活!无论如何,作为秦人,还是希望能够把秦腔作为一门文化艺术来对待,虽说无论哪个行业都在走市场化经济,离开了经济,一切都成了空谈。只是希望商业化运作不是很明显即可,最起码不要表露出来,特别是媒体上的关注面!要想推动秦腔事业的发展,我想还是得靠大家共同努力!(作者:子乐)

5. 秦腔最早可追溯到什么时期?它是如何发展壮大的?

秦腔的起源至今仍是个谜,但人们知道它开始在中国西北部兴起。秦腔是戏曲的始祖,它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诗经》中,人们用秦乐和秦音来唱秦风,这是秦剧最早的起源。中国古代的陕西省和甘肃省属于秦国,因此被称为“秦强”。然而,仅凭文字是不足以形成先秦时期秦戏理论的。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有直接证据表明秦剧是在唐代形成的。

据说,在唐朝,唐玄宗李隆基建立了一个梨园,唱宫廷音乐和民歌。在梨园有一个叫李龟年的音乐家。他的歌曲《秦王破阵乐》被称为秦王戏,简称“秦腔戏”,这可能是最早的秦腔戏。到了宋代,宋词对秦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腔的内容也越来越完善。秦腔相当古老。当时,它也被称为“梆子腔”,因为它使用梆子作为节日的乐器。画外音时,拍子发出了一种“消失”的声音。明清时期,秦腔的发展逐渐完成。明代万历年间,秦腔不再局限于某一地区的演出,而是反映在全国各地,在中国演唱,不愧为其名。


秦腔以汉族的艺术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其他民族的音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丝绸之路与其他民族文化艺术交流的结晶。秦腔虽然只分布在中国陕北,但其实秦腔承载着深厚的感情和血液。象征着中国人民感情的表达。中国的艺术是本土的,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心中。


此外,被誉为“戏曲始祖”的秦腔,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为研究汉文化、追索古代艺术形式提供了重要线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秦腔是传统戏曲音乐发展的基础,也是对中国文化最好的诠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弘扬。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秦腔的历史意义是非常深远的,近代秦腔的改革创新,使这一古老的艺术逐渐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

秦腔最早可追溯到什么时期?它是如何发展壮大的?

6. 秦腔的创作历程

对于贾平凹,秦腔是门艺术。他对秦腔钟情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在心里有了熏陶。三岁记事,他就骑在大伯的脖颈上看戏六岁懂事,自己趴到台角上,听那花旦青旦唱悲戚戚的调子,不觉得就泪流满面,常常挨了舞台监督的脚瑞还不动弹。正月十五,三月三,端午中秋寒食节,是秦腔牵着他由春而夏而秋而冬。从秦腔里,他知道了奸臣害忠良,知道了小姐思相公,知道了杨家将的英武,知道了白娘子祝英台的痴情,秦腔故事是他道德启蒙的第一课,也在他感慨世事时引用得最多。例正是对于秦腔的喜爱与了解,让贾平凹将秦腔运用到作品中去,通过秦腔来表现作品人物的感情,使之成为推动作品的情节发展的工具。 作者的母亲是商洛人,虽在西安生活多年,语言中总有些商洛腔,幼时与母亲回商洛走亲戚,对当地与关中方言部分相似又很有区别的语言十分好奇,相较于普通话,方言更能传达抽象情感,异乡为客,熟悉的故乡腔调总能勾起浓厚的乡愁,语言不仅传递信息,更能传达情感。作者本身十分喜欢乡土题材的作品,加之自小受母亲及生活环境影响,对于商洛及关中地区风土人情都亲身体验,感触更深。选择《秦腔》语言为研究对象,除了兴趣之外,也有近水楼台”的因素,一直在这种文化下生长,对于这类语言非常熟悉,相关材料来源也非常便利。同时作为关中人,成长过程中也见证了很多方言词汇与传统文化的消亡,时代在演变,很多幼时的文化消亡了,很多独特的语言已经完全不用了,这些语言只能停留在久远记忆里,被时代抛弃了。贾平凹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缅怀了已经消逝的故乡,研究《秦腔》的语言,对笔者来说,不仅是文学方面的探究,更是对家乡已经消逝文化的祭奠,对记忆里家乡的怀念。贾平凹自2003年初开始动笔写作《秦腔》,历时近两年,四易其稿。是作者费时最长、修改最多、最耗心血的一部作品。

7. 秦腔的发展简史

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演变成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蒲城一带的称东路秦腔(即同州绑子,也叫老秦腔、东路梆子);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陇县和甘肃省天水一带的称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流行于汉中地区的洋县、城固、汉台区、勉县一带有汉调恍恍(实为南路秦腔,又叫汉调秦腔、桄桄戏);流行于乾县、礼泉、富平、泾阳、三原、临潼一带的称北路秦腔(即阿宫腔,亦称遏宫腔);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中路秦腔(就是西安乱弹)。西路乱弹流入四川后,与川北的灯戏、高腔长期共处,互相融汇,又采用四川语言,便逐渐形成独具风格的四川梆子--弹戏;东路乱弹在京剧、晋剧、豫剧、河北梆子等剧种的形成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影响,在语音、唱腔、音乐等方面,都稍有差别。近五十年来,东、西、南、北三路秦腔的发展趋于停滞,有被中路秦腔取而代之的趋势。秦腔的鼎盛时期在乾隆年间(1736-1795年),这个时期,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秦腔班社,仅西安一地共就有三十六个秦腔班社,如保符班、江东班、双寨班、锦绣班等。2006年5月20日,秦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秦腔的发展简史

8. 秦腔简介 秦腔的简介

       秦腔的简介 
         1. 秦腔,又称梆子戏,是汉族最古老的戏曲之一。起源于西周,起源于西府【以陕西省宝鸡市旗山(西旗)、凤翔(永城)为核心】。成熟于秦朝。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 在古代,陕西和甘肃属于秦国,所以被称为“秦戏”。因为在早期的秦腔表演中,经常使用早木梆子打击乐伴奏,所以又称“梆子戏”。秦腔形成后,传遍全国。由于其一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戏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直接影响了梆子戏,成为梆子戏的鼻祖。秦腔的表演技巧简单、粗犷、豪放、夸张,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