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游曹雪芹故居观后感怎么写

2024-05-19 08:02

1. 作文游曹雪芹故居观后感怎么写

曹雪芹纪念馆位于海淀区四季青乡正白旗村,西山脚下的北京植物园内,属社科类专题人物纪念馆,匾额“曹雪芹纪念馆”由傅杰题写。
 纪念馆坐北朝南,东邻金山,北邻卧佛寺,西望香炉峰,南与北京植物园相邻,是一组低矮院墙环绕的长方形院落。
前后两排共18间房舍,矮篱环护,石径蜿蜒,小巷幽深,别具风韵。村内辟菜园、药圃、瓜棚,设石碾、石磨、辘轳、箭场、古墩,建有茶馆、酒肆,一派山村农家气息,设有“河墙烟柳”、“薜萝门巷”、“竹蓠茅肆”、“柴扉晚烟”等景点。
 主要以曹雪芹当年居住的12间清代制式营房为中心,分东西两部,共5个展室:
一、居室:再现了清代旗人的生活环境,展品有八仙桌、躺柜、墩箱、青花瓷器等。
二、书房:曹雪芹在西山生活创作环境的立体模型。
三、有关曹雪芹的身世及有关文章、书籍,包括发现题壁诗的原迹残片和书箱。
四、反映风俗的实物:有《红楼梦》中提到的一些民俗器物,如:满族萨满教的全套祭器、银锁、手炉、拂尘等。
五、200年来对曹雪芹的研究成果和重大发现及各种版本的《红楼梦》。 曹雪芹,康熙五十四年(1715)生于南京。13岁时,其父曹寅被抄解归京,几经搬迁,于乾隆九年左右(1744年)回归香山正白旗祖居,这里景致独特,环境幽雅,风光秀丽,据红学家考证,《红楼梦》中的许多艺术真实,都是受香山一带自然景物的启发。
1971年4月4日,正白旗39号房主在西屋的西壁外墙皮内发现题壁诗文墨迹“抗风轩”。
    一些红学家认为与曹雪芹有关,应为曹雪芹晚年著书的“黄叶村”。
    再根据曹雪芹的好友敦诚、敦敏、张宜泉等人在诗书中的描述,与正白旗附近的古迹极为吻合。1983年4月22日,中国曹雪芹研究会在此建立曹雪芹纪念馆。

作文游曹雪芹故居观后感怎么写

2. 曹雪芹故居感怀 阅读答案

1、一是将“下雪”“雪景”作为行文的线索;二是与作者“感伤”的情怀紧密呼应;三是巧妙地化用《红楼梦》中关于宝玉出家时的景物描写“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深化主题。(能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①表现了作者对曹雪芹生前居所的简陋和创作成就之大而产生的惊讶甚至难以置信之情。
②以自己家族生活的沉浮为素材,以著书立说的形式表现社会的世态炎凉,揭示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3、对比手法。如将乾隆查禁《红楼梦》并下旨抄家与其后世子孙为曹雪芹故居题写匾额对比,将曹雪芹当年生活和创作的窘迫与作品产生的巨大影响对比,将游客如云的“大观园”和无人问津的曹雪芹故居对比。
4、①物质的贫困并不等于精神的贫乏,曹雪芹在“蓬牖茅椽,绳床瓦灶” “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困窘境况中创作了代表中国文学最高成就的《红楼梦》。②伟大的著作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哪怕一时遭禁,终究能赢得世人的青睐。③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的巨变、家世的浮沉,使曹雪芹队社会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从而创作出了《红楼梦》这部不朽的巨著。④伟人往往是寂寞的,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生活是清贫的,居所是沉寂的,死后其故居也几乎无人问津。(任意谈到其中两点即可)

3. 游曹雪芹故居

今天上午,北京,天气,晴。
  
 我们去了植物园,这里植被丰富,宽敞洁净的林荫大道被高大的树木覆盖着,幽静而凉爽。
  
 沿途花木扶苏,柳枝低垂。
  
 我们从植物园东南门进去,看路牌才知道曹雪芹故居竟然就在附近。于是我们决定去瞻仰一下一代著名文人的住所。
  
 在北京西山,流传着曹雪芹著书的故事。
  
 这里是曹公晚年生活的所在,也是《红楼梦》的故乡。
  
 日出日落,斗转星移。印象闪回,流年若止。
  
 梦被封存进书页,故事仍渲染着大地。
                                          
 曹雪芹故居的大门看起来古朴而厚重。迎面一个大大的红红火火的“福”,让人感觉瞬间回到了现代。
  
 周围到处古木参天,郁郁葱葱的。因为不是星期天,来观看的人并不多。
  
 几个小院落古朴、幽静,里面像一般人家一样有几棵果树,还有各种花卉开放得热热闹闹。我看到了柿子树和枣树,其中枣树最多(如下图)。
                                          
 看看这个院子里面几乎全是枣树,而且每一棵都枝繁叶茂,根系粗壮,看得出这些树木也是生长了很多年。
  
  
 我在悄悄地想:这些枣树的枣子每年熟了,应该是通红一片,很壮观吧,而且应该能够摘下来很多,不知道最后都怎么处理了呢。
                                          
 曹大师的铜像座落于院子里面的翠竹林下,静静地守护着自己晚年写作的地方。
                                                                                  
 看看上面的图片,有1983年以前曹雪芹故居的图片。下面是现在故居其中的一角,可以看出时光虽然过了这么多年,可是大家追忆古人的心没有变。
  
 据说曹雪芹少年时期成长在南京“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雍正六年曹家被抄以后,曹雪芹随全家迁回北京。后徙居西郊香山一代,并在此完成了《红楼梦》《废异灵斋集稿》两部巨著的创作。
  
 看到在西山民间流传的打夯歌唱得很有意思:“数九隆冬冷飕冰,檐前那个滴水结冰棱,什么人留下那个半部《红楼梦》,剩下的那半部谁也说不清”……
  
 还发现了下面这个,景区的人们真是别出心裁。大家说说看,如果那个时候贾宝玉发个朋友圈,会有谁点赞评论呢?也很有意思。
  
 
                                          
 里面还有芹圃学坊、碑林、正白旗饮水古井、碉楼等等一些景点。
  
 
                                          
 出了曹雪芹故居,我们继续游植物园。昨天晚上才下过大雨,到处是雨水留下的痕迹。
  
 有些地方草木被雨水冲倒一大片,有些地方雨水汇集一处流入预留的进水位置。
  
 
                                          
 后来因为天气突然转阴,太阳躲进了云层,蒙蒙细雨也不时的凑热闹,我们无奈只好返程,期待下次再来游玩。

游曹雪芹故居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