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飞奔的小牛电动

2024-05-04 02:40

1. 一路飞奔的小牛电动

   
    两轮电动车龙头企业雅迪,2020年全年股价涨幅达640%,市值破360亿元;新日电动车股价也上涨120%,市值破61亿元;台铃、小刀、绿源等企业也如沐春风,甚至还未被大众熟知的行业新势力九号公司,其股价也上涨了323%,市值破563亿元。 
     
     作为两轮电动车中的“特斯拉”,小牛电动可以说是近年来两轮电动行业中的优绩股。   小牛电动的销量虽只有雅迪的十分之一,但单辆车价(ASP)是雅迪的一倍,而且最新市值却超过150亿元。     
        
       在红利竞赛中取胜  
     
    近几年市面上遍布的几乎都是动力铅酸电动自行车,这种车型毛重就大于55KG,车速也可达到50km/h以上,安全性低。然而这类车型在2019年国内电动车销售总量当中就占比高达97%,符合新规的锂电自行车寥寥无几。 
     
    2019年4月15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正式落地,规定车辆必须有脚踏骑行能力、最高车速不得超过25km/h、整车质量不超过55公斤,电机功率不大于400W、电池电压48V等。 
     
    新国标的“限制”看似是压制了两轮电动车当前的发展,但其实是给了两轮电动市场一次“大换血”的机会,在提高车辆安全性的同时也淘汰落后的低产能。 
     
    新国标“转点”正好落在了小牛发展轨道上——小牛从出道起的全系列产品采用的都是锂电技术。为打造自己在两轮电动车中高端智能化的定位,小牛的差异化策略直击行业痛点:电池性能差续航能力低、智能化水平低。 
     
     小牛不仅选择了续航能力更好的锂电,还通过大数据提升了电池的使用时长、安全性能。   在智能化方面,小牛采用了App+ECU 智能中央控制器和传感器的软硬结合的策略,车身加装智能传感器,记录骑行信息、时时监控车辆位置和车况信息、续航情况等。 
     
    通过这些技术创新,不仅解决了用户车辆被盗而难以找回的“痛苦”,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骑行体验。 
     
     另外,锂电池制作成本高,回收价值低,企业若要生产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不仅需要技术还要成本。   有条件的大企业已经开始投入研发甚至销售,而缺少技术或资金的小品牌便难以跨过这道坎,惨遭淘汰。 
     
    据统计,国内电动自行车厂商较之前些年的1000家左右规模锐减至目前仅存的170家(同时拥有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生产资质),而过去盘踞乡镇市场、专攻低端产品的小作坊被迫关门,中小厂商逐渐出清。 
     
    被“清理”过的市场无疑是为留存下的企业释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那么,饱食政策红利的小牛未来依然能够顺利地在政策的铺路下领跑吗? 
     
     内外阻力并行  
     
    看似发展前景一路通畅的小牛,实际上也正遭多方势力围堵。 
     
     其一,在目前最具竞争力的锂电池制造方面,只能说小牛是先行者,而不是拥有者。   而缺少核心技术的竞争会使企业竞争力下降,在行业内无法持续立足于高点。 
     
    目前业内已有多家大型企业也掌握了该项技术。例如,在2021雅迪 科技 全球倍增战略峰会当中,雅迪发布了主打“智能生态开创者”的冠智系列电动车新品,其应用了众多领先的动力能源 科技 ,未来将搭载20分钟可充满80%的ATL/CATL智能锂电,冠能同级电机、高能控制器三大核心部件等。 
     
    2020年10月,小米生态链企业九号公司在科创板上市,目前已经推出的产品有E/C系列,其车辆配置采用多项超前技术:EABS 能量回收刹车系统、手机感应解锁、定速巡航、三重智能定位系统等,对比小牛毫不逊色。2020年8月发布的九号B系列电动车,售价为2599元起,比起小牛高端消费的定位,其市场渗透率更强。 
     
     其二,两轮电动大多流行于三四线城市或乡镇,在大城市中多受交通管制。   由于一二线城市人口密度高,人车流量多,交通部门出于对出行安全性上的考虑而禁止电动自行车或电摩上路。 
     
    与城市交通管理相悖,使得两轮电动车的市场受到局限,难以大规模进军一二线城市。就目前的竞争状况来看,几家电动车龙头企业对标小牛已几近赶超,市场终究会趋于饱和。如若市场格局受限,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便是无利的。 
     
     最后,在这共享经济的时代,少不了共享电动车的存在。   美团、滴滴、哈啰等共享出行企业,前有共享自行车,后有共享电动车,都给两轮电动车行业带来了发展阻碍。 
     
    由于同样受到城市交通管制,共享电动车也难以大规模投放在大城市中,转而进军下沉市场。同在下沉市场中活跃的两轮电动车,共享电动车的加入无疑大幅缩减了两轮电动车在出行市场的占比。 
     
     未来仍需寻求突破  
     
    虽然两轮电动车行业目前正是“吃香”之时,但红利浪潮终有褪去的一天,如何思考更长远的发展才是关键。 
     
     一方面,加紧技术研发与产品更新。   在缺少核心技术的行业中,拥有一项超前或专利的技术可以说是拥有“无敌”技能的加持。小牛CEO李彦曾表示不排除会做自动驾驶,然而自动驾驶虽是出行行业的趋势,但从应用价值上看,四轮 汽车 的发展空间更大,商业价值更高。 
     
    因此小牛亟需研发出符合二轮电动出行或环保出行的专利技术,才能提高品牌“身价”,提高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布局海外市场,加码出口业务。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自行车生产、消费和出口国,国内外需求的持续增长为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数据显示,小牛电动2020年第四季度海外销售额增长两倍,目前已在全球38个国家有业务布局。此外还有消息称,小牛电动曾于今年2月与 Gojek 进行谈判,以为后者提供电动车产品。小牛电动CEO李彦介绍,目前小牛电动海外业务占公司总收入的17%,未来公司将继续加码海外业务,中短期内将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22%~25%。 
     

一路飞奔的小牛电动

2. 两轮电动车市场洗牌战,小牛电动为何能勇立潮头?

两轮电动车,正在成为市场的新宠儿,而这个万亿市场,也踏上了产品提质去量的新阶段。在这一细分赛道上,智能化也正在成为各方竞争的热土。小牛电动,则是两轮电动车“智能化”“高端化”背后的重要推手。
  
 智能化赋能
  
 做两轮电动市场的“常胜将军”
  
 2014年,是公认的两轮电动车行业分水岭。在这一年里,两轮电动车市场进入到了两极分化阶段,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大量竞争力较低的品牌逐渐被淘汰。而一批在质量、性能上占优的品牌逐步占据消费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头部效应。 
  
 小牛电动便是在这段风云激荡的黄金周期应运而生。
  
 过去六年,小牛电动依靠自身对市场的理解和把握,从创立伊始就瞄准中高端市场,其品牌定位改变了中国此前两轮电动车被普遍认为是低端车型的状况。可以说,小牛高端品牌“NIU”系列创造出了智能电动两轮车庞大的市场需求。
  
 在延长电池的续航、寿命方面,小牛电动自主研发了AI动力锂电系统;同时,小牛电动自有的NIU INSPIRE智能技术和大数据算法,通过遍及车身的传感器,在多个维度采集和分析用户数据,前端服务上挖掘用户骑行需求,后端制造上提升产品体验和技术。从这一视角来看,小牛电动也是最早一批应用并实践C2M的企业。
  
 今年面对各种因素的多重挑战下,小牛电动仍然在市场端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财报显示,小牛电动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为5.473亿元,同比增长135.0%;2021年第一季度小牛电动电动踏板车销售量达到149649辆,同比增长272.6%。此外,在门店数量方面,小牛电动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专卖店数量达1916家,环比增加300家,境外销售网络扩展至39家经销商,覆盖了48个国家。
  
 基于此,小牛电动将其2021年全年销售目标确定为90万辆-110万辆,增速在50%~83%之间,并表示将以年销600万辆为未来的长期目标。
  
  社会 责任的履行是衡量企业优秀与否的重点标准之一,近日,河南洪水牵动人心,受暴雨影响,市民停在停车场以及小区车棚里的电动车基本上都被泡在水中,车辆受损严重。作为国内个人城市出行行业的领军者,小牛电动第一时间推出针对河南牛油的“四免”支援计划,紧急抽调售后人员为郑州市民免费提供车辆救援及检修服务,守护灾后安全骑行。
  
 加大产品攻势
  
 强势进军微出行领域
  
 转型是每个企业在市场变革时的必经之路,也是企业迈进二次增长曲线的关键驱动。
  
 在全速推进品牌发展,苦练内功的同时,小牛电动把握市场方向,锐意革新,在加大产品攻势的同时,进军其它领域,意在成为两轮电动车的勇立潮头者。
  
 “小牛电动将全面开启NIU 2.0时代,正式进军微出行领域。”在2021全球新品战略发布会上,小牛电动CEO李彦押注的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出行工具,而是回归到解决人们出行的核心问题上,把真正好用的出行产品带给全球用户。
  
 产品层面上,小牛电动一口气推出了十款产品,以更精细化的产品矩阵,跨越更多出行场景,实现了每个品类的多市场区间覆盖。其中,新国标电动旗舰标杆MQi2S,以及UQiS、UQi等经典车型的升级款为用户带来更懂“智能”的智慧出行体验; F系列、C系列多元化形态序列的全新产品线,全新设计语言满足不同用户审美需求;而最高可达160km/h未来时速的RQiPro跨骑电摩则成为 “速度与激情”的最好诠释。
  
 此外,小牛电动滑板车作为小牛电动正式进军微出行的“处女作”,更是凭借50km超长续航、“三宽一竖”稳定“王”的设计成为同级滑板车品类中的佼佼者。
  
 在智能层面上,借助NIU INSPIRE智能技术,小牛电动将能够通过电动车骑行和电池使用情况积淀下来的大数据,实现更精准的SOC续航算法、更严谨的充放电循环以及更科学的FOC动力输出。与此同时,在“动力2.0”方面,小牛全新升级第7代AI动力锂电系统 科技 ,在五维动态感知算法加持下,能提供高效稳定的动力体验。
  
  写在最后:
  
 从技术构想到市场落地,小牛电动在业界内一度都被看做是“天选之子”般的存在,从0到1,可以说小牛电动的出现重新定义了行业产品的风向标。
  
 未来,随着更多竞争者的入局,两轮电动车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更细颗粒度的城市出行解决方案是必然趋势,由此将孕育出的广阔市场空间。随着全球战略布局不断推进,在“2.0”转型时期,聚焦短出行、微出行,满足城市通勤、骑行玩乐等多场景的小牛电动,其出行边界将得到进一步扩展。
  
 (张磊)

3. 小牛电动的新征程

锂电技术之后, 电动车和5G、IoT等新兴技术走得越来越近了。
1月7日,小牛电动在CES上连发两款新品,分别是首款5G跨骑电动摩托车RQi和首款自动驾驶三轮电动摩托车TQi。

RQi是小牛电动的首款跨骑车型,配置了峰值功率30KW的中置电机,最高时速可达160Km/h,拥有汽车级辅助驾驶系统,特点是拥有遍布车辆全身的智能传感器及5G通讯大脑,用来实现与外界的高度互联。
TQi是小牛电动的首款三轮电动摩托车,性能方面,TQi可实现L2级别自动驾驶,最高时速可达80km/h,最大续航为200km,支持智能充电器和智能充电桩,将于2020年下半年正式上市。
这两款新品的发布,意味着在NQi、MQi、UQi、GOVA等电动车系列后,小牛电动的产品矩阵正式迎来RQi系列和TQi系列成员,小牛电动的产品生态纵深进一步加强,将触达更多的消费者和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小牛电动还宣布将借助“自动驾驶电摩+loT+FLEET”模式,助力未来城市出行实现个人自动驾驶城市出行网络。
作为业内的“年轻高玩”,小牛电动此次在CES的“亮肌肉”,预示着本就不安的电动车赛道,又将迎来一场有关5G和物联网应用的长期战争。
5G、物联网来袭,电动车战局升级
在环保、能源迭代、政策要求等因素的综合刺激下,全球电动车市场近年来增长趋势明显。
国内市场的情况更为复杂,2019年起实施新国标后,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非传统企业加入这一赛道,用连续的技术新品搅动着整个市场。
但整个电动两轮车行业存在的发展问题依然顽固。第一,传统电动车产业链升级滞后,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牌与品牌之间的产品差异不大;第二,受制于动力技术提升有限,充电站资源分布不均等,骑行短、充电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消费者;第三,行业竞争重营销重渠道轻技术,电动两轮车技术应用率低下,用户体验无法质变。
2019年的国内电动车市场,可谓是一场政策洗牌下的乱战,大企业寻求巩固市场地位,中小企业被迫寻找更好的生计,新入场玩家则不断试探市场。
同时,随着越来越多新玩家的加入,新国标要求下的电动车开始展现出明显的智能化、定制化趋势,很多大厂在两轮电动车各个价位的产品上都开始全面植入智慧化功能。对于消费者的激烈争夺也迫使很多传统玩家不得不加入其中,要么自己开始研发新技术,要么寻求与第三方的合作。
应该说,在产业端和消费端共同升级的情况下,以新技术标准和新消费趋势为核心竞争点的2019年电动车市场,淘汰了一批不达门槛的企业,同时催生了一批野心勃勃的新玩家。
但现在,电动车战场再起风波已不可避免。2020年将会是5G催化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综合应用的关键一年,在智慧供应链之外,5G和物联网正在合力改变个人通信以外的互联行业,比如出行、媒体、制造。
不断智慧化的电动车,正在摆脱传统的机械构造,成为一个移动载物载人智慧终端。这意味着,电动车有更高的改造和优化空间,在技术利用率上也有极高的上限。小牛此次发布全车带有5G传感器的新产品,正是这一场有关5G、物联网等综合技术应用战争开启的明显信号。
用多元产品生态包围市场
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小牛电动发布产品的节奏也越来越快了。
RQi是小牛电动2020年发布的首款骑跨5G电动摩托车,也是R系列的全新开始。回顾此前的三个主要系列发布时间和节奏,N系列是小牛电动于2015年6月发布的第一个系列,M系列于2016年4月首次亮相,U系列于2017年4月出现在大众视野。
从2015年开始,小牛电动都是保持一年一个新系列的发布节奏,比较平稳。2018年起,小牛电动不断对这些系列进行产品填充,在2018年6月发布了NGT和M+,8月发布了UM。2019年4月,小牛电动发布了U+和 US两款U系列新品,以及NIU AERO运动自行车系列产品;10月,低调启动二线品牌GOVA;11月,小牛电动又密集推出NQiGTS、MQiGT、UQiGT,以及NIU AERO EB-01等多款新品。
结合此次RQi和TQi两款新产品来看,小牛电动6年来一直在做一件事:不断做大产品生态的盘子。目的很明确,为了满足两轮车市场上多元化、细分化的消费需求。
先从产品类别来看,N、M、U和刚发布的RQi,都是电动两轮车,比如N和M系列目前都是电摩,U系列则是电动自行车,而Niu Aero则是运动自行车产品。
再从市场定位来看,小牛电动各系列主打价、功能和核心特点,都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其中,N系列设计语言为时尚简约,骑行体验以舒适为主,M系列以超酷格调为设计语言,旨在提供极为便捷的骑行体验,U系列的电动自行车更小更轻。
再重点看下小牛电动的电摩产品,此次的RQi显然是服务于对速度和科技有更高追求的消费者,比如机车爱好者,不论是跨骑方式的加入,还是160km/h的最高时速,与N、M系列产品的设计语言差别都非常大。此外,RQi更狂野,而N、M系列则更都市化。
综合目前的所有系列来看,小牛电动在产品生态上的布局已经非常全面,在同样的消费水平线下,已经覆盖了几乎全部的潜在消费人群。在小牛电动看来,也许只有这样的产品生态覆盖率,才能满足市场每个角落的消费者。
事实上,小牛电动对产品序列的布局和丰富,能够直接强化产品与目标人群的关联,用产品序列将消费者分区,并提供差异化服务。对消费者来说,这种布局清晰的产品序列,可以提供更高效的选购体验;对行业而言,这种产品序列强调了差异定位,利于市场产品线的梳理和整合;对小牛自己来说,不同产品序列可以成为不同技术和战略方向的长期载体。
从第一款产品发布到现在,小牛电动已经度过了快5个年头。小牛电动多元化的产品生态的不断成型和完善,也让小牛电动成为了市场的“母集”,完全包围了市场。
未来出行方案的轮廓
如果说RQi是对现有产品系列的一个补充的话,那么TQi就可以视作小牛电动全新赛道的起点,它是为小牛电动所设想的“未来十年城市出行方案”所生。
电动三轮车、L2级别自动驾驶、NIU IoT+FLEET,这些特征和能力,证明TQi和现有产品完全不同。可以说,对于小牛电动而言,TQi的出现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小牛电动需要TQi作为先锋,去探索未来城市个人出行的极限体验。
TQi虽然是小牛电动的新起点,但它与之前的产品并不割裂,因为它们都在服务于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出行需求。只是,TQi的服务模式是全新的,是小牛电动首次提出的“自动驾驶电摩+IoT+FLEET”模式的载体。
据小牛电动的介绍,NIU IoT是通过车辆智能化、云端数据整合、移动服务创新构建而成,目前可以通过智能传感器,实时感应车辆信息,汇聚到云端计算分析,实现人、车、云的实时互联,用户可以在APP上一站式查看和管理车辆。
而小牛电动搭建的交通网络平台NIU FLEET,可以实现车辆、电池群的跨区域管理,一个网页即可实现数据可视、7*24小时管控,目前已经成为海外两轮电动车市场的共享解决方案。
综合来看,“自动驾驶电摩+IoT+FLEET”模式覆盖了行前、行中、行后的全部出行过程,其中行中是重点,在NIU IoT和NIU FLEET综合方案下,用户能够在电摩出行载体上实时管理自己的出行方案,而云计算、物联网的利用,则能为用户带来更快速高效的解决方案。
可以看出,小牛电动这个出行模式针对的是现有城市出行的四大痛点。第一,出行资源的浪费,无论是公共交通工具,还是个人出行工具,大部分时间下的利用率都不高;第二,出行效率极易受路况环境影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不可抗力;第三,出行基础设施的传统基因,很难提升出行体验;智能城市的改造仍处于初期,智慧出行工具无法发挥最大极限。
这些痛点的核心,本质上还是出行基础设施的低效,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所以在服务人时依然不能了解好人,解决好痛点。小牛电动设定的未来出行方案,其实就是用综合技术支持的一站式方案,来解决这些痛点。
小牛电动的新征程
从2014年成立,到2018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再到2020年展示对未来十年城市出行的思考,小牛电动已经快速成长为一个全球化的城市出行品牌。
截止第三季度,小牛电动全球累计销售超过96万台智能两轮电动车,在国内有1020个品牌体验店及专卖店,并已经进入海外35个国家,为全球14个国家、16个共享电动车运营商,提供基于SaaS的两轮电动车智能共享业务解决方案。
小牛电动是一个典型的“双驱型企业”,一是由电动两轮车市场的综合红利和市场增长所驱动,二是由智能化等综合技术所驱动,即由市场和技术同时驱动。
而小牛电动以全球化和智能化战略在激烈竞争中得以突围,一方面在于其把握住了全球两轮电动车市场相同的消费趋势,欧洲市场倾向高端,国内市场消费升级;另一方面在于其以个人出行场景为基础,利用技术组网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向用户提供了颠覆性的骑行体验。
如今,完成阶段性发展的小牛电动,又在树立一个全新的战略目标后,站在了新征程的起点。RQi和TQi的发布,不再单纯意味着小牛电动有了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全新智能产品,而是意味着小牛电动向未来十年的城市出行方式发起了冲击。
更为关键的是,小牛电动今天所提出的出行方案,正在让我们与所期待的未来出行越来越近。换言之,随着小牛电动在领域内的继续深耕,以自动驾驶为核心的城市出行方案实现可能性将会越来越大。
这与小牛电动的使命——改变出行,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相契合。在这个十年战略之下,小牛电动也将更多以一个出行方案综合服务商的角色,去服务消费者和合作伙伴们,成为一个提供软硬件综合服务的城市出行生态平台。
诚然,在实现未来城市出行这个宏观目标下,小牛电动的崛起给行业带来的,已经不仅仅是新的突围思路和新产品这些竞争层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倒逼整个行业全产业链的升级,并让整个行业朝着完全智能化的个人出行方向前进,使电动两轮车行业角色升格。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小牛电动的新征程

4. 小牛电动的新征程

 锂电技术之后, 电动车和5G、IoT等新兴技术走得越来越近了。
    
   1月7日,小牛电动在CES上连发两款新品,分别是首款5G跨骑电动摩托车RQi和首款自动驾驶三轮电动摩托车TQi。
    
   
    
   RQi是小牛电动的首款跨骑车型,配置了峰值功率30KW的中置电机,最高时速可达160Km/h,拥有 汽车 级辅助驾驶系统,特点是拥有遍布车辆全身的智能传感器及5G通讯大脑,用来实现与外界的高度互联。
    
   TQi是小牛电动的首款三轮电动摩托车,性能方面,TQi可实现L2级别自动驾驶,最高时速可达80km/h,最大续航为200km,支持智能充电器和智能充电桩,将于2020年下半年正式上市。
    
   这两款新品的发布,意味着在NQi、MQi、UQi、GOVA等电动车系列后,小牛电动的产品矩阵正式迎来RQi系列和TQi系列成员,小牛电动的产品生态纵深进一步加强,将触达更多的消费者和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小牛电动还宣布将借助“自动驾驶电摩+loT+FLEET”模式,助力未来城市出行实现个人自动驾驶城市出行网络。
    
   
         
    作为业内的“年轻高玩”,小牛电动此次在CES的“亮肌肉”,预示着本就不安的电动车赛道,又将迎来一场有关5G和物联网应用的长期战争。 
    
    5G、物联网来袭,电动车战局升级 
    
   在环保、能源迭代、政策要求等因素的综合刺激下,全球电动车市场近年来增长趋势明显。
    
   国内市场的情况更为复杂,2019年起实施新国标后,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非传统企业加入这一赛道,用连续的技术新品搅动着整个市场。
    
   但整个电动两轮车行业存在的发展问题依然顽固。 第一,传统电动车产业链升级滞后,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牌与品牌之间的产品差异不大;第二,受制于动力技术提升有限,充电站资源分布不均等,骑行短、充电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消费者;第三,行业竞争重营销重渠道轻技术,电动两轮车技术应用率低下,用户体验无法质变。 
    
   2019年的国内电动车市场,可谓是一场政策洗牌下的乱战,大企业寻求巩固市场地位,中小企业被迫寻找更好的生计,新入场玩家则不断试探市场。
    
   
    
   同时,随着越来越多新玩家的加入,新国标要求下的电动车开始展现出明显的智能化、定制化趋势,很多大厂在两轮电动车各个价位的产品上都开始全面植入智慧化功能。对于消费者的激烈争夺也迫使很多传统玩家不得不加入其中,要么自己开始研发新技术,要么寻求与第三方的合作。
    
   应该说,在产业端和消费端共同升级的情况下,以新技术标准和新消费趋势为核心竞争点的2019年电动车市场,淘汰了一批不达门槛的企业,同时催生了一批野心勃勃的新玩家。
    
   但现在,电动车战场再起风波已不可避免。2020年将会是5G催化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综合应用的关键一年,在智慧供应链之外,5G和物联网正在合力改变个人通信以外的互联行业,比如出行、媒体、制造。
    
   
     
   不断智慧化的电动车,正在摆脱传统的机械构造,成为一个移动载物载人智慧终端。这意味着,电动车有更高的改造和优化空间,在技术利用率上也有极高的上限。小牛此次发布全车带有5G传感器的新产品,正是这一场有关5G、物联网等综合技术应用战争开启的明显信号。
    
    用多元产品生态包围市场 
    
   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小牛电动发布产品的节奏也越来越快了。
    
   RQi是小牛电动2020年发布的首款骑跨5G电动摩托车,也是R系列的全新开始。回顾此前的三个主要系列发布时间和节奏,N系列是小牛电动于2015年6月发布的第一个系列,M系列于2016年4月首次亮相,U系列于2017年4月出现在大众视野。
    
   从2015年开始,小牛电动都是保持一年一个新系列的发布节奏,比较平稳。2018年起,小牛电动不断对这些系列进行产品填充,在2018年6月发布了NGT和M+,8月发布了UM。2019年4月,小牛电动发布了U+和 US两款U系列新品,以及NIU AERO运动自行车系列产品;10月,低调启动二线品牌GOVA;11月,小牛电动又密集推出NQiGTS、MQiGT、UQiGT,以及NIU AERO EB-01等多款新品。
    
   
     
    结合此次RQi和TQi两款新产品来看,小牛电动6年来一直在做一件事:不断做大产品生态的盘子。目的很明确,为了满足两轮车市场上多元化、细分化的消费需求。 
    
   先从产品类别来看,N、M、U和刚发布的RQi,都是电动两轮车,比如N和M系列目前都是电摩,U系列则是电动自行车,而Niu Aero则是运动自行车产品。
    
   再从市场定位来看,小牛电动各系列主打价、功能和核心特点,都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其中,N系列设计语言为 时尚 简约,骑行体验以舒适为主,M系列以超酷格调为设计语言,旨在提供极为便捷的骑行体验,U系列的电动自行车更小更轻。
    
   再重点看下小牛电动的电摩产品,此次的RQi显然是服务于对速度和 科技 有更高追求的消费者,比如机车爱好者,不论是跨骑方式的加入,还是160km/h的最高时速,与N、M系列产品的设计语言差别都非常大。此外,RQi更狂野,而N、M系列则更都市化。
    
   综合目前的所有系列来看,小牛电动在产品生态上的布局已经非常全面,在同样的消费水平线下,已经覆盖了几乎全部的潜在消费人群。在小牛电动看来,也许只有这样的产品生态覆盖率,才能满足市场每个角落的消费者。
    
   事实上,小牛电动对产品序列的布局和丰富,能够直接强化产品与目标人群的关联,用产品序列将消费者分区,并提供差异化服务。对消费者来说,这种布局清晰的产品序列,可以提供更高效的选购体验;对行业而言,这种产品序列强调了差异定位,利于市场产品线的梳理和整合;对小牛自己来说,不同产品序列可以成为不同技术和战略方向的长期载体。
    
   从第一款产品发布到现在,小牛电动已经度过了快5个年头。小牛电动多元化的产品生态的不断成型和完善,也让小牛电动成为了市场的“母集”,完全包围了市场。
    
    未来出行方案的轮廓 
    
   如果说RQi是对现有产品系列的一个补充的话,那么TQi就可以视作小牛电动全新赛道的起点,它是为小牛电动所设想的“未来十年城市出行方案”所生。
    
   电动三轮车、L2级别自动驾驶、NIU IoT+FLEET,这些特征和能力,证明TQi和现有产品完全不同。可以说,对于小牛电动而言,TQi的出现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小牛电动需要TQi作为先锋,去 探索 未来城市个人出行的极限体验。
    
   
     
   TQi虽然是小牛电动的新起点,但它与之前的产品并不割裂,因为它们都在服务于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出行需求。只是,TQi的服务模式是全新的,是小牛电动首次提出的“自动驾驶电摩+IoT+FLEET”模式的载体。
    
   据小牛电动的介绍,NIU IoT是通过车辆智能化、云端数据整合、移动服务创新构建而成,目前可以通过智能传感器,实时感应车辆信息,汇聚到云端计算分析,实现人、车、云的实时互联,用户可以在APP上一站式查看和管理车辆。
    
   而小牛电动搭建的交通网络平台NIU FLEET,可以实现车辆、电池群的跨区域管理,一个网页即可实现数据可视、7*24小时管控,目前已经成为海外两轮电动车市场的共享解决方案。
    
   综合来看,“自动驾驶电摩+IoT+FLEET”模式覆盖了行前、行中、行后的全部出行过程,其中行中是重点,在NIU IoT和NIU FLEET综合方案下,用户能够在电摩出行载体上实时管理自己的出行方案,而云计算、物联网的利用,则能为用户带来更快速高效的解决方案。
    
    可以看出,小牛电动这个出行模式针对的是现有城市出行的四大痛点。第一,出行资源的浪费,无论是公共交通工具,还是个人出行工具,大部分时间下的利用率都不高;第二,出行效率极易受路况环境影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不可抗力;第三,出行基础设施的传统基因,很难提升出行体验;智能城市的改造仍处于初期,智慧出行工具无法发挥最大极限。 
    
   这些痛点的核心,本质上还是出行基础设施的低效,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所以在服务人时依然不能了解好人,解决好痛点。小牛电动设定的未来出行方案,其实就是用综合技术支持的一站式方案,来解决这些痛点。
    
    小牛电动的新征程 
    
   从2014年成立,到2018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再到2020年展示对未来十年城市出行的思考,小牛电动已经快速成长为一个全球化的城市出行品牌。
    
   截止第三季度,小牛电动全球累计销售超过96万台智能两轮电动车,在国内有1020个品牌体验店及专卖店,并已经进入海外35个国家,为全球14个国家、16个共享电动车运营商,提供基于SaaS的两轮电动车智能共享业务解决方案。
    
   
     
    小牛电动是一个典型的“双驱型企业”,一是由电动两轮车市场的综合红利和市场增长所驱动,二是由智能化等综合技术所驱动,即由市场和技术同时驱动。 
    
   而小牛电动以全球化和智能化战略在激烈竞争中得以突围,一方面在于其把握住了全球两轮电动车市场相同的消费趋势,欧洲市场倾向高端,国内市场消费升级;另一方面在于其以个人出行场景为基础,利用技术组网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向用户提供了颠覆性的骑行体验。
    
   如今,完成阶段性发展的小牛电动,又在树立一个全新的战略目标后,站在了新征程的起点。RQi和TQi的发布,不再单纯意味着小牛电动有了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全新智能产品,而是意味着小牛电动向未来十年的城市出行方式发起了冲击。
    
   更为关键的是,小牛电动今天所提出的出行方案,正在让我们与所期待的未来出行越来越近。换言之,随着小牛电动在领域内的继续深耕,以自动驾驶为核心的城市出行方案实现可能性将会越来越大。
    
   这与小牛电动的使命——改变出行,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相契合。在这个十年战略之下,小牛电动也将更多以一个出行方案综合服务商的角色,去服务消费者和合作伙伴们,成为一个提供软硬件综合服务的城市出行生态平台。
    
   诚然,在实现未来城市出行这个宏观目标下,小牛电动的崛起给行业带来的,已经不仅仅是新的突围思路和新产品这些竞争层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倒逼整个行业全产业链的升级,并让整个行业朝着完全智能化的个人出行方向前进,使电动两轮车行业角色升格。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