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中,分析股东人数这一招不灵了,这是为何?

2024-05-17 07:56

1. 在股市中,分析股东人数这一招不灵了,这是为何?

在A股的历史上,一些股民曾经通过“单纯分析股东人数变化”的方式,来指导股票买卖、获取价差收益。但是,这一套方法在现阶段的市场中已经逐步失效。这种方法的失效,主要与A股市场告别“庄股时代”有关,也与A股机构投资者数量的增多有关。此外,科创板的出现,也使得分析股东人数的方法严重失效。

首先,A股市场已经告别“庄股时代”,因此分析股东人数的方法也越来越缺乏效力。在经历多轮牛熊市转换之后,A股市场中那一套“庄家坐庄、收集筹码、充分洗盘、拉升出货”的运行机制,出现了很大的改变。上述这一套方法,在部分总市值低、热点题材沾边性强的股票中,还可以出现“阶段有效性”。不过,对于不少诸如中国平安、贵州茅台之类的大型蓝筹股来说,这一套传统的“坐庄模式”已经无法干预股价的正常运行。随着蓝筹股成交额在A股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例,“庄股时代”中的股东人数增减法则,已经越来越无法预示股价的涨跌。

其次,A股机构投资者数量的增多,也使得股东人数这个指标“不断注水”。近年来,A股市场中增加了大量公募基金、外资资管、私募基金、券商自营等机构投资者类型的账户。这些账户的总数量也已经达到了几十万级别的规模。这种规模,也足够让股东人数这个数值的无效性增强。

再次,科创板的出现,使得A股市场出现了大量持股人数少但长期阴跌的股票。科创板开板后,A股市场上出现了大量长期阴跌的个股。这些个股的持股人数常年维持在1万左右,但其股东数量的变化也并不影响其股价的长期阴跌趋势。这种趋势,已经从不少科创板股票,蔓延到一部分主板、创业板的传统行业个股之中。这种状况,也使得股民很难从“单纯分析股东人数变化”的做法里获得超额收益。
综上所述,A股的市场生态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分析股东人数”这一招自然在市场的变化中不断失效。

在股市中,分析股东人数这一招不灵了,这是为何?

2. 为什么现在在股市基本面分析股东人数,这一招不灵,失效了呢?

现在在股市分析股东人数这一招不灵,已经失效的原因只有两个原因:
第一,上市公司披露的股东人数是具有“滞后性”;
第二,现在的A股投机性太强,流动性太快;
这两大原因就是会导致,现在炒股去看股东人数失效,看股东人数分析股市已经成为过去式了,下面针对这两大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1)滞后性
上市公司披露业绩报一般都是每季度公布一次,而这个公布业绩报告时间是在1~4个月之内。
最典型的就是年报,年报披露时间最长,可以晚4个月时间披露。根据规定每年1月1日~4月30日期间,各大上市公司披露年报。
假如以年报来分析,当上市公司披露年报后,上市公司大股东人数显示的是上一年度9月~12月的股东数量。
所以当上市公司披露年报后,股东明细看的是过去的股东人数,经过4个月时间,这些股东早已经更换,造成这种股东人数是不真实的。
就跟投资基金一样,混合型股票基金,当基金公司公布的持仓股票都是已经成为过去式了,其实基金公司早已经调仓换股了,基民看到的股票都是记录而已。
正因为股东人数是具有滞后性,等大家看到的股东数量,与实际最新股东数量是不正确的,这些数据没有多大的实际参考价值,所以会失效,失灵。
(2)投机性
随着A股市场股民越来越来,已经达到1.7亿多股民;同时也随着股票数量越来越多,股民越来越来多。
大家炒股的选择性更加多了,操作流动性更加强了,很多人都是今天进明天出局,导致股市投机性特别强。
正因为在季度第一天就流出很多股东,但尤其披露的是上一季度的数据,其实这些股东早已经卖出了,股票买卖都十几次了,但数据还保存在历史股票当中。
所以股市由于投机性太强,股东流动性太快,股东人数并非每天更新的,大家看到的都是历史股东数。
总之现在的A股想要通过看股东人数去判定一只股票是否被控盘,这种方法已经失灵失效了,原因是滞后性和投机性等造成,希望大家一定要清醒,这个方法无效了,寻找更好的方法来找出真正控盘的潜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