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甲午海战,现代人对甲午海战理解的误区有哪些?

2024-05-18 03:02

1. 你所不知道的甲午海战,现代人对甲午海战理解的误区有哪些?

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甲午海战爆发。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清政府花费数百万两白银打造的北洋水师在与日本联合舰队的一系列激烈交战后,损失惨重,退守威海卫基地。由于李鸿章避战求和,陆上防备亦未加强,威海卫最后失守。北洋海军困守刘公岛之后,广大士兵仍然积极抵抗。一些贪生怕死的将领胁逼海军提督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宁死不降最后自杀殉国。北洋海军全军覆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在人们对甲午海战战败的原因进行剖析的时候,存在着相当大的误区。

首先认为中国的国力军力不如日本。在经济上,日本的重工业还比较薄弱,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钢铁、煤、铜、煤油、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军事上,日本海军拥有军舰55艘,排水量6.1万吨,与中国海军主力北洋舰队相当,但中国还有广东、福建水师。日本常备陆军22万人,总兵力不到中国的一半,武器装备也相差不大。中日军事力量对比,并不像鸦片战争时中国大刀长矛对英国坚船利炮那样悬殊,有的方面如海陆军总量中国还略占优势。
有人认为,日本胜利是因为日本有了宪政体制这是错误的,日本获胜,最为关键的原因,在于日本先于中国接受了来自西方的近代民族主义。在民族主义思潮的强力动员下,远比“大清”贫困的日本才会出现天皇每天减一餐,纯洁少女出卖自己的童贞,举国上下一致捐钱买军舰的“动人场景”。在日本的联合舰队中,上至司令官伊东祐亨,下至普通水兵,都把“消灭北洋水师”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反观同一时期的中国,对普通百姓来说,战争是朝廷的事,跟自己没关系。对普通士兵来说,“吃粮当兵,保命要紧”,并没有为保卫国家而献身的精神准备。

其次,日本非与大清国战,而与李鸿章一人战耳。在前线浴血杀敌的是北洋系统的北洋舰队,而南洋海军、广东水师、福建水师表示现在没我事儿,这事儿跟我没关系。陆军号称是80万人,实际上能用的也就是淮军和湘军,几乎都是李鸿章的部下或者是与他有旧关系的人。前线打翻了天,京里的八旗子弟,照样提笼架鸟享受生活,朝中的清流们,除了观战就是挑刺骂,就看李鸿章在那里单练!哪怕李鸿章后来谈《马关条约》,谈判桌上玩命苦撑,还被日本小流氓打了一枪,北京城里喊杀李鸿章的声音,比抗日的声浪响的多。

再有,日本并没有把赔款很大一部分用在了普及教育上,中国共赔偿日本连本带息三亿多两白银。这笔钱可是个大数目,是中国不吃不喝四年才给得起,日本直接所得的赔款数目是当时日本政府年收入的接近五倍,是日本世纪战争支出的三倍左右。
日本政府直接专款专用,成立了新的部门来对战争赔款进行有效管理和使用,甲午战争赔款的85%用来扩军,因为只有建设更强大的军队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其中日本陆军获得了扩充军队的费用0.57亿日元,靠这笔钱日本陆军直接完成了倍增,从6个师团增加至12个师团。以上共计3.05亿日元。战前皇室后宫捐出了很多脂粉钱,现在拿赔款的一部分还给他们共2000万日元。日本将2.8%的战争赔款,共1000万日元作为教育基金,主要用来推行全面义务制教育,算来只相当于日本皇室买胭脂钱的一半。

李鸿章并没有把北洋水师视为国家民族的军队,而只是把它看成是支撑自己个人权位的私人武装,因此不仅没有把消灭日本联合舰队,夺取制海权作为首要目标,反而一味的“避战保船”,消极挨打,终于导致全军覆没。负责防守平壤的清军将领叶志超,更是在态势占优的情况下弃城逃跑,结果自己人马自相践踏所导致的死亡远远超过了战斗的伤亡。
1894年10月25日,日军未经战斗,就轻取东北重镇九连城,驻守此处的清军,尽管有着毫不逊色的武器装备,却早已望风而逃。根据日本官方的《日清战争实记》记载,九连城居然出现了“当地居民箪食壶浆迎我王师,携来鸡和猪献给我军”的荒诞场面,日本随军记者因此感慨:“‘东西旦夕相望,庶民子来’,古人之言,不欺我也。”

你所不知道的甲午海战,现代人对甲午海战理解的误区有哪些?

2. 甲午海战是哪年发生的呢?

中日甲午战争  1894~1895年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干支为甲午,史称甲午战争。  战争起因及双方军事准备 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蓄谋已久。早在1868年(清同治七年),日本明治天皇登基伊始,便极力鼓吹军国主义,以实行对外扩张为基本国策,并将侵略矛头首先指向其近邻朝鲜和中国。明治政府抓紧改革军制,推行近代军事教育和训练,积极扩军备战。到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陆军建成6个野战师和1个近卫师,现役兵力12.3万人。甲午战争中,日本实际动员兵力达240616人,其中174017人在国外参战。战前日本海军拥有军舰32艘、鱼雷艇24艘,排水量共达6.2万余吨。还派遣大批特务,到中国和朝鲜搜集军事情报,绘制详细的军用地图。  清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野心有所察觉,北洋大臣李鸿章曾指出日本将为“中土之患”。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事件后,尤其是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加强海防建设,以京师门户北洋为设防重点,主要防御对象为日本。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编练成军,有舰艇25艘,官兵4000人。到甲午战争前,北洋舰队的大沽、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和旅顺(今属辽宁大连)三大基地建成。然清朝政治腐败,军事变革基本停留在改良武器装备的低级阶段,陆海军总兵力虽多达80余万人,但体制不顺,编制落后,管理混乱,训练废弛,战斗力低下。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于6月3日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清军首批部队于6月8日抵朝。早在6月2日,日本内阁就作出入侵朝鲜,进而直接与清军开战的决定。日方先以欺骗手段诱使清军入朝,继则以清军入朝为借口,大批调遣日军赴朝,迅速抢占从仁川至汉城一带各战略要地。同时设立战时大本营,作为指挥侵略战争的最高机构。7月19日,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据其外相陆奥宗光训令,强逼朝鲜政府废除中朝通商条约,并驱逐清军出境。23日,日军悍然攻占朝鲜王宫,成立以大院君李昰应为首的傀儡政府。25日,大鸟令大院君宣布废除中朝两国间的一切商约,并“授权”日军驱逐屯驻牙山的清军。当天,日本联合舰队发动丰岛海战,在丰岛附近海域对中国运兵船及护航舰只发动突然袭击。日本陆军第5师之混成第9旅也于29日向由牙山移驻成欢的清军叶志超部发动进攻,清军败退平壤。8月1日,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同一天,明治天皇也发布宣战诏书。  双方战略方针 日本战时大本营在挑起这场战争之前,制定了海陆军统筹兼顾的“作战大方针”。其战略目标是在中国直隶(约今河北)平原与清军进行主力决战,打败清军,压迫清政府屈服。认为能否达此目标,关键在于海军作战之胜负。为此,提出了两期作战计划:首先派陆军一部进入朝鲜,以牵制清军;海军则寻机与中国海军主力决战,迅速夺取黄海制海权。尔后作战则视海军胜败情况而定:如海军取胜,掌握了黄海制海权,陆军便由渤海湾登陆,实施直隶平原决战;如海上决战胜负未分,则以舰队控制朝鲜海峡,协助陆军主力占领整个朝鲜;如舰队决战失败,制海权归于中国,则以陆军主力实行本土防御,海军守卫本土沿海。并以争取实现第一案为基本战略方针。  清军方面,战前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计划。由于统治集团主战、主和意见分歧,相互掣肘,事先既未组成专门的作战指挥机构,更无统筹全局的战略指导。始寄希望于俄、英等国的“调停”,继则在海陆战端已启的情况下仓促宣战,并命令北洋大臣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沿江、沿海“遇有倭人轮船驶入各口,即行迎头痛击,悉数歼除”。(《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十六)实际上是实行海守陆攻的作战方针。据此,清廷决定增调陆军赴朝,先在平壤集中,然后南下驱逐在朝日军;以海军各舰队分守各自防区海口,北洋舰队集结于黄海北部,扼守渤海海峡,确保京畿门户安全,并策应在朝清军。  战争进程 整个战争持续近9个月,依据战场转换及双方作战态势的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清军陆军自平壤败退鸭绿江,日海军夺得黄海制海权 8月上旬,总兵卫汝贵、马玉昆、左宝贵和副都统丰升阿等四部援朝清军万余人先后抵达平壤。其时占据汉城之日军为混成第9旅,共8000余人。  8月中旬,日本大本营根据海军主力决战时间难以预料,并以年内已无法实行直隶平原决战,乃修改其“作战大方针”第一期作战计划,除已派第5师余部赴朝外,又增遣第3师参战,两师合编为第1集团军。将陆军在朝鲜的牵制作战改为攻势作战,由第1集团军执行平壤之战,相机进攻奉天(今沈阳)的任务。同时,决定组建第2集团军,待机攻占辽东半岛,为尔后直隶平原决战建立前进基地。  9月初,日军第5师和第3师一部由汉城等地出发,分四路向平壤推进,对平壤清军取包围之势。新近由成欢败退的提督叶志超奉命总统平壤各部清军,因其战守无策,各部心志不齐。9月15日,日军分三路总攻平壤,战斗至为激烈。午后,玄武门失守。入夜后,叶志超等弃城而逃,至26日全部退至鸭绿江以北中国境内。

3. 甲午海战失败的因素都有哪些

一、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
二、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是战争失败的外部原因
三、信奉“武器决定论”是战争失败的思想原因
四、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是战争失败的战略原因

甲午海战失败的因素都有哪些

4. 现代人对甲午海战的理解有哪些误区?

现代人对甲午海战的理解有哪些误区?重金打造,寄予众望失望而归提起多年前在威海卫发生那场中日甲午海战,不少人都不免发出一声叹息。在战争正式打响之前,当时的国人无不对清末这支训练有素的北洋水上舰队寄予厚望。
毕竟,这是一支由清政府花费重金倾力打造的王牌水师,在整个亚洲都是数一数二的海上存在。然而,最终的结局令人伤心,北洋水师竟然不敌日本舰队,全军覆没,将威海卫拱手让人。
对此,许多人总结原因时认为,这很大程度要归咎于北洋水师指挥者“避战求和”的懦弱选择。甚至有不少人对参与这次海战的北洋将士们提出质疑,认为他们消极应战,完全辜负了数亿国人的期望。
然而,情况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试想,在民族陷入危亡的紧急时刻,北洋水师中哪一位不想战胜来犯的日寇,保卫家园,扬我国威?但在巨大的实力差距面前,这一切只能成为美好的愿景,而无法成为现实。
尽管从装备上看,北洋水师似乎并不落下风。但落后的国家制度作为根本性的顽疾,却注定了这场战争的失败。由于机构迂腐,导致北洋舰艇在设计中就出现了明显的滞后,以至于实战中要想将火炮瞄准日本舰队十分不便。而日军恰恰利用了这一点,对北洋舰队发起猛攻,最终一举拿下胜利。
试想一下,面对日本射速飞快的炮弹攻击,连瞄准都成问题的北洋水师哪有一战之力?战斗力上的极度落后,才是甲午海战北洋水师覆灭的真正原因。

5. 现代人对甲午海战的理解有哪些误区?

现代人对甲午海战的误区,其实还有的,我去过威海旅游在刘公岛看过当年的北洋水师基地。
北洋水师是清朝洋务运动的产物,是李鸿章废了很大功夫打造的当时在亚洲排行第一的,而且北洋水师的几艘主力战船舰长都是由当时的留学生来担任。而他们的总长官,却又是一个儒生丁汝昌。丁汝昌其实对海战能力非常差,而且他也压不住他手底下的这帮洋学生。李鸿章曾将还专门来检阅北洋水师,打出来的炮有很多都是空的,当时的北洋水师,有很多高官都是身形不正。他们各自相互也不服,不团结,内部矛盾尖锐。很多人还贪污军饷,把政府拨出来的炮弹钱,都贪污了。其实影响北洋水师建设的,最大问题就是这帮贪官。而且,当时很多人还仗着自己的身份,去欺负老百姓,抢民女的事情有很多。李鸿章简单的整治过,但是离战争已经很近了。失败的很大原因其实在于他们自身的腐化。

当时的日本以打到北洋水师没目标来训练他们的水军,还把北洋水师的王牌战舰镇远号当做首要打到目标。他们的战船比北洋水师的速度快,更灵活,但是依然没有北洋水师的战船威力大。人家一直在励精图治,连小孩子都玩起了击沉镇远舰的游戏。刘步蟾这个人因为当年的甲午风云,被黑化了。刘步蟾是很高傲,而且吸过毒,但是他是一个民族英雄。丁汝昌受伤,他代替指挥,虽然各部非常的不配合,但是他战斗到了最后一刻,成为我们的骄傲。

现代人对甲午海战的理解有哪些误区?

6. 甲午海战的背景和影响

明治维新之后,随着国力的逐渐增强,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急剧膨胀,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了朝鲜和中国。 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甲午战争直接导致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

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Sino-Japanese War)。
甲午战争以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7. 甲午海战对中国的近代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简介
甲午战争以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
2、甲午战争的影响
(1)对中国来说:
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甲午战争直接导致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
(2)对远东来说:
日本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扩张,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唯一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另外,日本为了对抗俄国,湔雪三国干涉之耻,一方面提出“卧薪尝胆”的口号,重新开启十年扩军计划;另一方面促成了“英日同盟”的形成,开始了东亚地区新一轮的争霸。
3、失败的原因
(1)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
(2)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是战争失败的外部原因。
(3)信奉“武器决定论”是战争失败的思想原因。
(4)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是战争失败的战略原因。
(5)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是战争失败的政治原因。
(6)军队素质低下不堪一击是战争失败的直接。

甲午海战对中国的近代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8. 中日甲午海战对近代中国有何影响?

甲午海战的失败 导致中国的制海权彻底丧失,世界各国瓜分中国的速度加快,并使日本军国主义迅速膨胀。 中国的洋务运动也就宣告失败。
令给后人留下了 在军事建设,军事战略等提供了思考的教材。
战争不光是靠武器装备,当时中国北洋水师 堪称世界一流的舰队,中国海军 包括福建水师等一起排在世界前列,比 美日强。
中国彻底失去 对朝鲜的控制权,并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开放沿海港口等等。。。。
辽东半岛 花了3000万白银赎回来。。。赔偿2亿三千万白银的赔偿。。。
日本掠夺大量资源 发展经济 工业,中国却相反被抑制,不过这也使得 中国国内的反帝反殖民的浪潮越来越高了,加速了清朝的覆灭和 革命的到来。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