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延续基金会是什么

2024-05-17 18:01

1. 生命延续基金会是什么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 

     帮助设置 首页 自然 文化 地理 历史 生活 社会 艺术 人物 经济 科技 体育 核心用户 热词榜 百万奇迹 
拆分词条 生命延续基金会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生命延续基金会是依靠现代科学将人类冷冻,在数年,数十年,甚至数百年之后将其解冻,以继续生命。运用这项技术,人类,尤其是现在不可治愈的患者,有条件的话救可以进行生命延续,在可以治愈其疾病的时候,将其解冻,生命即可实现延续。现在比较大的生命延续基金会有:“第五星”生命延续基金会;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两者都是美国的。

  简单的说,恐怕这非常像科幻小说,很多人不相信,但这是真的。   从头到脚整个身体的延缓保存程序需花费15万美元,而神经性延缓保存(只保存大脑)则需花费8万美元。   以下为来自两个基金会的实例:(图片为装人用的容器)   “第五星”生命延续基金会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它是美国最大的人体冷冻机构,它们希望通过超低温来保护死者,使之在科技发达的将来得以再生。  
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我首先参观了被他们称为“病房”的人体保存室。推开门,一股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暗淡的灯光下是一排排银白色的不锈钢储藏罐,这些大罐子足有两人高,与它们相连的是数不清的管线和一些小型容器。也许是看我有些紧张,陪我参观的乔治·库克笑着说:“这里是不是有些超越现实,很多科幻片中都有类似装置,但我们是认真的,总有一天我们会把好莱坞用特技作到的东西变成现实。”经讲解我才知道,这些储藏罐就是“患者”的“临时住所”。   乔治·库克在这些大储藏罐前向我描述了“生命延续”的整个过程,“我们这个基金会实行会员制,这些会员来自世界各地,中心为他们建立了极为详细的个人资料库,其中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病历和现在的健康状况。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都会来到美国医治,我们的特护小组则随时待命。会员一旦被宣布死亡,小组立即赶到现场进行紧急冷冻处理。之后,这些‘病人’将在24小时内被送到中心。冷冻首先从心脏和肺开始,血液被抽出体外,同时注入甘油类溶剂以防止冻伤。药物处理完毕后,‘病人’被毯子包裹,头向下倒置于这些充满液态氮的不锈钢罐中,体温被慢慢降到零下196℃,达到这个温度需要大约5天时间。钢罐内的液态氮每月更换两次,以保持要求的低温。”   也许周围的大罐子让人紧张,我不得不打断库克,表示想采访一下他们的负责人杰里·奥莱教授。见到本人才发现,他是个小老头,“请问你真的相信‘冷冻’能使人‘起死回生’吗?很多科学家认为这非常可笑”。“首先请你注意不要随便用‘死亡’这个词。40年前,人们认为心脏停止跳动就是死亡,但随着科学的进步这个常识很快就被推翻了,如今把一个心跳停止的人救活并不是难事。现在,又有人提出脑电波停止标志生命终结,可实验表明:脑电波停止并不等同于意识的消失。因此,在这里的人都不是‘死者’而是‘患者’,他们是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的人。另外,当今的生物工程技术发展迅猛、微型材料不断更新以及克隆技术的应用都使生命延续成为可能。我和妻子、女儿都是中心的会员,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我可以100年后回答你。”   基金会内部采用会员制,只要交150美元入会费,就可以与基金会签订合同。会员正式“入住”时,全身冷冻交12万美元,头部冷冻交5万美元,如果手头拮据还可以分期付款。虽然中心目前只有52位“患者”,但杰里·奥莱对前景十分看好,他说:“我们的会员已达到600多人,他们来自世界各地,这些人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富有、无知、惧怕死亡,他们都很有知识,有些人甚至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一些夫妻、青年男女也都来入会,他们希望若干年后能再续前缘。”▲(摘自12月3日日本《新潮周刊》)   人类总希望延长自己的寿命甚至达到永生,如果你也这么想,不妨随日本记者走访一下神秘的美国“生命延续基金会。”   《环球时报》 (2002年12月09日第十三版)   “在底下的正是我的父亲”休·黑克森(Hugh Hixon)虔诚地指着闪闪发亮的铁罐说,休·黑克森的父亲——老黑克森正躺在这个零下196℃的液态氮容器内。按休·黑克森的话说,自1982年起,他的父亲并没有死亡,而只是“不动”而已。与老黑克森一样被冷冻的身体等待着最惊人的科学前沿科技——“复苏”来临,与此同时,美国人体冷冻组织——阿尔科(Alcor)生命延续基金会的业务快速发展。   物理学教授罗伯特·艾丁格(Robert Ettinger)在其1964年出版的畅销书《不朽的展望》中曾有一段对未来的预测:“早晚我们未来的朋友能够让我们重生并治愈病痛。”   老黑克森并不孤单。到2006年7月为止,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已有800个会员,其中74名患者低温贮藏在这家医用工业冷冻大楼内。基金会冷冻的对象也包括周围住户的宠物,主要是狗和猫。那些愿意死后被冷冻在液态氮中的阿尔科基金会成员自愿为此项服务大掏腰包:从头到脚整个身体的延缓保存程序需花费15万美元,而神经性延缓保存(只保存大脑)则需花费8万美元。   当然对于黑克森,这位前美国空军军官、现任阿尔科基金会首席技术官来说一点也不贵。阿尔科基金会是美国从事人体冷冻的三家公司中规模最大的。“回报是巨大的”这位生物化学家说,“这就像彩票中奖一样,你不知道你能够获胜。为了获胜,你首先需要买一张彩票。”   人体冷冻源于希腊词语“冷”的形容词“cryos”(cryos源于希腊文中“冰的结晶”);它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读者着迷的科幻小说的一项创造物。在艾丁格1964年出版的科幻小说之后三年,一位名叫詹姆士·贝德福德(James Bedford)的加拿大医生把他自己冷冻了。之后,1972年佛瑞德·张伯伦(Fred Chamberlain)与其妻子琳达(Linda)创办了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   阿尔科一直在储存着冷冻先驱贝德福德,这位人类历史上冷冻第一人。“在当时,这里看起来更像是个剧场”黑克森说。他们为了怀旧一直保存着贝德福德。“也许他一直活着的”他说,“自从他第一个把他自己暴露于危险之中,他就有权利争取最后的一线机会。”   黑克森想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再一次与他的父亲相见,这就是为什么他选择也要被冷冻的原因。他很乐意从他的父亲和他的基因中创造出一个克隆人。他希望能够用这种方法“强有力地提高”他的智力。具备了这种更加聪明的头脑,一个父亲和儿子的混合体,他就能够尽可能远地旅行。“不是在这个地球上旅行,而是在我们所处太阳系以外的星球旅行。”   患者被包裹在装满干冰的白色塑料袋内慢慢降低温度,最后降至零下130℃。硬挺的尸体最终被楔进狭小的铝盒中,塞入装满液态氮的铁罐内。   黑克森身着一条米色棉质长裤,一件米色军用衬衣,内穿一件灰色T恤,衣领处有三个蛀虫咬的洞,目前单身。他认为死亡是件必须要做的家务事,“我一点也不看重它”,他说。除一小撮白卷发之外,这位60岁的老人几乎秃顶。在黑色数字手表旁他带了一个小的铁制臂章。这个代表着他是阿尔科基金会的追随者,同时也包含着精确的指导说明。当黑克森去世时,他的尸体应被闪电一般快速而干净的处理,“这样是为了防止将来我的身体组织被损坏”他说道。“一旦医生宣布你死亡,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   当大脑停止了血液循环,化学反应会马上开始攻击脑细胞,使它们变成烂泥似的一团。为防止这种极具威胁的破坏,被冷冻的患者要附上一个心肺支持器。这能够暂时维持血液循环。这时在手术室,一个包括兽医、神经外科医生和一位技术人员组成的小组开始进行延缓保存程序。阿尔科基金会手术室更像是一个储藏室,有着精密的仪器,老旧的照明固定设备和一架旧手术台。这里没有任何你能够在科幻电影里看到的极端现代的设备。

生命延续基金会是什么

2. 生命延续的介绍

生命延续指增加生命的最高或平均寿命,特别指人类的寿命。生命延续的方法主要是减少老化和衰老的过程。延长平均寿命的方法主要包括实行健康的生活模式(例如饮食均冲,做适量的运动,充足的休息,不吸烟、减少饮酒)。

3. 生命的延续

这是两年前女儿写下的文章—-“家”
                                                                                  
 
  
  
 
                                                                                  
 
  
                                                                                                                          
 
  
                                          
 
  
  
 
  
                                                                                                                          
 文章写得这里也就结束了。但故事却还在延续。如今叮叮的第三代“小叮叮”又产下了五只小狗。
  
                                          
 院子的人们细心的呵护着,想尽办法给小叮叮喂食、下奶。下雨了,搭起棚子,周末也有热心员工专门来喂食。
  
  
 
  
                                          
     
                                          
   从心理学的角度,其实这里也有移情心里,我们把对人的情感移情给动物,这里有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就是我们渴望得到爱,所以会选择付出爱。我们选择挽留生命,虽然是基于一份恐惧,但我们不再执着于一定要怎么样,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选择,在救助狗狗的过程中,有一只小狗因上周的大雨出生两天就夭折了,我们接纳这个现实。这就是生命的无常,只是我们选择继续救助剩下的狗狗,只为生命的延续。  
  
                                          
 
  
  
 
  
  
 生态环境好了,各种动物都来了,前几周一只野鸭带着它刚刚孵出的九只小鸭来到了这里的池塘栖息。
  
                                          
 
  
                                          
 红隼也来光顾了,一只小红隼不知是离群走散了还是受伤了,被员工救起,修养几天后放飞了。后来人们发现它没有离开这个院子,有员工亲眼看见它妈妈叼着食物来喂它。
  
                                          
 
  
                                          
 
  
                                          
 生命就是这样延续,连绵不断,而人们能尊重所有生命的存在,也是对自己生命存在的最好诠释。
  
                                          
 
  
  
 
  
  
 
  
  
 
  
  
 
  
 
  
 
  
     
  
              
  
 
  
          
  
 
  
  
  
           
  
 
  
  
 
  
  
 
  
 
  
  
          

生命的延续

4. 生命的延续

昨天一群兄弟聚餐,一兄弟的近段人生感悟对我们触动很大。这兄弟在一周内经历了人生的喜悦与悲伤,亲人的到来与离去。三天前他的第二个小孩出生,家里添丁,心想事成,寓意兴旺发达,全家乐开怀。三天后,一路见证自己成长,与自己最亲近的爷爷过世,作为独子独孙的家庭,最长者的逝去,意味着家族成员的一代从此空缺,让人无限思念与不舍,悲痛不已。
  
 常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生命的诞生与离去,属自然规律,作为长者,子孙后代事业有成,家业兴旺,无疾而终,实属功德圆满人生。作为孙子的兄弟,爷爷生命中最后一段,用心陪伴全力呵护,可惜因工作原因,爷爷弥留之际,多次电话联系,却未能亲临送终,留有些许遗憾。
  
 一旁另一位兄弟默然无语,父亲一次意外离世,当时年仅五十多岁。现在回想,父亲过世当晚,他有强烈的不安情绪,心神不宁,隐隐担心有什么事情发生。直到凌晨接到家中电话,心中担忧变成噩耗,无尽的懊悔与自责充斥心头,此刻谈及类似话题,好比刚刚愈合的伤口又被血淋淋的掀去痂疤,真的痛彻心扉。
  
 我不禁也想到了过世的爷爷奶奶,爷爷已过世六年,奶奶已过世四年,一切仿佛刚发生不久。与兄弟相似,我也属家中独孙,自小爷爷奶奶带大。上山砍树,下河捉鱼,插田扮禾,喂猪养牛……农活样样学会,忆往昔,讲故事,劝学习,说道理,教我做人。曾带我回忆爷爷年轻时部队当兵,参与铁路工程建设的美好时光;也讲过大兴水利,抛儿弃女,投身黄材水库修建的大热潮,那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学习;还说过李白自小贪玩,后受人点拨,铁杵磨成针的励志故事;夏夜乘凉时,用民间顺口溜,勉励我认真学习,成为受人敬仰的“读书人”。顺口溜为:“扇子扇扇风,骑马上广东,先生来问我,我是读书人。”…………很多的往事仍就在眼前,印在脑海中,不会忘却。
  
 六年过去,儿子已满九岁,从呱呱坠地,步履蹒跚,现在已成长为茁壮向上好少年。或许对两位祖辈长者的记忆已日渐模糊,渐变成年终上坟时的稽首磕头,清明时的扫墓看望,也有偶尔取得成就时的祷告报喜。
  
 偶尔空闲,我喜欢一人驾车,到两位老人坟前坐坐,燃两支纸烟,一一稽首,心中默念,以此怀念。独坐片刻,似有心神交流,聆听教诲,心底宁静安然。
  
 时光年轮滚滚向年,祖辈的离去,父辈的老去,我们这一代已经走上历史舞台,成为家庭和社会的中流砥柱。我们的后一代也在茁壮成长,日益优秀,更有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可喜态势,这就是生命最好的延续。

5. 生命的延续

 这不是一篇读后感,而是最近的一次经历。
  
   每一个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是一个生命的延续,他代表了妈妈十月怀胎的产物。可是作为一个女人,自己的内心是非常感动的,特别是在听到孩子第一声啼哭的时候,那种心情,仿佛自己受得所有苦都值了。
  
   2016.12.21日10:30分我被插入尿管推进了手术室,这是第二胎所有的程序我都清楚,所以特别的害怕,因为我一直预感这胎不是那么顺利,再加上自己太胖,虽然有感觉,但内心还是一遍遍祈祷孩子平安健康出来。终于预感灵验了,当半个小时麻药开始,我感觉肚子被剖开,肚子里的五脏六腑被往外拽……这个时候孩子应该出来了,可是我听到的是医生一遍遍的用力,最后一个声音是快去叫主任来,这时候我害怕了。但我依然坚信我的宝宝一定会平安出来的,我没有询问也没有哭,平静的等待,当那人走到门口的时候我听到了孩子的啼哭,伴随着那名叫主任的医生说不用叫了。孩子平安出来了我闭上了眼睛,旁边麻醉主任说你休息一下吧,不得不说麻醉主任特别好的一人,自始至终都握着我的手,这也让我害怕的心能够踏实许多。
  
   剖腹产的人都知道,孩子出来半个小时左右而我的宝宝用了一个小时。庆幸的是最终的结果是好的。当我推出手术室的那一刻我忍不住的哭了,不知道是高兴,还是难过。眼泪就那么止不住的流……
  
   最近生宝宝的多,一般四五天就出院了,可是到我这又不顺了……手术结束后严重贫血了,三天后发烧了。高烧39度,不明原因。伴随发抖,这第一次发烧我挺平静的,打了消炎药,退烧了,接连两天是平稳的,以为再有一天差不多就可以出院了,半夜全身开始发抖,一下体温上升到接近40度,这时我整个人都不好了。开始哭,开始对我老公说胡话。也想回家了,总之特别不好。我看着我老公的脸感觉特别不真实,我就想努力睁眼看清楚一些。我看到他哭了……本来特别害怕的我这时候又清醒冷静的对他说,我很好,我没事。他听完握了握我的手去了卫生间。再出来时他端一盆水给我擦身上,因为没有输液只能物理降温。医生请了各科室专家做了很多检查。最后换了药输了血,不再迷糊了。平稳了,感觉自己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我一共在医院住了13天,是正常生宝宝的四倍。虽然这样,每每看到嗷嗷待哺的宝宝,依然很欣慰。
  
   虽然辛苦,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也是一种幸福。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体会父母的不易,珍爱生命,孝敬父母。

生命的延续

6. 生命的延续

“器官捐献”,这是一个知道但不熟悉的字眼。
  
  
 或许从前我在新闻中见过几次,或者某些杂志上扫过几眼,但没有想过去深入地了解过它,更没想过会向身边的人宣传这个事情。在这个暑假 ,我对它有了第一次的了解。
  
  
 在八月刚刚来临之际,学校组织了一次关于“器官捐献”的知识宣传活动,让我们向身边人宣传这个陌生又避讳的概念,让更多人了解这个东西,克服心理恐惧与传统观念,呼吁更多人愿意将自己的生命延续更久。
  
  
 通过简单的线上宣传培训活动,我对器官捐献有了大致的了解。“器官捐献”就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的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简单的理解,就是指在脑死亡后,将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让生命继续延续下去。在我眼里,这种行为是十分神圣与伟大的,能让更多人重获新生,是一种生命无限的延续。
  
  
 当我跟身边人提起这个“伟大的奉献事业”时,他们大多数表现的是不接受、不理解,甚至会很避讳。
  
 简单回想一下,你就会明白他们为什么这样。首先 “器官捐献”都会有一个人人都避讳的词——死亡。从传统上来说,人们一直都在躲着这个词,古代从不说这个词,皇帝的去世叫“驾崩”,贵族大臣叫“薨” ,就连普通百姓也叫“卒” 。可见,从古至今 这个避讳就深入了人们的骨子里 ,平时说话总是要避开这个词。而如今你和他们谈死后捐献器官的事,他们当然会不接受。
  
 再者,传统埋葬观念还是根深蒂固。俗话说“入土为安” ,更多人愿意在死后长眠于地下,希望安安静静地度过人生的最后一刻。对于火葬,人们都接受了好久,更不用说让他们捐献器官,变得“不完整了”。大多数人还是希望自己以后安静祥和地离开这个世界。因此,志愿器官捐献成了很大的难题。
  
 总的来说,他们是对这个概念的不理解,不明白器官捐献的意义所在,不了解捐献流程的严谨性与保密性,更突破不了心中传统观念的牢笼。
  
 因此, 想要慢慢打开他们的心底绳索,需要长久的、专业的、科学的概念渗透与宣传,需要更多人加入进来,为生命的延续做出自己的努力。

7. 生命的延续

生命的延续
  
 《先父》刘亮程  读书札记
  
 
  
  
 关于父亲的散文,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朱自清的《背影》,而刘亮程的《先父》,给了我对父亲不一样的认识。
  
 朱自清的《背影》是通过对一件事情的详细描写,构造情景来表达对父亲的情感,更多的是父与子之间的感情。而刘亮程的《先父》并没有对父亲的细节描写太多,对父亲的印象是模糊的,让我们感受到在父亲去世以后他在记忆中对父亲模糊的印象的真实。同时,这篇文章中作者对父亲的情感是复杂的,他对父亲是想念的、爱他的,但同时他也恨父亲。
  
   *我像一个父亲看儿子一样,一直看着我从八岁,长到四十岁。这应该是你做的事情。——先父  
  
 从这里可以看出,因为父亲在他童年的时候就去世了,他肩负起家庭的责任也要学会自己长大。父亲没有参与他后面的人生,没有教导过他正确的人生该怎么走。这是作者与父亲之间的关系。
  
 文章除了写对父亲又爱又恨的情感之外,还有对生死的感悟、人生的本质的看法和理解在里面。
  
 这篇文章感人的点在于它的落脚点是生命的延续,作者与父亲的关系是生命的延续,既有对父亲的感情又有对生命的思考。刘亮程的父亲的形象更加模糊是因为文章的内涵更加丰富、更深入、更有张力。
  
 他从父亲、亲情说到生命意义、人性本质,也是从生命意义、人性本质的角度去解析父子之间、两代人之间应该有的关系。 中国的父子关系都讲究孝道,而孝道却不仅仅是“你养我成长,我养你白发”这么简单, 它是关乎伦理道德层面的,是有情感、有深度的一层关系。虽然他的父亲并没有更多的参与作者的成长,但是却又在精神层面上作用到他的成长中,在精神世界里陪伴他成长。
  
 文章从父亲模模糊糊的印象、作者对父亲又爱又恨的感情里,还从对人生、生死的哲学中打动读者,这个力量是超越父与子的。
  
   *我的父亲没有把那时的人生活给我看。——先父  
  
   *有一个老父亲在前面引领。他们会活得自在从容。——先父  
  
 他是用对40岁以后的生命的模糊和迷惘谈到父亲于他应该是引路人的关系,然后再谈到生命的本质的。
  
  人的一生其实都在寻找一个来处与归宿,而我们很多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父辈去了解人生的路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应该怎么走,并且照着他们的脚印继续前行;或是以父辈走的路作为参照,走出另一条不一样的路。 正是因为父亲还有这个“引路人”的身份,他才会是父亲生命的延续。

生命的延续

8. 生命的延续

       前天,我和改革又去了一趟沿河,让老友神针胡立璋为我医治肩周炎的顽症。并应南庄包家改革表弟包冬林和学生包九根的邀请,去南庄玩一趟。 我去南庄,因为那儿是我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的第二故乡,我想在那儿寻点青年时代的记忆,收集一点写作的灵感和素材。
  
        金火的小儿子方清开车到胡立璋的门口来接我,冬林和九根均在家等我,他俩均是我当年创办的南庄民办小学的首届学生。当时的生产队长是包美凡,我们称老队长,也就是包九根的父亲。包九根的母亲我们都喊金火妈,她生了五个儿女,三男二女,大女儿叫海桃,老二叫金火,老三是九根,小女儿叫金梅,小儿子叫金强。九根、金梅和金强均是我的启蒙学生。    
  
        金火妈是一个善良和热心肠的农村女人。年轻时也是大户人家的闺女,也是个美人胚子。成家后,连生了五个儿女,子多自苦,也不在乎自己的外部形象,有点脏稀稀了。后来家境衰落,土改时划成贫农。因她是个儿女双全的有福之人,又乐于助人,又懂点接生技术,村里女人生孩子大家都愿让她帮助接生。南庄村里孩子几乎都是她接生的,我家也不例外。
  
       所以,见到了九根,自然想到他妈,想到三个孩子降临人世的点滴往事,特别是大女儿,因为生她时,我不仅在场,还充当了临时助产士。
  
         记得七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清晨,改革肚子阵痛了,她让我去村里请来村里的接生婆金火妈,并带信给她娘家的妈妈,让她快点来南庄。
  
       金火妈听我说改革肚子痛了,二话没说就兴冲冲地跑来了。她让我烧了二锅开水,准备了剪脐带的剪刀,用煤油灯火把剪刀烧了一下,再用开水烫一下就算是消毒了。这就是她接生用的工具。改革让我把箱里她早准备好了的婴儿衣物、尿布和打包的包袱被统统拿出来,为了当妈妈,她早把婴儿的衣物和尿布这些东西准备好了。
  
         一切产前准备工作就绪,金火妈是产婆,她让我上床坐在床头,让改革靠在我身上,并用双手抱着改革的腰,到时帮助她用力,并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和安慰,女人生头胎有男人靠着,胆子大些,同时也顺产些。
  
         金火妈也上床了,她在下面忙着,她告诉改革和我,羊水破了,宫颈开了,马上要生了。她让改革憋气用力,改革用手使劲抓住我的胳膊,用尽全身力气,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直淌,忍着疼痛,牙齿咬得咯咯直响。难怪说女人生孩子与阎王老子只隔着一层纸,儿女的生日,妈妈的难日。的的确确!         金火妈在下面忙乎着,不断连声鼓励她:“别怕,用劲!用劲!!用劲!!!”只见婴儿的小脑袋一点点露出来了,紧接着小肩膀出来了,金火妈两于托住婴的小脑袋和小臂膀,并让我抱紧改革,协助她再憋气用劲,我们紧紧靠在一起,心住一处想,劲住一处使,只见喇溜一下,婴儿整个身体带脐带一下滑了阴道,金火妈眼疾手快,立即用手伸了进去,把血淋淋的胎盘一下掏了出来。婴儿完全脱离了母体——那个足足睡了十月之久的安全、舒适、温暖、温馨的小窝窝。随着一声响亮的新生婴儿的哭声,大女儿降生人间了,母女平安!金火妈、我和改革还有父亲,岳母和妹妹们同时松了一口气,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金火妈抱过婴儿一看,没带把儿,是个漂亮的小姑娘。瘦精精,高额头,天庭饱满,透出聪慧,一看就是个小精灵!金火妈说第一个是女儿太好了!她第一个也是姑娘。
  
        她利索地把婴儿在盆中的温水中清洗了一遍,洗去身上的血渍,并用指头包上白纱布在婴儿嘴轻掏了一下,让我岳母递给她剪刀,剪断了脐带,并把连在婴儿身体处的脐带打了一个结,盘好后,用准备好的草木灰按上,用消毒过的棉纱布盖上,再用婴儿红肚兜松松地系起来。并给婴儿穿上软软的棉布小内袄,兜上尿布,用一块红底黑花的包袱被把婴儿打起包来,用红色的打包带松松地系起来,递给躺在床上的改革。这一切都是传统地接生程序,有些是我们现代接生技术中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但在那个时代,农村的合作医疗还没有实行,还没有赤脚医生的时候,她们这代接生婆就是迎接孩子们来到人世间的圣母!
  
        改革已在妈妈和小姑子晓梅的帮助下在早准备好的澡帐里用艾水洗了澡,换上了干净的衣服,在经厉了生与死的拼搏后,静静地,幸福地躺在床上,等待着自己的心肝宝贵来到她宽广温暖的的怀抱。当金火妈把打过包的小婴儿递给她时,只见她紧紧地抱着这个新生的血肉之躯,抱着和她同体共处十月之久的另一个小精灵,刚从她身体内完全分离的一块心肝宝贝肉,露出了一个慈祥母亲的欣慰而幸福微笑。我们当爸爸妈妈了!
  
        但在幸福的同时,为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也同时降落在我们的身上。这个孩子是贫下中农与下放知青的结合体,是我们坚贞爱情的结晶。当时我俩只想到让这孩子平安健康地在我们的共同呵护下成长,绝没想到十七年后,她为我俩圆了大学梦,成了宣城地区文科高考状元,安微省文科高考榜眼,考上北京大学,成为一名真正的北大学生。五年后保送北大研究生,毕业后留学美国,十年后学成后回国,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一代精英!
  
        但我们的确在梦中想过,通过不懈地努力,我们如愿以偿,梦想成真!感谢你!我们的好女儿!你无愧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亚东图书馆的后人,无愧是中国的一代精英,我们为你自豪和骄傲!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回忆的思潮在汹涌澎湃,在写这篇随笔的同时,我深深地感谢迎接大女儿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特别是金火妈,这位热心朴实的农村妇女,农村最后一代的接生婆。她们从事近乎于原始的人类繁洐工作的重要一环,帮助母亲进行着生命的延续,迎接着一个个新生命降临到这美妙的人世间!
  
 
                                          
 
  
  
 ‘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