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经济学的经济危机的根源

2024-05-19 18:10

1. 危机经济学的经济危机的根源

过剩型经济危机的根源:1、过度追求发展速度和追求利益最大化所导致的投资冲动、投资过热和暴利诱惑、暴利驱动;同时伴随投资拉动型的通货膨胀;2、和追求利益最大化所导致的暴利诱惑、暴利驱动;3、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导致的消费需求增长过热过猛,同时伴随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4、投资冲动、投资过热、暴利驱动与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单独作用或联合作用并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泡沫经济和虚假繁荣,供需失衡。经济泡沫涨大到极限时必然会破裂,必将造成资金供给紧张、短缺,货币供需失衡,正常的资金供应链条断裂,进而引发连锁反应,先从金融领域爆发信贷危机和信用危机,之后就会引发实体经济产能过剩危机,企业大规模破产倒闭,劳动力大量失业,导致购买力下降,有效需求不足,形成恶性循环。

危机经济学的经济危机的根源

2. 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出路是?请在此书中找出来。

"1825年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占据历史舞台主角后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使经济危机的梦魇横亘在资本主义大国的心头。而184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则使这恐怖的梦魇扩散全球。而这种恐怖的氛围都会迫使时代的英雄出现,伟大如罗斯福,使美利坚脱离“大萧条”的泥潭。而处于2008年经济危机余浪中的我们,要怎样找寻出路呢?在方宇军的《经济学新思维》中,或许我们能够找到答案。在中国,经济学专著已是汗牛充栋。改革开放以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独领风骚;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经济学蜂涌而入,几乎占据了所有的大学讲坛。但是,在中国的经济实践乃至世界的经济大潮中,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并没有出色的表现,特别被人诟病的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的脱节。这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得到印证。本书有别于传统的经济学专著,它从全新的角度对经济学的客观基础、价格决定以及市场经济的总体运行进行了思考和探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经济学的统一性、现实性、前瞻性等方面,为我们呈现了不一样的经济学新思维。方宇军,与众多的学院派经济学家不同,因其自身经历的特殊性,得以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脉络有清晰的认识。又通过自身对西方经济学著作的长时间研究,来细致解析08年经济危机的深层原因,并回答了后经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如何走下去,走向何方等一系列问题。全书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读者阅读此书,在感受其中独具的中国气派的同时,也可能见证了一个经济学新体系的建立。因此,本书被多位著名经济学家誉为“2011不能错过的经济学专著”。

"

3. 经济危机的本质是什么,希望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不要课本答案,谢谢~!

就是社会上的现存制度中的某一缺陷不断累计,直至某一阶段再也支持不住了,或者某一偶然/突然时间引爆了这一情况,就产生了金融危机。
譬如次贷危机就是由于美国信用体系出了问题后导致了全球的金融危机。
它本身只是局限于美国信用体系中买房的一部分,不过由于坏账太多,导致这一情况的爆发,但是真是由于情况导致雷曼兄弟银行的破产而进而引发全美金融危机,并带动全球进入金融危机的

经济危机的本质是什么,希望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不要课本答案,谢谢~!

4. 危机经济学的1929年那次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

这次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与1929年那次经济危机不同。1929年那次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美国全民疯狂地爆炒股票,因而导致股票市场泡沫破裂进而引发旷日持久的经济大萧条,造成股票市场崩盘,银行大量倒闭,实体企业大规模破产,国民大批失业,使整个经济体系陷入山体滑坡、泥石流倾泻、江河绝口、堤坝崩溃式的灾难之中。这次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5.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经济危机!

1637年郁金香狂热
在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东西。1637年的早些时候,当郁金香依旧在地里生长的时候,价格已经上涨了几百甚至几千倍。一棵郁金香可能是二十个熟练工人一个月的收入总和。现在大家都承认,这是现代金融史上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投机泡沫。而该事件也引起了人们的争议——在一个市场已经明显失灵的交换体系下,政府到底应该承担起怎样的角色?
1720年南海泡沫
1720年倒闭的南海公司给整个伦敦金融业都带来了巨大的阴影。17世纪,英国经济兴盛。然而人们的资金闲置、储蓄膨胀,当时股票的发行量极少,拥有股票还是一种特权。为此南海公司觅得赚取暴利的商机,即与政府交易以换取经营特权,因为公众对股价看好,促进当时债券向股票的转换,进而反作用于股价的上升。
1720年,为了刺激股票发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资者分期付款购买新股的方式。投资十分踊跃,股票供不应求导致了价格狂飚到1000英镑以上。公司的真实业绩严重与人们预期背离。 后来因为国会通过了《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内幕人士与政府官员大举抛售,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灭。
1837年恐慌
1837年,美国的经济恐慌引起了银行业的收缩,由于缺乏足够的贵金属,银行无力兑付发行的货币,不得不一再推迟。这场恐慌带来的经济萧条一直持续到1843年。
恐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贵金属由联邦政府向州银行的转移,分散了储备,妨碍了集中管理;英国银行方面的压力;储备分散所导致的稳定美国经济机制的缺失等等。
1907年银行危机
1907年10月,美国银行危机爆发,纽约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
首先是新闻舆论导向开始大量出现宣传新金融理念的文章。当时有一篇保罗的文章,题目是“我们银行系统的缺点和需要”,从此保罗成为美国倡导中央银行制度的首席吹鼓手。
此后不久,雅各布·希夫在纽约商会宣称:“除非我们拥有一个足以控制信用资源的中央银行,否则我们将经历一场前所未有而且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
1929年大崩溃
历经25年的熊市才回到原有的指数,丘吉尔目睹股灾的序幕,买空卖空加剧股灾的发展,亡羊补牢,国会立法整顿股市.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所,它的道·琼斯指数(及以后的纳斯达克科技股指数)不光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也是世界上大多数股票市场的风向计,一荣俱荣,一败俱败。
1929年10月的那次股市暴跌,当时不论是美国的股市投资者,还是世界上其他的股市投资人绝对不会想到的是,1929年9月3日是股票平均价格最高的一天,股市大崩溃以后,要等待整整25个春秋,股价才恢复到1929年的最高水平。中国的股市虽说也经历过几次熊市,但最多也不过是两三年时间,因此很难想象漫长的25年熊市是怎样熬过来的?
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因为不断恶化的经济预期和中东局势的不断紧张,造就了华尔街的大崩溃。这便是“黑色星期一”。标准普尔指数下跌了20%,无数的人陷入了痛苦。
纽约股票交易市场保持很久的牛市在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这一天惊人下落,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骤跌508点,下跌幅度22%,一天内跌去的股票价值总额令人目瞪口呆——是1929年华尔街大崩溃时跌去价值总额的两倍。混乱中,价值超过6亿美元的股票被抛售。纽约股市的震荡甚至在东京和伦敦也能感觉到。伦敦的FT指数滑落25O点,威胁到政府对英国石油股份公司的私有化的进程。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经济危机!

6. 面临危机的书籍中造成书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哪一段进行了直接说明?

1.书籍面临着什么危机?(从第一段文章中找出恰当词语,回答不起过8个字)
2.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文章的主要说明内容。
3.本文介绍了哪两项保护书籍的新技术?用简明的话回答。
4.这两项新技术有什么不同作用?(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5.文中划线的语句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这两种说明方法在这里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6.第四段文章原有5个句子,按照合理的顺序,"这在经济上远较微缩胶卷合算,而且使用也较灵便。"一句应补回在何处?
以上是问题!
以下
 参考答案:
1、纸张严重老化(或书籍化为尘土等,意思相符,不超过字数即可)。 2、主要说明造成书籍危机的原因。 3、①电子存储技术;②"抗酸化"流程。 4、①电子存储技术提供了保存书籍内容的新途径。②"抗酸化"流程可延长书籍的保存寿命。 5、举例子、列数字。具体说明图书纸张老化的严重程度。 6、③句和④句之间。

7. 说一说经济危机的影响?(答案应该分条理)

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形势简析  
 
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主要由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造成的,其原因如下:  
 
1、 美联储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泡沫及经济的虚假繁荣;  
 
2、 美国衍生工具和信用评级的金融监管不力,致使类似网络泡沫的经济重现,使世界各国深受其累;  
 
3、 美国对次贷危机的危害性估计不足,没能在早期及时纠正和提供必要的***支持,造成现在难以收拾的局面;  
 
⑵美国金融危机的后果:  
 
1、 造成美国及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很多貌似强大的国家一夜之间就达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  
 
2、 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都较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要大,因为现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放大了危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⑶美国及全球经济趋势预测:  
 
1、 虽然全球各国都已经信誓旦旦的联合起来救市,为此出台了天文数字的救市方案,但是否有效有待今后几个月的观察。而且救市产生的金融国有化问题、救市所需资金的来源问题及其后续影响、救市单单只针对金融的流动性手段是否合适问题、今后实体经济也面临“救市”问题(如汽车行业)等等,一切都是都是未知的。  
 
2、 即使此次全球联合救市取得了成功,但需要的时间也很漫长,经济的中长期衰退已经不可避免。  
 
二、2008年中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分析  
 
1、 由于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因素是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2、 但是,中国金融资产在美国的实际损失预计也是巨大的,具体数字有待今后的时间来检验和消化;(如中投对大摩、黑石、货币基金的投资损失惨重,各大银行持有的次贷及雷曼债券损失也将是巨大的,这从平安90%的巨大投资损失可以看到)  
 
3、 中国虽然没有在金融上遭受严重危机的冲击,但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和考验也是严峻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高度化、中国长期以来用外需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模式等,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一枝独秀。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4、 世界巨头的危机靠他们自己是无法消化的,例如美国7000亿美金的救市资金肯定不会自己全部买单,中国势必会成为最终的买单一族,只是买单多少的问题而已;  
 
5、 中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试图用启动强大的内需来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经济影响,但为时太晚,长期的外需拉动型经济岂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而且中国面临着通胀、通缩、滞胀的三重威胁,势必使中国的政策制定较为艰难,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但是,现在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已经改变,即使连续降息也难以在短期拉动内需,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  
 
三、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1、 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是针对严重依赖出口的实体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资的金融机构。这部分损失目前还无法完全预计,最终的损失数字也将是个天文数字。并且,出口型企业倒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将在此次合骏集团的倒下后展开,更多的外向型企业死掉将是必然的;  
 
2、 银行业虽然直接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由于我国金融管制较严,致使损失相对较小,涉水不深。中长期看中国有持续降息的预期,但是由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变更,将在短期内有更多的资金暂时回流到银行,后续就看各家银行如何应对了。  
 
3、 房地产业的冬天现在还是刚刚开始,房地产业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待泡沫破灭后,一些不利因素纷纷显现,比如体制上的土地分配制度不公(高峰期大量的地王纷纷出现,地面价值迅猛拉高)、房价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消费者工资的上涨速度、股市的持续下跌使大量资金套牢(消费者财产性收入严重缩水)等。但可喜的是房地产业的资产证券化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由此避免了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  
 
4、 钢铁行业受危机的影响开始显现,表现在钢铁价格持续下跌,产能缩减。但是,就中国钢铁业来说,由于中国拉动内需的预期,势必将提供更多公共品,即时冒着再次陷入通胀的危险,***也将放松固定资产投资。对于钢铁及机械制造业来说中期看好,至少不会严重下跌;  
 
5、 石油、煤炭等能源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表现在能源价格将持续走低(由于需求降低),未来风险处于中等水平。也可能由于中国内需的快速启动致使能源价格不致下降过快,而且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冬季取暖期,对能源的需求将在未来半年内是稳定和持续的。  
 
6、 黄金等贵金属、奢侈品行业中期不看好。原因是黄金价格已经在过去持续升高中透支了其保值性,对于黄金及其奢侈品行业来说冬天即将到来。更多的资金将撤出这个市场,消费者对实物的购买也将直线下降;  
 
四、关于救市  
 
1、 房地产业:现在针对房地产业的救市论甚嚣尘下,本人认为此时救市是可笑的、是浪费纳税人钱的变相利益输送。  
 
⑴ 从此次房地产冬天的形成因素来看,是上文提到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在此次泡沫形成过程中房地产业的暴利是众所周知的,这部分利润必须在市场的调节下回吐;  
 
⑵ 现在房价相对消费者的工资来说还是太高,特别是中小城市后期的房地产价格上涨还未明显下降,应该由市场来决定房地产业的未来;  
 
⑶ 房地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主要体现在需求的不足,但这正是房价过高造成的。中国百姓有严重的“买房情节”,潜在购买力是巨大的,只是因为房价过高,一旦房价回归合理水平,大量的购买力将使房地产业自然复苏,所以无需救市。  
 
2、 汽车业  
 
相对于房地产业,汽车业的危机即将体现,表现在汽车购买力的持续下降,也许这才是关注的重点。

说一说经济危机的影响?(答案应该分条理)

8. 经济危机是怎么产生的,历史上有哪几次比较大的经济危机,各有什么特点

2007年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其实,次贷危机早在2006年就已显现苗头,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这场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房价的持续下降。利息上升使得原先信用不好的用户还款压力增大,违约数量急剧上升,导致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也受到波及,被迫关闭。股市随之动荡,影响到全球的金融市场。实体经济接着也不能幸免。目前,这场危机何时终结,还很难断言。 

1997年 亚洲金融风暴
这场风暴从泰国开始。由于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和国家外汇政策的不当,泰铢在7月2日宣布放弃和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的当天,泰铢与美元兑换的汇率就大幅下跌。金融市场一片混乱。随即,风暴席卷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相应国家的货币纷纷跌入贬值通道,导致经济进入萧条,部分国家的经济在1998年甚至呈现负增长。 

1973年 石油危机
1973年10月,中东战争又一次爆发,阿拉伯国家为打击以色列及其西方支持者,决定利用石油武器给西方国家一个教训。10月17日,中东阿拉伯产油国决定减少石油生产,并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年底,石油价格从每桶3.01美元提升到每桶11.651美元。石油提价大大增加了许多国家的收入赤字,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均明显放缓。 

1929年 大崩溃 
这场持续到1933年的经济大衰退是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大萧条是以农产品价格下跌为起点的。首先是木材价格,然后是小麦的过量生产,迫使美国压低基本谷物价格。同时,狂热的美国股市如脱缰的野马一路暴涨。但10月24日,纽约证劵市场突然崩盘。10月29日,美国股市又一次出现大幅崩盘,成千上万普通美国人辛劳一生的血汗钱化为乌有。大萧条还造成了世界性的经济影响,国际贸易急剧衰退,失业人数激增。 

1907年 股市恐慌
1907年,纽约的多数银行贷款都被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一种极度投机状态。3月13日,由于市场传言,股市突然暴跌。银行纷纷收回贷款,加剧股市的下行行情,民众纷纷挤兑,市场濒于崩溃。在此危机关头,银行家摩根组建一支由财团和政府官员组成的救援团,投入资金救市。但这场由股市恐慌导致的市场衰退直到4年后才走出阴霾。 

1837年 银行恐慌
1836年,美国第7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将联邦基金从第二银行转移至州银行,银行管理体系由此开始走下坡路。《自由银行法》的诞生又使得各州银行的申办手续大幅简化,但随之产生的欺诈行为也屡见不鲜。1837年,马丁-范布伦担任总统后的几个月内,因失去信用而倒闭的银行与日俱增,局面终于变得失控,美国也由此进入衰退期。 

1720年 南海泡沫
为进行海外贸易,南海公司于1711年成立。1720年,英国国会同意南海公司发行股票来缓解国债压力,此举导致股票价格大涨。从1720年1月的每股128.5英镑疯狂涨至同年8月的1000多英镑。市场推波助澜,一些公司趁机效仿发行股票牟利。英国国会于是通过《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以严控市场。9月,股市开始下跌。至年底,南海股票泡沫破裂,许多投机客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