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集团架构

2024-05-17 05:16

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集团架构

 胡问鸣董事长、党组书记1957年5月出生,江苏扬州人,1978年3月入党,1975年11月参加工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博士研究生学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孙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1961年出生,1982年8月大连工学院船舶设计与制造专业本科毕业,2007年7月获得大连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邵开文 党组成员 副总经理1957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力工程专业。历任第七0一研究所三室副主任、第七0一研究所上海分部主任、第七0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军工部主任、第七研究院院长(法人代表)兼党组副书记、中船重工军品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法人代表)。钱建平 党组成员 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副总经理。1961年出生,本科学历,1983年7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水声工程专业(本科), 1993年12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鱼雷自导专业(硕士)。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第七〇五研究所六室副主任、主任,一部主任,副所长、代所长、所长;西安船舶设备工业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华雷机械电子集团总经理。2006年11月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民俊 党组成员 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副总经理。1955年出生,上海复旦大学夜大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及海洋工程船舶专业工程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历任求新船厂团委书记,船体车间主任,厂长助理、副厂长;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10年12月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刘长虹,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1961年12月出生,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工业经济专业。历任原轻工业部体制改革司企业改革处副处长、办公厅调研室副主任,中国轻工总会办公厅调研室主任兼中国轻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原国家轻工业局办公室副主任,原国家经贸委办公厅副主任,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巡视员。2011年5月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姜仁锋副总经理、党组成员1964年1月出生,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历任北京船舶工业干部管理学院科研部副主任、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中船信息科技公司总经理,北京久其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规划发展部副主任(正主任级)、资产部副主任(正主任级)、主任。2014年2月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杜刚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1968年9月出生,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历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军工部武备电子处副处长、处长;军工部主任助理、军工部、军品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七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军工部主任。2014年2月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中船重工拥有46个工业企业、28个科研院所。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大连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宜昌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大连船用推进器有限公司大连船用阀门有限公司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宜昌江峡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重庆红江机械有限公司重庆跃进机械厂有限公司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重庆衡山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天津七所高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七所精密机电技术有限公司九江七所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齐耀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齐耀发动机有限公司上海齐耀螺杆机械有限公司中船重工柴油机动力有限公司连云港杰瑞电子有限公司青岛杰瑞自动化有限公司连云港杰瑞模具技术有限公司厦门双瑞船舶涂料有限公司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洛阳七维防腐工程材料有限公司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洛阳双瑞达特铜有限公司厦门翔瑞科技投资有限公司风帆股份有限公司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川东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中船重工重庆液压机电有限公司重庆长江涂装机械厂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华渝电气仪表总厂重庆江陵仪器厂重庆长平机械厂重庆清平机械厂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保定风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华舟重工应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船重工海声科技有限公司沈阳辽海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长城电子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江淮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前卫仪表有限责任公司西安东风仪表厂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深圳船舶工业贸易公司中船重工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重工远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中国船舶工业物资总公司香港华联船舶有限公司国际联合船舶投资有限公司上海瑞舟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东舟实业公司海南和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远东(海南)联合航运公司海南京润公司上海齐耀热动力有限公司邯郸汉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邯郸汉光办公自动化耗材有限公司北京汉光朗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大连船舶工业公司(集团)西安船舶设备工业公司武汉船舶工业公司重庆船舶工业公司天津船舶工业公司中船重工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中船重工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中船重工物资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舰船研究院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郑州机电工程研究所船舶信息研究中心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江苏自动化研究所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邯郸净化设备研究所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大连测控技术研究所昆明船舶设备研究试验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热加工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天津修船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技术档案馆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规划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测控技术中心中船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军品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疗养院 江苏科技大学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集团架构

2.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建设思路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先后多次对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作出重要批示,这些批示不仅极大地激励了广大造船职工战胜困难、再创辉煌的斗志,而且为中船集团公司新世纪的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中船集团公司党组抓住机遇,经过多次研究,把第三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五三一”发展又提前了6年,即在2005年、2010年进入世界造船集团“五强”、“三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发展,到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造船集团。与此同时,中船集团公司加快了调整整合的步伐。目前,已经形成了“谋发展、大跨越”的优势格局,上海长兴工程和广州龙穴工程启动,为集团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很大空间。前不久科技日报头版刊登的题为《世界造船先锋舍我其谁》文章,反映了中船集团公司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船舶工业的前途。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企业大发展的重要基础。优质的企业文化是中船集团公司发展壮大的支撑。为加强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我们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快确定上下共同认可的集团价值观和主要理念,提炼造船人的光荣传统,升华为集团统一的文化,使之成为全体员工团结在集团大旗下,为集团新一轮创业发展做出新贡献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既是集团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集团文化的基础,更是统一整个集团员工的思想基础。它主要包括:集团的目标、精神、宗旨、价值观和集团的经营、管理、质量、人才、道德等理念。二是规范员工言行,修订员工行为规范。这既是反映员工文明程度的需要,也是员工的行为准则,更是体现员工综合素质的标志。要分层次地制定集团总部和下属各企事业单位的各种规范:高级管理人员、中级管理人员、一般员工的规范,以及各类或主要岗位(工种)的职业道德规范。三是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既是有利于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各种机制,也是约束员工顾全大局、严以律己的各种规章制度,更是熏陶、培养员工不断进步的内部环境。四是塑造优秀的集团形象。集团形象由主体系统和具体形象两部分构成。主体系统包括:集团公司的司徽、司旗、司歌、标准字、广告语等标识性的东西。具体形象包括:产品形象、经营形象、管理形象、外观形象、发展形象、员工形象和精神动力等七个方面,这七个方面各有形象目标和形象要求。五是明确主抓机构,明确职责,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日常管理之中。六是加强教育和培训,使集团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员工能自觉接受并落实到行动中。七是建立健全文化传播网络,通过各种会议、报刊、宣传园地、活动等载体广泛传播,特别是通过对外宣传活动广为宣传,让社会各界更多地了解中国船舶工业,统一中船集团公司的外部形象。

3.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重组

中国重工复牌 军工股全面爆发中国重工将定增募资不超84.80亿元,其中32.75亿元用于收购大船集团、武船集团军工重大装备总装业务及资产,26.61亿元投资用于军工军贸装备和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改造项目。此次收购大船集团和武船集团都是它们的核心军工资产,具体包括大船集团旗下军品总装业务和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设计研究所100%股权以及武船集团旗下7家公司。中国重工此次注入超大型水面舰船等军工重大装备总装资产,开创了此类核心军工资产证券化的先河,同时将加快新一轮军工资产重组进程,对军工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从此次中国重工资产重组的影响来看,船舶制造、飞机及发动机制造将是最受益的行业,未来随着航母编队建立进度的加快,相关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重组

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生产能力

造修船设施:中船重工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造修船集团之一,拥有7家造修船企业,年造船能力500万吨。造船能力雄厚,工艺精湛,能建造各类型军民用船舶  。军用产品:中船重工是中国最大的海军装备制造商,可研制各类水面、水下战斗舰艇、军辅船舶以及各类水中兵器。中船重工在军船领域有着先进的科研、生产手段和强大的自主创新开发能力,能承接潜艇、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导弹快艇、两栖舰艇和各种水中兵器、舰载武器与舰用电子设备及各种军用桥梁的设计制造与售后服务。并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国外装备引进、合作生产、舰艇改装和修理业务。  民船产品:中船重工建造的各类民用船舶,航行于五洋四海,为船东创造最佳盈利。在造船领域,中船重工可按照DNV、LR、ABS、GL、BV、NK、RINA、CCS等国际知名船级社的规范和国际公约设计,建造VLCC、油船、化学品船、散货船、集装箱船、多用途船、滚装船、LPG和LNG船及各类工程船舶。海洋工程产品:中船重工是中国海洋工程领域的领先者,为国内外业主设计、建造过多型钻井平台、生活模块以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船舶修理与改装:中船重工拥有强大的修船设施和力量,能坞修和改装30万吨级超大型船舶在内的各类船舶和海洋工程项目。船用配套产品:中船重工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拥有几十种专利制造技术,产品包括高、中、低速柴油机、发电机、船舶电站、甲板机械、阀门、增压器、螺旋桨、救生艇等。除为国内船厂配套外,还远销世界各地。非船产品:中船重工积极拓展非船产品市场,先后成功开发和推出的产品有:蓄电池、大型钢结构、港口机械、烟草机械、自动化物流系统、煤气表等数百种机电设备。中船重工积极拓展非船产品市场,先后成功开发和推出的产品有风电、核电、新材料、轨道交通、蓄电池、大型钢结构、港口机械、烟草机械、自动化物流系统、采煤装备等数百种。科研力量:中船重工集中了中国舰船研究院设计的主要力量,拥有3万多名科研人员,涵盖360多个专业,拥有先进的实验室,采用先进的船舶设计软件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进行船舶设计和生产。

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股份公司的区别?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股份公司的区别:
  前者是后者的母公司。而后者是前者的子公司。属于母子关系。前者一定控股后者,而后者不一定持有前者的股份。
  补充: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重工,CSIC)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资产经营主体,由中央管理,是中国十大军工集团之一。中船重工是中国最大的造修船集团之一,拥有46个工业企业、28个科研院所,员工14万人,总资产1900亿元。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SH:601989)是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作为发起人,以发起设立方式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股份公司的区别?

6. 中船重工是什么企业性质


7. 中国船舶和中船重工有可能合并吗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目前面临合并传闻,而且大概率是要合并了。
至于为什么合并?
1.诞生一个新的巨无霸。中船集团与中船重工旗下是有上市的子公司的。合并后,新企业的营收至少达到5080亿元人民币。同时,如按市值计算,将是世界三大造船企业——韩国现代重工、大宇造船海事工程和三星重工合计年营收的两倍多。(没错..世界三大造船企业都是韩国的..)

2未来海军的重要性会进一步提高。需要注意的是,这两家集团都参与设计和建造中国海军的航空母舰,中船集团还计划设计和建造游轮..
3.更多关注【七点说】,上面不少分析还不错。

中国船舶和中船重工有可能合并吗

8. 中船重工是什么企业性质

特大型国有企业。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船重工,CSIC)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由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重组成立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资产经营主体。
拥有上市平台公司5家,二级成员单位84家,其中二级企业54家,科研院所28家,境外机构18家,总资产4400亿元,员工17万人。

扩展资料:
中船重工的业务:
中船重工在军船领域有着先进的科研、生产手段和强大的自主创新开发能力,能承接潜艇、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导弹快艇、两栖舰艇和各种水中兵器、舰载武器与舰用电子设备及各种军用桥梁的设计制造与售后服务。
并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国外装备引进、合作生产、舰艇改装和修理业务。主要从事海洋装备产业、动力与机电装备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研发生产,2017年已连续7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233位,位居全球船舶企业首位。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