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食货志》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于是

2024-05-20 04:21

1. 《汉书·食货志》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于是

答案C
理解材料中“秦之敝……民失作业而大饥馑”等可以看出,汉初社会经济凋敝,因此封建统治者在客观上无法剥削到更多东西,这是“轻田租”的直接原因。

《汉书·食货志》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于是

2. 《汉书·食货志》载:“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于是约法省禁,轻

     A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可以提取的信息有:汉继续了秦的弊端,各地的诸侯纷纷反叛中央,导致民生凋敝,结果收到的米石总共才五千,致使汉不得不减少赋税。再结合我国古代小农经济脆弱性的弱点可以判断出出现材料中的情况的直接原因是经济上遭受了破坏。其他的说法无法从材料找到根据。    

3. 《汉书·食货志》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于是约法省禁,轻田

     C         理解材料中“秦之敝……民失作业而大饥馑”等可以看出,汉初社会经济凋敝,因此封建统治者在客观上无法剥削到更多东西,这是“轻田租”的直接原因。    

《汉书·食货志》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于是约法省禁,轻田

4.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182

您好,这边为您解答:汉初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因此有"休养生息"的黄老之治。据材料“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可知西汉初年,经济萧条,一片荒凉景象.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西汉统治者实行了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摘要】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182【提问】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这说明看出统治的首要任务是什么【提问】
汉初统治者【提问】
您好,这边为您解答:汉初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因此有"休养生息"的黄老之治。据材料“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可知西汉初年,经济萧条,一片荒凉景象.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西汉统治者实行了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回答】

5.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敝(同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

    (1)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2)秦的残暴统治和连年战争,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3)刘邦。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意发展农业生产。(或答“休养生息政策。”只要符合题意即可)(4)巩固了西汉的统一,发展了西汉的经济,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奠定了强盛的基础。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敝(同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书》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

       (3)措施:①汉武帝实行中外朝制度,频繁任免丞相,任用布衣为相;②唐朝实行三省制,分散相权;③北宋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枢密院分割军权,三司分割财权;④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8分)(4)制度:内阁制。(2分)特点:可协助皇帝票拟。(1分)(5)职能:跪奏笔录,上传下达。(1分)作用: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1分)时代特征: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2分)(6)发展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地方服从中央。(4分)         略    

7.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长信少府(夏侯)胜曰:(汉)武帝虽有攘夷狄、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

     (1)材料1认为汉武帝过大于功,材料2认为功大于过。同意材料2的观点。理由:①匈奴兴起后不断强大,从战国后始终是中原地区的一大威胁,不解除这一威胁,汉政权不能巩固,先进的生产方式必遭严重破坏。②武帝时国家空前强盛,具备了打匈奴的条件,应该抓住时机,不是滥用民力。③打匈奴虽耗费巨大,但成功之后,既改变政策,又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汉朝仍然强盛。(2)都对汉武帝大力肯定。汉武帝一系列开创性措施,为后世确立统治规范。(3)改变了文景时期休养生息政策。作者观点不对。因为文景时期社会仍然贫困,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恢复发展经济是正确的。汉武帝时国力富足,解除匈奴的威胁便成为十分必要和可能的,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结论:评价历史人物,必须把他们放在各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看其能否解决当时的主要社会矛盾,而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标准来衡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阅读理解材料和依据从材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评价有何原则不同”在材料1、2中有明确的信息。材料1、2中都对汉武帝从功过两方面进行了评价,但对其功过的认识显然是不同的。根据材料和教材的相关内容不难判断材料2的观点较符合史实,再列举出理由即可。第(2)问中的“相同之处”和“角度”在材料2、3中有明确信息。第(3)问中的“缺憾”可依据材料3中的信息“如武帝……,不改文景之恭俭……”去分析归纳。其中的“认识”,应结合教材中关于汉武帝的相关史实去正确认识。“结论”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理论去总结。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长信少府(夏侯)胜曰:(汉)武帝虽有攘夷狄、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

8.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史记》材料二 集小乡邑聚为县,

     (1)管仲;(1分)(2)商鞅变法;(1分)(3)北魏孝文帝;(1分)鲜卑族;(1分)(4)改革创新;有坚强的毅力;重用人才;善于学习等。(1分)(只要言之有理,观点正确,答对一条即可得分)         本题考查的古代历史上的战争,其中涉及的是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根据课本基础知识作答即可,其优秀品质一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