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刚性兑付还能投资吗

2024-05-07 00:04

1. 银行理财刚性兑付还能投资吗

所谓“刚性兑付”,就是信托产品到期后,信托公司必须分配给投资者本金以及收益,当信托计划出现不能如期兑付或兑付困难时,信托公司需要兜底处理。
近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新规中明确要求金融机构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意思就是说,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收益了!
刚性兑付对市民的影响:
对于很多普通的市民来说,将钱存在银行或者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就意味着保本保收益,但实际上,银行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很早就没有了,基本上只有储蓄存款和大额存单能够保证保本保收益。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通常会比银行存款的利息高出很多,但是相应的投资风险也会高一些。新规发布后,任何金融机构都不能承诺保本保收益,意味着市民即便是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银行理财刚性兑付还能投资吗

2. 为什么所有理财都要打破刚性兑付

从“法”的角度说,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其本质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合同双方是委托与被委托的法律关系,这就决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金融机构接受投资者委托,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为委托人利益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并收取相应的管理费用,委托人自担投资风险并获得收益。如果金融机构(例如银行)对资产管理业务作出保本保收益的承诺,那么,这笔业务的性质以及合同双方的关系就发生了改变,从理财变成了存款。以理财之名,行存款之实,是一种典型的监管套利,就不能再按照表外理财业务来认定,而应遵循存款业务的规则,包括缴纳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基金等。
  从“理”的角度说,打破刚性兑付的原因在于它会扰乱市场纪律,加剧道德风险,抬高无风险利率。资产管理业务处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之外,无需缴纳存款准备金,常常脱离监管视线,而刚性兑付却使金融机构背负了偿付义务,从而为系统性风险埋下隐患。此外,金融业的基本原则是风险与收益成正比,但在刚性兑付条件下,那些高收益的产品由于保本承诺,同样达到低风险,这就使收益与风险出现背离,抬高无风险收益率,增加了整个社会的资金成本,减少了实业发展的资金可获得性。
  从“情”的角度说,主要是指情感、情绪这样一些因素。对消费者来说,刚性兑付看似“有利”,约定的收益如果不能兑付,则意味着损失,这些因素可能成为打破刚性兑付的阻力。要让打破刚性兑付真正落实、避免“执行难”,就需要让广大金融消费者心理上接受打破刚性兑付的事实,即使因此带来利益损失,也依然能“情绪稳定”。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要澄清一些模糊认识。

3. 刚性兑付将被打破,理财该如何选?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楼继伟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老百姓要加强风险意识,不能一看收益高就被“忽悠”进去了,他说,“保证6%以上回报率的就别买,那是骗子”。
为什么说保证收益率超过6%的理财都是骗子?回报率低于6%的产品是否就一定靠谱?老百姓该如何选择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有不同收益类型
据了解,按收益类型来区分,所有的个人投资基本都可分为三类:保证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股票和基金是典型的非保本浮动收益投资。从楼继伟的表述看,保证6%以上回报率,显然属于保证收益型。
在现实生活中,稳赚不赔的保证收益理财主要包括银行存款、储蓄式国债和各类金融机构提供的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其中保证收益型银行理财产品最常见。
目前,各家银行存款利率都已在央行基准利率基础上有所上浮。以一年期定存为例,现在银行存款利率普遍在1.95%至2.1%。一直受到老年客户欢迎的储蓄式国债收益率也是固定的。资料显示,去年11月发行的2017年第七、八期储蓄国债(凭证式)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最大发行额为360亿元。其中:第七期180亿元,期限3年,年利率3.9%。
保证收益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显著高于存款和国债。总体来说,小银行的产品收益率比大银行高,期限长的产品比期限短的产品高,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的收益水平比保证收益型的产品高。笔者从融360上查询,石家庄地区在售的非保本浮动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在5.2%上下,而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普遍在4.3%。
“有时也能在银行买到最终实现年化收益6%的产品,还有很多信托、券商集合理财和互联网金融产品实际收益率也超过6%了,难道都是骗人的吗?”
对于消费者的这一疑问,理财专家指出,这些产品如果是正规机构提供的,从合同章程看肯定不可能保证收益,必须提示投资风险。只不过产品运作不错,所以最终实现了理想的预期收益。但这不等于其预期收益受法律保护。也就是说,如果这些产品亏了本或者没有实现之前预期的最高收益,投资者不能要求金融机构作出赔偿,只能自担风险。
所以,如果有人向投资者推荐一款理财产品,合同上敢白纸黑字写明超过6%的无风险保证收益,完全可以像楼继伟所说的那样,认定这是诈骗。因为,它违背了高风险高收益的市场规律,之前很多跑路的P2P和非法集资就是这么干的。投资者前期都能按时收到保证收益,于是逐渐丧失警惕,不仅加大本金还拉来亲朋好友参与。最后,机构资金链断裂,投资者竹篮打水一场空。
未来投资理财将打破刚性兑付
前几年信托和银行也发行了不少高收益的产品,虽然合同中没有承诺收益,但无论是金融机构自己还是投资者都“心照不宣”地认为肯定能兑付。因此,即使个别没有出现风险的产品最终也由金融机构“托底”实现了“刚性兑付”。笔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时至今日,尽管合同中对产品风险白纸黑字提示得十分清楚,不少老百姓还是不去细看产品合同就签名购买。
其实,这种违反市场规律的刚性兑付,看似短期内保障了投资者的利益,但麻痹了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风险的痛感,损害了资管市场整体的健康和生命力。长此以往,一旦发生系统性风险,后果将很可怕。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层已经下决心打破刚性兑付,今后那些不保本不保证收益的产品真有可能亏本。
2017年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出要打破刚性兑付。
这一文件中涉及的资产管理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资金信托计划,证券公司、证券公司子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子公司、期货公司、期货公司子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等。
文件明确指出,金融机构应当加强投资者教育,不断提高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意识,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打破刚性兑付。
应根据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理财产品
资管新规目前只是征求意见稿,离正式实施还有一段过渡期,投资者暂时可以按现在的原则来选择理财产品。但无论新规施行与否,投资者都应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投资理财工具。
一般来说,固定收益类且风险等级为R1及R2的理财产品,大部分情况都能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即使为非保本银行理财产品,事实上的收益达标率在99%以上。可优先选择股份制银行或者规模较大的城商行,这些银行的同类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相对比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上大部分年化收益率超过5.5%的理财产品可能不太适合普通投资者购买,这类理财产品大多具有以下三点特征:一是结构性理财或浮动收益理财,有一定风险,高收益未必能达到;二是投资期限可能较长,比如2~3年,流动性太差;三是起点门槛可能比较高。
如果新规正式落地,大家还应该改变之前认为银行理财必刚兑的观念,在选购时严格区分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和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后者不存在刚性兑付,亏损风险大大提高;对于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应关注其资产投向及相应的风险等级,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风险等级的产品。(河北日报综合)

刚性兑付将被打破,理财该如何选?

4. 银行理财产品算不算刚性兑付啊?

不算。资管新规要求银行要打破刚性兑付之后,所以很多理财产品将变成净值型的产品,因此投资者在购买理财后,购买的金额会根据理财产品的净值折算成相应的份额。如:A产品的净值是2元,投资者购买5万元,那么买入后的份额就只有2500份,因此理财份额低不代表亏损了。同理,申购的份额大于申购金额不代表赚了。如:B产品的净值是0.8元,则同样买入5万元之后得到的份额5万*0.8,即可以得到62500份。因此当净值大于1,申购的份额就会少于申购金额;当净值小于1,申购的份额就会大于申购金额。净值型理财产品收益是浮动的,跟净值型基金产品类似,但是净值型理财产品有固定期限,未到期不可以赎回,到期之后本金和利息一同到账。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要投一个理财产品,要看公司是否靠谱,产品是否符合投资逻辑。要综合考虑收益,风险和流动性后做出决定!理财怎么选根据预期收益来选择理财方式,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对理财的理解是错误的。理财最重要的问题是期望收益率,而不是保本或者保证多少收益。 案例 年收入净剩余10万,同在上海,有房和无房的理财方案就完全不一样,因为一个目标是首付,一个目标是跑过cpi。总体而言,理财方面的风险度配比应该是7比2比1,70%的固定资产投资或稳健型投资,房子、货基、理财产品优先端、保险都属于此类产品。20%中等风险产品,公募基金、指数基金大概都属于这一类。剩下的10%,配置高风险高收益产品,股票、期货、私募基金属于这个类别。如果固定资产配置过多,那就应该多配置高风险高收益产品,利用投资杠杆将整体配置的风险度提高,反之亦然。举个例子,有个私募基金经理在期货投资获得巨额收益,为了摊平风险度,购买了大量的房产,写字楼一买就是一层楼。财务杠杆决定了人和人之间的区别,当你还属于穷这个阶层时,建议用超大的财务杠杆去淘金。当你已经有房有车成为中产阶层时,财务杠杆应该略大于1.5但不要超过2,在保证跑赢Cpi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超额收益,向财务自由靠拢。如果已经能够财务自由,建议采用保守理财方式,财务杠杆下降到0.5左右,保证不会因为CPI而遭受大损失就可以了

5. 银行理财刚性兑付是什么意思

刚性兑付,就是信托产品到期后,信托公司必须分配给投资者本金以及收益,当信托计划出现不能如期兑付或兑付困难时,信托公司需要兜底处理。
事实上,我国并没有哪项法律条文规定信托公司进行刚性兑付,这只是信托业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刚性兑付在房地产信托、政府融资类信托等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及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中被执行,而证券投资类信托并不受此约束。
监管层要求确保兑付的初衷是为了推动新业务,让投资者消除疑虑,也是为了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防止因信托投资亏损诱发群体性事件。

银行理财刚性兑付是什么意思

6. 银行打破刚性兑付是什么意思

打破刚性兑付是针对金融机构的刚性兑付来说的,金融公司不再以刚性兑付作为对外宣传,招揽投资者投资。此外,为了确保金融投资平台真正做到对投资者负责,国家还要求投资平台赔付要多元化,一旦出现巨额赔付问题,运营平台可通过拍卖公司现有资产、申请保险补偿等手段,最终将处置所得资金按持有比例归还给投资者。拓展资料:银行一词源于意大利语Banca,意思是板凳,早期的银行家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时使用。英语转化为bank,意思为存放钱的柜子,早期的银行家被称为"坐长板凳的人"。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现了货币兑换业和兑换商。第二阶段:增加了货币保管和收付业务即由货币兑换业演变成货币经营业。第三阶段:兼营货币保管、收付、结算、放贷等业务,这时货币兑换业 便发展为银行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是同货币商品经济的发展相联系的,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货币兑换业是银行业形成的基础。货币兑换业起初只经营铸币兑换业务,以后又代商人保管货币、收付现金等。这样,兑换商人手中就逐渐聚集起大量货币资金。当货币兑换商从事放款业务,货币兑换业就发展成为银行业。最早的银行业发源于西欧古代社会的货币兑换业。最初货币兑换商只是为商人兑换货币,后来发展到为商人保管货币,收付现金、办理结算和汇款,但不支付利息,而且收取保管费和手续费。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货币兑换商的业务进一步发展,他们手中聚集了大量资金。货币兑换商为了谋取更多的利润,利用手中聚集的货币发放贷款以取得利息时,货币兑换业就发展成为银行了。公元前2000年的巴比伦寺庙、公元前500年的希腊寺庙,都已经有了经营保管金银、收付利息、发放贷款的机构。近代银行产生于中世纪的意大利,由于威尼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当时的贸易中心。1580年,威尼斯银行成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银行,随后意大利的其他城市以及德国、荷兰的一些城市也先后成立了银行。在我国,明朝中叶就形成了具有银行性质的钱庄,到清代又出现了票号。第一次使用银行名称的国内银行是"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于1897年5月27日,最早的国家银行是1905年创办的"户部银行",后称"大清银行",1911年辛亥革命后,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一直沿用至今。

7. 刚性兑付已取消,现在的银行理财还安全吗?

“刚性兑付已取消,现在的银行理财,还安全吗?”,银行一直都深受大众的信赖,从根本上来讲是因为银行的信用背书是由国家来承担的,但是随着经济市场化,银行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国家也逐渐放宽了银行的相关政策,银行也逐渐走向市场化。目前,银行的理财产品已经打破了刚性兑付,风险都需要投资者自行承担,这也是市场化的表现之一。既然银行理财已经不能实现保本保息,那银行理财产品的安全性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 银行取消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
根据最新的规定,银行取消了对发布的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所有的产品都实现了净值化,所以理财产品也会受风险因素的影响,产生负利率,造成一定的本金亏损。所以说现在的理财产品是有风险的,因此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银行工作人员都会要求其进行风险评估测评,在风险范围之内选择理财产品。


二、 银行的风险等级划分
银行依据风险等级将理财产品划分为5个风险等级,风险由低到高是R1-R5等级。其中R1、R2等级是中低风险等级,风险因素少,总体来说风险性低,基本上不会产生本金的损失,这类理财产品大多数是货币基金。R3、R4等级是中高风险等级,这部分理财产品有一定的风险,可能会产生部分资金的损失,比方说指数基金。R5等级为高风险投资,这类理财产品的得涨幅度很大,对于理财知识门槛要求比较高,产生的负利率会造成比较大的资金损失,所以这类理财产品在购买时需要谨慎投资。
总体来说,银行的中低风险理财产品的稳健性还是不错的,特别是选择一些大型的商业银行进行购买,年收益率还是你比较有保障的,基本可实现预期的利率,很少产生本金亏损的现象。


三、 合理进行投资
理财的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因此我们在进行投资理财的时候需要综合的进行考虑。一是需要选择自己风险承受范围之内的理财产品,避免投资理财影响日常生活,理财并不是赌博。其二就是购买理财产品尽量选择大型银行,虽然说小的城商行以及信用社他们的理财产品的利率更高,但是大型银行的稳健性以及保障都要更好,因为大型银行的资质更好,渠道更广,资金更加充足。
总结来看,银行理财产品虽说打破了刚性兑付,但是其稳健性相比于金融机构而言,还是要更好,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风险等级内的理财产品。

刚性兑付已取消,现在的银行理财还安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