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价值投资及其难点?

2024-05-18 08:34

1. 如何理解价值投资及其难点?

简单的说,价值投资就是找到好价格下的好东西,买入并长期持有,通过时间发酵,在未来进行兑现获得收益。
这里面有两个要点也是两个难点:一个是找到好价格下的好东西,另一个是长期持有。
很多你所知道的好东西别人也知道它是好东西,大家都知道的好东西常常价格就已经体现其价值了,也就是说不会很便宜让你捡到漏。
但是有些时候,因为各种原因,往往由某个坏消息作为导火索,通过市场情绪的发酵导致其价格出现大幅下挫,这个时候面对连续的下跌和市场上的一片悲观,你能不能把握机会,以较低的价格买下就真的是看水平了。
至于长期持有,这个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是面对各种诱惑各种不确定你真的能一路坚定持有其实也是非常难的。
比如都知道的比特币,从诞生到现在已经翻了几百万倍了,但是真的能一直持有拿到现在的人又有多少?很多人说后悔当初没买点比特币,其实,即使你真的买了,你觉得你能拿到现在么?涨了十倍你抛不抛?涨了一百倍你抛不抛?涨了一千倍呢?更不要说眼看着前期涨了几百几千倍,突然一天来了个腰斩,你会不会后悔之前没抛掉,然后等到来个小反弹就赶紧清仓走人?
真实的投资市场怎么各种外部因素各种情绪交织其中,价格大起大落前一秒天堂下一秒地狱都并不鲜见,面对如此难熬的心理折磨,自问又有多少人能找到好价格下的好东西并坚定持有在未来兑现?
最后,欢迎各位关注“优悠鹿”,获取更多干货!我会经常分享有用的知识和信息,涉及房产投资、理财、旅游度假等等,让我们一起分享生活,享受生活!也欢迎大家进行点评!

如何理解价值投资及其难点?

2. 价值投资十大误区剖析

      巴菲特价值投资第一法则就是竞争优势原则,所谓竞争优势原则,就是好公司才有好股票,那些业务清晰易懂,业绩持续优秀并且由一批能力非凡的、能够为股东利益着想的管理层经营的大公司就是好公司。说起价值投资,似乎很多人都很清楚,很多人在信仰并在实战中实施价值投资策略。本文就价值投资的误区进行全面剖析,希望带给大家一些启示。价值投资误区一:只买便宜货      价值投资就是只买对的,宁可贵一点也要买对的。绝非贪图便宜。什么是对的,那就是公司有持续经营能力、增长潜力,有不断为股东创造更高价值的能力。当然,既好又便宜的股票是求之不得。巴菲特曾说:他改掉只买便宜货的毛病,改了30年。价值投资误区二:买跌破净资产的股票      净资产是一个动态概念。不断贬值的公司,当前净资产再高也没有意义。跌破净资产的公司在国外比比皆是。跌破净资产但公司未来预期很好,那是难得的机会。但在A股这样的机会很少。价值投资误区三:只在低位买股票      股价位置的高低是相对的。无论在什么位置,只要价格相对未来预期有巨大的上涨空间(概率足以吸引你),就可以买入持有。价值投资误区四:只做长期投资      投资绝不是以时间为准则。任何投资发现错误须立即纠正,不可以再继续持有。已经实施的投资,出现疯狂上涨也需要警惕。如果你原计划为期五年的投资,结果一年就达到了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目标,而公司基本面也没有新的变化,只是炒作过度,那又何必一定去投资五年?价值投资误区五:不投资高市盈率股票      价值投资更加注重未来价值,看好那些未来能持续增值的公司。而市盈率的高低是变化的。低市盈率,未来可能变得很高。反之亦然。无数大牛股都是从高市盈率开始起步,随着公司基本面的好转,市盈率反而越来越低。另外,对公司的估值方法绝对不只限于市盈率。更多先进的估值手段层出不穷。市盈率仅仅是一个最常规的参考。有了更丰富、更先进的估值手段才可以发现更多低估的优秀公司,才能成为更好的价值投资者。价值投资误区六:不投资成长性股票      这个问题与前面的问题很类似。再次强调,成长性是价值投资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没有成长性的价值是伪价值,是经不起未来检验的价值,是不可以持续的价值。只投资蓝筹股,不投资科技股或者创业板股票:一个公司的好坏本质上与它在哪个板上市没有关系,也与公司是否所谓传统蓝筹股无关。只要你看得懂公司的未来,无论蓝筹还是科技股,只要有相对确定性的持续成长,都可以投资。但放在动态中看,很多公司在自身内在增长持续的背景下,不断利用充足的现金进行横向、纵向的收购兼并,不断增强实力。如果购并得当,公司的高成长性会越发突出,会化解短期的高估值。在这样的预期下,其中部分公司会脱颖而出,它们就是未来的强者、未来的蓝筹,值得继续大力投资。而增长乏力、股价高耸的公司则会面临淘汰。价值投资误区七:不投资亏损公司      这个问题其实还是前面一些问题的变形。公司是否亏损并不重要,关键是未来是否有巨大的增长潜力。美国很多著名公司都是亏损的,但并不妨碍它具有高投资价值。美国本土的亚马逊、特斯拉,中国本土的唯品会、当当等截至一季度报表都是亏损的。但投资价值却显而易见。价值投资误区八:不投资小型公司      在创新的价值投资理念中,小市值公司更受欢迎。但仅仅小还不行,还必须拥有大市场,拥有核心竞争力。这样的公司会不断壮大。公司无论大小,有持续的增长潜力才是价值投资的真谛。价值投资误区九:要看牛熊市      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是不必关注市场所谓的牛熊变化,也就是选时。一方面,长期而言,市场都是牛市。另外,真正优秀的公司走势长期与大盘无任何关系。看指数投资已经是很落后的投资手段,也与价值投资的理念相违背。选股远远重于选时。价值投资误区十:有价值的公司,价格合理就可以买      找到有很好投资前景的公司,价格合理是不是就可以买入?事实上,大部分投资者不适宜。大部分投资者的心态不会很好,很难承受长时期股价不涨的煎熬。股价严重被低估时,股价会很快回归正常,很快上涨。公司出现重大拐点以及引爆点时,股价会很快出现上涨。伴随着上述两大条件的价值投资才适合绝大多数投资者。

3. 价值投资的误区是什么呢?


价值投资的误区是什么呢?

4. 人人都在说的价值投资有哪些误区?

总结下来有如下三个大坑,如果能避开,那么财富就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第一个误解就是:价值投资,那就是买了一动不动,完全不动,长期持股就是坚持了价值投资。
这种想法和做法是极其错误的,因为你弄错了根本。不是长期持股不动就是价值投资,而是长期持有价值低估、甚至严重低估的资产,这才值得一动不动。

当你持有一堆垃圾公司,长期持有只会亏的很惨,越来越惨。市值会不断缩水,不断受到打击。那不是投资,那是受虐。

当我们持有股票的公司泡沫严重,市值远超该公司价值的时候,我们不仅不能长期持股,还应该比谁都跑的要快。去寻找下一个价值洼地。

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对于一部分优秀的成长性公司,当成长性足够的时候,适度的超估值的泡沫是允许的。面对这种溢价可以保持不动,因为优秀的而又有成长性的公司,会通过不断的成长抹平溢价,从而达到价格和价值的一种平衡,甚至又出现价值洼地。

第二个误解就是:价格太高了,我要卖出。价格已经很低了,我要买入。
这种想法是误解了价格和价值的区别,以为价格就是价值,或者说以为价格就能代表价值。

价值投资关注的应该是价值,也只能是价值,而不是价格。价格不能代表价值,也代表不了价值。

比如一个公司如果用20元价格发行5亿股总股本,这和用100元价格发行1亿股总股本,对这个公司的价值来说没有任何区别。我们要关注的是这个公司的实际价值和100亿的市值来说,偏离值是多少,是高是低,是否有投资价值。而不是去考虑20元是低了,还是100元高了。

第三个误解就是:不研究不分析,盲目买入。
研究分析是价值投资的基石,研究分析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经验。投资者要学会看财务报表,要学会看懂财务报表反映的企业本质。多把同行业的公司放在一起比较,对公司任何异常的地方都要有追查到底弄明白的决心。投资者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不从众,不盲从,坚持独立分析,独立思考。这比黄金还宝贵!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通过基本面、财务报表、估值等各种分析,找到净利润能实实在在持续增长的优秀上市公司,陪伴优秀公司成长,充分分享优秀上市公司的成长利润。

当大家通过研究找到一家优秀的公司时,发现价格和估值都很不错,对于这样的好公司一定要用心呵护,特别当这个公司还很瘦小的时候,一定要当个孩子一样好好呵护对待,陪着他一起成长长大,只要是优秀的公司,长期陪伴一定会给你应有的回报,甚至远超你预期的回报。

时间是优秀企业的好伙伴,坚信时间的力量。
前提是你要通过大量的研究分析,找到优秀的企业。

希望大家都能不断学习,提升自我,避开上面说的价值投资的三个误区,找到优秀的公司。充分分享优秀上市公司的成长利润。

5. 关于价值投资的问题

主导股市趋势的力量你必需先明白,长期(3-5年以上)是内在价值,中期(1-3年)资金和投资者预期。价值投资包括在长期投资之中,所以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对内在价值的判断,特点是投资期限较长,要以国家宏观经济及行业经济为基础。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价值投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长期宏观经济和行业经济或者说对公司的发展前景有一个较为合理的判断,而对这些东西的判断不能仅限于定性分析,还要进行定量分析(就是一些经济数据指标的分析)。如果放到一个公司上面,你还要分析这个公司的财务指标,因为这些指标一定程度上能反应这个公司负债水平,偿债能力,经营效果等等,避免在投资时投入一个资金或财务运转有问题的企业。
我举个例子吧,柳工,机械行业
定性分析:
从宏观经济上分析,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问题不会太大,这个就不需要有太多担忧了——
从行业上分析,机械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只要宏观经济发展,机械行业就必需要有较好的发展,如果你对上面的宏观经济有信心,那么你就不该对机械行业的发展前景有太多忧虑
公司分析,装载机和挖掘机的行业龙头,自主生产创新能力强

定量分析:
宏观经济:前五个月的GDP同比较长都在9%以上,PPI,CPI,PMI等指标都在可控范围内。
行业分析:机械行业前五月同比增长在28%左右,机械协会估计未来三年的复合增长在17%左右,其中装载机和挖掘机前五个月的平均增长在40%以上
公司分析:财务指标都很合理,现金等价物充足(公司财务指标太多,就不分析了)

以上就是价值投资中的基本面分析,我的分析是这个股票很好,最后一步就是估值了,估完值后如果现在的价格合理,你就可以买进了。不合理。。。那就等。。。。我用的是PE估值,觉得15静态PE可以买了,所以在20左右的时候买了不少

所以说,价值投资不看指标不行,只看指标也不行,要和公司经营状况结合起来一起看才行。何况,公司自身评判自已经营状况的体系中,指标也占有着很大的比重。公司本身都如此在意指标,我们如果不用,太显得不知轻重了。

关于价值投资的问题

6. 终于有人把价值投资说清楚了

说到价值投资,想起了学生时代看到的一些书,内容大抵忘记的差不多了,现在乍一想起来,脑中却只出现这么几句话:第一句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第二句是“任何证券标的都存在风险,你需要的只是与风险相符的收益”,第三句是“安全边际”。我挺惊讶的,我甚至都没想到这三句话已经对我的影响如此之深。
 
 对于价值投资,估值当然是首要问题。这里写点我的思考,一是想抛砖引玉,能跟大家一起讨论讨论,二是梳理下自己的思路,希望对以后投资有所帮助。
 
 估值方法有很多,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对估值法,一类是绝对估值法。
 
 一、相对估值法
 
 相对估值法比较简单,例如PE、PB、PS、PEG等方法,这些方法往往是和同类对比、或者是和历史对比。测算过程简单实用,也是IPO和资产收购等报告里面常用的估值方法之一。以PE为例,如果对目标公司的盈利预测不准确,对标公司的市盈率不合理,都可能会造成股票估值巨大差异,这也是近期A股收购估值处在质疑的风口浪尖的原因之一。
 
 1、对于PE、PB估值法
 
 虽然经常被使用,但是不代表是合理的,这类方法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忽略了不同公司之间千差万别,并且对于对标公司的PE和PB等指标是否合理性考虑不足。例如万达院线收购万达影视时,对于传奇影业的估值,我就觉得挺不严谨的,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1)传奇影业未来三年的盈利偏乐观。主要体现在对未来拟拍摄电影的盈利信心偏乐观上(注:对整合后公司管理成本的下降说法比较认可),缺乏足够同类型电影票房趋势、市场特点和消费者行为变化等数据支撑。2)对标公司和传奇影业的对比,不够深刻和到位,仅仅供应了几家公司的市盈率对比,传奇影业的收购市盈率相对比较低就是认为是合理了,量化程度明显不足(为什么低这么多就合理了呢?)。并且报告中对标公司的市盈率是预测市盈率,不是真实的动态市盈率,主观因素太强,也不知道是怎么来的预测值,可不科学,合不合理。
 
 2、对于PS估值方法
 
 近期对互联网公司估值比较流行的PS方法,更是充满了争议性。这涉及到很多估值的根本问题。对于公司估值来说,最根本的是不是以利润为基础?举个例子,最近有网友认为网宿科技,年收入仅30亿左右,就获得了500多亿的市值;而南方航空此类公司,年收入上千亿,市值才800多亿。但是从利润来看,两者却天差万别,网宿科技30亿营收就有8亿多的利润、南方航空1100多亿营收只有50亿左右的利润。市场上还有一种观点,就是互联网公司先做营收规模,未来再收割利润,这个观点常见于乐视、京东等类型公司。这种观点很值得深思:
 
 1)营收规模起来了,是不是利润就可以收割?什么情况下,未来才可以收割利润呢?我觉得这方面市场的思考明显不够,商业角度来看,营收规模和利润创建并没强依赖关系,并不是营收规模大未来盈利概率就大,须不知有多少公司营收起来了直至破产都还没有获得盈利。在行业一直是饱和竞争时候,利润往往是可遇而不求的事情,近几年互联网发展很少出现垄断,新竞争却层出不穷,对利润的创造可不是什么好环境,不能取得垄断地位的情况下,收割利润有点困难。
 
 2)营收规模起来,是不是盈利就会容易一些?经常有股民认为,营收这么大,随便降一下成本公司就可以获利,需不知粗放式削成本是对公司运作很危险和不利的,一家公司的成本常一方面取决于经营效率和能力,如果经营效率和能力本身就比较好,未来哪来的降成本空间?这还会陷入一种悖论,是不是这家公司的营收能做到这么大,就是因为牺牲了利润打价格战得到的呢,如果公司要得到利润,提高价格,会不会消费者不认可了(京东有这个先兆,价格不便宜后,消费者的消费动力有所降低),造成营收的崩塌呢?消费者对互联网公司的忠诚度和粘性其实并不高,很多公司都在想各种方面提高用户粘性。
 
 3)PS方法需要对营收类型运行分类,再作估值。不是什么的收入都可以用同一个PS去估值,比如乐视的互联网服务收入和硬件销售收入,两者明显就不能用同一个PS去估值。
 
 所以应用PS估值方法时,我们要慎重,要细分场景,要分析公司特点,要预测未来收割利润能力。有这些思考过程,PS估值才会客观合理。我觉得能在未来利收割利润的公司,一般是那些在开拓期能大量积累用户规模,在未来通过用户运营供应生态产品或服务收割利润的公司。PS估值,关键在于公司未来有没有可预见的收割利润模式和场景,关注的点应该是用户规模而不是营收规模,留意的地方应该是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
 
 3、对于PEG估值方法
 
 PEG估值简单易行,且具有一定合理性,是利润贴现模型结合实际经验后的一个简化测算版本。这个方法,也经常有人用错,主要就是用近三年的利润平均增长率去估算,正确的是用未来三年的利润平均增长率。在利润增长方面,历史三年跟未来三年数值经常有很大差异。
 
 我觉得估值应该是对未来的估值,用历史的数据去验证和测算,这更多反映的是历史估值。历史的数据用于判断和估算公司的未来方法很多,但绝不是等同历史或者简单的保守压低就行了。
 
 二、绝对估值法
 
 绝对估值法主要是基于未来贴现到现在的测算方法,至于用什么去贴现就出现了不同的模型,例如股息(分红)贴现估值模型、现金流贴现估值模型、利润贴现估值模型等等。不同的贴现内容,体现了不同的估值思路。例如股息(分红)贴现估值背后的思想就是实际分到投资者手里的价值才是真正的投资价值;而利润贴现模型背后的思想就是我是公司的股东,公司的利润就是我的。总的来说,这种贴现模型综合考虑的因素比较多(例如公司的盈利和风险都考虑到了),是相对科学一些的。
 
 为了说清楚这个贴现原理,我举个理想的场景吧:一笔资金1000元,存银行的一年利息率为10%,也就说每年投资者都可以获得100元的利息;现在有一家公司,它的盈利非常稳定,几乎跟银行存款收益一样稳定,公司每年都可以获得100元利润,不增不减,那这家公司你觉得值多少钱?它只值1000元,这就是他的估值,因为这家公司跟银行存款1000元没有什么区别(都只能产生100元利润),没有人用1001元去换一个1000元的存款,这不符合逻辑。这个利率就是贴现率。从这个场景,你可以看到利率10%,利息没有增长的情况下,估值放大了10倍(1000元存款=100元利息*10),这10倍就是市盈率。这就是市盈率的本质!
 
 那么对于具体公司来说,盈利肯定是不稳定的,有的在增长、有的在下降、有的上下波动很大,这就引发出了两个问题,1)盈利的预测;2)贴现率的预测。不同公司的贴现率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也是风险利率!风险利率的客观测算,你可以参考CAPM模型的思想,盈利波动大、未来预期不明朗的公司的贴现利率肯定是要高一些的。同时,从贴现的数学方法(大家可以算一算),也可以知道,盈利保持增长状态,可能估值是明显不一样的,同样的场景,若利息保持每年增长5%,市盈率可以去到20倍,是不增长时候市盈率的2倍。所以公司的利润增长越快,市盈率自然越高,当然增长必须是长时间具有可持续性才能获得高市盈率估值,偶发性的增长,对估值的帮助不大。
 
 现在很多采用此类模型估值的,经常低估了风险利率(这个利率对估值测算影响非常大),非常乐观,主要原因是只用公司历史的盈利数据去测算,没有考虑到公司运营、商业模式等因素,我建议估值的时候,贴现利率以数据测算为基础,加入个人对公司的理解,做些微调。
 
 综合以上估值方法,最需要解决的两点的是盈利的预测、风险利率的估算,而要做好这两点,没有长时间跟踪和洞察一家公司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价值投资普遍交易频次很低,关注公司非常聚焦的原因之一。
 
 其实股票估值还有很多内容没说,还有价值投资的策略等等,价值投资策略是跟安全边际等方面相关的,我的理解可能也是阶段性的体会,也不太成熟和到位,待有机会再跟大家交流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