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都已经落户中国上海,戴森为什么迟迟不来中国建厂?

2024-05-08 04:51

1. 特斯拉都已经落户中国上海,戴森为什么迟迟不来中国建厂?

品牌力确实是很魔幻的东西,比如当年我因为买了一个Apple Nano(暴露年龄的产品)而入了苹果的坑,从此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后来在某个夏天入了一台戴森风扇,从此告别噪音犹如拖拉机的美的电风扇。在那之后的某个情人节收到了戴森吹风机,然后又把戴森吸尘器加入了购物车。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总有一种买什么都要集齐全套的执念。照着这个思路,如果苹果和戴森哪天推出电动汽车了,我也真的会认真考虑一下,只要它们的电池不像手机和吸尘器那样不禁用。虽然苹果至今对造车还是遮遮掩掩不愿明说,但是戴森却已经昭告天下了(不太了解详情的盆友可以移步这里简单回顾一下)。只不过让我有些诧异的是,最近它竟然宣布把第一家工厂放在了新加坡,而不是中国。寸土寸金的新加坡,适合造电动车么?


戴森原本考虑过将电动汽车的生产地方在英国,毕竟它是英国企业,不过后来放弃了,而是选择在新加坡建厂,这座工厂今年就能开工,2020年完工,2021年投产。戴森的CEO Jim Rowan对于选择新加坡建厂的解释是,我们11年前就进入新加坡了,我们最核心的高效数码电机就在这里开发和生产的,在这里有积淀呀。除了这些积淀,戴森还认为新加坡本身是个拥有众多技术人才的地方,就适合生产纯电动汽车这种高技术含量的产品。

可是新加坡的劣势也相当明显,首先就是地方小,整个国家也就比帝都朝阳区大一些,地价hin贵。再者人才是多,但是工资也高啊,这里的平均工资全球第一。造车不光是需要高级工程师,也需要生产线上的工人啊,在这里建厂的用人成本可想而知。虽然戴森自己在这有研发生产中心,可是整个新加坡并没有其他的汽车制造配套了,40年前福特关闭了这里的一座工厂之后,新加坡就结束了汽车生产史。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新加坡并不是纯电动汽车的乐土,特斯拉在这都没市场。不能说新加坡人不环保,实在是这里买车用车成本忒高。列举了这么多优劣对比,是不是对于戴森不在中国造车更难理解了?其实戴森也没有把话说死,他们强调未来工厂肯定不止一家,新加坡属于第一阶段的选址。因为这家野心勃勃的英国公司已经规划出了三款车型。所以在未来的生产版图上,极有可能出现中国,不知道哪个省正在暗中使劲呢。


另一方面,特斯拉上海工厂已经顺利拿地准备开工了,从最新流出的环评公示来看,这家工厂将投产Model 3和Model Y,目标年产能25万辆从签约到拿地,特斯拉在上海才花了三个月时间,这效率估计也就在中国能有。到时候国产特斯拉顺利下线,销量和业绩蹭蹭涨,戴森就该看到中国的魅力了吧。当然眼下戴森可能也不眼红特斯拉,毕竟它已经从小众豪华电动车往大众化的产品上转型了,追求的就是量大价格实惠。而人家一个吹风机卖好几千的戴森,造的车估计也是法拉利level的,不在乎量。

特斯拉都已经落户中国上海,戴森为什么迟迟不来中国建厂?

2. 为什么说戴森有可能取代特斯拉,成为电动汽车霸主

因为说这话的人是个二逼

3. 戴森为何放弃了辛苦筹备6年的电动车项目?

放弃梦想,有时比坚持梦想更难,但是面对现实,戴森不得不作出痛苦的选择。


尽管我们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做了各种尝试,但还是无法确保这款汽车的商业可行性。我们也严谨地找寻可能接受这项业务的买家,遗憾的是,目前尚未有所进展。在我们进行了诸多努力之后,戴森董事会不得不决定终止电动汽车项目。”10月10日,戴森公司创始人詹姆斯·戴森在官网上发布了给全体员工的公开信,表示终止筹备了六年之久的电动汽车项目。业内人士认为,一向“钱多又精明”的戴森不同于外界某些同行,主动放弃尚未上市的电动汽车项目毕竟要比亏损后再撒手要明智得多。

以高端吹风机、卷发器、吸尘器等家电闻名的戴森,在今年1月以13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80亿元)的身价成为英国首富。戴森本人,更喜欢称呼自己为发明家。从2013年起,戴森就开始着手描绘自己的电动汽车之梦。

想造车,先要有钱,这对于英国首富倒不是难题,自己出资25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20亿元)够不够?还要有内行,这也不难,这年头,还怕有钱挖不到人?英菲尼迪前全球总裁罗兰·克鲁格来了,全面负责整个戴森电动汽车的项目。罗兰·克鲁格曾先后就职三菱、戴姆勒、宝马等汽车集团。随着戴森招兵买马的步伐,电动汽车项目技术团队最多时达到近600人,团队骨干主要来自于宝马、阿斯顿·马丁、路虎、特斯拉等汽车制造商。此外,还耗资近2亿英镑(约合人民币近17亿元)修建了一条16公里的新车测试道路。

戴森为何放弃了辛苦筹备6年的电动车项目?

4. 做啥火啥的戴森为何会停止电动车开发?

因为每个企业家就是向利益靠近的,而电动车的市场比较大,但是已经被好多厂商所瓜分了,所以戴胜才选择退出。10月11日,据媒体报道,戴森公司创始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刚刚给员工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称戴森将停止制造汽车。停止造车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汽车产品或汽车团队有问题,而是因为缺乏商业应用,他会放弃开发汽车。

此外,戴森还赞扬了汽车团队在电子邮件中对汽车生产过程的复杂性,但取得了很大成绩,并表示会让汽车的R。至于取消电动汽车的研发,詹姆斯·戴森表示,这不会影响戴森未来的发展。尽管他停止了电动汽车的研发,但他仍将在固态电池,传感器,视觉系统,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进行研发。据了解,戴森是英国著名的电器制造商,主要以吹风机,吸尘器等小家电闻名。2017年,戴森还向内部员工发送电子邮件,进军新能源汽车,并成立了400人的汽车研发团队。为了建立一个高水平的劳斯莱斯,路虎,宾利,特斯拉,宝马,阿斯顿·马丁等高技术人才,并计划在2020年推出首款电动汽车。

戴森表示,2018年将在新加坡工厂生产电动汽车,预计2020年完成第一批汽车生产,2021年正式下线。今年5月,戴森发布了电动汽车的初稿。从图纸上看,第一辆电动车采用三排座椅布局,长约5米,高1.65米。为了保证更低的风阻,该车设计了更大坡度的前挡风玻璃,整车造型偏向MPV。计划赶不上变化。从宣布进入新能源汽车,到宣布停止新能源汽车研发,仅三年时间。虽然已经开发出了原车,但鼓风机和轿车是完全不同的领域,后者往往技术含量较高,生产工艺复杂。

看看中国造车的新力量,一路颠簸。虽然电动汽车比燃油汽车好,但要制造出高质量的汽车和销售大排量的汽车并不容易。

5. 吸尘器起家的戴森开始进军电动汽车蓝海,是否靠谱?

戴森(Dyson),相信不少年轻的朋友对这个品牌都很熟悉,他家的无扇叶风扇、吸尘器等许多家电,都是不少人心目中家电商品,集设计与实用性为一体。戴森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英国的工程技术创新公司,其产品行销全球45个国家在创始人詹姆斯·戴森的领导下,戴森公司为吸尘器,洗衣机,自动吸尘器以及手持吸尘器设计并研发新技术。

其创始人更是颇有名气,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被英国媒体誉为“英国设计之王”。是一位出色的工业设计师、发明家。而他所发明的双气旋系统,被看作是自1908年第一台真空吸尘器发明以来的首次重大科技突破,彻底解决了旧式真空吸尘器气孔容易堵塞的问题。戴森创始人、前CEO James Dyson发布全员邮件宣布,戴森正式进入电动汽车制造领域,并将于2020年推出「独一无二」(radically different)的电动汽车。

并在邮件中提到“我仍然怀有解决全球空气污染问题的愿望,几年前,眼看着车企没有改变他们的产品,戴森决定自行开发新的电池技术,我相信电动汽车会彻底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看来戴森这次造车也是为了顺应世界上的环保趋势,并且电动车也是一个新兴产品,其的劣势并不明显。
看来戴森想造车这个消息是百分百的实锤了,不过却带来了更多疑问,毕竟这家公司在该领域以及相关领域并无经验。在2015年10月,其还以以9000万美元收购美国创业公司Sakti3,这公司在固态电池设计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而固态电池被认为是,取代电动车所用的三元锂电池的最大潜在对手。并且,早前还有阿斯顿马丁、特斯拉的车企高管加盟戴森。

James Dyson还承诺将在电动汽车项目上投入20亿英镑(约27亿美元)。虽然不少人觉得的戴森造车「看上去不靠谱」,但不可否认的是,戴森确实是有备而来的。未来究竟如何一切还是未可知的。
享自由推广平台(公号ID:xiangziyoukeji),是一款为自媒体、新媒体设计的互助推广网络工具,解决传播难的痛点,让优质内容迅速。通过用户间的互助,使优质内容在各大社交平台持续传播,并向外扩散。

吸尘器起家的戴森开始进军电动汽车蓝海,是否靠谱?

6. 戴森进军造车界之后为何又要退出?

最近,戴森宣布该公司将退出汽车制造业,并给出了“该项目在商业上不可行”的答案那么,当戴森选择进入汽车制造业时,他为什么选择放弃汽车制造业呢?退出汽车业是明智的决定吗?

首先,戴森在汽车行业的投资仍然很少。2017年,戴森决定进入汽车行业,投资20亿英镑,其中一半用于电池研发。这20亿英镑的投资对于一家进入汽车行业的新公司来说似乎有点不够。以2019年汽车公司研发预算排名为例。最大的汽车公司丰田的研发预算为1.1万亿日元(732亿元人民币),而其他汽车制造商也进行了相对较高的投资。戴森显然想用这20亿英镑建立一个独立的汽车工厂。

其次,戴森的汽车产业链不够成熟。虽然戴森自己设计的电机转速快,降噪效果好,但制造一辆完整的汽车并不那么简单。设计简单,制造困难。汽车制造业严重依赖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包括资本、技术和管理。很明显,戴森没有完全满足这些要求,建立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也不容易。除了资本,戴森没有时间。

最后,戴森对于电动汽车的前景并不明朗。尽管电动汽车是时代的潮流,但至少在最近几年,传统的燃油汽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甚至电动汽车的领导者特斯拉也花了很长时间才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这就是戴森显然无法走特斯拉的路的原因。此外,消费者仍处于电动汽车的探索阶段,戴森的汽车能否让消费者为此买单是一个大问号。

7. 特斯拉都已经落户中国上海,戴森为什么迟迟不来中国建厂?

希望戴森的电动车电池不要像吸尘器那样……充电4小时吸尘10分钟。品牌力确实是很魔幻的东西,比如当年我因为买了一个Apple Nano(暴露年龄的产品)而入了苹果的坑,从此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后来在某个夏天入了一台戴森风扇,从此告别噪音犹如拖拉机的美的电风扇。在那之后的某个情人节收到了戴森吹风机,然后又把戴森吸尘器加入了购物车。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总有一种买什么都要集齐全套的执念。照着这个思路,如果苹果和戴森哪天推出电动汽车了,我也真的会认真考虑一下,只要它们的电池不像手机和吸尘器那样不禁用。


虽然苹果至今对造车还是遮遮掩掩不愿明说,但是戴森却已经昭告天下了(不太了解详情的盆友可以移步这里简单回顾一下)。只不过让我有些诧异的是,最近它竟然宣布把第一家工厂放在了新加坡,而不是中国。寸土寸金的新加坡,适合造电动车么?戴森原本考虑过将电动汽车的生产地方在英国,毕竟它是英国企业,不过后来放弃了,而是选择在新加坡建厂,这座工厂今年就能开工,2020年完工,2021年投产。戴森的CEO Jim Rowan对于选择新加坡建厂的解释是,我们11年前就进入新加坡了,我们最核心的高效数码电机就在这里开发和生产的,在这里有积淀呀。除了这些积淀,戴森还认为新加坡本身是个拥有众多技术人才的地方,就适合生产纯电动汽车这种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可是新加坡的劣势也相当明显,首先就是地方小,整个国家也就比帝都朝阳区大一些,地价hin贵。再者人才是多,但是工资也高啊,这里的平均工资全球第一。造车不光是需要高级工程师,也需要生产线上的工人啊,在这里建厂的用人成本可想而知。虽然戴森自己在这有研发生产中心,可是整个新加坡并没有其他的汽车制造配套了,40年前福特关闭了这里的一座工厂之后,新加坡就结束了汽车生产史。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新加坡并不是纯电动汽车的乐土,特斯拉在这都没市场。不能说新加坡人不环保,实在是这里买车用车成本忒高。不光新加坡,整个东南亚的电动车销量都不高,一年加起来没有帝都一个礼拜的销量高。再反观咱这里,今年全国产销就能突破100万辆了。中国还有希望


列举了这么多优劣对比,是不是对于戴森不在中国造车更难理解了?其实戴森也没有把话说死,他们强调未来工厂肯定不止一家,新加坡属于第一阶段的选址。因为这家野心勃勃的英国公司已经规划出了三款车型。所以在未来的生产版图上,极有可能出现中国,不知道哪个省正在暗中使劲呢。另一方面,特斯拉上海工厂已经顺利拿地准备开工了,从最新流出的环评公示来看,这家工厂将投产Model 3和Model Y,目标年产能25万辆。从签约到拿地,特斯拉在上海才花了三个月时间,这效率估计也就在中国能有。到时候国产特斯拉顺利下线,销量和业绩蹭蹭涨,戴森就该看到中国的魅力了吧。当然眼下戴森可能也不眼红特斯拉,毕竟它已经从小众豪华电动车往大众化的产品上转型了,追求的就是量大价格实惠。而人家一个吹风机卖好几千的戴森,造的车估计也是法拉利level的,不在乎量。

特斯拉都已经落户中国上海,戴森为什么迟迟不来中国建厂?

8. 为什么戴森敢把吹风机卖到3000元?

可能是牌子的原因,觉得太贵了,实际也不值这个价,虽然质量和技术含量很好,其实国产品牌中,欧阳娜娜推荐的直白高速吹风机也不错,技术和戴森类似,吹完不伤头发,价格还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