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凸透镜结构的望远镜

2024-05-16 03:16

1. 关于双凸透镜结构的望远镜

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因此,用它观测远处物体的时候,却清晰了。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关于双凸透镜结构的望远镜

2. 请问望远镜的成像原理,是两个凸透镜的望远镜

开普勒式望远镜,折射式望远镜的一种。
物镜组也为凸透镜
形式,但镜目组是凸透镜形式。
这种望远镜成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
但视场以设计的较大,最早由德国科学家开普勒(Johannes Kepler)于1611年发明。
 
为了成正立的像,采用这种设计的某些折射式望远镜,特别是多数双筒望远镜[1]
在光路中增加了转像稜镜系统。

3. 单透望远镜成像原理

△ 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开普勒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 (开普勒望远镜)物镜焦距较长,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目镜的焦点内,靠近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焦距较短,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实像放大,相对于实像来说,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开普勒望远镜的光路图如下:

单透望远镜成像原理

4. 凸透镜成像原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中考必考考点之一

5. 凸透镜成像特点

那你的眼睛来说明,你的眼睛里有一块凸透镜(它是可以变化的),物体在凸透镜的一侧,物距就是物体向凸透镜作垂线段的距离,如果物体自己会发光,它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成像(如果不会自己发光就反射别人照到它身上的光),像就是你看到的东西,你的眼睛里有视网膜,相当于一个屏幕,像就呈在上面,所以,你看到的永远是像,而不是实际物体。像向凸透镜平面作垂线段的距离就是像距,(其实我们看现实中正立的物体,眼里的像是倒立的,但我们感觉是正立的,这是因为倒立的像经过了大脑的处理,实际倒立的物体成的像是正立的,感觉是倒立的),物距和像距有一个比例。现在就再讲另一个事实,眼睛看到的永远是实像,虚像是看不到的。凸透镜都有两个焦点,就在凸透镜的两侧,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就焦距(其实也是垂线段),如果物体在焦距外,就是物距大于焦距,形成的像就在与物体相对的凸透镜的另一侧,而且形成的像是实像,也是倒立的,如果物体在焦距内,就是物距小于焦距,形成的像就会更物体处于同一侧,而且像是虚像,也是正立的,就是实际上没有那样的的像,只是人感觉有。人只能看到其中的实像,一般我们看物体,物体都在我们眼睛的焦距外面,你如果把小物体不断靠近你的眼睛,很近的时候你就会看不到,就是因为已经在焦距内了,而很远的地方的物体看不清楚是因为我们眼睛的分辨能力不够,并不是没有形成实像。不知道你听懂的吗?

凸透镜成像特点

6. 凸透镜成像实验原理

凸透镜拥有放大作用。凸透镜二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实虚正倒。

将平行光线(如阳光)平行于主光轴(凸透镜两个球面的球心的连线称为此透镜的主光轴)射入凸透镜,光在透镜的两面经过两次折射后,集中在轴上的一点,此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记号为F,英文为:focal point),凸透镜在镜的两侧各有一实焦点,如为薄透镜时,此两焦点至透镜中心的距离大致相等。凸透镜之焦距是指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通常以f表示。凸透镜球面半径越小,焦距(记号为:f,英文为:focal length)越短。凸透镜可用于放大镜、老花眼及远视的人戴的眼镜、摄影机、电影放映机、幻灯机、显微镜、望远镜的透镜(lens)等。
【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1)实验前先调节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让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2)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中央成像(①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②物体在一倍焦距之内,所成像为虚像)



(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实质:光的折射)。



(4)用纸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光屏的像只会变暗,像仍是一个完整的像。



(5)蜡烛越烧越短,则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会逐渐上移(可上调蜡烛、上调光屏、下调凸透镜)。



(6)测算焦距的几种方法:

①如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说明物体现在处于二倍焦距上,则此时f=u/2。

②如果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能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时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就等于焦距。

③如果凸透镜的直径为5cm,在主光轴上有一点光源,光线透过透镜后,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光屏上的光斑大小不变(直径为5cm)说明:此时光源所在的位置就为一倍焦距。



(7)凸透镜成像,所成的像为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数学中的中心对称了解一下!)



(8)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然后把物体与光屏交换位置,这时光屏上能看到倒立、放大的像。(证明光路是可逆的)。



(9)用标着F字母的发光手电筒代替蜡烛的好处:(①避免蜡烛烛焰晃动;②更明显的看出物和像左右也是对称的)

7. 凸透镜成像原理

u(物距)>2f(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v(像距)<2f
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v无法确定,此时物体、光屏在凸透镜同侧
凸透镜成像原理:光的折射

凸透镜成像原理

8. 凸透镜的成像原理

一.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火柴等
二.实验注意事项
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使烛焰的像正好成在光屏中心。
或【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一条平行于光具座的直线上】
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
一.物体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 (u >2f 即:物距u大于2倍焦距)
像的特点——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注:实像——①判断:凸透镜所成实像是倒立的
②成因:由实际光线相交所成的像
③特点:实像左右、上下都颠倒
④观察:实像能成在光屏上,然后才能用眼睛看到,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
像的位置——像与物在透镜异侧,在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f<v<2f  v表示像距)
物体与像的位置的变化——物体由2倍焦距外逐渐靠近2倍焦距,像由焦距靠近2倍焦距,像的大小在变大(但始终小于物体)
条件凸透镜成实像时
※※规律①:物体向什么方向移动,像也向什么方向移动。
          即:物体越靠近凸透镜,像越远离透镜。(物距变小,像距变大)
※※规律②:物体越靠近透镜,像就越大, 像距就越大
※※规律③:物体和像任一个在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另一个在2倍焦距以外。 
二.物体在凸透镜2倍焦距上(u=2f)
像的特点——物体成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
像的位置——像与物在透镜异侧正好在2倍焦距上(v=2f )  
三.物体在凸透镜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f<u<2f)                 
像的特点——物体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像的位置——像与物在透镜异侧,在2倍焦距外(v>2f) 
四.物体在凸透镜的焦距上(u=f)————不成像              
五.物体在凸透镜的焦距之内(u<f)
像的特点——物体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象(放大镜原理) 
像的位置——像与物在透镜同侧                          
注:①保持物体和眼睛的距离不变,凸透镜远离物体,即可使像更大
      保持眼睛和凸透镜的距离不变,将物体远离凸透镜,即可使像更大
②无论光屏如何移动,像都不能成在光屏上,因为是虚象,但是我们可以直接通过凸透镜用眼睛观察此像。
③凸透镜成虚像时,各实验器材安排顺序。眼睛——放大镜——物体——虚像   
总结:在凸透镜成像中,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焦点
在凸透镜成像中,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是2倍焦距处
问题:如何用实验方法确定凸透镜的焦距?
方法(一)——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另一侧前后移动,直至白纸上出现最小最亮的点为止,用刻度尺测量凸透镜中心到亮点间的距离,则为凸透镜的焦距。
问题1:在实验室中,凸透镜、光屏已固定在光具座上。如何粗测该凸透镜的焦距?
用白纸板卷成一个圆柱形纸筒,将灯泡放入到纸筒一端,另一端正对着凸透镜照射,然后前后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点为止,然后通过光具座上的刻度测量凸透镜中心到光屏间的距离,则为凸透镜的焦距。
问题2:凸透镜的焦距,与所成像的大小关系?
 保持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不变,更换透镜,改变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焦距越大,像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