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孟子的浩然之气

2024-05-18 16:51

1. 怎样理解孟子的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一种刚正宏大的精神,这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创造的一个词语,是一个富有创新思维的哲学概念。它对二千多年来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的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孟子·公孙丑上》记载,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说:“请问老师,您的长处是什么?”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公孙丑又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这很难描述清楚。如果大致去说的话,首先它是充满在天地之间,一种十分浩大、十分刚强的气。其次,这种气是用正义和道德日积月累形成的,反之,如果没有正义和道德存储其中,它也就消退无力了。这种气,是凝聚了正义和道德从人的自身中产生出来的,是不能靠伪善或是挂上正义和道德的招牌而获取的。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孟子认为,一个人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也好,威胁也好,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也就是孟子曾经说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
  对孟子说的浩然正气,曾有一首长诗作出过生动的文学描绘,这就是一身正气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写的《正气歌》。诗中写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月浩然,沛乎塞苍冥。……”意思是说,浩然正气寄寓于宇宙间各种不断变化的形体之中。在大自然,便是构成日、月、星辰、高山大河的元气;在人间社会,天下太平、政治清明时,便表现为祥和之气,而在国家、民族处于危难关头时,便表现为仁人志士刚正不阿、宁死不屈的气节。社会秩序靠它维系而得以长存,道义是它产生的根本。他还列举了中国历史上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如不怕杀头仍秉笔直书的晋国史官董狐;坚贞不屈,誓死不降,在匈奴牧羊十九载的苏武;被俘后大喝“蜀中只有断头将军,而无投降将军的严颜;率部渡江北伐、中流击楫、发誓收复中原的东晋名将祖逖,还有充满忠贞正直之气的诸葛亮的《出师表》……等等,作为例证,说明浩然之气长存于天地之间。
满意请采纳。

怎样理解孟子的浩然之气

2. 怎样理解孟子的浩然之气

浩: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指精神。指浩大刚正的精神。
【成语】: 浩然之气
【拼音】: hào rán zhī qì
【解释】: 浩: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指精神。指浩大刚正的精神。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详解】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孟子认为,一个人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也好,威胁也好,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也就是孟子曾经说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

3. 怎样理解孟子的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一种刚正宏大的精神,这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创造的一个词语,是一个富有创新思维的哲学概念.它对二千多年来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的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孟子·公孙丑上》记载,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说:“请问老师,您的长处是什么?”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公孙丑又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这很难描述清楚.如果大致去说的话,首先它是充满在天地之间,一种十分浩大、十分刚强的气.其次,这种气是用正义和道德日积月累形成的,反之,如果没有正义和道德存储其中,它也就消退无力了.这种气,是凝聚了正义和道德从人的自身中产生出来的,是不能靠伪善或是挂上正义和道德的招牌而获取的.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孟子认为,一个人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也好,威胁也好,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也就是孟子曾经说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
    对孟子说的浩然正气,曾有一首长诗作出过生动的文学描绘,这就是一身正气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写的《正气歌》.诗中写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月浩然,沛乎塞苍冥.……”意思是说,浩然正气寄寓于宇宙间各种不断变化的形体之中.在大自然,便是构成日、月、星辰、高山大河的元气;在人间社会,天下太平、政治清明时,便表现为祥和之气,而在国家、民族处于危难关头时,便表现为仁人志士刚正不阿、宁死不屈的气节.社会秩序靠它维系而得以长存,道义是它产生的根本.他还列举了中国历史上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如不怕杀头仍秉笔直书的晋国史官董狐;坚贞不屈,誓死不降,在匈奴牧羊十九载的苏武;被俘后大喝“蜀中只有断头将军,而无投降将军的严颜;率部渡江北伐、中流击楫、发誓收复中原的东晋名将祖逖,还有充满忠贞正直之气的诸葛亮的《出师表》……等等,作为例证,说明浩然之气长存于天地之间.
  满意请采纳.

怎样理解孟子的浩然之气

4. 怎样理解孟子的浩然之气

重读孟子的“浩然之气”
读书改变气质。读孔孟则深沉严谨,懂安身立命之道,从而既积极进取,不会懈怠,同时又恬然淡然,不汲汲于功名利禄;读老庄则思维开阔,神采飞扬,看破人生世相,蔑视那些投机取巧、善于钻营之小人。
每读《孟子》,我都会感觉精神抖擞,昂首挺胸,一种以德抗位、傲视王侯的大丈夫之气充溢全身。但对于孟子的“浩然之气”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却始终处在似懂非懂之间。不过,当我反复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昼思夜想后,终于有所体悟。
一切解释都应该在具体语境中体悟,否则是无法把握其精神实质的。孟子的“浩然之气”是在回答弟子公孙丑的问话时说出来的。下面我们把这段文字原文引录,再仔细揣摩分析之。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为理解的方便,需要深刻理解这段话中关于“浩然之气”的意思。孟子弟子公孙丑问:“敢问老夫子您最长于什么?”孟子回答道:“我长于理解人的话,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公孙丑问:“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很难说清楚。这种气,最广大最刚强,要一直长期培养而不要损害它,就会充满天地之间。这种气,要配合正义与道德,如果没有正义与道德,就会馁败软弱了。是长期积累正义感而产生的一种精神,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只要行为有一点点有愧于心的地方,这种气就馁败消失了。所以我说‘告子不知道义’,因为他把义看成是身外之物。一定要在遇到事的时候,不要停止这种精神气质,内心要始终想着这种精神气质,也不要故意拔高这种精神气质。”其实,认真思索孟子这段话,就会发现在孟子那里,“浩然之气”有三个方面的要素。
第一,这种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至”是极致的意思,即最广大最刚强,是一种精神气质,其广大到可以充塞天地之间,无所不在,其刚强到任何东西都无法侵犯摧毁。所以说,这种“浩然之气”只能是一种精神活动,是一种心理,并不是实际存在的物质性的东西。
第二,“浩然之气”必须“直养而无害”。“直”包括正直和一直,即始终不间断地培养而不能损害。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君子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仁,“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颠沛流离时不能离开仁,匆忙紧急时也不能离开仁,只有这样,经过多年甚至是一生的沉淀累积,才能够培养出浩然之气。
第三,“浩然之气”必须“配义与道”。这种浩然广大的精神气质其间必须配备着正义和道德,如果没有正义和道德便不是浩然之气,很可能是邪气、歪气。这一点非常关键,即气的内核和基础是仁义道德,这才具备正义性。
根据这三种因素,我们可以对孟子的“浩然之气”有个总体的认识和界定:孟子的浩然之气是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仁义道德的行为,一辈子坚持做善事做正义之事而不做一件偷偷摸摸、有愧于心的小人之事,逐渐培养起一种光明正大,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中间无愧于人的伟岸大丈夫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能够使人的正义力量充塞天地宇宙之间。
结合孟子的其他论述,我们可以知道,这种“浩然之气”一定要接受意志的统帅,要终身保持而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在意志指挥和统帅下的浩然之气便是志气。
人有血气和志气两种气。血气是人之共有,即维持肉体生命之血气也。血气是物质的,血气断,人就会死亡。而志气则是精神层面的,是士人、大君子所有,无志气则为庸人、俗人甚至是小人。故“浩然之气”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男子汉大丈夫所具有的充满仁义道德内涵的人间正气。
我们在讲解孟子散文艺术特点时总要强调“气势充沛”的特点,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呢?文如其人,其实是孟子自身这种“浩然之气”充溢于散文的字里行间。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之气便是这种浩然之气。而这种“浩然之气”也在中国历史上无数的英雄豪杰身上呈现出来。仔细品读文天祥《正气歌》中使他百折不挠、视死如归,战胜难以想象之困境的正气,便是孟子的这种“浩然之气”的延续。
但愿孟子反复提倡的这种“浩然之气”能够重新回归中华民族灵魂的家园,重新铸造我们的国魂,那将是中国全面复兴、完成伟大中国梦的宝贵精神财富。
来源:中国德育

5. 简要谈谈孟子说的浩然之气该怎样培养

(1)舍之者(不耘苗者) 助之长者(揠苗者)(2)①用义和道培养 ②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解析  分 析:  首先要通读语段,弄懂语段的意思,然后筛选信息,归纳答案要点。(1)从不耘苗者和揠苗者两个角度进行分析。(2)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指的就是怎样培养“浩然之气”。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要循序渐进,不可揠苗助长。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难以说得明白。那浩然之气,最宏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用邪恶去伤害它,就可以使它充满天地之间无所不在。那浩然之气,与仁义和道德相配合辅助,不这样做,那么浩然之气就会像人得不到食物一样疲软衰竭。浩然之气是由正义在内心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不是通过偶然的正义行为来获取它的。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不能心安理得的地方,则浩然之气就会衰竭。所以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什么是义,是因为把义看成是心外之物。一定要在心中有集义这件事而不要停止,心中不要忘记,不要用外力(违背规律地)帮助它成长。不要像宋人那样。宋国有个担心他的禾苗不长而拔起它们的人,疲倦地回到家。对家人说:‘今天我疲累之极啊,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干枯了。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不给作物除草的人;帮助庄稼生长的,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简要谈谈孟子说的浩然之气该怎样培养

6. 怎样理解孟子的浩然之气

重读孟子的“浩然之气”
读书改变气质。读孔孟则深沉严谨,懂安身立命之道,从而既积极进取,不会懈怠,同时又恬然淡然,不汲汲于功名利禄;读老庄则思维开阔,神采飞扬,看破人生世相,蔑视那些投机取巧、善于钻营之小人。
每读《孟子》,我都会感觉精神抖擞,昂首挺胸,一种以德抗位、傲视王侯的大丈夫之气充溢全身。但对于孟子的“浩然之气”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却始终处在似懂非懂之间。不过,当我反复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昼思夜想后,终于有所体悟。
一切解释都应该在具体语境中体悟,否则是无法把握其精神实质的。孟子的“浩然之气”是在回答弟子公孙丑的问话时说出来的。下面我们把这段文字原文引录,再仔细揣摩分析之。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为理解的方便,需要深刻理解这段话中关于“浩然之气”的意思。孟子弟子公孙丑问:“敢问老夫子您最长于什么?”孟子回答道:“我长于理解人的话,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公孙丑问:“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很难说清楚。这种气,最广大最刚强,要一直长期培养而不要损害它,就会充满天地之间。这种气,要配合正义与道德,如果没有正义与道德,就会馁败软弱了。是长期积累正义感而产生的一种精神,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只要行为有一点点有愧于心的地方,这种气就馁败消失了。所以我说‘告子不知道义’,因为他把义看成是身外之物。一定要在遇到事的时候,不要停止这种精神气质,内心要始终想着这种精神气质,也不要故意拔高这种精神气质。”其实,认真思索孟子这段话,就会发现在孟子那里,“浩然之气”有三个方面的要素。
第一,这种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至”是极致的意思,即最广大最刚强,是一种精神气质,其广大到可以充塞天地之间,无所不在,其刚强到任何东西都无法侵犯摧毁。所以说,这种“浩然之气”只能是一种精神活动,是一种心理,并不是实际存在的物质性的东西。
第二,“浩然之气”必须“直养而无害”。“直”包括正直和一直,即始终不间断地培养而不能损害。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君子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仁,“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颠沛流离时不能离开仁,匆忙紧急时也不能离开仁,只有这样,经过多年甚至是一生的沉淀累积,才能够培养出浩然之气。
第三,“浩然之气”必须“配义与道”。这种浩然广大的精神气质其间必须配备着正义和道德,如果没有正义和道德便不是浩然之气,很可能是邪气、歪气。这一点非常关键,即气的内核和基础是仁义道德,这才具备正义性。
根据这三种因素,我们可以对孟子的“浩然之气”有个总体的认识和界定:孟子的浩然之气是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仁义道德的行为,一辈子坚持做善事做正义之事而不做一件偷偷摸摸、有愧于心的小人之事,逐渐培养起一种光明正大,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中间无愧于人的伟岸大丈夫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能够使人的正义力量充塞天地宇宙之间。
结合孟子的其他论述,我们可以知道,这种“浩然之气”一定要接受意志的统帅,要终身保持而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在意志指挥和统帅下的浩然之气便是志气。
人有血气和志气两种气。血气是人之共有,即维持肉体生命之血气也。血气是物质的,血气断,人就会死亡。而志气则是精神层面的,是士人、大君子所有,无志气则为庸人、俗人甚至是小人。故“浩然之气”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男子汉大丈夫所具有的充满仁义道德内涵的人间正气。
我们在讲解孟子散文艺术特点时总要强调“气势充沛”的特点,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呢?文如其人,其实是孟子自身这种“浩然之气”充溢于散文的字里行间。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之气便是这种浩然之气。而这种“浩然之气”也在中国历史上无数的英雄豪杰身上呈现出来。仔细品读文天祥《正气歌》中使他百折不挠、视死如归,战胜难以想象之困境的正气,便是孟子的这种“浩然之气”的延续。
但愿孟子反复提倡的这种“浩然之气”能够重新回归中华民族灵魂的家园,重新铸造我们的国魂,那将是中国全面复兴、完成伟大中国梦的宝贵精神财富。
来源:中国德育

7. 怎样理解孟子的浩然之气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指的是我善于培养我拥有的浩然之气。其出自《孟子》,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孟子认为这种气,极端浩大有力量,所以就应该用坦荡的胸怀去培养它滋养它而不加以伤害。【摘要】
怎样理解孟子的浩然之气【提问】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指的是我善于培养我拥有的浩然之气。其出自《孟子》,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孟子认为这种气,极端浩大有力量,所以就应该用坦荡的胸怀去培养它滋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回答】

怎样理解孟子的浩然之气

8. 孟子的浩然之气是指什么

孟子的浩然之气指的是一种正大刚直的精神,指的是一种需要用正义培养的精神,还需要用仁义来配合培养。浩然之气是一种不用仁义来培养就会衰竭的气,强调人们应该通过不断的德行培养以壮大浩然之气。

孟子的浩然之气的出处
孟子的浩然之气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的浩然之气的论述是: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浩然之气需要培养,需要用从仁义礼智四方面扩充善端,最后才可以让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也只有通过不断地涵养浩然之气才可以达到孟子所称赞的大丈夫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