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何面对疾病和死亡?

2024-05-09 21:54

1. 人如何面对疾病和死亡?

克服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自我调整等,药物治疗主要是服用苯二氮卓类的镇静、抗焦虑、催眠的药物,常用的有劳拉西泮、氯硝西泮、舒乐安定等,这些药物对于缓解恐惧、焦虑,尤其是对疾病、死亡的恐惧、焦虑有非常好的效果,起效也比较快。另外一些药物比如抗焦虑、抑郁药物,常用的有舍曲林、文拉法辛等,这些药物不仅能够缓解恐惧的问题,也能够有效的缓解因为对于疾病和死亡的恐惧,引发的强迫症或者抑郁症的问题。对于心理治疗,主要是认知行为治疗和森田疗法等,患者要正确的认识对疾病、死亡的恐惧,因为很多方面这些恐惧都是歪曲的信念,如果真的面对疾病和死亡,可能就不会像想象当中的那么恐惧、害怕,有的时候确实是预期性的焦虑和恐惧伤害了自己。还要改善自己的认识,比如恐惧疾病和死亡并非是不好的事情,因为恐惧是人类特有的情绪,而且是每个人都有的人类本能,也是对于人类的保护,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并非都是坏事。自我调整的方面跟心理治疗有异曲同工之处,主要是自己从心理上面学会接受恐惧、焦虑,学会带着恐惧的情绪生活、工作、学习,同时一定要适当的增加运动,增加人际交往,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只有以上的方法综合运用,才能够有效的缓解对于疾病和死亡的恐惧问题。

人如何面对疾病和死亡?

2. 如何面对死亡和疾病

               ——听《活好》有感(一)
  
                                          
        关于死亡的问题,包括我自己之内的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不吉利的话题,不愿意过多地去讨论,而且是年纪越大越忌讳谈到有关于死的话题。
  
  
       樊登老师讲到叶曼先生和日野原重明先生在被问到关于死亡的问题的时候,叶曼先生说,我现在的状态是: 时时可死,步步求生,随时,我都可以死,这是我对死亡的态度,但是我每天都努力地活着。日野原重明先生是说,你问我这个问题,我就已经怕得要命了,说实话我是距离死亡最近的人,因为周围的人都比他年轻得多,但是我依然会努力地活下去。
  
  
       百岁老人,对待死亡如此淡定;给怕苦怕死的我很大的触动。日野原重明先生说,他常常忆起离世的妻子、亲朋。他们离去后的音容笑貌,在他的记忆深处似乎更鲜活了。这让他明白,人死后并不会消失,而是会以更深刻的方式留在生者的生命里。的确如此,我挚爱的奶奶离开我们有半年多,这段时间,我和奶奶常在梦中相遇。我们兄妹和父母亲在一起时,常常念及奶奶,她的一举一动,她的勤劳,善良,热情,以及对我们深深的爱,永远定格在脑海里,而且越来越清晰。若现在问我害怕死?答案只有一个:不怕!死亡只是以另一种方式的存在。
  
        如何面对疾病?原重明先生说,要珍惜疾病带给我们的东西。疾病给予我们另一种与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方式。我们很多人,忙于工作和生活,很少关注自己的身体,疾病带给我们内省的机会,生病就像相扑的两个人,有时会赢,有时会输,它让我们有机会探索未知的自己。听着樊登老师清晰地解读,我心释然了。
  
                                          
       当我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死亡和疾病时,我们如何活出真爱的自己呢?日野原重明生给了三个建议:
  
  
       第一,不在乎身外之物。如果把名利地位、他人的赞美等外在之物看得太重,我们将无法向内审视自己,无法看到真实的自己。
  
       第二,不被他人的评价左右。我们应该运用自己的能力,积极利用环境条件,专注于应该做的事。做到这些,需要我们追求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
  
       第三,顺其自然,不要勉强。一方面,我们要为理想不懈奋斗。另一方面,当理想无法实现时,也要学会坦然接纳。这也就是所谓的“尽人事,听天命”。
  
      是呀,日野原重明先生的话句句情真意切,令人感动,让我对死亡和疾病不再恐惧,更有信心活出真实的自己。

3. 如何面对患者的死亡

上一周我经历了一个病人的死亡,很突然却又不突然。中国人往往忌惮死亡,但是很多死亡其实可以遇见,那个病人就有一点回光返照,家里人也陆陆续续过来很多人陪伴他。生老病死,本是生命的自然过程,而人们往往非常重视「生」,却刻意忽略了老、病,尤其是死。
  
  
 
                                          
 人的生存欲望应该就是在生病的时候达到最高值的吧,我看着那个病人全身很多个导管,诊断是尿毒症,人躺在那边靠吸氧帮助呼吸,因为大便有黑血已经禁食,腹膜透析代替了他的肾,每一次早上查房,家属都请我们和护工帮忙翻身换床单被套,由于长期躺床上他已经出现了压疮。家属不愿意放弃,连夜赴上级医院看有无床位,结果没有床位,又害怕在路上出现意外,不敢走,便多方位打电话请省会专家前来会诊,但还是没有能挽救。
  
 
                                          
 
  
  
 学校课程里的临终关怀说的很少,当医生宣布死亡的时候,医护人员三三两两的撤去,我看见护士长和医生给家属说了一些话,便开始忙起自己的事情了。其他的患者可能是听到了动静,出来围观,不一会也散去了。前前后后也不过一个多小时,新的床单被套,环境卫生阿姨已经打扫好了。
  
 和朋友谈起这些事情的时候,更多的是恐惧。这个话题很快在实习生的群里说了起来,比起带教老师们的镇定,实习生的心理会感受到恐惧和悲哀。不久前还看见患者躺在床上,吸着氧,没一会却没有了人。说实在的和家属做临终关怀,实习生也需要。
  
 
                                          
 
  
  
 宋丹丹老师的母亲去世,在生命的最后母亲紧紧握着自己的手,走完最后一程。就如我前面说的,死亡面前,很多是已知的。只要家属和患者不说放弃,护理人员就要能给患者身体舒适、减少疼痛、生活护理和心理支持。以延续生命为目的的创伤性治疗只会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
  
 维护病人的尊严,提高生活质量。人最后消失的感官是听觉,所以即使是在最后也不要说一些不该说的话。愿天堂没有伤痛。

如何面对患者的死亡

4. 死亡、疾病、意外,如何面对?

今日吊唁骏哥,心情沉重。这几天心情都很压抑。大哥享年42岁,人生才过6个阶段。身边陆续有人英年早逝,不得不叹息生命之脆弱,禁不起我们再三考验。遇到这种事,我通常是连半句安慰的话都说不出。“节哀顺变”,不能安慰人内心的悲痛。逝者如斯,生者为此沉寂。沉默,或许是对死者最大的敬意。
  
  面对死亡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庄周的洒脱,世人没有几个能做到。
  
  
 记得小时候第一次意识到“死亡”的概念,想到未来的某一天自己会永恒的失去意识,一种空无的恐惧让我不寒而栗、欲哭无泪,半夜呜咽着睡不着觉。在虚无和痛苦之间,如果可以,我宁愿选择痛苦。但死亡是一道黑色的门槛,与生俱来,避无可避。
  
 人总是觉得活着很累,但又害怕死亡。这说明我们的生活无论有多少压力和挫折,但总的来说还是有很多值得去保有的东西。因为死亡,我们才会珍惜有限的生命,做有意思的人,做有意义的事。
  
 很多自杀的人,要么是觉得“这世界跟我再没有任何关系”,要么是认为“活着的痛苦大于值得留恋的美好”,而走上绝路。有时我会想,当他们跳下去到落地的那一段时间,会不会像过幻灯片一样,一生中的重要事情都被唤醒。不知道在那个时候,他们会不会为自己刚才的行为后悔。
  
 这个世界本来确实跟我们没有半点儿关系。但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足迹,与世界产生了联系。而这串足迹是否美好,这层联系是否紧密,是由我们的每一个行动所决定。我们的行动源自于我们的选择,我们的选择取决于我们的价值判断。人生本没有意义,意义是活出来的,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人生确定意义。
  
 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此生死而无憾。
  
  面对疾病 
  
  
 比死亡更痛苦的,也许是病痛的长期折磨。
  
  
 我们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得病了,却不愿意看医生。我也曾如此。在我们眼中,拖延和无视,比直面痛苦,要轻松得多。
  
 但是,拖延和无视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等到不得不面对的时候,可能问题已经无法得到解决了。“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对于真实的自己的不接纳,就会导致拖延和恶化。所以,无论是疾病,还是其他任何问题,能够有勇气直面自己存在着这些缺陷和不足,是解决它的首要步骤。然后才有可能挣扎着去修正每个问题。
  
 既然避无可避,就全情接受。
  
  面对意外 
  
 明天和意外,谁也不知道哪个会先来。
  
  
 “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心梗去世一周,其妻王小宝发表题为《一个人,和他的爱》的悼文,文中第一段:
  
  
 比死亡和疾病更难以面对的,是意外。
  
 曾经经历过一次特殊的梦魇。和其它“鬼压床”的阴沉压抑相比,那次却感觉轻松明亮,仿佛进入天堂。那一刻,怀疑自己真的去了……但刹那间,一种人之将死业未竟的憾悔之情将我惊醒。还有太多事没有交代,不甘心啊。但醒来后这种憾悔之情却再难感受到。只能用这首词,聊表那份失落——“人之将逝业未竟,平生欢少憾多。不曾说,造化弄人,此身更难托。思往事,悲离恨,念旧歌,迷离望眼,相看恍如昨。”
  
 波兰作家辛波斯卡诗中写道:
  
 很多人、很多事,来不及说声再见就已经消逝不见,永不再露脸。
  
 尊重规律,可以降低意外发生的概率。按照最好的预期,做最坏的准备。多设想和预演下“如果(发生什么情况)……,那么(做什么行动)……”,可以减少意外带来的手足无措。
  
 纵然如此,意外就是意料之外。真的到来,我仍不知道怎样面对。但求今后不会再给别人带来意外的伤害。
                                          
 斯人已去,活着的人生活还要继续。骏哥是位豁达之人,愿他 一路走好 ……祝他家人安康……吟唱一首陶潜的挽歌,寄托哀思——

5. 如何面对老年、疾病与死亡

       人到中年,往往会考虑退休之后的生活。每当年迈的父母生病住院,姊妹几个轮流伺候,就会想到我们将来的衰老,难免感叹,只有一个孩子的我们,该怎么面对老年、疾病和死亡呢?
  
         大部分独生子女的父母,基本都会说:“孩子指望不上,老了肯定进养老院。”经常看到新闻热点,养老院老人过得很不尽人意。同事去了一次养老院,看到一位老人蜷缩在床上,身上盖着三条被子,房间里充满了发霉和死亡的气息,令人心酸难过。孩子不在身边,或给父母请个保姆,但是又出现多起报道,保姆虐待老人,前段时间就有个保姆狂煽老人耳光。请保姆?还是算了吧!现在社区养老也是个趋势,机器人技术也会越来越成熟,所以我打算攒钱,将来买个家庭机器人伺候自己。
  
          同学在退休之前的前几年,就开始培养新的技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学习、摸索,开展相关的工作,以便为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活做充分准备,实现无缝对接,不至于无所事事、失落无聊。
  
         我们大多数人都盼着退休,规划着到处旅游,去想去的地方,吃没吃过的美食。或者读读老年大学,拾起年少时想学的兴趣爱好,比如在女子书画学院画牡丹。同事退休后时间排得满满的,练瑜伽、参加合唱团、游泳、泡温泉,还有老年模特队,比上班生活还充实。
  
         退休的老人,在70岁之前的确是幸福的,身体尚可,有精力和同学朋友四出游玩。当然也有的需要带孙辈和伺候父母或公婆,发挥着自己最后的光和热。七十岁以后,大部分老人身体机能衰退,疾病开始频频光顾,做什么事情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八十岁后,身边越来越离不开人,这时候,子女不在身边,甚至在国外,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该是什么境况呢?
  
           附近学校里有一位退休女老师,一儿一女都在美国,他早年离异,也曾再婚,老年孤独一人在洛阳。平时只有几个要好的同学朋友来往,行动不便时候,相互打打电话,确保对方还活着。因为同学打电话没人接,两天后被强行打开家门,才发现这个女老师一个人死在家里。孩子们还在国外,不能马上赶回来。身边这一件真实的事例,让我们唏嘘而心酸。我觉得自己还是不要活那多久,生病治疗不要枉费钱,给孩子沉重负担,如果法律允许,提前写好要安乐死。
  
          安乐死是很多老人关心的话题,有朋友说中国还没有合法安乐死。  这个话题似乎有点沉重,在这个起风的夏夜,读到一篇文章,有一个老人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安乐死”,她就是北京大学著名教授赵宝煦的夫人,北京101中学陈司寇老师 。 
  
         赵宝煦是当代中国政治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生前为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政治学会顾问,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会名誉会长,香港《中国研究》学刊顾问,香港中国研究基金会名誉主席。2012年,老师逝世,享年90岁。
  
         后来记者采访陈司寇老师,谈到如何安度晚年,陈老师说她自己积累不少经验和心得,愿意分享给大家。
  
 
                                          
 
  
  
       一般来说,人在七十岁以后是很难过的。 第一是因为病痛, 一身患有多种疾病,整天不是这儿疼就是那儿疼。 第二是因为孤独, 人老了活动空间小了,与社会渐渐隔绝了,越来越多地待在家这个狭小空间里。因此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人都或多或少地患有忧郁症。
  
       老人是弱势群体。身体弱,精神也弱。有很多老人都是如此,可怜兮兮地期待着他人来关怀照顾,变成了弱势婴孩。 难道人的晚年一定要这样过吗? 
  
         90多岁的陈老师,一个人生活得很好。身体健康,头脑清楚,除了一个每周来两次的清洁工,生活基本自理。她不习惯与保姆同居,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尽量自己做。每周子女们都来看望她。她还要儿子不用每周都来,两周来一次就行了。
  
        她自己平时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读书看报看电视散步做家务,保持着自己不紧不慢的节奏,她还研读《易经》。已经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走”。
  
        她说:我没有任何遗憾。现在只求活一天就要生活得有质量,即便明天就走,今天也要活得有质量。 
  
         陈老师认为人生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有目标。例如童年时期的目标就是玩,青年是学习,中年是工作养家,老年也要有目标啊,没有目标的人生特难受!那老年人的目标是什么?她认为有两点:
  
  第一,要尽量使自己减少病痛,过得健康愉快。 
  
  第二,要争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走得快一点”,既减少自己的痛苦,也尽量避免给他人造成的负担。 
  
  第一目标:怎样尽量减少病痛,过得健康愉快? 
  
      她从55岁退休到94岁,已快40年了。这些年一直身体很好。她是怎样做到的呢?
  
  1、知识就是健康,最好的保健医是自己 
  
         人的健康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形成,第一 遗传 占三分之一,第二是 锻炼和养生 ,第三是 生活习惯 ,例如抽烟喝酒熬夜都会损害健康。
  
          人到70岁以后是老年。老人都一定要注意学习吸收医学保健知识。要看许多书,对于人的人体构造与功能、体育运动、食疗、生活习惯、保健按摩、心理健康等都要有比较全面的知识。
  
        此外,要全面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综合分析自己的问题是什么,摸索其中的规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一旦认识到什么是应该做的,就要身体力行,一旦认识到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就要令行禁止。并且一定要长期坚持下去。
  
        有些老年人没有自己健康上的主心骨,动不动就看医生,乱吃药。其实医生不过是听你的陈述。再说各科医生也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可能掌握你的全面情况。所以一定要靠自己,而不要盲目依靠医生。
  
         有些老人一心想依靠什么名医,或者什么灵丹妙药来保健康,经常跑医院,频繁换医生,换药物,结果总是失望,因为他不懂得靠医生不能获得健康,关键还是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她曾经患过皮肤瘙痒症,痒起来钻心,夜不能寐。去看医生,只能给些药膏涂抹,没有效果。后来她自己看书,明白瘙痒症是有很多种类的。她分析了自己的类型,注意改变生活方式,采取适当食疗,保持心里的平静,并学会了按摩相应的穴位,后来就慢慢地好了。
  
      有一天早上她要起床时,突然发现腰痛得动不了,当时家里只有她自己。她就告诉自己要镇定,躺在床上自我按摩一些穴位,过了一会儿才慢慢地起来了。若是别人早去医院看了,她就坚持自己按摩相关穴位,配合适当的腰部活动,结果腰痛一直没有再犯。俗话说久病成郎中。她的体会是,身体是自己的,最好的保健医其实只能是自己。冷暖痛痒只有自己最清楚,运动健身只有靠自己坚持,心理健康也只有靠自己调整。任何企图依靠在其他人身上养老的梦想都要落空,无论是再好的医生、再负责任的保姆,或是再孝敬的子女,都不能去靠。
  
  2、要有毅力,要做自己应该做的,而不是只做自己喜欢做的 
  
         她坚持生活自理,至今自己买菜、做饭、洗碗、散步、自己洗小件内衣。
  
       她当然也累,也不方便,完全可以让保姆做。但是只要一开始不做,以后就再也做不了了。她不到万不得已就不开这个头。
  
  3、精神上要有境界,文化生活要丰富 
  
       现在老年人太寂寞,盼望儿女回家看望。国家都有“常回家看看”的法律规定,可是她不需要。
  
        她关心时事政治,对文学、哲学、天文地理、戏剧体育都有兴趣。她建立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生活规律,每天忙忙碌碌,心里很平静充实。
  
        北大政治系的一位教授去世了,她的老伴特别寂寞,老打电话给陈老师,一说起来就没完。问陈老师能不能一礼拜给她打两次电话。陈老师答应了,转念一想想这不是个办法啊。一次电话十分钟二十分钟,那其他时间她怎么办呢?陈老师就去找她。她说:“我可以给你打电话,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你真正解决问题不能靠外力,只能靠内力。她说那怎么办呢?你就得自己有奔头。”
  
        那怎么有奔头呢。你喜欢做什么就去做,尽量把你的时间安排紧一点,每天都有自己的事情,都有完不成的工作。你就不会感到寂寞了。她每天6:00–6:30起床后,就忙着按摩,做操,看电视新闻、做早饭。一定要在九点之前吃完早饭。9点以后她就开始看书看报。她一个人订了好几份报纸杂志,每天不抓紧时间都看不完。看到欣赏的地方就摘录下来,或者剪下来,现在她已经积累了好几大本了,经常翻看,乐在其中。她还爱看电视剧,看到难过处就跟着放声哭,高兴处就放声笑。有时还想不通编剧为什么这么处理。自己就琢磨:要是我做编剧,我就怎么处理。她还研读《易经》,心得也记下了一本。
  
           你瞧,她平时有这么多事情要做,这么多新知识要学,哪里有时间去寂寞呢? 此外她还有个办法,就是家里不要太寂静。要经常开着电视,就好像总有人与你说话,向你唱歌,你就不会感到孤独。
  
        她平时过得很充实、愉快,不希望别人来干扰。 老年人要热爱生活,关心时事,心胸开阔,心情舒畅。这样遇到疾病就能顶得住。 
  
  第二目标 
  
       要争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走得快一点”,既减少自己的痛苦,也尽量避免给他人造成的负担。人人都希望晚年走得快一些,但死生有命,这也可以事在人为吗?她认为,要想“走的快一点”,首先要做好“走”的思想准备,该走的时候干干脆脆、无牵无挂、了无遗憾。她的体会是:
  
  1、不怕死 
  
        其实无论多大年龄都会怕死,死亡总是令人恐惧的,怕临死前的病痛,怕与亲人诀别时的撕心裂肺。谁不怕啊?可是怕又有什么用,这是自然规律,只能坦然面对呀。
  
         从70岁时她就想,人活七十古来稀,何况还有许多偶然因素。黄泉路上无长幼。所以活一天就赚一天。人的生命分为数量和质量。她不在乎数量,而看重质量。只要每天的生活都有质量,什么时候“走”就顺其自然。
  
        不怕死,就必须拥有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可以超越死亡,享受生期。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就活得自在,活得痛快。解决不好,就终日惶惶不安。
  
        好多知识学不完的。她从来也不寂寞。她不喜欢跟街坊邻里的老太太们聊家长理短的事。她觉得不如看电视,能得到很多新鲜知识。她爱看足球、网球、台球,是丁俊晖的粉丝。对于国际上的一些新闻她也很关注。这样她心情很舒畅,对疾病就能顶住。
  
       她尿血,医院检查发现我左肾上有个肿瘤,可能是癌症,医生和家属都主张要做手术切除。她不同意。她说:“我已经92岁了。我将来走不一定是因为这个肿瘤。即便是这个原因,动了手术后又会出现其他病。那何必呢?我就思量,癌症喜欢什么?它喜欢酸性的东西,不喜欢碱性的东西。我就不吃酸性的大鱼大肉,饿死它!而多吃蔬菜水果。还吃抗癌食品,例如蘑菇、西兰花等。两年来没有任何感觉。现在我干脆就不去检查了,也不管它变大了还是小了,爱怎样怎样。已经两年了我一直与癌症“和平共处”。现在既没有什么感觉,也没有精神负担,每天都生活得很充实,很有质量。”
  
           任何事情只要想得开,就会战胜它。 当然如果将来真是癌症发作的话,后期会很疼,她就留一笔钱打止痛针。她对女儿说,将来我昏迷了就不用打了,没有知觉了还打它干嘛,”走人”就完了嘛!中国人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精神上只有达到一定境界,才能超越生死。超越了生死,才能放下生死,轻松享受有限的生期。她一个人生活,儿女说还是找个保姆陪住吧。否则万一哪天犯了病都没有人知道。她说犯了病又怎样,无非是拉到医院抢救呗。抢救过来又怎样,还不是不死不活地拖着?人的寿数到了,就要顺其自然,犯了病还抢救他干嘛?身体功能衰竭了,无疾而终,顺其自然,这是福气呀,你说是不是?古人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来不怕死,就活得轻松,生活质量就高。她 就是怀着这种心态一天一天活过来的。事实证明越是不怕死,就越是死不了。
  
  2、不爱钱 
  
        许多老人越是到了晚年,越是锱铢必较,把钱抠的紧紧的。他们真是没想明白呀,她每个月几千元退休金,根本花不完。所以孩子们来看她,她都自掏腰包请他们吃饭。儿女过六十岁生日,她每人送上一万元。
  
        她想,自己也就这几十万元的存款,等死了儿女们继承,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也不会感激我。不如现在就拿出来给大家共享,弄个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呢?
  
  3、放下自我 
  
       现在很多老人想问题只从自己出发,想来想去总觉得别人对不住自己。或是领导对不起自己,或是同事对不住自己,或是儿女对自己照顾不周,特别是儿媳妇又如何亏欠了自己。内心总是不愉快。这又何必呢。 要想得开,就一定要放下自我,换位思维 。
  
      你认为自己把儿女抚养大,儿女就应该回报你。儿女都有儿女的事情,哪有那么多时间陪着你?回想一下你自己的父母在世时,你又曾去陪伴了多少?照顾了多少?
  
      她从不要求儿女来陪她。她一个人生活的很有规律,孩子们来了她还有点嫌打乱了自己的计划。所以一个人生活是常态,儿女来看你,是惊喜。这样就不会心怀不满,常感落寂了。
  
     不要回报,只要奉献,养大了儿孙,是自己的奉献。但她不图儿孙的回报。她一直以助人为乐,若能帮助他人,她就感到快乐。
  
        能给周围人带来快乐,我就感到快乐。  与人的感情要真挚,但不要太缠绵。 儿女也一样,她爱他们,当然舍不得分离。但是既然分离是不可避免的,她就不愿意他们将来被悲伤所累,所以现在就不去和他们太缠绵,不要他们一天到晚总往她这里跑。
  
      至于孙子辈儿,只有放下自我,才能战胜死亡,充分享受生期。至于身后之事,儿孙自有儿孙福,不是自己应该费心去想的!
  
 
  
  
 陈老师的最后一课:
  
        2017年4月底,陈老师已经满了96岁。这时各种疾病接踵而来。先是肾癌发作,伴随而来的尿毒症、贫血性腔梗。加上中间一次跌伤和小中风,身体脏器衰竭得很快。起初生活还能坚持半自理,终于在9月份两腿发僵,浑身难受,躺在床上不能下地了。子女们都竭力动员她去医院住院。可是陈老师一直坚持不去医院就诊,她没有吃药,也没有注射和打点滴,只是坚持自己按摩和做一些腿部练习,希望还能下地步行。
  
          女儿也为她问遍了家庭的医生朋友,他们都很坦诚地说:“这么大年纪了,恐怕病情是不可逆的了。”子女为她请了保姆,24小时轮流守护她。而这正是陈老师最不想要的”没有质量的生活”。她嘱咐女儿: 一不要通知学校,二不要通知亲友,三不要让人来探望。她只希望自己能够“走”得更快些,尽量不要拖累别人。 
  
         她请女儿”帮助”她,女儿难以答应,何况我国的法律也不允许安乐死。于是她果断地决定以自己的方式来结束生命。10月17日,陈老师开始断食。当女儿把精心烹饪的饭食端到她面前时,她推说吃不下,并掩住口不准别人强行喂食。看着她坚定的眼光,女儿只好含着眼泪把食物端开。由于肾癌开始引起腰部疼痛,她睡觉时总是用双手抵住腰部,并没有打止疼针。
  
        18日,陈老师继续断食,只饮水。
  
         19日,女儿冲了芝麻糊端到已经饿了三天的妈妈面前。陈老师居然一口气吃完了。但是当女儿再次把食物端到她面前时,她又坚决拒绝了。
  
        20日,陈老师已经既不吃饭,又不能饮水了。她的头脑还很清楚,口不能言,就写下自己的要求,如请人帮她翻身、解手等。
  
         21日,陈老师继续水米不进。清早尚能在保姆的帮助下起床解手。下午5时13分,陈老师终于耗尽了所有的精力,安详地合上了眼睛。
  
          陈老师以断食的方式来结束生命,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多么坚强的意志啊。她曾说 “要不怕死”,“要争取走得快一点”。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既不拖累别人,也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陈老师圆满地实现了自己晚年的两个目标,终于下课了。
  
          她的最后一课不仅向我们倾尽心血,还以生命做了见证。

如何面对老年、疾病与死亡

6. 如何面对老年、疾病与死亡

(本文是作者根据对陈司寇老师的采访笔录整理的,文章有删减。)
  
 
  
                                          
 时间真快啊,你们老三届学生都快要七十岁了。一般来说,人在七十岁以后是很难过的。第一是因为病痛,一身患有多种疾病,整天不是这儿疼就是那儿疼。第二是因为孤独,人老了活动空间小了,与社会渐渐隔绝了,越来越多地待在家这个狭小空间里。因此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人都或多或少地患有忧郁症。
  
  
 老人是弱势群体。身体弱,精神也弱。在我们院里(蓝旗营,北大清华的家属院)有很多老人都是如此,可怜兮兮地期待着他人来关怀照顾,变成了弱势婴孩。看到这种情形,我就想,难道人的晚年一定要这样过吗?
  
 我认为人生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有目标。例如童年时期的目标就是玩,青年是学习,中年是工作养家,老年也要有目标啊,没有目标的人生特难受!那老年人的目标是什么?我认为有两点:
  
 第一,要尽量使自己减少病痛,过得健康愉快。
  
 第二,要争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走得快一点”,既减少自己的痛苦,也尽量避免给他人造成的负担。
  
 第一目标
  
 怎样尽量减少病痛,过得健康愉快?
  
 我从55岁退休到今年94岁,已快40年了。我这些年一直身体很好。我是怎样做到的呢?
  
 1、知识就是健康,最好的保健医是自己
  
 人的健康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形成,第一遗传占三分之一,第二是锻炼和养生,第三是生活习惯,例如抽烟喝酒熬夜都会损害健康。
  
 人到70岁以后是老年。老人都一定要注意学习吸收医学保健知识。
  
 此外,要全面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综合分析自己的问题是什么,摸索其中的规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有些老年人没有自己健康上的主心骨,动不动就看医生,乱吃药。其实医生不过是听你的陈述。再说各科医生也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可能掌握你的全面情况。所以一定要靠自己,而不要盲目依靠医生。
  
 俗话说久病成郎中。我的体会是,身体是自己的,最好的保健医其实只能是自己。冷暖痛痒只有自己最清楚,运动健身只有靠自己坚持,心理健康也只有靠自己调整。任何企图依靠在其他人身上养老的梦想都要落空,无论是再好的医生、再负责任的保姆,或是再孝敬的子女,都不能去靠。
  
 2、要有毅力,要做自己应该做的,而不是只做自己喜欢做的
  
 我坚持生活自理,至今自己买菜、做饭、洗碗、散步、自己洗小件内衣。
  
 我当然也累,也不方便,完全可以让保姆为我做。但是只要一开始不做,以后就再也做不了了。我不到万不得已就不开这个头。这样我一直坚持到目前,还是如此。
  
 3、精神上要有境界,文化生活要丰富
  
 现在老年人太寂寞,盼望儿女回家看望。国家都有“常回家看看”的法律规定,可是我不需要。我关心时事政治,对文学、哲学、天文地理、戏剧体育都有兴趣。我建立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生活规律,每天忙忙碌碌,心里很平静充实。
  
 你喜欢做什么就去做,尽量把你的时间安排紧一点,每天都有自己的事情,都有完不成的工作。你就不会感到寂寞了。此外我还有个办法,就是家里不要太寂静。要经常开着电视,就好像总有人与你说话,向你唱歌,你就不会感到孤独。
  
 我有三个孩子每周都回来看我。我儿子离我挺远,我不希望他每周都来,就对我女儿说,你跟你哥哥说一下,不用每周都来,打个电话问问就行了。他后来就两个礼拜回来一次。我平时过得很充实、愉快,不希望别人来干扰我。老年人要热爱生活,关心时事,心胸开阔,心情舒畅。这样遇到疾病就能顶得住。
  
 第二目标
  
 要争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走得快一点”,既减少自己的痛苦,也尽量避免给他人造成的负担。人人都希望晚年走得快一些,但死生有命,这也可以事在人为吗?
  
 我认为,要想“走的快一点”,首先要做好“走”的思想准备,该走的时候干干脆脆、无牵无挂、了无遗憾。我来告诉你我的体会:
  
 1、不怕死
  
 我前年尿血,在三院检查发现我左肾上有个肿瘤,可能是癌症,医生和家属都主张要做手术切除。我不同意。我说我已经92岁了。我将来走不一定是因为这个肿瘤。即便是这个原因,动了手术后又会出现其他病。那何必呢?我就思量,癌症喜欢什么?它喜欢酸性的东西,不喜欢碱性的东西。我就不吃酸性的大鱼大肉,饿死它!而多吃蔬菜水果。还吃抗癌食品,例如蘑菇、西兰花等。两年来没有任何感觉。
  
 现在我干脆就不去检查了,也不管它变大了还是小了,爱怎样怎样。已经两年了我一直与癌症“和平共处”。现在既没有什么感觉,也没有精神负担,每天都生活得很充实,很有质量。任何事情只要想得开,就会战胜它。当然如果将来真是癌症发作的话,后期会很疼,我就留一笔钱打止痛针。我对女儿说,将来我昏迷了就不用打了,没有知觉了还打它干嘛,”走人”就完了嘛!
  
 人的寿数到了,就要顺其自然,犯了病还抢救他干嘛?身体功能衰竭了,无疾而终,顺其自然,这是福气呀,你说是不是?
  
 老来不怕死,就活得轻松,生活质量就高。我就是怀着这种心态一天一天活过来的。事实证明越是不怕死,就越是死不了。我现在已经94岁了,而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哈哈,我觉得自己赚到的已经太多了!
  
 2、不爱钱
  
 许多老人越是到了晚年,越是锱铢必较,把钱抠的紧紧的。他们真是没想明白呀。我现在每个月几千元退休金,根本花不完。所以孩子们来看我,我都自掏腰包请他们吃饭。儿女过六十岁生日,我每人送上一万元。
  
 我想,自己也就这几十万元的存款,等我死了儿女们继承,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也不会感激我。不如现在就拿出来给大家共享,弄个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呢?哈哈!
  
 3、放下自我
  
 现在很多老人想问题只从自己出发,想来想去总觉得别人对不住自己。或是领导对不起自己,或是同事对不住自己,或是儿女对自己照顾不周,特别是儿媳妇又如何亏欠了自己。内心总是不愉快。这又何必呢。要想得开,就一定要放下自我,换位思维。
  
 你认为自己把儿女抚养大,儿女就应该回报你。儿女都有儿女的事情,哪有那么多时间陪着你?回想一下你自己的父母在世时,你又曾去陪伴了多少?照顾了多少?我从不要求儿女来陪我。我一个人生活的很有规律,说真的,他们来了我还有点嫌打乱了自己的计划。所以一个人生活是常态,儿女来看你,是惊喜。这样就不会心怀不满,常感落寂了。至于孙子辈儿,哈哈,不用我说,人家早就想也不想了!这是人类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嘛。总之只有放下自我,才能战胜死亡,充分享受生期。至于身后之事,儿孙自有儿孙福,不是我应该费心去想的!

7. 应该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困难、疾病与死亡?

其实生命谁不留恋呢,只要是生命的个体,都会留恋生命。在死亡面前,所有的东西都是苍白的,应对这句话,在圣经里就有“人活着就是来赎罪的”之说。人生因为死亡注定是个悲剧。这些东西谁人都懂得。  既然谁人都懂得,那么怎么不是每个人都恐怖生命的消逝呢?在整个人生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考虑到死亡,也会害怕死亡,像你一样。但是因为我们是人,是高级动物,我们并不能傻傻的等待死亡,而是勇敢的面对它。这时先哲们就留下了有关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等一系列的名词。创造这些名词和意义就是不想让我们生活得太空虚、太空洞。相信你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中也看到过,人生存着是为了寻找一个生存的意义,这个意义体现在你对团体所做贡献的大小,这个意义体现在你对整个环境和集体带来的贡献。做个生活的智者,是我们唯一现实的做法。“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可以改变的”死亡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性过程,任何人都逃避不了生死存亡的规律。死亡实际是群体对于特定个体的冷酷无情的胜利;群体的延续,在于个体的不断死亡,而个体的不断出生,构成了群体的永恒存在。只有对死亡的认识升华了,我们才能正确地面对人生,超越死亡。  为什么,为什么不能正确的认识生与死,作为一个21世纪的知识份子,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年轻人,怎么会躲在自己为自己织的网中,无法自拔!你该醒醒了,理清灵与肉的关系,正确选择你的人生观、生死观。我相信你能做到的,因为这并不能。  如果明明知道一件事没有选择的余地,你还在苦苦思索,那么你真的不是个智者,真的不会经营自己的人生,正常的看待这一切,享受你的人生,找到你在现实的价值。人生只是一出戏,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出戏中的一个演员,演好自己的角色,到了谢幕时你会轻轻的说一句我该退场了。我为人类的发展进程贡献了自己的一份。不要有遗憾~  保持好一个轻松的心态,不要沉醉在一个事件中无法逃离。如果那样的话就不是单纯的恐惧症了,可能会影响你的生活。  有什么事随时和我交流。记得做个生活的强者,勇者无畏嘛,呵~  给你找点资料看看《培根的论死亡》好好看看。  《培根论死亡》  面对死亡,人们充满了恐惧,就像小孩害怕在黑暗中独自行走一样,而且当小孩听到的故事越多,那么他与生俱来的恐惧也就越大,人们对于死的恐惧也是这样。当然,把死亡看做是罪孽的报应和通往另外一个世界的旅程,则是圣洁而虔诚的,而把死亡看做是向大自然进贡的祭品而感到恐惧,则是软弱的表现。然而在宗教的默想中,有时却混杂着虚荣和迷信。在某些天主教教士充满禁欲内容的书中可以读到这样的文字:思想的一根手指被挤压或被拶痛应该会怎样,进一步想像一下死亡将会使全身腐烂分解,这种痛苦又会怎样。  其实,死亡的痛苦根本无法和肢体上遭受刑罚的痛苦相比,这些维系生命的最重要器官并非人体最敏感的部位。所以,正如那位以哲学家和正常人身份著书立说的先哲所说的那样:  伴随着死亡所带来的痛苦比死亡本身更可怕。呻吟和痉挛、面目扭曲变色、亲友们的悲痛、丧服与葬礼,这些场面都显示出死亡的恐怖。  然而,人类的心灵并不是真的如此脆弱,以至不能抵御和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人类可以召唤许多伙伴,帮助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仇恨让人可以压倒死亡,爱情让人可以蔑视死亡,荣誉使人们敢于面对死亡,哀痛的心情使人勇于面对死亡,而心灵却会在怯懦和软弱的折磨下在死亡到来之前就已经死亡了。  我们都知道在奥托大帝自杀之后,他的许多臣民出于对他的忠诚和同情而陪伴他一起面对死亡。此外,塞内加还补充了一个不怕死的原因:苛求和厌倦。“想想你用了多长时间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如果是这样,那么,别说勇敢和伤心的人会想到死亡,就是烦恼的人也会想死了。”也就是说,即使是一个谈不上有什么勇气、也谈不上穷困潦倒的人,一旦他总在重复地做着同样的事情直到厌倦的话,他是宁愿去死的。  但有一点也应该明确指出。那就是说,死亡是无法征服那种伟大的灵魂的。这种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会始终如一而不会失去他的本色。  奥古斯都大帝在他的弥留之际,所惟一关注的只有爱情:“永别了,里维亚,我的爱人,请不要忘记我们的过去!”  提比留斯大帝则根本不理会死亡的逼近,正如榙西佗所说:“他的体力虽然已经日渐衰弱,但是他的智慧却依然敏锐。”  菲斯帕斯能够以幽默的态度来迎接死亡的降临,他坐在椅子上说:“难道我将这样走向天堂成为神吗?”  卡尔巴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他勇敢地对那些刺客们说:“你们杀了我吧,只要这一切对罗马人民是有利的!”随后他就从容地引颈就戮了。  塞纳留斯直到临死前所惦念的还是工作,他的遗言是:假如还需要我做些什么,那就快点拿来,我的时间不多了。”诸如此类,视死如归的人,大有人在。  我们可以看到,斯多葛学派的人把死亡看得非常重大,并且 ,由于他们为死亡所做的准备工作过于隆重,从而也就使死亡显得更加可怕。有人说得更加绝妙:“生命的终结是上天赋予的恩典之一。”  死和生都是自然而然的。对一个婴儿来说,或许出生是和死亡一样的痛苦。人在热切的追求中死亡,就像一个人在热血沸腾时受伤一样,当时没有感到伤痛。所以,当人们下定决心,执意向善时,是感觉不到死亡的可怕的。但最重要的是要相信世间有最甜美的歌,还有就是当一个人获得了有意义的结果和期待时所说的那样:“成能的主啊!您现在可以遵照您的意愿,释放您的仆人安然离去了。”同样,死亡还具有一种作用,就是它能够消除尘世的种种困扰,打开荣誉和赞美的大门——“活着时遭到别人嫉妒的人,死后将会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思念。”

应该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困难、疾病与死亡?

8. 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