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子启、次子子衍都很贤明,为何帝乙传位给幼子帝辛?

2024-05-13 01:24

1. 长子子启、次子子衍都很贤明,为何帝乙传位给幼子帝辛?

这和贤明不贤明没有关系,只是因为帝辛是嫡长子,所以才让帝辛继位的,不过长子启也是挺冤的,因为他和帝辛是同一个母亲所生,并且还早于帝辛出生,只是说他母亲在生启和衍的时候还不是王后,而生帝辛之时已经是王后,所以说可能是帝辛的运气太好了吧,按照当时的嫡长子继位的制度,自然就传位给帝辛了。


刚开始,帝乙也想过传位给长子启的,但是遭到了大臣的反对,反对的理由就是上述所说的那样,所以帝乙思来想去,还是听从了大臣的意见,传位于帝辛。不过这让启很气愤,本来王位是属于自己的,却因为这么一个制度而丧失了机会,他觉得很不公平,所以说虽然表面上他对帝辛很遵从,但是暗地里却做了很多功课想要将帝辛拉下来。

长子启通过周人安插到商朝的间谍,与周人取得密切联系,想要暗害帝辛,但其实,帝辛并没有后来人所说的那样昏庸无道,相反他还是一个有着卓越政治能力的君王,帝辛就是后来的商纣王,当然了,当时的他并不叫商纣王,纣这个字是后来的周朝讨伐他之时给他按上的,所以说启并没有能够成功。


而且帝辛在继位之后,十分重视经济生产,并且大力地发展农桑,恢复国力,当时的商朝俨然是一副蒸蒸日上的局面,但是因为帝辛还是一个改革派,这使得他得罪了很多人的利益,所以围绕在他身边的多数都是希望他倒台的人,而且外面还有周人的虎视眈眈,所以不久之后就发生了牧野之战,帝辛也因此身亡了。

长子子启、次子子衍都很贤明,为何帝乙传位给幼子帝辛?

2. 长子子启、次子子衍都很贤明,为何帝乙传位给幼子帝辛?

对于帝乙传位给帝辛这件事,其实并不是他的本意。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帝乙也知道自己的大儿子子启,以及次子子衍要比帝辛靠谱得多。但在当时那个时代,已经对于出身这个问题开始重视了,子启与子衍要怨就只能怨自己生不逢时,哪怕是一母所生,出生的时间不好也命运大不相同。

根据《吕务春秋》一书中的记载,帝乙想要立大儿子为继承人时,遭到了来自太史的强烈反对,反对的理由就是“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这意思说起来有点拗口,但还是一个子凭母贵的问题。虽然子启、子衍、帝辛(即后来的纣王)是一母同胞,但子启、子衍出生时,母亲还是个待妾,帝乙另有正妻。

直到生帝辛时,他们的母亲才因帝乙正妻去世而被提上王后宝座。这样一来帝辛的出身就不同了,人家按当时的说法就是嫡妻嫡子,而子启、子衍顶多算是侍妾之子。其实这都是活人自己堵自己的事,明明一个娘生的,不管母亲的身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人家也是亲生的不是?

偏帝乙愚昧却硬装有德之士,从而将大好江山传给了帝辛。帝辛大家都知道了,不但高傲自大,还花天酒地,每每听谏言只爱听奉承话,再加之严苛酷政的管理方式,没人起来反抗才怪呢。于是没过多久,一位叫姬发的有谋之人便造反了。帝辛眼见没享受够的朝歌成了人家的地盘,他只能一把火烧了完事。

3. 长子子启、次子子衍都很贤明,为何帝乙传位给幼子帝辛,造成江山不保?

历朝历代的大多数领导者都是使用嫡长子制制度,但是帝乙却将自己的皇位传给了幼子受德,这是因为国家的大臣认为幼子受德才是王后之子,而长子和次子的母亲是死后才被封为了王后的,生前只是一个没有名分的妾。帝乙的长子和次子都是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只可惜他将皇位传给了幼子,以至于最后国家江山不保。

帝乙死后,幼子受德继位,称号为帝辛,也就是历史上的商纣王。帝辛统治期间,国内并不安定,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因为这些不断激化的矛盾,以至于让商朝走上了灭亡。
原因一,神权和王权之间的矛盾。
商朝开国君王手中掌握着王权,同时敬畏着世间的鬼神。在商朝,敬畏鬼神的势力称为巫觋。后来,帝乙为了集中王权,选择打压巫觋一方势力,帝辛继位后依旧支持这样的做法。

原因二,姬昌势力的崛起。
姬昌是商朝势力最大的诸侯,他的存在对商朝的发展有很大威胁。姬昌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在他的管理下,他所管理的辖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不断崛起的他野心变得大了起来,帝辛继位没过多久,姬昌就举兵攻打他。

原因三,帝辛的昏庸无能。
帝辛继位后,他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严以及增加诸侯的进贡量,下令各大诸侯进行大阅兵仪式。这件事情引发了东夷各部的强烈反对并起兵造反,帝辛出兵平评定了该叛乱,打了胜仗。可在这之后,帝辛开始荒于朝政,听信谗言,过上了荒淫无度的生活。
最后,姬昌的儿子姬发造反,一举攻破了帝辛的势力,帝辛心灰意冷之下自焚而亡。

长子子启、次子子衍都很贤明,为何帝乙传位给幼子帝辛,造成江山不保?

4. 帝乙要知道幼子帝辛会亡国,会选择传位给更贤明的长子子启吗?

如果帝乙知道自己的国家不久便会灭亡,那么帝乙有可能改变他当初所做的决定,把王位传给更有才华的长子子启。因为其实帝乙当时也比较看重子启,但是遭到了当时文武百官的反对所以只能放弃把子启立为君王的决定。

当时帝乙的继承人并不是他的长子,但是他的长子明明才是那一个最适合做君王的人选。他的长子非常的有能力,可以说远远要比他所选的幼子有能力的多。根据相关史书记载长子是非常贤能的,所以如果当时帝乙把皇位传给长子的话,那么有可能商朝将不会如此快速的灭亡。

其实当时帝乙也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他其实想把王位传给长子的,但是当他把自己的意愿告诉给朝中文武百官听的时候却遭到了文武百官的反对。当时太史联合其他文武百官严重抗议君王的这个决定,太史认为长子的母亲身份并不高,所以并没有资格继承王位。

当时子启的母亲是一个侍妾,身份地位在后宫之中都不高。直到帝乙的原配皇后去世之后帝乙才提拔子启的母亲为皇后。虽然之后子启的母亲又生下了其他子女,但是当时在生下子启的时候其母亲的身份不高。所以即使这个理由非常荒谬,但是当时帝乙选择听从了文武百官的意见,把王位传给了他的幼子。虽然两个人都是同一个母亲,但是这位母亲在生长子和生幼子的时候地位是不同的,也就是当时文武百官这一个奇葩的抗拒理由让整个国家的命运走向衰败。

5. 帝乙一共有四个儿子,为何他把皇位传给了幼子帝辛而不是长子子启?

帝乙一共生了四个儿子,除了第三个孩子子期是侍妾省的,其他三个都是嫡妻所生,分别是:长子子启、次子子衍和少子受德,也就是后来的商纣王,虽说当时“嫡长子制”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子启才干和贤名兼有,作为次子的子衍也是很优秀,把位置传给了幼子受德,也是另有原因的。

商朝初期,帝乙即位,为了巩固王权,下令对神权进行打压,帝辛继任后,更加支持这种做法,也与神权一方抗争的更彻底。也正是因此,神权代表的巫觋便彻底的与帝辛为敌。
当时对商朝威胁最大的一个诸侯叫做姬昌,他野心勃勃,发展壮大自己的事业,在帝辛即位的第二年,就率兵攻他。

帝辛虽然在位时,打了不少胜仗,但是身边对他进行赞美的尽是些阿谀奉承的诸侯,并不真心,在商朝分崩离析的时候,姬昌的儿子姬发也率兵向朝中攻打,但是帝辛的军队早已被派往各地驻守部落了,身边并没有可用的军队。步步紧逼之下,帝辛无奈自杀。

其实帝乙一开始的初衷是将王位传给嫡长子子启,但是却遭到了众位大臣的反对,实际上都是因为子启的母亲在生子启的时候,还是个妾,朝臣激烈反对也不无道理。太史等人纷纷向帝乙说这样的话,帝乙也觉得有道理,就把皇位传给了受德。

帝乙一共有四个儿子,为何他把皇位传给了幼子帝辛而不是长子子启?

6. 王位本应是贤明的子启,帝乙为何却传位给帝辛?

帝乙掌权时,嫡长子接任君主之位已经形成习惯了。他一共有四子,只有老三是由侍妾所生,剩下的三个都是嫡妻之子。这老大叫做子启,老二名为子衍,这小儿子便是受德了。这老大不但有才能干,而且也有着很好的名声,老二也非常优秀,而老三就一言难尽了。这老三也就是后来的商纣王。不过,这帝乙为何不把王位传给自己的长子呢?

或者是老二也行啊,为何要传给最小的那儿子呢?最后还造成了亡国的局面,难道他是失了神志或是故意想让江山沦陷吗?优秀的继承人不要,却要找一个败家子来继位,真是难以搞懂他的心思。
我们先来看看这商朝是怎样毁在纣王手里的吧,在帝乙被雷击中去世后,这纣王便登基了。他上任之后,这朝政也从安稳变为了混乱,造成这样的原因大致有三点。第一点就是迷信之风盛行,也可以看作是君王对自身权力的不信任。在商朝建国之初,君王都很敬重鬼神,不管是政务方面还是军事要务,都要征去求巫觋的意见。后来,君王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想要加强君权削弱神权,开始了打压巫觋。到了纣王继位时,打压力度更加强大,所以引起了巫觋这股势力的反抗,这股力量不容小觑。

第二点就是姬昌的势力越来越大,对商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姬昌治理有方,而且大肆招揽人才。就这样,经过积累和发展,势力慢慢壮大。而他自己也是很有野心,也做好了准备,在纣王刚上任的第二年,便领着部队找他麻烦去了。这第三点就是反叛太多,纣王继位没多久就搞了一件大事——阅兵,还请了许多诸侯参加。他这么做,无非就是想扩大威信。但是东夷那些部落却很反感,阅兵没结束便各自回去了,连纳贡都不愿。纣王很气愤,便下令去征讨。结果打赢了,这样国家领土也扩张了,还有那么多战利品,非常开心而且骄傲。他认为商朝已经是战无不胜的了,此战后便开始过起了夜夜笙歌的生活。
纣王生活如此奢靡,过惯了这种生活的人,自然只喜欢听奉承的话。于是他是身边也集结了一大群这样的臣子,整体拍着他的马屁,让他心理美滋滋的。着了小人的道,对于国家自然是大不利的。另外他还听信小人言语残害忠良,并广施暴行,许多劝谏的大臣都丢了性命。一时之间,人心惶惶,百姓也是怨声载道。而这纣王依旧不管不顾,他的大哥也经常劝说他这样做不好,会让商朝走向衰亡的。而纣王却很自信,依旧是听不进这些劝谏之言。没办法,纣王谁的话也听不进,最终使得国家覆灭。
在姬昌死了之后,他的儿子上任了,也是个胸有大志的人物。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姬发终于等来了时机,并且号召各路诸侯一起去攻打商朝都城。而纣王的大军,却被派到东夷去了。当初去征讨时,便把大军安置在那里了,让他们在那里驻守着。纣王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姬发竟然会造起了反,还拉着这一大帮诸侯。

城中没有大军可以阻挡,便把那些关押的俘虏充当士兵。不过,这些俘虏又怎会乖乖听命于摇摇欲坠之朝?本就是心有不甘,现在又怎会为他卖命呢?所以说,姬发率领的部队,轻轻松松就打进了都城。此时此刻,纣王已看不到希望了,随后自尽了,就这样商朝被推翻了。

7. 帝乙生三子,长子是微子启,次之微子衍,为什么要传位于三子纣王?

帝乙是生四子,而不是生三子,长子是微子启,次子微子衍,三子是子期,第四子才是纣王也叫帝辛。
有人说古代君王是嫡长子继承制,这个其实不然,这个嫡长子继承制真正确立的并不是在商朝,而是在周朝,所以也视为周礼之一,也就是宗法制之一。

夏禹建立了夏朝,确定了王位世袭制,但这个世袭并非是父死子继的,还有另外一种,那就是兄终弟及,这个即使到了周朝的诸侯内,依然还是存在的,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四大刺客之一,专诸刺吴王僚的故事。
那为什么会发生这个事情呢?指使专诸的叫公子光,也就是吴王阖闾,也就是吴王夫差的父亲,公子光的父亲叫诸樊,他们兄弟四人,另外还有二弟余祭,三弟夷眛,四弟季子札。

诸樊知道四弟季子札很贤能,所以并不传给自己的儿子公子光,而是兄弟按顺序传下去,这样就能传到四弟,可是到了四弟的时候,他不肯做吴王,离开了吴国,所以吴人就立夷昧的儿子僚为吴王。
公子光说了,如果季子札不肯当吴王,那也应该传为大哥诸樊这边,让诸樊的儿子,也就是他来当吴王。
商朝三十帝,一共有十四帝是兄终弟及的,不过这个主要是存在商朝早期的,等到了盘庚迁殷之后,就主要是嫡长子继承制了,不过,即使如此,弟弟与儿子也常常争夺这个帝位。

根据史记的记载,微子启是庶长子,而纣王是嫡子,自然是立嫡子为王,但是根据吕氏春秋的记载,微子启与纣王是同母,只不过,生微子启的时候还是妾,所以微子还是庶,后来扶正为正妻,就生下了纣王,纣王即为嫡。
但不管哪种说法,纣王都是嫡,而微子启仍是庶。
另外,微子启被封在宋国,是宋国的第一代国君,而宋国的第二代国君是他的弟弟微子衍,仍然也是兄终弟及,而这个微子衍是孔子的十五世祖。

帝乙生三子,长子是微子启,次之微子衍,为什么要传位于三子纣王?

8. 帝乙生三子,长子是微子启,次之微子衍,为什么要传位于三子纣王?

纣王是后世对他的污蔑性称呼,纣王的名字叫子受,姓子,名受,因为他成为了商朝的王,所以又叫“帝辛”,夏朝的王称“后”,商朝的王称“帝”,帝辛相当于商王的称号,本文还是称“帝辛”。帝辛的父亲是帝乙,商朝前期的继承制度不是嫡长子继承制,而兄终弟及,父死子继,有弟弟传位给弟弟,没弟弟传位给儿子,如商汤死后没有弟弟就传给自已的儿子太丁,太丁死后,王位就传给太丁的弟弟外丙,外丙死后又传给弟弟仲壬,仲壬死后王位又传给太丁的儿子太甲。但是后来,继承法也变了,也不固定。

帝辛是有两个同父同母的哥哥,注意是同父同母, 也就亲兄弟,一个叫微子启,一个叫微子衍,他的两个哥哥运气不太好,微子启和微子衍在出生时,他们的母亲还不是王后,而在帝辛出生的时候,他们母亲正好成为了王后。帝乙原本就是想立自已的长子微子启为王的,但是手下的史官根据商朝的礼法力谏商王帝乙,于是帝乙最小的儿子帝辛被立为王。

商朝的礼法规定:只有嫡子才能继承王位。什么是嫡子?就是正妻生的儿子,就叫嫡子。对于商王来说,王后生的儿子就叫嫡子,很明显,帝辛的母亲在生他的两个哥哥时,还不是王后,显然王后另有其人,这个之前的王后是不是也有儿子,不知道,也许有,也许没有,但是这个王后后来不在了,于是帝辛的母亲成为王后,之后就生下了帝辛,于是帝辛就成了嫡子。

商朝的礼法规定是:王后生的儿子才叫嫡子。虽然帝辛有两个亲哥哥,但这个礼法才不管他们三兄弟是不是一个妈,礼法只管:是不是王后生的儿子?于是帝辛算是钻了礼法的空子,虽然在我们今天看起来无法理解,但这就是商朝的礼法,古板严谨。好了,这就是史书上关于帝辛有两个亲哥哥,为什么反而是帝辛继承王位的原因。

在封神演义中,帝辛得到王位又是不同的原因了。在封神演义中是这么说的:说是有一天帝乙带着众臣游览御花园,只见有一个飞云阁坍塌了一个梁,这时帝辛托着梁为飞云阁换柱子,显示出力大无比,于是首相及众大臣便向帝乙推荐帝辛为太子,帝乙死后,于是帝辛便继承了王位,这就是后世说的商纣王。封神演义中说帝辛得到王位跟出身没有关系,而是因为力大无比才得到王位的。

其实不管是史书,还是封神演义,至少说明一点,帝辛不是个一般人,史书上说他天资聪明,反应敏捷,才能和力气都比一般人要高,估计也比他的两个哥哥强。关于他的两个哥哥,一个微子启,一个微子衍,根据后来记载,微子启和微子衍都是背叛了商朝,而投靠了周朝,并带领周人灭亡了帝辛,而微子启被周朝封在宋国,微子启就是宋国的第一位国君,也是宋国开国之君,而宋国第二位国君则是微子衍,兄弟俩都成为周朝下属诸候国的国君。

从商朝的角度来看,微子启和微子衍就是叛徒,他们背叛了商朝,至于他们为什么背叛,根据周朝编写的史书上来看,是因为帝辛残暴不仁、乱杀无辜,他们劝谏帝辛不听,才最终联合周人灭亡商朝,后朝修改前朝史书,这个帝辛是否如史书所说残暴不仁、乱杀无辜也无从考证。但是叛徒就是叛徒,这个是不容更改的,也许这和他们不能继承王位也有关系吧!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