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板块地震带

2024-04-30 08:20

1. 六大板块地震带

根据板块学说:(1)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板块名称.A为欧亚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E为太平洋板块;  (3)从图中可见,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主要火山、地震带有环太平洋沿岸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  (4)中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原因是我国地处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5)六大板块中,几乎完全处于大洋中的板块是D太平洋板块;  (6)图中箭头表示的是板块运动的方向,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碰撞(→←)运动,会形成山脉、岛链或海沟等;另一种是张裂(←→)运动,会形成裂谷或海洋;  (7)根据图中板块运动的特点及板块理论填写下表:                        地理现象   红海面积在不断扩大   地中海面积在不断缩小   珠穆朗玛峰在升高   欧洲的英国地震很少     解释   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拉伸   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   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   地处欧亚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故答案为:  (1)六;运动;稳定;活跃;(2)欧亚;印度洋;太平洋;(3板块交界;太平洋;(4)B;(5)D;  (6)板块运动;碰撞;山脉;张裂;海洋;  (7)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拉伸;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处欧亚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六大板块地震带

2. 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什么地带

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3. 六大板块及两大火山地震带

(1)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
  (2)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火山地震带,这些地方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
  (3)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国土的3/4为山地丘陵.沿海平原狭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日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大约每隔3年就要发生1次危害较大的地震.
  (4)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两大板块张裂拉伸,使红海面积不断扩大,专家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两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因此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
  故答案为:
  (1)太平洋;
  (2)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火山地震带;
  (3)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4)地中海位于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两板块处于挤压状态;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两板块处于张裂状态.

六大板块及两大火山地震带

4. 地震分布的地震带分布图

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国地震活动断层探测技术系统大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开始实施,项目选择在北京、上海、天津、福州、沈阳等内地的21个大城市进行了探测研究。该项目于2008年4月顺利完成,已基本查明了21个城市及其邻区的主要断层的分布、最新活动性和发震危险性,特别是排除了上海、天津、广州、沈阳、银川、青岛等城市的其中80条断层的活动性。该项目首席专家是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透露,重庆作为最后一个未进行活动断层探测的直辖市,目前也正在开展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河北省也自费在11个地市开展了同样的探测工作。在探测中,一旦确定活动断层的空间位置后,就要进一步分析其危险性,比如要分析该断层以前是否有过大地震发生。“比如某一活动断层上,鉴别出3000年内发生过2次大地震:一次在距今3000年左右,另一次在距今500年前后。那么,大地震的重复间隔时间大概为2500年。”徐锡伟介绍了发生地震可能性的推算方法。按照这样的推算方法,可以分析断层活动的可能性,从而为排除没有危险的断层提供理论依据。中国地震局于2000年提出了《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试图通过对部分大中城市进行活动断层鉴定和地震危险性评价,为国土资源的规划、利用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徐锡伟举例说,该项目针对天津的天津断裂和沧东断裂进行了探测,经过科学探测并确定天津无活动断层后,为天津生态城规划项目提供了重要依据。

5. 板块的示意图及火山、地震在板块交接地带的名称

六大板块.   分别为  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大洋洲板块;
全球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板块的示意图及火山、地震在板块交接地带的名称

6. 七次大地震分布在板块边界有?

环太平洋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Circum-Pacific seismic zone),全世界约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几乎全部的深源地震都发生在这一带。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世界总能量的80%,但其面积仅占世界地震总面积的一半。
环太平洋地震带,在太平洋西部大抵从阿留申群岛,向西沿勘察加半岛、千岛群岛,至日本诸岛、琉球群岛,至中国台湾岛,过菲律宾群岛、伊里安岛(新几内亚岛),南至新西兰为止。在太平洋东部,大致从阿拉斯加东岸,向南经加利福尼亚、墨西哥(在中美有一分支,称为加勒比或安德列斯环)、秘鲁,沿智利至南美的极南端。这一带也是著名的火山带,它与中、新生带褶皱带和新构造强烈活动带是一致的。
欧亚地震带
欧亚地震带(Alpine-Himalayan seismic zone),也叫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这是一条横跨欧亚大陆,并包括非洲北部,大致呈东西方向的地震带,总长约15000公里,宽度各地不一,在大陆部分常有较大的宽度,并有分支现象。环太平洋地震带外几乎其余的较大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都发生在这一带。
欧亚地震带西起葡萄牙、西班牙和北非海岸,东去经意大利、希腊、土耳其、伊朗至帕米尔北边,进入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南边沿喜马拉雅山山麓和印度北部,又经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至伊里安岛(新几内亚岛),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接。这一带也有许多火山分布,比地震带与欧亚新生带褶皱带(也是最年轻的造山带)是一致的。
大洋中脊(海岭)地震带
大洋中脊(海岭)地震带(Mid-ocean Ridge seismic zone),包括分布在各大洋的三个地震带。
1.大西洋中脊(海岭)地震带 自斯匹次卑尔根岛经冰岛向南沿亚速尔群岛、圣保罗岛等至南桑威奇群岛、色维尔岛,沿大洋中脊分布,向东与印度洋南部分叉的海岭地震带相连。
2.印度洋海岭地震带 由亚丁湾开始,沿阿拉伯—印度海岭,南延至中印度洋海岭;向北在地中海与地中海—南亚地震带相连;向南到南印度洋分为两支,东支向东南经澳大利亚南部,在新西兰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接;西支向西南绕过非洲南部与大西洋中脊地震带相接。
3.东太平洋中隆地震带 从中美加拉帕戈斯群岛(科隆群岛)起向南至复活节岛一带,分为东西两支,东支向东南在智利南部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接;西支向西南在新西兰以南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印度洋海岭地震带相连。 这3个地震带带皆以浅源地震为主。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与北极海的中洋脊,不过这个地震带地震频率不高。
大陆断裂谷地震带
大陆断裂谷地震带,分布于一些区域性断裂带或地堑构造带,主要有东非大断裂带,红海地堑,亚丁湾及死海,贝加尔湖以及太平洋夏威夷群岛等。此地也主要为浅源地震。
中国分部
据专家说,中国处于环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等几个板块相接的地方,至少有495个地震断裂带。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地震带
(1)华北地区(含东北南部) 郯城—庐江带(沿郯庐断裂,从安徽庐江经山东郯城,穿越渤海至辽东半岛、沈阳一带) 燕山带 河北平原带(太行山东麓) 山西带(主要沿汾河地堑) 渭河平原带(主要沿渭河平原地堑)
(2)东南沿海地区 东南沿海带(主要在福建及广东潮汕地区) 台湾西部带 台湾东部带
(3)西北地区 银川带 六盘山带 天水-兰州带 河西走廊带 塔里木南缘带 南天山带 北天山带
(4)西南地区 武都-马边带 康定-甘孜带 安宁河谷带 滇东带 滇西带 腾冲-澜沧带 西藏察隅带 西藏中部带 除去这23个,还有个东北深震带(主要在吉林、黑龙江的东部)

7. 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构造有何关系?为什么

地震带就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地球上主要有三处地震带。地震带皆位于板块交界处。在地震带内震中密集,在带外地震的分布零散。地震带常与一定的地震构造相联系。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 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这里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 欧亚地震带 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我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较零散。 海岭地震带 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地区(海底山脉)。

  地震带内的地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显著活动和相对平静交替存在,一定时期后又重复出现。各地震带的重复期从几十年到几百年,甚至千年以上。

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构造有何关系?为什么

8. 六大板块和中国六大地震区域有什么联系?

中国主要的地震带划分: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频发、地震发生时伴随次生灾害,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划分,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