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以贷养贷”的人,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2024-05-18 16:58

1. 那些“以贷养贷”的人,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那些“以贷养贷”的人,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2. “以贷养贷”的那些人,现在过的到底怎么样了?

多数“以贷养贷”的人过得都非常惨,最后大概率都会成为失信执行人,也就是所谓的老赖。“以贷养贷”是一条不归之路,趣评奉劝大家千万不要成为这样的人。趣评曾经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待过一年,接触过部分“以贷养贷”的人。很多人由于消费水平远超收入水平,走上了超前消费的道路。事实上,如果有稳定的收入,超前消费也并不算什么大问题。但一部分人并没有稳定的收入,在无法按时偿还贷款的情况下,很可能会走上”以贷养贷“。不过,在2018年以后,国家加大了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整顿。现如今,再想”以贷养贷“已经很难了。
第一,“以贷养贷”的人最终成为黑户的可能性极大。在征信体系不完善的时候,确实有很多人依靠“以贷养贷”生活。例如,在一个小贷平台能够贷款5000元,10个平台就是50000元。在2014年-2018年,国内的互联网金融出现了井喷式发展,各种平台纷纷出现。那一段时间,也是“以贷养贷”那些人的黄金时期。一个新平台已出现,马上就成为这些人的“撸口子”的目标。
但事实上,“以贷养贷”是一条不归路。以趣评的从业经验来看,即使是最便宜的小额贷款,利息也不会低于18%!即使是按照18%的复利增长下去,最终的总额会变成什么样?更何况,这些“以贷养贷”的人,还需要贷款维持生活,还是标准不低的生活。最终,这些“以贷养贷”的人,变成失信执行人的可能性非常大。一旦成为失信执行人,也就是所谓的“黑户”,还可以称之为老赖,会在现代社会寸步难行。例如,失信执行人名下不能有固定资产,甚至不能乘坐高铁与飞机,不能够贷款等等。
第二,“以贷养贷”的人在2018年以后,已经越来越难以生存。在2018年以后,国家加大了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监管,很多互金企业纷纷破产。事实上,那些互金企业用高额利息筹集资金,很大一部分资金都流入了小额贷款市场。而小额贷款就是这些“以贷养贷”者的主要目标,互金企业纷纷倒闭,小额贷款公司也就随之失去了资金来源,这些“以贷养贷”者就没有了可以“撸”的口子。除此以外,国家对于征信体系的建设越来越重视,震慑了一批“老赖。
趣评认为,虽然互联网时代,可以贷款的途径越来越多,但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千万不要用贷款来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一旦走上“以贷养贷”之路,那就是一条不归路!

3. 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以贷养贷维持日常生活,该如何面对?

贷款主要原因就应急,本来每个月都需要偿还很多钱,但是加上失业等会更糟,那么下个月还款就没有钱还了,那怎么继续贷款,让东墙填满西墙,让债务像雪球一样越滚越高.. 本来只想买一部手机等分期贷款,觉得自己每个月都能买得起,然后再看其他的东西,这样就让自己一步一步进入贷款的道路。

最终的结果是原来的1万债务,最后因为贷款,每个月都要支付高额的利息,导致债务越来越高,最终变成10万以上甚至百万以上的到处都是,所以贷款的道路不是普通人可以玩的,当然也必须有高手可以玩,这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风险也比较高。

如果金额小到每个月都能付得起利息,那么贷款还能慢慢还清,如果金额大,那么每个月的利息费用等等,最后只会让你债务越来越多,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在贷款的路上,每天都在想今天还多少钱,还给哪些金融公司,这样他们就不想工作了,觉得每个月的钱还不够,然后继续寻找新的贷款。

想脱离苦海,那么就得列出负债清单,看到那些贷款急需偿还,那些贷款可以延期,从61号数据这个公众号得到网贷大数据报告,关于网贷历史,网贷逾期天数,逾期金额,逾期平台,当期债务明细和网贷黑名单等信息都有详细数据.. 一定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债务,在债务整理中要注意,提前对欠款的信用和高利息,制定还款计划。 同时关注贷款平台是否存在利息违规情况,以国家年利率为参考标准,对多余款项放弃还款,还款过程中切记不要再贷款,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这样只会越来越深.. 但无论哪种方法都不如这种方法:赚钱,合理消费。 不借钱永远不会有逾期,所以我们还是要努力赚钱,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合理消费,归根结底,这是解决逾期的根本途径。

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以贷养贷维持日常生活,该如何面对?

4. 以贷养贷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很多人并不自知

当前国内负债过高,逾期的,有巨额负债80%的都是以贷养贷搞成的。
  
 很多人不觉得这个有什么危害,比如10000块钱分成12期,一期只需要还不到1000块钱就够了,挺好的。缓解了当前的债务压力,同时也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房租费、某种数码产品、一个包包)。当前很多大学生都是这样,比比皆是。
  
 
                                          
 浦发银行信用卡,欠2万,减1万,剩余1万分期,不香吗
  
  殊不知,这就是万恶之源,是你债务的开始。 
  
 
  
 以贷养贷,我玩的很溜。一开始公司有POS机,自己套来套去,也没手续费,爽的不得了。
  
 后来辞职后,自己搞了一个封顶机,一次刷10万8万的都是26元手续费。
  
 再到后来换各种POS,我一共用过得20个POS机。
  
 这8年来以贷养贷,算是被我玩明白了。
  
 这就是大坑,坑的你血骨无存,切忌以贷养贷,不怕死尽管来。
  
 以贷养贷的危害有多大,不用我说,你自然明白。
  
 
  
 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债务滚三年,翻两番,网上一搜一大把。
  
 
  
 以5万元为例,年化20个点计算。
  
 
  
 第二年单纯本金加利息就是6万,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你可能因为工资收入跟不上支出,所以还会借钱去消费,但是从来没有认真计算过。
  
 假如你一个月再多花个1千-2千。第二年的本金起步就是8万左右。
  
 第三年呢,继续涨,你的收入没涨,但是利息是复利,本金加利息又当做本金来计算。所以第三年的负债额,就要到达12万左右。
  
 第四年呢,17万左右的负债。
  
 第五年呢,近25万的债务。
  
 你看从5万翻到25万,也就是短短五年时间。
  
 这仅仅是因为起点比较低,如果起步就是10万呢?
  
 五年后五十万太正常不过了。
  
 我见过从2万翻到90多万的,愣是没有买过一件超过2000元的东西。
  
 给我打电话说,哭着说我也搞不懂怎么就会这个样子呢?
  
 委屈带点迷茫。
  
 我也难以理解,怎么就从这么小的一点点金额弄到现在家里无法收拾的地步呢?
  
 但最终丢了工作,家里卖了房子还了债务,老爸因为癌症还不知情,母亲帮他去承担。
  
 这就是以贷养贷的最大危害,伤人伤己伤全家,到最后落到惨惨惨的地步。
  
 即便说的很严重,但是很多负债人不信。
  
 你们不信小赵可以,但是不能不信数据。
  
 你有时间可以思考一下,过去两年你赚了多少钱。
  
 现在不都有个税的APP,拉出来一看很清晰。
  
 同样,你再想想过去两年自己多少债务,这两年你赚的钱到底有没有还本金,到底债务变少了,还是再增加。
  
 很多人有个错觉,就是觉得借的钱就是自己的一样,特别是现在无卡消费,无现金交易,你只要输入六位数字的密码,甚至有的就是对着脸扫一下,几百、几千块钱就没了。
  
 如果你自己算了帐以后,和我说,我就以贷养贷,我就可以上岸,那我真的给你竖个大拇指。

5. 以贷养贷到底有多可怕?网友:那是个噩梦!

如今,借钱这件事变得越来越容易了,随处可见的 网贷 广告,都是宣称放款快、审核门槛低。
  
 有些人看到借钱容易,就盲目借贷,还不上就继续借新贷,拆东墙补西墙没个尽头……
  
 可是你知道这背后的可怕吗?
  
 厦门一位准妈妈因为以贷养贷,从11个网贷App贷来近8万,每到月中,催款短信、电话疯狂轰炸,压力大到整宿整宿失眠。
  
 在准妈妈杨月(化名)的手机里,存着三个excel文件,里面密密麻麻写满数字。这是她的账本,不过记的不是收入与支出,而是她每个月的还贷日期和金额。在表格最底部,汇总着还贷总额,近37万元。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教训
  
 提醒市民朋友远离网贷↓↓
  
     贷款 很容易糊里糊涂钱就到账了 
  
 2013年,杨月从老家来到厦门后,跟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店铺。当时,由于资金不足,杨月第一次想到了贷款。
  
 她先是找到大企业旗下的贷款服务公司,贷到6万元,当时面对每月近3000元还款、一共11万的本息总和,杨月心想:我有固定工作,加上店铺的生意,钱肯定会还上的。
  
 她没想到的是,噩梦从此开始!
  
 店铺的生意并没有想象中好做,2017年年初,杨月辞去工作,搞起了食品生意。手头急用钱,杨月又陆续从两家银行贷到7万元和3万元——这一次,本息一共17万元,每月又需还上5000余元。贷款这个坑,越挖越大。
  
 前几个月,食品生意确实不错。于是,杨月撤出店铺投资,准备专心做好食品生意。可到了去年七八月,生意越来越难做,不知不觉竟已经亏掉了40万。亏损不说,每月还要还之前的贷款。无奈,杨月想到了“以贷养贷”。
  
 这一次,她选择了网贷,从 支付宝  花呗 、 借呗 轻松借到几千元后,杨月尝到“甜头”,原来网贷这么方便、轻松。
  
 去年七八月,食品店亏损倒闭,杨月为什么没有重新找工作,而是选择用网贷补窟窿?杨月说,其实当时她已找了份工作,但没做几天,就发现自己怀上了宝宝,“孕吐很厉害,实在没办法上班了。”杨月打开手机应用商店一看,各类贷款App更多了,于是,她陆续下载了11个贷款App。
  
 在使用App贷款的过程中,杨月发现,几乎所有的App,都只需要上传身份证和银行卡,再填写一下亲属的联系方式,款就轻轻松松放下来了。
  
 “我都不知道是怎么贷下来的,稀里糊涂钱就到账了。”
  
    还贷很痛苦催款电话让她整宿失眠 
  
 从这开始,杨月就陷进了网络贷款深渊,开始了拆了东墙补西墙的日子。她说,贷款容易,接下来的日子,她却过得痛苦无比。
  
 杨月拿出手机,打开短信,往下滑了滑,全都是催款短信。“用这个软件贷的去补那个软件贷的,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贷了这么多。”一个窟窿补上了,但另一个窟窿却更大了,窟窿也越来越多。
  
 杨月又翻出“账本”,“前前后后,,加上向朋友借的、,信用卡的还有银行的和网贷的,,我还有近37万元要还,每个月至少要还两三万元。”
  
 杨月痛苦地揉了揉太阳穴,这其中利息占了不小的部分。比起还款数目,每月的催款电话、更是压在她心里的石头。“每到月中,短信电话疯狂轰炸最多的时候,10分钟接到过20个电话。”
  
 杨月告诉记者,银行还好,但网贷公司完全不听一句解释,甚至威胁要打电话给所有亲属,
  
 “真的太可怕了,一到还款那几天,我整宿整宿睡不着觉。”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个月,今年过年前,杨月终于受不了了。“不能再借了。”杨月终于醒悟过来,她打开微信,一口气删除了20多个莫名其妙找上门的“放贷人”,“从我注册第一个网贷账户开始,就不停有人加我微信,声称‘私借’‘秒放款’……网贷真的害死人,借款时那么容易,催款时真的要命。”她想用自己的经历提醒大家,不要深陷网贷,一步错,步步错。
  
         远离网贷噩梦 
  
 当记者第一次拨打杨月电话、约定采访时间时,拨打了好几个电话都没人接听。但当记者添加杨月微信、说明来意时,她很快通过了验证,“现在任何打给我的陌生电话我都不敢接,就怕又是推荐网贷的。”
  
 对于杨月来说,“网贷”已成了魔鬼,提到都会害怕。在采访中,杨月始终没有提到她老公,一问才得知,她老公也被网贷套住,甚至比她陷得更深。
  
 路边的小广告,朋友圈突然出现的链接,浏览网站弹出的小窗口,网贷似乎已无处不在。就在前天,集美警方刚刚对某高校学生黄某喆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调查。
  
 而黄某喆正是以花呗、借呗等平台套现,以“投资返利”的名义套取钱款,这其中,也少不了网贷的影子。而每年,全国各地因陷入网贷自杀的悲剧更是层出不穷。
  
 这些网贷平台放款随便,大多不考虑贷款者的还款能力、还款来源,并且手续费、利率相对较高。我们在希望相关部门尽快规范网络贷款的同时,更希望大家不要轻易去触碰网贷,因为钱来得虽然容易,但若陷入其中,带来的只能是接连不断的噩梦与压力。
  
 提醒家人朋友,千万不要陷入网贷的泥潭!

以贷养贷到底有多可怕?网友:那是个噩梦!

6. 年轻人都是以贷养贷,90后人均欠债已经达到了十多万

原标题:年轻人都是以贷养贷,90后人均欠债已经达到了十多万有报告显示:90后人均欠债已经达到了十多万;看到这个报告后我也吓了一跳,不过后来仔细一琢磨,仅仅房贷负债就使得多数人有几十万的外债。可以说如今社会不少朋友都过上了以贷养贷的日子,对于这样的情况只能说,人生很长且行且珍惜。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为何会以贷养贷?其主要原因还是收入与消费不匹配开始之前跟大家分享一个常识,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都是:投资、消费和外贸。哪怕是如今也是如此,在外贸因为全球经济不振出现萎缩后,投资和消费就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
  
 投资中最大的部分就是基础建设投资和房产投资,在房产投资被抑制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基础建设投资短时间是很难起到太大作用的。那么消费就成为不少人眼中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渠道,对于人们的收入水平不足以支撑得起这么高的消费该怎么办?现代金融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几点观察:第一、推出信用贷款制度,让杠杆消费成为主流。最典型的就是如今的信用卡,包括支付宝的花呗等,这些其实都是将大家的消费给杠杆化了。办理过信用卡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当你一个月只有3000元工资的时候,多数情况下办理下来一个额度1万以上的信用卡是不难的事情。那么这样就会从理论上增加你的可消费额度。
  
 第二、在各种消费刺激下,人的消费欲望一旦被打开很难改变(尤其是女性)。就拿今年双十一来说,仅仅天猫一家的交易额就高达2684亿;这么大量的资金来源在哪?相信其中不少是花呗、借呗、信用卡等的功劳,包括京东的白条等,其实存在的意义就是让大家杠杆消费。消费(购物)的口子一旦打开(尤其是女性)是很难自我约束的,这就是人的消费欲望,而且90后的消费欲望更加迫切。
  
 以贷养贷不可怕,可怕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没有足够的偿还能力首先我要表明我的观点:我是鼓励合理负债的,但是负债消费的前提是具备充足的偿还能力。有过住房贷款的朋友应该知道,银行考虑是否放款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你的房贷是否占据了你家庭收入的50%;换一个角度来理解,如果你的消费仅仅占据了你收入的50%其实是不足为虑的,哪怕是稍微多点也不怕,怕就怕收入不高消费持续过高,那么出问题是早晚的事情。
  
 几点观察:第一、90后具备很强的消费意识,风险意识需要提高是事实。身边不少90后朋友,一个月拿着5000多元的工资,但是消费看起来起码一个月得过万,让我这个80后汗颜。之前就有这样的同事,每到月中旬就需要借钱过日子,这样的情况真的好吗?甚至我认识的几个90后朋友,因为消费透支严重(倒卡都不行)最后信用卡逾期,被银行拉入黑名单的也不在少数,消费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风险意识。
  
 包括前两年校园贷、网贷什么的为何会在90、00后身上上演?其实就是风险意识淡薄的原因。第二、负债不可怕,聪明的人都会用合理负债来积累财富,不是单单消费。我曾经在多篇文章中提到过这样一个观点负债本身并不可怕,聪明的人都会用合理负债来积累财富。以我身边的例子来看,当3年前有朋友负债消费购置一辆车的时候,有些朋友却用负债购置了一套房产。3年后的今天,究竟谁的财富增值,大家一目了然。
  
 综上,可以肯定的是为了刺激消费,包括银行在内的众多金融机构和商家都会想方设法的“引诱”人们消费,什么“0元购车”“首付分期”等形式的产品出现不足为奇。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当你在冲动消费的同时需要知道负债背后的代价,千万不要过度消费。各位觉得呢?不易,喜欢记得点赞、转评、,更多优质内容继续贡献中。现在的人花未来的钱,一定要慎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

7. 以贷养贷可行吗

贷款必须要满足其条件才可以进行贷款。
贷款办理条件:
1、在中国境内有固定住所、有当地城镇常住户口、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8-65周岁的中国公民;
2、有正当且有稳定经济收入的良好职业,具有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3、遵纪守法,没有违法行为及不良信用记录;
4、贷款用途明确,符合国家规定,且可提供相关证明;
5、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以贷养贷可行吗

8. 怎么看待《"以贷养贷"陷入泥潭》

网上的各种这个贷 那个借的,大部分是诈骗信息的,,
别的基本都是高利贷的玩意的,你上去了就算是被坑了
有什么情况也别去找高利贷啊,
网上的各种帮你办手续贷款 办卡 提额 什么的,统统的都是虚假的,诈骗的
不要想着借钱过日子,那不是生活方式的,
最大的问题是,你后面用什么还,平时连花的都没的花的,后面用什么还,还有利息呢

你要是不信可以去找他们,记得把你的经历回复在这个问题下面,
没钱的想过有钱的日子, 就是有钱了你也不知道怎么花的
用借款还借款,呵呵,都没钱还利息,还不是越借越多
另外说一句,这个贷款,是人死债不烂的, 就是人死了,也要你父母 家人给你还的
还不起进了牢,出来你还是要还的
顺便说一下,私人贷款虽然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但是你借了人家的钱,是你自愿的,又不是人家逼你的,就算是高利贷,你还不起了人家找上你家门来,你也是要还款的,就算你报警,警察也说不了什么的,最多就是帮你们协商解决,高利贷嘛,贷款利率只要不高于同期银行最高利率3倍,警察也说不了什么的,毕竟是你自个干的缺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