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1.2有无相生

2024-05-18 10:07

1. 道德经1.2有无相生

2.【总纲】有无相生: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发展                                                                                                            原文: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本期内容)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河上公本作:不知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下期内容)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生成,难与易互相依存,长与短通过彼此表现出来,高和低互相依附,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注释: 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作:兴起、发生、创造。
  弗:不。
  
  你将获解 :1、“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范畴;
  (1)有无相生:我们能看到的各种物品是有的部分,它的作用则是由无的部分体现的。两者相比较而存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第十一章)
          无为无事无味:做事要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不多事,不干扰别人;不瞎折腾。最有味道的是没有味道,没有味道的食物才是百搭的。甜言蜜语很顺耳,但并不真实;实实在在的话语却没有味道。(第六十三章)
  
 (2)难易相成:相比较而言。看似容易,但未必容易;想做好一件事,想做大事,先从小事做起,从容易的事做起。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要眼高手低。“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不设虚的大目标,设立短期目标,一个个实现。
  
 (3)长短相较:从“长与短”谈“得与失”;
  有得必有失,有好必有坏。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第四十四章)。不能太满,水满则溢,要恰到好处。(第九章)
  能承受常人不能承受的困难,才能练就坚强的意志,承担更大的责任。(第七十八章)
  
 (4)高下相倾: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第三十九章)。无论什么高位都要以下为本;善于处下。做人要谦卑,礼贤下士,平易近人。
  
 (5)音声相和:能将不同的东西融合在一起,产生新的美妙的事物,才是真正的和谐。学会“和而不同”,接受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对手是让自己不断成长,自我反思的动力。
  
 (6)前后相随:前有因,后有果。最主要的是我们面对事物要最清楚哪个在前,哪个在后,才能长久。
  天地之所以长久,是因为天地最无私,只知道奉献,而不会索取。人也一样,应学会面对责任,要先己后人;面对利益要先人后己。有能力的人才会用于肩负责任;无私仁爱之人,才会将他人利益放于前面,自己利益抛诸脑后。(第七章、第六十六章、第六十七章)
  
 2、中国艺术中“留白”手法的国学根源;
  中国古人的艺术理念强调“有无相生、虚实相生”
  
 3、“太”字背后隐藏的深意;
  善于处下,才能居于高位。
  
 4、老子三句话讲出一个有智慧、有修养的领导者做事的原则;
  (1)后其身而身先
  (2)外其身而身存
  (3)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个人理解 :辩证论来讲,就是凡事都有对立统一的两方面,这两方面都是相辅相成,共同存在的,也是相对而言的,而不是绝对的。
  凡事不能只看一面而忽略另一面。得,未必是好事,也许会因一时的得到,而失去更多;失,也未必是坏事,失去某一样,说不定会得到其他的。人不能过于纠结于一时的得失,要事物的另一面,有时候用一些逆向思维考虑问题,也许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这并不是阿Q精神,而是要看到“无”的那一面,或者看到事物的本质,看到长远。
  很多时候,不是越多越好,水满则溢,月满则亏,恰到好处才是最安心的。这也就告诉我们,人不能过贪,不能总把自己的私利放在前面,这样会失去更多。身外之物永远都无止尽,得到越快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快越多。将大众利益、国家利益放在前面,个人利益放在后面,得到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而是更多、更长远、更可贵的东西。

道德经1.2有无相生

2. 解读《道德经》第二章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为美,也就有了丑;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善,也就有了恶。
  
 美与善是人们极力追求的境界。中国上古文化指导人生的哲学思想是要求人们的言行达于至上至美的境界。这一点,从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之中,可窥一斑。然而,美与善不可刻意追求,更不可拿它标榜。有了执着之念,就远了本体。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所以,有和无,在对立统一中产生。难和易相反相成。长短通过比较才能显形。高低相倾而自然归于平等。音乐和声音相互应和,前后相互跟随。这就是自然永恒之道。
  
 “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是指各种事物相比较而存在,想依靠而生存。一切事物都是在相反的关系中体现相成的作用,相互对立之时又相互依赖和补充。所以在处理事情时要善于加以运用。
  
 比如难易相成。做事要从容易的地方下手,循序渐进,难事也就容易解决了。困难于易是成功的要决。对于困难的事,要学会用简单的思维去考虑,用简单的方式去处理。不仅难易相成,高低也是相倾。“木秀于林,风必吹之。”名高位显,难免有不虞之誉。爬得越高,摔的也会越重。天地万物,总是纠结在一起,不可断然分开,人事也是如此。谈“高”,不能没有“低”;谈“长”,不能没有“短”。这就是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生成,难与易互相依存,长与短通过彼此表现出来,高和低互相依附,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3. 我对《道德经》的理解(第二章 有无相生)

第二章直接从第一章的天地大道拉回到为人处世上,具有更大的实际价值。但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差异。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句话广为流传,但解释方法不一。我的理解是:如果天下人都知道怎样的东西是美的,这样就会产生丑;如果都知道怎样的行为是善的,这样就会产生恶。我看了几个版本讲解《道德经》的书,都不是这样解释的,这里暂不讨论其他的解释。前半句并不是说美是不好的,或者说因为有了美,所以丑就产生了,而是讲审美标准的问题。
  
 如果天下人的审美标准都一致,那么就出问题了。比如如果所有人都认为只有大眼睛瓜子脸是美的,那么小眼睛圆脸的人就会认为自己丑,他们没做任何错事,却从生下来就被贴上了一个丑的标签,当然会不舒服,甚至有些人为了迎合统一的审美标准去整容。但这个审美标准又不是一直以来都固定的,可能一段时间之后大家又都认为小眼睛圆脸是美的,于是另一批人又不舒服了。不管审美标准是怎样的,永远会有人因为不符合审美标准而不舒服,进而引发很多事情。那么为什么需要一个统一的审美标准?情人眼里出西施,审美本身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事情,如果没有统一的审美标准,那么大家就不会削足适履来迎合那个审美标准。这句话不是说不应该有审美标准,而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标准,不应该也没必要统一。如果不统一,没有什么问题,追求美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甚至有人就喜欢瓜子脸去整容也很正常。但如果审美标准统一了,那么就会伤害很多无辜之人,这美也就变味了。而当今的世界恰好被这句话说中了,在媒体的助力下,人们或者主动或者被强迫,慢慢认同了统一的审美标准,结果大家也是都看得到的。
  
 美丑说的是审美标准,善恶说的是道德准则,我认为后半句更为重要。不应该有统一的审美标准,大家可能都好理解,但统一的道德准则都不应该有吗?这个好像有些违背常理。其实不是,二者是异曲同工的。道德准则用来评价一个人行为好不好,或者说美不美,其实和审美标准是差不多的。还是举个例子,比如如果统一的道德准则里写应该尊老爱幼。这看起来好像没问题,就和说大眼睛瓜子脸的人美一样。但如果有个老人做尽坏事,从不尊重别人,大家还必须尊敬他吗?有人说这是强词夺理,完善下道德准则排除某些特殊情况就可以了。那么问题又来了,怎么判断一件事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比如砍树来建造房屋对居住的人来说是好事,对在树下乘凉的人是坏事,那么好坏以谁为准呢?所以统一的道德标准必然不是在所有情况都是合理的,那么在那些不合理的情况中,人们就会因为自己做了不道德的事情而受到别人或者自己内心的谴责,甚至进而做出其他事情来。
  
 那么是说道德准则不应该有吗?我们来看下道德标准是做什么的。它用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目的是让人们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少做坏事,这里暂且不提好坏没有统一标准的问题。那么这个目的能达到吗?我们可以类比一下,法律和道德标准类似,但有处罚手段,按理说它应该比道德尊则更有效。但法律并没有杜绝违法事情的发生,甚至也没有数据能证明法律越完善或者处罚方式越重违法事情就越少。很多人明知道一件事是违法的,如果被抓到会被处罚,他还会去做。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根本原因是人的行为是没办法完全从外界约束的。也就是说随便找来一个人,用各种方式强迫他你必须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是行不通的。每种方法可能都有一定的效果,但都不会完全符合预期。那么难道就没有办法让人们不做某些公认的坏事吗?方法是有的,但立竿见影的方法是没有的。最重要的方法是教育,人们的觉悟提高后,便不会做某些坏事。那么有人问了,把一个小偷抓住教育一顿再放了就能解决问题吗?当然很可能解决不了问题。但教育是从小抓起的,一个人成为了小偷,就已经说明教育失败了,再教育也未必能解决问题。
  
 教育一个人,不是告诉他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是道德准则的内容,我们已经知道道德准则用处不大。没有什么事情是应该做的或者不应该做的,你什么都可以做或者不做,但你需要为你的行为负责。你可以打人,但你打了别人,别人疼,反过来打你,你也会感觉疼,于是你知道打人是对自己不利的,于是不再打人。你甚至不需要打别人,用手打自己,也会知道被打的滋味不舒服,自己不舒服,别人自然也会不舒服,所以不会去打人。那么一个小孩子怎么知道需要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总不能每件事情都尝试一下吧,如果没有道德准则和法律的话。他们会模仿大人,所以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而小孩在模仿大人时,大人应该告诉孩子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不那样做等等,这是教育的过程。如果孩子在不经意间做了不那么好的事情,那么应该为此承担后果(如果后果太大孩子无法承担,大人应该干涉让产生的后果尽量小些;如果后果太小孩子无法察觉到,可以加以配合设法让后果尽量大些,或者讲解已有的案例),但这后果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而不是和那件事情本身无关的处罚。同时,大人应该告诉孩子因为你这样做,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如果你不喜欢这样的结果,就应该避免以后再这样做。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强迫的成分,孩子便不会反抗。慢慢地,孩子就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是因为什么地方写了,而是他知道不这样做会得到自己不喜欢的结果。
  
 但现在很多所谓的教育完全变了味,只是简单的告诉孩子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而孩子们不清楚背后的道理,自然很难全盘接受。如果他们不按要求这样做,会被处罚,而这处罚和他做的事情可能完全不沾边。问题就更严重了,因为他们同样不知道背后的道理,可能认为只要能避免被处罚到或者能够承受住处罚就没事了。在这样的教育下,任何十恶不赦的事情都可能被一个人做出来,因为教育是失败的。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因为美在一定的情况(当大家的审美标准一致时,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却滋生了丑)会转化成丑,善在一定情况会转化成恶,所以有和无不是那么边界明确的,无中生有,有中生无,这种转化是潜移默化的。同样地,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之间也有类似的转化。这里不是简单地说有长的东西自然就有短的东西,或者有短的东西才能体现出长的东西这样浅显的道理,因为这是一个类比,我们需要知道类比的是什么,是相互转化,而不是相互依存。也就是难和易会相互转化,长和短会相互转化等等,那怎么理解这个呢,比如长和短相互转化,长的不就是比短的长吗,怎么转化?
  
 我们再回来看美丑,因为美丑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美丑不是事物的固有属性。而难易、长短等也是如此。因为没有统一标准,那么我们就不能说一个东西是长的,只能说它比另一个东西长,但和另一个更长的东西比,长的东西就变成短的了。这是长和短之间的转化,这个转化也是人们对事物发展的一种描述,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而这个排比类比的是这个转化,我们不能把其他的方面也类比掉,那样就说不通了。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因此圣人做顺其自然的事情,用自己的行动而不是语言来教育别人。因为之前所说的,事物会自然而然地进行各种转化,圣人不会强行违法自然事物发展的规律来做事情,所以会做顺其自然的事情。无为不是不做事情,而是不刻意做事情,这个刻意是指在违反事情发展规律的情况做事情。教育也是一样,为什么行不言之教?因为言和行不一致的话,那么就可能是用言来强迫行,比如和某人说你必须做什么不做什么,这种教育效果很差。圣人不去要求别人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但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大家我这样做可以过得幸福,可以成为所谓的圣人,其他人如果也期待自己成为这样的人,便会去效仿。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万物顺应规律来做事情而不说(比如大树会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气,但它不会说自己在做这件事情),孕育了其他东西却不将其据为己有(比如大树孕育出种子并帮助它其成为小树,但不会将小树据为己有),有自己的作为但不会因此而强求什么(比如大树不会因为提供了动物需要的氧气而向动物强行索取什么),做出了功绩但不会以这些来自居(比如大树不会因为自己让这个世界更美好而自认为了不起)。正因为不以功绩自居,才能一直保持这样(比如大树不认为自己的行为多么了不起,所以它一直在做这件事,不会认为自己已经做够了就不做了)。
  
 而引申到人的身上也是一样的。做每一件事情时不需要大声告诉别人我正在做什么,自己创造出的东西或者生育的孩子不要据为己有,做出有作为的事情不要因此强行索取什么,做出来功绩也不要以这些功绩自居而认为自己了不起,这样才能持续下去。这不是高尚的品德,而是万物的规律,人自然也在万物之中。如果不这样做当然也可以,但那样就会产生问题。比如将自己的孩子据为己有,但他不可能每件事情都听你的,当他不听你的时你可能就会难受;再如因为自己有了很大的功绩来索取什么,如果得不到自己就会感觉不舒服等等。因为无视规律,所以会得到不理想的结果,这是需要自己承受的,而不是让别人来承受。这也是《道德经》和很多其他经典有所不同的地方,它从来不讲一个人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约定一个规范或者树立一个榜样,而是说如果你这样做可以得到怎样的结果,不这样做会怎样,这可以称之为规律,而具体怎样做取决于每个人的选择。

我对《道德经》的理解(第二章 有无相生)

4. 《道德经》第二章 “有无相生” 英译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恶之为恶,斯不善已。 
  
  Beauty known by all, it is not beauty in itself; ugliness known by all, it is not ugliness in itself.  (Beauty known by al  l, it is not beauty in itself;so is ugliness.)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行,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So nothingness correlates with wholeness, difficulty with ease, long with short, high with low, voice with sound,front with back.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Though the sages do nothing and preach nothing, they produce ideal results where everything grows in its own way and they reproduce everything and do everything in obscurity. Without making a boast of themselves, they earn everlasting fame.  
  
   Beauty known by all, it is not beauty in itself; ugliness known by all, it is not ugliness in itself.   (Beauty known by al  l, it is not beauty in itself;so is ugliness.) 
  
   So nothingness correlates with wholeness, difficulty with ease, long with short, high with low, voice with sound,front with back. 
  
   Though the sages do nothing and preach nothing, they produce ideal results where everything grows in its own way and they reproduce everything and do everything in obscurity. Without making a boast of themselves, they earn everlasting fame. 

5. 《道德经》第二章,故有无相生。到底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第二章,故有无相生。到底是什么意思

6. 写出《道德经》的《相生》篇的相关内容以及解释和评析。谢谢啊。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注释] 

①恶已:恶、丑。已,通“矣”。 

②斯:这。 

③相:互相。 

④刑:通“形”,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⑤盈:充实、补充、依存。 

⑥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⑦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居,担当、担任。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⑧作:兴起、发生、创造。 

⑨弗志:弗,不。志,指个人的志向、意志、倾向。 

  

[引语] 

本章内容分两层次。第一层集中鲜明的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的永恒的、普遍的法则。 

在前一层意思的基础上,展开第二层意思: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老人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此处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他以圣人为例,教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是强作妄为。学术界有人认为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也有人认为前两章是全书的引言,全书的宗旨都在其中了。 

  

[评析] 

无论学术界在“道”的属性方面的争论多么激烈,学者们都一致认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其哲学上的显著特征。老子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物都处在变化运动之中的,事物从产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终的、经常变的,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长”也就没有“短”;反之亦然。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的“相反相成”。本章所用“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随”等,是指相比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对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动词。 

在第三句中首次出现“无为”一词。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无为”的规律办事。老子非常重视矛盾的对立和转化,他的这一见解,恰好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他幻想着有所谓“圣人”能够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进自然的改造和社会的发展。在这里,老子并非夸大了人的被动性,而是主张发挥人的创造性,像“圣人”那样,用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显然,在老子哲学中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的积极进取的因素。 

  


[解读]          朴素辩证法的闪光 

朴素的辩证法,是老子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份。在中国的哲学史上,还从来没有谁像他那样深刻和系统地揭示出了事物对立统一的规律。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是在矛盾对立的状态中产生的。对立着的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并能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而这种变化,他把它认为是自然的根本性质,“反者,道之动也”(第四十章)。老子的辩证法是基于对自然和社会综合的概括,其目的在于找到一种合理的社会生活的政治制度的模式。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的对立面,在人类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善恶、美丑、是非、强弱、成败、祸福等,都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原理。譬如说,如果人们没有对美好事物的认定和追求,也就不会产生对丑恶现象的唾弃;当你还沉浸在幸福或成功的喜悦中时,或许一场灾祸或不幸正悄悄临近。 

有个哲学家说过:人们讲得最多的,却往往是他最不了解的,人们对部分事物和表面现象的关注,常常会忽视整体的隐藏在深层次的、最本质的东西。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题西林壁》一诗中写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富于哲理的诗句。表述了对事物全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现象与本质等诸种关系的领悟,这富于启迪性的人生哲理,与老子的辩证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上,会发现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在真理与谬误、美与丑、进步与落后等矛盾斗争中前进的。而辩证法的丰富内涵就包含在全部人类文明史中。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传统文学艺术中有不少体现辩证思维的范畴,就与之有明显的渊源联系。例如“有”与“无”,出自老庄哲学,“有无相生”体现了事物 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实际也体现了艺术创作的辩证关系。后世的作家、艺术家,他们逐步从老庄哲学中引申出了这样一种思想:通过“有声”、“有色”的艺术,而进入“无声”、“无色”的艺术深层境界,才是至美的境界。与之相关,“虚”与“实”的概念也随之应运而生,而“虚实相生”理论也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美学中独具特色的理论。 

“奇”与“正”这对范畴涉及艺术创作中整齐与变化相统一的创造、表现方法,为中国古代作家、艺术家所常用。“正”指正常、正规、正统、整齐、均衡,“奇”指反常、怪异、创新、参差、变化,二者在艺术创造中是“多样统一”规律的具体表现之一。在创作者们看来,其意味着事物与事物或形式因素之间既有对称、均衡、整齐以有参差、矛盾、变化,彼此相反相成,正中见奇,奇中有正,奇正相生,于是产生出和谐的、新颖的艺术美。倘若寻根究源,“奇”与“正”作为对立的哲学范畴,正始见于《老子》五八章:“正复为奇”。而将这对范畴移用于文学理论中,则始于刘勰《文心雕龙》。 

不容否认,在中国哲学辩证法发展史上,老子的学说及其影响值得大书特书一笔。

7. 道德经“有无相生”引申出了什么

如果说天下有两种人,一种是圣人,那么另一种就是凡人。
 
而凡人都是抱着一个目的而生活的,熙熙攘攘,为利益来,为利益往。
 
如骇客帝国所述,for some purpose。
 
圣人,他本身就是存在,他明白了世间的虚无,所以没有追求,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只有明白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才能归纳出虚无的价值观,则“几于圣人”。

道德经“有无相生”引申出了什么

8. 读书笔记|纯阳真人《道德经释义》12—故有无相生

原文
  
 《释义》
  
 读书笔记
  
 “如此抱道”是接前文,“到了美而知其极美。到了善而知其极善”,这样“抱道”,“故知有无相生”。
  
 如果“美”是“有”,“恶”是“无”;“善”是“有”,“不善”是“无”。那么“抱道”之人,因“知静”而可以到达“美”与“善”的尽头,在这“极美”“极善”的境界里,才真正的知道了为什么“美之为美”,“善之为善”。
  
 只有到了这个可以“知微”的境界,“恶与不善。俱化於为美。为善”,所以“如此抱道。故知有无相生”。
  
 对于这些在“人”的认知里对立的概念,可能还是很难理解它们是“相生”“相成”的,我觉得主要还是难在我们有限制,这里是受了对“美”与“善”,“恶”与“不善”概念的限制。我一直都用引号,因为我觉得它们应该不是我目前能理解的意思,不能用我的理解直译,只能用引号保持它们本来都样子,而我只是试图更接近它们所表达的意思。
  
 如果真的到了彻底知道“美”是什么的时候,再去看所谓“寻常”人说的“恶”,也许也是“美”了。
  
 我看了一段网上的小视频,节选的是一段曹云金,当然他已经被德云社摘了字,这里姑且还是叫他曹云金,几年前参加李静戴军一个访谈节目说的内容。
  
 曹云金在郭德纲家里住了三年,做了三年学徒,他觉得郭德纲对他总是打压,嫌弃,不给好脸色。他自己总结的原因是,因为他个长的高,郭德纲得抬着头跟他说话,可能没有师父的尊严,所以才这样对他。当时郭德纲对何云伟就不是这样,一直都夸何云伟。
  
 对于这种差别对待,郭德纲说因为曹云金比较狂,所以需要打压一下他的狂,而何云伟比较敏感,不能打压,一打压回头不学了,得捧着来,郭德纲觉得这是一猴一拴法。
  
 看起来郭德纲像是因材施教,也许他觉得在自己狂的时候,唯有用这样打压,让自尊受损的方法才能有警醒,才能意识到,这是对狂的人最好的教育方法,免得以后为此付出更大代价。
  
 但是曹云金对这样教育方法的理解是,只有一个人嫉妒另一个人,觉得不服,不喜欢,嫌弃才会用这样的方法对待别人。也许他在嫉妒别人的时候会这样,也许他曾经被嫉妒他的人这样对待过。
  
 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同的想法,源于这个人曾经的经历,过往的经历形成了内在信念系统,当外境刺激来的时候,先通过这个内在信念系统筛选、过滤和重组,然后产生对这个刺激的行为,包括情绪、认知和行动。
  
 无论郭德纲,还是曹云金,他们都是用各自的内在信念系统过滤外部信息,所以从他们自己的角度看,他们看见的,理解的都是事实,这就是每个人的主观现实。
  
 如果两个人吵架,吵的是各自的主观现实谁对,那么不会有结果,因为都对。差别在于我们怎么组织加工所收到的信息,因为我们“寻常”之人做不到“极”的境界,所以不知道这些外界“信息”到底是什么,便分不清“善”与“不善”。
  
 就像郭德纲与曹云金的事情,都不需要到“极”的境界,只需要把自己的意识可以扩展到对方的角度,就可以感受到郭德纲有多喜欢曹云金,曹云金有多争气希望师父以他为荣。曹云金的敌意和恨,郭德纲的痛心,也许都来自因不能把对方改变成如自己一样认为的失望。
  
 有无,难易,长短,高下,看起来是对立的,那是没有真正知晓它们是什么,而是陷在了“人”的主观现实中。如果主观现实真的存在,那么所有人类的主观现实应该一样,但事实并非如此。那么这些对立真的对立吗?
  
 如果放弃我们被固化的概念,它们很可能就是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的。“无”亦是“有”,“美”亦是“恶”,“善”亦是“不善”,“难”亦是“易”......反之亦如是,如一,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