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现任县长

2024-05-06 10:00

1. 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现任县长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思茅地区东部,地处东经101°08′~102°04′,县城一角北纬22°5l′~23°59′。东与元江、红河两县接壤,西与普洱县隔把边江相望,南邻江城县,北接新平县,东南接绿春县,西北连镇沅县。东西横距64千米,南北纵距135千米,总面积5 312平方千米。县人民政府驻地联珠镇,北回归线穿城而过,沿昆洛公路距省会昆明350千米,距思茅行署驻地思茅市220千米。
  墨江历史上曾名“恭顺”、“他郎”,1915年始称墨江。   古属西南夷地,唐南诏时期属银生节度(景东县)地,为阿焚诸部所据。   宋大理国时期先后为威楚路因远部(元江因远)和马笼部(新平漠沙)属地。   元宪宗四年(1254)他郎内附,七年复叛。至元十三年(1276)设他郎千户所,隶属元江万户府。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他郎千户所为他郎寨长官司.隶属元江路。   明永乐四年(1406),改他郎寨长官司为恭顺州,州治在碧朔(今碧溪乡政府驻地),隶属元江军民府。弘治年间曾改隶临安府(建水县)。嘉靖十二年(1533)移恭顺州治至他郎寨(今县城)。   清顺治十六年(1659)元江府“改土归流”,辖奉化、恭顺两州。雍正十年(1732)裁曲靖府通判移驻他郎寨,设他郎厅,仍隶属元江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元江府降为直隶州,他郎厅不便归州管辖遂改隶普洱府,以定南、儒林二土司并隶他郎通判。   民国2年(1913)废厅改县,改他郎厅为他郎县,县列二等,隶属迤南道(驻地普洱)。民国4年经云南省督军公署参谋长、陆军中将郡人庾恩旸提议,由县长熊朝梁集绅协商,呈准以境内之阿墨江为名,改他郎县为墨江县。民国18年墨江直隶于云南省。民国30年隶属宁洱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5年改隶新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1月7日墨江县城解放,8月3日墨江县临时人民政府成立,隶属思普区临时人民行政委员会。1950年5月4日正式成立墨江县人民政府,隶属宁洱专员公署,1953年3月宁洱专员公署改为思茅专员公署,墨江遂隶属思茅专员公署。1979年7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墨江县,成立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同年11月28日,在县城召开了自治县成立大会。
  风景名胜_他郎八景
  墨江县原名他郎厅,清道光年间,当地的文人学士曾将境内的风景名胜,择优选出八景,并得到他郎通判的认可,一直流传至今。
  九叠联珠
  为县城东北的联珠山,从土地塘梁子起,迤逦至县城,共为8个山包,形如一串翠绿色珍珠,后来又在第八个山包下建了一座寺观“观音阁”,凑成九九之数,故名“九叠联珠"。九叠联珠第4、5、6、7叠上分别建有玉皇阁、三义庙、文庙、中学、县衙门。现玉皇阁、三义庙已毁。
  双溪绕阁
  观音阁建在天溪河和涟漪河交汇处,两河环绕观音阁交汇后向南流去,故得名双溪绕阁,阁上悬挂一幅“九叠联珠三宝地;双环玉抱小西天”的佳联,至今为人传诵。现观音阁早已拆毁,景点不复存在。
  青烟古洞
  位于县城西3.5千米处的埔佐村头一棵大树旁。相传此处有一岩洞,从洞口终年冒出一股袅袅青烟。人们可根据青烟而卜吉凶。后来因前往参观祈祷者络绎不绝,当地百姓不堪重负,遂用铁锅将洞口盖上,用土填实,从此再无青烟出现。现此景点已无。
  双峰叠键
  位于城南12千米的双龙乡五素村,指“五素尖山”和“五岗山”两山,两峰对峙、形容叠键。双峰叠键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哈尼族祖先阿基洛奇洛耶和密扎扎斯扎依为反抗强暴,争取婚姻自由而双双逃到他郎河边。为堵追兵,洛奇洛耶便从天下挑来两座山,要堵住他郎河水,使之变成大海,但正挑到河中,突然扁担铜销断了,两座山便掉在河两岸,长成了两座高大的尖山。
  笔架连峰
  指城南5千米桑田村后的山峰,三峰耸立,形如笔架,故名。旧时在山顶建有一石塔,名“文笔塔"。现文笔塔已毁,只留遗址。
  龙泉滚珠
  在城南桑田村旁龙树脚下,有一池塘,名龙泉,水从塘底向上翻涌,冲动塘底白沙,滚动如珠,故名“龙泉滚珠"。1993年拨款捐资重新修复,四周古木苍苍,水气弥漫,尤其是盛夏,人临其间,此地却凉风习习暑气顿消,是避署游玩的好地方。
  碧岫灵仙
  在县城西北22千米的遮碧山,古时有一石洞,常见彩云绕护。隐士余成龙曾在山上结茅庐修炼,山顶原建一座庙,传说庙内住有仙人,故又名“仙人城"。现无遗迹,景点亦不复存在。
  墨江锦澜
  位于阿墨江瞻鲁坪大桥(现忠爱桥)下的江面上,每当下午,夕阳余晖照射,清风徐来,江面上金光万道,水波粼粼,颇为壮观,故名“墨江锦澜"。   云南省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   1993年8月破土动工,坐落在县城西登高架山上,是一个融天文、地理、气候、植物等科普知识和园林艺术、民族文化、观赏旅游为一体的地理标志实体b标志园规划设计新颖别致,独具风格,以一条长约500米的线作为主轴线,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建有:回归线之门、太阳之路、夸父追日、石环、超越、春夏秋冬、古日晷、标馆展厅8个景点,并配建宾馆、饭店、小卖部、儿童娱乐场所等各种服务娱乐设施。标志园内种植热、温两带的典型树种数百种,并广植奇花异草。标志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科普知识、旅游参观、娱乐的好场所
  涟漪桥
  位于县城南2.5公里涟漪河与清溪河交汇处。横跨涟漪河,始建于康熙初年。道光2年(1822)被水冲毁,道光四年重修。同治六年(1867)又被水冲毁,同治九年捐资重修,至光绪二年竣工,故又称“新桥”。新修的涟漪桥全长27米,河中石桥墩为船形,长22.8米,宽4米,桥身为土砖木混合结构,以木梁、木板铺桥面,桥面上建木架筒、板瓦屋面,桥正中建有魁阁,长5.6米、宽5.5米,高10.7米,阁顶屋面为四面分水式。1982年经墨江县人大常委会决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1993年底,此桥除魁阁虽残破尚完整外,其余均已破损不堪,桥上的跨梁多已朽断,桥板、桥栏全毁,桥上的屋面全部坍塌,仅西北面残存部分门墙。
  火葬罐
  1957年发掘于墨江县城北大坟头,系土著民族傣族的火葬罐。罐为唇口、团颈、大腹、高足青花,罐口直径15.5厘米,颈高3厘米、腹径29厘米、底径14.7厘米,足高17厘米。足、腹、肩绘有图案,各成一组,腹部为花叶图案、肩为凤、花、叶图案。经考证鉴定,系宋代出品,为国家二级文物。
  傣族土官酒壶
  1973年出土于联合乡赖蚌村,因建油库挖掘时发现。酒壶为葫芦形,细砂陶,上绘有傣族花纹饰锦。经鉴定为傣族土官所用酒壶,清代出品,被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菜花铜香炉
  系清代出品。香炉三支脚由三个象头顶撑圆形护身,双耳有两个昂头飞凤,鼎盖是一麒麟中座空心花瓶,麟足蹬着旋动空心宝。
  墨江文庙
  位于县城东北“九叠联珠"第六峰,清道光元年(1821.)由通判李恒谦、他郎举人金棠倡建,历时10载竣工。系纵向台阶庭院式建筑群,占地面积7 600平方米,建筑物面积1600平方米,为墨江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依山而建,共分五台(层),层层相连,颇为壮观。第一台为两道大门,进门后为管事房、客房,建有“泮池"。第二台为学馆。第三台为棂星门,左建魁星阁、右建仓圣阁。第四台建东西两庑为名宦、乡贤、忠孝、节义祠。第五台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部分,建有“大成殿"、“天子台"和“后殿"。大成殿有24棵巨大圆柱支撑,圆柱直径60至70厘米,中柱高10余米,为座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魁星、仓圣阁为八角重檐尖顶建筑。1982年经县人大常委会决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年久失修,大成殿已破损,凌霄阁损坏,其他建筑物及墙垣也破败不堪,1993年县人民政府决定拨款重新修复墨江文庙,当年拨款10万元,修复了全部围墙。同年12月拨款重修大成殿。   历次举办世界双胞胎节。整个墨江地区双胞胎人数之众,在全国最多,另有传说的双胞井,想生双胞胎的人家只要喝一口双胞井的水,等怀孕的时候就能生双胞胎。

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现任县长

2.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的著名人物

墨江县著名人物有:何为、许鸣端、孙世恒、田政、杨春华、张佑之、刘维垣、庾恩荣、卫奎章、卫奎斗、庾恩旸、庾恩锡、杨德源、李时、孙幼良、卫奎壁、王开霖、段宗承、杨默霞、孙德齐、聂长庆、卫秉礼、曾福光、许自贤、李子忠、黄公敌、陈家麟、秦树声、熊文和、王继周、陈庭禧、王子臣、杨东城、起铁、杨智敏、卢修棁、王宗白、彭景然、罗忠明、邓从宽等。